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加速器同步定时触发系统的实现
加速器、重离子束及其应用-近代物理研究所

核 物 理 实 验
裂变现象的发 开始超(铀)重 热核物质性质(状态方程), 现及应用 元素合成 素105—118合成
人工合成放射 新反应机制(深 超形变核(预言核形状的多样性) 性核素 部非弹,大质量 奇异核结构—晕结构, 新的衰变模 转移)高自旋 式
107号同位素264,265,266Bh的合成
宇宙射线的来源: • 银河宇宙射线-数百MeV-GeV高 能质子α粒子少量重离子; • 太阳宇宙射线-数百MeV高能质 子; • 范· 阿伦辐射带-数MeV的质子
辐射对航天器的危害 • 充放电效应 • 总剂量效应 • 单粒子效应-翻转,锁定,烧毁
高能离子
宇航元器件单粒子效应试验基地
近物所已与几十家航天单位、半导 体厂家、相关研究所和高校开展合作研 究;2010年,单粒子效应试验的束流时 间达770小时,占总供束时间1/6,2010 年用户提出了2500多小时的束流申请。
国防重大专项
利用HIRFL装置为我国 新一代卫星关键器件的选 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束流需求
LET≥75 MeV·cm2/mg, >1000小时/年
国内只有HIRFL满足
LET<75 MeV· 2/mg, >1000小时/年 cm
航天—宇宙射线对宇航员的危害
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细胞变异,致癌作用,诱发白内障, 重离子辐照的地面模拟,找出预防措施! 重离子辐射生物学研究
重离子束的特点
• • • •
高能量的载体—MeV/nGeV/n; 脉冲窄,可调性好—几纳秒几十纳秒; 重复频率高(10Hz),重复性好—10-4 整体转换效率高—电能离子能量(感应加速)
可以用于惯性约束聚变!
环境和经济性能的考虑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中磁场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a n ho o e t r g n tLa z u Co l r S o a e Ri g
GUO u h i ~,W ANG n y ,QI Y — u Ya — u AO e— i W i n a r
( . n t u e J Mo e nP y i , h n s Ac d my o c n e , a z o 3 0 0 C ia 1 I si t o ’ d r h s s C iee a e f S i cs L n h u7 0 0 , h n t c e
De i n f r Po r S pp y Co r li g S s e sg o we — u l nt o ln y t m
o a n tc Fi l n H e v o s a c c lt fM g e i e d i a y I n Re e r h Fa iiy
制 板 与 数 据 处 理 D P板 相结 合 的 控 制 结 构 , 现对 磁 场 电 源 系 统 在 离 子 加 速 过 程 中的 同步 控 制 。设 计 S 实 出 的 系统 能 稳 定 地 实 现 数 据 的快 速 获 取 与给 定 。
关键 词 :3 4 1B;VME; 入 式 操 作 系 统 ; P D;u l u ¥C 50 e 嵌 CL Ci x n 中 图分 类 号 : P 7 . T 23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63 (0 6 S 一1 20 10 —9 1 2 0 ) O0 5 —4
维普资讯
第4 卷 增刊 0
2 0 钲 9l 0 6 f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Vo . 1 40, Sup . p1
S p. 2 06 e 0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1. 引言1.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走进科研国家队共赴一场“科学之约”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作为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加速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走进兰州重离子实验室,就像走进科研国家队,和众多科研精英共同追逐“科学之约”。
在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你将见识到最先进的加速器设备和仪器,感受到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精神。
这里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研究人才,他们在核物理、高能物理、加速器物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兰州重离子实验室不仅是科研国家队的一部分,更是科学之约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通过科学之约,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还可以体会到科学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走进兰州重离子实验室,就像踏上了一场科学之旅,让我们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共同开启科研之路,共同筑梦科学未来。
2. 正文2.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简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兰州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甘肃省兰州市。
该实验室建立于1986年,是中国第一个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也是亚洲第一个具有重离子加速器的实验室。
兰州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中国科学家对重离子加速器的需求,开展重离子物理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
兰州实验室拥有多台重要的实验装置,其中包括国内唯一的重离子加速器HIRFL(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和中子二次飞行时间谱仪等。
HIRFL是兰州实验室的核心设备,是一个由多个环形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组成的复杂系统,能够提供不同能量的重离子束流。
这些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科研平台,促进了国内外的科学合作与交流。
兰州实验室在重离子物理、核物理、原子核结构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发现新的核素、研究核反应和核结构等。
重离子加速器实验环内靶控制系统

2 1 年 1 月 01 0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HI GH POW ER LA S ER AND PARTI CLE BEAM S
Vo . 1 23,NO. 0 1
Oc ., 2 I t 01
文 章 编 号 : 1 0 — 3 2( 0 1 1 — 7 70 0 14 2 2 1 ) 0 2 4 — 5
摘
要 : 介 绍 了 国 家大 科 学 工 程 项 目— — 兰州 重 离 子 加 速 器 冷 却 储 存 环 实 验 环 团 簇 内靶 装 置 的 控 制 系
统 。该 系 统 基 于 VAC 0 , C 0 8 0 VA 6 0和 T C硬 件 平 台 , 成 了温 度 测 量 与 控 制 、 空 与 阀 门监 控 及 分 子 泵 监 控 等 集 真 功能 , 能够 实 时 实现 对 温 度 、 空 度 的 远 程 监 控 , 足 了 内靶 实 验 的需 求 。在 该 控 制 系 统 的 支 持 下 , 功 地 完 成 真 满 成 了 X 离 子 与 氮 气 靶 碰 撞 实 验 。该 系 统 离线 运 行 6 多 月 , 行 稳 定 可 靠 。 e 个 运 关 键 词 : C R ; 内靶 ; 分 子 泵 ; 真 空 ; 控 制 系 统 Se
套 远程 控制 系统 。
1 内靶 装 置硬 件 平 台
系统 的硬件 平 台主要包 括 VAC 0 , C 0 8 0 VA 6 0和 TC模 块 三 部分 。这 三 种模 块 都 有 模数 转 换 、 态 采集 、 状 串 口通 信 和 网络 通信 等功 能 。根 据不 同 的应用 , 三种模 块 又各 有 功 能上 的侧 重 。这 种集 通 用性 和 针对 性 于 一 体 的硬 件设 计可 以使 得这些 控 制模块 能够 非常 灵活 地应 用 于 内靶 控 制 现 场 。其 中 , VAC 0 8 0控 制 和 监测 分 子 泵, 用来 读 取泵 的运行 参数 , 并根 据要 求发送 命令 控制 泵 的运行状 态 ; VAC 0 6 0控制 和监测 真空计 和 阀 门 , 用来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动态真空效应模拟与实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二
动态真空效应的物理 机制
动态真空效应主要由空间电荷效应、 时间变化电荷分布以及粒子间相互作 用等机制共同作用所致。
要点三
动态真空效应的影响
动态真空效应会对强流重离子束流的 传输质量、束流寿命以及束流控制等 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动态真空效应模拟方法
模拟软件介绍
常用的动态真空效应模拟软件包 括粒子模拟软件(如TRACE3D、 COMSOL Multiphysics等)和束 流模拟软件(如ASTRA、FLUX等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动态真空 效应模拟与实验
2023-11-09
目录
• 引言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基本原理 • 动态真空效应模拟 • 实验设计与实施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在科学技术研 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碰撞 实验室、核物理研究、材料科学
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1 2
完善了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的设计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成功地优化了加速器的设计 ,提高了离子加速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了动态真空效应模型
我们建立了准确的动态真空效应模型,揭示了离 子在加速过程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3
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 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强流重离子的加速过程中,真空 效应对粒子加速的影响不可忽视
。
真空效应的准确模拟与实验验证 对于提高加速器性能、保障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与进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的动态真空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模拟和数 值计算方面。
粒子加速器PPT资料(正式版)

• 60-70年代
等时性回旋加速器 交变梯度强聚焦原理
同步: e 12 GeV, p 500 GeV 直线: e 20 GeV, p 800 MeV 对撞机原理 DESY-Doris 5.3 GeV e + e+ 超导加速技术
• 80-90年代
对撞机飞速发展 同步辐射装置广为建造 工业与医学应用得到普及
直线型 回旋型 环型
3. 按加速电场分
静电场 感应电场 射频电磁场
4. 按加速机制分
非谐振
(准)谐振-有自动稳相机制 1919年卢瑟福用天然 源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科学家需要可控的人工射线!
发射度(x, x’ 6维相空间)
80-90年代:三大工程
> 100GeV
超高能
1)农业:辐射育种、保鲜、昆虫不育
• 70年代
离子注入机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此后众多小型加速器得到快速发展
单位长度增能
-mA-A-kA-MA
4)亮度(对撞机、微束)
单位面积流强
nA/cm2 或 n/s/cm2
5)束流品质
发射度(x, x’ 6维相空间)
能散度(W / W)
6)束流的时间结构
次级粒子:正电子、反质子、放射性核束
4)亮度(对撞机、微束)
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装置 F = qE = ma
• 阴极射线管(显像管)是加速器的雏形 • 粒子速度不能超过光速,但能量增加不
受限制,故加速器实际上是增能器。
W = qe Es ds
• 粒子能量的单位:电子伏(eV)
1019 J
• =0.95, 11MeV时
二、加速器的产生与发展
• 1919年卢瑟福用天然源首次实现人工核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动态真空效应模拟与实验研究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动态真空效应模拟与实验研究重离子加速器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机制、宇宙演化中的核过程、以及重离子相关前沿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离子加速器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挑战高能量、高流强和高束团功率的极限,而重离子环形同步加速器是实现高束团功率的最佳方案。
在重离子环形加速器中,为了满足物理人员对重离子束流寿命的要求,加速器的真空系统需要保持在极高真空条件下。
当重离子加速器运行高流强的束流时,束流损失引起的动态真空效应将会破坏加速器的极高真空环境,极大减少束流寿命和影响重离子加速器的正常运行。
本文以稳定强流重离子环形同步加速器的真空系统为目标,主要内容为研究束流损失对加速器真空系统造成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由于重离子电荷态变化导致的束流损失分布研究,重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在束流损失引起气体解吸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束流损失引起的气体解吸率研究。
本文首先基于环形加速器束流光学,研究了电荷态变化的重离子的损失特点,模拟计算了增强器BRing中U<sup>35+</sup>丢失一个电子后的运动径迹,得到了U<sup>36+</sup>在BRing中的全环损失分布结果,同时也模拟了束流准直器在线的情况,准直效率可以保持在99%以上。
其次,研究并讨论了加速器中重离子束流的损失机制,并对束流的动态损失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
然后,针对环形加速器的真空系统进行了基础性理论推导,并计算了BRing全环的真空管道流导值。
最后,根据重离子束流在同步加速器中的损失特点,建立了加速器真空系统考虑束流损失时的动态演化计算过程。
论文根据已经建立的计算真空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对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增强器BRing进行了模拟计算。
一方面,研究了束流流强对BRing真空系统的影响,U<sup>35+</sup>注入流强设计指标为1×10<sup>11</sup>ppp 时BRing真空系统在束流的动态损失下可以保持稳定,而当束流流强超过3.5×10<sup>11</sup>ppp时,BRing真空系统无法继续保持稳定性,平均真空度在束流动态损失影响下会提高至2×10<sup>-9</sup>mbar左右,束流寿命受到严重影响。
7MeVU重离子回旋加速器设计与研制中期报告

7MeVU重离子回旋加速器设计与研制中期报告
本中期报告主要介绍了7MeVU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的设计与研制情况。
首先,我们介绍了加速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加速器的结构和基本工
作原理,重离子束流的产生和注入系统,以及加速器的控制和监测系统。
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了加速器的主要部件,包括主磁体、射频加速器、注入器和束流监测系统。
主磁体采用超导磁体,能够提供高强度的
磁场,从而实现高能量的重离子加速。
射频加速器采用微波加速技术,
能够根据不同重离子的速度和质量进行精确的调节。
注入器包括离子源、束流输运系统和注入腔室等组成,能够实现粒
子束流的产生、加工和注入进加速器。
束流监测系统则包括物理量传感
器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能够对加速器内的粒子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最后,我们介绍了目前加速器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已完成波形筛选和射线学研究等基础科学研究,正在进行磁体制造
和射频加速器的优化设计,预计未来将完成加速器的组装调试和性能测
试等工作。
总之,本中期报告充分展示了我们在7MeVU重离子回旋加速器设计和研制方面的重要进展,为加速器的建设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8卷第10期原子能科学技术Vol.48,No.10 2014年10月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2014重离子加速器同步定时触发系统的实现赵 江1,2,陈又新1,黄玉珍1,张华剑1,2,吴凤军1,2,闫怀海1,周忠祖1,高大庆1(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摘要:同步定时触发系统是重离子同步加速器的控制核心,控制磁场电源对带电离子束进行同步加速,其对可靠性和定时精度要求高。
在重离子治癌、材料辐照等领域的发展中,为了满足这些领域对重离子同步加速器小型化的需求,本文以NIOSII为核心处理器,结合FPGA上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实现了一种基于可编程硬件的同步定时触发系统。
该系统可控制延时精度,且使用灵活、可靠,易升级,向小型化的同步加速器及重离子治癌等应用工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重离子;治癌;加速器;定时系统;FPGA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931(2014)10-1899-05doi:10.7538/yzk.2014.48.10.1899Implement of Synchronous Timing Trigger Systemin Heavy Ion AcceleratorZHAO Jiang1,2,CHEN You-xin1,HUANG Yu-zhen1,ZHANG Hua-jian1,2,WU Feng-jun1,2,YAN Huai-hai 1,ZHOU Zhong-zu1,GAO Da-qing1(1.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Abstract: The synchronous timing trigger system is the control core of a heavy ion syn-chrotron and controls magnetic field power supply to accelerate charged ion beam.Thehigh reliability and high timing precision are required for the syste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domains,such as the heavy-ion cancer therapy and the material irradia-tion,a synchronous timing trigger system in synchrotron was presented in order to meetthe requirement of miniaturizing accelerator.This system wa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processor NIOSII and combined with the SOPC on FPGA.It is flexible,reliable,easyto upgrade,and has controllable delay precision.The system,as a feasible scheme,canbe suitable for the miniaturized accelerator and an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like heavy-ion cancer therapy.Key words:heavy ion;cancer therapy;accelerator;timing system;FPGA收稿日期:2013-11-25;修回日期:2014-02-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0520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416010XB0)作者简介:赵 江(1978—),男,甘肃陇南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核技术及应用专业 同步定时触发系统作为同步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发事件的方式驱动磁场电源等前端设备对离子进行加速。
一般而言,同步定时触发系统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定时精度,还要可靠性高。
在国内外,许多加速器实验室利用第三方软硬件平台已实现了多种同步定时触发系统,如基于PXIe、VME、PCI和CPCI总线的定时触发系统。
这些系统的成本高,软硬件不易裁剪,因此它们适用于大型加速器系统。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种全粒子、多用途的大型同步加速器[1],基于该系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已成功研制了重离子肿瘤治疗技术。
为推广这种技术,一种重离子治癌专用装置正在建设中。
该装置由ECR离子源、回旋加速器、低能束运线、同步加速器、高能束运线及4个治疗终端组成。
与HIRFL-CSR不同的是,该装置中大部分磁铁电源采用基于FPGA控制器的数字电源方案。
相对于模拟电源,数字电源能接收并处理数字信号,因此,数字电源进入加速器系统改变了加速器电源的测控方式。
为满足这种小型医用加速器建设的需求,结合小型医用加速器的粒子单一、触发事件组合固定等特点,研制低成本、灵活、高效的同步定时触发系统十分必要。
本工作采用ALTERA公司的可编程片上技术实现一种基于可编程硬件的同步定时触发系统。
结合数字脉冲电源,对该系统进行同步触发测试。
1 重离子同步加速重离子同步加速器采用高频变谐波同步加速的方式对重离子进行同步加速,是通过同步改变磁场和高频电场频率来实现的[2]。
重离子在偏转磁场作用下作闭合轨道运动,随着离子能量的增加,偏转磁场与加速离子的高频电场频率也同步增加[3],这样就可维持离子在固定轨道上的谐振加速。
在谐振加速的同时,磁场电源系统提供加速偏转磁场。
其中,二极磁铁电源、四极磁铁电源、注引切割磁铁电源等数以百计的电源均要同步运行。
特别在加速不同能量的离子时,磁场电源要能输出不同的电流波形。
这些同步动作是由同步定时触发系统来驱动完成的。
同步定时触发系统可通过分发不同事件的方式来实时通知磁场电源更换电流的参考波形或同步输出电流,以加速不同离子、不同能量的束流。
因此,同步定时触发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定时精确性对离子的同步加速产生重要影响。
分发的不同事件表现为一系列的事件序列,在同步触发系统的光纤网络上实时传输,即同步定时触发系统是重离子同步加速器对带电离子进行同步加速的驱动器。
2 同步定时触发系统设计2.1 系统结构重离子同步定时触发系统作为同步加速器的组成部分,包括事件的组织、控制、传输、接收等环节。
考虑到小型化同步加速器是一种专用、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装置,同时为提高系统集成度,增加安全联锁保护功能,系统采用一种树形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由操作软件、事件控制器、中心扇出器、前端扇出器组成。
图1 同步定时触发系统Fig.1 Synchronous timing trigger system2.2 工作原理同步定时触发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每个加速周期内,将代表不同意义的触发事件分发到前端设备。
当重离子同步加速器的磁场电源收到触发事件时,电源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触发事件或选择电流参考波形、或启动输出电流、或不作任何动作。
因此,为了使同步触发信号以无时间差的方式同时到达多台磁场电源端,且能区分不同离子、不同能量的电流参考波形,系统采用一种事件触发的方式,即按加速要求定义一种定长的二进制序列(1~1 024bit),用以代表不同的触发事件,送入磁场电源控制器,以指示电源执行某种动作[4]。
一般情况下,触发事件至少包含两种:更换波形事件和同步启动事0091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48卷件。
在加速器运行的过程中,根据设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这些触发事件周期性地被送入电源端,以进行连续加速。
对HIRFL-CSR而言,这个周期通常有十几秒。
分发事件的顺序是固定的。
首先,事件控制器根据加速要求先送出更换波形事件,事件经过等长光纤、中心扇出器和前端扇出器,以接近无时间差的方式到达多台电源端。
此时,电源因收到更换波形事件而选择事件指定的波形,并开始等待,等待的时间就是设定的延时,若延时完成,事件控制器将立即送出同步启动事件,当电源收到同步启动事件时,系统便启动一次加速过程。
同步加速器对事件延时的精度要求高,一般要小于500ns[5],这由同步定时触发系统保证。
除了用于组织触发事件和延时,操作软件还用于控制事件发送过程的启动、停止及运行模式。
触发事件和延时列于表1。
系统可根据加速器的要求定义事件组合,通过发送这些事件组合的方式来驱动前端控制器产生多种行为。
对同步加速器而言,分发不同的事件组合意味着加速不同种类的离子或加速不同能量的离子。
表1 触发事件和延时Table 1 Trigger event and delay触发事件106触发延时/μs10(1~1 024bit)111(1~1 024bit)173 系统实现3.1 事件控制器1)硬件平台同步定时触发系统的核心是事件控制器。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其基于FPGA电路,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能力。
ALTERA公司的SOPC技术,提供以NIOSII(32bit处理器)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中心的软件设计技术及丰富的IPCore,这使FPGA灵活的硬件设计与处理器的强大软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
采用这种协同设计方法,能高效地实现事件控制器,其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运用硬件描述语言把系统需要的事件控制功能转化为SOPC的一个外围I/O块,即触发模块。
这样,NIOSII既能通过以太网(Ethernet)或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又能通过Avalon总线与触发模块交互数据。
NIOSII的嵌入式程序要编译成elf格式的文件才能烧入外部FLASH,并借助外部RAM运行。
图2 事件控制器硬件结构Fig.2 Hardware structure of event controller2)触发模块的实现触发模块是事件控制器的核心功能单元,通过VHDL编程来实现,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触发模块是通过读写控制寄存器并利用双口RAM交换数据的方式工作的。
根据加速要求而设置的更换波形事件、同步启动事件及其相应的延时通过Avalon总线分别写入事件RAM(1~1 024bit)和延时RAM(1~1 024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