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50例

合集下载

老年心血管疾病

老年心血管疾病

(8)血压波动明显的患者,在应用长效制剂的同时 加用短效快速制剂。
(9)合理选择联用药物以达到最大效应,副作用最小。
目前主张:加入小剂量的第二个药物,而不是增加第 一个药物的剂量。
最近公布的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性研究(HOT STUDY)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在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 面是极其重要的。
该研究基础用药:CCB 根据血压加用:β受体阻断剂或ACEI 未达目标血压者:还可加氢氯噻嗪(HCT),最多 可4种药联用。
增快也不明显。这与中青年心衰不同。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心脏病的既往史,有左心或右心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 征常不难诊断。 X线检查除外肺内感染、占位病变,确定胸水; 心脏超声是必备的检查;
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 :目前是鉴别和诊 断心衰的有力指标。
2.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立位比卧位的收缩压下降
超过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
3.晨峰高血压现象:老年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
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
迅速达到较高水平,称为晨峰高血压或血压晨浪
(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老年高血压患
第四讲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学时:4
要求:掌握ACEI、钙拮抗剂、-受体阻断剂
等在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及选用原
则;
熟悉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
一、概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都会
发生改变。 心脏: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岁时左心室比30岁时增厚约25%,心肌细胞
纤维化,横纹消失,淀粉样变,胶原含量增加,心肌兴奋

五禽戏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

五禽戏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

五禽戏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一、五禽戏概述五禽戏,又称五禽戏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保健功法,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由汉代医圣华佗所创。

五禽戏是一种仿生动物动作的养生功法,共有鸿喜拜日、朝阳伸展、虎虎生威、鸟飞求食、啄食饮血五个动作。

每个动作都模仿一种动物的动作,并结合人体的生理特点,通过肢体的舒展、躯干的旋转、呼吸的调控等手段,起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作用。

五禽戏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广泛推崇为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尤其受到老年人的青睐。

二、五禽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1. 增强心肺功能五禽戏的动作要求身体不断伸展、扭动,配合深呼吸,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的人,心肺功能指标普遍较好,心脏的收缩能力和排血量得到改善,呼吸系统的弹性和容积也有所增加,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2. 促进血液循环五禽戏的动作需要身体不断伸展和扭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研究表明,五禽戏练习者的血液流速和循环速度会有所提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改善心理状态五禽戏的练习需要专注于动作、配合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舒缓紧张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三、五禽戏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 临床案例1一位60岁的高血压患者,因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开始练习五禽戏。

经过半年的时间,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心肺功能指标有所改善。

2. 临床案例2一位70岁的冠心病患者,因经常做五禽戏练习,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肺功能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

四、五禽戏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的建议根据以上的研究和临床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对老年人的健康建议:1. 老年人可以适当练习五禽戏,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练习。

2. 练习时要专注于动作和呼吸,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7-26T14:38:47.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刘峰[导读]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可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刘峰(金牛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该药安全性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副作用比率为6.67﹪,对照组出现比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可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环磷腺苷葡胺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042-02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重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情况更为危急,并且该病常伴随多器官疾病,尤其作为老年人其免疫力及各器官功能均表现低下,因此种种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病患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慢性心衰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亦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将环磷腺苷葡胺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观察对象心功分级在NYHA分级Ⅲ∽Ⅳ级,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65.62±8.2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12±7.5)年,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病症分型,性别,年龄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而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包括心排血量、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的变化;2.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的缓解作用,如呼吸困难、水肿等的改善情况;3.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包括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4.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长期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5. 为临床医生提供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参考依据,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正文2.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群体,共计100例。

男性占60%,女性占40%,年龄范围在60岁至8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持续时间为12个月。

治疗前,患者需完成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心功能等级、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检测。

治疗过程中,患者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定期复查心功能等指标并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再次的临床评估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统计分析数据,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其中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是较为严重且常见的类型。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在长期受损后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各项生理功能。

而心肌梗死则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心肌血供不足,导致部分心肌梗死,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脏的负荷,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

在治疗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梗死方面,比索洛尔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在许多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比索洛尔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患者的特征、疗效评估、安全性评估、副作用分析以及临床应用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字数: 242】.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我们希望检验比索洛尔对于这一特定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也将关注比索洛尔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耐受性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情况。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尽的治疗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比索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和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

研究对象为5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

研究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进行对照,每组患者数量均为100人。

在研究开始前,我们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心功能等级、心肌梗死面积、基线心率、血压等指标。

中药组方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研究

中药组方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研究

中药组方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中药煎剂口服加银杏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单纯给予银杏注射液静脉注射,用药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P<0.05),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患者应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中药组方;银杏叶注射液;老年;心血管疾病;焦虑;疗效老年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第一杀手”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出汗、胸闷、头晕、无力等[1]严重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作,甚至会引起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增加负面影响,我科自2012年来应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口服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症状患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患者64例。

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

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18±10.36)岁。

临床有胸闷、胸痛症状的28例、高血压为16例、心律失常12例、神经官能症8例。

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

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8-03-19T13:11:52.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9期作者:陈宝红[导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内科上海 201411)【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银杏酮酯滴丸。

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28天。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率血压变化等。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疗效确切,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理想用药之一。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银杏酮酯滴丸;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41-02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冠状动脉病变外,也会因为血压升高导致心跳加快。

常用药品虽然可以扩张血管,但也能引起交感神经反射兴奋,增快心率,所以对血压和心率同时上升者不适用。

因此,临床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提高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笔者选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老年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评判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71岁~88岁,平均年龄79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70岁~89岁,平均80岁。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为以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9年3月临床进行治疗的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

结果其中,有2例发生心脏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1例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77例病例病情得到改善恢复良好,没有出现非致死性再梗死及脑卒中致死亡等不良事件。

结论中老年人、肥胖者以及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的人员等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员还应当积极进行有氧运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脂、血压以及体重,还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近年来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普遍存在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是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病程长,需要患者长期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可以说,这种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导致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总体来看与人们的优越生活密切有关,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强,人们的作息时间等都发生了不良的改变,这些因素在患上心脑血管慢性疾病中起着促进作用。

因此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很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9年3月临床进行治疗的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1±9.4)岁。

包括20例心肌梗死,38例心绞痛,12例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7例脑出血。

上述病例24.2%存在家族遗传史,44.2%的病例有吸烟的习惯,35.1%的病例有饮酒的习惯,67.8%的病例作息不规律,平均病程(9.4±3.1)年。

1.2方法第一,在实际预防过程中,病人要充分认识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认识到潜在的危险因素,然后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发挥心脑血管预防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50例
发表时间:
2016-06-13T11:12:57.8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作者: 马俊荣
[导读] 从50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来看,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戒烟戒酒等方法对这一病症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改
善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明显的调节作用。

马俊荣

海林市海林镇中心卫生院
1571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的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出我
院从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共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临床治疗的表现以及后期康复情况及其相关问题的分
析。结果:从
50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来看,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戒烟戒酒等方法对这一病症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结论:通过研究发
现,改善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明显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严重的情况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老年患者的
心血管疾病成为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下文根据来我院治疗的
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这一问题的研究,旨在通
过本次研究能够得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更好地解决老年心血管患者治疗方面的问题。
1
研究资料

心血管疾病属于比较常见且多发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心血管疾病也被看作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
3人死亡,就有1个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在老年人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在发病率和死亡率上都占了最高,老年
人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有以下几种: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等等。从目前来看,患有冠心病的群体中,老年人的发病和
死亡几率依然最高。由北京的相关调查数据可知,患有冠心病且猝死的患者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普遍偏高。而由美国的统计数
据可知,由心血管疾病致死的病例中,
70%的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临床病理以冠心病为主,并与动脉内皮细胞和机体老化、平滑肌细胞
促炎表型变化、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等因素有关,这就是所谓的
“血管老化”,该病症与年龄之间成正比。下文就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
疗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治疗手段及效果的分析,发扬其先进之处,弥补其不足,以帮助广大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
健康。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通过研究,为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而提供相关可行性
建议。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在开始研究之前将研究内容均已告知患者知晓。这些患者在经过检查后,都确诊患有心血管疾
病。
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0-85岁,平均72.7岁;50-59岁13例,60-69岁18例,70-79岁12例,80岁以上7例;所有患者病
程为
4个月-20年。50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17例,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冠心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
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29例,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有21例。
3
研究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检测,采用MRI和CT成像对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查。患者在保持卧位的同
时,检测其呼吸、血压、心电图等体征变化,同时适时地对其进行强心治疗、吸氧(低流量)治疗、利尿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为保证患
者呼吸畅通,对其进行平喘和化痰的治疗,并平衡体内酸碱、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对于心绞痛以及高血压并发患者,可选用苯磺酸氨
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福辛普利钠,该药物的用量要参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服用利尿剂。由于不同的
患者所患病情轻重略有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药剂,并且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安排各项细节治疗方法。
4
研究结果

在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后,47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反复入院治疗病情反复无明显好转,1例患者死亡,其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肌梗
死以及心力衰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血压均处于正常水平,即
140/90 mm Hg;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逐渐恢
复正常,将老年患者以年龄为依据分为三组,其心率恢复情况为:
50-69岁患者平均心率为75.5次/min;70-79岁患者平均心率为76.0

/min;80岁以上患者平均心率为73.8次/min。
5
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临床治疗相关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下问题: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患病几率就越高,此结论和
脑力劳动者患病几率高于体力劳动者的相关对比研究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目的是以提高老年人的
生活质量为主,同时尽力延长他们的寿命。通过研究,提出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几点措施:第一,合理饮食,培养有规律的饮食意
识。在平日生活中,应该引导老年人多食用低脂肪食物、易消化食物以确保营养的充分摄入。第二,戒烟少酒。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
质会直接引发老年人冠状动脉的痉挛,从而引发冠心病;虽然酒类中的物质能够提高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该成分对人
体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大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第三,坚持适量的锻炼,控制体重。由长寿老人的调查报告可知,保持长寿
的秘诀之一就是坚持适量锻炼,只有坚持适度锻炼,才能确保体重的稳定,并减少肥胖。以上建议需要长期坚持。除此之外,我们也鼓励
广大子女多多陪伴、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6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心血管疾病是一项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疾病,并且发病后果较为复杂且严重,需要得到妥善的治疗。通过

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跟踪记录的恢复信息我们发现,日常的生活习惯对这类疾病的影响非常明显,规范老年人的饮食习
惯、生活习惯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艾丽菲热·买买提,陈红,任景怡,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
14
(6):619-621.
[2]
牛艳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及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31(3):562-562.
[3]
魏智民,蔡建芳,崔华,等.北京地区 49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回顾性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
32
(3):297-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