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ppt课件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2
1
大纲
制冷原理详解 常见空调系统概述 空调常用单位换算概况
14
6. 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空调器的基本功能是调节房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依据系统的用途的不同,空调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性空 调。舒适性空调的基本工况为制冷、制热和除湿。
15
6.1 制冷工况
空调器要不断把房间内的多余热量转移到室外, 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它包括两个循环— —制冷循环和空气循环。 (1)制冷循环。空调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它 包括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4个热力过程,如图1所示。 制冷剂经节流降压后,在室内侧的蒸发器中等压蒸发,吸 收潜热,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气,然后经过压缩机压缩,变 成高温高压的蒸气,最后在室外侧的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 放出潜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小型空调器节流装 置为毛细管,大、中型空调器节流装置为膨胀阀。
4
B、氟利昂
大多数的氟利昂本身无毒、无臭、不燃,适用 于工程建筑或者实验室的空调制冷装置。尤其是氟利昂 R22,在我国空调制冷装置中已经广泛采用。其热力学性 能与氨不相上下,而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良好的制冷剂, 但是目前价格较高,影响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致命缺点:温室效应气体,其温室效应值比二 氧化碳大1700倍,更危险的是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2500W的分体空调室内机噪声不大于48分贝,室外机不大于58分贝。
25
3.2、空调的分类
按照功能要求的不同: 3.2.1、舒适性空调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PPT课件

泵装置,电加热成了热泵的主要竞争 对手,热泵工业进入了徘徊期。 • 1973年的中东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
使热泵又以其可回收低温废热和节约 一次能源的特点,在产品经过改进后, 重新受到各国(包括美国)的广泛重 视。
第26页/共233页
• 1984~1992年间,日本进行了超级 热泵的研究开发工作,所谓超级热泵
第29页/共233页
• 日本是热泵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国 家之一。日本政府面临能源稳定供应 和高效利用的重大任务,在1973至 1982年十年间,总能耗对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值降低了30%,其中热泵技术 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在美国,1983年热泵市场进入持续发 展时期,到1985年年销售量达到100 万台,热泵使用领域主要是:家用和 办公用空第调30及页/共热233水页 器以及小型区域供
• 如太阳能、核能(核裂变及核变)、 生物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 说明:限制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的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保护环 境的重要措施,采用热泵技术是最有 效手段之一。 (P2)
第4页/共233页
二、能源的节约问题
1、能源利用率
• 说明:我国单位产量的能耗高以及 能源利用率低。
蒸发吸热和冷却放热均为变温过程热泵heatpump图图28蒸汽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图热泵heatpump热泵heatpump图图210封闭的布雷顿热泵循环流程图热泵heatpump图图211布雷顿热泵理论循环的pv图与ts图热泵heatpump433122tttttth????227热泵heatpump图图213吸收式热泵原理简图热泵heatpump图图214吸收式热泵循环的ts图热泵heatpump热泵heatpump图图215有溶液热交换器的吸收式热泵图式热泵heatpump热泵heatpump图图2l6温差电热泵示意图热泵heatpump热泵heatpump第三章热泵的低位热源和驱动能源34土壤源33水水源31概概述32空气源35太阳能37热泵系统中的蓄热36驱动能源和驱动装置38热泵的经济性评价热泵heatpump第三章热泵的低位热源和驱动能源31概述一低位热源的种类?空气源一般为环境空气?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土壤源又称地源?太阳能清洁能源?工业或民用余废热废水或废气热泵heatpump二对低位热源的要求?要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品位?没有任何附加费用或仅有极少的附加费用?输送热量的载热冷剂的动力消耗要尽可能小?载热冷剂对金属材料应无或尽量小腐蚀作用?热源温度的时间特性和供热的时间特性应尽量一致热泵heatpump?热源的载热剂应尽量洁净无杂质?热源与系列化的热泵产品应匹配三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热源的蓄热问题蓄热装置可减小热泵装置的容量使热泵能经常在高效率下运行?低温热源与辅助热源的匹配问题?研究土壤空气水太阳能和蓄热等的综合利用问题热泵heatpump32空气源热泵一空气源热泵的优缺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无偿地获取安装使用方便?热泵的容量和制热性能系数受室外空气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大容易造成热泵供热量与建筑物耗热量之间的供需矛盾
《暖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使用目的
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 空调。
按处理方式
分为集中式空调、半集中 式空调和分散式空调。
按送风方式
分为上送风空调、下送风 空调和侧送风空调。
02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阐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能量 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 式,也可以从一种地点转移到另 一种地点,转换与转移过程中能
作用
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和气 流速度,过滤和净化空气,减少 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 质。
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冷热源
负责提供冷热源,包括锅 炉、冷水机组、热泵等。
输配系统
负责将冷热源输送到各个 房间,包括水管、风管、 空调箱等。
末端设备
负责将冷热源输送到各个 房间,包括风机盘管、空 调风口等。
《暖通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目录
• 暖通空调系统简介 •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 • 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 案例分析
01
暖通空调系统简介
暖通空调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暖通空调系统是集供暖、通风和 空气调节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 系统,主要用于创造舒适的生活 和工作环境。
节能环保技术的优势
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暖通空调系统具有能效高、运行稳定、环境友好等优势,能够提高系 统的整体性能和环境效益。
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涌现,推动暖通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5
案例分析
量总量保持不变。
2024版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 课件目录•暖通空调系统概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空气处理过程与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与水力平衡调节•控制系统设计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0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旨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分类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所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以及特殊用途空调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自然通风、集中供暖到现代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现状目前,暖通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未来趋势与挑战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的暖通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和环保。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控制和优化运行,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挑战在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节能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如何降低改造成本并保障投资回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等。
02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功、热力学系统、状态方程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现象的方向性,熵增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密度、粘度、压缩性、导热性等。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力分布、流体静力学方程等。
流体静力学流动类型、流动阻力、流量计算等。
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等。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等。
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030201控制理论应用03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0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建筑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负荷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暖通空调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第1章ppt课件

室温的测定 • 测点位置通常是在离地面1~1.5m的高度
• 在ISO7726中推荐室温的测定高度为离地面 o.1m,0.6m,1.1m,1.7m。
• 对于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空调系统、在不同 的时间其室温分布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 需要在有代表性的平面位置和高度位置布置 测点。
二、温度及其测量方法 温度的表示方法 • 摄氏温度(℃) • 华氏温度(F) • 绝对温度(K)
温度计的种类 • 热膨胀直读式温度计 • 热电偶温度计 • 电阻温度计
温度计的校正
• 为确保温度测量的精度,需要对测量用的温 度计进行校正(标定),用作校正的温度计通 常采用水银温度计或者是已经用标准温度计 校正过的温度计。
• clo值越大衣服的热阻越大,反之越小。
• 一般厚衣服的clo值大,薄衣服的clo值小, 长衣服的clo值大,短衣服的clo值小,显然, 裸体时的clo值为0。
着衣热阻(clo)的测定
• 要精确测量着衣热阻值是困难的,不同面料 的衣服、人体的不同姿势、衣服的大小不同 时衣服的热阻是个同的。
• 温度测量法:在十分平静的环境中测量被试 验者着衣的表面温度tcl、衣服内的皮肤温 度tsk及作用温度to,(当气温和作用于人体 的平均辐射温度相等时可以用空气温度代 替),根据热平衡:
• 外扰:室内因素以外的作用因素如室外气 温、湿度、太阳辐射、室外风等。
• 外扰主要通过门窗辐射、围护结构热湿传 导以及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进行热湿传递。
二、暖通空调系统与热湿环度和速度。
• 室内空气环境的内、外扰最终是作用到室 内空气上,使室内空气的参数改变。
暖通PPT课件(2024)

绿色建筑理念在暖通行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暖通系 统将更加注重与建筑整体的融合和协调,实现节能、环保 、舒适等多重目标。
02
供暖技术与应用
集中供暖技术
锅炉房集中供暖
通过锅炉房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各个 供暖区域,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供 暖。
区域锅炉房集中供暖
在特定区域内设置锅炉房,为周边建 筑提供供暖服务,减少能源浪费和环 境污染。
遵循国家相关施工规范,确保管道安装质量 ,包括管道基础处理、接口连接、闭水试验 等。
给排水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运行维护
定期检查给排水管道、阀门、水泵等 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故 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清洗与疏通
定期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清洗和疏通, 防止管道堵塞和淤积。
水质监测
定期监测给水和排水的水质,确保水 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水质污染 。
备实现热量从室内向室外的转移。
设备选型
02
根据制冷量、制冷剂类型、能效比、噪音等参数,选择适合的
空调设备,如分体式空调、中央空调等。
选型注意事项
03
考虑房间面积、朝向、层高、人员密度等因素,以及设备的可
靠性、维护便利性和价格等因素。
空调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
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特点和使用需求,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水管路、风管路等。
机械通风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
机械通风系统组成
送风系统、排风系统、空 气处理设备、控制系统等 。
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原则
根据建筑功能、室内环境 要求、室外气象条件等, 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设 备参数和运行策略。
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 正常运行;根据室内外环 境变化,及时调整系统运 行参数。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服务PPT课件

什么是暖通节能——1.设计节能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层次模型
什么是暖通节能——1.设计节能
先进的节能措施——窗的节能 • 外遮阳; • 采用LOW-E玻璃; • 中空玻璃; • 变色、电泳玻璃。
什么是暖通节能——1.设计节能
先进的节能措施——窗的节能
生成优化策略
运行状态
实时运行控制 与监测
次日机组负荷分配
机组运行控制
空调设备
空调房间
次日负荷预测
动态负荷计算
数据采集 天溯EMS数据库
技术方案框图
室外环境
节能运行与节能管理
动态追踪系统最佳工作点
耗电量/制冷量
综合曲线
最佳工作点
冷冻水泵
主机
冷却水泵
水流量/制冷量
节能运行与节能管理
根据建筑用能习惯,采用最合理的 节能运行方式。
不同控制方式的节能率比较图
节能运行与节能管理
在冰蓄冷系统中的运用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 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 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 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冰蓄冷系统的4种运行方式: •冷机优先——冷机不足时用冰,简单可靠 •蓄冰槽优先——冰不够时用冷机,冷槽利用率大,复 杂
暖通节能新途径——节能运行与 节能管理
基于我司EMS能耗监测平台,依托能源管理系 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 高级计算处理分析,发现各种运行管理或设备选型 方面的问题。从而通过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出具 专业的告警、运维诊断、运行策略优化等。
后期可制定行业空调运维规范,甚至直接干预暖通 空调的设计、施工。
暖通空调及水系统安装工程培训资料ppt课件

第一篇 管道工程图
第一章 管道工程图概述
1.1 管道工程图的分类 〔1〕按工程工程性质分类: 工业管道工程图:为消费保送介质,为消费效力的管道系统; 卫生管道工程图:为生活或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而保送介质的 管道属于建筑安装工程领域。 本课程的管道工程图识图章节学习以卫生管道工程图为主。 〔2〕按专业分类:
阀门
直接给水方式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在建筑物顶部设水箱,当外网水压稳定时向水箱和用 户供水,当管网水压缺乏时或用水顶峰时,那么可由水箱 项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供水。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 周期性缺乏的情况。
特点: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为保证 室内给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或满足稳压供水的要求,可采用 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室外管网直接将水输入水箱,由水箱 项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供水。
3、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程度干管或垂直干管、立 管、支管等组成的系统。
给水管道主要采用管材:钢管和铸铁管。生活给水管管径 ≤150mm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工艺消费的镀锌钢管;管径 ≥150mm时,可采用给水铸铁管;埋地管管径≥75mm时, 宜采用给水铸铁管。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应采用镀锌钢 管。
2.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一、类型包括: 生活给水系统:供应人们饮用、洗涤、烹饪等生活用水;
消费给水系统:供应消费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 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消费用水。 消防给水系统:供应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1、引入管:指室外给水管网与建筑物内部给水管道之间的 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 2、水表节点: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 泄水安装的总称。阀门用于封锁管网,以便维修和拆换水 表;泄水安装作用主要是在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5.5.1 冷却吊顶 又称冷却顶板,传热型式:辐射、对流。热
量比例取决于顶板结构形式和空气流动方式。 冷辐射面封闭式,大约1:1;敞开或气流贯 通,对流比例大得多,冷量也大。P106图520
精品课件
5.5.2 冷却吊顶的水系统 冷却吊顶和新风配合,对水系统要求不同: 1)供水温度: 新风:除湿,比露点温度低,供水6~7, 吊顶:比露点温度高1~2℃,通常14~18之间,多用
精品课件
5.1.2 辐射板的分类 1)按与建筑的结合关系:整体式、贴附式、悬挂式。 整体式:埋管式:冷(热)媒金属管或塑料管埋设
建筑结构内 风道式:利用建筑结构内的连贯空腔输送热媒(空
气) 贴附式:辐射板贴附于建筑结构表面 悬挂式:单体式:加热管、挡板、辐射板、隔热层。
波、平面 吊棚式:管道、隔热层、装饰板。供热、供冷 2)按位置分:墙面式、地面式、顶面式、楼板式 3)散热面:单面、双面
2. 墙面:单管、双管、双线,水温可较高,可接供水。
3. 地面、顶面:双管,便于调控,水温低,应接回水。
4. 排气、泄水:阀门、集气罐,水平安装流速不小于 0.25m/s。
5. 温控装置、调解阀。
6. 辐系射统板 采阻 用力 同大 型,号。2~5mH2O,失调轻。且差别大,一
精品课件
5.3 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5章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5.1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射般的分 类
5.2 辐射采暖系统 5.3 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 5.4 电热膜辐射采暖 5.5 辐射供冷
精品课件
5.1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 射般的分类
5.1.1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 主要依靠供热(冷)部件与围护结构内表面
间的辐射换热向房间供热(冷)的方式。用 温度定义。 辐射采暖(供冷)的特点:供热是房间个围 护结构内表面(包括供热部件)平均温度 ts.m高于室内空气温度tR,即:ts.m>tR 供冷时,ts.m<tR。辐射采暖(供冷)部件称 为辐射板。
1~3℃,节能。 2. 用加热管加热辐射面,散热面增大,可降低热媒温
度。 3. 不占空间,美观:暗装在建筑结构内。 4. 热惰性、安装检修、使用场所。
精品课件
5.2 辐射采暖系统
5.2.1 辐射采暖系统的热媒: 热水、蒸汽、空气、电。
热水:首选,温度低,加热温升慢——热胀 冷缩,不裂缝。质调节。
用,根据管径和传热温差确定。
t
t应用场所条件修正。埋于混凝土中时,热量 增加。
精品课件
5.4 电热膜辐射采暖
电热膜是通电发热的厚度小(0.24mm)半透明聚酯 薄膜。由导电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印刷、热压在两 层绝缘聚酯薄膜之间制成的电热产品。
电采暖,辐射采暖的优点。集中供热的辅助采暖方 式。
精品课件
5.1.3 辐射采暖的特点 1. 热舒适度提高:辐射,比对流内表面温度高。人向
外辐射少。 2. 辐射热比率: 顶面式:70~75%。辐射热占优势 地面式:30~40%。对流热占优势 墙面式:30~60%。对流热占优势,位置高,辐射热比
率提高。 辐射采暖是以温度定义,不是散热量 1. 高度方向温度均匀:辐射采暖,设计温度可低
5.3.1 辐射板的表面温度 1)温度确定:混凝土辐射板表面的温度是计算辐射
采暖的基本数据,符合卫生、人体舒适、房间用途、 材料。 2)影响因素:加热管管径、管间距、埋设厚度、混 凝土导热系数、热媒温度、房间温度 3)不同布置形式,温度分布不同。P101图5-18 4)温度值:辐射板表面温度可参照P102 5)不同位置温度值:允许最高温度高低:墙面、顶 面、地面。 6)热媒温度:墙面和窗下,单管-105/70;双管95/70,铝塑管的地面辐射,不超过55℃,保证温度 分布和速度不小于允许值。
精品课件
5.3.2 盘管的水利计算 辐射采暖多采用铝塑复合管、PV、聚乙烯管
的塑性管材。施工方便,漏点少(接头少), 寿命长。 原理同,计算表,附录5-1,平均温度不同修 正,表5-1。局部阻力多为弯头。附录5-2。
精品课件
5.3.3 地面辐射板供热量计算
影响因素多,不完善。附录5-3,5-4数据可
16℃。 2)供、回水温差:吊顶:2℃,新风:5℃ 3)水系统型式:a通过表面式换热器,图5-22; b混合式,图5-23。 为提高制冷机的效率(提高供、回水温度),可将
吊顶水系统(13/18℃,13℃混合后到16℃)与新风 水系统(7/12℃)分开。初投资增大。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品课件
地面、墙面、顶面。顶面多用。安装、电好小、室 温均匀、空间、不易损坏。
5.4.1 电热膜辐射采暖的结构 P105 5.4.2 电热膜片数计算
精品课件
5.5 辐射供冷
理论上形式多样,整体、贴附、悬挂。工业、 民用。多采用顶面式——冷却吊顶。温度均 匀,提高舒适感。防止表面结露,冷却屋顶 的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蒸汽:加热快, 空气:墙板或楼板内的空腔,厚度增加。 电:温度易控制,调节方便,布置灵活。电
高品位能,经济性。
精品课件
5.2.2 热水辐射采暖系统
5.2.2.1 采暖辐射板的加热管
加热关于辐射板类型、位置、尺寸有关。
P98~99
5.2.2.2 辐射采暖系统管路设计要点
1. 上供、下供,单管、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