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专家共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营养评估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 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 需求。
营养支持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 和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获得足 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同时,注意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 、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加强培训与教育
03
实施质量监控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围术期护理的认识和 技能水平。
对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监控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 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护理团队组建与培训
组建专业护理团队
包括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室护士 、康复护士等,确保围术期护理 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培训护理团队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的 特点和难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
围术期护理计划制定
0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 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伴有多种内科疾 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 等。
围术期护理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手术耐受性
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 术耐受性。
高效。
提升患者满意度
03
通过规范的护理行为和优化的护理流程,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 三 ) 中国骨质 疏松 性 骨折 的诊疗 现状 骨质疏 松症 在 中国正 在逐 渐被 患 者 、医务 人 员
骨 折危 害 大 ,致残 率 及 病 死 率 高 ,再 发骨 折 风 险 和政 府所关注 ,但 是大 量 的骨 质疏 松性 骨折 患 者仍 高 。有研 究 数 据 表 明 ,约 8 . 4 % 一3 6 . O % 的髋 部 未 能得到及 时 的诊 断及 抗骨 质 疏松 治 疗 。北 京 、成
中华骨质疏松 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
2 0 1 5年 9月第 8卷第 3期
1 9 0・
CHI N J OS T EO P ORO S I S& B ONE MI NE R RE S V o 1 . 8 N o . 3 S e p t e mb e r 2 0,2 0 1 5
骨质 疏松 性 骨折是 再发 骨折 最主要 的危 险 因素 ,因此 ,加 强骨质 疏松 性骨折 的管理 ,特
别是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 断与合理干预将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
矿 盐疾病 分会 与 中华 医学会 骨科 学 分会 骨质疏松 学组拟 此共 识 , 旨在倡 导 多科 协作模 式 ,加 强骨质 疏松 骨折后 患者的 综合 管理 ,减 少再 发 骨 折 ,实现 国际 骨 质 疏松 基 金 会 提 出的 “ 让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F o u n d a t i o n ,I O F) 亚 洲 有着重 大的社会 意义 。
调查 估 计 , 中国 、印 度 和 日本 每 年 分 别 发 生 6 8 . 7
万 、4 4万 和 1 1 . 7 9万 例髋 部 骨 折 j 。骨 质 疏 松 性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
共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为骨科手术后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管理指导。
背景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管理对于患者的愈后恢复至关重要。
然而,
在中国,目前缺乏针对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明确指导。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套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
专家共识,以指导医生和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方法
我们通过对现有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专家讨论
和共识形成的方式,制定了本文档中的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内容
1. 术前评估: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和手术难度等,以确定适当的康复管理计划。
2.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
3. 早期康复训练:在手术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步态训练和肌力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4. 术后教育和指导: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和饮食调整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过程。
5. 康复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评估康复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康复管理计划。
结论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对于提升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这份专家共识能够在中国的骨科康复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
请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为专家共识,并不代表法律建议。
【院士专家论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院士专家论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作者:刘强、吴斗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23(10)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常由轻微暴力导致[1]。
全球每年有900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2005年,美国有近200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增加至300万[2]。
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2050年将达599万例次[3]。
尽管美国卫生局于2004年已发布公告要求重视骨质疏松及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但仍仅有20%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4]。
据统计,经过系统的抗骨质疏松症对症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将会减少22%,可节省340万美元医疗费用[5]。
因此,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都应积极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评估和治疗。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难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在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固定,尽早恢复患者的功能锻炼[6]。
但是,骨质疏松症会影响骨微结构,导致患者骨质量差;同时由于骨折类型常为粉碎性骨折,内置物容易松动、失效[7]。
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常见于老年人,合并症较多,手术耐受性差,骨折愈合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8]。
二、围手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
围手术期抗骨质疏松治疗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骨质条件,提高内置物的稳定性,减少内置物松动及失败的发生,同时还能预防术后再次发生骨折[9]。
抗骨质疏松治疗包括基础补充治疗、抗骨吸收治疗和促骨形成治疗。
1.基础补充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补充药物。
最近关于补充钙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争议。
然而,美国预防性心脏病协会和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最近发表的联合声明表明,缺乏证据支持二者之间的联系[1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

五
评估
• 推荐意见 : 由于OVCFs患者高龄,通常罹患多种疾病,潜在的手
术风险高,建议按照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 估,提高手术安全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五
评估
• 一般评估:一般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心肺功能、血糖和高血压控
制情况、营养状况、静脉血栓风险等。拟进行手术治疗者,还需 要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凝血功能评估、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 术后谵妄易感因素评估、尿滁留风险评估等。
一
流行病学
• 推荐意见 : OVCFs起病隐匿,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随着年龄增加
,患病率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更显著。对老 年人群危害大,应当引起医患和社会高度重视。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
临床表现
• 病史: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或仅有轻度外伤(如扭伤、颠簸、
平地滑倒等),甚至咳嗽、喷嚏、弯腰等日常动作即可引起骨折
殊性,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内植物的稳定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六 OVCFs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系统地抗骨质疏松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抑
制急性骨丢失,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 健康教育 • 基础措施 • 运动治疗 • 预防跌倒 • 骨基本补充剂 •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
• 症状:急性或慢性持续性腰背部、胸背部疼痛,胸椎骨折可伴有
肋间神经放射痛,表现为相应节段神经分布区域的胸肋部疼痛。
卧床休息时疼痛可减轻或消失,但在翻身、坐起、改变体位或行
走等脊柱承载负荷时出现疼痛或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或抽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一、诊断要点1.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背痛、身高减小及驼背等,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诊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2.确定骨折高危人群,如女性、老年人、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存在疾病或药物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等。
二、治疗要点1.非手术治疗:包括维生素D和钙补充、非甾体抗炎药、床上休息、体位矫正等。
对于轻度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骨折带、腰带等。
2.手术治疗:对于存在脊柱不稳定、功能障碍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可选择植骨、内固定或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方法。
手术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牵张力和身高。
三、骨质疏松治疗1.增加骨量和骨力:采用抗吸收治疗药物,如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减少骨质疏松进展和骨折风险。
2.营养、运动和康复:合理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提高骨骼功能和生活能力。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四、预防和复发1.早期干预:在骨折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干预,包括骨密度检查、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等,提前采取措施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2.长期管理:对于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包括定期复查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规范用药等,预防骨折复发。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详细阐述了该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要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的治疗指南,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这将有助于提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骨折的发生和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 年 9 月第 8 卷第 3 期 CHIN J OSTEOPOROSIS & BONE MINER RES Vol.8 No.3 September 20, 2015
· 191·
充适量维生素 D 以增进胃肠道的钙吸收, 促进骨 疗的依从性, 国内已有部分医院在院内探索性地建
肌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患有肌少症的患者 前 肽 ( serum procollagen type 1 N propeptide,
容易发生跌倒, 增加再骨折风险。 适当进行运动锻 P1NP) 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 C-末端肽 ( serum C-
炼, 增强肌肉力量, 同时预防和延缓肌少症的发生 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S-CTX) 是
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的前提. 测一次[11] , 以评价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 由于测
研究数据提示, 漏服一半剂量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量仪器、 部位及测量技术等差异, 进行疗效评价
会减少 90%以上的骨保护效果[22] 。 然而, 在抗骨 时, 同样应充分考虑骨密度的最小有意义变化值,
骨折发生率将增加 7畅6 倍[2] 。 (二)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社会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
致残率及病死率, 给社会尤其是医疗保健系统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以髋部骨折为例, 来自北京的一 项研究表明, 从 1990 -1992 年到 2002 -2006 年间, 年龄超过 50 岁的女性髋部骨折增加了 2畅76 倍, 男 性增加了 1畅61 倍[5] 。 国内一项针对骨质疏松髋部骨 折的研究显示, 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35 d, 男性为 34 d, 髋部骨折总体花费平均为15 737 元[6] 。 可见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消耗国家大量医疗资 源和经济资源的慢性疾病, 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症的 防治, 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点是骨质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易碎和骨折风险增加。
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合并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合并骨折的诊治是骨质疏松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统一诊治观点,专家们进行了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诊治的专家共识解读。
共识解读专家们达成共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的诊治应采取以下策略:1. 骨密度测定:对于所有骨质疏松患者,应进行骨密度测定,以评估骨质状况和骨折风险。
2. 骨折风险评估:对于合并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应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3. 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关键一环。
药物治疗选项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和激素治疗。
4. 骨折稳定:对于合并骨折的患者,骨折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内固定手术或外固定是骨折稳定的主要手段。
5. 骨折愈合:合并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骨折的愈合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患者应接受适当的骨折愈合指导和康复计划。
6. 骨质状况管理:除了治疗合并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状况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饮食和营养指导、体育锻炼、以及注意防止跌倒和骨折的预防措施。
结论专家共识解读为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的诊治提供了指导意见。
综合骨密度测定、骨折风险评估、药物治疗、骨折稳定、骨折愈合和骨质状况管理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该专家共识对于指导医生的诊治决策和改进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