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PPT
合集下载
《统筹方法》PPT

自由朗读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
自由朗读
B、文中所列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好在哪里?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自由朗读
C、哪个方法能省时,为什么?
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品读课文:图A
洗水壶
烧开水
洗茶壶
洗茶杯
拿茶叶
15
1
1
2
1
10.简述本文的段落层次
当堂检测
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
将文字图表抽象成数学符号,概括力更强。
列图表: 直观清晰地说明了统筹方法应用的主要原理 。
列图表、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
头脑风暴
你能试着把“田忌赛马”的故事列出图表来吗?
齐王 田忌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 下等马
< 上等马
当堂检测
第一段(1)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统筹方法,统领全文第二段(2~14)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第二段又分三层第一层(2~8)第一次以“泡茶”为例,列举三种方法引出统筹方法,使读者有初步认……第二层(9~11)再次以“泡茶”为例,说明在近代工业的工艺过程中,缩短工时,提高工效就要运用统筹方法,抓住关键。第三层(12~14)第三次以“泡茶”为例,浅显易懂地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的重要性。第三段(15~16)总结全文,总体说明统筹方法的现实作用。
当堂检测
答案:(1)第一次是为了说明:要合理安排工序。(2)第二次(第十段)是为了说明:要进一步缩短工时。(3)第三次(第十二段)是为了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8、文中以三次泡茶为例,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
当堂检测
答案: 能够将抽象的统筹方法原理简单、明了、直观、具体地介绍清楚。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
自由朗读
B、文中所列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好在哪里?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自由朗读
C、哪个方法能省时,为什么?
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品读课文:图A
洗水壶
烧开水
洗茶壶
洗茶杯
拿茶叶
15
1
1
2
1
10.简述本文的段落层次
当堂检测
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
将文字图表抽象成数学符号,概括力更强。
列图表: 直观清晰地说明了统筹方法应用的主要原理 。
列图表、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
头脑风暴
你能试着把“田忌赛马”的故事列出图表来吗?
齐王 田忌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 下等马
< 上等马
当堂检测
第一段(1)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统筹方法,统领全文第二段(2~14)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第二段又分三层第一层(2~8)第一次以“泡茶”为例,列举三种方法引出统筹方法,使读者有初步认……第二层(9~11)再次以“泡茶”为例,说明在近代工业的工艺过程中,缩短工时,提高工效就要运用统筹方法,抓住关键。第三层(12~14)第三次以“泡茶”为例,浅显易懂地说明统筹方法合并次要环节的重要性。第三段(15~16)总结全文,总体说明统筹方法的现实作用。
当堂检测
答案:(1)第一次是为了说明:要合理安排工序。(2)第二次(第十段)是为了说明:要进一步缩短工时。(3)第三次(第十二段)是为了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8、文中以三次泡茶为例,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
当堂检测
答案: 能够将抽象的统筹方法原理简单、明了、直观、具体地介绍清楚。
《统筹方法》ppt课件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图1-1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要16分
钟 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缩短工时、
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开水这个环节,而
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
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
来做,
1.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有何作用
2.烧开水的前提是什么 泡茶的前提又是什么
① gān 旗杆 栏杆 粗、长 ② gǎn 枪杆 烟杆 细、短
词语补充:
前提 第9小节 :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 第12小节 :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
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裨益 第16小节 :益处,裨,益处,补助,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 为什么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仍在忙
观察后思考:比较图表1与图表2的异同
3.泡茶的五个环节,哪个环节是主要环节 在下列备选答案 中选出,将字母写在括号中 A.洗水壶 B.拿茶叶 C.烧开水 D.洗茶杯 E.洗茶壶
三次泡茶分析
找出三次泡茶的段落,分析其侧重点: 第一层 2-8 :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层 9-11 :抓住关键环节, 第三层 12-14 :合并次要环节,
统筹方法
全文段落层次划分: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要16分
钟 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缩短工时、
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开水这个环节,而
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
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
来做,
1.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有何作用
2.烧开水的前提是什么 泡茶的前提又是什么
① gān 旗杆 栏杆 粗、长 ② gǎn 枪杆 烟杆 细、短
词语补充:
前提 第9小节 :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关键 第12小节 :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
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裨益 第16小节 :益处,裨,益处,补助,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 为什么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 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仍在忙
观察后思考:比较图表1与图表2的异同
3.泡茶的五个环节,哪个环节是主要环节 在下列备选答案 中选出,将字母写在括号中 A.洗水壶 B.拿茶叶 C.烧开水 D.洗茶杯 E.洗茶壶
三次泡茶分析
找出三次泡茶的段落,分析其侧重点: 第一层 2-8 :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层 9-11 :抓住关键环节, 第三层 12-14 :合并次要环节,
统筹方法
全文段落层次划分:
《统筹方法》课件

成本控制
通过分析和改进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管理 成本和销售成本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投资决策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情况,制定投资策略和计划, 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和方式,确保投资回报和风 险控制的平衡。
06
统筹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性
统筹方法的优势
全局性
统筹方法能够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制定出全面、 协调的计划或方案。
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归纳经 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效果评估
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估,分 析目标达成情况和实际效益。
反馈改进
根据总结评估和效果评估的结果, 对统筹方法进行反馈和改进,提
高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04
统筹方法在项目管理中 的应用
项目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明确 各阶段的任务、时间节点和交付
统筹方法的主要步骤
明确任务与目标
确定任务
明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需要完 成的任务。
设定目标
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设 定清晰、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制定方案与计划
01
02
03
分析现状
对任务涉及的人、财、物、 时间等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了解现有条件和限制。
制定方案
根据任务目标和现状分析, 制定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益。
关联性
动态性
最优化Biblioteka 分析系统内各元素间的 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关注系统的动态变化。
追求系统整体功能和效 益的最优化。
优化原则
01
02
03
04
时间优化
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和时间,减 少等待和空闲时间。
通过分析和改进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管理 成本和销售成本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投资决策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情况,制定投资策略和计划, 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和方式,确保投资回报和风 险控制的平衡。
06
统筹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性
统筹方法的优势
全局性
统筹方法能够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制定出全面、 协调的计划或方案。
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归纳经 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效果评估
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估,分 析目标达成情况和实际效益。
反馈改进
根据总结评估和效果评估的结果, 对统筹方法进行反馈和改进,提
高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04
统筹方法在项目管理中 的应用
项目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明确 各阶段的任务、时间节点和交付
统筹方法的主要步骤
明确任务与目标
确定任务
明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需要完 成的任务。
设定目标
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设 定清晰、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制定方案与计划
01
02
03
分析现状
对任务涉及的人、财、物、 时间等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了解现有条件和限制。
制定方案
根据任务目标和现状分析, 制定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益。
关联性
动态性
最优化Biblioteka 分析系统内各元素间的 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关注系统的动态变化。
追求系统整体功能和效 益的最优化。
优化原则
01
02
03
04
时间优化
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和时间,减 少等待和空闲时间。
13 统筹方法_PPT课件

1.第一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 法?在全篇起什么作用?
下定义,总领全文
2.为什么开篇用下定义的方法 说明“统筹方法”?
使读者对这种数学方法的性质和内涵 有所了解,以便下文具体说明。
3.作者如何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 呢?
设问
泡茶分析
语言特点
通俗、简明、易懂
千古绝唱——都江堰
千古绝唱——都江堰
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第一部分 (1): 下定义,统领全文。
统
第1层(2—8):统筹方法的必
筹 第二部分 介绍统筹方 要性。
方 法
(2— 法的原理及 第2层(9—11):抓住关键环
14): 应用。
节。
第3层(12—14):合并次要环 节。
第三部分 总结全文,说明统筹方法的现实 (15): 作用。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千古绝唱——都江堰
太空奇迹——“阿波罗”登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ful You Will Be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13. 统筹方法
华罗庚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田忌赛马
田忌 2:1
下等马 0:1 中等马 1:0 上等马 1:0
齐王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华罗庚(1910—1985),数学大师,汉族, 江苏常州金坛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 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 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 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 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 之一。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在 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 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 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 子”“华—王方法”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 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 益。
《统筹方法》ppt课件全面版

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开水这个环
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
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
“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1.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有何作用?
2.烧开水的前提是什么? 泡茶的前提又是什么?
3.泡茶的五个环节,哪个环节是主要环节?请在下列备选 答案中选出,将字母写在括号中( ) A.洗水壶 B.拿茶叶 C.烧开水 D.洗茶杯 E.洗茶壶
三次泡茶分析
找出三次泡茶的段落,分析其侧重点: 第一层(2-8):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层(9-11):抓住关键环节。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全文段落层次划分:
第一段(1):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了统筹方法,统 领全文。
统
介绍统筹 第一层(2-8):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分析时请指出: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各环节间的关系;共享多少时间;上下对齐 表示什幺。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共计20分钟)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思考问题:
A、本文作者举了什么样的例子? “烧水泡茶”的例子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因为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
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16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统筹方法》ppt课件完美版

筹 第二段(2-14):方法的原 第二层(9-11):抓住关键环节。
方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法
理及应用。
第三段(15-16): 总结全文,说明统筹方法的 现实作用。
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列图表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通俗、简明、易懂。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三次泡茶分析
找出三次泡茶的段落,分析其侧重点: 第一层(2-8):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层(9-11):抓住关键环节。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全文段落层次划分:
第一段(1):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了统筹方法,统 领全文。
统
介绍统筹 第一层(2-8):统筹方法的必要性。
统一筹划
统筹方法
华罗庚
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 年6月12日),国际数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 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 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 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 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中国现 代数学之父”,“人民数学 家”。
B、默读文中所列三种方法。思考: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C、为什么办法甲能省时呢?
思考问题:
课《统筹方法》 ppt课件

二.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 上——下 外——内 远——近
三.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2020/4/16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下定义】: 统一、筹划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下定义
2020/4/16
• 列数字:用数字来说明介绍事物. • 作比较: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来介绍事物. • 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来介绍事物.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 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 地加以说明
思路:1、一起过桥的两人速度差要尽可能小。
2、返回送手电筒的人速度要尽可能快。
答案:先是a和b一起过桥,然后将b留在对岸,a独自返回。a 返回后将手电筒交给c和d,让c和d一起过桥,c和d到达对岸 后,将手电筒交给b,让b将手电筒带回,最后a和b再次一起 过桥。则所需时间为:3+2+10+3+3=21分钟。
。
•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
,与不符合实际。
•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
• 举例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使文章显得浅显易懂)
第十二章:统筹方法PPT课件

箭线式网络。
4
计划网络图
例1、某公司研制新产品的部分工序与所需时间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都显示在其工序进度表如表12-1所示,请画出其统 筹方法网络图。
表12-1
工序代号
a b c d e
工序内容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 外购配套零件 外购生产原料 自制主件
主配可靠性试验
所需时间(天) 60 15 13 38 8
• 虚工序:虚工序是为了表达相邻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虚设的工 序。不消耗时间、费用和资源,一般用虚箭线表示。
• 方向的规定:网络图是有方向的,工序应按工艺流程顺序或工作 的逻辑关系从左向右排列。
• 编号的规定:编号应从始结点开始,按照时序依次从小到大对结 点编号,直到终结点。 编号时不允许箭头编号小于箭尾编号。
7
计划网络图
解:我们把工序f扩充到图12-1发生了问题,由于d是f的紧前
工序,故d的结束应该是f的开始,所以代表f的弧的起点应该 是④,由于工序b的结束也是④,所以工序b也成了工序f的紧 前工序,与题意不符。
为此我们设立虚工序。虚工序是实际上并不存在而虚设的工
序,用来表示相邻工序的衔接关系,不需要人力、物力等资源与
。 ▪ 这些技术方法均以网络描述工序及工序之间的关系。
2
计划网络图
统筹方法包括绘制计划网络图、进度安排、网络优化等 环节,下面进行分别讨论:
一、计划网络图
统筹方法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绘制计划网络图,也就是将 工序(或称为活动)进度表转换为统筹方法的网络图。 工序
•一项需要人力、物力或时间等资源的相对独立的活动 过程,又称作业, •在网络图中用箭线“→” 表示, •与某道工序前面直接相连的工序称为紧前工序, •其后直接相连的后继工序为紧后工序。
4
计划网络图
例1、某公司研制新产品的部分工序与所需时间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都显示在其工序进度表如表12-1所示,请画出其统 筹方法网络图。
表12-1
工序代号
a b c d e
工序内容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 外购配套零件 外购生产原料 自制主件
主配可靠性试验
所需时间(天) 60 15 13 38 8
• 虚工序:虚工序是为了表达相邻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虚设的工 序。不消耗时间、费用和资源,一般用虚箭线表示。
• 方向的规定:网络图是有方向的,工序应按工艺流程顺序或工作 的逻辑关系从左向右排列。
• 编号的规定:编号应从始结点开始,按照时序依次从小到大对结 点编号,直到终结点。 编号时不允许箭头编号小于箭尾编号。
7
计划网络图
解:我们把工序f扩充到图12-1发生了问题,由于d是f的紧前
工序,故d的结束应该是f的开始,所以代表f的弧的起点应该 是④,由于工序b的结束也是④,所以工序b也成了工序f的紧 前工序,与题意不符。
为此我们设立虚工序。虚工序是实际上并不存在而虚设的工
序,用来表示相邻工序的衔接关系,不需要人力、物力等资源与
。 ▪ 这些技术方法均以网络描述工序及工序之间的关系。
2
计划网络图
统筹方法包括绘制计划网络图、进度安排、网络优化等 环节,下面进行分别讨论:
一、计划网络图
统筹方法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绘制计划网络图,也就是将 工序(或称为活动)进度表转换为统筹方法的网络图。 工序
•一项需要人力、物力或时间等资源的相对独立的活动 过程,又称作业, •在网络图中用箭线“→” 表示, •与某道工序前面直接相连的工序称为紧前工序, •其后直接相连的后继工序为紧后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洗水壶 2-烧开水 3-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泡茶喝
第三次写泡茶,写了泡茶时可以将几个次要环 节合并,并用数字表示任务。说明在工作环节 太多时,这样做很必要。
小结
怎样才能运用好统筹方法呢?
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 抓住主要环节。 合并次要环节。
说明手法
1.下定义 统筹方法 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 答案: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
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 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 与伦比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数学家”。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 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 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 岭。
小张的爸爸晚上要带小张去看演唱会,但演唱 会晚上6点开始,小张一家必须提早出门,否则就 不能带上小张一起去看演唱会了。小张每天放学 后5点到家,到家后他要做这样几件事情:
(1)做作业(30分钟) (2)把米饭煮上(40分钟) (3)收晾晒的衣服(8分钟) (4)洗碗(4分钟) (5)整理书桌(2分钟)
小张最快能在几点做完这些事情?请你给小 张出个主意。
“时间就是金钱”,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 我们学习,都要抓紧时间,把工作完成得又快 又好。我们能不能通过小张的例子归纳出一种 面对各种情况都适用的节约时间的方法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
华罗庚
走近作者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 12日)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 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 得意,认为 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 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 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 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 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 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 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 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 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虽然语文老师 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 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洗水壶1 →烧开水15 → 泡茶喝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分析时请指出: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各环节间的关 系;上下对齐表示什么。
图1-1
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20分钟)
的意思。 千头万绪:形容头绪很多。绪,丝的头,比喻事情的
开端。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前提:事情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平话:平常说话。 关键:比喻事情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 裨益:益处。裨,益处,补助。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壶1 →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仍在忙
第一次写了三个人不同的泡茶方法。甲因为 对泡茶的“工序”安排得好。节省了时间;而 乙、丙都因为泡茶的“工序”安排得不好,浪 费了时间,从而让人们初步了解统筹方法“主 要是把工序安排好”的道理。
三、(15)总结全文,说明统筹方法的现 实作用。
分析课文
1、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把抽象的统筹方法说 得简单易懂呢?
举例子
分析课文
2、本文作者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来阐述 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的例子
分析课文
3、课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烧水泡茶,请从 文中找出共写了几次,配了几次图表,这几次 写“泡茶”,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说 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只有抓住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 程的最佳方法。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112154图1-234
图1-3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 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 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 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逻辑顺序
2、这篇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
统筹方法
3、从说明对象这个角度分析,这是篇什么说明文?
①口语:好象是废话、旁的、走路要用两条
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
(通俗)
②成语、文言词汇:错综复杂、“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卑之无甚高论 (活泼)
通俗、生动、易于理解
拓展训练
张洪每天早上起床后,需要花费:淘米一 分钟,烧早饭八分钟,漱口一分钟,洗脸一分 钟,整理被子一分钟,早锻炼四分钟,然后吃 早饭上学去。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 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 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 ,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 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 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 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 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 “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 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 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 ‘菩萨’是骗人的。”““父亲马上训斥 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 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 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 是人装扮的。
事理说明文
4、什么是统筹方法?
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统筹方法有什么作用?
把工序安排好、避免窝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梳理本文的结构 ————总分总
一、(1)概述统筹方法的定义和应
用范围,统领全文。
统筹方法
二、(2—14)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第一层(2-8):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 第二层(9-11):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层(12-14):合并次要环节。
说明手法
2.举例子
标志——“比如”“例如”……
3.作比较 不同的例子进行细致比较。
说明手法
清楚直观、一目了然
4.列图表
不同的情况用图表表示,图表对事物解说更具体更直接。
学习语言特色
为了把统筹方法这一高深的科学方法解说 清楚,让人理解,还得注意说明的语言,本文 的语言具有什么特色呢?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拓展阅读
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 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 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 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 ”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 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 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 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 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 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 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 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 方法知道的。”
拓展阅读
读完想一想,为什么华罗庚可以成为大数学家。
答: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 不迷信权威,才最 终靠刻苦自 学成 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二、积累词语
临事而迷:遇到事情就糊涂。迷,糊涂。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悔改。迷,迷惑,错误。 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十分复杂。错,交错、交叉。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办,有不值得这样做
观察后思考:比较图表1与图表2的异同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图1-2
图1与图2各有几个环节 ? 合并后的方框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