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涂层

合集下载

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能提升的优化建议

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能提升的优化建议

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能提升的优化建议钛合金表面耐磨性能提升的优化建议钛合金作为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低密度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其表面耐磨性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升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建议。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钛合金材料首先,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钛合金材料。

不同的钛合金材料具有不同的耐磨性能,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钛合金材料。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钛合金需要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而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钛合金则需要具有较高的韧性。

第二步:优化钛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是提升其耐磨性能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机械处理或热处理等方法来改善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

例如,通过表面氮化处理可以形成氮化层,提高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另外,通过喷砂、抛光等机械处理方法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缺陷,减少摩擦和磨损。

第三步:应用表面涂层技术在表面处理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应用表面涂层技术来进一步提升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常见的表面涂层方法包括喷涂、电镀和化学气相沉积等。

这些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减少钛合金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降低磨损和腐蚀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耐磨性较好的涂层材料,如钨酸盐、碳化硅等。

第四步:加强润滑和冷却措施除了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润滑和冷却措施来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在摩擦和磨损的接触区域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可以有效减少摩擦系数和磨损程度。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及时进行冷却以降低表面温度,有助于减少热疲劳和磨损。

综上所述,要提升钛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表面处理工艺、应用表面涂层技术以及加强润滑和冷却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实现。

这些优化建议可以提高钛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钛合金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钛合金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钛合金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李杨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8期摘要钛合金具有高比强度、优良的耐蚀性,在现代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钛合金自身抗高温氧化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本文综述了能改善钛合金抗高温氧化性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磁控溅射、激光表面处理等单一表面处理技术;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技术与传统表面处理技术结合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钛合金;表面处理;抗高温氧化性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88-030 引言钛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轻金属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医疗卫生、军事工业等领域。

由于其特性优异,钛合金常作为航空器、汽轮机等的高温部件使用。

但是,由于高温氧化问题导致机械性能严重下降,使得钛合金的应用温度被限制在以下。

当使用温度在以上时,无保护性的氧化膜的形成使钛合金抗氧化性降低。

此外,氧气通过氧化膜快速扩散并溶解于基体合金,使基体合金表面产生脆性层,使合金的力学性能恶化并增加开裂倾向。

因此,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提高钛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钛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改善,国内外研究者应用不同的涂层技术开展了研究,本文综述了提高钛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不同表面涂层技术及其原理,介绍了钛合金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表面处理技术1.1单一表面处理技术1.1.1磁控溅射溅射是用带电粒子轰击靶材,加速的离子轰击固体表面时,发生表面原子碰撞并发生能量和动量的转移,使靶材原子从表面逸出并淀积在衬底材料上的过程。

而磁控溅射是在辉光放电的两极之间引入磁场,增加气体的离化率,降低溅射气压。

Reinhold Braun等人[2]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合金上制备涂层,研究表明由于在涂层表面形成了连续的抗氧化层,使得涂层在950时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

钛及钛合金基础资料

钛及钛合金基础资料

钛合金TA7(Ti-5Al-2.5Sn),TC4(Ti-6Al-4V)和Ti-2.5Zr-1.5Mo等为代表的低温钛合金,其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但塑性变化却不大。

在-196-253℃低温下保持较好的延性及韧性,避免了金属冷脆性,是低温容器,贮箱等设备的理想材料。

产品名称:钛丝材质:Gr1,Gr2,Gr3,Gr5,Gr5 ELI,TA1,TA2,TC4,BT-14执行标准:GB/T3623-98,AWSA5.16 AMS,ASTMF 136-84,ASTM F67产品名称:钛棒材质:Gr1,Gr2,Gr3,Gr4,Gr5,Gr7,Gr11,Gr12TA0 TA1 TA2 TA3 TA4 TA5 TA6 TA7TA9 TA10 TC1 TC2 TC3 TC4 Ti6AL-4V ELT执行标准:GB/T2965-98,ASTM B 348-83,ASTM F136-95,AMS4928,ASTM F67产品规格:直径3---200mm产品名称:钛板材质: Gr1 Gr2 Gr3 Gr4 Gr5 Gr7 Gr11 Gr12TA0 TA1 TA2 TA3 TA4 TA5 TA6 TA7 TA9TA10 TC1 TC2 TC3 TC4 TB2产品规格:厚度0.3---60mm宽度:600---1400mm长度:大于2000mm执行标准:GB/T3621-94 ASTM B265-ASME GB/T4845-93AMS供货形式:热轧退火钛标准件材质:纯钛(Gr1,Gr2),合金(6Al-4V)种类:钛螺丝,钛标准件,钛垫片钛螺丝标准类型:多款选择,样品或现货钛螺丝类别有:平头十字机丝、平头内六角机丝、平头机丝半牙、半圆头内六角机丝、半圆头十字机丝、大扁头内六角机丝钛螺丝规格有:M3、M4、M5、M6、M8、M10、M12、M14、M16、M8、M20、M22、M24、M26、M28、M30产品名称:钛管材质:Gr1 Gr2 Gr3 Gr7 Gr9 Gr12 Gr23执行标准:ASTM B338,ASTM B337, GB/T3624,GB/T3625产品规格:外径5.0---144mm壁厚0.3--20mm供货形式:无缝管,焊接管钛铜复合/钛包铜棒钛铜复合棒的性能:钛铜复合棒作为金属阳极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有以下3点:一:支撑阳极;钛铜复合棒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弯曲性能,复合棒材的屈服强度达到128MPa,充分满足生产设计要求。

钛和钛合金生物活化处理方法

钛和钛合金生物活化处理方法

29/0151/290/199/15
16
酸碱两步化学法
1. 将钛或钛合金在等量的 18%H2SO4和 48%HCl 混 合溶液中浸蚀 30min ;
2 .在140℃的0.2N NaOH溶液中煮沸 5H。然 后再浸入过饱和磷酸钙溶液中,短时间内 可在钛表面形成较厚的磷酸钙层。 在过饱 和磷酸钙溶液处理之前,可以进行预钙化: 将两步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置入0.5N Na2HPO4 溶液中过一夜,再在饱和Ca(OH)2 溶液中浸导矿化法
模拟生物体内含阴离子的大分子促进无 机矿物相成核的过程。在基体表面引入离 子基团, 形成能从水溶液中诱导异相成核 的表面模板,再进行诱导矿化。
在钛和钛合金表面制得SAM 可通过以下 程序实现:清洗—羟基化—质子化—硅烷化, 得SAM 膜, 再经端基功能化+磺化、羟基化、 磷酯化、氨化等, 得到表面模板, 选择适当 的过饱和Ca-P溶液, 进行诱导矿化。
29/0151/290/199/15
17
碱热处理法
方法:
将钛或钛合金置入60℃的 NaOH 溶液 中 24H,再以5℃/min 升温至600℃保温1H 进行热处理。然后在 36.5℃的SBF 中浸泡, 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 。不经 过热处理的样品在SBF 中也形成表面磷灰石 层,但经热处理后形成的表面层与基体的 结合更紧密 。
电泳法在形状复杂的表面或多孔表面难以得到
均匀涂层, 需要预先制得 HA原料。 其涂层与基 体的结合强度也不高, 要满足植入要求, 还需进 一步改进。
29/0151/290/199/15
23
阳极氧化法
用含少量水的 NaNO3甲醇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钛或钛 合金作为阳极进行阳极氧化,可在表面制得锐钛矿型的表 面层, 与甲醇反应生成钛酸甲酯。由于水的存在,钛酸甲 酯迅速水解,形成无定型 TiO2,类似于溶胶 -凝胶法制得 的钛凝胶。而用 β—甘油磷酸钠和醋酸钙作电解液进行阳 极氧化,可以制得非晶态的含Ca,P的阳极氧化二氧化钛 表面层。表面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高。经水热处理时,转 变成晶态HA。试验表明,阳极氧化法处理过的植入体的骨 相容性好,结合强度和骨沉积量都明显高于未处理的钛。

氮化钛涂层有什么作用

氮化钛涂层有什么作用

氮化钛具有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硬度大,导电、导热和光性能好等良好的理化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尤其是在新型金属陶瓷领域和代金装饰领域方面。

工业对氮化钛粉末的需求越来越多,氮化钛作为涂层价格既低廉又耐磨耐腐蚀,它的好多性能都优于真空涂层。

氮化钛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氮化钛生物兼容性高,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方面。

氮化钛用于牙齿种植(2)氮化钛摩擦系数较低,可作为高温润滑剂。

(3)氮化钛具有金属光泽,可作为仿真的金色装饰材料,在代金装饰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氮化钛还可以作为金色涂料应用于首饰行业;可以作为替代WC的潜在材料,使材料的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

氮化钛涂层上色的日用瓷(4)有超强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开发新型刀具,这种新型的刀具比普通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都显著提高。

镀氮化钛的刀具(5)氮化钛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陶瓷材料。

在TiC-Mo-Ni系列的金属陶瓷中加入一定量的氮化钛,会使硬质相晶粒显著细化,从而使陶瓷的理学性能不管是在室温还是在高温条件下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继而使金属陶瓷的高温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得到很大提高;将TiN 粉末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陶瓷中,可增强陶瓷的强度、韧性和硬度;将纳米氮化钛添加到TiN/Al2O3复相纳米陶瓷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机械混合法)等将其混合均匀,得到的这种含有纳米氮化钛颗粒的陶瓷材料内部便形成导电网络。

这种材料可作为电子元件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中。

(6)在镁碳砖中添加一定量的TiN,能够使镁碳砖的抗渣侵蚀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7)氮化钛是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可用于喷汽推进器以及火箭等。

在轴承和密封环领域也多用氮化钛合金,凸显了氮化钛优异的应用效果。

氮化钛合金用于轴承和密封环等(8)基于氮化钛优良的导电性能,可做成各种电极以及点触头等材料。

(9)氮化钛的超导临界温度较高,可作为优良的超导材料。

(10)氮化钛的熔点高于大多数过渡金属氮化物,密度低于大多数金属氮化物,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耐火材料。

涂覆Ti—Al—Cr—Y涂层的钛合金在高温大气中的循环氧化行为

涂覆Ti—Al—Cr—Y涂层的钛合金在高温大气中的循环氧化行为
韧 性好 等优异 性 能 ,在 飞 机 起 落架 和机 舱 等 方 面 具 有应 用潜 力 ,但 其 切 削 加 工 性 能 较 T i _ 6 A l 4V 合 金 差 ,为此 ,澳大 利 亚学 者 研 究 了该合 金 的激 光 辅 助
切削加 工 ( L A M)技术 。L A M技 术是 利用激 光束将 被
在 大量 氧化 层 脱 落 时 ,试 验 终 止 。用 扫 描 电镜 、x

分析 了 T i . 6 C r 一 5 Mo . 5 V _ 4 A l 合 金在 激光 辅 助切 削加 工
0 . 2 5 m m / r ;④ 对 于 C M,在切 削 速 度 达 到 临界 值
时激光束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加
工( C M) 技术 进行 了 比较 。
2 5 m / a r i n之前 ,应 变硬 化 导致 切 削 力 不 断增 加 ,而
实验用材料 为经 真空电弧熔炼 后在 / 3 相 区及两 相 区锻 造的 T i - 6 C r - 5 M o 一 5 V _ 4 A l 合金 棒材 。棒材经 8 3 0 c C × 1 h / A C固溶 处理 ,并进行 5 6 0 o 《 =× 2 4 h / A C时效 处
第3 0卷 第 5期
2 01 3拄
1 0月
T i
V O c 0 t 1 o . b 3 e 0 r N 2 0 o 1 . 3 5
T i 一 6 C r 一 5 M o . 5 V - 4 A 1 合 金 的激 光 辅 助 切 削 加 工研 究
型T i 一 6 C r 一 5 M o - 5 V - 4 A 1 合金具有强度高 、断裂
具 迅速 磨 损 ,为 了获 得 最 佳 收 益 ,采 用 L A M( 激 光

钛合金表面发黑处理方法

钛合金表面发黑处理方法

钛合金表面发黑处理方法
钛合金表面发黑处理方法
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金属合金,在各种科技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钛合金的表面性能质量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甚至容易破坏,使钛合金表面发黑,影响其外观效果和使用性能
一、理学处理
1. 硅烷覆盖
钛合金表面发黑时,可采用硅烷覆盖法,其实就是将硅烷物质涂覆到钛合金表面,以改善其光泽度和表面结构,减弱受损表面对空气的侵蚀作用,避免发生变色现象。

2. 电镀
将电镀涂层施加到钛合金表面,形成保护层,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和外观,减弱或避免发黑。

3. 氮化处理
氮化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硬度,有效减小或防止钛合金表面发黑。

二、化学处理
1. 酸性处理
用弱酸性物质处理钛合金表面,可以有效渗透并溶解表面的杂质,减
少外部环境对钛合金表面的腐蚀,从而使表面不发黑。

2. 阳离子定向去除
钛合金的表面通过金属阳离子定向去除技术,可以处理表面的污染和黑色污染,清洁钛合金表面,提升表面紧凑性和光泽度,从而减小发黑现象。

3. 超声波清洗
可以使用超声波技术,以很短的时间内清除沉积在表面上的杂质和黑色污垢,提升钛合金的表面光洁度,保护表面不受潮气的腐蚀,保护钛合金表面不发黑。

钛合金表面发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很多处理技术都在发展之中,能够实现钛合金表面不发黑的目标。

同时,钛合金表面处理还要根据特定的使用环境和系统特性来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钛合金镀铬_热镀工艺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钛合金镀铬_热镀工艺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钛合金镀铬热镀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钛合金镀铬热镀工艺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

钛合金镀铬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镀铬层,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硬度和装饰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二部分为钛合金镀铬,介绍了钛合金的基本情况,并对镀铬工艺进行概述,同时介绍了该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第三部分为热镀工艺,详细说明了热镀原理以及影响镀液组成与温度控制的因素,还对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讨论。

第四部分为镀铬工艺说明,包括前处理过程、具体的镀铬操作步骤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等内容。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对该工艺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介绍钛合金镀铬热镀工艺,包括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钛合金镀铬热镀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该工艺的优缺点。

同时,对于该工艺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也会有一个清晰认识。

最后,本文还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2. 钛合金镀铬2.1 钛合金介绍钛合金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化工等领域。

钛合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其表面容易受到氧化磨损影响。

为了增强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能力,并提高其外观美观度和耐腐蚀性,常采用在钛合金上进行镀铬处理。

2.2 镀铬工艺概述镀铬是通过将铬层沉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铬质保护涂层,从而改善钛合金的性能。

常见镀铬工艺包括电镀、热镀和化学镀等方法。

其中热镀工艺是在高温环境下将铬原子与基底材料反应生成铬离子,并通过扩散作用将其嵌入基底材料中。

2.3 应用领域钛合金镀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部件和涡轮叶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钛及钛合金涂层 绝缘性能测定方法

编制说明 (预审稿) 2

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绝缘性能测定方法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 40号)文的要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赛福斯材料防护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订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钛及钛合金涂层 绝缘性能测定方法》,该项目计划编号为:2017-0184T-YS,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18年完成。 1.2 方法简介 本标准涉及的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在无机涂层引出端与外部导电构件之间施加电压,测试该无机涂层的电阻值。在一定电压下,若绝缘电阻大于设定值,则产品合格,若绝缘电阻小于设定值,则产品不合格。 1.3承担单位情况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依托单位,现有科技人员10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高工280多人,博士、硕士400多人。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已成为一个由具有较强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工程研究中心和若干个产业化公司组成的大型科技集团,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和产业化并举的发展模式。主要研究和产业领域涉及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难熔金属制品、贵金属材料、金属多孔材料、复合材料、催化剂、表面涂层、压力容器、金属不锈钢纤维及制品等。现设有15个研究所(研究中心)和12个控股、参股公司。 2009年9月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准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建设“军用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建设稀有金属材料研发和材料表征与评价两个中心,板带箔材研制平台、粉末冶金材料研制平台。特种管材研制平台、表面技术及涂层材料研制平台、单晶、高纯材料研制平台等五个稀有金属公用研制平台,新增仪器 3

设备共52台(套),使其成为我国军用稀有金属材料研发基地和军用稀有金属“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基地。 在金属材料表面技术及涂层材料研究方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先后承担了132项研究课题,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项。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建成的“军用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中拥有的“表面技术及涂层材料研制平台”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军用稀有金属表面技术、涂层材料研究及开发的专业机构,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等离子喷涂设备、超音速喷涂设备、大功率电子束沉积设备、多功能等离子增强离子镀设备、大功率激光沉积设备、大功率微弧氧化设备、等离子表面冶金设备、超细丝连续沉积生产线及国内先进的CVD沉积设备、表面刻蚀抛光机、氧乙炔焰喷涂机、细丝编织机等31台套表面技术设备。拥有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湿热盐雾试验箱、电子天平、涂层综合性能检测台、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仪、涂层厚度测试仪、显微硬度机、超细丝激光测径仪、管材内表面涂层状态测试仪等25台套涂层性能检测设备。其中的多功能等离子增强离子镀设备,同时装备有中频、射频磁控溅射源、磁过滤电弧离子源、金属离子注入源等,能够同时实现等离子增强磁控溅射与磁过滤电弧离子镀功能,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气相沉积设备。用世界先进设备武器起来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条件承担更多、难度更大的各类项目。 1.4主要工作过程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接到《钛及钛合金涂层 绝缘性能测定方法》的制订任务后,立即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明确了成员的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1.5阶段工作 2017年7月25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天津召开的“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稀有金属分会中参加单位有: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会议对《钛及钛合金涂层 绝缘性能测定方法》落实了任务,确认了编制单位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赛福斯材料防护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并成立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确定了人员及分工。编制组首先对国际和 4

国外标准进行了查新,收集、分析、研究了相关技术资料,对该测定方法进行了多次验证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12月形成了标准的草稿。编制组对国内钛及钛合金涂层绝缘性能测定方法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分析,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18年4月形成行业标准讨论稿。 2018年4月23日至4月25日,在陕西省汉中市进行了标准讨论会,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安泰天龙(天津)钨钼科技有限公司、宝钢特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金堆城钼业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铼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全国有色稀有金属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等13家加单位的14位代表。对本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讨论,主要提出了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1)3章中,表1中的绝缘电阻值要连续; (2)将第6章中,测量块的说明放入描述仪器的章节中; (3)7章中,将“试件”改为“样品”; (4)7章中,将文字“接地”改为接地的专用符号; (5)8章中,对检测结果的判定进行细化; (6)《编制说明》中,阐述选用方法的合理性。 编制小组根据参会专家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并按照讨论意见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及预审稿。 二、标准的制定原则、主要内容与论据 2.1标准制定的原则 该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制定,并符合国家标准编写模板的要求。 本标准在参照国内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充分考虑相关企业、使用单位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钛及钛合金涂层绝缘性能测定方法的技术水平,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对国内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2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与论据 绝缘电阻是钛及钛合金产品无机涂层特性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钛及钛合金 5

产品无机涂层承受电击穿能力的大小,与钛及钛合金表面无机涂层的绝缘介质损耗以及绝缘性能在工作状态下的逐步劣化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的绝缘电阻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涂层材料和涂层制备工艺水平。测定产品的绝缘电阻是判断产品性能变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高无机涂层产品质量,研究无机涂层的结构,以及改进产品制备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产品的绝缘电阻测试没有统一规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结合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产品的特点,对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的绝缘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实验、测试及评价工作,最终采用以串联法为原理制备的绝缘电阻试测仪,建立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编制小组汇总了近几年检测数据,与用户反馈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本标准方法前后用户使用合格率数据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检测不同类型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产品绝缘电阻时,若只任意选取三点进行测试,最终用户使用合格率为95%~96%;而使用本标准方法之后,用户使用合格率达到100%。因此针对不同的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产品,检测位置的选取、检测点的数量以及合格与否的判定是绝缘电阻检测的重要内容。 本标准从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的特性出发,调研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了数年内的检测数据,选择了一种适合于不同类型钛及钛合金无机涂层的检测方法,对所用设备、方法条件、试样、实验步骤、结果判定、实验报告等进行了详细表述。

年份 出厂检测 合格量(件) 用户使用 合格量(件) 用户使用合格率 备注 2012 19000 18240 96% 按仪器说明书 测任意三点

2013 21000 19950 95% 按仪器说明书

测任意三点

2014 19800 19008 96% 按仪器说明书 测任意三点

2015 23000 23000 100% 使用本标准方法

2016 17000 17000 100% 使用本标准方法

2017 22000 22000 100% 使用本标准方法 6

三、标准水平 3.1 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经查,国外无相同类型的标准。 3.2 与国际标准及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 经查,国外无相同类型的标准,无法对比。 3.3 与现有标准及制定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本标准的修订与现有的标准及制订中的标准协调配套,无重复交叉现象。 3.4 涉及国内外专利及处置情况 经查,本标准没有涉及国内外专利。 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一致性,无冲突之处。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无。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发布后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实施。 九、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十、预期效果 本标准的制订,可统一我国稀有金属表面技术行业关于涂层绝缘性能的测定方法,为我国稀有金属表面技术行业的绝缘性能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钛及钛合金涂层 绝缘性能测定方法》标准编制组

2018年7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