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塑料瓶盖生产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塑料瓶盖生产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塑料瓶盖生产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塑料瓶盖的生产工艺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

因此,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塑料瓶盖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在塑料瓶盖的生产工艺中,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 传感器:用于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将检测到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对生产设备进行动作控制,如启动、停止、调速等。

4. 人机界面:提供给操作人员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包括显示屏、键盘、指示灯等,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操作和调整。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塑料瓶盖生产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1. 系统集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实现良好的集成,确保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实时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灵活调节:系统应具备灵活的调节能力,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参数的变化,自动调整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最大化利用。

4. 安全可靠: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控制手段,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5. 成本效益:在满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塑料瓶盖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以某塑料瓶盖生产厂家为例,其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3篇)

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工业4.0的深入推进,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装配作为制造业中关键的一环,其效率和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的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一、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概述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对产品进行装配、检测、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该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实现快速、准确、连续的装配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工成本,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精确的装配过程和严格的检测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4. 适应性强: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装配需求,灵活配置自动化设备,满足多样化生产需求。

5. 智能化程度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装配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自动化装配解决方案的构成1. 自动化装配设备(1)机器人:机器人是自动化装配的核心设备,具有重复性高、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常见的机器人类型有: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等。

(2)机械手:机械手是一种模拟人手操作的自动化设备,具有抓取、放置、旋转等功能。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直角坐标机械手、圆柱坐标机械手、球坐标机械手等。

(3)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将自动化装配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设备等有机组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系统。

2. 检测设备(1)视觉检测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产品进行外观、尺寸、缺陷等检测。

(2)X射线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产品内部缺陷,如焊缝、裂纹等。

(3)超声波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如夹杂物、气孔等。

3. 计算机软件(1)控制系统: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实时监控、调度、控制等功能。

(2)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

精密检测及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精密检测及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2 关 键 技 术
精 密检 测及 质量 控制 系 统 的关 键 技术在 于利 用 数据 传输 的终端 是 集 计算 机 、 子 数 显 卡尺 于 一 体 电 的智 能化 数 据 处 理 , 用 传 输 的 形 式 来 记 录 数 据 。 应 以这 种 自动 化检 测 与 控 制来 代 替 人 工 检 测 与 控 制 , 能够 更好 地保 证数 据 的 准确 性 , 可 以弥 补 传 统 手 也
工记 录 的很 多不足 。
1 系统 组 成
精 密检测及质 量控制 系统 主要 由检 测数 据库 、 检
测 知识 库 、 质量控 制等七 大功能模块组 成 ( 图 1 。 见 )
基 本设 计概 念及 处理 流程 如 图 2 示 。 所 其 中 , 测数 据库 模块 主要记 录制 造 、 测及 零 检 检 件 等生 产过程 中的 基 础信 息 , 些信 息 的记 录可 以 这 使操 作 人员及 时 、 确 了解 图 样 的工 艺 路 线 及 加 工 准
与相 应 检测工 艺 知识 匹 配 , 图样 尺 将 j与实 测 数 据
头是 正号 或负 号 , 然后 7 数字 和 1个小 数点 , 个 发送
的字 节是 固定 的 。
进行 比较 , 结产 生 误 差 原 因 , 给 出解 决 措施 ; 总 并 质
精 密检 测 及 质 量 控 制 系统 的设 计 与 分析
王若平 , 利 国 赖
( 春 设 备 工 艺研 究 所 , 长 吉林 长 春 1 0 1 ) 30 2
摘 要 : 满足 制 造业过 程 中对 质量控 制 的 需求 出发 , 从 通过 使 用 电子 数 显卡 尺 测 量数 据 , 算质 量 控 计
制 图的控制 参数 , 而做 出受控 对 象的过 程控 - 图 , 从 a 0 对测 量数 据进 行跟 踪 、 传送 与 管理 。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瓿瓶在线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瓿瓶在线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瓿瓶在线质量检测系统设计张英坤;陶玉娥【摘要】针对药用玻璃安瓿瓶生产中人工检测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利用工业摄像机获取安瓿瓶图像信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图像的预处理和边缘检测,进而判断瓶体是否有污渍和破损等缺陷,将不合格产品剔除,利用LabVIEW技术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检测结果.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安瓿瓶的实时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In view of quality detection problem of schering bottl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detection, a set of on-line detection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machine vision.It uses industrial cameras to get image informations of schering bottles, and achieves the pretreatment of the images and edge detection b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then determines whether the bottle stains and other defects defects, the unqualified products are removed.The man-machine interactive interface is designed in the LabVIEW, and can real-time display of test results.Pract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real-time detec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etection,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production.【期刊名称】《河北省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安瓿瓶;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处理;LabVIEW【作者】张英坤;陶玉娥【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信息安全认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81;围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围场0684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0 引言在医药领域中,产品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此生产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产品质量检测的投入。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钢筋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在建筑物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是,钢筋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对于钢筋的检测一般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准确率低。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第二章相关技术背景2.1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是针对工业界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器等技术,实现对图像和物体识别、分析处理的一种智能化技术。

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图像信息的采集、图像的处理以及图像信息的分析和识别。

2.2 钢筋自动检测技术钢筋自动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业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针对钢筋的弯曲、截面大小、废品检测等相关问题,实现钢筋的自动识别、检验和分类。

传统的钢筋检测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识别和手动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准确度较低,妨碍了钢筋行业的高效生产。

而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实现对钢筋的自动检测和识别。

第三章系统设计3.1 系统需求分析在实际生产中,钢筋自动检测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可快速检测出钢筋的质量问题;(2)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导出、分类和管理;(3)该系统较易操作,各种使用场景下均能顺利操作。

3.2 系统架构设计本文综合了目前主流的机器视觉技术和钢筋自动检测技术,设计出了一款基于图像分析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

具体的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钢筋自动检测系统架构设计3.3 系统流程设计本设计的钢筋自动检测系统流程如下:(1)图像采集:用数字相机对钢筋进行图像采集,生成数字图像;(2)图像处理:通过图像预处理算法,对数字图像做灰度化处理,减少图像的噪声、增强图像对比度及清晰度、滤波等操作,使图像变得更利于处理和分析;(3)图像分析和识别: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钢筋图像进行分析,判断钢筋质量是否合格。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69曲轴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69曲轴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曲轴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庞文娜指导教师:系(院)别:机械电子系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填表时间:目录1 引言 (3)1.1 文献综述 (3)1.2 课题任务和要求以及拟采取的手段 (5)1.2.1 课题任务 (5)1.2.2 课题要求 (5)1.2.3 拟采用的研究流程 (6)2 技术方案设计选择 (7)2.1 概念设计 (7)2.1.1 概念设计的定义 (7)2.1.2 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7)2.1.3 本设计相关的概念设计说明 (8)2.2 详细设计 (21)2.2.1 床身部件的设计 (22)2.2.2 工件的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 (23)2.2.3 检测机构的设计 (24)3 综合验具的检测方法说明 (25)4 综合验具易损件明细 (26)5 综合验具的管理 (27)5.1 综合验具的使用 (27)5.2 综合验具的检定 (27)5.3 综合验具的维护 (27)结论 (28)致谢 (28)参考文献 (29)曲轴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学院机械电子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制班)指导老师:[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实际中曲轴加工工序检测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规划,并设计出对应检测项目的典型检测系统。

所有检测系统的设计,并不是都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其中的六项检测内容做了概念设计,一项内容做了详细设计。

在概念设计中,除了给出检测系统的概念图,还对验具的操作进行说明,并给出必要的尺寸。

在详细设计中,把综合验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即床身部件的设计,工件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以及检测机构的设计,并对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讲述了其具体实现方案。

由于为实际应用产品,因此给出了综合验具的使用和维护说明,并列出易损件的明细表。

[关键字] 质量控制测量概念设计曲轴1绪论所谓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合。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首先,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是物体检测与识别。

通过机器视觉技术,系统可以实时地对待装配的物体进行检测和识别,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准确地抓取和装配物体。

在物体检测与识别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等。

图像采集是物体检测与识别的基础,主要通过相机等设备对装配区域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录像。

图像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处理和识别效果。

因此,在设计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相机设备,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配置和调试。

图像预处理是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主要包括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加对比度、消除光照差异等操作。

通过图像预处理,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等工作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

特征提取是物体检测与识别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提取出物体的特征或特征向量,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描述和识别。

在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特征包括边缘、纹理、颜色等。

通过对不同物体的特征进行提取和比对,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识别待装配的物体,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装配操作。

目标分类是物体检测与识别的最终目标,它通过识别物体的特征并将其归类到事先定义好的类别中。

在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中,目标分类的准确性和速度对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目标分类算法的选择和实现上,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除了物体检测与识别,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车间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中还要考虑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控制。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是指通过算法和规划技术确定机器人在装配区域的移动轨迹,使其能够自动地找到待装配的物体并进行装配。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本课程设计实验采用的是计算机和三菱Q系列PLC和三菱FR-F740系列变频器来实现控制,实验的目标是通过控泵的出油量来把油罐中的液位控制在设定的高度。

本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首先对此次试验的主要任务和实现方式做了简要的阐述,之后针对实验要求提出了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我们利用PLC,变频器和电机在实验室构成了单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并采用了PI算法对PLC编程。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多次校正和对参数的修改调试,最终实现了稳定运行和液位(转速)控制的在设定值的实验目标。

并将整个过程反映在了本次试验报告中。

程设计是以我们自己的专业课程(过程控制系统)为依托,针对一个特定的设计内容对我们进行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训练的教学环节。

使我们通过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步骤、规范和方法等。

为将教材中的理论和上课时学习的知识与实际自动化工程提供结合的机会,加深我们对过程控制系统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的认识。

我们的设计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控制原理分析与设计,控制设备选型、系统接线图纸设计,控制系统编程实现以及实验验证等。

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各自特色的控制系统设计。

关键词:PLC,变频器,自动化,液位控制目录摘要 (Ⅰ)1. 概述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2.1 设计任务 (2)2.2 设计要求 (2)3. 理论设计 (3)3.1 方案论证 (3)3.2 系统设计 (7)3.2.1 结构框图及说明 (7)3.2.2 系统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10)3.3 单元电路设计 (10)3.3.1 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10)3.3.2 PID参数选择 (13)4. 系统设计 (15)4.1 软件设计 (15)4.2 编程过程 (17)4.3 编程结果 (18)5. 安装调试 (22)5.1安装调试过程 (22)5.2 故障分析 (23)6. 结论 (27)7. 使用仪器设备清单 (28)8. 收获、体会和建议 (29)9. 参考文献 (30)1概述○1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是以表征生产过程的参量为被控制量使之接近给定值或保持在给定范围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业

题目: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班号:
学号:
姓名:
2

作业三 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一、零件结构图

TU 图1
二、自动检测项目
(1)孔是否已加工?
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是一种半导体型器件,被测工件上的光经
过透镜投射到像感元件上。像感元件上有几个光敏二极管作直线排列,并有相应
位数的寄存器以传送电荷。被测工件上的亮区和暗区在每个像素上激发出不同的
电压,并在电荷包内形成不同的电荷,完成光电转换过程。暗区的输出脉冲幅值
较小,而亮区的输出脉冲幅值较大,如图2所示。摄像扫描与数据处理系统以及
配备的其他外加设备一起,可以用来测量孔是否已加工。

φ
100

φ
40±0.012

φ
15±0.01

1
0
2
0

7
0
标签

面A
面B
3
图2
(2)面A和B是否已加工?
由于只要求检测出是否加工即可,故对检测精度没太大要求。该工件A、B
面加工前为圆柱体,于是只需在运送带两侧设置两个行程开关即可,若有未加工
的面,则工件就会压下相应的行程开关。

(3)孔φ15±0.01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方向设计一个类似于塞规的测定杆,在测定杆的圆周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三只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如图所示。假设由于测定杆轴安装误差,移动轴位
置误差以及热位移等误差等导致测定杆中心与镗孔中心O存在偏心e,则可通过
镗孔内径上的三个被测点W1,W2,W3测出平均圆直径。在测定杆处相隔角装
上三个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用该检测器可测量出间隙量,,。已知测定杆半径r,
则可求出。根据三点式平均直径测量原理,平均圆直径=,公式中a,b为常数,由
传感器配置角决定,该测量杆最佳配置角度取,取a=b=0.8717。偏心e的影响完
全被消除,具有以测定杆自身的主机算环为基准值测量孔径的功能,可消除室温
变化引起的误差,确保的测量精度。
4

图3 平均孔径测定原理
(4)凸台外径φ40±0.012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测量凸台外径φ40±0.012精度时可以用CCD图像传感技术,其示意图如图
4所示。

图4 凸台外径尺寸检测系统结构图
该系统主要有照明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及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工作原
理: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将工件外径图像成在CCD的像敏面上,像敏面将罩在每
个像敏单元上的图像信号通过光电效应,将物体的反射光线按亮度强弱转变,变
成相应数目的载流子。在某一个时钟周期内,CCD 器件 在转移脉冲的作用下将
门极上收集到的电子量转移到 CCD 的移位寄存器中,在图像采集卡作中,通过
5

放大电路 对信号进行放大,再经过 A /D 转换将模拟信号的一系列 有目的性的
处理转变成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保存到计算机或者其他处理器进行图像或图形
的处理,从而获取工件外径尺寸的相关信息,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尺寸值,以判断
外径尺寸是否满足其精度要求。

(5)零件质量20±0.01kg是否满足要求?
在测力传感器中,把电阻应变片贴在专门设计的传感部件(弹性元件上),
当被测力作用在弹性体上时,弹性体因受力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粘贴在变形部位
的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当贴片部位受拉应力作用时,应变片的电阻丝被
拉长而使阻值变大,当贴片部位受压应力作用时,应变片得电阻丝被压缩而使阻
值减小,通过分压电路或者电桥测量应变片阻值变化大小,即可测量出被测力的
大小。

(6)产品标签(白色)是否帖正或漏帖?
如图5所示,利用四个圆柱式反射型传感器来检测标牌是否正确安装。当标
牌在正确位置时候,四个传感器收到相同强度的反射光,系统工作正常,让产品
通过。当标牌位置不正确时或者漏钉标牌时,反射光变化,经逻辑电路启动机械
推杆,剔出线外纠正。(光电开关)

图5标签检测图
(7)如果不合格将其剔除到次品箱;
如图6所示,在每个检测台上安装一台废品剔除装置,当检测得到该产品不
合格时立即给此装置一个信号,电磁阀动作使液压缸中的活塞杆向前推进,将不
合格产品推到次品箱中。

图8 剔除废品装置
6

Y
Y
Y
Y
Y

N

Y

(8)对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计数。
在第一道工序开始出和最后一道工序结束出分别安装一组光电计数器,分别

统计加工产品的总数总N和加工合格的产品数合N,然后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并

计算出不合格产品数不总合=-NNN。

三、自动检测流程图

检测孔是否已加工
检测面A、B是否已
加工

检测孔精度是否满
足要求

检测凸台外径精度
是否满足要求

检测孔零件质量是
否满足要求

产品标签是否贴正
或漏贴

不合格产品剔
除到次品箱

开始

结束
检测工件总数总N

检测合格产品合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