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摘要: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伴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也正处在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阶段。

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外包的软件人员不到15万人。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it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适合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一、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一)办学目标、专业设置的弊端一是办学目标扭曲。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目标扭曲、教学定位偏差的现象。

大多数院校依旧停留在it专业知识的定向培养上,这使得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往往是专而不精,每个领域都知道一些,却又都不够深入。

二是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在设置专业时,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依旧拘泥于理论陈规,并未与企业实际的岗位任职要求相结合,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事倍功半。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尚不健全众所周知,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面,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国家也多次重申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

然而,放眼全国,真正具备企业一线软件服务外包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又拥有一定理论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在太少,与国内庞大的高职高专学生规模相比如同九牛一毛。

由于目前校企间依然缺乏更为深远、广泛的联系,致使大多数高职院校无法向企业输送更多教师进行一线工作锻炼。

(三)各类实训模式均有明显不足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实训模式一般分为以企业、培训机构和学校为主导的三种模式,其中以学校为主导的培训模式由于存在封闭性,无法真正实现与企业工作项目的有效对接而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摒弃,进而转向以企业或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模式。

武科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3篇)

武科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武汉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项目管理等方面从事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 知识结构:-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 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 了解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结构:- 具备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测试与维护的能力;- 具备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3. 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程1.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公共文化课:-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体育- 军事理论3. 公共选修课:- 伦理学- 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学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离散数学- 计算机网络2.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软件测试- 软件项目管理3. 编程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4.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SQL语言- 数据库设计第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1. 软件设计与开发:- UML建模- 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项目管理2. 高级编程技术:- 网络编程- 分布式系统- 人工智能3. 专业实践:- 软件综合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第四部分:专业选修课程1.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图形学- 机器学习2. 软件工程方向:- 移动应用开发- 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3. 跨学科选修课程:- 电子商务- 物联网技术- 金融科技四、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按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测试)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测试)

(续前表)
课程
网页设计
学期 第 2 学期 总学时 80h/5.0
教学 目标
1. 能够与客户沟通,进行相关调研,生成站点规划书,并收集相 关素材;
2. 能够根据网站的定位,对网站进行风格设计; 3. 能够根据风格设计方案,对站点进行具体的制作,包括前台页
面的布局(CSS 完成网站的布局)、配色、元素插入及简单后台程 序的设计; 4. 了解 XHTML、CSS、JavaScript 和 DOM 编程等内容; 5. 掌握 Prototype、jQuery、DWR、AjaxTags 等四个最常用的 Ajax 框架; 6. 能够对站点进行测试、上传发布、推广及更新维护。
教学 内容
1. 掌握 Java 语言的基本语法; 2. 理解面向对象思想; 3. 学会正确使用异常处理; 4. 理解继承、多态、抽象、接口的概念和使用; 5. 学会进行多线程编程; 6. 学会使用 IO 进行文件输入输出处理; 7. 熟练使用集合、JDBC 等核心 API; 8. 掌握泛型、枚举等 JDK5 概念; 9. 掌握 SCJP 考试考点。
第四学段集中在第六学期,在企业(中软国际、江西思创、深圳鹏开)进行 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直接进入项目组参与 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完成实习期后根据企业与学生双方意愿选择是否正式入职。
(四)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说明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论概论 必修
(续前表)
课程
日语
第 3、4 学 学时/学
学期
110/6.0


1. 语音要求:掌握假名、单词声调、语调,做到发音基本准确;

基于对日服务外包产业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交通大学“日语+软件工程”培养模式为例

基于对日服务外包产业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交通大学“日语+软件工程”培养模式为例
交 通大 学 ( 大连 铁 道 学 院 ) 始 建 于 15 原 96年 ,原 隶 属于 铁道 部 ,2o 0 o年 3月 划 转 为 辽 宁 省 政 府 管 理 。20 0 4年 5月 经 教 育 部 批 准 更 名 为 大 连 交 通 大
地 ,对 日的 软 件 出 口和 服 务 外 包 规 模 一 直 在 中 国
( 大连 交 通大 学

辽 宁大连
要 :服 务外 包作为新兴产 业对人 才培养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而对 日服务 外 包人 才培 养是对 日服 务外 包
产业发展 的有力保障 ,对我 国服务 外包产 业发展 战略 的顺利 实施具 有较 大的推 动作 用。本 文 以大连 交通 大 学为
例 ,探讨 “ 语 + 日 软件 工程” 五年 制双专业复合型服务外 包人 才培 养模 式 ,提 出了基于对 日服务 外 包产 业需 求
培 养 ,设 立 了 “日语 +软 件 工 程 ” 五 年 制 复 合 型
发、数据电子化 以及适宜外包 的服务发包 给专业 外包 商 。
自 19 9 8年开 始 ,大 连 市 重 点 推 进 软 件 和 服 务
专业 ,走出了一 条特色之路 ,培养 既具有扎 实 日
语 语 言知 识 基 础 又 掌 握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复 合 型 软
件 人才 。
外 包 产业 发 展 ,并 在 对 日软 件 出 口和 服 务 外 包 方
面形 成优 势 ,成 为 日本 在 海 外 最 主 要 的业 务 承 接
二 、“日语 +软 件工程 " 五 年 制双 专业
复合 型 软 件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定 位 和 原 则
1 依托传统学科 优势,创新培 养模式。大连 .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三、培养目标与思路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 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 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 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思路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 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从 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比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 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管理、网络工程、数字化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以及图形系统等。
四、培养规格与路径
(一)培养规格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与工程方法;掌握扎实 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 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 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的能力。 3、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
二、指导思想
软件学院秉承理论教学、软件技能培养和项目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70%以上专 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界需求密切接轨。本科生开设的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计算系统基础、计算机组织结构、计算与软件工程 I、数据结构与算法、操 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离散数学、统计与经验方法、计算与软件工程 II、软 件构造、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 方法、软件过程与管理、个人软件过程、小组软件过程、C++程序设计、J2EE 与中间件技术、 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Linux 程序设计、互联网程序设计、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等,并 要求学生选修部分与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合作的具体软件系统课程,完成课程实践项目 2-3 个,

软件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软件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
青软实训通过其行业资源整合其合作的全国 800 多家软件企业,通过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学 生在大四之前就与就业单位签订协议,保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能在科研单位、IT 领域、软 件公司、对外软件服务、软件外包等企业中,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项目管理、软件研发和系统服务 等相关工作。可以从事 Web 前端开发、移动端前端开发、互联网应用后端开发及全栈开发等方向的 工作,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就业体系,一次性就业率可达到 90%以上。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Net 框架及 C#程序设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
项目管理、Web 开发技术基础、Java 程序设计、JSP 开发技术、Oracle 数据库开发、软件设计与体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 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知识,掌握软件系统的理论及其分析、设计、 开发、维护和项目管理等方法,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软件 工程知识及开发技术实现软件项目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 工程创新人才。
1 30 30
2 3 考试
类别 模块 课组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BK0911014 大学体育Ⅳ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Ⅳ
BK1111010 大学生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创新创业课 BK1111020 职业生涯规划 Plan of Career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软件领域中进行独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3、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全球化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用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基本内容。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合作和协作工作。

4、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适应和适时引领软件工程领域发展。

三、学习过程1、课程设置:北工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编程语言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设计、软件进化与维护、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内容。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项目实践、实习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将注重科研训练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

4、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企业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拓展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价和考核1、学院将建立健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全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考核。

软件工程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第一部分: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程序设计基础内容: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据结构与算法内容: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内容: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4)操作系统原理内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系统软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1)软件工程导论内容: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软件工程思维和方法。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内容:介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和架构设计能力。

(3)软件项目管理内容: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

(4)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内容:介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软件质量的检测和保障能力。

3. 专业方向课程(1)Web开发技术内容:介绍Web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框架,培养学生Web开发的能力。

(2)移动应用开发内容: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平台,培养学生移动应用开发的能力。

(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内容: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实践环节1. 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校外软件公司、科研院所或企业部门进行实习,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定规模的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文档撰写,培养学生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创新实践1. 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2. 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软件开发、设计和创意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综合评价1.学分要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综合评价,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9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及先进的企业
级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文和数学知识,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交流沟通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能跟踪技术进步和发展,精通软件外包
行业规范与标准,在服务外包企业胜任代码编写、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工作岗位的IT服
务外包国际化高级专业软件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掌握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原理,具有综合应用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软
件研发和应用的强化训练,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具有较强的研发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精通Java或.net程序设计语言等主流
软件开发平台,并具有较扎实的数据库知识,符合IT服务外包企业对高级国际化软件人才
的需要;
4.具有软件工程和服务外包专业必需的软件开发、测试等基本技能;
5.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CET-4水平,具备获取本专业中
英文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基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六、专业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服务外包概论、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概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26学分,基础教学课程50学
分,专业教学课程34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 素质拓展环节
10学分。
150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教学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按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备注

1 2 3 4 5 6 7 8






1J106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2
必修
26
学分

1J108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0 1
1J109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 2

1J1096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4
1J10061 大学英语1 3.0 4
1J10074 大学英语2 4.0 5
1J10081 大学英语3 3.0 4
1J10097 大学英语4 4.0 5
1J112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 1
1J10885 体育与健康1 0.5 2
1J10895 体育与健康2 0.5 2
1J10905 体育与健康3 0.5 2
1J10915 体育与健康4 0.5 2






1H10307 计算机导论 3.0 3
必修
50
学分

1J10645 大学物理B 4.0 4
1H11137 程序设计基础1★ 2.0 2
1H11145 程序设计基础2★ 4.0 4
1H14173 工程数学基础(一) 4.0 4
1H14185 工程数学基础(二) 2.0 2
1H14361 服务外包概论★ 1.0 1
1H14415 计算机数学基础 4.0 4
1H12581 软件工程概论★ 2.0 2
1H10607 数据结构★ 4.0 4
1H10378 计算机网络★ 4.0 4
1H1050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0 4
1H14085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0 3
1H14425 软件测试技术 3.0 3
1H10175 操作系统★ 3.0 3
1H14435 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3.0 3
151






1H14445 程序开发心理学 2.0 2
软件
开发
模块
限修
20
学分

1H10117 Web技术与设计 4.0 4
1H14455 Java核心技术 4.0 4
1H14465 oracle数据库系统 2.0 2
1H14105 面向对象分析与UML 3.0 3
1H12735 J2EE开发技术 3.0 3
1H14095 软件设计及体系结构 2.0 2
1H10535 人机交互技术 2.0 2
软件
测试
模块
限修
20
学分

1H10117 Web技术与设计 4.0 4
1H14475 自动化测试工具 2.0 2
1H14485 单元测试实践 4.0 4
1H14105 面向对象分析与UML 3.0 3
1H14495 Linux操作系统 3.0 3
1H14095 软件设计及体系结构 2.0 2
1H14505 商务英语及写作 2.0 2

选修
14
学分

1H10423 计算机英语 2.0 2
1E12355 日语 2.0 2
1G10361 数字图像处理 2.0 2
1H119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2.0 2
1H14145 C#程序设计 3.0 3
1H14135 Flash程序设计 3.0 3

1H14515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 3.0 3
1H11215 算法设计与分析 3.0 3
1H14525 ASP.NET程序设计 3.0 3
1H14153 计算机视觉 2.0 2
1H14535 WPF应用开发 2.0 3
1H13683 J2ME开发技术 3.0 3
1G10983 人工智能导论 2.0 2
1H14545 WinForm程序设计 3.0 3
1A10162 电子商务 1.0 1
1H1158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2.0 2






公共选修课(心理健康教
育相关课程必修1学分,建议本专业学生修读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2 2 2 4 选修
10
学分
152






1H10226 多媒体技术 3.0 3


30

1H10323 计算机技能训练 1.0 1
1D12403 工程训练 1.0 +1
1H10313 计算机工艺实习 1.0 +1
1H12475 程序设计综合训练 2.0 +2
1H12755 专业课程设计1 2.0 +2
1H12765 专业课程设计2 2.0 +2
1H14555 企业项目实践 8.0 +18
1H10131 毕业实习 2.0 +6
1H10125 毕业设计 8.0 +2 +10






1J10827 形势与政策 2.0 共开设14次讲座

修5

1J10205 国防教育 1.0 +1
1J10975 职业发展与规划 1.0 +2
1J10985 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 1.0 平时

1J10855 专业素质拓展

修5

总 计 20+1周 23+2周 21+2周 26+2周 26+2周 13+2周 2+20周 16周 160学

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4. 专业选修14学分的分配建议为2,5,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