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级别
(带图)解放军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章解读

解放军07式新军装级别资历章解读(图)2007年07月05日星期四 12:28举例具体解释: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正大军区级,两星,正大区上将,与军衔相符,上将军衔全军的人数只有不到35人(现役),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军龄43年,按18岁从军,年龄已经61了。
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五排,军级,一星,正军级少将,与军衔相符。
资历章对应的军龄相加,军龄为35年。
当35年兵干到正军级,比较正常的速度。
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一星,为副师职大校,军龄26年。
按18岁从军,44岁干到副师(旅职),在野战部队还是很年轻的。
大家注意他左臂的臂章,上面是国旗,结合上面的三个字(看不清楚),可判断出他是在国防部工作。
其职务可能是国防部下面一个局(二级局)的副局长。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四排,两星,正常军衔应为正师职大校,与上面的上将军衔不符(可能是随便给的)。
军龄36年。
按18岁从军,此人已经年满54岁。
应该是按步就班四平八稳地升上来的,已经没有什么前途的了,不出意外第二年就要退休了(正师职军官年满55岁或服役满30年可安排退休)右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三排,两星,为正团职上校,与袖章相符。
军龄18年。
在海军中的职位可能是个主力舰(驱逐舰或护卫舰)的舰长。
海军与空军是我军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地,也是干部年轻化实行得比较彻底的地方,人才济济。
18岁入舰院,36岁就能当上舰长,应该非常地有能力。
左边的图例中,级别资历章为六排,两星,大军区正职,最起码是个中将,一般都是上将。
这个牌牌全海军只有两个人才有资格佩戴,海军司令与政委,不算是独一也是独二了,比陆军的级别资历章牛多了^_^不过与上面的袖章军衔又不符了,上面的才是个上校舰长,太委屈了。
如果袖章军衔要与其相符,下面还要加上特别粗的一条黄杠(33mm),呵呵,半条袖子都满了左边的军人身戴级别资历章为五排,两星,正军职少将,军龄35年,正当壮年,左边的军种符号看不清楚了。
中国军人7排列章

中国军人7排列章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着装以后,对于军官胸前的资历牌许多朋友不熟悉,有的说是军勋记录,有的说是军内立功记录,也有的说是军种的级别之分,在此冰莹雪洁为大家介绍军官胸前资历牌的识别:1、表示职务级别,我军军官除了有军衔,还有级别,比如“正军级——副营级”等等。
资历章按排排列,每排3枚。
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一共7排,正副大军区级6排,正副军级5排,正副师级4排,正副团级3排,正副营级2排,正副连级和排级1排。
每名军官的最上一排正中间摆放“级别略章”,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均缀1枚由五星和圆形橄榄枝构成的星徽,以下的级别,级别略章上面缀星星,正职缀2枚,副职缀1枚,其中军级以上是金色星,以下银色星。
略章的底色也有区别: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柠檬黄色,正副大军区级橘黄色,正副军级土黄色,正副师级红色,正副团级紫色,正副营级蓝色,正副连级和排级草绿色。
看军官最上面一排的正中间的略章,可以知道他的级别。
因为我军的每个军衔对应好几个级别,比如少校可能是正营,也可能是副团。
2. 对军衔的补充:1、表示军龄:其余的所有的略章的功能都是用来表示军龄的。
把所有的略章上的道道加起来就是这个军官的军龄。
军龄略章一共6种,10道、5道、4道、3道、2道、1道,组合表示。
2、如果一个军官排不满,还有一种银灰底色“补充略章”,用来把排不满的排满,保持美观。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3个略章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
比如一个服役40年的大军区司令(上将),6排18枚,他应该在比较醒目的第一排佩戴两枚金星的橘黄色级别略章,剩下的17枚就是做数学题了,用那6种数字排满,排不齐还有补充略章补充空缺。
这样,每过一年,军官就要换一个略章。
解放军军服

55式陆军军衔(1955-1965)
65式(1965-1988)
88式军衔(1988-1993)
93式军衔(1993-2000)
99式军衔
07式军衔
尉官排职少尉:排职副连职中尉:副连职,正连职和排职正连职上尉:副营职正连职,副连职副营职
正营职校官副团职
少校:正营职,副团职和副营职正团职(副旅职)中校:副团职,正团职和正营职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副师职正团职正师职
大校:正师职,副军职和副师职副军职
正军职
将官副大军区职
少将:正/副军职,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正大军区职
中将:副大军区职,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
上将:正大军区职至军委副主席
软肩章主要用于作训服和夏服
硬肩章主要用于常服和礼服
海军军衔袖章
胸标
臂章
军种臂章图
军区臂章图一些特殊大单位的臂章
级别资历章
这个级别资历章级别为正师级,军龄35年。
级别资历章最上一排中间位置为级别略章,一颗星徽表示副级,两颗星徽表示正级。
其余的为军龄略章。
礼服
春秋常服
夏常服
作训服。
一级军士长相当于什么军衔

一级军士长相当于什么军衔一级军士长是师级待遇,相当于一个师长,当完一级军士长就退休了。
四级军士长是营级待遇。
中士是付连待遇。
那么,一级军士长是什么级别?一级军士长相当于什么军衔?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资料。
一级军士长是什么级别一级军士长相当于什么军衔而一个中尉才是付连待遇,中校也只是团级待遇的,只能转业的,是达不到退休待遇的。
只有当满10年以上的士官和军官颁发国防服役章,体现了国家对服役时间长,贡献大的军人给的荣誉。
只有当满12年以上的士官和军官地方政府才分配工作的,是国家政策性安置。
军士长为一些国家士官或军士军衔中的最高等级称号,有的国家还将军士长区分为若干等级,如美国的军士长包括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三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为高级士官中最高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中亦有此军衔称谓。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
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其中军士长军衔授予经过军队院校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
1993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划分为四个级别,即: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
一级军士长为军士长军衔的最高级别。
(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士官制度。
士官军衔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经过军事院校或士官训练机构培训毕业,准备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军士长学员,由院校授予一级军士长军衔。
学员分配到部队,由团或相当于团的单位主官签署任职命令,并转为志愿兵役制士兵。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
中国三军军衔级别划分及肩章图片

中国人民警察警衔级别1、中国警察警衔级别简史一般来说有八大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户籍、森警、武警(包括武警消防、武警黄金、武警水电、武警内卫、武警边防、武警特警、武警警卫等部队)、外事民警、乘警,新增有:网警、维和民警。
2、《警衔条例》规定人民警察的警衔设五等十三级一等:总警监、副总警监;二等:警监:一级、二级、三级;三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四等:警司:一级、二级、三级;五等:警员:一级、二级。
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二级警监以上是高级警官,三级警监、警督是中级警官,警司、警员是初级警官。
3、编制警衔《警衔条例》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衽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编制警衔以人民警察的现任职务为主,兼顾担任现职时间和参加工作年限等条件,综合考核,评定警衔。
1)行政职务与警衔。
《警衔条例》第八条规定: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部级正职为总警监;部级副职为副总警监;厅(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厅(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处(局)级正职为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处(局)级副职为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科(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科(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科员(警长)职为三级督至三级警司;办事员(警员)职为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2)技术职务与警衔。
《警衔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此外:中国警察系列警衔的标志分别是:总警监:部级正职。
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
副总警监:部级副职。
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监: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监: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监: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军队中的高级军官,级别介于中将和元帅之间,是军队中的重要领导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担负着指导、管理、训练和指挥军队等重要职责。
为了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需要具备优秀的军事素质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同时还需要在军队中取得杰出的业绩和表现,经过多年的锻炼和培训,才能达到这一高级别。
在中国军队中,上将一般是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处在事业巅峰的高级军官担任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代表什么军衔?资历章由大小相同的级别略章和军龄略章组成,面料为人造丝带。
级别略章的底色,排级为草绿色,连级为浅蓝色,营级为深蓝色,团级为紫色,师级为红色,军级为土黄色,大区级为橘黄色,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柠檬黄色。
排级到大区级,正职略章缀2枚、副职缀1枚五星星徽;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均缀1枚由五星和圆形橄榄枝构成的星徽。
军级以上星徽为亮金色,军级以下为银白色。
军龄略章有10年、5年、4年、3年、2年和1年六种,用不同的条杠和颜色区分。
简单地说,略章上有几条杠就代表几年军龄。
此外还有银灰色的补充略章,用于填补空缺。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3个略章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
排、连级戴1排,营级为2排,以此类推,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7排资历章按排排列,每排3枚。
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一共7排,正副大军区级6排,正副军级5排,正副师级4排,正副团级3排,正副营级2排,正副连级和排级1排。
资历章架由资历章架的排数确定级别,每排应当排满3枚略章。
军委委员以上7排,大军区级6排,军级5排,师级4排,团级3排,营级2排,连、排级1排。
级别资历章组合规则(1)级别略章应当排列在级别资历章架最上一排中间位置,军龄略章和补充略章排列在其他位置。
(2)军龄略章按照1年至10年的顺序,在级别资历章架上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循环排列。
(3)如使用10年军龄略章,应当尽量排列在该排的中间位置。
(4)补充略章用于军龄略章不足以排满级别资历章架时的补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如必须使用,应当排列在最下一排的两侧位置,一般不得超过2枚。
(5)如果军龄略章采用上述方式不足以排满级别资历章架,应当减少4年以上高年限军龄略章的使用,改用3年以下低年限军龄略章进行循环排列,直到排满级别资历章架为止。
资历章缀钉于礼服、春秋常服和冬常服左胸,用螺母固定。
礼服和女军官春秋常服、冬常服,级别资历章的底边中心点位于左胸省线延长线上,底边与右胸佩带的胸标底边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上将军衔

上将军衔[编辑本段]上将位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
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oberst)。
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
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4名,空军1名,海军3名。
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
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编辑本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期,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
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法律文件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
修改后的军衔设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上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和武警上将。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
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级别排列每个军兵种的部队编制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
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
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
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
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解放军步兵营以及营以上单位介绍: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
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
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
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
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
另外,现在有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以前的部队编制大都是“三三制”,我军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组建了合成化的集团军了,所以现在的部队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我还是给你介绍一下以前关于“三三制”,给你做一个参考。
三三制”指每个上一级单位由三个下一级单位组成军队编制随着军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国时期,进一步改革军队组织编制,陆军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和“三三制”的编制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则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
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则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部队编制上,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定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的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
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也都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
冷兵器时代,军队编成主要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编制与通常的作战方式——密集方阵紧密相联。
15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欧洲,步兵成为主要兵种,连、营、团、旅等成为正式的编制单位。
17~19世纪,许多国家军队分为正规陆军和海军。
陆军中,炮兵和工程兵成为独立兵种,部队出现师、军等编制单位。
20世纪初,飞机出现并用于军事,很快产生新的军种——空军。
之后,新的军种、兵种不断出现,军队编制日趋复杂,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
通常隶属于排。
设班长,由军士担任。
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
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配备的武器装备和便于管理、指挥的原则确定。
排,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通常隶属于连。
为战术小分队。
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
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步兵战斗车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侦察排、雷达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车排、勤务排等。
为基本战术分队。
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
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连(装甲步兵连、摩托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导弹连、工兵连、通信连、防化连、侦察连、雷达连、电子对抗连、汽车连等。
营,由若干个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通常隶属于团和旅。
为高级战术分队。
一般在团或旅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
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的营称独立营,多遂行战斗勤务、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
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坦克营、炮兵营、导弹营、空降兵营、电子对抗营、工兵营、通信营、雷达营、防化营、汽车营等。
战斗营通常辖3-5个战斗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
设有营部,有的国家军队的营设司令部,编有参谋长和参谋。
团,由若干个营(或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通常隶属于师(或旅)。
直属于军(集团军)以上单位的称独立团。
为基本战术部队,是具有一定职能和权限的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单位。
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
由统帅部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特标志。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航空兵团、空降兵团、导弹团、工兵团、通信团、防化团、雷达团、汽车团等。
通常在师或旅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
集团军(军)。
为战术兵团。
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
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战术火箭旅(导弹旅)、空降旅(伞兵旅)、工兵旅、舟桥旅、海军陆战旅、航空兵旅、雷达旅等。
师,由若干个团(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
通常隶属于集团军或军。
为基本战术兵团。
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
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步兵师(徒步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山地步兵师、重装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师(海军步兵师)等;按战备程度的不同,有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动员师等。
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标志。
军,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
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
为战役战术兵团。
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军区或方面军、集团军群。
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并直辖一定数量的战斗、勤务保障旅(团)、营。
为基本战役军团。
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亦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
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诸兵种合成军团(有的称野战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防空集团军、战略火箭集团军等。
集团军通常在战时编设。
一个国家的军队平时是否编设集团军,主要取决于军队规模、领导指挥体制、作战方式和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
平时编设集团军的国家,集团军一般为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则可为方面军(集团军群)编成的基础。
集团军通常编制不固定,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据集团军的性质、战役使命、所担负的任务、战区的地理环境和敌方军队的编制等条件而定。
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隶属于统帅部或战区。
设有领导指挥机关。
为诸军种、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
通常在战时组建,其编成主要视作战方向的战略地位、战场容量、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况及作战企图等因素而定。
一般能独立地进行一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还可与其他方面军共同进行数个战役方向或一个战略性战役方向的作战。
有的国家的方面军还可用于完成陆战区一个战略方向或数个战略性战役方向任务。
建立方面军的目的在于对重要方向上作战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使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有些国家将与方面军性质、任务、编成相类似的军队组织称集团军群。
陆军的编制陆军的编制从小到大一般是: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方面军等一个步兵班一般为9-12人,一个步兵连一般辖三个班但是再往上随着其它专业兵种编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很难一概而论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各部人数往往超编,属于特殊情况。
我军革命战争期间曾编制有纵队、兵团、野战军,分别相当于军(或者师),集团军和方面军我陆军现在的编制已经简化,一般为:班、排、连、营、团、旅、师、集团军,之上还有大军区,军兵种(海空军和二炮,正大军区级),总部,中央军委的组织机构其中旅一般直属于集团军,集团军是由以前的军改编而成,和前述的集团军不同各级编制和机构的军事领导为班长、连长……师长、集团军司令、军区司令等,其中班长不是军官连以上各级编制和机构的政工领导为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总部首长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后勤部部长(正大军区级)、总装备部部长(正大军区级)全军最高同统帅是中央军委主席相应的现在军官的职务等级区别为正、副大军区级,正、副军级,正师级,副师(正旅)级,正团(副旅)级,正、副营级,正、副连级和排级中央军委主席不授军衔,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授上将,之下各级军官以职务等级为依据授予军衔。
正大军区:上将、中将;副大军区:中将、少将;正军:少将、中将;副军:少将、大校;正师:大校、少将;副师(正旅):上校、大校;正团(副旅):上校、中校;副团:中校、少校;正营:少校、中校;副营:上尉、少校;正连:上尉、中尉;副连:中尉、上尉;排:少尉、中尉。
上表中前一个为主要军衔,后一个为次要军衔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