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保护技术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发电类型种类众多,其中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特征,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优化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有效改进措施,其措施内容包含设计新型配电体系、完善综合发电系统、增加并网发电监测力度、控制并网运行状态及科学检测并网运用问题,从而有效增强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析引言风能、光能作为清洁型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应用优势。
因此,在新时期电力生产中,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成为新能源发电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
但是为发挥风电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优势,还应深入进行技术研究,针对性的改善电力生产中的能源结构。
1概述1.1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光伏发电适用于连接公共电网的技术手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DC或AC逆变器、交流负载、变换器组成,系统运行期间,公共电网会和并网系统相互协调,共同供应电力资源。
在此过程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公共电网则进行储能,起到蓄电的作用,有助于节约系统应用蓄电池时的成本。
不仅如此,相较于蓄电池,公共电网储能的稳定性较强[3]。
随着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航天、边防等领域的电能转换率明显提升,且电力供应成本下降。
但是在具体应用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时,还应着重考虑“电压波动”“谐波”“无功平衡”等问题。
1.2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发电技术,可以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能源。
相比于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风电产业的规模持续增长。
风力发电并网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资源,在并网发电系统中有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并网装置、变压器等装置,可以进行风能功率调节控制、风能传动、电能转换、电压变更等操作,最终将电能接入电网。
孤岛效应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孤岛效应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孤岛效应是指在信息交流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信息隔离、孤立,无法有效地传递和共享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孤岛效应在各个领域都存在,例如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等。
本文将探讨孤岛效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原因分析1.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障碍。
例如,语言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等都会影响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2.组织结构:大型组织中存在的分工与专业化也容易造成孤岛效应。
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信息无法流动。
3.信息孤立:某些信息可能被个别人士或团体所垄断,不愿意分享给其他人。
这种情况下,信息无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形成孤岛效应。
4.心理障碍:人们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抵触心理也是孤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个体对于新的信息可能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和尝试。
二、解决措施1.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了打破孤岛效应,各方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会议、研讨会等形式,让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们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2.建立共享平台:建立共享平台是解决孤岛效应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建立在线社区、共享数据库等方式,让信息得以集中存储和共享。
3.提倡多元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减少文化差异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培训等方式,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4.培养开放思维:对于新观念、新思想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拒绝也不轻易否定。
通过培养开放思维,可以打破个体的心理障碍,促进信息的流动。
5.加强领导力:领导者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6.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7.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分享信息和经验。
可以通过奖励制度、评优评奖等方式,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倡导开放的工作文化:建立开放的工作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86. 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消除数据孤岛?

86. 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消除数据孤岛?86、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消除数据孤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然而,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数据管理方面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是指数据在不同的系统、部门或业务流程中相互隔离,无法自由流通和共享,这严重影响了数据的价值发挥和业务的高效运行。
那么,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来消除数据孤岛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数据孤岛以及它为什么会出现。
数据孤岛的形成通常有多种原因。
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陆续引入不同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设计和实施时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数据格式、标准不一致,难以整合。
另一方面,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利益冲突也可能导致数据共享的意愿不高,各自为政地保存和管理数据。
此外,技术限制、安全顾虑等因素也可能加剧数据孤岛的问题。
要消除数据孤岛,智能化技术中的数据整合与标准化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意味着需要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统一格式,建立共同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例如,通过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TL)工具,可以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提取出来,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和存储。
同时,利用元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的定义、来源、结构等进行清晰的描述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重用性。
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建设也是消除数据孤岛的重要手段。
数据仓库是一个集中存储和管理企业数据的大型数据库,它能够整合来自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并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
数据集市则是针对特定业务领域或主题的数据集合,能够更快速地满足特定业务部门的数据分析需求。
通过构建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可以打破数据在系统和部门之间的隔离,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消除数据孤岛带来的影响。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等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关系和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继保低压反孤岛装置技术说明书

杭州继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安全信息安全定义安装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1)在本装置内部断路器需挂警示牌“投入本装置前请确认“*****开关”(该开关为进光伏接入开关)已断开”。
2)在光伏接入开关侧需挂警示牌“开关合闸前请确认低压反孤岛装置已断开”。
错误安装:设备被错误安装应用时,会使得反孤岛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由此可能危及人身或其他设备安全。
·搬运时,不得通过前面板拉手提拉反孤岛装置,避免人身伤害或物件损坏;·不得将螺钉、垫片及金属类的异物掉进反孤岛装置内部,否则有火灾及损坏器件的危险;·如果设备有损伤或部件不全时,请不要安装运行,否则有火灾及人身伤害的危险;·主回路端子与导线鼻子必须牢固连接,否则会导致发热引起火灾或人身伤害。
·严禁在设备附近放置可燃物,否则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严禁将设备安装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否则有引发爆炸的危险;·必须由具有专业资格的人进行配线作业,否则有触电的危险;·确认输入电源处于完全断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配线作业,否则有触电的危险;通电后,除操作反孤岛控制器和面板操作开关外,禁止触摸反孤岛设备的其它部位;·必须将设备的接地端子可靠接地,接地不良容易导致运行异常,并有触电的危险;·应该在断开电源后进行维护操作,否则有触电的危险;·主回路接线用电缆端子的裸露部分,必须做好绝缘处理,避免安全隐患。
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可能造成死亡或者重伤的场合。
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可能造成中等程度伤害或轻伤,或造成物质损害的场合。
目录一、概述 (4)二、性能特点 (4)三、工作环境 (4)四、执行标准 (5)五、型号说明 (5)六、技术参数 (5)七、原理说明 (6)八、装置安装及接线 (8)九、反孤岛装置调试 (11)十、包装、运输及贮存 (11)一、概述低压反孤岛装置主要用于220/380V电网中,专门为电力检修或相关电力操作人员设计的一种反孤岛设备,由反孤岛控制器、操作开关和扰动负载组成,一般安装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送出线路电网侧,如配电低压侧母线,箱变低压母线,380V配电分支箱等,在电力人员检修与光伏发电相关的线路或设备时使用,以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牛保臣杨贵萍(河南省辉县市电业局,河南新乡453600)应用科技瞒要】随着城市电网配电系统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我国在基础材料工业及电子元器件制造方面的进步,现代电力系绞取得了巨大发展,对继电保护教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而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故障容易,有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故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论述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措旄等基本情况,介绍了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从整体上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I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保护技术;运行维护电力资源是当今社会关乎民生的重要能源之一,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作为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系统运行特性,避免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有若关键性的作用,是确保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维护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研究相应的系统控制策略,用以开发新的继电保护与控制装置,有效监测电网运行状态,控制断路器工作。
1继电保护的帽关概念1)继电保护的用途。
当电力系统的被保护元件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应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当电力系统的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件免于继续遭受损害。
另外,当电网发生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时,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远动化等,对电网的非正常运行及某些设备的非正常状态做出迢速处理。
2)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由于继电保护分为测量、逻辑、执行三个部分,故障时参数与正常运行的差别就可以构成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电保护: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读取有关信号,并将其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出至逻辑部分。
逻辑部分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决定是否向执行部分发出信号。
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功能分析及整定原则

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功能分析及整定原则时 珉1,郭 捷2,王晓蔚2,张兵海2,周 文2,王 磊2(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21;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21)摘要:从防孤岛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入手,对其功能进行分析,说明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由于保护原理和输入电气量的限制存在局限性。
在功能分析基础上,给出了装置整定范围,避免了防孤岛功能与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电网适应性要求相冲突。
最后,提出了防孤岛保护与线路保护和逆变器保护相配合使用的原则。
关键词: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整定原则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98(2018)03-0001-04Function Analysis and Setting Principle of 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for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hi Min1,Guo Jie2,WAnG Xiaowei2,ZhAnG Binghai2,Zhou Wen2,WAnG Lei2(1. Sata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21,China;2.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Abstract: 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devices prevent the islanding status of PV power station and protect the safety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s, setting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principles with other protections for islanding protection. Start from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its functions are analyz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device due to the protection methods and the electrical input quantity are given.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range of device setting is given, which avoids the conflict between anti-islanding and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or grid adaptability requirements of PV power station. Finally, the principle of 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and inverter protections is given. Key words: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anti-islanding; protection devices; setting principle非计划孤岛(简称“孤岛”)是指当电网由于电气故障、误操作或自然因素等原因中断供电时,并网光伏电站未能检测出停电状态而脱离电网,继续向周围负荷供电,成为一个公共电网无法控制的自给供电孤岛。
信息孤岛的例子

信息孤岛的例子信息孤岛,又称为网络信息孤岛,是指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些信息被隔离、封锁或无法获取,形成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信息孤岛的现象和影响。
一、政治层面的信息孤岛政治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于特定的信息进行限制或封锁,使得人民无法获取相关的信息。
举个例子,中国大陆的网络审查制度使得许多国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网站无法正常访问,导致中国的网民无法了解国际上的新闻和观点,形成了政治信息孤岛。
二、地理层面的信息孤岛地理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在某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网络信号无法覆盖或传输速度很慢,使得人们无法畅通地获取网络信息。
例如,一些偏远地区或山区的网络覆盖不完善,导致当地居民无法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形成了地理信息孤岛。
三、教育层面的信息孤岛教育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在某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学校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信息。
比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缺乏教学设备和图书馆,使得学生只能接触到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教育信息孤岛。
四、语言层面的信息孤岛语言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由于语言障碍,人们无法获取其他语种的信息。
例如,一些非英语国家的人民如果不懂英语,就无法获取到英语世界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语言信息孤岛。
五、文化层面的信息孤岛文化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人们无法理解或接受其他文化的信息。
举个例子,某些国家或地区对外来文化进行限制或排斥,导致人们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形成了文化信息孤岛。
六、经济层面的信息孤岛经济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来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
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经济困难,无法购买电脑或智能手机,无法支付上网费用,从而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利,形成了经济信息孤岛。
七、技术层面的信息孤岛技术层面的信息孤岛主要是指由于技术发展不平衡,人们无法使用最新的技术设备或应用来获取信息。
浅谈孤岛工作面测量技术对策

30 蒲白科技浅谈孤岛工作面测量技术对策陕西建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窦 巍摘 要所谓的“孤岛工作面”是指准备回采的工作面周围均为采空区或者工作面顺槽两侧均为采空区的工作面。
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孤岛工作面的两巷承受比普通工作面更高的压力,大多将导致巷道严重变形,测量点不易保护,容易发生位移,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和挑战。
我们在孤岛工作面测量期间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给线质量,对相同情况下的测量工作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孤岛 测量 措施 效果1 前言孤岛工作面两顺槽在掘进期间,受采空区影响,巷道受力经再平衡、重新分配过程,表现出巷道压力增大,地臌、顶板下沉、两帮收敛等现象显现,严重处巷道漏顶、垮塌。
巷道严重变形,导致测量导线点移动、跑偏,难以保护,测量工作难度加大。
这就要求测量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孤岛工作面的测量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2 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测量是矿山各项工作的眼睛,测量工作是煤矿开展各项工作的最基础的工作之一,生产期间的测量工作同样十分重要。
测量工作的质量不仅影响着施工进度的快慢,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之一。
准确无误的测量工作是绘制内容全面的矿井八大矿图的保障和基础,而矿图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准确的矿图就没法保证安全生产,没有准确的矿图很容易发生透巷等事故。
正确测定结果数据,可有效保证巷道贯通的准确性。
测量人员提供准确的中腰线校准,可有效保证各项井巷工程质量,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之一。
3 孤岛工作面测量难点从施工层面来讲,与普通巷道掘进测量比较,孤岛工作面掘巷测量的难点可以31简单总结如下:(1)巷道布点困难。
由于孤岛工作面的两顺槽外侧是采空区,巷道承受顶板和侧向压力增大,巷道容易变形垮落,位移严重,导致很难找到固定地点布设测量控制点。
(2)测量控制点容易移动,增加测量工作量。
由于巷道变形严重,必然导致测量控制点经常要校测,导致测量工作中检验角超限,必然导致回退多站才能找到合格的控制点,这就加大了测量人员的外业工作量,造成重复劳动,也是导致测量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岛保护技术
一·孤岛现象和保护标准
当公用电网断电或者分布式发电系统从公用电网系统断开后,有其他分布式电源的存在并仍然在向输电线路输送电能,则其与周围所连接的负载形成了一个自给供电的孤岛系统。
如图所示,典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投切开关1,投切开关2,一个或者多个PV电源以及电网负载和本地的负载。
公用电网上所挂的电网负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挂的本地负载和电网在公共耦合点PCC处连接。
如果投切开关1断开,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负载,本地负载共同形成一个孤岛供电系统。
如果投切开关2断开,则光伏发电系统与本地负载形成了一个孤岛供电系统。
在孤岛中,如果分布式电源仍然工作,提供电能给负载,则孤岛效应发生。
孤岛效应的发生会对人员和电气设备带来潜在的危害:
1)对公网线路进行维修的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危害,维修的人员可能意识不到分布式电源的存在,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2)由于光伏发电系统通常是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当与大电网脱离后,本地负载总是对无功功率有需求,这样会使得孤岛运行时不能满足无功功率需求,孤岛区域的供电电压和频率可能不稳定而发生波动甚至奔溃,从而造成对负载用电设备的损坏。
3)电力公司恢复供电时,孤岛系统重新并网会遇到问题,该系统的电压相位和电网电压相位不同步引起大的电流冲击,造成PV电源和本地负载损坏等问题。
4)因单相供电造成系统三相负载的缺相问题。
5)孤岛供电状态脱离了电力管理部门的监控,系统不可控,导致高安全隐患问题。
因此,针对越来越多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发生孤岛效应的概率也就越来越高了,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保护,以避免发生孤岛问题。
由此可见解决孤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孤岛监测方法
目前,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孤岛监测方法。
总体上,孤岛监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远程技术和本地技术。
1.远程技术
远程技术是通过电网与各分布式电源之间通信完成监测。
它是指电网和分布式电源之间通过通信来联系,实现的孤岛监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但是,因为需要通信设备,所以其成本通常要高于本地技术。
远程技术包括电力线载波(PLC )法,传输断路器跳闸方法和SCADA 技术等。
该类方法适用于大功率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站。
电力线路载波法是采用连接在变电站母线二次侧的信号发生器不断地给所有的配电线路发送信号,各分布式电源都有自己的信号接收器,通过判断接收到信号的连续性来判别孤岛的发生,通信线路是电网线路。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同时不用考虑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
缺点是需要额外的信号发生器和分布式电源中的接收器装置,而信号发生器通常为中压设备,因而需要降压变压器设备。
如果只有少量的分布式电源,则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同时也会干扰其他电力线路载波通信信号。
传输断路器跳闸方法是通过检测各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之间所有的断路器以及自动重合闸的状态来进行。
该方法需要无线电通信方式来传递状态信号。
其缺点是在断路器上安装检测和无线电发送装置需要得到电力部门的许可,同时也存在断路器上的高电压和拉弧对上诉装置的安全和干扰问题。
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 技术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孤岛监测,它由一个主控单元和多个分布式电源自带的远端单元RTU 进行通信完成。
孤岛监测和保护动作的速度受通信方式的影响较大。
2.本地技术
本地技术是各分布式电源本身通过检测公共耦合点PCC 处的电压信息来判断孤岛是否发生。
本地技术分为两类:被动式检测法和主动式检测法。
被动式检测法只是通过实时检测公共耦合点PCC 处的电压参数是否超过阈值来识别孤岛现象,而无需向电网注入任何扰动信号,因此被动式检测法对供电质量无影响。
由于被动式孤岛检测法存在较大的检测盲区,为了满足系统检测标准的要求,必须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加入主动式检测法。
因此,孤岛监测经常将被动式和主动式结合起来使用。
主动式监测方法一般通过定时改变输出信号来达到对电网的扰动效果。
根据逆变器输出电流公式)2sin(θπ+=ft I I m inv 可知,对幅值I m ,频率f 或初始相位θ进行扰动,从而达到监测孤岛效应的目的。
被动检测法包括过/欠压保护以及过/欠频保护,电压相位突变监测,电压谐波检测以及频率变化率监测等。
主动检测法一般是通过定时改变逆变器输出电流信号来达到对电网的扰动效果。
通常,主动检测法包括电流幅值扰动法,主动频率偏移法(AFD ),正反馈频率偏移法(AFDPF ),滑动频率偏移法(SMS ),自动移相偏移法(APS ),2N 周期扰动法,阻抗检测法等。
由于主动检测法是向电网注入畸变的电流扰动信号,因此对供电质量有一点影响。
3.孤岛监测方法比较
从远程技术和本地技术角度出发,分布式电源并网孤岛监测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如下表所示。
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绝大部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监测忙区问题,因此目前的孤岛监测技术主要在于将被动式和主动式检测技术更加合理地结合起来,算法相对简单,实现相对容易,以达到准确可靠地识别孤岛现象的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