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面料的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纯棉面料能防静电吗

纯棉面料能防静电吗

一般认为穿纯棉工作服可防止服装静电积累,因而就安全,实际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

只有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50%时才基本如此;而当相对湿度比较低时,纯棉制品的带电量明显增大。

试验表明,在相对湿度低于30%时,纯棉织物的带电量与涤纶相当;而当相对湿度低于20%时,棉织物的带电量甚至会高于某些化纤织物。

所以在气候干燥地区,不能指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纯棉制品消除服装静电危害。

基于以上原因,为有效防止人体静电的静电放电危害,操作者必须穿用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碳纤维发展历程有机导电纤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最早问世的是表面涂覆碳和黑的有机导电纤维。

帝人公司、BASF公司自相继开发了此类纤维。

碳黑涂覆型导电纤维的导电成分都分布在纤维表面,因此导电性能好,但纤维在受到摩擦或弯折时碳黑易于脱落,导电性能会下降。

随后出现的是表面镀覆金属的导电纤维。

Rohm and Haas公司用化学镀层方法在尼龙纤维表面镀银制成导电纤维X- Static, 东洋纺公司用低温融态金属浸渍制成具有金属皮层的导电纤维。

Statex公司的Ex-Stat则采用非电解镀银技术制成导电纤维。

纤维表面金属化的导电纤维,机械性能与普通纤维差异较大,使混纺较为困难,因而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1975年,Du Pont公司采用复合纺丝技术制成含有碳黑导电芯的复合导电纤维Antron III,从此,各大化纤公司纷纷开始以碳黑为导电成分的复合纤维的研究与开发。

孟山都公司制并列型Utron导电纤维,钟纺公司开发Belltron锦纶导电纤维,尤尼吉卡公司开发Megana III导电纤维,可乐丽公司Kuracarbo,东洋纺织KE-9导电纤维等,使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到80年代末期,日本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的年产量达到200吨。

但由于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以碳黑为导电成分,因此,纤维通常为灰黑色,独应用范围倒限制。

80年代开始了导电纤维的白色化研究。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铜、银、镍和镉等金属的硫化物、碘化物或氧化物与普通高聚物共混或复合纺丝而制成导电纤维。

抗静电纺织品的原理是

抗静电纺织品的原理是

抗静电纺织品的原理是抗静电纺织品是一种能够减少静电现象的纺织品材料。

它们能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并改善人体的舒适感。

抗静电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防静电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纤维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导电纤维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抗静电纺织品采用一些导电材料,如银纤维、铜纤维、炭素纤维等作为面料中的纤维,这些导电纤维可以有效地导电。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将静电通过纤维导出,并迅速散去,从而防止静电的产生。

其次,抗静电纺织品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来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

比如,通过纤维表面的特殊处理,能够增加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其抗静电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纤维的形态和结构,优化导电路径,提高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

此外,抗静电纺织品还可以通过纤维间的相互作用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当纤维之间发生摩擦时,会产生静电,而纤维表面的导电材料能够迅速将静电导出,减少静电的积累。

同时,抗静电纺织品还采用了一些导电纤维的组合方式,优化纤维间的导电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除了纤维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抗静电纺织品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纺织品的结构、织造工艺等。

通过优化纺织品的结构,如增加纤维的交织程度、增加纤维的堆密度等,可以增加导电纤维的导电路径,提高抗静电效果。

同时,采用合适的织造工艺,如热塑性纤维的热熔结合、熔喷非织造等,能够进一步改善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总之,抗静电纺织品通过选择导电纤维材料、表面处理、优化纤维结构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在实际应用中,抗静电纺织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防静电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抗静电纺织品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环境。

ATO抗静电纳米材料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

ATO抗静电纳米材料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

ATO抗静电纳米材料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胡万丽【摘要】纳米ATO(锑掺杂二氧化锡)粉体因其高电导率和浅色透明性,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文中综述了ATO粉体的结构性能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期刊名称】《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07(022)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ATO;纳米粉体;抗静电;织物;应用【作者】胡万丽【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易因摩擦和感应产生静电,积聚的静电使灰尘附着,使服装纠缠肢体产生不适感,甚至有害于身体健康。

合成纤维由于静电现象不但造成纺纱织造困难,而且穿着舒适性差,还可引起电击,甚至造成严重的灾害,所以对纺织品进行抗静电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抗静电整理剂为表面活性剂[1],通常用其对纤维或织物进行处理,以提高纤维的吸湿性,从而降低纺织品电阻率,但其抗静电效果及耐洗涤性能差,持久性差,且在低湿度环境中不显示抗静电性能;碳黑复合导电纤维的应用使纺织品抗静电效果显著、耐久且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但由于碳黑复合导电纤维呈灰黑色,不适合于浅色纺织品,故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新型的纳米级透明导电粉末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 doped tin oxide,ATO),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性,且不受气候和使用环境的限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目前生产ATO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蒸发技术法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此外,还有属于湿化学方法范畴的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近年来研究得较为热门的水热法等[3-5]。

本文主要介绍ATO粉体的结构性能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现状。

1 ATO抗静电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1 ATO的结构ATO即锑掺杂二氧化锡,刘晓珍等[6]应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发现,Sb掺杂SnO2为替代型掺杂,经1000 ℃灼烧后,Sb5+离子替代Sn4+离子进入晶格。

蓝翔推出Anset(艾尔赛特)防静电成品面料品牌

蓝翔推出Anset(艾尔赛特)防静电成品面料品牌

层 ,实现了优异的导 电均 匀性。据 了解 ,导 电纤维通 常会添加炭 黑等导 电剂 ,但 聚酯导 电剂 的分 散性差,
如果大量添加 则粘 度增高 ,不能稳 定地制造 出均质 的丝。 ( 李丽君 摘 自 《 非织造布》2 0 0 8年第 2期)
蓝翔推 出 A st( ne 艾尔赛特)防静 电成品面料 品牌
料 ,并荣获 “ 影响 ・中国— —2 0 0 7最具流行 影响力纺织 品牌”传媒 大奖 。 为 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同时也 为客户提供更好 的方便 、快乐 的服 务 ,湖州蓝翔 公司 自我挑战 , 自
我突破 ,克服人 员和技术 的不利 因素 ,充分发 挥公司销售 网络优势和 品牌 优势 ,精益求精 ,推 出 “ st Ane ” ( 尔赛特 )高档 防静 电成 品面料 ,其坯布源 于用最新第三 代导 电纤维制造 、浙江 蓝天海 服装服 饰有限公 艾
2期第 6 2页
纺织服装动态
20 年 6月 08
此实现品牌的延伸和发展。 近 l 年 来 ,“ O 蓝翔”一直致 力于为石油 、化工 、煤炭 、电力、航天 、电子等特种行业的工装提供 安 全 、健康、舒适 的面料 ,为相关行业 的财产和 生命 安全提供 了保障 ,从 20 03年起获得 国家劳动保护用 品 质量检 验测试 中心的认可证书 ,成 为国 内唯一 由 PC 对防静 电面料 性能承担质量保证保险的 防静 电面 IC
丝 棉纺
为迎合现代 人对 衣着面料 “ 求美 、求新 、求异 、求 时髦” 的需求 ,杭州 、湖州两大丝 绸城 中不少布 商大胆上市功能多样 、原料 多元的新 品种 。最近上市一款 “ 丝棉纺 ” ,引起 了市场人士 的关注 。
据 了解 ,该新 品采用桑 蚕丝 3 %和棉 纱 7 %为原料 ,选 用平纹组 织 ,在剑杆织机上织 造 ,先后经过 0 0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特点和电阻性能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特点和电阻性能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特点和电阻性能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电荷积聚导致的现象,其产生和释放过程中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潜在的危害。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化工厂、医院手术室等,防止静电引发火灾、爆炸或干扰精密设备的工作正变得愈发重要。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作为一种防静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电阻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特点和电阻性能,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特点高抗静电纺织面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优异的导电性能:高抗静电纺织面料采用了导电纤维或导电粉体进行纺织或涂覆处理,能够有效地导电,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这种纺织面料具有较低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能够迅速地将表面电荷导入地面,从而减小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2.良好的耐磨性和耐洗性:高抗静电纺织面料通常采用优质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洗性。

即使经过多次的洗涤和摩擦,其导电性能和防静电效果也不会明显下降。

3.舒适透气:高抗静电纺织面料在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其纤维结构和织造方式使得空气能够自由流通,有效地排除体表的潮湿和汗液。

这对于长时间穿着防静电服的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4.防腐防菌: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经过特殊处理,具有一定的抗菌、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

这一特点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细菌感染,提高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电阻性能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电阻性能是其防止静电的关键。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表面电阻和体电阻。

表面电阻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表面电阻是指纺织面料在单位面积上的电阻值,通常用欧姆/□表示。

表面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纺织面料对静电的导电能力。

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表面电阻通常在10^4 - 10^9欧姆/□之间。

该范围内的表面电阻可以有效地导电,将静电积聚的能量快速地导入地面,从而减小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体电阻高抗静电纺织面料的体电阻是指纺织面料中导电纤维或导电粉体之间的电阻值,通常用欧姆/cm表示。

防静电面料

防静电面料

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以及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表征材 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露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露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 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 标。
2.工艺控制,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为了减轻火花放电和感应带电的危险,可采用阻 值为107~109Ω左右的导电性工具。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烃类燃油在管道内流动时,流速与管径应满足以 下关系:
ν2D≤0.64
式中ν——流速,m/s; D——管径,m。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 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装 油前清除罐底积水和污物,以减少附加静电。
很早就已经发现,当两个绝缘体相互摩擦并分开时,介电系数,较高的物体带正电荷,介电系数较低的带负 电荷。这是十九世纪末就发现的规律,这个规律和许多实验结果是相符的,。由实验所获得的各种纤维的静电电 位序列,如表3-32(实验条件是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33%)。当表中两种纤维发生摩擦时,排在表中上面的纤维 带正电荷,下面的点负电荷。
感谢观看
3.接地,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
根据国家颁发的《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可以通过以下两类措施消除静电。
1抑制静电的产生
首先在设计、制造生产设备时,必须要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根据物质带电极性不同,可排出静电起电序列。 在生产系统中,如有两种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质,应尽量选用在静电起电序列中相近的物质。其次要限制流 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流速越快,产生静电的可能就越大。

防静电布料标准

防静电布料标准

防静电布料标准
防静电布料标准是一种用于防止静电的特殊材料,其主要特点是
具有导电性和防静电性能。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防静电布料的电阻值
应小于等于10的9次方欧姆,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温、抗腐蚀等性能。

此外,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面料材质应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金属纤维等具有良好导
电性的材料。

2. 线材应选用导电性好的材料制成。

3. 线缝应平直、紧密,不得出现松弛、断裂、漏针等现象。

4. 布料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破损、起毛、断绒等缺陷。

5. 面料应具有防紫外线和防静电的功能,同时具有舒适、柔软、洁净等特点。

综上所述,防静电布料标准要求面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静电
性能,同时具备耐磨、耐温、抗腐蚀等性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
环境。

2012年防静电洁净室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防静电洁净室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防静电洁净室行业分析报告新纶科技2012年3月目录一、国内重要的防静电/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3)1、国内防静电/洁净室行业的龙头企业 (3)2、业绩增长迅速 (4)3、公司股权结构 (8)二、行业分析:下游产业升级带来机会 (8)1、行业简介 (8)2、受益下游需求增加,行业快速发展 (10)(1)半导体、微电子、光电领域 (11)(2)医疗、医药及器械领域 (13)三、竞争优势 (15)1、围绕客户布局销售网点,拥有快速服务能力 (15)2、经营模式:提供产品+工程+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16)3、产品研发实力雄厚 (18)四、业务结构优化带来持续发展动力 (19)1、产能释放和产品高端化 (19)2、下游需求旺盛为公司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3、服务是长期增长动力 (25)五、投资策略 (28)1、盈利预测 (28)2、风险因素 (29)一、国内重要的防静电/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1、国内防静电/洁净室行业的龙头企业新纶科技专注于防静电/洁净室所需耗品,以及净化工程和超净清洗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内防静电/洁净室行业龙头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大类:净化产品业务:包括防静电/无尘服、鞋、口罩、手套、指套、抹布、打印纸、笔记本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微电子、医药、石化、日化、生物工程、航天、军工等领域的静电敏感区域及洁净室。

净化工程业务:包括防静电/洁净室设计、装修、设备配置服务。

超净清洗服务:对防静电/无尘服、鞋、手套、抹布、托盘等专业清洗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45 项专利,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净化工程可设计和承建1 级洁净室,而超净清洗的洁净等级也已达10 级,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下游客户大力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公司将充分受益。

并且作为防静电/洁净室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已经建立起围绕下游终端客户的防静电/洁净室耗品、净化工程及超净清洗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以公司为中心的,涵盖采购商和终端客户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方面共享的“推拉式”供应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身上的静电主要由衣物之间或则衣物与身体的摩擦照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质衣物产生的就较少。

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比较大。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

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以及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制订出相应的超净面料或洁净服的检测标准,因此,防静电超净面料的选用只能是各应用单位根据作业环境的要求或经过检测或凭经验进行选择。

就国内外防静电面料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个简单分析。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开发导电纤维用来消除纤维及其织物的静电,最早的导电纤维美国开发的不锈钢纤维,但这种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加工困难,产品使用效果不好;1974年美国杜邦成功研发一种同心圆状皮芯型复合导电纤维,在纺织加工中只要混入1%-2%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1978年日本东丽公司的海岛型导电腈纶不仅导电效果良好,且纤维物理性能优良。

防止衣物的静电积聚,在纺织时,大致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的织物。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就制定了纺织面料静电的测试方法。

由于我国导电纤维开发、生产的滞后,直到上世纪末,我国防静电面料,极少部分采用进口导电纤维生产防静电面料,大部分都是对普通面料进行防静电化学整理、或以吸湿性较好的纯棉面料替代防静电面料。

防静电面料没有测试标准,防静电服测试参考日本的防静电
安全指南,到八十年代末才制定了防静电服的测试标准GB12014-89。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导电纤维的研究,从上世纪末到在本世纪初,我国相继开发出了不锈钢金属纤维,锦纶基、涤纶基含炭导电纤维,锦纶基、涤纶基含氧化物导电纤维,大大促进了我国防静电面料的生产,并培育了许多专业开发、生产抗静电面料企业。

特别是参考欧美和日本防静电面料标准,制定的GB12014-2009防静电面料、服装标准后,使我国的防静电面料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和日本防静电面料的性能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对安全防护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防静电面料不仅在满足防静电功能,防静电超净面料与普通防静电面料的区别主要在于“超净”的概念,相对湿度≤30%,纯棉服的带电量在相对情况下和化纤服一样,在高压带电作场所应穿亚导体材料制作的防静电服。

还要求穿着舒适、多功能化,为了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

比如夏天要求防静电面料有吸湿排汗功能,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要求防静电防火功能面料、电力野外操作需要防静电防撕裂面料等,总之,防静电面料正在向和其他功能面料组合,形成防静电多功能面料方向发展。

防静电面料工作服标准
1、防静电工作服:为了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

2、防静电织物:防止衣物的静电积聚,在纺织时,大致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的织物。

3、导电纤维:采用金属氧化物或碳黑进行复合纺丝方法而制成的纤维。

4、服装外观要求: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服装性能上的缺陷。

5、防静电面料性能:在温度20±5℃、湿度30~40%的环境下,经水洗100次后,面料电荷面密度平均值≤7.0μc/m2。

6、防静电服装性能:每件防静电服的带电电荷量<0.6μc/件,耐洗涤性能(A 级≥33.0 h, B级≥16.5 h)。

7、防静电服装检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静电服装国标(GB12014—89)。

8、防静电服装检验依据: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9、防静电面料染色要求:轻丝光,不磨毛。

氧漂剂请尽量控制在剂量的80%。

10、防静电服穿用要求: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穿脱;禁止在防静电服装上佩戴任何金属物件;与防静电鞋配套穿用。

防静电纺织品的评价标准
纺织品的抗静电功能通常通过特殊后整理(涂层、表面金属化处理等)和使用导电纤维材料(金属纤维、金属镀层纤维、导电复合纤维等)以纯纺、混纺、交织等方式获得。

根据面料选择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面料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测试的项目也因方法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等。

表征材料或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主要有电阻类指标、静电电压及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的低精度测试指标。

测试方法种类
中国目前用于纺织品、服装抗静电性能测试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主要有:GB/T12014
-1989《防静电工作服》、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FZ/T01042-199 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FZ/T01044-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纤维泄漏电阻的测定》、FZ/T01059-1 999《织物摩擦静电性吸附测定方法》、FZ/T01060-1 99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法》、FZZY0 1061-199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不同的测试方法标准的适用性是不同的。

以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为例,该方法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测试方法,不仅测试的项目不同,技术条件不同,而且适用的产品也不同,所表征的意义也不同。

如:
A法(半衰期法,与FZ/T01042-1996相同):用+10kV高压对置于选装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此法可用于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性,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状态无法控制,导电纤维与平台接触良好时电荷快速泄漏,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率与普通纺织品类似,同一试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得到的测试结果差异极大,所以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评价。

B法(摩擦带电电压法,与FZ/T01061-1999基本相同):4块试样(2经2纬,4厘米×8厘米)夹置于转鼓上,转鼓以400r/min的转速与标准布(锦纶或丙纶)摩擦,测试1min内的试样带电电压最大值(V )。

此法因试样尺寸过小,对嵌织导电纤维的织物而言,导电纤维的分布会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也不适用于含导电纤维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

C法(电荷面密度法,与FZ/T01060-1999基本相同):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特定方式与锦纶标准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测得电荷量,根据试样尺寸求得电荷面密度(μC/m2)。

电荷面密度法适合于评价各种织物,包括含导电纤维织物经摩擦积聚静电的难易程度,所测结果与试样的吸灰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由于试样与标准布间的摩擦起电是人工操作实现的,故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

D法(脱衣时的衣物带电量法):按特定方式将工作服与化纤内衣摩擦后脱下工作服,投入法拉第筒,求得带电量(μC/件)。

此法的测试对象限于服装,但由于对内衣的材质未作规定,摩擦手法难以一致,缺乏可比性。

综观现有的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用于含导电纤维的织物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只有GB/T12703-1991或FZ/T01060-1999中的电荷面密度法。

因此,对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并不能强求要在各个不同的指标间找到一定的关联,而是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多侧面的评价体系,以反映纺织品在不同的测试条件和状态下的抗静电性能以及实际使用效果。

有专家建议,对现有的电荷面密度法,应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相关的测试技术条件,将人工摩擦改为自动化操作,以进一步提高测试的精度和重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