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原发性淋巴瘤MRI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特点

他 肿瘤 如胶 质母 细胞瘤 相 混淆 。本 文 回顾 性 分析 我 水 肿带 的宽 度 >2 cm 且 ≤1/2大脑 半 球 ;3级 指 重
科 2003~2005年经 手术病 理证 实 的 1 1例脑 淋 巴瘤 度水 肿且 水肿 带 的宽度 ≥1/2大脑半 球 。
MRI表 现 ,以期提 高对 本病 的诊 断 和鉴别 诊 断水平 。 1.4 T.WI、T2WI信 号 强度 统 计 方 法 以 同一 序 列
回顾分析 。结果 :11例共检 出 l7个病灶 ,病灶 T,wI均呈低信号 ,T:wI呈等或稍高 、稍低信号 ,单发或多发 ,境界清晰 ;轻中度
瘤 周 水 肿 ,并 可 见 “火 球 样 ”水 肿 ;增 强 后 病 灶 多 明 显 均 匀 强 化 ;“缺 口征 ”、“尖 角 征 ”的 出现 具 有 特 异 性 。 结 论 :脑 淋 巴瘤 的
(TR/TE=340/14)、FSE—T2WI(TR/TE=3 200/145) 及 胼胝 体 2例 。病 灶 最 大 径 为 17~56 mm,平 均
序 列 ;矢状 面 T.WI;并 根 据 需 要 适 当增 加 冠状 面 扫 31.7 mm。在 MRI SE—T.WI上 ,所 有 淋 巴瘤 均 呈 低
DU Ⅵ i.ren
(CT& MPJ Room,Wuh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MRI f indings of pr ima ̄ brain lymphomas(PBL)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Methods:MRI and
龄 16~72岁。病程 7天 ~6个月。临床表现与病 号 。同时在注射 Gd—DTPA增强后 ,根据其强化方式
原发性颅脑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MRI诊断分析

极 易 误 诊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1 7例 经 病 理 和 免 疫 组 化 证 实 的 原 发 性 颅 脑 弥漫 大 B细 胞 性 淋 巴 瘤 的 l 临床 及 MR 资 料 , 结 合 国 内外 文 献 , 探讨其 影像 学特 征 , 旨在 提 高 对 原 发 性 颅 脑 弥
漫 大 B细 胞 性 淋 巴瘤 的认 识 及 诊 断 水 平 。
1 0 4 ms ) ; 矩阵 2 5 6 ×2 5 6 , 层厚 6 mm, 层距 1 mm。
原 发 性 颅 脑 弥 漫 大 B 细胞 性 淋 巴瘤 , 是 一 种 少 见 的 中枢
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 约 占淋 巴瘤 的 1 左右, 脑肿瘤 的 0 . 3 5
~
1 . 5 , 临床表现 无特 异性 , 影 像 学表 现多 样化 , 在 临 床 上
( 广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放 射 科 南 宁 5 3 0 0 2 1 )
摘 要 目的 : 分 析 原 发 性 颅 脑 弥 漫 大 B细 胞 性 淋 巴瘤 的 MR I 表现 , 以 提 高 该 病 的诊 断 率 。方 法 : 回 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病 理 及 免
囊变的有 1 2 个, 1 个有 出血 , 病灶周围可见轻到重度水肿带 。病灶 多位 于大脑各叶深部脑 白质 区, 易累及基底节区 、 胼胝体 、 透
明 隔 及 室 管 壁 。增 强 扫描 病 灶 多呈 不 规 则 团 块 状 、 结节状明显均 匀强 , 可见 “ 尖角征” 及 “ 脐 凹征 ” 。原 发 于 颅 骨 的淋 巴瘤 , 颅
疫组化证实 的 1 7 例 原 发 性 颅 内淋 巴瘤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及 影像 学 资 料 , 1 7例 术 前 行 MR I 平 扫 及 增 强 扫 描 。结 果 : 病灶单发 1 1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报告一例

另 外 ,M RA 检 查 时 积 水 型 无 脑 畸 形 的 大 脑 中
4 .李珊. 积水型无脑畸形2 例报告 [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8. J ] 052( 74 ) 5 .鱼博浪. 中枢神经 系统 c 和 M 鉴别诊断 [] T R 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
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的血管分 支不显示… 。
通讯 作 者 :马 戈
罕 少疾 病 杂 志 2 1 0 0年 O 6月 第 1 7卷 第 3期 6 3
性肿瘤 ,近 2 0年发病率 明显上升 ,近 1 0年发病 率 增 加 了 3倍 以 上 , 占全 身 淋 巴 瘤 的 1 , 占 中枢 % 神经系统 恶性 肿瘤的 0. %~1 5 5 . %,发病高峰在 4 0~6 0岁 ,性 别无差异 。肿瘤可单 发或多发 ,可 以在 中枢神 经 系统 的任何 部位 发 生 ,但 常好 发于 脑 室 周围结 构 。主 要临床 表现 与其它 占位 性病 变
杨学东
叶喜林
伍开 明
周边 有 大小 不等 的灶 周水 肿 ,强化 效 应明 显 。初 步诊 断 :原 发性 颅 内淋 巴瘤 。 后行 立体 定 向穿刺 活 检 , 病 理 诊 断 为 恶 性 淋 巴 瘤 。 告 知 病 情 ,最 终 患者选择 了化 疗的方案 ,1个疗程 后症状缓解 ,肌
左 侧 肢 体 肌 张 力 稍 高 , 上 肢 肌 力 Ⅱ级 ,下 肢 肌 力
原发性颅 内淋 巴瘤报告 一例 Ⅳ级 ,病理反射 阳性 。M RI检查示 :双 侧额叶及
脑室 内多发稍低 T, 号 ,等 T 信 或偏 高信号 ,类 圆形 ,边界 尚清 ,没有 钙化 ,病灶 边缘 不规 则且
脑淋巴瘤

鉴别诊断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1、转移瘤,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T1WI 低信号, T2WI 多呈 较高信号,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水肿与瘤体大小不成比例, 增强后,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中心坏死者呈环形强化,一些 病人可提供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史。 2、胶质瘤, T1WI 多为较低信号, T2WI 多为较高信号,病灶 境界欠清, 某些类型胶质瘤可有钙化成分,而淋巴瘤很少有钙 化。胶质母细胞瘤强化多呈不规则环形或分枝状,水肿和占位 效应更明显。耿承军等[4 ] 发现,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发 现颅内恶性胶质瘤新生血管数目较少,从而具有较低的相对脑 血流容积( relative cercbral blood volume , rCBV) ,提示 肿瘤早期强化不明显,而是缓慢强化,逐渐达到高峰,根据此可 用以鉴别恶性胶质瘤与淋巴瘤。 3、脑膜瘤, 多位于脑表面邻近脑膜部位,边界清楚, CT 多为 高密度,形态类圆形, 边界清楚, 周围有“灰质扣压征”,可有 钙化;MRI表现T1W I呈等或稍高信号, T2W I呈等、稍高或 稍低信号, ,增强后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原发性脑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 颅内恶性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1 % ,其仅限于颅内,没有脑 部以外部位的侵犯,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以20~50 岁居多, 大多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 HL) ,且多为B 细胞上升。 临床表现常与肿瘤所在的位置有关,主要症状有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和偏瘫、感觉减退,少数患者表现为脑干、颅神 经、小脑损害和癫痫、精神障碍等。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作者:岑家定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23期【摘要】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MRI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结果:14例患者的MRI表现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幕上大脑半球较深部,呈等或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不规则团块状肿块或类圆形团块状肿块,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较大,未见明确钙化、囊变及出血,边缘尖角征6例、脐凹征4例,瘤周见轻、中度水肿带。
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少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认识其MRI表现可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脑内;原发性;淋巴瘤; MRI脑内原发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是脑内少见肿瘤,占颅内肿瘤总数的0.2%~2%[1],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群中均明显上升。
笔者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进修期间收集该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器官移植史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淋巴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14例的资料,分析其MRI表现,旨在提高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表现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3~76岁,平均61岁;所有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无器官移植史,无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淋巴瘤;临床症状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癫痫、肢体障碍为主。
14例患者均手术病理证实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2 方法 MRI检查使用GE signa 1.5T及PHILIPS Achieva 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头颅表面线圈,常规行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扫描,采用SE T1WI和FSE T2WI序列,层厚4.5~6 mm,间距0~2 mm,增强扫描使用Gd-DTPA0.1 mmol/kg 静脉快速注射后行横、矢、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免 疫 功 能 正 常 人原 发性 中枢 神 经 系统 淋 巴瘤 ( P C N S L ) 的 常规 M R I 表现。 资料与方法 : 对 2 1 例 经 手 术 病
理证 实的 P C N S L的 MR I 表 现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其中男 l 4例 , 女 7例 , 平均年龄 4 9 . 6岁 。 结 果 : 2 1 例患者 共检 出 3 0个 病 灶 , 其
维普资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 0 0 7 年第 1 8 卷箜 鱼 塑
!
里 g : Z : 竺 ! : 垒 : 竺 : 鱼
・
3 8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 发 性 中枢 神 经 系统 淋 巴瘤 的 M砒
杨子江。 汪 林
( 福 建 省 泉 州 市 第 一 医 院 影像 科 , 福 建 泉 州 3 6 2 0 0 0 )
l y ,1 4 ma l e nd a 7 f e ma l e ,me n a a g e , 4 9 . 6 y e a r s o l d .R e s u l t s :T h i r t y l e s i o n s w e e r i d e n t i i f e d i n 2 1 p a t i e n t s . he T MR I i f n d i n s g
原发性脑淋巴瘤MRI和MRS表现

原发性脑淋巴瘤MRI和MRS表现朱旻钰;葛锐;阮怀军【摘要】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方法 11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脑淋巴瘤的患者,均行常规MRI 和MRS 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8 例单发,3 例多发,病灶位于皮层下白质6 例、基底节区2 例、胼胝体3 例,T1WI 显示6 例呈等信号,5 例呈低信号,T2WI 显示3 例呈等信号,8 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5 例可见握拳征,瘤体周围见轻、中度水肿;11 例MRS 显示:Cho 升高,NAA、Cr 降低,6 例见Lip 峰;病理证实均为B 细胞淋巴瘤.结论综合分析常规MRI、MRS 表现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作出正确诊断.%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RI and MRS appearances of the primary brain lymphoma. Methods Eleven cases with primary brain lymphoma proved by pathology underwent conventional MRI and MRS. Results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single lesion and 3 cases with multiple lesions. Tumors located in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in 6 cases, basal ganglia in 2 cases, corpus callosum in 3 cases. On T1WI images , 6 lesions were iso-intensity and 5 lesions were hypointensity; on T2WI images, 3 lesions were iso-intentsity and 8 lesions were hyperin-tensity. All of tumors were highly enhanced after contrast media injection, among which 5 lesions showed fist sign. Edema surrounding tumorrnwas light or moderate. MRS showed that Cho increased accompanied NAA and Cr decreased, and Lip peak could be seen in 6 cases which confirmed were B cell lymphoma by pathology.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RI and MRS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brain lymphoma.【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3页(P318-320)【关键词】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作者】朱旻钰;葛锐;阮怀军【作者单位】230000,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brain lymphoma,PML)在组织学上与非神经系统淋巴瘤相同,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
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1. 引言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由于淋巴瘤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多样化,确立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淋巴瘤的诊断金标准。
2.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往往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肿块、发热、乏力和盗汗等。
然而,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所以仅凭症状无法确诊淋巴瘤。
3. 影像学检查3.1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淋巴瘤中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关于淋巴结大小、形状、分布和内部结构的信息。
但是,CT扫描不能确定肿块是否为淋巴瘤,因为其他疾病如结核或肿瘤也可以引起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3.2 MRI扫描MRI扫描对于淋巴瘤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评估脑部或骨骼系统淋巴瘤的扩散时。
MRI扫描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分期。
4.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
通过活检获取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细胞和组织,然后进行病理学分析,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根据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基因型和基因组学特征,可以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分期。
5. 血液学检查5.1 血象血象检查可以提供关于淋巴细胞数量和形态的信息。
在某些淋巴瘤类型中,血象可以显示出淋巴细胞的异常增多或形态学改变。
5.2 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计数淋巴细胞的现代血液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检测细胞的大小、形状和表面标志物来确定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比例。
6.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对淋巴瘤的基因型和基因组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
PCR和FISH等技术可以检测淋巴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和异常表达,为淋巴瘤的亚型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7. 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是确定淋巴瘤亚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测细胞表面的免疫标志物,可以确定淋巴瘤是B细胞型还是T细胞型,并进一步确定其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