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王维诗四首ppt38

王维诗歌特点: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3、风格多样,以清幽淡雅为主。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 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 (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 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 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 泊自然的心境)。 •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思想 感情
诗词鉴赏之分析意境型: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的形象有: 杨柳,渡头,行客,罟师,船桨,春色,诗人,沈子福。
意象分析
• 杨柳: 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 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 渡头:和“长亭”一样,是古人送别之地; • 行客: “行客稀”,可见渡头的冷清,反衬出 离别的伤感。
思考:“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 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涧木 户末 寂芙 无蓉 人花 ,, 辛 纷山 夷 纷中 坞 开发 且红 落萼 。。
鉴赏要点:咏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主旨一:
• 辛夷花鲜艳灿烂,充满生机,“涧户寂无 人”营造出一种空寂清幽的意境。艳丽的 花在清幽的山林中,由绽放到凋零,自开 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 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 而是清幽深隐,恬淡安详。 诗人借此表现 了宁静淡泊的情怀。
王维的诗歌艺术境界

王维的诗歌艺术境界王维的诗歌艺术境界导语:王维作为盛唐山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其语言的高度清新洗练,诗歌意境的空灵、深远,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意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巧妙将诗作与美景融为一体,深具禅意。
维是盛唐时期最伟大诗人之一,上承陶渊明,谢灵运,开唐山水田园诗的先河。
善于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应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在山水田园诗方面颇有造诣。
同时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宏伟壮丽,或者是边疆塞外的壮阔荒寒,还是小桥流水的幽深静谧,都能准确地塑造出鲜活形象。
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王维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大致以四十岁为界。
前期“济人然后拂衣去,告作徒尔一男儿”,而后期随着社会腐败,政治黑暗,作者的济世之志受到压抑,创作才情受到限制,高昂的意志渐趋衰弱。
因此,他退隐田园,躲避现实,借山水田园的美景排遣苦闷,成为王维主要的生活方式,有着“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的心境。
王维的退隐并不同于陶渊明的退隐,陶渊明是厌憎官场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真隐士生活。
而王维则是半仕半隐的生活状态。
即便如此,王维的诗歌仍然透露出隐居者超凡脱俗的境界,他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创作的诗作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
在众多山水诗中,也多用以一“空”字来表达作者一种安逸闲适的隐者情趣。
王维在辋川闲居时,创作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用“空”字来形容山,实指环境的寂静空旷,但是山林幽静,与人和鸟兽的动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进一步的表现山林之清幽,胜似桃源仙境,意境开阔。
论王维诗歌的诗情画意

王维“诗中有画”论析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他多才多艺,风华超群,自甘寂寞却又久享盛名。
北宋的苏轼也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诗和画虽然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
“诗中有画”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应该是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
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
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诗中有画”既然是王维全部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
我们从结构、炼材、语言、色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赏析。
同时,这种特色体现在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明显,而在非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隐微,因此,我们在举例说明时,也就由显及隐,以便推求。
一、结构“经营位置”是画学六法之一,是画家的基本功。
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迹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王维的诗就吸取了这种特色。
例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二句是本诗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
作者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了,组成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
试论王维诗歌孤寂意境中的禅蕴

制毒龙 ”写傍 晚所见香积寺 的景色和作者 的联想 ,面对清 生道 心 者 乎 ? ”
澈 的潭 水 , 联 想 到 寺 中修 禅 的 僧 人 ,这 里 弓用 了 一 个 佛 家 I 总 之 , 时 喻 “ 下 文 宗 ” 、 “ 步 当 代 ” 的 大 诗 人 天 独
的 典 故 : 西 方 水 潭 中 , 曾有 毒 龙 藏 身 ,不 断危 害 人 类 ,后 王 维 , 以他 的才 气 、 学 识 、热 情 和 造 诣 给 后 世 留下 了经 久
寒暑 ,世人 既不知道它 的存在 ,它也不知道人世 的变迁 。
作 , 这 不 容 忽 视 。对 于 这 一 点 我 们 要 格 外 加 以注 意 和 客 观
落 花啼鸟 ,人世 纷纭,在王维看来 都是空虚 。王维 山水诗 批 判 , 这 样 才 能 更 加 全 面 地 评 价 王 维 诗 歌 作 品 的 思 想 内容 中的 “ 禅意 ”,还可 以从 《 鹿柴 》 “ 山不见人 ,但 闻人 和艺术价值 。 空 语 响 。返景入深 林,复照青苔上 ”看 出 。 《 竹里馆 》通 过
纵观 唐代诗坛 ,王维堪称 是一位独 具风格 的诗 人,他 是 山水 田园诗 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 山水 诗因清幽 淡远、空 寂超旷而具有 “ 不着一字,尽得 风流 ” 的妙处和 “ 言外之 意 ,味外之 旨”的韵味 ,他 的成就在于 把禅学理 念演化 为
自己 诗 歌 的创 作 指 导 思 想 , 构 成 了 空 灵 流 动 的诗 歌 意 境 。 在 他 生 前 ,人 们 就 认 为 他 是 “ 当代 诗 匠 ,又 精 禅 理 ” ,死
“ 悟 寂 为 乐 ,此 生 闲 有 余 ” ; 强 调 “ 境 无 心 ” 、 “ 一 对 无 望 为 本 ” , 也 就 是对 一 切 境 遇 不 生 忧 喜 悲 乐 之 情 , 以 一 尘
王维

使至塞上
• • •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本句艺术性: 一是捕捉了西北边疆上特 有的自然意象,使边塞风 光显得格外奇异; 二是画面辽阔,意境雄浑 ,王国维誉之为“千古壮 观”; 三是构图巧妙; 四是用字精当。
•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 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老将行》
•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 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老将青少年时代的 •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 智勇、功绩和不平 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遭遇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 不似颍川空使酒。 老将被遗弃的清苦 生活 •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 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莫嫌旧日云中守, 边烽未息,老将时 犹堪一战取功勋。
王维一生的重要信息
• • • • • •
1、出身贵族高门 2、幼年即深受佛教影响 3、与皇族联系紧密 4、张九龄罢相思想突变 5、被迫接受伪职,道德污点 6、多次隐居生活
鄙哉匹夫节 布褐将白头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二)王维思想
• 王维早年接收到了儒家与佛教两种不同的 思想,但不同时期有所侧重。 • 早年有儒家用时济世之志,锐意进取。 • 诗歌:《不遇咏》、《老将行》、《少年 行》四首、《献始兴公》等可见其济世之 志。 •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失意而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不失志
王维《相思》赏析:借咏物而寄相思,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王维《相思》赏析:借咏物而寄相思,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借咏物而寄相思,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全诗风格明快,却又委婉含蓄,语浅而情深,相传当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一、作品原文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2、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三、创作背景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
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王维的文学常识

王维的文学常识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而他的诗歌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以下是对王维文学常识的介绍。
一、生平简介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精通琴棋书画。
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后因才华出众而受到朝廷的征召。
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母亲在他中年时去世,对他打击巨大。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文学创作,成为唐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二、文学成就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
他的诗歌涉及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代表作品《使至塞上》: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边塞诗,描写了诗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而广受赞誉。
《山居秋暝》: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山水诗,描写了山间秋天的景色。
诗中描绘了山间秋天的清新景色和山民们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广受赞誉。
《送元二使安西》: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因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广为流传。
四、艺术特色王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著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描写:王维的诗歌以自然描写为主,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自然描写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有写意的一面,既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又有对整体氛围的把握。
2.意象运用: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第三稿)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摘要: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其具体表现:一、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结构美;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色彩美;三、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韵美;四、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手法美。
五、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禅意美。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
是继孟浩然之后,将山水田园诗推向艺术高峰的杰出诗人,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对诗文、绘画和音乐都很精通。
玄宗开元九年考中进士,任右拾遗,吏部郎中等职。
四十岁以后,他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在盛唐时代,王维以他流布环区的秀句和诗书画乐俱臻佳妙的才华而享誉海内。
他的山水诗造诣尤精,在推重诗歌神韵的一派诗论家看来,他的作品是最受尊崇的艺术典范。
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就艺术言之,一代有一代之风尚,一时有一时之体裁。
院体画与文人画,往往被人称为北宗与南宗。
以明末董其昌等特提此二宗之对立关系后,迄至今日,凡秉笔述画之始者,莫不依从其说焉。
即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而王维为南宗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旧唐书》本传说王维的画“笔纵浅思,参于造化”①。
又说他“画思入神”②。
可见他的画是渗入了思想性格的。
这也就是“画中有诗”的意思。
大诗人苏东坡读王维诗时,禁不住连连赞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见东坡志林》)③。
这两句话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涵,如诗之有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导语: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
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
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
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王维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
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同时以诗歌阐禅悟道。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 王维诗诗如画卷、美不胜收,其诗画合一的艺术特色主
要体现在山水诗中。
苏轼(《东坡志林》)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
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蓝色绿堪染,水上有飞花红欲燃。”(《辋
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
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山居秋螟》:“空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写薄暮之景,山雨初
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
“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颔联,“照”与“流”,
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
的脉搏在跳动。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颈联,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
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尾联,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
表。通观此诗,可谓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 色暖色,人声水声,
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馆》:“独坐
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
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
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
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
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
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
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
令人神往。
王维的诗又有“诗中有禅”的意境。其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
已然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政治上
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
恼。
有些诗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
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
期”(《终南别业》)。“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
入浦深”(《酬张少府》)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
禅机。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
上。”(《鹿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
涧中。”(《鸟鸣涧》)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
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
恒的,还像胡应麟《诗薮》和黄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
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可谓已臻完美的意境。这
种高潮的艺术境界,全系一个“情”字。他的诗画都以情为主,没有
情,虽有诗意,不会感人,纵有画意,也不会感人。只有将情感倾与
诗画之中,并将情感融于一体,才能达到诗画合一的崇高境界。同时,
王维诗中有禅,正是诗人所富有的艺术心灵与作为佛家居士所具有的
宗教情怀相契合,铸成了王维独特的审美意境:没有醉眼看花的朦胧
和隔阂,没有主观感慨和意气情绪抒发,而是静默而活跃,如实呈现。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