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优秀教案(5页)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分析其功过。

【课标解读】

1.克伦威尔是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课标主要侧重于介绍他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开展方面的巨大奉献 ,也指出其存在的缺乏 ,总体上是功大于过。

2.对克伦威尔功过是非的评价 ,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查。据此 ,考查的重点是克伦威尔的主要历史奉献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观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 ,无数人物留下了的印迹 ,古人说“不能流芳百世 ,也要遗臭万年!〞很多人 ,或者因为前者 ,或者因为后者 ,使我们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那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因为两者皆有而使我们记住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来看这样的人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将接触到这么一位历史人物。

这是一个在英国充满争议的人。歌颂他的人 ,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 ,是“古往今来 ,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 ,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也有很多人把他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 ,历史学家克拉兰敦说 ,他是一个“勇敢的坏人〞 ,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诅咒、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引起假设干人长期思念的美德〞。

1899年 ,这个人诞辰300周年之际 ,英国的议员们发起为她铸造了一座青铜像 ,就伫立在英国议会广场上 ,比英国历史上伟大国王的铜像更为雄伟。这个人就是克伦威尔。

当代研究克伦威尔的专家以艾诗立博士为首屈一指。他写克伦威尔的传记 ,就出了两本。第一部出于1937年 ,题为?克伦威尔——保守的专制者?。内中对克无一句好话可说。二十年后艾博士又刊行新书 ,书名那么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不仅前书所叙专横独断见识陈旧的篡权者成了后书中的民族英雄 ,而且著者也自承过去有眼不识泰山。

那么历史上的克伦威尔究竟是怎样的 ,他到底是流芳百世 ,还是遗臭万年呢?我们来学习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尝试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克伦威尔

【新课教学】

一.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 ,是英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 ,旧制度崩溃 ,新的制度形成 ,这就是影响了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完整的介绍了这一过程 ,我们一起来简要回忆下:

1.革命为什么会发生的?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开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

政治上:斯图亚特王朝信奉“君权神授〞 ,厉行专制 ,与要求分享权力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剧烈矛盾。

宗教上: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英国国教残酷迫害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清教徒

2.革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图片展示〕

革命爆发——内战爆发——共和国建立——王朝复辟——荣耀革命

四十余年英国革命历史 ,跌宕起伏 ,波澜壮阔 ,无数人物在其中一显风采 ,1599年出生的克伦威尔 ,正是生逢其时 ,他演绎了怎样的一段精彩人生 ,又是如何从一个小角色上位 ,抢得舞台最亮的那盏聚光灯 ,竟然成为这四十余年英国革命历史的主角?

这一切 ,首先要从克伦威尔的早年开始看起 ,古人说 ,三岁看小 ,五岁看老 ,有没有道理?

二.克伦威尔的出身及早期活动

阅读相关材料 ,四人一组互相交流讨论 ,从材料中得出你对克伦威尔的初步印象 ,将关键词写在纸上 ,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这对以后的克伦威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家庭背景教育状况个人能力社会关系性格倾向等方面加以考虑〕

参考答案:

家庭出身:宗教改革的受益者、虔诚的清教徒 ,富有财产

教育状况: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军事知识根底

个人性格:有暴力倾向 ,爱冒险 ,身体强壮

社会关系: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在当地有一定声望和地位。

这些 ,都将对克伦威尔今后的人生中得到印证 ,这也充分验证了邓小平曾说过的一句朴素而又非常有哲理的话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628年 ,30岁的克伦威尔 ,正当壮年 ,第一次中选为国会议员 ,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而这也正是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矛盾开始急剧激化的一年 ,双方大展拳脚的场所 ,正是克伦威尔任职的英国议会。

三.克伦威尔政治大事记

那么 ,克伦威尔的表现如何呢?

[议员生涯—初露锋芒]

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中选议员

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国会 ,克伦威尔再次中选议员

国王与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在议会围绕着征税的权利而展开斗争 ,而其实质争夺的国家的最高权力。

在这样的斗争当中 ,克伦威尔站在了谁的一边?

在封建贵族眼中 ,一副乡巴佬模样的克伦威尔 ,是与他们格格不入的 ,自然也是不会站在他们一边的。

而事实上 ,克伦威尔在议会的首次发言 ,就是提出要求对王权加以限制 ,尤其是1640年重开议会后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他入选了18个专门委员会 ,并成为了一系列要求限制王权的重要法案的建议人。他坚决的站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一边。

国王和议会的斗争 ,久拖无果 ,最终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内战。查理二世的保皇党称为骑士党,议会派的军人那么称为圆头党 ,双方要用刀和枪来决定说话权了。

内战初期 ,议会虽然占据优势 ,却一再丧失战机 ,连吃败仗 ,形势对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极为不利。

议会需要一个救世主 ,谁能担当这个重任?

不错 ,正是克伦威尔。

正是乱世出英雄 ,内战爆发前的小角色 ,要养活孀居的母亲 ,妻子以及八个子女的这么一个乡下土地主 ,既没受过军事训练 ,又无战争经验 ,只有过民兵经历的克伦威尔 ,在战争爆发之初就显示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的天纵之才

他仔细分析了议会军溃败的原因 ,决定自己出钱去募集一支军队 ,这就是“铁骑军〞的由来 ,后来又组建成“新模范军〞

[铁骑将军——力挽狂澜]

阅读材料来归纳克伦威尔军队的与众不同之处:

1.挑选痛恨封建制度的自耕农等下层民众作为士兵;

2.选拔那些虽然出身卑微但是有才能的人出任军官

3. 有严明的军纪 ,宗教信仰虔诚而坚决

4. 自身能带头英勇作战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军队 ,克伦威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们来看这时期的大事年表。

1642年内战爆发 ,克伦威尔组建骑兵军

1644年马斯顿荒原大捷 ,内战转折点 ,赢得“铁骑军〞称号

1645年克伦威尔组建“新模范军〞

1646年纳西比战役“新模范军〞全歼王军主力 ,第一次内战结束

1648-1649年平定第二次内战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英国成立共和国

与克伦威尔一个又一个胜利形成鲜明比照的是 ,那个曾经指望通过战争来搞定反对派 ,保卫自己王冠的不容侵犯的国王查理一世 ,那么走到了人生道路的尽头〔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查理一世死了 ,克伦威尔不会再被人轻视为乡巴佬 ,他成为内战的英雄 ,民众的偶像、国家的救星;曾经的乡绅、议员、将军 ,如今成为了大权在握的国家领导者 ,他又会如何来治理这个国家?

[护国专制——大权独揽]

内战虽然结束了 ,但形势依然严峻 ,下面的材料可以有所表达

“战争使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在全欧洲扬名 ,并把他一步一步向着最高权力的峰巅推进 ,但却使共和国步入了危机。连年征战的巨大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库空虚 ,国内民不聊生。保王党公开地仇视一种宗教狂热者的统治。国内宗教问题冲突不断发生。一切都仿佛在倒退 ,人们呼吁着和平。克伦威尔对人民安抚的政策又被议会推翻 ,各项改革政策 ,议会也不过问。军官们强迫议会改革 ,甚至不惜发动武装政变。议会看到了危机 ,却内部纷争 ,意见不一 ,少数激进的议员筹划企图“保存他们自己永久性权力的方案〞方案 ,并要解除克伦威尔军事统帅的职务。克伦威尔开始筹划“取而代之〞。

封建剩余势力企图反扑 ,人民要求进一步革命 ,资产阶级要求获得财富 ,而掌权的议会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强势领导者 ,掌握着军队又有着个人野心的克伦威尔成为各方最正确的选择。

1653年 ,克伦威尔驱散了议会 ,被拥立为护国主 ,人们形容他为“不叫国王的国王〞。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看护国主有些什么样的权力。

“护国主终身任职 ,兼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 ,并拥有任免官吏和赦免罪犯的权力;……立法权属于护国主和议会 ,议会法令须护国主同意前方能生效;……行政权归护国主和国务会议 ,……国务会议的……成员由护国主任命。〞

那么 ,这样一个“不叫国王的国王〞的政权是不是又是一个斯图亚特王朝的翻版呢?我们常说要认清一个人 ,要听其言、观其行。而对于认清一个政权的性质 ,那么需要通过这个政权的内外政策来认识。我们先来看段材料:克伦威尔如何图谋去保持他自己为英国三岛的专制统治者。有三种环境能奉献他的力量:(一)他是一个军队所爱戴的领袖 ,这个军队具有它的严刻纪律 ,并惧怕他的严酷残忍。(二)在他的法律与命令的严密实施之下 ,工商业到达国内的繁荣。(三)他的外交处置 ,满足了英国的爱国热心 ,并富裕了英国的国库。有利的各通商条约 ,与荷兰人和法国人订立了。在对抗西班牙的战争中 ,军队夺取了敦刻尔克;海军一一此时确已变得极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克伦威尔作出了哪些奉献?又是如何做到的?

对内奉献:稳定政局 ,促进资本主义开展〔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

做法:全国建立有序行政机构;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开展工商业;

对外奉献:扩大英国疆域 ,维护海上地位和商业利益

做法:

1.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既粉碎王党复辟图谋 ,又扩大了英国的疆域 ,满足资本主义扩张要求;

2.颁发?航海条例? ,在英荷战争中击败荷兰〔思考荷兰为什么反对航海条例〕

3.分别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签订商约。

通过这些分析 ,我们发现 ,虽然克伦威尔成为了不带王冠的国王 ,可他依然维护的是谁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所以 ,克伦威尔建立的是一种有别于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军事专制统治。

这种统治的手段是不民主的 ,但实现的目的越有利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开展 ,这就是他的最大特点。

我们来整理下这一时期的克伦威尔的大事记

1649年起 ,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1651年颁发?航海条例? ,引发英荷战争 ,取得胜利;期间 ,还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

1653年解散议会 ,成立护国主政府 ,对全国进行军事管理

然而 ,再伟大的人物 ,也逃不脱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 ,1658年 ,伟大的克伦威尔因病辞世 ,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护国主宝座 ,但却没有继承他的威望与能力。这使得克伦威尔入土而难安 ,我们来看克伦威尔的最终结局。

[最终结局]

1658年因病逝世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克伦威尔遗体被鞭尸斩首

1688年荣耀革命 ,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历史就是那样富有戏剧性 ,1628年 ,当克伦威尔首次在议会发言时 ,他希望的只是能对王权有所限制 ,而并非要求推翻国王。而此后的革命 ,却远远超出了这个目标 ,充满了血雨腥风 ,国王不仅被推翻 ,而且被送上了断头台 ,他本人那么成为了不带王冠的国王 ,然而 ,在他死后三十年 ,英国建立并稳定下来 ,恰恰就是当年克伦威尔所希望建立的:受宪法制约的 ,有限的王权 ,以及一个执掌大权的议会。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与克伦威尔的统治有无必然联系?

【课堂小结】

好 ,同学们 ,我们已经完整的了解克伦威尔的一生 ,从生到死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再以图表的方式来简单了解下。

俗话说 ,盖棺定论 ,我们该如何对克伦威尔进行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呢?

在此之前 ,我们来思考下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需要关注到哪些方面?

首先是了解了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次是了解了人物的出身及早期的情况

再次是以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史实活动作为根底

最后 ,应与历史开展的趋势结合起来

对于克伦威尔的评价 ,我们再来补充些材料 ,以已学的内容 ,再加上这些补充的材料 ,尝试独立写一篇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文字作为今天的课外作业。〔100-200字〕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学习目标】1、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正确理解他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贡献; 2、分析议会军胜利的原因,说明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 3、归纳克伦威尔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理解护国主统治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克伦威尔的军事才能和独裁统治 难点:理解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客观评价克伦威尔 【学习方法】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正确理解本节教材。 【知识导学】A级一、生平 出生于英格兰中等贵族家庭,——就读——伦敦学法律、结婚——回到家乡,成为乡绅——30岁选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1658年去世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根本原因);(思想);克伦威尔进入议会,成为革命领袖(个人作用);(导火线) 进程:年,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议会——开始的标志; 1640——1642年,议会斗争阶段:成为反对王权的领导中心;年,内战时期;阶段(1649——1660);驱散议会,就任护国公(1653年)实行统治;(1660——168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革命完成标志,1689年确立政体。 影响:对英国:推翻,确立,为开辟道路。对世界:标志着的到来 三、克伦威尔的活动 内战时期:(1)组织骑兵军,1644年取得之战胜利,扭转战局,获得铁骑军称号;(2)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战役,全歼王党主力军;(3)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4)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5)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共和国时期:(1)远征、原因:影响①维护成果,扩大资产阶级利益②加剧民族矛盾;(2)、驱散议会,担任(1653——1658);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3)、对外殖民扩张(为英国资产阶级获取大量海外利益),1651年,颁布《》①原因: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商贸易,导致英荷矛盾激化②英荷战争——;与等国签约,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克伦威尔统治成就: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逐步确立,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思考探究】B级 1、说明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并说明取得的成果 答案提示:治军之道①士兵来源: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②军官选拔:按勇敢、忠诚提拔,废除陈规;③加强军纪、约法三章。 成果:1644年,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铁骑军”称号;1645年,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军主力;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B级 2、克伦威尔巩固统治的措施及评价 答案提示:对内:1)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2)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3)改善法律,4)扶持文化教育5)提倡宗教信仰自由6)积极发展工商业 对外:1)远征爱尔兰、苏格兰2)颁布《航海条例》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维护英国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进行英荷战争3)分别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约,巩固英国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 评价: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并非资产阶级统治常态,具有过渡性、临时性。 C级 3、评价克伦威尔 答案提示:伟大的英国资产阶级领导人、革命家、军事家。 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①在他的领导下,打败王党军队,处死国王,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显示了杰出军事才能;②统治期间,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颁布《航海条例》等巩固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促进英国资本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3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节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3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节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1) ●新课导入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 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 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克伦威尔生于 亨廷顿,曾就读于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资产阶级传奇人物?学完本节课,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教法案例 本节课主要包括四个框目的内容,讲授时要分清主次。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克伦威的客观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是克伦威尔在内政与外交方面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 关于第一目“‘铁骑军’与‘新模范军’的统帅”的讲授,建议教

师将其作为“了解”的内容进行处理。本目讲授的是克伦威尔在内战中崛起的基本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克伦威尔杰出的军事才能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第二目“建立‘护国主’政治”,教师应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讲授时建议把握以下三点:(1)护国主政体建立的背景: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新生的英吉利共和国受到了威胁。(2)护国主政体的性质是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它和封建专制有本质的区别。(3)补充护国主政体建立的意义:它是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力地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目“争夺海上霸权”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部分内容在必修模块已经有所涉及,虽然并不深入,但可以和本部分内容形成互补。本目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两个认识:(1)克伦威尔通过三次英荷战争,为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克伦威尔还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 第四目“克伦威尔功过评说”,是本节课学习的落脚点。此处授课建议教师首先给学生说明一些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要从历史人物本身的功过是非出发,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好恶来评判;其次还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即历史人物有功也有过,不能一概而论;再次,评价历史人物一般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历史潮流的标准、人民利益的标准等几个重要的标准。 由此延伸开来,再对克伦威尔形成评价:(1)关于其进步性,抓住恩格斯的名言“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教师对罗伯斯庇尔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新人教选修

3.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人教版选修4)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年轻的新贵族逐步成长为一名议会军统帅,继而成为“护国主”的过程。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中的作用并进行科学的评说。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必修课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进一步明了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根据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可自行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对于学生表达出的各种观点,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恰当评价。与学生一道,把克伦威尔与其他的历史英雄做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克伦威尔出生于一个笃信清教的家庭,此时也是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复杂的时期。宗教斗争伴随着英国革命的全程,也影响着克伦威尔的一生。历史人物的志向和人生抉择,也会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克伦威尔是逐步成长为军队统帅,继而成为功过兼具的“护国主”的。英雄在历史进程的关键时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克伦威尔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识,对英国革命有着关键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应紧密结合历史人物出现的时代背景,探讨其所作所为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教学过程: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恩格斯 “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丘吉尔 “一些人认为他是个伪君子。他总是宣称承认国会的权利,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迈克尔·H·哈特 一、从乡绅到议员 1、走向政坛:克伦威尔出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中等贵族家庭。孩提时代的克伦威尔,粗鲁、狂野、喜欢喧闹,直到去剑桥学习时,仍热衷于踢球、舞棒和骑马。为成为一名治安法官,克伦威尔去伦敦学习法律,与当时的政治家、商人和金融家过从甚密。21岁时,他与伦敦商业区一位富有的皮货商的女儿结婚。婚后不久,克伦威尔回到家乡,凭借实干和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 1636年克伦威尔迁居到剑桥郡,成为该郡的最大乡绅之一。1640年作为剑桥郡的代表先后被选入“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在长期议会中,他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参加制定《大抗议书》等文件。 《大抗议书》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阐述其革命纲领的宣言书。共有204条条款,主要内容是要求自由发展工商业,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废除一切封建特权等。查理一世拒绝了《大抗议书》,内战一触即发。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革命背景 ①经济因素:17世纪中期的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快速发展。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3.1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标要求】 1.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领军取得内战胜利、处死查理一世、颁布《航海条例》和就任护国主。 2.评价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过。 今天: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请同学们先预习课文,找出英国的宗教派别和政治派别都有哪些? ①宗教派别 英国国教 长老派 清教 独立派 ②政治派别 平等派 独立派 【讲授新课】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 ③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④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⑤群众基础:清教徒运动

2、革命经过 (1)爆发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2)进程: ①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 ②两次内战时期(1642—1648) ③共和国时期(1649—1660)(革命高峰) 护国主时期(克伦威尔1653-1658) (理查1658—1660) 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⑤光荣革命 (1688) (革命结束)——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封建旧贵族的妥协 二、克伦威尔活动 1、“新贵族”时代 ①出生和求学时期:1599年出生于信奉清教的新贵族家庭 1616年(17岁)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 ②继承父业并成长为新贵族议员:1617年继承父业; 1628年首次当选议员,开始政治活动。 ③参与反对专制王权活动:1640年再次当选议员,参与起草《大抗议书》 2、从马斯顿到纳西比(治军)——议会军统帅 ①双方:王党(封建贵族)——议会军(主力:自耕农.、市平民,领导:资产阶阶、新贵族) ②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过程: □1642年组建“东部联盟”,并取得温斯比战役胜利 □1644年指挥马斯顿荒原战役,所部获“铁骑军”称号(首次大捷) □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后实际统帅这支军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优秀教案(5页)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分析其功过。 【课标解读】 1.克伦威尔是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课标主要侧重于介绍他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开展方面的巨大奉献 ,也指出其存在的缺乏 ,总体上是功大于过。 2.对克伦威尔功过是非的评价 ,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查。据此 ,考查的重点是克伦威尔的主要历史奉献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观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 ,无数人物留下了的印迹 ,古人说“不能流芳百世 ,也要遗臭万年!〞很多人 ,或者因为前者 ,或者因为后者 ,使我们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那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因为两者皆有而使我们记住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来看这样的人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将接触到这么一位历史人物。 这是一个在英国充满争议的人。歌颂他的人 ,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 ,是“古往今来 ,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 ,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也有很多人把他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 ,历史学家克拉兰敦说 ,他是一个“勇敢的坏人〞 ,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诅咒、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引起假设干人长期思念的美德〞。 1899年 ,这个人诞辰300周年之际 ,英国的议员们发起为她铸造了一座青铜像 ,就伫立在英国议会广场上 ,比英国历史上伟大国王的铜像更为雄伟。这个人就是克伦威尔。 当代研究克伦威尔的专家以艾诗立博士为首屈一指。他写克伦威尔的传记 ,就出了两本。第一部出于1937年 ,题为?克伦威尔——保守的专制者?。内中对克无一句好话可说。二十年后艾博士又刊行新书 ,书名那么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不仅前书所叙专横独断见识陈旧的篡权者成了后书中的民族英雄 ,而且著者也自承过去有眼不识泰山。 那么历史上的克伦威尔究竟是怎样的 ,他到底是流芳百世 ,还是遗臭万年呢?我们来学习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尝试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克伦威尔 【新课教学】 一.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 ,是英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 ,旧制度崩溃 ,新的制度形成 ,这就是影响了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完整的介绍了这一过程 ,我们一起来简要回忆下: 1.革命为什么会发生的?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开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 政治上:斯图亚特王朝信奉“君权神授〞 ,厉行专制 ,与要求分享权力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剧烈矛盾。 宗教上: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英国国教残酷迫害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清教徒 2.革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图片展示〕 革命爆发——内战爆发——共和国建立——王朝复辟——荣耀革命 四十余年英国革命历史 ,跌宕起伏 ,波澜壮阔 ,无数人物在其中一显风采 ,1599年出生的克伦威尔 ,正是生逢其时 ,他演绎了怎样的一段精彩人生 ,又是如何从一个小角色上位 ,抢得舞台最亮的那盏聚光灯 ,竟然成为这四十余年英国革命历史的主角? 这一切 ,首先要从克伦威尔的早年开始看起 ,古人说 ,三岁看小 ,五岁看老 ,有没有道理? 二.克伦威尔的出身及早期活动 阅读相关材料 ,四人一组互相交流讨论 ,从材料中得出你对克伦威尔的初步印象 ,将关键词写在纸上 ,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这对以后的克伦威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家庭背景教育状况个人能力社会关系性格倾向等方面加以考虑〕 参考答案: 家庭出身:宗教改革的受益者、虔诚的清教徒 ,富有财产 教育状况: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军事知识根底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教学设计1: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师: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来了解他,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投影所示的图片是我在英国的学生帮我拍摄的,它位于英国议会大厦的前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雕像为什么会被竖在这里?他对英国有着怎样的影响?停顿 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英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有人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有人说他的罪行可以下地狱。如英国历史学家休谟所说的“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样被人说得更好或被说得更坏”了。如果说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会对他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连同一个史家对他也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评价,如艾诗立。 师:读,语速慢。 师:对于一个如此有争议的人,写他、评论他的著作也特别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以他为对象的著作、传记有4000余本。在如此众多的著作、传记中,有一本被史学界公认为比较有权威、可信度较高,那就是查尔斯弗思先生所写的《克伦威尔传》。 师:这是这本传记的目录摘编。请大家依据目录内容,结合教材知识,你认为克伦威尔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幻灯片上显示不同的章节颜色,板书上标示4个时间点,三个不同的身份,注意板书的位置安排。) 师:从教材对克伦威尔早年生活的叙述中,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 生: 师:我觉得他是一个目标坚定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前进的年轻人(副板书:坚定、努力)。比如,他想去当治安法官,为了能当治安官他可以抛弃先前那种游荡的生活而去伦敦学习法律,并在读书的时候结交政治家、商人和金融家,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干和家产,当然这个家产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她的妻子,不到30岁他就当选为议员。 师:以克伦威尔这种坚定、努力的个性,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会做些什么? 生:代表议员与国王查理一世的斗争。 师:议员克伦威尔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们与查理一世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在经济、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引发激烈的冲突,并最终导致了英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学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学课教学设计

克伦威尔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克伦威尔的历史功过。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由克伦威尔的画像导入。1、赏析克伦威尔的画像。1、建构起同学们的已有知 识与克伦威尔之间的关系, 导入本课。

联系性的非目的性阅读“从乡绅到议员”2、教师示范,以联系性的非 目的性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 阅读理解第一段,并以克伦 威尔为个案引导学生理解当 时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关 系。 3、引导同学们以联系性的非 目的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理解 历史纵横、第二段、第三段 并谈自己的理解。至少应该 包括的内容有:英国革命的 背景、直接原因、敌对双方。 2、同学们根据教师的引导 进行思考和发言。 3、同学生进行阅读、思考 并全班交流。 2、引导同学们了解联系性 的非目的性阅读的方法并 参与到阅读中来,从阅读内 容中理解英国革命前资产 阶级与新贵族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通过相关阅读 和分析、讨论,认识英国革 命的背景、直接原因、敌对 双方,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 生多角度解读材料的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并渗透历史 学习的联系的方法和创新 意识。

联系性的非目的性阅读“治军之道”4、给学生时间,由学生自主 阅读“治军之道”。教师引导 学生分享阅读所得。 4、学生阅读“治军之道”, 并谈阅读到的内容。可以是 整个的,可以是部分的,可 以以人为中心,也可以以事 为中心。只要言之有据即 可。 4、引导同学们通过文本阅 读和分析、讨论“治军之 道”,训练学生多角度解析 材料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 力,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历史 学习的联系的方法和创新 意识。 联系性的非目的性阅读“护国公”5、给学生时间,由学生自主 阅读“护国公”。教师引导学 生分享阅读所得。 5、学生阅读“护国公”,并 谈阅读到的内容。可以多层 次、多角度,只要言之有据 即可。 5、引导同学们通过文本阅 读和分析、讨论“护国公”, 训练学生多角度解析材料 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并 在此过程中渗透历史学习 的联系的方法和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人物评说课时练习 3-1克伦威尔 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1课克伦威尔姓名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 处死了封建君主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 确立了议会民主制 2.1628年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并从一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的旨意,在英国议会中因 为税收权问题和查理一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查理一世解散议会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 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 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 A.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C.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5.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是因为这 些人①具有严明的纪律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③痛恨封建制度 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为克伦威尔的军队赢得“铁骑军”称号的战役是 A.马斯顿荒原战役B.纳西比战役 C.平定王党叛乱 D.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7.乱世出英雄。克伦威尔从战争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的天纵之才。在一次决定性的战 役中,他指挥部队以侧翼迂回战术,全歼王军主力。这次战役是 A. 马斯顿荒原战役 B. 萨拉托加大捷 C.瓦尔密大捷 D.纳西比战役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反抗专制统治的过程中,英国革命曾有一个阶段背离了出发点,走向反面。 能支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B. 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护国公政体 D. 议会发动了政变,拥立威廉和玛丽 9.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这五年 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下列对克伦威尔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行武力统治,厉行清教法规 B.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 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D. 实行封建军事独裁专政 10.从1653年起,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这一时期克伦威尔 ①是陆、海军总司令②掌握着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③仍无法剥夺“小议会”的立法权④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克伦威尔率军队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反映出 ①维护资产阶级既得利益的意图②克伦威尔的阶级本性 ③推广英国工业革命的目的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普遍现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 12.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后采取的措施有 ①武力维持国内统治②大力发展工商业③恢复天主教会④武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利益

【人教版选修4】第三单元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练习题

【3.1】克伦威尔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出现了拿破仑称 帝。这主要是由于() 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2.1649年,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建立后,领导权落入克伦威尔等高级军官手里。 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后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军事独裁维持国内统治 ②大力发展工商业 ③恢复天主教 ④颁布《航海条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1453-1458年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他不仅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 尔兰的海、陆军总司令,还掌握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他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力。这一时期,克伦威尔统治的实质是() A. 封建主义君主专制政权 B. 民主共和政权 C.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D. 君主立宪政权 4.下列是一些知名学者对近代世界某一杰出人物的评价性话语。这些学者评价的是 () A.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甘地 D. 孙中山

5.列宁说:“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 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下列人物的政治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克伦威尔②华盛顿 ③拿破仑④甘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服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 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1644年,英国议会军与王军展开会战,克伦威尔组织骑兵团突袭王军的骑兵部队, 经过两轮冲击,克伦威尔的骑兵团大败王军。这次会战() A. 王军主力被全部歼灭 B. 使内战的战局出现转折 C. 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D. 直接导致查理一世被处死 8.下列有关克伦威尔的事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出任终身护国主 ④组建“新模范军”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②④ 9.以下措施中,属于克伦威尔执政时期的措施是() ①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②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英国王权和议会

英国王权和议会的斗争 1.詹姆士一世早在1598年就在《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则》一书中叙述了自己对王权实质的看法。在书中,他硬说王权不是由人而是由上帝创造的,硬说国王是上帝在尘世的全权代表,因此臣民一定要敬畏王权,一定要敬爱君王。他接着说,既然国王的权力不来自尘世,而是“神授”,那么国王就不受国家任何法律的约束,因为这些法律不是由上帝而是由人创制的。可见,国王是高于这些法律的。国王只在上帝面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臣民只有一项义务,即无条件地服从国王的意志。并且,即便他们认为国王滥用职权并且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只有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向正确的道路。亵渎国王等于亵渎神灵。议会的权力和特权得自国王。它的使命是向国王“禀告”自己的愿望,但没有任何权力议论国王的行为。应当俯首听命于国王的统治:“我是你们的国王,是派来治理你们和对你们的错误负责的。” ………… 1629年3月2日,国王下令议会休会到10日。当场就发生了整个英国议会史上前所未闻的事件: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的命令。人们有理由担心,国王关于延期开会的决定会变成解散议会。因此,当议长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并走向门口的时候,霍里斯和惠灵顿两议员便跑到他跟前,强迫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因为没有议长议会不能开会。当他们把议长强行按在圈椅中的时候,伊里奥提议,议会应在走散之前通过下面三项决议:1)一切企图把教皇的各种新规定引入英国国教的人,都应看做王国的主要敌人;2)一切建议国王不经议会批准就任意征税的人,都应看做英国的敌人;3)一切自愿缴纳未经议会批准的捐税的人,都应宣布为英国自由的叛徒。 就在那时,议会得知国王已把奉命前来驱散会议的武装部队派来议会。霍巴里先生跑到下院大门跟前,从里面把门锁上,然后把钥匙放进了自己的衣袋。这时传来了敲门声──军队来了。伊里奥烧去自己的提案。敲门声越来越急……议会大门很快就要被打破了。霍里斯赶忙凭记忆把已经提出的提案复述了一遍。议会一致通过了提案并离开了会议厅。国王立刻宣布解散议会。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2.彼等(即请愿者两院议员──译者)伏祈圣主陛下:自今而后,非经国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亦不宜因此等负担,或因拒绝此等负担,而对任何人命令其答辩,或作答辩之宣誓,或传唤出庭,或加以禁闭,或另加其他折磨或困扰;亦不宜使任何自由人因上述种种致遭监禁或扣押;陛下宜调离上述海陆军队,俾民人等今后不再受累;又上述执行戒严法之钦差亦宜撤废;又今后不宜再委何人任此类特职,或令其以上述方式执行其职权,恐其有所凭借,竟违背国法民权,使陛下臣民皆有遭受陷害或被处死之虞。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3.在以后的十一年里(指从1629年到1640年──编者注),查理在没有议会的情况下进行统治。1626年,他曾警告下议院说,“你们要记住,议会的召集、开会、解散的权力,全都掌握在我手中;所以我要根据议会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来决定它们是继续召开还是解散”。而他现在宣称,这次议会结果是邪恶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推想他可能以此为理由去召开另一次议会了。此后,他将根据上帝赋予他的权威来进行统治;他将国家治理得使人民都承认他们生活得比任何基督教世界里的臣民都更为幸福和自由。 ──[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3.1史料解读: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从乡绅到议员 1.出身和早期活动 〔材料一〕乡绅罗伯特·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父亲──编者注)是镇上居民所熟悉的严肃、虔诚的清教徒。像整个克伦威尔家族一样,他的全部兴隆都建立在寺院的废墟之上。他的祖父原名理查·威廉斯,后来袭用了一个豪门亲戚托马斯·克伦威尔①的姓氏,攫得了宗教改革中被封寺院的相当大一部分土地。罗伯特·克伦威尔继承了部分寺院领地。一旦夺走了他的这些土地,他就不再是绅士,就会丧失他在本郡享有的一切荣誉。这就是为什么罗伯特是一个极端痛恨罗马天主教并把教皇骂作“魔鬼”、“恶魔”的清教徒的原因。 奥利弗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基督日,别的孩子都到镇上的草坪唱歌、玩耍去了,但奥利弗却要和姊妹们一道随同父母前往教堂。午饭后,还得规规矩矩地坐上几个小时,听父亲宣读一本厚书中的一些冗长的祈祷文。祈祷文枯燥、难懂,但一些经常重复的字眼,如“地狱”、“火刑”、“上帝震怒”,等等,充积着恐惧,并深深地铭刻在易受感染的孩子的心灵中。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克伦威尔于1620年8月22日在克利普尔门的圣吉尔斯教堂与伊丽莎白·鲍彻结婚,她是一个城市商人詹姆斯·鲍彻爵士的女儿。鲍彻爵士住在塔山,在埃塞克斯的弗思特德拥有财产。克伦威尔的妻子可能带给他很多嫁妆……在结婚以后,克伦威尔住在亨廷顿,忙于经营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田产……有资料说明,克伦威尔在邻人之间享有较好的名声,因为在1628年2月他被选作他的家乡选区的议会代表,参加查理一世召集的第三届议会②。他之所以被选,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家庭地位及其长期同这个选区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克伦威尔的个人性格和声誉。 ──[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材料三〕这种坚持维护农民和小自由租地农的利益的表现,是克伦威尔在东部各郡具有很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公有地的权利是具体的、明确的;它对那些非清教徒的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那些视议会特权为遥远的虚无缥缈东西的人来说,也是渴求得到的。每一个汉普顿村民都把克伦威尔看成自己的领袖,

高中历史第3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走向政坛 克伦威尔出生于英格兰中部一个中等贵族家庭,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革命背景 ①经济因素:17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②阶级因素: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贵族中分化出的新贵族阶层,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一致。 ③导火线:17世纪30年代末,苏格兰人起义。 (2)革命爆发 ①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重开议会。 ②内战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反复较量,最终挑起内战。 1.建军治军 (1)组织一支骑兵军,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 (2)根据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使军队充满活力。 (3)为了严肃军纪,对军队约法三章。 (4)以铁骑军为核心,组建“新模范军”。 2.战胜王军 (1)转折:1644年,在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战局转折。 (2)全胜:1645年,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 (3)结束:平定两次叛乱,内战结束。 3.建立共和国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建立。

[特别提醒]“新模范军”:由于内战初期占优势的议会军不断失利,导致形势出现危机。在克伦威尔的坚决要求下,议会于1645年初决定改组军队,解除一些昏庸无能的高级将领的军职。改组后的议会军称“新模范军”,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其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克伦威尔手中。 三、克伦威尔的统治 1.对外征服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这两个地方并入英国。 2.独裁统治 驱散议会和“小议会”,后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 3.海上争霸 (1)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与荷兰进行战争,使其失去海上霸权。 (2)同当时的强国——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4.主要政绩 (1)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了法律。 (2)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3)发展工商业,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 5.伟人长逝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其子继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1[学思之窗],思考一下,为什么荷兰对上述条款强烈反对? 【提示】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了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了大量利润。《航海条例》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荷兰不肯承认这一法令,因此在1652年发生了英荷战争。荷兰战败。1654年英荷签订和约,荷兰不得不接受英国的《航海条例》,从而放弃了其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 评价克伦威尔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史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史料解读]注意关键词:“伪君子”“军事独裁”。“敬意”“奋斗的战士”。 (1)史料一、二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 修4

一、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1.从早期的革命活动来看: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支持清教徒反对专制王权,认为武力是最终解决王权问题的唯一办法。 (2)参与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鲜明地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制度。 (3)内战期间,他所领导的“新模范军”在人民的支持下,击溃王党军队,推翻了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统治。 (4)他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国王,并宣布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2.从克伦威尔的统治来看: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下层民众及王党势力复辟活动的威胁,要巩固革命成果,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权统治。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建立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从主导方面看是维护和巩固了革命成果。但这些活动充满了高压和暴力,特别是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等,这些理应受到谴责。 3.从总体上来看:克伦威尔虽然有很多过失,但对资产阶级革命贡献很多,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应该是功大于过的。

二、怎样理解美国独立运动的性质? 可从美国独立运动肩负着双重任务来回答。 1.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1)北美人民为挣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求得民族独立与解放而进行的战争。(2)战争的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者。(3)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2.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激化。(2)战争的结局是推翻了殖民统治,为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正确认识华盛顿的历史功绩和品格 华盛顿被美国人民称为“国父”,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 1.历史功绩:第一,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中,他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对维护独立战争的成果,创建美国的政治体制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他创行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崇高个人品格方面:第一,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作战勇敢,身先士卒,重视人才,广采建议,具有治国才能。第二,他始终维护国家利益,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开创了不得超过连任两届总统的先例。第三,他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四、拿破仑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1.拿破仑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不管怎样高明,他都不是悬在空中,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伟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众才华外,更因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地位和权势。但不管怎样,他的立足点和同时代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个水准上的。每个时代的历史都不可能是某个英雄的历史。

历史选修4人教新课标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案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世代的杰出人物 任不超过两届的先例,表现出高尚的政治品格。 特别提示 单元重点:克伦威尔的军事才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课标解读] 1.克伦威尔是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课标主要侧重于介绍他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巨大贡献,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总体上是功大于过。 2.对克伦威尔功过是非的评价,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 行考查。据此,考查的重点是克伦威尔的主要历史贡献和评价历史人物 的方法、观点。 【情境激趣诱思】 后世评说克伦威尔是以革命起家的一代英豪。取得权力后曾或几 多作恶,按道德眼光他已经可以盖棺论定是个大恶人,且应为英国人所 唾弃。然而,在克伦威尔诞辰300周年的1899年,英国议员却发起为 他铸了一尊铜像,至今此像仍卓然而立面向英国议会广场,较若干国王 之铜像更为雄伟。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是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却不容置疑。也正是克伦威尔,才 将自此之后的英国君主制度改变了性质,而这又为后来的英国政治制度 走向理性化,创造了可能,尽管在他当政期间,他也并没有解决当时的 英国政治问题。 【诱思探究】从以上的图片和叙述中,你对克伦威尔的初步印象是 什么? 【教材内容详解】 一、从乡绅到议员 1.青年时期的克伦威尔 (1)性格偏好:出身英格兰中部中等贵族家庭,粗鲁、狂野、喜好喧闹,直到去剑桥学习时热衷于踢球、舞棒和骑马。 (2)伦敦求学:为成为一名治安法官,去伦敦学习法律,与当时的政治家、商人和金融家过从甚密。 (3)成为议员:21岁时结婚,婚后不久回到家乡,凭实干和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 英国议会: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 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 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迅速发展。阶级关系上,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资产阶级和由乡绅转变而成的新贵族阶层,在经济利益上趋于一致,他们强烈要求参政;政治上,资产阶级、新贵族集中的议会同国王尖锐对立,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长期实行无议会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导火线。 (2)发生: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开始的标志;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新贵族”新的含义:利用“圈地运动”把土地集中起来,采用新的资本主义雇佣 关系,实行大规模的农庄和牧场集约化生产。他们实质上就是农业资本家,在经济 利益上与资产阶级基本一致,因此在革命中与资产阶级结成政治联盟。 [学思同步探究] 问题探究:见P38《历史纵横》。为什么说清教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提示:清教徒要求清除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旧传统、繁琐礼仪和教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简朴生活,崇尚积累财富。 例题探究

高中历史 3.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克伦威尔的军事才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难点 理解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客观评价克伦威尔。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三百多年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典型的英国,发生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且沉重打击了整个欧洲封建体系。正是在这个时期,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了这次革命的领导者。他领导议会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他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人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特色反映在他身上,他成了这次革命的政治焦点,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本课引言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以克伦威尔1640年11月在议会的演讲导入新课;其次,指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即“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 第一目“从乡绅到议员” 核心问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其内容讲了三点: (1)克伦威尔生平 1599年4月22日,奥利弗·克伦威尔降生在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顿,从小受到清教徒的熏陶,1616年进入剑桥大学,由于父亲故去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月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入议会,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生活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议会第二次会议期间,克伦威尔发言,猛烈抨击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卫清教徒的利益,教材中“历史纵横”栏目提供了关于清教的内容。这次发言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命令,并且通过《三项决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对国王任意征税。1636年克伦威尔迁居到剑桥郡,成为该郡的最大乡绅之一。1640年作为剑桥郡的代表先后被选入“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在长期议会中,他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参加制定《大抗议书》等文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活动加强,推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兴起并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01)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17世纪中叶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实质是( ) A.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B.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 C.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双方争夺财政大权 答案 C 解析英国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是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矛盾。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是表面现象,故选C项。 2.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 ) ①具有严明的纪律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③痛恨封建制度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自耕农在得到系统的训练前,很难具有严明的纪律。严明的纪律来自严格的军纪,这应该是他们加入克伦威尔的军队后培养出来的。故B项正确。 3.克伦威尔率军队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反映出( ) ①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②克伦威尔的阶级本性③为了推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普遍现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 答案 C 解析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现象,这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但他们的对外侵略与扩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无关。故选C项。 4.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英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B.克伦威尔已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

C.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君主 D.克伦威尔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者 答案 C 解析克伦威尔尽管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但其仍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故选C项。 5.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恩格斯曾说:“他是兼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于一身。”丘吉尔则认为“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那么,克伦威尔的最大功绩在于( ) A.打败了王军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颁布《航海条例》 D.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答案 D 解析A、B、C、D都是克伦威尔的功绩,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克伦威尔的最大功绩。故选D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1)《航海条例》是谁颁布的?其目的是什么? (2)《航海条例》的颁布引发了什么后果? (3)为维护英国海上权威,克伦威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克伦威尔。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夺海外市场。 (2)《航海条例》颁布后,荷兰拒绝接受,引发英荷战争,最终荷兰战败,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 (3)克伦威尔充分施展外交才干,分别与当时的强国——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解析本题设置了新情境,但主要是结合材料考查课本知识,按题目要求概括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