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共3页

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共3页
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共3页

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析

虽然城市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英语教学已经呈现出样化、趣味性教学改革成果,但是我国存在着不容忽视城乡差别,山区、农村等相对封闭落后地区外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遗留问题。

一、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问题

(一)山区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绝大部分山区学校在小学阶段一般不设置英语课,再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英语机会,所以对于山区中学生来说基础累积几乎不存在。虽然在初识英语这门新语言时,山区中学生表现出比较浓厚兴趣与好奇心,跃跃欲试以汉语注音方式促进英语学习,但是伴随单词、语法知识深入,英语学习任务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山区中学生渐渐发觉学习英语并非想象中那样有趣与轻松,以往学习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此外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在山区特有生活模式中,学生常常需要分担家务与农活,学习英语时间并不充裕,山区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英语知识了解与掌握更加匮乏,对于英语学习必要性缺乏了解与支持。

(二)“聋哑”英语比较普遍

山区经济条件较差,长久以来该地区教育理念都比较滞后,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很低,多媒体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英语教学往往仅依赖单一教材,难以创设视听兼备语言环境。很多乡村教师并非英语专业出身,口语基础比较差,无法做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而且山区学生与外界接触机会比较少,获取信息有限,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熏陶。在英语表达上很多山区学生比较内向,课堂回答问题与英语口语表达中不自信,总体“听”、“说”能力不足,造成了“聋哑”英语困境。

(三)教学设施不充足

1.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先进科技手段,英语教学条件更加便利,英语学习环境更加宽松。网络多媒体技术覆盖给传统英语教学革新了面貌,其中丰富多彩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创造了多重感官体验,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但是在山区中学校园中教学设施硬件配备十分有限,能够做到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技术型教师更加少,达不到新课标所提出英语教学要求。

2.教材选用不适合

现行英语教材很多内容涉及城市生活场景,山区中学生与教材中情景难以融合,造成理解难度增大,教师在教材把握与教法选择上也有不恰当之处。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那么初中阶段所用英语教材是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四年英语课程学习基础上进行编写。山区小学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再加上各种条件限制,山区学生往往在升入初中后才接触英语,新课标教材虽然内容丰富、活泼,但是对山区中学生来说,教材内容不适宜,学习难度非常大。山区英语教师教材选用资源匮乏,对于有效利用网上英语资源或自购其他辅助教材尝试力不从心。而能够根据山区教学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下自行编写辅助教材教师人才凤毛麟角,严重制约了英语教学目标达成与教学效果改善。

(四)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学方法更新不及时

近年来,山区中学英语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有所改善,尤其在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后,高校毕业生增多与免费师范生下基层,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山区原本极度匮乏教师队伍。但是山区地理位置一般偏僻闭塞,生活条件与教学条件普遍艰苦,教师在从事英语教学后工作热情难以长久维持。此外山区教师缺少继续教育与培训学习机会,与发达地区先进教学发展形势相脱离,部分教学方法或知识结构比较传统老旧。另外一些教师照搬发达地区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山区实际教学条件与山区学生特点,走向另一个极端,自身以科研促教学意识与条件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提高。再加上教学条件艰难,山区英语教师创设英语学习情境能力

不足,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强调语法、词汇,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培养。

二、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寻

(一)重视音标、词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山区中学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情况,英语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尤其是音标、字母、词汇等作为英语学习“地基”与“砖瓦”基础“材料”,要给予更多巩固时间与辅导精力。音标教学深入落实不仅关乎今后所有英语学习,还能够有效扭转“聋哑”英语局面;字母教学中,识记书写应当进行强度更大练习,确保每一个学生做到识记准确、书写规整美观;对于单词学习,不仅要在目前基础上勤加练习,还要积极寻找更有效、更有趣单词学习方式。

(二)构建更加立体“视听说”英语课堂

听、说能力训练在语言学习中极为重要,特别是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建立“视听说”结合立体课堂,能使教学情境更加真实,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在山区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影音设备不充足,给山区中学英语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山区中学英语教师要将现有教材中知识有效把握,充分利用艰难教学环境中有限资源,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影音设备缺乏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组织英语课堂演讲活动、学生分组表演英语对话场景等,通过这些形式弥补教学条件缺陷,为英语课堂增加“视听说”机会。(三)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与设施

1.优化教学环境,改进英语教学设备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要求增加对山区中学基础教育支持力度,逐步丰富教学资源,添置必要英语教学设备,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教学环境与教学硬件优化,在受到国家政策与当地经济条件制约情况下,要以长远发展眼光进行长期规划。此外,应当继续加强“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动宣传,倡导发达地区校园与山区校园对口帮扶,鼓励更多企业机构增加对英语教学设备捐赠,逐步实现教学环境优化。

2.依据山区学生特点,编排特色英语教材

针对教学内容很不适应农村实际问题,建议专家学者与教师共同剖析,编著出更适合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对现有教材进行调整改变:实事求是减少教材中偏难、生僻内容,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包括基本语法、语音、句型、常用单词在内基础知识学习,尤其语音是语言本质属性,此外要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保证英语教学知识有序性。

(四)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推广“联想教学法”

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城乡英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城乡英语教师合理流动,增添山区英语教师队伍活力。同时还要为山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培训机会,组织集体备课与“同课异构”形式课堂教学经验观摩交流活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入认识与剖析教学难题,适应新课改需要。

针对山区中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老旧问题,应当鼓励山区中学英语教师学习城市学校中英语教学最新实验教学成果,吸取先进英语教学经验,如推广“联想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通过音形联想、意义联想、归类联想等帮助学生更好记忆英语词汇,在语法教学中,通过情景联想、首字母联想等形式,给英语语法学习增添更多趣味性,为目前僵化山区英语课堂教学以新启发,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

教学改革要深入了解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问题,积极探寻解决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困难可行改革对策,围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宗旨,实现“新课标”对于英语教育教学要求。此外,要在山区中学英语改革中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帮助山区学生建立良好英语学习心态,及时向老师求教,提高对英语学习重视程度,尝试改进学习策略,建立起英语学习自信心,实现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改善。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