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出砂冷采过程学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浅析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浅析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付文畅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目前国际上针对稠油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蒸汽热采的方法,但是普遍面临着采油成本高、出砂和气窜等问题。

对于较薄的稠油储层,无法满足热采技术的筛选标准致使相当数量的稠油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出砂冷采技术属于一次采油的范畴,其投资成本远低于热采技术,且适宜于较薄的稠油储层。

它通过刺激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以及稳定的泡沫油从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

本文主要从该项技术的机理、应用范围及开采特征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并介绍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付文畅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5
【相关文献】
1.稠油油藏出砂冷采关键技术分析 [J], 刘一波
2.套保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技术研究 [J], 杨立博
3.稠油出砂冷采工艺技术 [J], 何术华;姚宏斌
4.套保稠油油藏出砂冷采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J], 谷武;林雨凤;李旭东;邓涛;刘杨
5.稠油出砂冷采激励地层出砂技术 [J], 林景禹;陶良军;黄青松;李学义;余朝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稠油开发主导技术之一—出砂冷采

稠油开发主导技术之一—出砂冷采

稠油开发主导技术之一—出砂冷采
S.Chugh;刘新福;等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制约稠油开发的五个关键因素包括:(1)降低操作费用,提高开发效益,(2)通过工艺技术进步,提高原油产量,(3)有巨大的资源量作为基础,(4)地质上风险性不,(5)投资少,尽量采用非热力采油方法,此外,诸如油砂处理和气
体管外窜流等环保问题也是令人关注的,关键性的风险因素依然是油气价格,地价以及经济可行的油砂处理方法,稠油出砂冷采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是两项最有吸引力的稠油开采新技术,本文对稠油出砂冷采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阐述其开采机理,典型矿场实例和开采动态特征以及相关的技术策略,作者以后还有专门文章介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总页数】13页(P52-64)
【作者】S.Chugh;刘新福;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5
【相关文献】
1.稠油油藏出砂冷采关键技术分析 [J], 刘一波
2.套保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技术研究 [J], 杨立博
3.稠油出砂冷采工艺技术 [J], 何术华;姚宏斌
4.稠油出砂冷采激励地层出砂技术 [J], 林景禹;陶良军;黄青松;李学义;余朝斌
5.稠油出砂冷采过程中出砂量的确定 [J], 刘彦成;李云鹏;蒋曙鸿;张彩旗;张雷;江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油藏出砂对渗透率影响及出砂规律实验模拟

(1+++)油藏出砂对渗透率影响及出砂规律实验模拟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5)0620105204SZ 3621油藏出砂对渗透率影响及出砂规律实验模拟曾祥林1,2,何冠军3,孙福街1,王平双1(1.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2.北京大学;3.西南石油学院)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项目“渤海稠油油田少井高产开发可行性研究”部分内容(海总科[2001]194号)摘要:油井出砂给油田生产带来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层渗透率,从而提高油井产能。

为深入认识适度出砂提高油井产能机理并为现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出砂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和出砂规律。

以渤海SZ3621油藏砂样为研究对象,进行砾石充填和金属筛网防砂实验,分析不同完井方式下压差、出砂与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蚯蚓洞及其网络形成情况。

实验结论是:适度出砂开采时宜采用筛管或割缝管完井方式;出砂提高了地层渗透率并形成蚯蚓洞网络,能提高油井产能;压力扰动对出砂有显著影响,出砂量与产油量相互依存,随着砂粒不断采出,原油产量不断增加。

图5参8关键词:疏松砂岩;出砂;渗透率;模拟实验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SZ3621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的辽西低凸起,皇岛市102km 。

该油田储集层为东营组下段,主体部位厚达200m 以上,层数多,岩石结构疏松,油黏度大,地层微粒运移和油井出砂是该油田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为深入认识适度出砂提高油井产能机理,本文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出砂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和出砂规律。

实验内容包括:人造岩样制作,砾石充填防砂效果评价实验以及简易防砂条件下岩样出砂规律实验。

1实验设计在研究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岩样出砂模拟实验装置,该仪器主要由长岩心多点夹持器系统、流动及回压系统、控制采集系统、操作面板集成等,实验装置见图1。

设计的出砂模拟管长2.3m ,岩心最长可达2m ,上有多个测压管,可在实验模拟井底地应力下的出砂情况过程中实时监测压力分布情况,研究出砂造成的距井眼不同位置的储集层渗透率变化,模拟多种防砂方式下出砂对渗透率的影响。

含水率对稠油出砂冷采的影响

含水率对稠油出砂冷采的影响

1 实 验 步 骤 . 2
( 在将 人造岩心放 人岩心夹 持器之前 ,需 要烘 1)
层 温度设 定恒温箱 的温度 。恒温箱 温度 误差为 ±1C 。 q ( 使用人造岩心 ( 4) 稠油岩心不易钻取 ) ,岩心外
干冷却 ,并抽空充分饱 和地层水 。为了减少实验误 差 ,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 大专项 “ 海上稠 油油田高效 开发示范工程” ,项 目编号 :2 0 Z 5 5 。 08 X0 0 7
第一作者简介 :赵 少伟 ,18 年 生,2 1 年获得 中国石油大学 ( 94 00 北京 ) 硕士 学位 ,现主要从 事钻 完井方 面的现场和科n -作 。 r -
E ma: hoh @c o c O . — i z asw2 n o . I c l Cn n


| |
21 0 0年等 5 ・ 石海 { 论 坛 2 l 曼 5
4150100图2饱和水岩心含油率与含水率曲线50压羞为48mpam岩心为渗透率266mdo1020304050607080实际生产中油水是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经近井地时间min带进入井筒的由于油水的高流度比目前很多稠油油图4饱和水岩心产液曲线田的产水量远高于产油量处于高产水阶段
赵 少伟 等 :含 水 率对 稠 油 出 砂 冷采 的 影响
将岩心 饱和水后 ,放 人岩心夹 持器 中 ,按 照上述
步骤 在恒压 下进行 实验 。
从 图 4可见 ,由于水 的迅速 流人 ,使 得饱和水的
摘 要: 了研究近井地 带含水率对稠油 出砂 冷采的影 响, 室内模拟 了不 同含水情况时, 为 在 恒压 下的油水产 出规律 。 实
验通过在恒压下将稠 油和地层水 同时注入 人造岩心,研 究 了渗流机理和产液规律。实验 结果表 明,在同样 的压差下 ,近 井

稠油出砂冷采后VAPEX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稠油出砂冷采后VAPEX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极 为相似 ,但 比蒸 汽 泄 油 和 注 C 高 采 收 率 技 O 提
术 优 点 多 ,具 有 很 开 采 技 术 , 是 上 世 纪 8 0
年代柬 9 O年 代 初 在 加 拿 大 率 先 发 展 起 来 的

1 注 C 高 采 收率 技 术 O 提
开 发 稠 油 油藏 ,提 出 了笔 者 的 建 议 。
步 的解 决 。 储 层 中 注 入 C 提 高 采 收 率 的 机 理 主 要 表 现 O:
1 1 注 C 提 高 采 收 率 机 理 . O:
关键 词 驱
稠 油 出砂 冷 采 C 驱 蒸 汽 O: 可 行 性
在 :降低原 油黏 度 ,增 加原 油的膨胀 ,降低 界面 张 力 ,溶解气 驱 的作 用 ,改善 流度 比 ,以及提 高储层
为 了 有 效 地 提 高 稠 油 出 砂 冷 采 后 的 采 收 率 ,笔
难 实现 注气 采 油 的 。国 内 注 C ) 提 高 采 收 率 技 术 (。
发 展 较 晚 的 最 根 本 原 因 是 C 气 源 不 足 , 不 像 国 O。
外 ( 主要 是美 国 、加 拿大等 围)在 油 田附近就有 大
渗 透 率 等 ,都 使 得 原 油 黏 度 大 幅 度 降 低 ,从 而 使 原
油 流 动 性 增 强 ,达 到 驱 油 的 目的 。
溶剂 蒸气抽 提
D : 1 , 9 9 J 1 I. 0 2~6 1 0 0 1 . 0 0l 0 3 6 / .S ' 1 0 SI 4 X 2 1.00 3
后 可 行 的 技 术 主 要 有 两 大 类 :热 采 ( 要 是 注蒸 汽 主 技 术 ) 和 冷 采 ( 要 是 注 C 和 VAP X 技 术 ) 主 O。 E 。 在 我 国 热 采 技 术 比较 成 熟 ,应 用 也 比较 广 泛 ,但 是

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技术实践

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技术实践

验。 射孔孔径增大到2 一 5 , 0 2 m 孔密达到2 一 0 m 4 3 孔/ ,生产初期产量和含砂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m
但提高幅度不大, 且生产一段时间后产量和含砂量下 降较快,没有体现高产、 稳产的特点。 323 配合不钻穿水层开展新井出砂冷采试验 .. 为防止底水沿第二界面上窜, 开展了不钻穿下部 水层的出砂冷采试验, 孔径达到2 m 一次射孔孔密 5 m, 达到3 孔/ , 0 m 真正达到了大量出砂的要求, 同时在生 产过程中, 及时向油井中注入热油洗井, 保持了油井的 高产、 稳产, 出砂冷采的典型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 33 出砂冷采技术全面推广 . 随着各项配套技术的不断改进, 逐步摸索出一套 适合套保油田出砂冷采的完井、采油技术及激励油层
增加到 2 一 孔/ , 8 犯 m 采用携砂能力强的进 口螺杆泵 采油, 开展先导试验, 见到了良 好的效果。但由于螺杆 泵排量小, 螺杆泵下在油层中部, 射孔孔径小及老井生 产一段时间后, 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降低等原 因, 出砂冷采的典型生产特征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22 配合提高固井质量开展新井出 .. 砂冷采试验 由于老并固井质量差,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出 水。配合提高固井质量,开展了新井的出砂冷采试
萨克斯坦等国家也广泛的应用了此项技术。 12 国内应用情况 .
19 年 6 月,河南油 田在古城油 田泌 15区一 97 2 个具有一定常规产能的中等埋深疏松砂岩普通稠油油 藏中开展了出砂冷采试验, 见到了出砂冷采增产的效 果, 证实了该类油藏出砂冷采是可行的。
水活 跃的特点。 萨尔图油层油藏埋深3 一0 m 0 4 , 0 0
05 d . 3 。在该区块新井单井出砂冷采日 m/ 产油 2 - 7 耐, 平均29 . 耐, 是常规试油的5 上, 倍以 含砂6 % 一 %,泡沫油体积占 8 产出液的1% 一 0 o 0 2%

油层出砂预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_刘新锋

油层出砂预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_刘新锋

油层出砂预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刘新锋,楼一珊,朱 亮,李威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 要:总结了不同完井方式下的出砂预测模型,对于弱胶结稠油油藏,广泛采用“稠油冷采”技术,允许一定量的砂砾随着流体流向井底,从而改善渗流条件,提高产量,结合蚯蚓洞模型出砂量预测和现实生产工矿特征,给出了研究适度出砂量的方法步骤。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出砂是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流固耦合成了出砂预测的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出砂预测;蚯蚓洞模型;适度出砂量;流固耦合中图分类号:TE3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07)01—0056—03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出砂是油田面临的严重问题,不但缩短油井的寿命,磨蚀井下、地面设备,桥堵或堵塞井眼,而且降低油井的产量或迫使油气井停产,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出砂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准确预测并有效的加以防止,不仅能延长油井的生产年限,而且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出砂预测发展概况出砂预测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涵盖了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等多学科领域理论,且受地层力学性质、流体性质、完井及开采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出砂预测是多学科的组合。

出砂预测方法大致经过以下发展历程:1972年Stein首次将地层出砂与岩石强度相联系,提出了预测出砂的理论模型,但他未考虑到油藏压力的衰减及含水的影响;1975年,Tixier等人提出了应用测井资料判断油井是否出砂,但该方法不能计算最大无砂产油速率;1981年Coates等人提出了应用莫尔圆应力分析法将出砂与井眼周围应力状态相联系;近年来,H oek(2000年)、Sam-suri(2000年)对出砂量与油井产液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结果。

(3)钻探漂浮平台上的所有部件应连接稳固,无架空部件,平台四角用12.5mm的钢绳固定在岸上,用手拉葫芦绷紧。

稠油出砂冷采中的完井与引流技术

稠油出砂冷采中的完井与引流技术

l 完 井技 术
1 1 沉 砂 口 袋 .
13 射 孔 . 13 1 射 孔 方 式 ..
油层 大量 出 砂形 成 高 渗 透 的 。 蚓 洞” 蚯 网络 是 对直 井 、 井 、 向井来 说 , 射孔 段 之 下 留一 稠 油出砂 冷采的重 要 开采 机理 , 斜 定 在 也是 该技 术 成功 的 段沉 砂 口袋 是 必 要 的 。许 多 公 司在 冷 采 井 中使 用 前提 条件 。与此相适 应 , 油出 砂 冷 采井 必 须采用 稠
关 t 词 : 油 ; 采 ; 孔 ; 杆 泵 ; 筲 降 粘 稠 冷 射 螺 井 中 圈 分 类 号 : E 4 T 35 文献标识 码 : A
稠油冷 采是 一种 非加热 一 次采 油 方式 , 稠 油 在 精 良的螺 杆 泵 系统 采 油 。近年 来 在 加 拿 大 稠 油储
( o ) 大减少 了开井 失败 的次数 。 )l r 大 e
要: 冷采被 用作 一种新 的采油 工 艺可 以成功地 用于 未胶 结砂 岩 中的稠 油。采 用太孔 径 、 穿 深
透 、 密度 射 孔技 术对稠 油出砂 冷 采 是 必须 的 ; 用适 应 高舍 砂 量 和 高原 油粘 度 的 高转速 螺 轩 高 采 泵 . 螺轩 泵下入 油层 底部 等引流 技术措 麓 对出砂冷采 是 十分 有利的 。 且
维普资讯
新 疆 石 油学 院学 报
2O 拒 O2
长距离 蚯蝴洞 。 外形成 稳 定 的 砂 桥 , 利 于 砂 子 产 出和 “ 蚓 洞 ” 的大 直 径 、 不 蚯
. 2 的形成 ; 当孔 径大 于储 层颗 粒粒 径 的 6倍 时 , 难 1 3. 射 孔 炮 弹 则
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1 4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P i 一 △p
由于稠 油 的粘 度 随 温 度变 化 异 常显 著 , 其 强化 开 采 通 常 采 用 热 采 方 法 实 现 。 但 由于 热 采 常 用 燃 烧 甲烷来产 生蒸 汽 , 其 操作 费用 较 高并呈 上 升趋势 。 在 油 价 日益 上 涨 的 今 天 , 迫 切需 要一 种低 成 本、 高 效 的
高 。 稠 油 出m ) - 冷采 就是在 适 合 的条件 下 , 通过将 原 油和砂 同时采 出, 明 显 改善 储 层 流 动 特 征 的 方 法 。 出 砂 冷 采 的 作 用机 理 是 一 个 变 化 的 过 程 , 不 同 时 期 的 主 要 作 用机 理 不尽 一 致 , 但 出砂 仍 是 油 藏 保 持 高 产 的 主 导 因 素 。本 文 介 绍 了稠 油 油 藏 的 骨 架砂 蚀 标 准 , 给 出了临界 生产压差 的 计算 方 法 , 着 重 描 述 了产 砂 模
上 式 中 一 2 ( l 旦 u)

( 1 )
改 善储层 流动特 征 的方法 。 稠油 出砂 冷采 技 术是 2 O世 纪 8 0年 代 中 期 发 展 起 来 的 。经 过 2 0多 年 的 不 断 探 索 研 究 以 及 现 场 实 践 , 对 其 主 要 渗 流 机 理 的 认 识 已逐 渐 清 晰 。 稠 油 出 砂 冷 采 中描 述 流 体 渗 流 机 理 的 数 学 模 型 对 于 帮 助 人 们 认 识 和 有 效 地 开 发 稠 油 油 藏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本 文 着 重 对 冷 采 中 不 同开 采 阶 段 起 主 导 作 用 的 影 响 因 素 做 了逐一描 述 , 并 展 现 了 主 要 机 理 下 的数 学 模 型 。
层 出砂 。
冷 采 的产 量 , 常 采 用 增 加 生 产 压 差 激 励 出 砂 的 方 法
来 扩 大油流 通道 , 减少 流动 阻力 。
1 骨 架 砂 蚀 标 准
2 油 出 砂 冷 采 模 型 描 述
2. 1 砂 模 型
出砂 冷采 的 作用 机 理 是 一个 变 化 的过 程 , 即 在 不 同 时期 其 主 要 作 用 机 理 不 尽 一 致 。在 开 发 的 早 期 阶段 , 泄 油 面积 很 小 , 流 动 的距 离 较 短 , 压 力 梯 度 很 大。 这 时 砂 的 流 动 对 流 体 流 量 的增 加 起 重 要 的 作 用 。 同时泡沫 油 开始在 近井 地带 形成 , 并促 进砂粒 脱落 。

移、 沉 淀 或 者 堵 塞 孔 隙 喉 道 。反 过 来 , 它 们 也 将 影 响
油 藏 流 体 的 渗 流 和 岩 石 骨 架 的 变 形 。 为 了 提 高 稠 油
由方 程 ( 3 ) 可 以 得 出 临 界 生 产 压 差 Ap c 。因 此 骨 架砂 蚀判 断标 准为 : 当A p < Ap c时 。 岩 石 骨 架 未 被 破 坏 , 地 层 不 出砂 ; 当 Ap >A p c时 , 岩 石骨架 被破坏 . 地
型 、 蚯蚓 洞模 型 以及 泡沫 油模 型 , 以便 更 为 准 确 地 预 测 油 藏 生 产 动 态 。
关 键词 : 稠 油冷采 ; 出砂 ; 蚯蚓洞; 泡沫 油; 数 学 模 型
中图分类 号 : TE3 1 9 .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3 ) 9 一O 0 1 6 一O 2 图 1是 水 平 裸 眼 井 的 力 学 模 型 。 以 应 力 分 析 为 基础 , 最 大 径 向 应 力 、 最 大 周 向应力 o o 和 最 大 垂 向 应 力 表 示 如 下 :
垂 向主应 力 , MP a 。
塑 性 流 体 遵 循 相 似 的 方 程 Dr u c h e r —Pr a g e r屈
服 准贝 U :
 ̄ /J 2一 KI l + H ( 3 )
式中: I 为 第 一 应 力 不 变 张 量 ; J 为 第 二 应 力 不 变 张量 ; K 和 H 是材 料参数 。 将 方程 ( 1 ) 代 入 方程 ( 2 ) 中. 简 化 后 得 到 关 于 生 产 压 差 Ap 的 二 次 方 程 :
开 采 方 式 来 开 采 稠 油 。 稠 油 出 砂 冷 采 就 是 在 适 合 的
条 件下 。 通 过非 热力 方式将 原 油 和砂 同时采 出 , 明 显
. 《 嘞一 ( 1 —2 1 j ) Ap - F 3 嘶I 一 一 P i L 一a - t - 2 u ( 嘶I 一仃 h ) 一2 r " N Ap
A hp 4 - BAp- t - C一 0 ( 4 )
岩 石结 构发 生形变 , 导致 固体颗 粒剥 离 。 当 油 藏 岩 石
变 形超 过其 破坏极 限 时 , 岩 石骨 架将发 生 破坏 , 骨 架 砂 也 随之产 生 。 一 部分 骨架 砂将 进 入流体 , 并 随 流 体 起 流动 , 叫 做 可 移 动 砂 。 它 们 在 流 动 过 程 中 会 运
内蒙古 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9 期
稠 油 出砂 冷 采过 程 学 模 型 研 究
王 颖
( 中油 辽 河 油 田分 公 司 , 辽宁 盘锦 1 2 4 0 1 0 ) 摘 要 : 由于稠 油 的粘 度 随温度 变化异 常显 著 , 其 强 化 开 采 通 常 采 用 热 采 方 法 实现 , 但 操 作 费 用 较
稠 油 出砂 冷 采 是一 个 流 一固耦 合 的过程 , 流 体 微 粒 不仅 可 以在 孔 隙介 质 中流动 )
式 中: p i 为 初 始压 力 。 MP a; Ap 为 生 产 压 差 , M Pa ; u是 泊 松 比 ; a为 有 效 孔 隙 压 力 系 数 ; 是 最 大 水平 主应 力 , MP a; a h为 最 小 水 平 主 应 力 , MP a;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