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遥感的发展.ppt
合集下载
高光谱遥感分解课件

端元提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混合 像元分解和谱间关系分析的精度和可靠 性,因此是高光谱遥感分解中的关键步
骤。
混合像元分解方法
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 统计模型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建立地物光谱与像 元光谱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 行求解,从而得到每个像元的纯组分和丰度信息。
高光谱遥感分解方法
端元提取方法
端元提取是高光谱遥感分解的基础,目 的是从高光谱数据中提取出纯净的地物 光谱,为后续的混合像元分解和谱间关
系分析提供基础。
端元提取的方法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 基于空间的方法和基于变换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原理和算法,从高 光谱数据中提取出尽可能纯净的地物光
谱。
矿物与地质应用
总结词
高光谱遥感在矿物与地质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地质构造分析 等。
详细描述
高光谱遥感能够通过分析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识别不同类型的矿物和地质构造。在矿 产资源调查中,高光谱遥感可以用于发现潜在的矿床和评估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 ,在地质构造分析中,高光谱遥感可以通过分析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揭示地质构造的
高光谱遥感分解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CONTENTS
• 高光谱遥感概述 • 高光谱遥感技术原理 • 高光谱遥感分解方法 • 高光谱遥感应用实例 • 高光谱遥感技术展望
01
CHAPTER
高光谱遥感概述
高光谱遥感的定义
高光谱遥感是一种利用光谱信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 的技术。它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地物辐 射的连续光谱信息,进而分析地物的成分、结构和动态变化 。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阎广建《遥感原理》课件ch6高光谱遥感

4 0.0
±í £¨³Â
¼Í
Êö
Ïñ Á¢ · ½ Ìå
Åí µÈ £¬
· ¨¹ú
1997©£
»ú ÔØ
500-980
32
2 0.0-71.0
° Ä ´ó Àû ÑÇ
A MSS
2000-2²¨500¶Î ¿í 8
²¨¶Î Êý 8000-12000 6
I6 0F.O0V
57 0.0
2.1F/3O.0V 92
7/W TM+
16.5 7
0 .9800.0 60 0.0
0 .28000.0
¿É ± ä
2.5 10
3.32-6
4.5¿É ± ä
21.50,.20.
5
25.50 .0
30m
30m
9 0.0
2 50m
30m
28.8¼Í Ïñ ¼ÍÁ¢Ïñ·½Á¢ · ½Ìå Ìå
65 .0, ¼Í Ïñ Á¢ · ½ Ìå
HYD ICE 400-2 500
256
4.7/11.7
0.5
7.2
¼Í Ïñ Á¢ · ½ Ìå
NRL
»ú ÔØ
M1AI2S8
460-1 100
32
14401-204.060 32
2 .22000..500
71..33,3. 90.0¼Í Ïñ ¼ÍÁ¢Ïñ·½Á¢ · ½Ìå Ìå ÖÐÃÀ¹ú ¹ú
¹â Æ×Çø Óò £¨nm£©£º
400
700 1100
2500
5500
14000
VIS
PIR
MIR
VNIR
Sunlight
¹â Æ×· Ö ± æ ÂÊ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课件

高光谱遥感的未来趋势
未来,高光谱遥感将继续在农业、环境、资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 技术实现更高精度、更智能化的应用。
结论和总结
高光谱遥感作为一种先进的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和分析多波段光谱数据,对 地球表层进行全面监测和研究,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多精准的信息和支持。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
高光谱遥感的定义
高光谱遥感是通过采集和分析超过可见光谱范围的电磁辐射数据,以获取地物特征和信息的一种遥感技 术。
高光谱遥感的原理和技术
高光谱遥感利用感光元件接收和记录地物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多波段光谱数 据,通过光谱分析和处理来获得地物信息。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领域
农业
通过分析植物光谱来监测 作物生长、土壤养分状况 和病虫害。
环境
用于监测水质、植被覆盖、 湿地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 化。
资源
用于勘探矿产资源、发现 地下水、研究土地利用变 化等。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历程1 Nhomakorabea20世纪60年代
首次提出高光谱遥感的概念和理论基
20世纪70年代
2
础。
开发出第一代高光谱遥感传感器,并
进行了一系列地面和航空实验。
3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开
20世纪90年代至今
4
始应用于卫星遥感领域。
高光谱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
高光谱遥感的优势和局限性
1 优势
2 局限性
提供更丰富的光谱信息,可以精确识别地 物类型和特征。
数据处理和分析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对 设备要求较高。
高光谱遥感分解课件

案例一:高光谱遥感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总结词
种植结构优化
详细描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 农作物,通过监测农作物的分布和生 长状况,可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案例二:高光谱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结词
污染物监测
详细描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 属等。通过对污染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情况,为
0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光谱遥感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总结词:精准监测
详细描述: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地表覆盖物的光谱信息,通过分析这些光谱 信息,可以精确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以及土壤质量等,为农业 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一:高光谱遥感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总结词:产量预测
详细描述: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光谱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建立 产量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行分类。
非监督分类
02
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相似的像素归为同一类。
目标识别
03
利用提取的特征和分类结果,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
04 高光谱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光谱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 和光谱分辨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获取更丰富、更精 准的地物信息。
详细描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通过对地 表的光谱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 和储量,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词
高光谱遥感论文PPT(原创版)

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论文结构论文结构绪论绪论高光谱遥感波谱分析和地物识别高光谱遥感波谱分析和地物识别高光谱遥感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高光谱遥感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现状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绪论彩色摄影高光谱影像多光谱遥感从全色宽波段到高光谱遥感实质是光谱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遥感的发展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全色影像二高光谱遥感波谱分析和地物识别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高光谱遥感在分类应用中的优势高光谱遥感波谱分析与地物识别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主要内容0425在高光谱影像中每个物体的每一像元或像元组都包含一个特有的连续光波谱正是这一光谱在经大气校正后可作为识别这一地物的特征参量高光谱遥感成像模型高光谱遥感成像模型光谱维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三高光谱遥感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envi软件概述研究区域概况与高光谱遥感预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图制作高光谱技术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问题分析envi软件概述envi卓越的波谱分析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目标信息具有自动高效的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能力
2
研究区概况
三屯碑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部,全境内地势高低 不一,地貌多样。 南部为水库所在地,同时山脉较多,北部、东部和西 部为建筑物集中区。全境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土地利 用类型丰富。工矿用地、居民地、道路用地呈集中 分布。 乌鲁木齐三屯碑地区交通发达,有较多公路干线,是 相对繁华的地带,以此作为研究区能充分体现高光谱 遥感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并可以为以后此地区 的规划提供资料。
最低噪声分数(MNF)变换
选取三屯碑的Band 8和Band 16进行分析:
MNF变换前后2-D散点图变化
对比发现,经过MNF变换后的图像波 段之间的相关性有效地降低了 。
2
研究区概况
三屯碑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部,全境内地势高低 不一,地貌多样。 南部为水库所在地,同时山脉较多,北部、东部和西 部为建筑物集中区。全境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土地利 用类型丰富。工矿用地、居民地、道路用地呈集中 分布。 乌鲁木齐三屯碑地区交通发达,有较多公路干线,是 相对繁华的地带,以此作为研究区能充分体现高光谱 遥感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并可以为以后此地区 的规划提供资料。
最低噪声分数(MNF)变换
选取三屯碑的Band 8和Band 16进行分析:
MNF变换前后2-D散点图变化
对比发现,经过MNF变换后的图像波 段之间的相关性有效地降低了 。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PPT课件.ppt

(4)基于光谱数据库的地物光谱匹配识别算法; (5)混合光谱分解模型; (6)基于光谱模型的地表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与参数的识别和反演算
法
24
高光谱影像分析技术:
国内外关于成像光谱仪的遥感应用研究中,所采用 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 基于纯像元的分析方法 (1)。。。 (2)。。。
二、基于混合像元的分析方法
14
历史:
•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高光谱遥感技 术,始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划。 该计划最早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的一些学者提出。
• 1983年,世界第一台成像光谱仪AIS-1在美国研制成功, 并在矿物填图、植被生化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初 显了高光谱遥感的魅力。
➢ 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个至数百个窄波段的光谱信 息,每个像元都能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这就是 高光谱遥感与常规遥感的主要区别。
➢ 如一个TM波段内只记录一个数据点,而航空可见光/红外光 成像光谱仪(AVIRIS)记录这一波段范围内的光谱信息用10个 以上数据点。
7
8
• 成像光谱技术则把遥感波段从几个、几十 个推向数百个、上千个。高光谱遥感数据 每个像元可以提供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 线,使我们利用高光谱反演陆地细节成为 可能。
28
高光谱的应用
• 由于高光谱图像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因而能够提 供更为丰富的地物细节,有利于地物物理化学特性的 反演。
(1)海洋遥感方面。 • 由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分辨
率高和波段多等许多优点,因此已成为海洋水色、水 温的有效探测工具。它不仅可用于海水中叶绿素浓度、 悬浮泥沙含量、某些污染物和表层水温探测,也可用 于海冰、海岸带等的探测。
法
24
高光谱影像分析技术:
国内外关于成像光谱仪的遥感应用研究中,所采用 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 基于纯像元的分析方法 (1)。。。 (2)。。。
二、基于混合像元的分析方法
14
历史:
•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高光谱遥感技 术,始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划。 该计划最早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的一些学者提出。
• 1983年,世界第一台成像光谱仪AIS-1在美国研制成功, 并在矿物填图、植被生化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初 显了高光谱遥感的魅力。
➢ 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个至数百个窄波段的光谱信 息,每个像元都能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这就是 高光谱遥感与常规遥感的主要区别。
➢ 如一个TM波段内只记录一个数据点,而航空可见光/红外光 成像光谱仪(AVIRIS)记录这一波段范围内的光谱信息用10个 以上数据点。
7
8
• 成像光谱技术则把遥感波段从几个、几十 个推向数百个、上千个。高光谱遥感数据 每个像元可以提供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 线,使我们利用高光谱反演陆地细节成为 可能。
28
高光谱的应用
• 由于高光谱图像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因而能够提 供更为丰富的地物细节,有利于地物物理化学特性的 反演。
(1)海洋遥感方面。 • 由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分辨
率高和波段多等许多优点,因此已成为海洋水色、水 温的有效探测工具。它不仅可用于海水中叶绿素浓度、 悬浮泥沙含量、某些污染物和表层水温探测,也可用 于海冰、海岸带等的探测。
高光谱遥感第二章ppt课件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我校现有设备 Headwall
- 成像光谱仪的光谱与辐射定标技术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 成像光谱信息处理技术
海量数据非失真压缩技术 高速化处理技术 辐射量的定量化和归一性 图像特征提取及三维谱像数据的可视化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5 成像光谱仪的空间成像方式 高光谱遥感成像包括空间维成像和光谱维成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1 基本概念
光谱学 成像技术
成像 光谱学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1) 光谱分辨率 —指探测器在波长方向上的记录宽度,又称为
波段宽度。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2) 空间分辨率—对于成像光谱仪,其空间分辨率 是由仪器的角分辨力,即仪器的瞬时视场角 (IFOV)决定的。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 二元光学元件成像光谱技术
二元光学元件沿轴向色散,利用面阵CCD 探测器沿光轴方向对所需波段的成像范围进行 扫描,每一位置对应相应波长的成像区。
- 三维成像光谱技术
三维成像光谱仪是在光栅色散型成像光谱 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核心是一个像分割 器,将二维图像分割转换为长带状图像。
(3)仪器的视场角(FOV)—指仪器的扫描镜在空中 扫过的角度。
第二章 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与 成像光谱仪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然而,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高光谱遥感技术 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其次,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数据 处理算法和模型还不够完善,分类精度有待提高。此外,由于高光谱遥感技术使 用的光谱波段范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围较窄,对于某些特定地物目标的识别精度有限。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谱中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 段的光谱信息,进行地表特征识别的遥感技术。它能够揭示出地物的光谱特征, 反映地物的空间、形态、结构等信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概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地球表面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等提 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未来展望
四、未来展望
针对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朝着以下几 个方向发展:
1、降低成本:通过研发成本更低的硬件设备和优化数据处理算法,降低高光 谱遥感技术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成本,促进其广泛应用。
四、未来展望
2、提高精度:通过对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提高高光谱遥 感技术的分类精度和识别精度。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等方 面的应用。例如,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土地类 型的精细分类和利用评估。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农作物监测方面,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监测、产量 预测、品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测量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 等光谱特征,可以判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预测产量。此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 地质勘察、城市规划、军事侦察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美国地球观测计划(EOS)的Terra综合平台上的中分辨率 成像光谱仪(MODIS),欧洲环境卫星(ENVISAT)上的MERIS, 以及欧洲的CHRIS卫星相继升空,宣告了航天高光谱时代的来临。
13Biblioteka 1415我国高光谱发展 航空:
80年代,研制和发展了新型模块化航空成像光谱仪(MAIS)。这 一成像光谱系统在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多光谱扫描 仪集成使用,从而使其总波段达到70—72个。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前沿 技术。
10
11
高光谱遥感发展历史: 国外机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始 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划。该计划最早由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 的一些学者提出。
1
仪器发展:从多光谱到高光谱遥感技术需要仪器的同步发展。使 用200个连续的波段,每个波段的光谱分辨率在10nm左右,这就 是高光谱的成像技术。
现在光谱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超光谱时代(Ultraspectral Imaging),比如,它使用的是空间发射光谱仪(Atmospher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AES), 这个超光谱成像仪在红外波段 就能产生数千个波带,分辨率高达1/cm。
17
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一般认为,光谱分辨率在10-1λ数量级范围内的 遥感称为多光谱(Multi-spectral)遥感,光谱分 辨率在10-2λ数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高光谱 (Hyper-spectral)遥感,光谱分辨率在10-3λ数 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超光谱(Ultra-spectral) 遥感。
高光谱仪器的研制成功,为中国遥感科学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我国西部干旱环境下的地质找矿试验,证明这一技术对各 种矿物的识别以及矿化蚀变带的制图十分有利,成为地质研究和 填图的有效工具。
此后,中国又自行研制了更为先进的推帚式成像光谱仪(PHI)和 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等。
新的成像光谱系统不仅继续在地质和固体地球领域研究中发挥作 用,而且在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农作物和植被的精细分类、 城市地物甚至建筑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面都有很好的结果。
在此后,许多国家先后研制了多种类型的航空成像光谱仪。如加 拿大的FLI、CASI,德国的ROSIS,澳大利亚的HyMap等。
12
国外星载:
在经过航空试验和成功运行应用之后,90年代末期终于迎来了高 光谱遥感的航天发展。
全球第一个星载高光谱成像器于1997年在NASA随着Lewis卫星发 射升空,它包含了384个波段涵盖了400-2500nm波段,不幸的是 这颗卫星控制出现问题,失去了动力,升空一个月后就偏离了轨 道。
16
航天:
2002年3月在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三艘试验飞船“神舟三号” 中,搭载了一台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这是继美国 EOS计划MODIS之后,几乎与欧洲环境卫星(ENVISAT)上的 MERIS同时进入地球轨道的同类仪器。它在可见光到热红外波长范围 (0.4-12.5μm)具有34个波段。
研究大气、海洋、土壤等的辨别能力大有裨益。这就是人类最早的 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 1980年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诞生了,它最早 是机载的成像光谱仪(Airborne Imaging Spectrometer),如今已 拓展到先进的可见和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这两种最早都诞 生在NASA的JPL中心(NASA: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
18
常规遥感的局限
波段太少 光谱分辨率太低 波段宽一般>100nm 波段在光谱上不连续,不能覆盖整个可见光至
1983年,世界第一台成像光谱仪AIS-1在美国研制成功,并在矿 物填图、植被生化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初显了高光谱遥 感的魅力。
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支持下,相继推出了系列成像光谱仪产 品。如:机载航空成像光谱仪(AIS)系列;航空可见光/红外成 像光谱仪(AVIRIS);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HIRIS)等。
➢ 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个至数百个窄波段的光谱信息,每个 像元都能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这就是高光谱遥感与常规 遥感的主要区别。
➢ 如一个TM波段内只记录一个数据点,而航空可见光/红外光成像光谱 仪(AVIRIS)记录这一波段范围内的光谱信息用10个以上数据点。
8
9
成像光谱技术则把遥感波段从几个、几十个推 向数百个、上千个。高光谱遥感数据每个像元 可以提供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使我们利 用高光谱反演陆地细节成为可能。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1”探月卫星上,成像光谱仪也作 为一种主要载荷进入月球轨道。这是我国的第一台基于富里叶变换的 航天干涉成像光谱仪,它具有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
2008年发射的环境与减灾小卫星(HJ-1)星座中,也搭载一台工作在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区(0.45—0.95μm)、具有128个波段、光谱分 辨率优于5nm的高光谱成像仪。它将对广大陆地及海洋环境和灾害进 行不间断的业务性观测。
第一章 高光谱遥感概论
成像技术:
全色(黑白)--彩色摄影—多光谱扫描成像—高光谱遥感 1960年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获取地球的图片资料时,成像就成为
研究地球的有利工具。 在传统的成像技术中,黑白图像的灰度级别代表了光学特性的差异
因而可用于辨别不同的材料。 对地球成像时,选择一些颜色的滤波片成像对于提高对特殊农作物、
2
3
4
5
6
7
概念:
基本概念: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利用成像光谱仪获得感兴趣的物体很 窄的(通常波段宽度<10nm)、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数据。
高光谱遥感技术,始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 划,它的发展得益于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 展。
13Biblioteka 1415我国高光谱发展 航空:
80年代,研制和发展了新型模块化航空成像光谱仪(MAIS)。这 一成像光谱系统在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多光谱扫描 仪集成使用,从而使其总波段达到70—72个。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前沿 技术。
10
11
高光谱遥感发展历史: 国外机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始 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划。该计划最早由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 的一些学者提出。
1
仪器发展:从多光谱到高光谱遥感技术需要仪器的同步发展。使 用200个连续的波段,每个波段的光谱分辨率在10nm左右,这就 是高光谱的成像技术。
现在光谱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超光谱时代(Ultraspectral Imaging),比如,它使用的是空间发射光谱仪(Atmospheric Emission Spectrometer, AES), 这个超光谱成像仪在红外波段 就能产生数千个波带,分辨率高达1/cm。
17
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一般认为,光谱分辨率在10-1λ数量级范围内的 遥感称为多光谱(Multi-spectral)遥感,光谱分 辨率在10-2λ数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高光谱 (Hyper-spectral)遥感,光谱分辨率在10-3λ数 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超光谱(Ultra-spectral) 遥感。
高光谱仪器的研制成功,为中国遥感科学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我国西部干旱环境下的地质找矿试验,证明这一技术对各 种矿物的识别以及矿化蚀变带的制图十分有利,成为地质研究和 填图的有效工具。
此后,中国又自行研制了更为先进的推帚式成像光谱仪(PHI)和 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等。
新的成像光谱系统不仅继续在地质和固体地球领域研究中发挥作 用,而且在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农作物和植被的精细分类、 城市地物甚至建筑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面都有很好的结果。
在此后,许多国家先后研制了多种类型的航空成像光谱仪。如加 拿大的FLI、CASI,德国的ROSIS,澳大利亚的HyMap等。
12
国外星载:
在经过航空试验和成功运行应用之后,90年代末期终于迎来了高 光谱遥感的航天发展。
全球第一个星载高光谱成像器于1997年在NASA随着Lewis卫星发 射升空,它包含了384个波段涵盖了400-2500nm波段,不幸的是 这颗卫星控制出现问题,失去了动力,升空一个月后就偏离了轨 道。
16
航天:
2002年3月在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三艘试验飞船“神舟三号” 中,搭载了一台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这是继美国 EOS计划MODIS之后,几乎与欧洲环境卫星(ENVISAT)上的 MERIS同时进入地球轨道的同类仪器。它在可见光到热红外波长范围 (0.4-12.5μm)具有34个波段。
研究大气、海洋、土壤等的辨别能力大有裨益。这就是人类最早的 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 1980年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诞生了,它最早 是机载的成像光谱仪(Airborne Imaging Spectrometer),如今已 拓展到先进的可见和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这两种最早都诞 生在NASA的JPL中心(NASA: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
18
常规遥感的局限
波段太少 光谱分辨率太低 波段宽一般>100nm 波段在光谱上不连续,不能覆盖整个可见光至
1983年,世界第一台成像光谱仪AIS-1在美国研制成功,并在矿 物填图、植被生化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初显了高光谱遥 感的魅力。
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支持下,相继推出了系列成像光谱仪产 品。如:机载航空成像光谱仪(AIS)系列;航空可见光/红外成 像光谱仪(AVIRIS);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HIRIS)等。
➢ 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个至数百个窄波段的光谱信息,每个 像元都能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这就是高光谱遥感与常规 遥感的主要区别。
➢ 如一个TM波段内只记录一个数据点,而航空可见光/红外光成像光谱 仪(AVIRIS)记录这一波段范围内的光谱信息用10个以上数据点。
8
9
成像光谱技术则把遥感波段从几个、几十个推 向数百个、上千个。高光谱遥感数据每个像元 可以提供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使我们利 用高光谱反演陆地细节成为可能。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1”探月卫星上,成像光谱仪也作 为一种主要载荷进入月球轨道。这是我国的第一台基于富里叶变换的 航天干涉成像光谱仪,它具有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
2008年发射的环境与减灾小卫星(HJ-1)星座中,也搭载一台工作在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区(0.45—0.95μm)、具有128个波段、光谱分 辨率优于5nm的高光谱成像仪。它将对广大陆地及海洋环境和灾害进 行不间断的业务性观测。
第一章 高光谱遥感概论
成像技术:
全色(黑白)--彩色摄影—多光谱扫描成像—高光谱遥感 1960年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获取地球的图片资料时,成像就成为
研究地球的有利工具。 在传统的成像技术中,黑白图像的灰度级别代表了光学特性的差异
因而可用于辨别不同的材料。 对地球成像时,选择一些颜色的滤波片成像对于提高对特殊农作物、
2
3
4
5
6
7
概念:
基本概念: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利用成像光谱仪获得感兴趣的物体很 窄的(通常波段宽度<10nm)、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数据。
高光谱遥感技术,始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 划,它的发展得益于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