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四章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教案:《成本会计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成本会计学》教材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能够理解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费用的分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间接成本的计算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2. 教学重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企业生产成本计算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学的兴趣。
2. 讲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讲解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讲解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5. 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3.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2. 请解释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加直接人工成本加制造费用。
3. 请解释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给定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答案: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和作业成本法。
具体的分配方法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成本会计》 各章作业汇总课件

• 要求: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 题:
•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该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 • 2.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 3.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总账和明细账? • 4.成本费用应按什么程序进行归集和分配? • 5.对企业现在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意见。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两个车间进行,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原材料系在开始生 产时一次投入,产量资料见表12-8.定额及生产费用资料见表12-9(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表12-10和12-11中。
数分配法分配上述辅助车间所发生的费用。
• 2.某企业一车间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51820元,其中折旧费和修理费为26880元,其他费 用为24940元。该车间共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机器工时为300小时,乙产品机 器工时为200小时。甲产品生产工时为25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800小时。
•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联合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列表计算。
• (1)本企业目前采用的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适?
•
(2)本月份开始生产的新产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分配材料费用?
•
(3)对本企业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第六章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假设每吨水的计划成本为1.2元,每度电为0.38元。
•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
完工,其余三批产品均未完工。
•
要求:采用累计分配率法计算分配制造费用。
成本还原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三节 分步法
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计算表
行次 1 2 3 4 5 6 7 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 本 第二步骤半成 品成本 第一次还原 0.89872 产量 9件 还原 分配率 半成品 3282.21 2400 2156.93 1200 0.748934 -2156.93 898.72 898.72 9件 99.86 直接 材料 直接人 工 568.44 730.4 656.43 960 718.98 1943.85 215.98 制造费 用 378.9 521.7 468.85 720 539.23 1386.98 154.11 合计 4229.55 3652.1 3282.21 2880 2156.93 4229.55 469.95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三节 分步法
成本还原 ②第二次还原: 还原分配率 =2156.93/2880=0.748934 乙半成品所耗用甲半成品费用中的直接材料费用 =1200×0.748934 =898.72 乙半成品所耗用甲半成品费用中的直接工资费用 =960×0.748934 =718.98 乙半成品所耗用甲半成品费用中的制造费用 =720×0.748934=539.23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三节 分步法
第三步:计算还原后产成品各成本项目金 额。在成本还原基础上,将各步骤还原前和还 原后相同的成本项目加计,即可求得还原后产 成品各成本项目的金额。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三节 分步法
第四步:如果成本计算有两个以上的步骤,则 需重复前三步骤进行再次的还原,直至还原到第一 步骤为止。 举例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三节 分步法
第四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核算

三、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关系
公式一: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公式二: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总结:
★必须正确组织在产品收发存的数量核算。
1、概念:企业已投产、但尚未完工,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尚 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的在产品、需要继续加 工的半成品、等待验收入库的产品、正在返修和等待返修 的废品等。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完工产品,虽然已 验收入库但不包括在在产品内,不可修复废品也不属于在 产品。 广义的在产品(就整个企业而言,没有最后完工均为在 产品) 狭义的在产品(就某一生产单位或生产步骤而言)(本 部未完工) 2、数量的确定: 在产品台帐(账面结存数量——永续盘存制) 期末实地盘点(实际结存数量——实地盘存制)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会计学》 第4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核算 6
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清查后账实不符的帐务处理: (一)盘盈 (二)盈亏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会计学》 第4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核算
7
(一)盘盈
(1) 批准前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关键词:(三大)
(举例说明1)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会计学》 第4章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核算 16
例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费用资料如下:
A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000 1000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5000 500 800 6300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6000 500 800 7300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二、判断题: 1.× 2.√ 3.√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单向选择题: 1.C 2.D 3.A 4.B 5.C二、判断题: 1.× 2.√ 3.√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C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习题一材料费用分配率为1.2。
习题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为4。
习题三工资费用分配率为2。
习题四 1.交互分配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为5,动力车间为2;交互分配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为5.372,动力车间为2.176。
2.辅助生产计划成本:机修车间为24 960,动力车间为33 000;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机修车间为800,动力车间为-400。
习题五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85。
习题六废品净损失为6 300。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D 5.B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材料:1工序投料率为60%,2工序投料率为100%;加工费用:1工序完工率为40%,2工序完工率为90%;完工产品成本为71070元;在产品成本为16940元。
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B二、判断题: 1.√ 2.√ 3.×第六章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C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工资分配率为2;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5。
第七章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D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一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原材料项目为140;加工费用项目为110。
成本会计工作职责范本(四篇)

成本会计工作职责范本成本会计是一个企业中负责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岗位。
他们要负责管理和分析企业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一个成本会计的工作职责范文,____字:第一章前言1.1 编写目的及依据成本会计是一个企业中非常重要的职位,他们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描述一个成本会计的工作职责,以便于企业能够明确成本会计的职责范围,为人才招聘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招聘或培养成本会计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第二章成本会计的职责2.1 成本核算2.1.1 负责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
2.1.2 根据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合理确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依据。
2.1.3 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核算中的错误。
2.2 成本控制2.2.1 负责制定和实施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符合度。
2.2.2 分析成本控制的效果,找出成本控制不力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2.2.3 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为成本控制提供制度保障。
2.3 成本分析2.3.1 负责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构成、成本组成和成本结构的分析。
2.3.2 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2.3.3 参与企业的成本降低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供成本分析的支持。
2.4 成本预测2.4.1 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进行成本的预测和预警。
2.4.2 参与企业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为成本预测提供依据和参考。
2.4.3 跟踪和分析成本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提出改进措施。
2.5 成本效益评估2.5.1 负责对企业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成本效率和成本效果的评估。
2.5.2 根据成本效益评估的结果,提出提高成本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2.5.3 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单步骤成本计算方法

2019/11/18
《成本会计》第四章
二、分批法(续)
(三)分批法特点:
1.以某批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实体、以生产周期为 成本计算时间、为全厂作为成本计算空间;
2.理论上,一般无需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 产品之间分配,要完工都为完工产品成本,否则 全部为在产品成本。
(四)现实中,不可能所有的产品都在同一时间 完工,因而需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之间分配。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01.8=7200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8000 7200=10800
2019/11/18
《成本会计》第四章
制造费用分配表
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实际工时 4000 6000 10000
分配率 1.8
分配额 7200 10800 18000
2019/11/18
4、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1)(归集)制造费用明细表
项目 金额
材料 4400
工资 2000
福利 折旧 修理 水电 费费 费 费
280 3000 6102 2000
办公 费
218
合计 18000
2019/11/18
《成本会计》第四章
(2)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18000 1.8 4000 6000
2019/11/18
《成本会计》第四章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已知
完 工:800件 在产品:200件
成本 项目
期初在产 本期发 品成本 生费用
合计
期末在 产品成
本
完工产品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 2000 18000 20000 4000 16000 20
材料
成本会计之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98.20(元); 二车间应负担锅炉车间的供汽费用=600×1.998=1
198.8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锅炉车间的供汽费用=7 500×1.998 ≈14 987(元);(因分配率小数点保留导致的数据调整) 锅炉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小计=11 988+9 990+1 798.20+1
198.80+14 987 =39 962(元);
第二步:对外分配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率=15 038÷(1 600-100)≈10.025;
一车间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500×10.025
=5 012.50(元);
二车间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400×10.025
=4 01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600×10.025 ≈6 015.50(元);(因分配率小数点保留导致的数据调整)
② 对外分配会计处理时: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1 988.00
生产成本——乙产品
9 99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6 810.70
制造费用——二车间
5 208.80
管理费用
21 002.5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9 962.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5 038.00
采用交互分配法,克服了直接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车间之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主要有直接分配 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和代数分配法等。
(一)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 劳务,而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 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是 由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多有少,不 将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显然不尽合 理。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于辅助生产车间不相互提供劳 务或提供劳务较少的情况。分配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一、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概述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企业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为成本类账户。借方归集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直接费用和折旧费、修理费等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的自制工具、模具等的成本以及分配转入各受益单位的辅助生产费用。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的成本。 该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并在各明细账内分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 间接费用可以采取两种核算方法: 1、 当辅助生产规模较小、制造费用较少时,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而是和其他直接费用一样,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明细账可以按成本项目与制造费用的项目合并设置专栏 2、 当辅助生产规模较大、制造费用较多时,应单独核算制造费用,开设“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与基本生产成本一样。 三、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 对于需要验收入库的产品 归集费用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0000 贷:原材料 50000 应付职工薪酬 20000 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 银行存款 400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8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暧 2000 贷:制造费用 10000 借方归集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0000+8000=78000 结转时: 借:原材料 /包装物等 78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8000 对于不需要验收入库的产品或劳务,如水、电等,都将直接提供给受益部门: 借:基本生产成本 650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2000 销售费用 3000 在建工程 4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8000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的五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部门,辅助生产部门互相之间提供产品和劳务,但并不分配费用。 费用分配率=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该部门提供给辅助生产以外部门的劳务总量 某受益部门应负担的费用=该受益部门接受的劳务总量*费用分配率 例4-1 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2008年8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如表所示。8月“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费用分别为供电车间67200元,机修车间68040元。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汇总表 受益部门 供电度数 机修小时 供电车间 1600 机修车间 24000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 60000 基本生产车间-乙产品 100000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 24000 12000 管理部门 16000 8000 合计 224000 21600 费用计算如下: 电费分配率=67200/(224000-24000)= 机修分配率=68040/(21600-1600)= 项目 分配电费 分配机修费 合计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待分配费用 67200 68040 劳务总量 200000 20000 费用分配率 甲产品生产 60000 20160 20160 乙产品生产 100000 33600 33600 基本生产车间 24000 8064 12000 40824 48888
管理部门 16000 5376 8000 27216 32592 合计 200000 67200 20000 68040 135240
这种方法核算较为简便,但只适用于各辅助生产部门互相之间提供产品和劳务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 习题:光华公司的锅炉车间、机修车间成本总额分别为28730元和12300元。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对象和数量如表:
受益对象 供汽/吨 机修/小时 辅助生产部门 锅炉车间 200 机修车间 400 基本生产车间 9500 2500 管理部门 3500 500 合计 13400 3200 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各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
项目 分配供汽费 分配机修费 合计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待分配费用 劳务总量 费用分配率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合计
锅炉车间分配率=28730/(9500+3500)= 机修车间分配率=12300/(2500+500)= 项目 分配供汽费 分配机修费 合计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待分配费用 28730 12300 劳务总量 13000 3000 费用分配率 基本生产车间 9500 20995 2500 10250 31245
管理部门 3500 7735 500 2050 9785 合计 13000 287300 20000 12300 41030
(二)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先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全部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两次分配。 分为两个步骤: 1、先在各辅助生产部门内部互相之间交叉分配 2、 再将交互分配后各辅助生产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 在交互分配法下,其计算公式如下: 1、 交互分配 费用分配率=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该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 某辅助生产部门应负担的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接受的劳务量*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 2、 对外分配 费用分配率=(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交互分配该部门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该部门转出费用)/该部门提供给辅助生产以外部门的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费用=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交互分配该部门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该部门转出费用 某受益部门应负担的费用=该受益部门接受的劳务总量*费用分配率(对外分配) 例4-1 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2008年8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如表所示。8月“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费用分别为供电车间67200元,机修车间68040元。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汇总表 受益部门 供电度数 机修小时 供电车间 1600 机修车间 24000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 60000 基本生产车间-乙产品 100000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 24000 12000 管理部门 16000 8000 合计 224000 21600 交互分配: 电费分配率=67200/224000= 机修费分配率=68040/21600= 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600*=5040 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24000*=7200 对外分配: 电费分配率=(67200+5040-7200)/(224000-24000)=65040/200000= 机修费分配率=(68040+7200-5040)/(21600-1600)=70200/20000= 项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分配电费 分配机修费 分配电费 分配机修费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待分配费用
67200 68040 65040 70200
劳务总量 224000 216000 200000 20000 分配率 供电 1600 5040 机修 24000 7200 甲产品 60000 19512
乙产品 100000 32520 生产 24000 12000 42120 车间 管理部门 16000 8000 28080
合计 24000 7200 1600 5040 200000 65040 20000 7020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504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040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20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9512 —乙产品 3252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5040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2120 管理费用 2808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0200 习题:光华公司的锅炉车间、机修车间成本总额分别为28730元和12300元。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对象和数量如表:
受益对象 供汽/吨 机修/小时 辅助生产部锅炉车间 200 门 机修车间 400 基本生产车间 9500 2500 管理部门 3500 500 合计 13400 3200 用交互分配法分配各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
项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分配汽费 分配机修费 分配汽费 分配机修费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待分配费用
劳务总量
分配率 锅炉 机修 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