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机械化秋整地工作方案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方案》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方案》精心谋篇布局周密组织实施全力打赢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攻坚战**县农业机械管理局202x年,**作为省首批15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之一,全县上下高度重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县情实际,找准工作定位,确定发展目标,主攻薄弱环节,创新创建机制,扎实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行动,较好地完成示范县中期建设目标。
六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1、耕整地机械化水平。
全县拥有大马力拖拉机1354台,耕整地机械水平95%以上。
2、种植机械化水平。
拥有插秧机5653台,机插水平达88%;小麦机播水平90%以上,机条播(含复式)水平达52%。
玉米机播水平92%。
3、植保机械化水平。
全县植保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
其中,高效植保机拥有1007台,小麦高效植保水平达48%,水稻高效植保水平达59%。
4、收获机械化水平。
联合收割机拥有1787台,稻麦机收水平95%以上,玉米机收水平85%。
5、烘干机械化能力。
全县批次烘干总能力为5898吨,烘干水平49%,产地烘干水平达43%。
6、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
全县拥有秸秆还田机4110台(其中1500mm以上1344台),全年秸秆利用3.744万吨,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80%以上(其中秸秆还田率75%)。
7、其他方面: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全年已实现4个示范乡镇建设。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和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面积增长较快。
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模式应用面积增长19.2%。
202x年超额完成示范县建设预期目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行政推动到位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各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专家及技术服务组。
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工作部署推进会,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序时推进目标。
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农业行业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为了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意识
1. 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宣传报道。
2. 组织农业机械化知识培训,提升农民农业机械化技能水平。
3. 增设农机展览会,展示最新农业机械设备,吸引农民参观学习。
二、优化农业机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1. 鼓励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 支持建设现代化农机站点,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
3. 推广农机联合作业模式,实现农机资源共享,提高作业效率。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1. 设立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加强农业机械化统筹协调工作。
2. 制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农业机械化管理行为。
3. 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1.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鼓励农业机械化企业加强科研合作,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3. 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最新技术的示范和指导。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正文结束】。
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分析

N o n g y e j i x i e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在农作物种植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机械化整地可以充分激发土壤的功能,使其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为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
本文对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进行了分析。
1、机械化整地的概念大部分农作物在种植前都需要进行整地,整地后再进行播种或移栽等程序。
机械化整地就是应用耕作机械对土壤进行深翻、深松、灭茬、耙平、镇压、起垄等作业。
通过整地可以调整优化土壤中的肥水、温度等要素,激发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耕层结构和表面状态得到改善,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为农作物生长和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2、实施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的作用(1)使土质得到改善土壤经过多年的反复耕作,再加上连年施用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及不注意对耕地进行保护等因素,使土质变得越来越差,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给粮食增产增加了困难。
传统的耕作方法由于耕层浅,降低了土壤的保墒性能,也使土壤肥力越来越弱。
利用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使耕层加深,将旧有的犁底层打破,使土壤结构变得疏松,加大了土壤颗粒间的缝隙,使土壤的吸纳水分、储蓄养分的能力增强,土质得到显著改善。
(2)提高土壤墒情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在自然降水分布中始终是南方强北方弱,南方的农作物产量也普遍高于北方地区。
自然气候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使土壤的墒情得到改善。
而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整地,对土壤的耕层进行疏松,可以使土壤的蓄水性能明显提高,可以弥补北方地区自然降水偏少的不足,使土壤的旱涝状态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3)充分发挥耕层作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一般是采取人力加畜力进行耕作,这种耕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机械化耕作的深度,只是对土壤的表层或浅层进行了疏松,在作物生长中由于根系无法将厚实的犁底层穿透,土壤中的养分不能充分被作物吸收,使作物缺少充足的养分供应,影响了长势,也导致产量无法提高。
浅议机械秋整地

全 方 位 深松 技 术就 是 利 用 全方 位 深 松 机 对 耕 地进 行深 松作 业 。深 松深 度可 达 4 ~ 0 m, 0 5 e 能 够彻 底 打破 犁底 层 , 深 耕作 层 。并 可 形成 虚 实 加 相 间 . 土层 底部 形成 鼠道 的土体 构 造 。全 方位 松
全 方位 深 松 机耕 作 过 的土 壤 形 成虚 实并 存 的耕 层结 构 。虚的部 分 就是 深松 铲作 业 的部 分 , 这部 分犁 底层 被打 破 , 层 加深 。虚 的部 位 能多 耕 蓄水 防涝 害 , 将水 转供 实 的部 位 。实地 部位 就 并 是未 经 过松 土 铲作 业 的部 分 。这 部分 能 借 助 发 达 的毛 管孔 隙 。将 下 层 的水 分 提 到根 系 集 中的 上部。 .
浅 议 机 械 秋 整 地
洪 立 华 , 贾 国辉 2 黄 治岩 孙 淑 红 史 宇 。
1 . 省 梨树县农 机技术 推广 总站;. 吉林 2吉林 省梨 树县农 机局;. 3吉林省梨 树 县农业 机械 化学校
[ 摘
要】 本 文 以吉林 省 梨树县机 械 整 地方 式 为背景 , 重点论 述 了适 宜秋 季 进行 的深 耕 综合整
实 现 深 耕 综 合 整 地 技 术 后 土 壤 细 碎 且 松 软, 旋耕 深度可 达 2 ~ 5 m, 0 2 c 深松 达 4 e 。增强 0r a 了土 壤 的通透 性 。增 加 了土 壤 的渗水 和蓄水 能 力 。可充分 接纳 天然 降水并储 存起 来 , 有限 的 使 水 资源最 大 限度地 用 于春 播 。 同时 ,实施 该技 术, 机组 一次 作业 就可 达 到播 种状 态 。 因此 , 可 实现 播前 不 动土 , 减少 了土壤 水 分 的蒸 发 , 提高
秋季稻田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秋季稻田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年第5期何生保1 贾秋霜2秋季稻田机械化耕整地是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秋整地的具体作用稻田土壤耕作的目的是通过耕作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之适于水稻生育,同时施放土壤中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
经过耕作,促使稻田含有的盐碱和酸性物质脱盐碱或转变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从而保证水稻稳产优质高产的土壤环境。
通过水田秋季耕整地能够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切断土壤毛细管控制返盐、翻压杂草和防治病虫害,而且还能够争抢农时,为下一年早育苗、早灌田、早插秧创造有利条件。
二、秋整地的作业时间为了延长晒垡时间,秋整地时间应尽量提早。
当土壤耕层的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开始作业。
为了提早进行秋季耕整地,在水稻收割前要彻底疏通各级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渗透性,加速减少土壤含水量,并要及时腾地、晾地,为及时耕整地创造条件,做到早干早耕,提高耕地质量,加快耕地速度,力争在大地封冻前全部耕完。
三、秋整地的技术要求1.建立轮耕制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结合的耕作体制。
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的沼泽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两年,旋耙耕两年;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两年的轮耕制度。
2.耕整地深度水田一般耕整地深度标准为深翻20~22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深松20~25厘米。
稻田秋季耕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
1)对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老稻田,一般耕深18~22厘米为宜,此深度可保证秸秆残茬有效掩埋,加大耕作层,为水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一般高产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8厘米的土层内,约占总根量的90%以上,耕深18~22厘米完全能够满足高产水稻根系发育要求。
2)对沙碱地、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低湿田,要适当浅耕,一般耕深在12~15厘米为宜。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实施方案(最新)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实施方案为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xx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的方案》(农办机〔xx〕6号)和《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的方案》(皖农机管〔xx〕8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强化责任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科学规划、连片实施;定额补助、先干后补;公开透明、严格监管。
二、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一)实施范围根据我县粮食生产情况,结合项目实施的技术特点,主要选择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乡镇实施深松整地作业任务,项目区深松整地作业地块要集中连片,原则上以村民组为最小单位。
(二)目标任务全县xx年计划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50000亩,推广应用深松整地技术,对项目区土地实施深松整地作业,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三、深松方法、作业模式、质量标准和作业要求(一)深松方法根据我县农机装备结构与土壤特性,我县选择以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局部深松(间隔深松)法。
(二)作业模式根据我县实际,深松整地作业采取“单一深松”作业和“旋耕+深松”复式作业两种作业模式。
(三)质量标准1.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要求是“深、平、细、实”,即:作业深度一般在25cm以上,行距一般不大于60厘米,作业后要做到没有漏耕、深浅一致、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实下虚,达到待播状态。
2.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田块深松合格率在95%以上(含95%),能最终确认为作业达标面积;合格率在95%以下,按实际达标作业面积兑现资金。
(四)作业要求采取“单一深松”作业时要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覆盖,不产生大土块和明显沟痕,间距均匀,不得有重复深松或漏松现象;采取“旋耕+深松”复式作业时应在播种之前秸秆处理之后进行。
农业机械化工作落实方案(共5篇)

农业机械化工作落实方案(共5篇)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工作落实方案XX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机械化推进年”。
为扎实开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年”活动,大力提升我乡农业机械化水平,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会精神,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意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落实有效举措,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确保“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主要目标XX年,全乡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基本实现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6%以上,确保通过省、市级验收。
三、实施步骤“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共分五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1-2月)。
一月份,乡成立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根思乡“农业机械化推进年”目标管理考核意见》,召开专题会议,分解落实农机化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全面部署农业机械化推进年各项工作。
二月份,各村成立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措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并层层宣传发动。
2、购机、育秧及培训阶段(3-6月)。
每村成立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由种田大户、农机大户、村组干部等牵头。
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插秧机、大中拖配套秸秆还田机等机具;村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给合作社作基地,在基地上进行集中育秧,建农机库。
合作社与机手签订农机作业协议,落实机插育秧、组织农机操作手培训等工作。
其中,4月30日前,全面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任务,插秧机推广任务完成50%以上,大中拖秸秆还田机械推广任务完成40%以上;5月30日前,全面完成插秧机推广任务,大中拖秸秆还田机械推广任务完成80%以上,全面签订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作业协议。
3、秸秆还田及机插秧推广阶段(6-7月)。
重点抓好机收、机还田、机插秧等工作,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和农机维修服务,全面完成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作业田亩任务。
“三秋”机械化减灾减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三秋’机械化减灾减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当前,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期,为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提高农机防灾减灾能力,确保颗粒归仓、应种尽种,针对水毁水淹农田恢复耕种农机作业、倒伏作物收获、过湿地块作业、机收减损等情况,提出本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机械化减灾技术(一)水毁水淹农田恢复耕种农机作业技术1、及时开沟排涝水毁水淹农田应跟踪积水消退时间,尽早排涝降渍、清淤散墙,尽快恢复农机通行以及作业条件。
对于配套排水沟渠的积水地块,应及时疏通沟渠水道,使积水尽快排走;对于田间积水严重且具备排水条件的地块,应采用水泵等排灌设备及时抽排积水,减少农作物浸水时间;对于已无法抽排的积水地块,应及时开沟沥水,可使用挖掘机等在地头、地侧面开挖M型或U型排水沟,确保自流通畅。
抽排积水时,应注意保护未收农作物,避免在作物生长区域作业。
在缺少电力供应条件下,可选用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等作为水泵等排灌设备动力源。
2、注重田间管理农作物过水后容易滋生病害菌或草害,应及时采用植保无人机、履带式拖拉机悬挂喷杆喷雾机等适宜湿烂田块作业的植保机进行混合喷施杀菌剂、除草剂等病虫草害防治,并同步喷施叶面肥。
植保无人机作业时,应根据受影响地块面积、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发生部位及危害程度,选用适用机型,按作业需求调整飞行高度、速度和有效喷幅等参数,精准施药施肥。
地面植保机械作业时,应注意提前观察受涝田地的承载能力,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急转弯和在同一位置多次调头,防止对农作物及农田的二次伤害。
3、加强农田耕整对于洪水冲刷毁坏的田块,应及时清除遗留在农田中的较大石块、塑料等杂物,及时修复冲断的田展、冲出的较大沟壑等,需要时可选用履带式拖拉机悬挂秸秆粉碎机及时清理作物植株残体。
合理散墙、表土略干后,尽早开展耕整地作业。
水毁水淹农田易板结、起皮,如农时充裕不宜免耕播种,应合理耕整后再播种下茬作物,优先选择机械化深翻晒络配套旋耕、耙耕方式,精细作业,疏松整细土壤,恢复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良好水、肥、气、热的交换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机械化秋整地工作方案
按照省农机局《关于切实做好深松整地工作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秋整地要打一场硬仗,打一场攻坚战,迅速掀起秋整地高潮”的要求,为切实做好今年秋季深松整地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立深松为主体,松、翻、耙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为主攻方向,以深松整地为重点,严格整地标准,全面提高土壤抗旱涝、防灾害能力,改善耕地状况,为明年乃至今后的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任务
全县秋整地60万亩,其中深松整地30万亩,跨区作业20万亩,水田整地11万亩;整地地块80%要达到待播状态。
三、工作要求
突出规模整地。
要抓住全市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契机,引导农民实行连片作业,规模经营,实现人、机、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每个乡镇必须有1-2个试点村,每个村必须有1-2个典型,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在今秋把地整实,达到待播状态。
突出深松整地。
今年深松整地、浅翻深松整地要力求有
大的突破,力争实现三年深松一次的目标。
深松整地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
突出水田整地。
全县11万亩水田要全部开展秋季整地,做到一年深翻,两年耕旋的耕作方式。
突出青贮地块整地。
要按照全县落实20万亩青贮种植面积,确定地块、确定整地方式,按照时限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突出示范园区整地。
全县完成1000亩示范园区整地任务,每个乡镇落实示范园区整地面积100亩。
突出造林抓整地。
全县完成造林整地2万亩。
突出特色经济作物整地。
按特色作物落实面积,完成深松整地。
突出标准化整地。
要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要求,严格整地质量标准,推行松、耙、厂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平整压实,保持较高土壤坚实度。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秋施肥、秋施药。
严禁只翻不耙和翻耙压脱节现象,不达标准,坚决返工。
整过的地块80%要达到待播状态。
每个乡镇至少要有2-3块够规模、符合标准的深松样板田,起到示范作用。
突出道路沿线整地。
将视野范围内地块,按时限要求达标,起到形象带动拉动作用。
突出跨区整地。
靠近农场的乡镇要协调落实好场县共
建,充分发挥农场大机械优势,完成20万亩跨区整地任务。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秋整地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秋整地是发展现代农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是实现全省千亿斤粮食奋斗目标的重大措施,高度重视秋整地工作。
县政府已成立秋整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陈宝柱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农委主任姜昆、县农机局局长于才成同志担任,成员由县农委、县农机局有关人员组成。
办公室设在县农机局,并成立秋整地督查组进行巡回检查指导。
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岗位责任制,科学安排本地的秋整地工作。
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定整地措施、标准及奖惩办法,把任务分解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头,作业落实到车组,标准落实到地块;对实行项目补贴的,要签定作业合同,明确作业面积、作业质量和收费标准。
要抢前完成农机具检修任务。
要做好农用柴油的调运、储备和整地所需资金贷款协调工作。
(二)加强秋整地的组织化程度。
一要早准备。
提前做好地块、机具、实施方案、技术人员等方面的落实;与农场共同落实好秋整地任务和工作措施;要增强科技意识,选择和引进先进农机具,提高秋整地水平。
二要早动手。
要与秋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收获顺序,先收先整,边收边整,为大型拖拉机整地作业创造条件,为秋整地争得更多时
间。
三要早完成。
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断更新秋整地技术;同时,要坚持连续作业、联合作业,减少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
要按照三三轮作制度,坚持松、翻、耙、旋相结合。
四是要发挥大机械作用。
深松、深翻整地一定要坚持使用大型拖拉机连片规模作业。
要发挥现有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作用,合理安排好作业顺序,加快秋整地工作进度,确保11月5日前高质量全面完成秋整地任务。
(三)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县农机部门对秋整地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做为年终考核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
秋整地期间和结束后,县农机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秋整地工作督导检查验收评比,及时通报各地秋整地完成情况,并对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三是发挥领导组织作用。
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靠前指挥,基层干部要奋战在第一线,强化组织协调和服务,解决整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形式加快秋整地进度,提高整地质量,杜绝劳民伤财、弄虚作假等行为。
四是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县农机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深入第一线,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落实整地标准,督促整地进度,检查整地质量。
其他涉农部门要搞好资金、柴油、零配件、技术等方面的落实。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作用。
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督导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大力宣传机械化秋整地
技术措施和典型经验,对先进的表彰奖励,对后进的督促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