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多糖研究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与前景
植物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 7 刘爱文 , 陈忻 , 肖锋 . 关 从香蕉皮 中提取果胶 的工艺研究 . 食 品研 究与开 发,20 ,2 ( ) 4 6 0 2 3 1 :2 —2 . 【】 8 徐云升 , 宋维春 . 蕉皮制备 多功 能纤维添加剂的研 究 . 香 食 品工业科技 ,20 ,2 ( 1 : 14 4 . 05 6 1) 4 —1 5 【 】信 息栏. 9 香蕉皮可做 肉鸡饲料添加剂 . 饲料世界, 0 4 5 6 20 , / .
【】庹新兰 ,陈琼霞 . 6 香蕉皮提取物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的
实验研究 . 江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2 0 ,3 4 : .0 3 1( )
7 -81 9 .
可防治皲裂、冻疮。蕉 皮炖熟吃,可 防治高血压及脑血 管病变 ,同时对 防治痔疮便血也有效。蕉皮晒干研末成 粉具有 护肤美容 之功效 。另外 ,用香蕉 皮反复擦 拭皮
主观能动 疆 我们便能变废为宝 ,为社会带来财富。◇ 参考文献
【】 1 李仁茂 , 陈蓉 , 萧志成 . 粤西地 区四种香蕉皮的成分分析 .
【0 1 】信 息栏 . 香蕉皮 可做 肉鸡 饲料添 加剂 . 广西热带 农业 ,
2 0 ,9 () 04 4 5.
【 1信文深 . l】 香蕉 皮治疗瘙痒症 . 中国民间疗法 ,0 2 1 () 2 0 ,0 9:
维普资讯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20 年第 1 07 期
F ot Ch n o n
植物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徐 晓 飞 ,蒋 丽 ,唐 健 , 马忠 华
( 南方李锦 记有 限公 司,广 州 5 0 6 ) 16 5
《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一、引言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降血糖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虎眼万年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近年来在降血糖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
本研究将探讨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新型降血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二、虎眼万年青及其多糖成分概述虎眼万年青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该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虎眼万年青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生物碱等。
其中,虎眼万年青多糖因其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
三、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观察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对实验动物血糖水平的影响。
同时,采用生化分析等方法,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及药物成分的含量变化。
2. 实验结果(1)虎眼万年青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虎眼万年青多糖能够显著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同时,多糖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虎眼万年青铬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铬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在糖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虎眼万年青铬复合物能够进一步提高降血糖效果,可能与铬在糖代谢中的调节作用有关。
(3)作用机制: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内的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等途径,实现降血糖作用。
四、讨论虎眼万年青多糖及其铬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改善胰岛素抵抗:虎眼万年青多糖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调节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虎眼万年青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和利用,减少糖的合成和积累。
3. 抗氧化作用:虎眼万年青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药用植物硒多糖的

•药用植物硒多糖概述•药用植物硒多糖的提取与分离•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工艺研究•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目•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研究展望录硒多糖富硒药用植物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定义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应用前景功能性食品利用硒多糖的生物活性开发新型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医药领域农业领域药用植物硒多糖的提取方法030201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结构鉴定抗氧化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1抗炎作用23硒多糖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前列腺素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硒多糖能够增强抗炎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修复。
增强抗炎细胞活性硒多糖能够抑制炎症相关酶类的活性,如环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等,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相关酶类03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作用0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02增强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端粒酶活性抑制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护细胞免受衰老损伤抗衰老作用原料选择预处理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取采用适当的溶剂从原料中提取出植物中的多糖成分。
分离与纯化通过离心、过滤、干燥等手段,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
硒化修饰在多糖分子中引入硒元素,对其进行硒化修饰。
精制与干燥对硒多糖进行精制,去除未修饰的多糖和杂质,并进行干燥处理。
质量控制通过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对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质量进行控制。
标准制定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制定药用植物硒多糖的生产标准,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药用植物硒多糖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药用植物硒多糖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药用植物硒多糖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多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多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多糖。
多糖,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它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
你们知道吗?多糖可是我们身体的好朋友,像淀粉、纤维素这些都是它的一部分。
想想看,早上那碗香喷喷的燕麦粥,里面就含有不少的多糖。
多糖可是让我们的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像马达一样推动我们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
说到多糖的发展,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激动的故事!过去多糖的研究可是比较冷门,没多少人关注,大家都觉得它不过是些“糖”,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现在呢,情况可大变样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家开始意识到多糖在医疗、食品、甚至化妆品中的潜力。
比如说,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推荐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东西,这样能帮助消化。
这不就是多糖在发光发热吗?多糖的种类可多得很,像是海藻提取的多糖、菌类里的多糖,还有很多植物中也藏着它们的身影。
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些多糖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寻宝,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有些多糖还能增强免疫力,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这就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保护膜,让你不怕小病小痛。
再比如,某些多糖还能降低血糖,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真是功德无量啊。
咱们再来聊聊多糖的未来。
未来的多糖发展可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科学家们想要通过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来设计出更高效、更健康的多糖。
想象一下,未来可能有一种多糖,它能直接给你提供能量,还能让你保持苗条,真是太棒了!这就像是把美食和健康结合在一起,简直是双赢。
不过,朋友们,咱们也得注意,多糖虽然好,但也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
过量摄入可会引发肠胃不适,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像过于甜的糖果,吃多了可就要上火啦。
适量、均衡,才是王道。
这就像喝酒,喝酒要有度,不能喝到头晕眼花的地步,喝着喝着就变成了“酒鬼”。
所以,咱们要学会智慧地选择,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再说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尝试一些富含多糖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尤其是燕麦和豆类。
黄芪多糖的作用

黄芪多糖的作用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糖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也因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衰老方面有较强的活性而备受关注。
HPLC法是近年来被用于定量测定。
因其良好的分离功能而被应用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其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类物质;黄芪皂甙;黄酮类及含总量约为1.23%的25氨基酸,23种微量元素(其中铁、锰、锌、硒含量较高)、叶酸、胆碱、亚麻酸等多种成分。
1、黄芪多糖药理作用1)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清作用和明显增加脾重量。
2)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型肿瘤油明显的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与IL-2/LAK抗肿瘤作用相似,并对IL-2/LAK有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二者配伍应用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二者合并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二者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能力下降的作用。
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可改善机体肿瘤而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促进免疫细胞活化释放内源因子,防止过氧化作用从而造成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鸡马立克氏病。
3)对创伤感染的影响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CE2的释放,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
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与环氧化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既增强了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又明显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
由此可见,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4)保护作用张艳等人发现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又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二者引起的小鼠病理组织改变又明显的保护作用。
《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我们观察了刺五加多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对其在肝损伤中的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能够有效减轻免疫性肝损伤。
一、引言刺五加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已被广泛认可。
近年来,刺五加多糖因其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
其中,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本研究所用刺五加多糖为纯化后的样品,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
实验所用药品及试剂均为市售高品质产品。
2.2 方法(1)刺五加多糖的提取与纯化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提取刺五加根部的多糖成分,并进行纯化处理。
(2)免疫调节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观察刺五加多糖对免疫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等的影响。
(3)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构建及治疗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刺五加多糖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肝损伤的改善效果。
(4)指标检测通过血清生化指标、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及保护作用。
三、结果3.1 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刺五加多糖能够显著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2 刺五加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给予刺五加多糖治疗的小鼠,其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组织学检查显示肝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炎症反应得到缓解。
四、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保护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免疫性肝损伤的程度。
此外,刺五加多糖可能还具有直接的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进一步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多糖研究报告

多糖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多糖是由多个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多糖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活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可能的应用价值,为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1.实验组建立: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如小鼠或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给予多糖干预:将实验组动物给予一定浓度的多糖溶液,对照组动物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观察指标测定:通过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如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免疫指标等,评估多糖的生物活性。
研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多糖可以显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调节免疫功能。
此外,多糖还具有抗肿瘤、降血糖、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效应。
研究结论: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多糖的机制研究、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以期发现更多多糖的活性成分和开发更多的多糖药物。
研究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1.多糖的活性成分研究:分离和鉴定多糖中的活性成分,探索其作用机制。
2.多糖的药物开发研究:利用多糖的生物活性,开发多糖药物,并进行临床试验。
3.多糖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通过调整多糖的结构,探索不同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4.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研究多糖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评估其协同效应。
总结: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多糖的活性成分和机制,并开发更多的多糖药物,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概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以及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包括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以及近年来在结构解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综述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茯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对于其后续的结构研究和药理作用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等。
水提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加热煮沸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多糖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到其他水溶性杂质的干扰。
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对多糖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醇提法相对于水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且需要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等,使茯苓细胞壁破裂,多糖成分更易溶出。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对物质分子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快速溶出。
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多糖研究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与前景
摘要:综述了中草药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上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多糖;结构;生物活性
近年来,由于多糖大量的生物活性功能以及在功能食品和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日益活跃,成为天然药物、生物化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
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出,其中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研究也十分活跃[2,3]。
1 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糖是α-碳原子上带有羟基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能水解生成这些化合物的物质。
可分为单糖、二糖、寡聚糖(含3个以上的单糖)和多糖。
多糖(polyasccharide)是天然化合物中最大族之一,是有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4]。
它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多于20个糖基的糖链。
由于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形成直链多糖、叉链多糖,还可以形成环状的多糖。
多糖的结构较蛋白质的更为复杂,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5-7]。
2 多糖的生物活性
现已确认,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促进、抗炎、抗病毒、抗凝血、降血糖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1)调节免疫功能
Suzuki等认为,多糖的特殊结构可能有利于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8];Adachi 等发现多糖的分支结构是宿主补体系统识别的位点[9],而且是一类新的巨噬细胞激活剂[10];戴玲等人的研究发现[11],从中药丹皮中提取的丹皮多糖有效成分PSM2b在体外能直接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并能协同ConA诱导脾细胞的增殖作用。
(2)抗肿瘤活性
多糖能在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凋节作用[12],如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天然杀伤性细胞(NK)的活性、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等。
如口蘑(Tricholoma lobayense)多糖及香菇多糖(1entinan)在小鼠PEC和脾细胞中均可诱导并提高IL-1β,TNF-α,LFN-γ,M—CSF和mRNAs
的表达[13]
(3)抗病毒活性
某些多糖或衍生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如艾滋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HCMV)、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劳斯肉瘤病毒和鸟肉瘤病毒等[14],这些多糖大都含有硫酸基。
其作用机制除了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外,还可以在两方面产生抗病毒作用:①竞争抑制病毒对靶细胞的黏附和穿透。
②抑制病毒增殖[15,16]。
(4)抗凝血活性
目前,报道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多糖多为硫酸化多糖,如肝磷脂(heparin)、硫酸软骨素(dermatan su1phate)、海藻糖化的硫酸软骨素(fucosylated,CS)、茶叶多糖、猴头子实体多糖等。
抗凝血的机制可能有:①同抗凝血酶结合,诱导其改变构型。
②对一种血清蛋白酶抑制因子(肝素辅因子Ⅱ)的激活。
(5)降血糖活性
随着对多糖生物活性的广泛研究,人们在药理实验中发现,多种多糖对正常小鼠或药物致高血糖的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如从金耳(Tremella aurantia)的果肉中提取出的一种水溶性酸性多糖(TAP),在正常小鼠和两种糖尿病小鼠[链佐星(SIZ)诱导的糖尿病和遗传性糖尿病]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3 国内中草药多糖在医药上的应用与前景
多糖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新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3.1 抗肿瘤药
在对肿瘤的治疗上,多糖类免疫调节剂与一些抗癌药物如52Fu环磷酰胺等合用时,可恢复由化疗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增强抗肿瘤作用。
目前,已有不少多糖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经过了卫生部门的批准,正式用于临床。
3.2 抗病毒药
许多多糖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
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如AZT、DDC、天花粉蛋白等,毒性均较大,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难以推广应用。
多糖类药物,如硫酸化多糖,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低毒性。
卡拉胶有抑制疱疹病毒复制的作用,岩藻衣聚糖是T2淋细胞病毒三型的抑制剂。
3.3 抗衰老药
多糖能从整体上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也可作为延缓衰老药用于临床。
例如,芦荟多糖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丙二醛及脑和肝组织脂褐质含量,明显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麻黄水溶性多糖具有清除O2的作用,从而为抗衰老药及保健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4 综合疗效药物
目前,有少量对于果实多糖的研究报道表明,其对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柯萨奇病毒B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当归多糖不仅具有抗肿瘤作用,还能抗辐射,改善造血系统;附子多糖具有强心、抗癌、抗衰老和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
目前,这几种植物多糖正被开发成多种临床药物和保健品,效果较好。
4 结束语
面对WTO的严峻挑战,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天然绿色药品是一项紧迫的工作。
我国有丰富的植物多糖资源,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开发前景广阔。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的植物多糖进入医药市场,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张树政.糖生物学:生命科学中的新前沿[J],生命的化学,1999,19(3):103.
[2] Sharon N. Carbohydrates[J],Scientific American,1980,243(5):90-116.
[3] Varki A. Biological roles of oligosaccharides[J],Glycobiology,1993(3):97-130.
[4] Fenichel RL. Immune modulation agents and their mechanism[M]. 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84.
[5] 方积年.多糖体的结构分析[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6(4):222-228.
[6] Kennedy J F,White C A. Bioactive carbohydrates[M]. Ellis Horwood Limited,1983.
[7] 张豁中,温玉麟.动物活性成分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 Hara C ,kiho T,Ukai S. Anti2Inflammatory (1 →3)β-D Glucan [J] . Carbohydr. Res,1983 (117) :201-213.
[9] 王顺春,方积年.X-射线纤维衍射在多糖构型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2(2):75-80.
[10] Suzuki T ,Adachi Y,Ohno N. Th1/TH2-balancing immunomodulating activity of gel-forming (1→3)-beta-D-glu cans form fungi[J]. Biol Pharm Bull ,2001 (24) :811.
[11] Adachi Y,Ohno N ,Ohsawa M.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chemically m odified derivatives antitumor glucan “grifolan LE” from Grifola frondosa[J].Chem Pharm Bull ,1989 (37):1838.
[12] Adachi Y,Okazaki M,Ohno N ,Ohsawa M. Enhancement of cytokine production by macrophages stimulated with (1→3)-beta-Dglucan,grifolan(GRN),isolated from Grifola frondosa[J]. Biol Pharm Bull ,1994(17) :1554.
[13] 戴玲,赵帜平,沈业寿. 丹皮多糖PSM2b体外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1 ,10(1) :48-50.
[14] Keiko K,Tatsushi M,Soh Y,et al.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by linear(1→3) -β-D-glucans[J].J Biol Chem,2002,277(39):36825.
[15] Liu F,Ooi VEC,FungMC,et al.Analysis of immunomodulating cytokin mRNAs in the mouse induced by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J].Life Sci,1999,64 (12):1005.
[16] 王长云,管华诗.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I.多糖抗病作用[J].生物工程进展,2000,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