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

合集下载

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及其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及其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及其启示[摘要]在对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办法,从着眼于高职教育的就业使命,着眼于学生专业发展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出发,对招考办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高职招生就业与专业发展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招考办法,凸显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前景,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及招生对象等方面对高职招考制度进行了大力改革,构建了更加科学、公平的招考体系,对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从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政策的分析中获得启示,对我国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美国社区学院招生考试制度介绍(一)开放入学与选择性入学并存的招生政策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初级学院运动。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以地方办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本社区各种年龄阶段的公民和各种职业的职工提供各种学习机会是社区学院的办学目标,这也决定了社区学院实行低门槛的入学政策。

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学院的功能也逐渐在升级,在学士和副学士两个学位层级上提供综合性、实践性的技术教育,致力于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环境,以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社会意识、共享多样性承诺、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与功能的升迁,使得当前社区学院的招生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开放性。

近年来,美国开展学士学位教育的社区学院,其绝对数量呈现持续升温态势,这些社区学院旨在为任何有兴趣、有愿望、有能力寻求学业深造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并提供文凭、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的课程方案。

课程录取标准不是完全统一的,但要求申请者出具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成绩单,或证实已取得联邦文凭的附带分数的“普通教育同等学历证书”GED成绩单或教育成绩单。

以宾夕法尼亚技术学院为例,从其公布的《招生手册》规定的申请者入学资格(如右表所示),可见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资格者均可申请入学。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校录取制度比较研究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校录取制度比较研究

高 校 录取 制 度 体 现 出 了全 面 性 、 活性 、 灵 自主 性 等 特 点 , 究和 比较 两 国 高校 录取 制 度 研
差异,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甚至高等教 育改革和发展无疑是 有益 的。
关键词 : 高校 录取 制 度 ; 高考 制度 改革 ; 中国 ; 国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 :05 6 3 (0 O 1一 l4 0 10 —0 3 2 t )6 O 5 — 3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21年 00
第 2卷 O
第 l 期 6
我 国 是 世 界 上创 办 高 等 教 育 机 构 最 早 的 国家 之 一 。但 是 由
多数 国家 , 这样 , 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 自己
的考试时问和地点 , 体现 出了极 大的灵活性。学业成绩考试包括 了写作 、 文学 、 生化 、 数学 等 2 O多种学科 , 学生 可以根据 自己的
REN in r n , Ja -o g ZHENG o z a g S Gu -h n , UN a Yu n
A S RA : hsp prit d cste gorp i lsu t n fQxa o ny rve steep r n e fQ x n B T CT T i a e nr u e h e ga h a i ai so i n C u t, ei h x e e cso ii o c t o i w i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世纪 9 0 0年代后 期开始 ,我 国高等教育发生 了深刻 的变

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考量依据

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考量依据
0 6 0 河 北武 安师范 O 级 7 5 30 1 班 杨 灿 女 1 8 爱好 看 电视 逛 街 、零食
真理 之所 以为 真理 .只是 因 为它是 和谬误 以殛 虚伪对 立 的 。 — — 车尔 尼■ 夫斯 基
维普资讯
的学生兴趣 不大 。
都 已合 格 ,经 济 来 源 ( 学校 提 供 奖 学金 或 自付 学 费 ) 没 有 问 题 ,就 也
可 办 公 室 ” 的人 员通 常都 非 常 了解
美 国大 学 学 生 成 绩 的满 分 是 4 以下 各 项 : . 第 一 , “ 书 计 划 ” 。 其 内容 读 各 有 名 中 学 的 良莠 以及 各 校 给 分 的 0 。 如 果 有 意 申请 较 好 的 学 校 , 分 宽 严 , 因此 大都 能够 公 平地 评 选 。 毕 业 成 绩 如 能 在 5 5 以 上 ,机 会 包 括 :要 念 这 个 系所 的原 因 以及 你 分 “ 学 许 可 办 公 室 ” 经 常 派 员访 问 就 较 大 。 另 外 ,托 福 与G E 要 达 入 学 以 后 的研 究 方 向 。 入 R也
维普资讯
目国目目目 目目目 囝目目圜 囵
。 张 芳/选
美 国设有
“ 学 许 可 办 公 妥 的资 料 ,是 由 系所 相关 的 负 责教 院 》 一 书 中找 到 资料 。如 果 学 生 基 入
托 R 、 室 ” ,一 般 的大 学 教 授 并 不 参 与大 授 评 量 ,研 究生 院 录取 与否 ,操 之 本 条 件 ( 福 与G E 大 学成 绩 )
明 星 中学 ,与 学生 面 谈 。在 大 学部 到 研 究 生 院 要 求 的 成 绩 , 未 达 分
第 二 , 明确 表 明 自己希 望 念 到

美国高校招生办法分析与借鉴

美国高校招生办法分析与借鉴
对我 国 高校 招 生制度 改革 的 思考 。
关键词 :美 ; 高校 招 生 ;多元性
中 图分 类 号 :G 4 6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9 1 (0 6 -0 30 0 21 8 2 0 )50 9 3
随着我 国高等 教育 的发展和 教 育教学 改革 的不断 重要 参考 条件之一 。需要指 出的是 E S不是一 家政府 T 深入 ,许多业 内人士对 已经恢复 了 2 年 的统 一高考制 机构 ,只是美 国的一家非营利性 的民间组织 。“ 国高 8 美
学 校也 各 有 侧 重 ,所 以 我们 称 之 为 “ 办法 “ 。
作 方 式 进 行 简 单 的分 析 。 ( )S 一 AT成 绩 或 AC 成 绩 T
美国法律规 定教 育是各 州事务 ,联邦政 府不 能 过
分 干 预 ,因此 美 国不 存 在 全 国统 一 的 教 育 大 纲 ,也 不
t t u eTet的 简 称 ( 前 称 为 “ c oa t - ( esnn et 理 测 验 ) i Api d s c t 以 S h lsi As R ao i T s 推 c g ;另一 部 分 是 单 科 考 试 , s sme tTe t 学 术 水 平 测 试 , 后 改 名 为 “ 术 倾 向 e s n s” 学
由于 AC T和 S AT极 为 相 似 ,所 以本 文 以 S T 为 A
存 在 全 国 统 一 的 高 考 。但 是 美 国 也 有 高 考 ,那 就 是 例 进 行 介 绍 。S AT 一 共 分 为 两 部 分 ,一 是 普 通 部 分 ,
S T和 AC A T。S AT ( 学术能力倾 向测试 )是 Sh ls coa- 包括 Mah ( t 数学 )和 V ra 言语 ) eb l( ,被 称 为 S T I A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用 。报 告 的分 数项 目细化 , 为教 师掌 握教 学水 平 、 生 既 学
分 的成绩 。
确 定升 学 与择 业 计 划 以及 大学 的选课 提 供 了参 考 , 为 也 大学入 学选 拔 人才 并依据 学 生成 绩分 班等 提供 了详 细 的
二 、0 纪中 期以 来的 改革 与发展 2 世
调 , 生升入 大 学所 具备 的知 识和 能 力 , 学 是通 过整 个学 校 教 育过程 获得 的 。
理 。 12 年 , 大 学入 学考 试 委 员会 ” “ 业 成 就 考 96 “ 将 学 试” 改为 “ 习能 力 测试 ”( coa i A ttd et 学 Sh l tc piue Ts, s ST) 用来检 验 学 生是 否具 备 在大 学 学 习 的能 力。考 试 A ,
起始 点 。
生 , 以不经 过 考试 直接 进入 大学 。 1 世 纪 9 年代 , 可 9 0 这

制度 遍及全 国。
1世纪末 2 9 0世 纪初 ,” 书录 取 ”制 度 逐渐 向 “ 证 综


美 国大 学入学考 试制 度 的刨建及 早 期实 践
合 选拔 ” 度发 展 。 90 l 制 1 0 年 1月 , 大学入 学 考试 委员会
之 建立 “ 认可 关 系 ”。从 ” 可 中学 ” 认 获得 毕 业证 书的 学
最发达的,以培养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人才而著名 , 其
前提 和 基 础就 是入 学 考 试 首 先 为 大 学 选 拔 了 合 适 的 人 才。具有 美 国本土 特色 的 高等教 育考 试 制度 的建 立始 于 美 国独 立 战争 ,在 南北 战争 之后 获 得 了长 足 的 发展 , 因 此 南 北 战争 就 成 为 美 国 大学 入 学 考 试 制度 纵 向考 察 的

美国的研究生管理制度情况

美国的研究生管理制度情况

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介绍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年限、教育制度及教育内容上均与国内有较大不同,其中不乏我们可借鉴之处。

我将分别从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几个层面对此加以介绍。

(一)美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同国内一样,美国提供硕士和博士两种研究生学位,但国内在提到“研究生"时,通常是指硕士研究生,而美国对“硕士研究生”(Master)和“博士研究生”(Ph。

d)有非常明确的区别。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发达,素以水平高、要求严、竞争激烈而闻名于世。

许多人都认为要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一定很难。

其实,美研究生院的门槛并不高。

据悉,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普及,已不再是传统的精英教育.一般说来,美国大学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社区大学等几类。

除社区大学外,其他类型的大学都可以招收研究生,许多大学还设有专门的研究生院。

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这成为驱动各大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内在动因.美国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最重要的是考察申请者本科学习时的成绩,其次是推荐信和GRE成绩。

考生在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时,必须提供大学本科阶段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且规定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在3分以上;必须提供由2—3名教授签署的推荐信,推荐信要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给予客观的评价.报考特殊专业,如建筑学、音乐学的考生,应提供一些诸如设计图纸、本人创作或演奏曲子的磁带等.多数学校根据考生大学本科学习成绩、教授的推荐信以及GRE成绩等进行综合平衡,然后决定是否录取.美国的博士生要面临多次的考验才可确定资格。

首先,各个大学自行招生。

一般而言,具有硕土学位或同等程度的人可以被录取为博士生。

入学之前,学生要参加综合考试,以考察该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生计划。

之后,学生在完成主攻专业的课程学习后,要进行全面考试.(二)研究生的学习美国提供硕士和博士两种研究生学位,这两个学位都包括研究和修课.在美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完全不同.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博士则侧重于培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不同在于,研究生教育提供更深入的训练,授课更专业,更强化。

美国大学本科留学如何申请

美国大学本科留学如何申请

美国大学本科留学如何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留学申请流程一、参加标准化考试美国大学留学申请的标准化考试包括两部分,一是TOEFL,二是SAT考试。

TOEFL是美国留学申请奖学金的必备考试成绩,规定了申请者的最低TOEFL 录取分数线。

TOEFL成绩与奖学金的成功率是相关的。

一般来说,如果我国考生的TOEFL成绩能达到550分,即新托的80分则很有可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如果能考到600分左右,即新托的100分,则申请奖学金的机会就更大了。

国外许多政府部门,私人或机构奖学金计划,执照证明机构等也是依据TOEFL成绩来评审接受人的英文程度。

SAT是美国的一种考试。

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要求申请人出具SAT考试成绩。

也可以说是美国大学招生时所使用的一个标准化考试。

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以上,题型主要为选择题。

参加SAT考试的人基本上是高中生。

SAT考试又称为SAT I,与被称为SAT 2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区别开来,大多数著名的大学也要求申请学生提供SAT 2的成绩。

您可以这样来看待SAT:一个非常差的SAT成绩会极大降低您的美国大学留学申请成功率,而一个非常好的SAT成绩则会大大提高您的机会,而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您的SAT成绩的重要性则要看您申请的大学的竞争性有多大以及您的竞争对手有多强。

至少,您会希望您的SAT成绩足够好到不至于让您的其他申请条件贬值。

二、准备申请材料美国大学留学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人学历(含所获学位)证明;申请人完成服务期年限证明;申请人属六类人员的眷属所提交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侨务部门的证明;申请人提交的未完成大学和大学以上学业的退学证明和偿还培养费证明;申请人提交的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非直系眷属所提交的偿还培养费证明;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其自费出国留学的证明。

审核部门在短期内提出审核意见,并通知被批准者填写“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申请表”,并为其出具证明,被批准后,方可到公安机关办理出国手续。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
和借 鉴 。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项 目“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的 国际 比较研 究” ( 项 目批 准号 : 1 2 J J D8 8 O O l O ) 。
[ 作者简介 ] 李 娟 ,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 究所博士后研 究人 员, 长 春 理 工 大学 高等教 育发 展 战略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 ; 谢君婷 , 东北师 范 大 学教 育学部 硕 士
1 6 3 6 年至 1 7 6 9 年, 殖 民地共创建 了9 所学院 , 这些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多是教士 , 学者 的工作是为上帝服务 , 学校运转都 由教会控制 , 因此 , 这些 私立大学都是教会学 校。 这些学校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 , 学校服务 的对象主要是清教徒和白人富家子弟。殖 民地后期 , 美 国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发生 了一定 的变化 ,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 的 对象有所扩大 , 贵族化 的特征减弱 , 实际和实用的倾向有所增加。1 7 5 1 年, 注重英文 、 现代外语和实科知识教学的美国中学院( A m e i r c a n A c a d e m y ) 3 L 称文实学校成立 , 逐渐 发展成为美 国建 国后 中学 的主流形式 。有些大城市还 出现 了私立 中学 , 只要交费 即 可入学 , 课程设置上注重提供实用的职业知识为主。总之 , 这一时期 , 处于美 国的中
2 0 1 5 年第 7 期 第4 2 卷 总第 3 0 1 期
外 国教育 研究
S t u d i e s i n F o r e i g n E d u c a t i o n
No . 7, 2 01 5 V0 1 . 42 Ge n e r a l No . 3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大学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典型国家,几乎所有的顶尖大学都采用了这套已经运行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招生录取制度。

每年,有意愿的学生向大学提出申请,大学招生机构审核其申请材料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由招生委员会做出录取或拒绝学生的决定。

一般说来,该决定不依赖于某一具体标准,而是根据对申请学生的总体判断依投票结果而定。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大学招生录取的标准是什么?最终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尽管有一些零星资料和招生咨询顾问的介绍,但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大学的核心机密,既不对外公布,也不负责对公众做出解释,即使公立大学亦然。

这一点受到美国联邦和各州法律的严格保护,除个别例外,公众对此也并无特别兴趣——美国人普遍没有非哪所大学不上的情结。

学生即使被这所大学拒绝了,也可以选择其他大学。

在上一篇文章,《中国青年报》2015年1月5日第10版)中,我曾详细介绍了这套招生录取制度的由来。

那么,在实践中各大学到底是如何具体运行和操作的呢?目前,美国顶尖大学主要采用了两套申请系统。

一套是加州大学自行开发的“综合评价申请系统”;另一套是除加州大学之外的其他大学使用的“通用申请系统”(TheCommon Application)。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两套体系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家庭背景(特别是父母受教育状况)、教育经历、所修课程及成绩、入学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和作文,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与“通用申请系统”相比,加州大学“综合评价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在高中的支持配合下,它构建了非常强大的称之为“门户”(Doorways)的高中课程信息网站。

该网站也可以被视为加州大学申请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填写加州大学所要求课程(A—G 课程体系)的官方信息,同时也为大学申请系统提供了课程识别和认证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备了多项附加性功能,特别是可以在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不同学生成绩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进行招生综合评价的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申请系统所提供的学生信息大体相同——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学有时也会要求学生提交补充材料——但这些信息所代表的涵义,以及每一项指标体系下更为细分的子指标体系构成,特别是后续阶段进行综合评价时的算法,却是由各大学招生机构自行判断和设计的。

也就是说,每一所大学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解读这些信息背后的丰富内容,从而形成了美国大学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招生录取模式。

即使面对同一个学生提供的相同的申请材料,不同大学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评价鉴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企图对美国大学招生综合评价进行全面解读几乎是不可能的。

根据我们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申请及招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括说来,这一招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有如下五个鲜明特点:首先,学业成绩是大学招生的首要标准。

这个事实和许多中国人的认识相反。

人们往往认为,美国大学招生并不看重学习成绩。

君不见,多少SAT满分的学生照样被哈佛、耶鲁等顶尖大学拒绝?哪像中国大学为了几个所谓的“状元”打得头破血流?实际上,这是对美国大学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最大的误读。

美国顶尖大学的确不太看重入学考试成绩——满足一定分数标准即可——但它们非常看重学生所修习的中学课程的数量、质量和成绩,特别是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

这是因为,大量专业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影响大学新生一年级学业成绩的各项因素中,中学课程和AP 课程的成绩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而入学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则相对不显著。

在最近的20多年里,美国大学招生学会每年在选定的一部分大学中对招生评价指标进行大规模调查分析。

根据2010年的调查结果,约有95%的大学认为中学课程成绩非常重要或者重要,在所有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中位居第一,认为不重要的大学仅占所有被调查大学的%;此外,与中学课程有关的指标——如课程组合、所有课程成绩——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四位,其中“非常重要”和“重要”两项的回答比例之和高达90%。

与之相比,入学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只排在第三位,而且其作用正在逐年走低——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迫使美国大学理事会对SAT考试进行重大改革的原因之一。

其次,大学招生和中学基础教育的衔接极为紧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不会拿出专门时间复习备考,从而有效避免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割裂。

由于大学招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再加上入学考试成绩对于录取的影响力逐步下降,美国中学普遍不进行针对考试的大规模重复性训练。

在高中最后一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对大学及其学科的了解和准备申请材料上——这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教学和学校教育的连贯性。

由于中学普遍实行走班制,教学特别是AP课程教学主要采取大学教学方式——只不过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差异——学生很少面临上大学之后的适应性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续性;三是学生顾问制度(counselor)。

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会被配置一个学生顾问,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选课、联络家长、心理辅导,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大学,指导学生申请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越是质量高的中学,顾问的数量越多,负责管理的学生数量越少。

有些学校每周还会开设专门的顾问课程。

学生顾问必须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对学生的特点和状况非常了解。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大学非常重视学生顾问的意见。

许多大学所要求的推荐信中,必须有一封来自学生顾问,其重要性往往超过任课教师。

第三,有效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每一所大学都希望招收优秀学生。

但优秀的定义是什么?仅仅是指学习成绩优异吗?美国大学并不这样看待问题。

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的生成往往和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有些学生成绩不高,不是因为他(她)们不优秀,而是因为缺少条件没有机会学习相关内容。

只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他(她)们同样会取得优异成绩,甚至可能比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加优秀。

因此,如果单纯依赖考试成绩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的话,那么社会就将被世袭制和等级制所替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必须在招生录取过程中,针对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弱势群体设计出对他(她)们有利的项目。

大学招生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还需要了解这些成绩是在何种条件和环境下生成的。

例如,面对在富人区长大的学生A和在穷人区长大的学生B,A所在的中学开设了10门AP课程,但A只修习了其中的5门;B所在的中学开设了5门AP课程,但B全部选修了。

那么,许多大学很可能会录取B而不是A,因为它们认为B在艰难的条件下把握住了所有的有限机会,但A却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综合素质评价的话,B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目前,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行配额制,即通过“逆向歧视”,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分配专门的招生名额。

配额制曾经在美国大学招生中短期实行过,但很快被迫废止。

主要原因是,在对歧视问题高度敏感的美国社会,配额制很容易引起法律上的争议;另一方面,单纯根据地区和家庭经济条件进行配额而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大学很容易录取到不符合标准的学生,反而会将其置于另类和痛苦的境地。

但如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大学就比较容易考察学生成绩不高的内在原因,的确可以把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本身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

比如,美国大学很看重学生所在的社区和中学。

学校差一点没关系,关键是学生在困难的条件下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还比如,美国大学很看重学生父母是否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

如果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往往会受到额外的关注;再比如,美国大学对学生中断学业的情况非常敏感,特别是,学生是在何种情况下中断学业又是如何接续的。

应当说,综合素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要比简单的配额制丰富得多。

第四,招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这也许是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相比最大的差距所在。

至少到目前为止,所有中国大学的招生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非专业化是指除个别例外,几乎没有人具备和招生有关的专业知识,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非职业化是指招生只是招生工作人员职业生涯中短暂的一段经历,所有大学的招办主任在工作几年后必须转岗,基本上没有人终身从事招生工作。

在涉及招生的全部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并不以招生为职业,招生只是他(她)们的副业或是对大学所尽的义务。

但在美国,招生是一门融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测量与评价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招生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学术背景。

如果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则必须要接受专业化训练才能上岗。

在每年招生季开始之前,各顶尖大学都会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3周的高强度专业培训。

由于热爱招生事业,许多人甚至终身以招生为职业美国大学招生专业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最终录取决定一般由专业人员做出。

教授虽然在招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录取与否的决定却往往要倚重专业招生人员的意见,有些大学甚至会完全排斥教授的参与。

这是因为,许多大学认为,和研究生招生不同,本科招生更看重的是学生和学校价值观与文化的匹配度,以及日后的发展潜能。

在这种情况下,教授本身的学术背景和偏好反而有可能干扰他(她)做出正确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最后,作文是影响大学招生人员做出判断的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会要求学生提供两篇短文,介绍自己的情况,有些大学也会给出具体的题目。

大学可以通过作文来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也以此来了解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特别是他(她)们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经验丰富的招生人员往往善于从作文中发现适合的学生,并有能力判断出真假。

由于作文在大学招生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自己独立表达观点的能力,阅读和写作水平相对较高。

这一点尤其值得中国大学招生时借鉴。

目前,中国学生作文“假大空”的弊端令人深恶痛绝,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堪忧,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作文并没有和他(她)们的真实生活产生实质性的联系。

美国大学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于基础教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套招生录取制度的引导下,中学普遍能够按照教育的本质规律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发展比较全面均衡。

这一点对于从根本上纠正中国基础教育“应试训练”倾向具有尤其重要的启示。

当然,美国大学在实行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实际上,它并不完美。

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招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于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这恰恰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