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栅制作与发展

合集下载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基础与应用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基础与应用

光致折射率变化的阈值特性(右上图)
折射率变化的温度稳定性(右下图)
光致折射率变化使光纤处于一种亚 稳态 在一定温度下,折射率变化变小甚 至完全消失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FBG写入技术
FBG制作对UV激光器的要求
输出波长及其稳定性 空间及时间相干性 输出功率或脉冲能量及重复率 光斑质量 偏振特性 光束指向稳定性
FBG写入技术分类
掩模法
UV beam Phase Mask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FBG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波分复用与解 复用 波长锁定 光纤放大器增 益平坦 色散补偿 上下路复用与 解复用 光CDMA
Components and Modules in DWDM Networks
• •

掺N2(氮气)
• SPCVD过程中,加入0.1%氮气可使光敏性加 倍 • 折射率变化~2.8×10-3
高温载氢处理
• 在含氢1mol%环境下,使用CO2激光将 光纤加温至600℃ • 短时间(10秒)内增加光纤的光敏性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光纤光栅分类
Ⅰ类光栅
掺杂浓度较低的光纤内形成 较低UV曝光量 局部缺陷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10-5—10-3>0 温度稳定性较差(300℃) 可使脉冲或连续激光,前者更有效 掺杂浓度较高(eg >25mol% GeO2)的光纤内形成 较高UV曝光量( > 500J/cm2), 结构重构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0 温度稳定性较好(500℃) 可使脉冲或连续激光 极高UV曝光量,瞬间局部温度达上千度 物理破坏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可达10-2 温度稳定性好(800℃) 只能使用脉冲激光

光栅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光栅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光栅的应用原理和方法1. 什么是光栅光栅是一种能够将光分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装置,主要由一系列互相平行并且等间距排列的凹槽或线条组成。

光栅可以通过光的波长和入射角度来确定不同光的传播方向和干涉模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光栅的原理光栅的原理基于衍射和干涉的现象。

当光通过光栅时,光栅上的凹槽或线条会使入射光发生衍射,形成一系列新的波源。

这些波源与原始波源相干相长,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使得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角度上进行衍射,从而形成光栅衍射光谱。

3. 光栅的应用光栅具有许多应用,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应用:•光谱分析:光栅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用于化学、物理、天文学等领域的光谱分析。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强度,可以获取样品的光谱信息,进而了解样品组成和性质。

•光学成像:光栅在光学成像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将光栅放置在相机的镜头前,可以产生条纹或色散效果,使得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更加有趣和独特。

•光通信:光栅也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

光栅可以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互连等应用中,通过不同波长的光进行信号传输和调制。

•光栅衍射仪:光栅衍射仪是一种基于光栅原理的仪器,用于测量光的波长、波数和强度等参数。

它是化学、物理和天文学等领域常用的实验仪器之一。

•光栅显示器:光栅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等设备中的显示技术。

光栅结构可以将每个像素分解成红、绿、蓝三原色,并通过调整光栅的传播方向和强度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4. 光栅的制作方法光栅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制作方法:•光刻技术:光刻技术是一种通过光敏胶层和光刻机制作光栅的方法。

首先,在基片上涂覆光敏胶层,然后通过光刻机将光栅的图案投影到胶层上,并用化学方法将光栅图案转移到基片上。

•电子束曝光:电子束曝光是一种高精度制作光栅的方法。

通过用电子束束缚进行准分子掩模曝光,然后通过化学法将光栅图案转移到基片上。

•激光刻蚀:激光刻蚀是一种利用激光将光栅图案刻蚀到基片上的方法。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中的周期性折射率变化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测量和监测。

它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光纤中制造周期性的折射率变化,形成一种光栅结构。

当光信号经过光纤光栅时,会发生光的衍射现象,从而改变光信号的传播特性。

这种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应变等。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领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预警。

在医疗领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等生理参数,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在环境监测领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大气污染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与传统的传感技术相比,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远距离传输信号,适用于需要长距离监测的场景。

其次,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实现对微小变化的检测。

此外,光纤光栅传感器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电磁干扰等特点,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技术。

它在工业、
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应用范围,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光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光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栅技术。

一、光栅的结构1.1 光栅的基本构成光栅由一个平行的、等间距的刻痕或者凹槽构成,通常被刻在透明或者反射性的材料上。

刻痕的间距决定了光栅的周期,而刻痕的深度和形状则决定了光栅的衍射效果。

1.2 光栅的类型根据刻痕的形状和罗列方式,光栅可以分为平行光栅、圆柱光栅、球面光栅等多种类型。

平行光栅是最常见的一种,刻痕平行且等间距罗列;圆柱光栅则是将刻痕刻在圆柱体上,形成螺旋状结构;而球面光栅则是将刻痕刻在球面上,用于特殊的光学应用。

1.3 光栅的制备方法光栅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光刻、机械刻蚀和干涉暴光等。

光刻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光刻胶和光掩膜来实现对光栅的刻写。

机械刻蚀则是使用机械刀具对材料进行切削,制作出所需的刻痕。

干涉暴光则是利用干涉光的原理,通过光束的干涉来形成刻痕。

二、光栅的工作原理2.1 光栅的衍射效应当平行入射的光线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根据光栅刻痕的周期和深度,入射光线会被分成多个不同方向的衍射光束。

这种衍射现象可以用衍射方程来描述,其中包括入射角、衍射角和光栅常数等参数。

2.2 光栅的色散效应光栅不仅可以产生衍射效应,还可以用于分离不同波长的光线,实现色散效应。

根据入射光线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在不同的角度上发生衍射,从而使光线分离出不同的颜色。

2.3 光栅的应用光栅广泛应用于光谱仪、激光器、光纤通信等领域。

在光谱仪中,光栅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线分离出来,用于光谱分析。

在激光器中,光栅可以用于调谐激光的波长。

在光纤通信中,光栅可以用于多路复用和解复用,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

三、光栅的优势和局限性3.1 光栅的优势光栅具有高分辨率、高光谱纯度和可调谐性等优势。

由于光栅的刻痕可以制备得非常精细,因此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光谱分离。

第5讲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解读

第5讲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解读
• •

掺N2(氮气)
• SPCVD过程中,加入0.1%氮气可使光敏性加 倍 • 折射率变化~2.8×10-3
高温载氢处理
• 在含氢1mol%环境下,使用CO2激光将 光纤加温至600℃ • 短时间(10秒)内增加光纤的光敏性
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光纤光栅分类
Ⅰ类光栅
掺杂浓度较低的光纤内形成 较低UV曝光量 局部缺陷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10-5—10-3>0 温度稳定性较差(300℃) 可使脉冲或连续激光,前者更有效 掺杂浓度较高(eg >25mol% GeO2)的光纤内形成 较高UV曝光量( > 500J/cm2), 结构重构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0 温度稳定性较好(500℃) 可使脉冲或连续激光 极高UV曝光量,瞬间局部温度达上千度 物理破坏引起折射率变化 折射率变化⊿n可达10-2 温度稳定性好(800℃) 只能使用脉冲激光
WDM Transmitters
• Source lasers (CW, DML) • Lithium niobate optical assemblies and modulators • Wavelockers • Tx/Rx modules
WDM Mux/Demux
• Thin film filters • Fibre gratings • Waveguides • Diffr. gratings • Circulators • Interleavers • Mux/Demux modules
光致折射率变化的阈值特性(右上图)
折射率变化的温度稳定性(右下图)
光致折射率变化使光纤处于一种亚 稳态 在一定温度下,折射率变化变小甚 至完全消失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工艺制作流程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工艺制作流程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工艺制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工艺制作流程详解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桥梁安全检测等领域。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作者:李婧怡朱振华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4期一、引言20 世纪70 年代末, 光纤传感技术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兴起的。

近20 年,光纤光栅作为一种微型光学元件得到迅速发展, 从而使得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在航空航天领域内, 对于各类传感器的使用极其密集。

而对它的灵敏度、体积和重量都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一架飞行器的结构健康监测需要的传感器数量庞大, 因此传感器的尺寸、重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当先进的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 传统传感技术已无法满足实时准确监测大气数据这一需求。

另外, 飞行器在飞行期间都会受到极其严酷的飞行环境( 包括高温、强磁场等) 的影响。

现有的传统电类传感器, 很容易受环境因素的限制不能在极端的飞行环境下正常工作,这必然会影响飞行器的使用安全,导致灾难性事故。

而光纤光栅传感器则因其质量轻、体积小、耐高温、耐腐蚀、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监测飞行器结构的各种参量, 及时作出判断, 防止事故的发生。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将会对航空航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原理光纤光栅是利用紫外曝光技术在光纤纤芯内形成的折射率的周期性分布结构,当一定带宽的光通过环形器入射到光纤光栅中,由于光纤光栅具有波长选择性,只能使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反射,然后通过解调仪或光谱仪来测量反射光的波长变化,就可以实现被测结构的应变和温度的测量, 其传感原理如图1 所示。

光纤光栅周期的改变量和有效折射率neff会影响光纤光栅的反射光谱。

任何使这两个参量发生改变的物理过程都将引起光栅布格波长的漂移,它们与波长改变量ΔλB 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式ΔλB=2neff ΔΛ+2ΔneffΛ (2-1)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过程是通过外界物理参量对光纤光栅的周期或有效折射率的影响,引起发射光中心波长的飘移。

光纤光栅制作技术综述

光纤光栅制作技术综述

(4)
由于正向传播导波模式和正向包层模式的传播常数都为正,如图 3 所示,K 值较小,则 很 大,一般为几百微米,这种光栅为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 。它的基本特性是一个带阻滤波 器。 一个给定周期的光栅可使基模与包层内几个不同阶次模的耦合, 造成传输谱在不同波长 处的损耗凹陷。
-2-
2 /
式中, 是由模式 1 耦合到模式 2 所需的光栅周期, 1 、 2 分别为模式 1 和模式 2 的传 输常数。 若要将正向传播导波模式耦合到反向传播导波模式, 从前面给的相位匹配条件可得:
2 / 1 2 01 ( 01 ) 2 01
(2)
如图 2 所示,K 值较大,则 很小( < 1m ), 这种光栅为 Bragg 光栅(FBG)。它的基本特性 就是一个反射式光学滤波器,反射峰值波长称为 Bragg 波长,满足:
01
图3
0
c(12)
1) c(1
(1) 01 01 c1 2 /
正向传播导波模式耦合到 1 阶正向传播包层模式的相位匹配条件
三.光纤光栅的制作
1 .光敏光纤的制备
光纤的光敏性是在光纤中形成 Bragg 光栅的关键。 采用适当的光源和光纤增敏技术, 可 以在几乎所有种类的光纤上不同程度的写入光栅。光纤中的折射率改变量与许多参数有关, 如照射波长、光纤类型、掺杂浓度、光纤温度、曝光功率及曝光时间等。如果不进行其它处 理,直接用紫外光照射光纤,折射率增加仅为 10-4 数量级便已经饱和。为了满足高速通信 传感的需要,提高光纤光敏性日益重要。 目前光纤增敏方法主要有: (1)掺杂 现在硼/锗 (B/Ge) 共掺光纤已成为现在国际上写入紫外光纤光栅的首选光纤。 B/Ge 共掺光纤的紫外光敏性是目前发现的不用载氢处理的光纤中最高的,折射率可达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光栅的制作与发展 1.1 光纤材料的光敏性 光纤光栅的光敏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质在外部光的作用下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改变的材料属性。对光纤材料的光敏性而言,则是指折射率、吸收谱、内部应力、密度和非线性极化率等多方面的特性发生永久性改变。 石英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常为四面体结构,每个硅原子通过形成共价键与四个氧原子相连。虽然Ge原子与Si原子同为四价元素,可以代替Si原子在石英玻璃四面体结构中的位置,但是 Ge的掺入仍将对石英玻璃的分子结构产生干扰并不可避免的形成缺陷中心。由于纯石英玻璃的吸收带位于160nm处,对波长在190nm以上一直到红外区的光具有大于90%的透过率。这些波长的光不会对石英材料的性质产生任何形式的影响,因此,光纤的光敏性与掺杂有关。 一般认为掺锗石英光纤材料的光敏现象源于缺陷中心。起初,曾认为光敏性仅能从掺锗光纤中出现,光栅不能从纯硅纤芯生长,OH基对光纤的光敏性不是必要的。但是后来实验表明,光敏性存在于众多种类的光纤。比如,基于硅基光纤的掺铕光纤,掺铈光纤,掺饵锗光纤,以及掺氟浩盐光纤的掺锶饵光纤等。 然而从实用的观点来看,最引人注意的光敏光纤就是广泛应用于通信产业和光传感领域的纤芯掺锗光纤。在光纤材料中掺锗以后将产生位于180nm,195nm,213nm,240nm,281nm,325nm,517nm等多个附加的吸收带,其中240nm和195nm为强吸收带。240nm吸收带的宽度约为30nm,325nm吸收带的强度仅为240nm吸收带的1/1000。通常,对光纤材料光敏性研究主要集中在240nm和193nm的紫外光波段上。 1.2 光纤材料的增敏技术 自光敏性的发现和第一次证实锗硅光纤中的光栅以来,增加光纤中的光敏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标准单模通讯光纤中掺有3%的锗,典型的光致折射率变化为~3×10-5。由于光纤材料的光敏性与光纤的掺杂浓度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因此提高光纤材料感光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光纤芯区的锗掺杂浓度。一般地,增加掺锗浓度可导致~5×10-4的光致折射率变化。但是用这种方法提高光纤材料的光敏性有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即增加光纤芯区含锗量将增大光纤芯区和包层折射率之差。为保证光纤只能进行单模传输,必须减少光纤的芯径。当芯区的锗含量很高时,光纤的芯径将要非常小,这将影响光敏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匹配性能。 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光纤材料增敏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光纤材料紫外感光特性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增加光纤材料中的缺陷浓度。 (2)在光纤材料中掺入具有较大紫外吸收系数的杂质。 (3)在光纤的芯区或包层中掺入适当杂质,尽可能增大二者之间的热特性失配度。 目前,已经有多种有效的光纤材料增敏方案在实验室应用。这些方案主要分为三种,即载氢技术、光纤还原法和多种掺杂。 1.2.1 载氢增敏技术 1993年,AT&T Bell实验室的P.J.Lemaire等人首次引入了掺锗石英光纤材料的载氢增敏技术。掺锗3mol%的光纤被放入气压为2.0~76MPa(典型值为15MPa),温度为20~75oC的氢气中,这种方法将氢气以分子形态扩散入光纤的芯区。载氢光纤在收到紫外光照射的时候或者加热时将引起氢气的与掺锗石英玻璃之间的化学反应,即H2分子在Si-O-Ge区发生变化,形成与折射率有关的Ge-OH,Si-OH,Ge-H,Si-H等化学键和缺氧锗缺陷 中心,从而提高光纤材料的光致折射率变化,可以使任何类型的掺锗石英光纤材料的光敏性提高1~2个数量级,并在其上写入高反射率的光栅。这样可使折射率变化Δn比原来的变化提高两个数量级,可达~5.9×10-3。另外,也可以对光纤载氘来达到光纤增强光敏性的目的。载氢技术的优势是可在任何锗硅或无锗光纤中生产Bragg光栅,而且未曝光的载氢光纤段在通信窗口的吸收损耗可以忽略。 载氢光纤的形成的折射率变化是持久的,但是由于光纤中存在未反应的氢,使光栅的折射率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引起紫外写入光栅的Bragg波长的变化。因此,载氢光纤的热稳定性很差,一般在室温下放置两个星期其折射率深度就下降11%。探索提高温度稳定性的光纤光栅制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一种方法是对其进行加速老化,即用事后热处理来稳定其波长;另一种方法是载氢光纤先经均匀曝光预处理再写入光栅。 1.2.2 光纤材料的换原性处理 由于光纤材料的光敏性与光纤材料的中的缺氧锗缺陷浓度直接相关,且两者近似地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在光纤拉制中完成后用氢灯对所要曝光的光纤段进行“焰刷”处理。1993年,F.Bilodeau等人把拉制好的标准通信锗光纤拟写入光栅的一段放在~1700oC的氢氧焰下灼烧,使光纤在240nm处的吸收增加。该作用指发生在含GeO的纤芯,对包层没有影响。紫外照射灼烧后的光纤可得到大于10-3的折射率变化,使光纤材料的光敏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用这种方法增强光敏性不会产生折射率的飘移。由于对曝光区段的光纤进行处理,因此这种方法对两个主要的通信窗口几乎没有影响。可在标准通信光纤中写制出强Bragg光栅。然而,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高温灼绕破坏了光纤,有长期稳定性的问题。 对光纤材料进行还原性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光纤预制棒的制作过程中施加还原性条件或者对光纤预制棒在高温氢气中进行后处理使芯区的缺氧锗缺陷浓度增加,可将光纤材料的光敏性提高2~3倍。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氢气与GeO2反应生成的OH-离子将在1.4um处产生一个很强的吸收带。这个吸收带对光信号在两个主要通信窗口的传输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1.2.3 多种掺杂 在锗硅光纤材料中,掺入B、Sn或Al等元素可提高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其中以B/Ge双掺杂光纤材料的光敏性最强,其光敏性要比含锗量相当的单掺锗光纤材料要高出约一个数量级。这些光纤都可以采用MCVD技术生产。 在石英玻璃中掺入B将使物理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掺B后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大,同时熔点降低。在几百摄氏度高温下的退火实验,证实了在B/Ge光纤的纤芯区将由于B的掺入而引入较大的应力。 利用B/Ge双掺提高光纤材料光敏性最主要的有利因素是B的掺入能够引起光纤材料芯区的折射率的降低。因此,B/Ge双掺光纤材料可以具有较高的锗掺杂浓度,同时又不引起光纤芯包折射率的增大,从而可实现与普通单模光纤的良好匹配。 因此,对这种高度光敏光纤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1)避免了对光纤材料进行长时间且具有危险性的氢气敏化处理。 (2)可避免由于载氢增敏在光栅区域引起的羟基吸收损耗,这一损耗在长度较大的 Chirp光纤光栅中是十分严重的。 (3)提高了光栅的制作效率。 如果对B/Ge双掺光纤材料进一步载氢处理,可以在教短的曝光时间内获得很高的光栅反射率。 1.2.4 预加应力增敏技术 在写入光栅的过程中,对掺锗光纤施加适当应力,将会提高光纤的光敏性。图1表明,施加3%应变的应力情况下,可使光敏性提高2倍以上,而且形成的光栅的热稳定性也将保持不变。在同样的曝光条件下写入Bragg光栅时,施加应力的光纤将会得到高达18dB的反射深度,而未加应力的光纤的反射深度仅为7dB,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将会明显缩短光纤光栅的写入时间。 光纤光栅的写入方法 用掺杂光纤制作光栅的方法主要有内写入和外写入法。内写入技术是一个全息制作过程,它利用光在纤芯内部传播时形成驻波所产生的双光子吸收的原理;外写入技术则主要有点-点成栅技术,相干UV光全息干涉技术和相位掩模技术等。

2.1 内写入法 该法制作光栅同光学全息法制作光栅相似,利用菲涅尔反射,使得反射光与入射光在适当条件下干涉,在纤芯内部形成驻波。由于光致折射效应,在沿光纤长度的波节波腹处通过曝光可以诱导出周期性的折射率变化形成光栅。这样制作的光栅,曝光时对装置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得到折射率变化较小,仅为10-6,而波长不易改变,其特点见表1。由于该技术的写入效率低,写入的Bragg波长受激光写入波长限制等原因,制作的光栅性能太差,所以该方法已较少使用。 表1 各种主要写入光栅方法的比较:

2.2 外写入法 相对于内写入法,外写入法的形式很多,方法也更为灵活,能够制作各种特定波长的Bragg光栅。 2.2.1 外写入全息法 1989年UTRC的研究人员首次用紫外光全息法制成了高反射率的Bragg光栅,反射率可达76%。它是在选择适当的波长后,使光纤芯径在两束干涉光的诱导下发生折射率的永久性变化而形成的。光栅的周期由入射光的波长和两光束之间的夹角决定,系统设置如图 1。 一小段去掉包层的光纤在两束相互垂直的诱导光的作用下,经侧面曝光形成光栅。利用可调谐准分子泵浦染料激光器件为光源,波长为486nm~500nm,经倍频得到244nm的UV光,图中水银弧灯和高精度的单色仪用来观察Bragg光栅的反射光谱。这种光栅的侧面UV光曝光全息法反射效率高,方便灵活,可调整入射光束的夹角和全息图条纹的间距来得到不同波长的Bragg光栅。这种光栅稳定性好,但它对光源的相干性和光路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2.2.2 全息干涉计方法 全息相干法是最早用于横向写人制作FBG的一种方法,图2示出的是M-Z干涉计法工作装置示意图。 人射紫外光经分光镜分成两束。经全反射后相交于光纤上,产生干涉场,形成正弦分布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光纤经过一定时间照射,在纤芯内部引起和干涉条纹同样分布的折射率变化,从而在光纤上就写人了正弦分布的体光栅。干涉条纹间距如式(1)。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了纵向驻波法对布喇格中心反射波长的限制,可以在最感兴趣的波段内对之进行更充分的运用。它既行之有效,又操作简单,所以受到普遍重视,也得到了相当的运用。采用改变两光束夹角或旋转光纤放置位置的方法都可以方便的实现改变反射中心波长之目的,或者将光纤以一定弧度放置于相干场,很容易得到带有chirp的光纤光栅。这些都是全息相干法优点所在。

图1 UV光全息法写入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