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食疗概述及进展
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知识讲座【范本】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知识讲座正文:第一章:糖尿病概述1.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过高,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作用受阻。
1.2 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三种类型。
第二章:中医与糖尿病2.1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滞、湿困、热邪侵入等原因导致的身体内部失衡所致。
2.2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包括调节气血、清热化湿、疏肝理气等。
第三章: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3.1 饮食调理中医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的负担,并保证营养的摄入。
3.2 中药治疗中医使用一些具有降血糖、调补气血等作用的中药来治疗糖尿病。
3.3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及改善血液循环。
第四章:预防与生活习惯养成4.1 控制饮食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用蔬菜水果,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
4.2 适当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有利于稳定血糖。
4.3 管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第五章: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5.1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避免感染、保持标准体重等。
5.2 饮食禁忌禁止摄入高糖、高脂食物,限制饮酒,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附件:1. 《糖尿病饮食指南》2. 《常用中药方剂》3. 《糖尿病血糖监测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糖尿病管理办法:为了规范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保障糖尿病患者的权益而颁布的法规文件。
2. 中药杂货店管理条例:对中药杂货店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的法规文件。
3. 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法:对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和管理的法规文件。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方法 这几种食疗偏方最常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方法这几种食疗偏方最常见
导语: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高发性的疾病,而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遇到过糖尿病患者的经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如果控制不当的话,
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高发性的疾病,而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遇到过糖尿病患者的经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如果控制不当的话,就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因此,下面本文就将糖尿病的中医食疗方法介绍给大家。
萝卜粥
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山药粥
生山药60克,大米50克,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
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大便溏泄者。
槐花粥
干槐花30克或鲜品5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
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
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荔枝粥
荔枝5~7个,粳米50克,水适量,煮粥服用。
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葛根粉粥
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
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针灸穴位研究
针对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一些穴 位被证实对糖尿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如中脘、气海、关 元等穴位。
针灸与其他疗法的结合
针灸与中药、饮食等其他疗法的结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 一。这种综合疗法有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 的治疗方案。
其他疗法研究进展
饮食疗法研究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之一。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有 效地控制血糖、减轻症状。如低糖、低脂、高纤维等饮食结构被认为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推拿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缓解糖尿病引起的疲劳、乏力等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食疗
食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 ,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常用的食疗方包括山药粥、枸杞子茶等。
食疗可以辅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食疗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运动强度
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 步、慢跑、太极拳等, 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 动,避免空腹运动,最 好在餐后1-2小时进行。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 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
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低血糖的 发生,及时补充能量。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
久病体虚
长期患有其他疾病,导致身体 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
发消渴。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
01
02
03
阴虚燥热
体内阴液不足,燥热内生, 导致口渴多饮、多尿等症 状。
祖传秘方中医调理糖病人的三宝

祖传秘方中医调理糖病人的三宝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口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成年人口中有近10%患有糖尿病,而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传统中医药学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秘方,用于调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医调理糖尿病的三宝,即苦瓜、黄精和五味子。
一、苦瓜苦瓜(Bitter melon)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尤其是用于调理糖尿病。
苦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研究表明,苦瓜中含有一种叫做"苦瓜素"的物质,能够模拟胰岛素的作用,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中医药学认为,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
苦瓜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血糖的利用能力。
此外,苦瓜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有助于预防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二、黄精黄精(Chinese yam)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尤其是用于调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黄精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作用,被视为非常有价值的中草药之一。
中医药学认为,黄精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
黄精还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血压,从而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此外,黄精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三、五味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尤其是用于调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五味子具有滋阴降火、调节血糖的作用,被视为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草药。
中医药学认为,五味子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五味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此外,五味子还具有保护肝脏、增加胃液分泌和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
糖尿病中医健康教育

糖尿病中医健康教育糖尿病辨证施食津伤燥热型以口干舌燥、饮水多、大便干为主要表现。
食疗以清热、生津、润肺为主,可多吃些冬瓜、青豆、菠菜、莲藕、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甘润之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食疗方:1.冬瓜汤:冬瓜250g,洗净切粒,煲汤,放入调料即可。
2.菠菜拌藕片:菠菜、鲜藕各200g。
将菠菜拣翠嫩者,洗净,入沸水中稍焯;鲜藕去皮切片,入开水氽断生;以上二物加入盐、麻油、味精拌匀即可。
茶饮方:1.乌梅生津茶:乌梅10 g、麦冬10 g,泡水当茶饮。
2.石斛芩叶茶:石斛10g(干、鲜均可)、黄芩叶10g,开水沏泡,代茶饮。
糖尿病辨证施食阴精亏虚型以尿频量多、浑浊、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盗汗等为主要表现。
食疗以滋补肝肾、益精养血为主,可吃鸽肉、泥鳅、猪胰等血肉有情之品或桑葚、芝麻、核桃等补肾之品,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食疗方:1.鸽肉山药玉竹汤:白鸽1只,山药30g,玉竹20g,共煮熟,食肉饮汤。
2.猪胰汤:猪胰1条,猪瘦肉60g,黄芪30g,生地30g,怀山药30g,山萸肉15g,水煎,去药渣,饮汤食猪胰、猪瘦肉。
茶饮方:1.黄精枸杞茶:黄精15g,枸杞10g,绿茶3g,温开水冲泡代茶饮。
2.枸杞明目茶:枸杞子10 g、桑叶5 g、菊花5 g,泡水当茶饮。
气阴两虚型以神疲乏力、头晕多梦、手足心热、腰膝酸软为主要表现。
食疗以益气养阴为主,食补可吃藕、竹笋、山药、西洋参、黄芪、北沙参等,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食疗方:1.山药莲子羹:山药100 g、莲子50 g,同煮食用。
2.归芪鸡:黄芪30g、当归15g,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茶饮方:1.益气生津茶:西洋参3g、石斛10g开水沏泡,代茶饮。
2.麦冬茶:麦冬、党参、北沙参、玉竹、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共为细末,白开水冲代茶饮。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针对糖尿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1.饮食调控:中医药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的发生与肾脾气虚、湿热痰滞有关。
因此,饮食要以养脾胃、清热湿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建议每天摄取适宜的蛋白质、低GI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高纤维蔬菜等。
同时,可适当饮用中药茶,如山楂、苦瓜、黄芪等,有助于降血糖和调节体内的湿气。
2.中药治疗: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黄芪、苦瓜、五味子等。
这些中药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代谢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合医生进行中药的使用和调理。
3.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中医理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糖尿病的发病和改善有所差异。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以了解自身的体质特点和健康问题,更好地调理和管理糖尿病。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可进行针灸、艾灸、推拿和中药疗法等个体化治疗。
4.情志调节:情绪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应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志调节是调理体内气血平衡的关键,情绪不稳定、过度焦虑、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方法,如运动、太极、音乐疗法等改善心情,提高身体的整体抵抗力。
5.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中医药认为,运动可以调节气血循环、增强体质,对改善血糖控制和防止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和降低血糖水平。
6.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相关检查,以了解自身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身体的变化。
通过经常复查,医生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的稳定控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食疗偏方

糖尿病的食疗偏方
糖尿病人虽然在饮食上有很多要注意的禁忌,但是有很多的食疗方法对于治疗糖尿病也是有帮助的,那么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糖尿病食疗偏方。
一、番薯叶冬瓜汤
用料:鲜嫩番薯叶(带柄)50克,冬瓜250克,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番薯茎叶洗净,剪下叶柄,切段,将番薯叶切碎成片状,备用;冬瓜洗净,削去外皮,切成小块,放入植物油,用中火煸透,加清水,开大火煮沸后,加葱花,姜末,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番薯茎叶,拌和均匀,再继续煨煮10分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降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
二、鲫鱼汤
用料:150-200克鲫鱼3条,茶叶适量。
做法:将鲫鱼破肚去鳃肠,勿刮磷,清水冲洗干净,在鱼肚内放入茶叶,不加任何调理,置于冷水锅内,大火烧开后加盖,中火再烧15分钟即可,取汤当茶饮,鱼肉当菜肴佐食。
功效:温中下气,补虚羸,降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
三、葡萄酒泡葱头
用料:葱头(拳头大)一个,葡萄酒500-750克。
做法:将葱头去皮,平分成8份,浸入葡萄酒中8日,每餐前空腹食用葱头1个,饮酒60-100克。
功效:有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提高视力,解乏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
四、萝卜汁
用料:新鲜萝卜(红皮萝卜为佳)适量。
做法:将萝卜洗净,捣烂取汁,不加热,不加佐料,每日早晚各服100毫升,半月1疗程,可连服6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有疗效。
功效:润燥止咳,对缓解各种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尿糖均有作用。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16种经典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16种经典方法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高血糖为代表,故所有的治疗方式都围绕“降低血糖”原则而进行。
糖尿病目前并没有根治的确切办法,且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成本高,因此很多人会选择以中医方式来进行血糖控制,以达到“降糖”目的。
1、药膳疗法:即采用食物药膳进行降糖控制,其基本原则为:食物搭配平衡、寒凉温热四性与甘酸苦辛咸五味辨证、食用有度。
药膳疗法方子众多,如黄芪山药汤,取15克黄芪,30克山药,煎煮成汤代替茶引,每天服用3到5次;芡实老鸭汤,取100克芡实放入整只老鸭腹中,加水文火炖至八成熟时,加调料取汤服用等,都具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2、中草药疗法:现代医学通过对中草药治疗糖尿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有大约一百多种中草药具有程度不同的降糖效果,比较常见的有黄连、太子参、黄芪等,但具体需要采用哪些中草药进行治疗,还需要主治医生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考量而后分型选药,不建议私自配药避免误判误用。
3、中医辨证疗法:即采用辨证施治进行血糖控制,其常见辨别如下:如症状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则为上消、肺热津伤,可选用消渴方加减以生津止渴,益气清热;如症状为身体消瘦、大便干燥则为中消、胃热炽盛,可用玉女煎加栀子、黄连以养阴增液、清泻胃炎;如症状为尿频、口干唇燥、舌象质红等,则为肾阴亏虚,可服用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固肾、养阴清热;如果症状为阳痿不举、畏寒怕冷,则为阴阳两虚,可服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阳滋肾。
4、古今中医验方治疗:即采用各种古今药方进行“降糖”治疗。
古今中医验方多不胜数,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张锡纯玉液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山药一两,生鸡内金二钱,野葛半钱,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
此方可以提升元气,对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5、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中医所独有,但常会与中医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因此也将之与放在此处一起阐述。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控制有良好作用,但也要遵循适量原则、持续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同时在制定运动计划前要做好身体检查并谨遵医嘱进行,保证运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第14卷 第10期 2012 年 10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10
Oct .,2012
中医食疗在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将不同食物进行合理配伍,能调节生理机能、辅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其理论沿革至少有3000年历史[1]。中医较早认识到饮食与糖尿病的密切相关,
在中医食疗理论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 理论溯源中医学起源时已有“药食同源”、“医药同源”的观念,既为本草学形成打下基础,又成为后世食疗理论之滥觞[2]。西周至春秋战国,中医食疗已初具概貌,周代已有“食医”、“疡医”、“疾医”、“兽医”之分。《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药用食物约50种,并载食疗方剂6首[3]。此时,中医对消渴与饮食的关系已有初步的认识,《内经》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了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高粱厚味。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已注意到了控制饮食的重要性[4]。隋唐为中医糖尿病食疗发展早期阶段,孙思邈《千金要方》专设“食治”篇,分果实、菜蔬、谷木、鸟兽四门,对各种食物作了分类介绍,内容涉及食治、食养、食禁等各方面。《千金方》提出消渴乃嗜酒之人,“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瞰无度,……积年长夜,……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干枯,在人何能不渴。”[5]明确指出消渴病与饮食有关。认
为消渴病“小便多于所饮”的机理是内热消谷,“食物消作小便”所致,为饮食控制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饮食治疗放在首位:“治之愈否,属在病者,…… 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并明确提出限制咸食和
糖尿病中医食疗概述及进展邓岚1,王宜1,金川2,甄仲1,胡东鹏1(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天津 300270)
摘 要:中医糖尿病食疗理论认识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对糖尿病中医食疗的起源发展及当代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表明糖尿病中医食疗具备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关键词:糖尿病;中医食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10- 0115- 02
收稿日期:2012-04-07基金项目:中央保健科研课题(347)作者简介:邓岚(1977-),女,北京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基础与临床。通讯作者:胡东鹏(1969-),男,北京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基础与临床。
Overview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etary Therapy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DENG Lan1,WANG Yi1,JIN Chuan2,ZHENZ Zhong1,HU Dong-peng1(1.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2. Dagang Hospital in Tianjin Binhai New District,Tianjin 300270,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ietary therapy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in ancient China,therefore,abundant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CM dietary theory and its achievements 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It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CM dietary theory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and deserved study further and deeply.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etary therapy;research progress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J ] .J Clin Invest,2001,107 ( 4 ):505-17.[ 11 ] 梁晓平.辨证论治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J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2 ( 2 ):131-132.[ 12 ] 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 M ]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87-89.[ 13 ] 卢良君,许爱娥,李永伟,等.白殿风中医证型与HLA-DQB1的相关性研究[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 ( 14 ):1873-1875.[ 14 ] 林乔,王米渠,李炜弘.论证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的假说[ J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 ( 17 ):2298-2302.[ 15 ] 吴斌,林乔,王米渠.信息挖掘-中西医结合基因模糊分析系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 ( 24 ):3187-3190.[ 16 ]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等.论虚寒证基因芯片及分子生物信息的高起点切入研究[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 ( 3 ):169-172.[ 17 ] 林乔,王米渠,李炜弘.人类基因组信息与证:虚寒证-阳虚证[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 ( 17 ):2291-2295.
DOI:10.13194/j.jlunivtcm.2012.10.117.dengl.036116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4卷面、米及一些水果的饮食治疗原则。从宋至清,糖尿病中医食疗日趋完善。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设“食治门”,载方160首;《圣济总录》“食治门”3卷载有285首食疗方,治疗29种病证。明《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982种,列入了大量食物和食疗方,极大丰富了食疗内容。清《食物本草会纂》继《食疗本草》之后,对前代食疗经验的又一次全面总结,使食疗理论和方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中医食疗经典著作提出的消渴病食疗理论及方药流传至今,产生了重要影响。2 临床研究现代中医营养食疗学是建立在古代食疗本草学和有关食疗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基础之上,把现代营养学运用到传统中医食疗中的一个新的学科[6],为中医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丰富手段。天津市静海县医院开展中医食疗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上消选用玉米须茶饮,辅以鲜藕汤、绿豆汤;中消辅以白萝卜汁,辅以番茄汤、绿豆汤;下消选用玉米须茶饮,辅以山药、韭菜、红小豆汤,取得较好疗效[7]。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以中医食疗药膳治疗2型糖尿病38例,分为阴虚热盛证、肾元不固证、肝肾不足证,并以相应的食疗方药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2型糖尿病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观察中医食疗药膳组治疗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有明显差异(P<0.05),中医食疗药膳配合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常规饮食治疗[8]。张海波采用食疗辅助治疗糖尿病,阴虚燥热选用梨汁饮、菠菜银耳汤;气阴两虚选用长寿粥(粳米、黄芪、生姜、山药、米)、山药南瓜粥;肾阴亏虚选用玉米须龟、天冬枸杞粥;阴阳两虚选用芡实核桃粥、枸杞炖兔肉,疗效较好[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中医食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144例观察,研究组给予基于中医药性理论的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指导。对照组给予基本饮食治疗方案指导,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的测定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 验方及单味药钱伯文等著《中医食疗学》为上消辨证用膳:天花粉、生地、藕汁、人乳等;中消:人参、黄芪、山药等;下消:人乳、莲子、枸杞子、玉米须、黄鳝等。刘铜华等著《糖尿病中医食疗述要》,辨证施食为:肺热津伤,选用神效煮兔方(《太平圣惠方》);胃热炽盛,选用五汁饮(《温病调辨》方);肾阴亏虚,选用地黄粥(《饮撰服食笺》);阴阳两虚,选用滋补饮(《医学衷中参西录》)[11]。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食疗方案:虚寒证研究组以补虚温中散寒为法;食物的选择为温补性,主食选择温性或平性,如小麦、高粱等;调味品用姜、葱、辣椒、桂皮、胡椒等;肉食用牛肉、羊肉等;蔬菜选用温性或平性,如韭菜、茴香等,避免选用清热类,如苦瓜等。实热证研究组以开郁通腑清热为法;食物的选择为清凉性,主食选择寒性或平性,如荞麦、大米等;避免选择辛辣的调味品,以平性或凉性调味品为主;肉类用鸭肉、兔肉、鱼类等;蔬菜选用苦瓜、蒿子秆、百合等清热类为主。中医食疗中寒性食物多为蔬菜及部分水产品如海带、蛤蜊、蟹等。部分蔬菜据研究有辅助治疗作用,如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具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物特性[12],蘑菇类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富含蛋白质、多糖类及微量元素锰、锌、镁、锡、硒,有安神降压、降血糖作用[13]。寒性水产品多属介壳类和肢节类,这类食物中多含纤维素,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而至排便及胃肠痉挛,与中医中遇寒则冷痛泄泻相符。属温热性质的食物如鹿肉、狗肉、羊肉、姜、韭菜等,此类食物产热量高,或含有辛辣素、挥发油等,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畏寒、肢冷等症状得以改善[14]。
4 展 望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广泛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时有倦怠乏力、口干口渴、心悸烦躁等症状,单纯应用现代营养学饮食配方和降糖西药虽然能够改善血糖,但是临床症状往往难以缓解。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据病人不同的体质,采用相应食物进行调治,以达补偏纠弊之目的,在改善症状及辅助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中医理论的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及饮食习惯,比基本饮食方案更具有优势[10],
发展及完善中医糖尿病食疗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参考文献[ 1 ] 谭兴贵.中医药膳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 2 ] 曹瑛.中国食疗发展史简介[ J ] .中国民间疗法,2001,9 ( 3 ):46.[ 3 ] 居玲玲,路新国.《神农本草经》对食养和食疗的贡献[ J ] .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4,10 ( 7 ):32.[ 4 ] 范玉义,戴增强,赵玉英.《黄帝内经》饮食疗法探讨[ J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 ( 118 ):11.[ 5 ] 柴润芳,卢建政.孙思邈对糖尿病研究的贡献[ J ] .河北中医,2001,23 ( 12 ):949.[ 6 ] 何裕民.论现代中医营养学的诞生与学习意义[ J ]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 ( 4 ):29-31.[ 7 ] 李希敏.中医食疗治疗糖尿病20例观察[ J ] .医学信息,1996,9 ( 2 ):34.[ 8 ] 杨喜忠,孙静,杨林,等.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38 例疗效观察[ J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 ( 5 ):256-257.[ 9 ] 张海波.糖尿病的中医辨证与食疗[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 ( 1 ):58.[ 10 ] 邓岚,胡东鹏,王宜,等. 2型糖尿病中医饮食控制方案的临床研究[ J ] .中医药信息,2011,28 ( 5 ):29-31.[ 11 ] 刘铜华,郑鸿雁.糖尿病中医食疗述要[ J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 ( 6 ):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