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坦克研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王喜富和他的坦克方队

王喜富和他的坦克方队作者:来源:《市场周刊》2009年第11期人物简介:王喜富,坦克一方队方队长。
1983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军校,然后在一直在部队工作。
六十年国庆阅兵,气势恢宏的坦克方队给所有观看阅兵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方队,不仅仅装备新颖,就连方队的形状都和其他阅兵方针有所不同。
99坦克的“箭形”方队难度在哪?王喜富:60周年国庆阅兵,99坦克方队将是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检阅的地面装备方队。
为了进一步提高阅兵的震撼性和观赏效果,我们排练了“1+2+4”的“箭形”方队。
这与其他地面装备方队两部引导车开头的方队形式相比,难度要大一些。
首先是排面数增多了。
由一般的5个变成了6个排面。
地面装备的阅兵都是前后“卡位”,排面数增多了,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就大了,因此对训练的压力较大。
其次在“箭形”方队中对前两排坦克的“卡位”,要同时找准几条斜线的角度。
由于“箭形”方队在我国阅兵中尚属首创,因此需要艰苦的摸索过程。
“箭头”上第一辆车的要求就很高王喜富:这第一辆001号车,不但是新型坦克方队的排头兵,也是整个地面装备方队的排头兵。
001号车的位置、速度,直接影响整个地面、空中装备阅兵的准确性。
因此001号车的驾驶员经验也很丰富,曾经参加过99年的国庆阅兵,驾驶过装甲输送车、步战车、主战坦克,他的经历,也反映出部队装备发展的巨大变化。
新型坦克有什么变化?王喜富:这批参加阅兵的改进型99坦克,相比99年阅兵的坦克,新的99式坦克技术上更加的成熟,炮塔和车体上都加装了新型的装甲,火控计算机的性能也有了提升。
可以说新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在军校的本专业是炮兵,历任炮兵排长、连长到营长,但一直在坦克团里面干。
直到后来担任了坦克团的团长,才开始实际接触坦克装备。
当然原来在坦克团里面当炮兵营长,装备的都是履带式自行火炮,和坦克有相近的地方,而且原来掌握各项炮兵技术、原理还都用得上,因此也没有感觉很困难。
99式主战坦克亮相建军90周年大阅兵

99式主战坦克亮相建军90周年大阅兵中国陆军王牌之一99式主战坦克在建军92周年八一阅兵亮相。
99式主战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全军武器装备命名规定》汉语拼音:主战坦克装甲车——ZhǔTǎnZhuāng的缩写)的简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主要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研制,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具备优异的防护外型,大量采用复合装甲,融合新时代信息化作战技术,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
99式主战坦克出现在2016年国庆阅兵式上,是装甲方阵第一方队,体现了在解放军陆军中的重要地位。
99G式主战坦克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的最新改进型,与中国先前装备的坦克相比,99G装备功率更加强大的1500匹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机动性更强,火控系统更先进,炮塔前部采用与德国“豹II”类似的楔形设计并加装反应装甲,故而防护力极高。
同时,该坦克的防护装
甲采用模块化设计,一旦受损可以很快被更换,99G坦克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其装备的JD-3型激光主动对抗系统。
专家评估,其战术技术性能高于俄“T-90”而接近美“M1A2”、德“豹-2A6”。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中国坦克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在这之前,中国军队主要使用苏联和美国的坦克。
但是由于冷战的影响,苏联不愿意将最新的坦克技术转让给中国,因此中国决定自主研制坦克。
在1958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代坦克的研制。
这一代的坦克名为“59式”,它采用了苏联T-54A坦克的设计,但在防护、火力和机动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59式坦克成为了中国军队的主力坦克,并在与越南、印度等国家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坦克。
在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了“69式”主战坦克。
与第一代坦克相比,69式在火控系统、动力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此外,中国还研制了一系列的衍生型号,如自行火炮、指挥车等。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又开始研制第三代坦克。
这一代的坦克代表作是“98式”主战坦克。
98式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采用modular式设计的主战坦克,它具有更好的火力、防护、机动性和信息化能力。
98式坦克的研制标志着中国坦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继续推进坦克技术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研制出了更先进的第四代坦克,其中最著名的是“99式”主战坦克。
99式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性和信息化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被视为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的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的坦克产品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同时,中国逐渐在坦克技术领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拉近差距,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拥有自主研制坦克能力的大国。
陆战之王——坦克

陆战之王——坦克作者:来源:《红领巾(3-6年级)》2010年第02期坦克一种全履带装甲战车,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种自动武器,具有优良的越野机动性、坚固的装甲防护、强火力和强大的突击能力。
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等。
坦克的前世中国早在夏朝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明朝戚继光等人发明的战车更是进一步将火器搬到了运载工具上,初步实现了防护、火力、机动三位一体,是历史上最接近“坦克”的武器,可以说是“坦克”的鼻祖。
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一位叫斯文顿的陆军上校提出用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以抵抗机枪的火力,这也就是最早的坦克设想,斯文顿后来被称为“坦克之父”。
可惜,斯文顿的这个提案没能通过。
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看到了这个提案的前途,下令海军成立了“陆地战舰委员会”, 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
为了保密,该项目的代号被称为“Tank(水柜)”,这个代号也就成了坦克的名字并沿用至今。
1915年,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样车“小游民”在英国福斯特工厂被制造出来,它的外形的确和一个大水柜差不多,不过,“小游民”只是一种试验品,不能在战场上使用。
之后不久,英国研制出真正实用的坦克“大游民”, 正式命名为MKⅠ型坦克。
MKⅠ型坦克在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亮相,给对手造成了巨大打击,取得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到来。
坦克今生坦克被誉为“陆战之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坦克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
如何让坦克不被对手发现,是区别于过去坦克最大的改变。
现在的坦克增强了许多防护手段,并且细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
另外,坦克的进攻武器也加强了威力,提高了精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和实现了多样化。
除此以外,现在的坦克也提高了机动性,增加了载弹量,提高了行程。
我国坦克发展史

我国坦克发展史坦克,作为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强大的火力、高度的机动性和良好的防护力。
在我国的军事发展历程中,坦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坦克的仿制和生产工作。
当时,我国从苏联引进了 T-54A 中型坦克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仿制出了 59 式中型坦克。
59 式坦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初步具备了独立生产坦克的能力,为我国坦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0 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坦克。
62 式轻型坦克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主要用于南方水网稻田地区的作战。
虽然在火力和防护力上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适应性。
70 年代,我国又研制出了 69 式中型坦克。
69 式坦克在 59 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火力和防护性能。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69 式坦克在可靠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80 年代,我国坦克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80 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坦克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80 式坦克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新型火炮、火控系统和动力装置等,其综合性能有了较大提升。
进入90 年代,我国坦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96 式主战坦克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坦克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96 式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多样化需求。
而 99 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则使我国坦克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99 式坦克拥有强大的火力,装备了先进的 125 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
其防护性能也极为出色,采用了复合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
在机动性方面,配备了高性能的动力系统,具备良好的越野能力和战略机动性。
在坦克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还注重坦克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装先进的通信、导航和战场感知系统,使坦克能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作战体系,提高了作战效能。
我国坦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挑战。
陆战之王坦克

(六)
以色列“梅卡瓦” MK4型坦克
以色列“梅卡 瓦”MK4型坦克
二、世界上先进的主战坦克
俄罗斯研制的T-95新型坦克重约50吨,长、宽和T-72、T-80坦克基本相 同,安装了口径为135毫米的新型滑膛炮。由乌拉尔设计局在20世纪90年代 启动设计。为保证作战性能,T-95的发动机为GTD-1250型燃气轮机的改进 型,具有更大的单位功率与加速性能。因此,俄罗斯将成为世上首个拥有第 四代主战坦克(俄称第五代)的国家。俄罗斯军方称,T-90主战坦克在2025 年前将一直是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目前,俄罗斯每年生产100辆T90主战坦克,计划至少装备地面部队1 500辆。
(三)
法国AMX勒克 莱尔主战坦克
AMX-56勒克莱尔
二、世界上先进的主战坦克
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的简称。9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陆军 最先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其具 备优异的防弹外形,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 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 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 为其赢得了称赞。
(九)
韩国K1A1 主战坦克
韩国K1A1 主战坦克
大学生军事理论
(七)
俄军现役最先进的 T-90主战坦克
俄罗斯最新型 “T-95”主战坦克
二、世界上先进的主战坦克
90式坦克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始于1974年,部件制造和试验工作始于1977 年,1990年定型,故又称之为90式坦克。
1990年,90式坦克开始少量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从成建制装备到连队 的时间是1994年。同年,第71坦克连成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个全部换装90 式坦克的连队。
一周军事观察:为了打坦克,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周军事观察:为了打坦克,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本周的世界一点也不太平,尽管全球各地的武装冲突都不在报纸的头条上,但这一周里国内和国际军事领域的大事确是从未间断:中国大陆在第三次试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同时再次向西太平洋派出舰队,而国产12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的公开则令观察家感到震惊;台军为了打消媒体疑惑,高调公开了“雄风3”和“天弓3”导弹的试射照片;澳大利亚海军在时隔30年后重新迎来拥有平甲板的大型战舰;尼日利亚则被爆有意引进中国“枭龙”战机;至于美国,在寻找下一位国防部长的陆上已经进入第二周——好在本周六,奥巴马似乎已经说服了一位博士后,至于这个位置烫不烫手,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打坦克的故事本周,各大军事期刊的12月刊纷纷出版,关注点依然是上个月的珠海航展。
不过与靠看照片炒冷饭的西方军事媒体不同,国内刊物采访了许多航展上展出装备的研制单位甚至总师,而在《现代兵器》杂志2014年增刊对VT4外贸坦克总设计师冯益柏的专访中,总设计师对于国产125毫米坦克炮的介绍中,首次承认采用新型穿甲弹后穿甲威力可达1000毫米。
这一数据不仅超出此前西方媒体对中国坦克炮威力的推测,也大大领先东西方其他国家所有现役大口径穿甲弹。
对于常年追随西方技术水平的中国军工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中国火炮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故事还要从19 69年的中苏边境说起。
1969年的珍宝岛战斗中,我军遭遇并缴获了苏制T 62型中型坦克,在战斗及随后的测试中,我军发现当时现役的坦克炮、反坦克炮和反坦克火箭都无法击穿它的正面。
面对骤然紧张的中苏关系和苏联坦克的现实威胁,除了各地部队和民兵在全国各地训练攻击用砖块甚至泥土堆成的T62模型外,研制装备更新的反坦克武器也成为了全国军工企业的头等目标。
当时中国的军工技术薄弱,加上文革的干扰,主要的技术突破都是在消化各种渠道引进的先进苏联装备基础上获得的。
例如69式火箭筒就是仿制苏制RPG-7火箭筒,100毫米滑膛炮则是在T62主炮和弹药基础上吸收的技术灵感,后来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则是根据埃及获得的导弹样品逆向制造。
99式坦克板材模型制作

99式坦克板材模型制作《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内容:“99式坦克”模型学生姓名:专业:工业设计学号:指导教师:时间: 2011-01-06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模型制作材料 (2)3.模型制作方法与工艺 (2)4.制作过程 (3)5.课程设计总结……………………………………………….. ..46.附录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必修课,模型制作是工业造型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初步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及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学生对工业产品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掌握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产品分析、定位、及方案论证的方法,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掌握模型制作的一般常识,并对模型制作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作用有更深的了解。
2. 模型制作材料2mmABS塑料板、1mmABS塑料板、锯末板、丙烯酸(C3H4O2)胶黏剂、自喷漆,纸胶带。
3.模型制作方法与工艺切割,打磨成型、热塑压制成型、喷漆、雕刻等。
4.制作过程一.准备阶段:方案选择:我这次选的是做99式坦克,主要原因是个人爱好,以前做过简单的坦克模型,对比其他的坦克,感觉99式的制作简单点,效果出来的可能好一点。
尺寸比例的确定:在网上找到实际尺寸图,通过计算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缩放,画出制作的尺寸图。
材料工具选用准备:模型主要采用塑料板材,对于模型中弧度较大,不好直接成型的部分,我们采用热塑压制成型,准备了、ABS板、雕刻刀、颜料、铲刀、砂纸等一切可以用到的材料和工具,以方便制作。
二.制作过程。
外形制作:首先裁下几块与坦克主身(无弧度)尺寸相近的塑料板,用锉刀对其进行加工,打磨光滑,直至达到尺寸图的标准,对于有弧度的部分,先裁取尺寸合适的锯末板,用锉刀对其加工,打磨光滑并达到要求的弧度作为模版,接下来切一块合适的ABS板材,放入烤箱中加热,待温度到达165,取出迅速覆盖在一放好的模版上,使之紧贴模版,基本定出外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正文重磅揭秘:99式坦克研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1)2012-02-04 10:12:29来源: 大旗网强国论坛文字大小:大中小对现代陆军来说,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
中国作为一个有漫长陆地边境的大国...-1984年,即将退休的祝榆生受命担任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
坦克是陆军的主要装备之一。
对现代陆军来说,主战坦克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
中国作为一个有漫长陆地边境的大国,主战坦克的性能对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和外界的很多猜测不同,99式在研制之初并没有某个固定的“假想敌”或者模仿对象,为99式确定的研制目标是要成为我军装甲部队的主要装备,要能应付2000年以后的先进作战对象。
应该说,以当时中国的基础工业和科技水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80年代中期,我国兵器工业的很多基本技术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和工艺装备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设计院所和工厂里的计算机屈指可数,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由于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兵器工业系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亏损,科研工作也是举步维艰。
以这样的基础,要想造出各方面性能都能与西方或前苏联水平相当的主战坦克,困难可想而知。
祝总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有一种舆论认为,应该采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坦克设计风格。
但祝总认为,不应该在新型坦克上搞这种东西方风格之分,应该按照确定的研制目标总要求来设计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不管东方西方,只要能打得赢就行。
而且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体现中国特色、考虑实战需求的研制道路。
祝总提出了“高综合、系统取胜”的研制理念,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来达到最优的坦克性能设计。
为了实践这个理念,祝总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考察,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并与国外的一些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
如对T-80坦克不能原地转向问题,俄方的见解是,几十年前瞄准具功能还不完善时,原地转向功能是有意义的,现在的瞄准具已具备自动跟踪功能,是否可以原地转向就无所谓了。
因此祝总说,技术问题各有各的看法,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和现代战争的需求。
小插曲: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尚未解冻,苏联可能把自己的先进型号展示给中国代表团吗?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后,祝总笑着说,他早年在解放军中高级步兵学校担任训练部长时,结识了几位苏联顾问。
其中有人回国后在苏/俄坦克院校任教,祝总前往该学院访问时参观了实验室,不但看到了T-80的挂图,还看到了实物。
因此,他早在俄罗斯公开T-80坦克之前,就对其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了。
在大量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祝总领导设计团队确定了99式主战坦克的具体技术指标。
应该说,这是武器装备研制中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步。
如果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研制工作满盘皆输。
那么99式主战坦克是如何抉择的呢?转自CHN强国军事网125毫米主炮的选择坦克三大性能--火力、防护、机动--已为人们所熟知。
而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在研制坦克时对这三大性能的优先次序排列是不同的。
祝总在领导99式坦克研制时提出,火力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超过美国,一定要抢占火力的制高点。
因此,99式的主炮口径选择成为坦克设计的关键之一。
99式坦克于1999年首次露面,当时国际坦克界充斥着“尊西贬俄”的论调,对俄罗斯的125毫米坦克炮大加批评,以德国RH120为代表的西方坦克炮则沉浸在一片赞誉之中。
因此99式选用125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猜测,议论之声至今不绝。
祝总作为主炮方案的决策人,当年是如何考虑的呢?祝总说,99式开始论证时,就有人提出,西方的120口径性能很好。
但他认为,120炮确实性能不错,尤其是炮口动能和装药的匹配很好。
但详细比较起来,125炮发展潜力更大。
祝总说,120炮很完美,但作为一件武器,他的生命力是不及125炮的。
这两种火炮的药室容积、火药力和装药结构都不同。
M1A2的120炮,药室容积是9.8~9.9升;而俄罗斯出口型坦克的125炮药室容积高达13.4升。
当时我国的发射药药力低于美国的125万焦耳/千克。
因此必须选择较大药室容积,才能使99式的火炮具有赶上乃至超过西方的炮口动能。
120炮因为药室容积小,即使改进发射药、加长身管,其炮口动能的提高潜力也有限。
125炮的大药室必然带来比120炮大得多的炮口动能。
祝总特意指出,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装备的T-72坦克之所以惨败,有各方面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炮。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出口给伊拉克的T-72坦克不是先进的型号,所配用的弹药穿甲威力只有300多毫米。
加上美国的宣传,加深了人们对“125炮不行”的误解。
知识链接火药力是指1000克火药燃烧时,其气体产物在1个大气压(101325帕斯卡)下膨胀所作的功,也称定容火药力。
其单位是千焦/千克,工程上有时也采用万焦耳/千克为其计量单位。
用容积限定的密闭爆发器来测定,专用于枪炮发射药。
也是枪炮等身管武器弹道学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99式的125炮并不是国外125炮的复制品。
兵器科研人员对125炮进行了应力分析、烧蚀分析,采用了全新的炮钢、镀层技术和液压自紧工艺等,一门完全新型的125炮诞生了,中国兵器在坦克炮方面终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125炮的性能明显超过了国外的125炮。
靶场试验时,99式进行了超过设计寿命要求的射击试验,射弹数百发,精度依然没有变化。
而俄罗斯的2A46只打了300发,炮膛就已经烧蚀了3.4毫米,精度下降明显。
不过祝总指出,这并不说明俄罗斯坦克炮技术差。
一方面,俄罗斯的出口型坦克与内装型坦克的技术水平存在着显著差距;另一方面,俄罗斯军方秉承坦克大会战的学说,认为坦克战的规模为上千辆,参战坦克等不到射弹300发就可能部分受损失或撤回后方修理,因此身管寿命不必太长。
有趣的是,威力如此巨大的125炮,也有“威力不够”的时候。
在拿99式做“自相矛盾”的实验时,结果是--125炮在常见交战距离上用125穿甲弹很难打穿99式的前上装甲。
谈到发射药问题,祝总笑着回忆说,为了更换新型的发射药,自己曾经做过两次炸膛的试验。
记者在采访其他科研人员时曾经得知,125炮即使发射榴弹,也具有很强的反装甲能力。
因为祝总在主持设计时研究了榴弹反装甲系统。
光电对抗系统99式坦克炮塔的左后方,有一个转塔。
祝总说这是99式的光电对抗系统。
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干扰对方。
而且这个系统是完全自主运行的,无需乘员干预。
战斗全重与发动机的综合考虑99式在论证之初,曾经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采用类似于以色列“梅卡瓦”的发动机前置方案,一种是传统的发动机后置方案。
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采用世界主流的发动机后置方案。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车辆设计很大程度上围绕发动机展开,有多大的发动机才能有多重的车。
当时国内只有537千瓦的坦克发动机,99式的战斗全重远比79式、80式坦克重,是立足国产发动机还是进口国外型号,又是一个严峻抉择。
当时西方的先进坦克,例如“艾布拉姆斯”、“豹”2、“勒克莱尔”“公羊”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都采用了1102.5千瓦(1500马力)发动机。
在99式研制期间,某国坦克发动机设计师曾来华推销其产品。
祝总看了他的方案后认为,这种发动机确实较先进,但需要引进且加工成本太高,另外这种发动机体积太大,坦克体积必须大幅度增加,才能容纳它。
祝总说,M1A1和豹2A4的战斗全重都已经超过60吨,因此只能选用1102.5千瓦发动机。
西方坦克体积庞大,虽然威风凛凛,但中弹概率高,影响其生存能力。
99式的战斗全重远小于M1A1和豹2A4,只有50吨。
采用国产883千瓦(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后,它的吨功率性能和M1A1、豹2A4相当。
而且这种发动机是我国自力更生、自主研发。
由于重量轻、体积小,所以99式的生存力高。
99式的最大公路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0~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为12秒。
一些遗憾由于当时我国的工艺装备、加工水平、进度要求等问题,祝总对99式有着不少的遗憾之处。
例如,T-72为了减重,把动力舱的装甲板铣去了一半的厚度,减重1吨多。
我国当时没有这样的设备,就无法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99式的履带板采用铸造工艺,而国外采用轧制工艺,这样99式的两条履带要比国外重1吨多。
如果具备了相关条件,在不影响总体防护能力的前提下,99式的战斗全重还能减去不少,从而使机动性能再有所提高。
另外有些当时已经研制出的新技术,由于定型时间进度要求紧迫,没有来得及进行更多的推广应用。
例如祝总曾希望为99式配备主动防护系统。
这种主动防护系统也是自主运行的,不需要乘员操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外虽然早在50、60年代就提出主动防护系统的概念,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得到重视,最近几年才大量出现工程化的型号。
祝总在8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具有极高的前瞻性。
祝总还曾提出,应该在坦克上装备多个摄像头,改善其态势感知能力。
而德国直到21世纪初,才在豹-2A7上进行了这样的改造。
其他国家尚未跟进。
不过祝总说,这都是20年前的遗憾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技术上进展得很快。
根据中国兵器工业档案馆网站披露,现在兵器工业部门正在99式基础上研制99A2坦克,其主要车体设计采用了原有的99式坦克的形式。
在打击、导航、夜间观测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