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土地分布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然而,这些进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土壤污染。
为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全面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经过全国各地的努力和共同参与,2014年4月17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正式发布。
本次调查重点围绕工业和农业用地进行,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土壤状况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
根据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面积总计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16.1%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意味着大约有154.5万平方公里的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到污染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而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少受到影响。
其中,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和河南是受污染程度最高的五个省份。
这些地区的土地净化和修复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受污染的土壤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污染物:重金属、农药、石油类物质和有机化合物。
其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原因。
特别是镉、砷和铝等重金属的泄漏,对土壤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达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此外,农业用地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农药的大量使用和过度施肥,导致了水污染和土壤的进一步恶化。
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环境的负荷,将是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公报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土壤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
其次,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提高土地修复和净化的效率。
第三,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最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总而言之,土壤污染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环境问题。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资金支持、技术难题较多、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耕地安全宣传力度,开展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开展安全利用评价和监测点建设,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策略。
关键词: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问题;策略仁寿县安全利用类耕地分布较广,安全利用类耕地在全县 12个乡镇(街道)有分布,土壤目标污染物主要为镉元素,另有禄加镇、汪洋镇以及板桥镇少部分耕地的目标污染物分别为砷和汞元素。
至2022年全县现有受污染耕地面积4985亩,市下达我县任务面积4586亩,实际完成面积4586亩,任务完成率为100%,安全利用率为92%。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是保护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污染来源和程度的不确定性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耕地污染通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农业活动、工业废弃物排放等,但追溯污染源头并准确确定其贡献程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污染耕地的污染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修复措施的制定和效果的评估,然而,由于土壤复杂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对污染程度进行准确评估是一项技术难题。
在缺乏准确的污染来源和程度信息的情况下,很难确定耕地修复的目标和实施的方案,可能导致修复工作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创新科学技术手段和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等来解决。
2.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修复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污染物难以有效修复的问题,如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困难度较高。
部分土壤修复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能源,比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
这使得工艺成本较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和推广。
对土壤修复效果的评估有时候比较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监测和评估。
镉污染处理和分析

镉污染处理和分析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废”的排放、污水灌溉及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土壤-植物-环境系统中的Cd污染问题日趋严峻。
镉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脂溶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并能在动物、植物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
据报道,90%镉的应用于电镀、颜料、合金及电池行业。
但是,由于行业设备和技术问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责任者意识欠缺,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例如震惊世界的二十世纪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痛痛病事件”,和我国05年发生在北江的镉污染事件。
1960年以前骨痛病患者就开始出现,直到1961年才有人查明,日本神通川两岸骨痛病患者与三井金属矿业公司神冈炼锌厂的废水有关。
该公司把炼锌过程中未经处理净化的含镉废水连年累月地排放到神通川中,两岸居民引水灌溉农田,使土地含镉量高达(7-8)ug/g,居民食用的稻米含铜量达(l-2)ug/g。
饮用含镉的水,久而久之体内积累大量的镉毒而生骨痛病。
进入体内的镉首先破坏了骨骼内的钙质,进而肾脏发病,内分泌失调,骨骼软化,身体萎缩,骨骼出项严重畸形,经过10多年后进入晚期而死亡。
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日本痛痛病事件,给了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一些关于镉污染事件的处理方案也在这件事以后形成,并得到发展和完善。
2005年我国北江镉污染事件采取了及时的应急预案,成功地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005年12月北江韶关河段河水镉含量超标,达到0.05 mg/L,即为标准限制的10倍。
利用北江上游锦江、南水、孟洲坝、蒙里、白石窑、长湖、飞来峡等主要水库实施应急调度,调用清水6亿m3稀释污水,实现了飞来峡水库出库水质基本达标的总目标,成功地避免了事故的扩大影响。
污染了一方水,需要用九方清水去稀释,代价是巨大的[1]。
北江镉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北江上游水库截污调度阶段。
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拦截污染水团,在孟洲坝水库滞留较长时间,以减缓超标污水团到达英德城区河段的时间。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全国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国家环境保护部于近期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如下: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覆盖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共调查了150个城市和1000个农村地区。
调查方法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野外调研、样品采集、化验分析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主要调查结果(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有约30%的土壤样品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城市地区,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源于工业和交通排放。
而在农村地区,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土壤有机污染土壤有机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等有机物的过度积累。
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限。
此外,工业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和排放,也使得一些城市地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三)土地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质量和功能因各种因素而受到破坏和损害的过程。
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12%的土地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特别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压实,导致了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差等问题。
三、影响和意义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首先,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其次,土壤污染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土壤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环保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最新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西南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东北老工业基地(1)土壤污染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煤炭、钢铁和石油。
其中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黑龙江以石油和煤炭为重。
由于长期进行重工业、采矿及石油开采活动,使得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严重的土壤问题。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重工业分布密集且类型较多,其由于工矿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工业冶炼与采矿区土壤污染。
开采于1972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的辽河油田周边土壤中石油含量为4789.86-32491.31mg/kg,是国家农业标准临界值(500mg/kg)的9.6-65倍。
辽宁省东部山区岫岩、宽甸、凤城3个县重污染区占30.05%,中污染区域占29.42%,主要原因是当地受到高度频繁的采矿和冶炼活动影响。
辽宁葫芦岛八家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镉(Cd)超标率达100%,铅(Pb)超标率达66.7%;丹东市青城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铅(Pb)超标率达到66.7%。
二是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污染。
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大部分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史较长,“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且种类繁多,城市土壤环境作为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重污染物的重要受纳体,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在土壤中长期滞留。
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周围土壤表层土壤(0-20cm)中镉(Cd)、铅(Pb)、铜(Cu)和锌(Zn)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74.92,2.27,4.07和3.15倍,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达到了55.05.此外,葫芦岛锌厂附近镉(Cd)超标率达100%,铜超标率达20%。
说明辽宁省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土壤环境已长期严重地受到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吉林省同样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在吉长公路及松花江沿岸分布着多家大型工厂,如:长春汽车厂、吉林造纸厂、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热电厂、冀东水泥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化纤厂、吉林燃料乙醇、天合实业有限公司等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危害及治理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危害及治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主流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等进行总结概括,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土壤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引言土壤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部分,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开发、土地滥用等原因导致土壤污染的情况十分严重。
大量工业废水不合理的排放、不合格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在矿山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忽视了废矿渣的收集,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在不断地积累下呈现出隐蔽、长期、表聚、不可逆性的特点,然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经过水环境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1 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1.1总体情况2014年根据环保部联合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来看[1],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土壤超标率达16.1%,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占全部超标点位82.8%。
以污染情况分布来看,南方土壤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尤其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工业基地污染尤为严重;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 8 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 7.0%、1.6%、2.7%、2.1%、1.5%、1.1%、0.9%、4.8%)图1- 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Fig. 1-1 The situation of Inorganic Pollutant exceed standard 2002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部分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2],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近四成的农田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其中严重超标的土壤占10%。
镉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有毒金属。
镉具有很高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镉的来源、毒理学效应、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镉的来源镉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以氧化态和二价态形式存在。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界:镉可以在地壳中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锌矿石、铅矿石等都含有镉。
此外,镉也可作为大气中的微尘、岩石、土壤和水中的溶解态存在。
2. 工业生产:许多工业过程中会释放出镉,如矿山开采、冶炼、制造电池、染料、涂料和陶瓷等工业生产过程。
3. 农业和生活排放:化肥中可能含有镉,同时化肥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导致镉在土壤中积累。
此外,农药、废水和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是镉进入环境的途径之一。
二、镉的毒理学效应镉及其化合物具有慢性累积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镉可以经由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它主要通过肾脏蓄积并引起肾脏功能受损,久而久之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此外,镉还会引起骨质疏松、肺功能损害、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问题和癌症等。
孕妇暴露于镉时,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2. 对环境的危害:镉可以在水、土壤和空气中残留,并进一步进入食物链中。
它对水生生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等生态系统元素产生毒性影响,并瓦解生态平衡。
因此,镉的排放和积累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威胁。
三、防治措施为减少镉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1. 工业控制措施:加强矿山开采、冶炼等工业生产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镉的排放。
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和设备,降低镉的排放浓度。
此外,加强对工人的防护措施,减少工作场所镉的暴露。
2. 农业控制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化肥中含有过多的镉。
加强土壤质量的管理,减少镉在土壤中的富集。
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3. 水土保护措施: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加强水体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镉大米

一、镉大米成因我国是镉的主要资源国之一,其中伴生镉是镉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
袁珊珊(2012)统计了我国各地区的镉采出量,如表2。
从不同地区来看,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累积探明镉资源储量和镉采出量较大,分别占总量的79%,82%。
由于人类的开采等活动,越来越多的镉从自然本底中释放到环境中,并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出可能导致我国大米镉污染的4条原因。
1. 矿区污染——我国公认的镉大米重要来源矿区污染是我国学者目前公认的镉大米的重要来源,也是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大米镉超标情况在我国最严重的原因。
在自然本底中,镉通常与铅矿、铅锌矿、铜锌矿等共生,因此在冶炼金属时,镉可以通过废水、废渣、废气进入环境,再通过水源进入土壤和农田,最终进入食物链。
吴新民(2003)采集了南京市矿冶区、开发区、商业区、城市广场、风景区、老居民等6大功能城区56个土壤样本,分析发现矿冶区土壤中的镉、铅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矿区周围土壤的高水平镉含量,加上大米本身对于镉的富集作用,都直接导致了矿区周围大米的不安全性。
Paul N. William(s2009)在湖南省12个不同大型矿区周围采集了100个大米样品,发现某些地区大米的镉含量可达2757ng/g,约为国家标准的14倍。
因此,作为产粮大省,同时又誉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确实存在大米镉超标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冶炼带来的镉并不仅仅会简单地沉积在矿区周围,废气、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
废气进入大气后,随着空气迁移,可沉降到其他地区。
对于废水而言,以湖南为例,湘江两岸因开矿、企业排污、生活废水等各种污染已有数十年历史。
雷鸣等千t(2010)研究发现湘江流域内的水体、土壤和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镉和砷的污染较为突出。
在财新网记者统计的中国大米镉污染图中显示,污染地区多分布在开矿采矿,冶炼金属等工业区周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矿山分布:
1) 江宁区汤山、麒麟、上坊、淳化、云台山(硫
铁矿);
2) 下关区幕府山(白云石(镁矿) );
3) 雨花台区梅山铁矿采空区;
4) 栖霞区龙王山-桂山一带;
5) 浦口区珍珠泉风景区;
6) 六合区马鞍、瓜埠、冶山、八百桥;
7) 溧水县爱景山;
8) 南京市聚宝山硫铁矿床;
9) 牛首山铁矿;
10) 吉山铁矿;
11) 凤凰山铁矿;
12) 溧水锶矿
13) 六合区冶山铁矿
14) 江苏高淳溧阳地区矿产
15) 江苏江宁-溧水地区矿产(铅、锌矿)
16) 宁镇地区有色金属矿床(铁、铜)
17) 江苏盱眙地区矿产
18) 苏州吴宅矿区(铅、锌矿)
南京市有色金属冶炼厂
南京广源有色金属冶炼厂(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胜太路胜利新村13
号)(冶金矿产)
南京市溧水湖东有色金属冶炼厂(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和凤乌飞塘)(废铝 铜
冶炼 铝 锌等铸造加工)
江宁县陶吴有色金属冶炼厂(江苏省南京市陶吴镇钟村)
南京振泰源金属制品厂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18号 )
江苏省冶金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大光路28号 )
南京奥冶合金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
南京市电镀厂
南京宁联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表面处理电镀)(南京市栖霞区靖安镇联盟村罗
二路)
南京电镀加工厂 ( 南京市浦口区西葛村)
南京雨花电镀厂(江苏 南京市 秦淮区饮虹园25号)
南京市碱性电池厂
南京舟海蓄电池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高力汽配科技城2幢146号)
南京电池厂(江苏省 南京市 弓箭坊社区居民委员)
南京新奇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秦淮区中华门小百花巷48号)
南京风帆蓄电池厂(江苏.南京.江苏 南京市 南京市黑龙江路32号)
南京本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翔凤路18号区)
苏州南方钜大电池有限公司(中国 江苏 苏州 金陵东路娄上街16号 )
无锡市诺雷电池有限公司(无锡市前洲镇堰玉中路10号(前洲镇政府对面))
扬州钜大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新集镇工业集中区8号)
燕子矶的“小南化”,含有58种挥发性有机物、89种半挥
发性有机物、13种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达到了10米
深。(
南京市燕子矶地区占地约14平方千米,是南京市传统老工业集中地,曾经密
集分布了66家化工企业,其中最大的为“小南化”,占地700亩。2005年,“小南化
”
与南化公司合并后迁至南京市江北,新建了10多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装置。
2011年4月,燕子矶地区51家小化工企业全部关停。去年底,15
家大化工企业全面
停产、退城入园。)
金陵石化及周边地区、大厂地区、梅山钢铁及周边地区和长江二桥至
三桥沿岸地区(含八卦洲)四大片区也是南京重要的工业区域。这四大
片区分布了金陵石化、南化、南钢、华能、南热、梅钢以及金陵船厂
等10多家特大型、大型企业。据悉,在贡献GDP的同时,南京水、
气、声、渣污染总量的85%同样也来自这四大片区。
南京化工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名单
南京化工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地址 主要排放污染物名称
1 南京协和助剂有限公司 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方水路90号-98 铅
2 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金化路55号 铅
南京整治五大重金属污染重点行业
2011年10月18日 15:26 来源:扬子晚报 王娟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对工艺落后、无治污设施或治污设施简陋、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依法予
以关闭取缔;对卫生防护距离不足300米的企业,坚决停产整改……”记者从南
京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获悉,南京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
制已经完成,新一轮重金属污染防治整治将启动。
南京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如何?
土壤中的“铅”污染情况最严重
2009年春季,专家就曾对南京的公园区、交通繁忙区,居民住宅区和工业区选
点采样,最后发现,南京土壤中铅的富集表现为强富集,而锌,铜表现出一定的
弱富集,铬和镍相对贫化,与背景值接近。
在对大桥公园、白马寺公园土壤调查中,发现于锌、铜、铬有较高载荷,这
些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另外也受汽车尾气排放影响,所以铅含量也比较高。此
外,因南京的部分公园中的水塘是工业废水排放口,这些均可能引起公园中土壤
重金属含量升高。
而工业区污染,主要采点是在大厂和梅山钢铁厂,研究表明铅污染受冶炼厂、
化工厂工业废气影响较为突出,尤其是冶炼厂排放出来的废气中铅含量较高。
土壤的状况如何?
工业区难见黄泥巴
而专家在取样时,少数工业区的土壤已经不是黄泥巴了。“比如说在南钢工
业用地上取土时,土壤都是黑色的,而这一地区的土壤应该是黄色土或者红壤土,
黑色说明土壤被污染的程度相当严重。”另外在一些树木地下的土壤,如果仔细
看的话,也和城市里的土壤颜色不一样,明显“裹”着一层黑色。
专家说,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
自净化作用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
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
法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整治的重点是什么?
以铅、汞、镉、铬、砷为重点防控污染物
为了从源头上防治重金属污染,根据规划,南京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是以铅、
汞、镉、铬、砷为重点防控污染物,以及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业、含铅蓄
电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重有色金属冶炼
业等5大重点行业。
南京市环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重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其污染
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难恢复性等特点,可通过水、气、固废等多种途
径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并在食物链中富集,最终进入人体。相对于常规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环境受到污染,治理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
付出的成本更大、危害也更难消除。
惩处的力度如何?
不达标企业一律停产
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环保部门将重拳出击。对偷排偷放、多次被查处仍未整
改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
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
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经营
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一律取缔;对历史遗留的重金属废物堆场,
整治要到位。
规划决定,2015年年底前,一部分涉重中小企业必须进入工业园区统一管
理,重点防控区必须100%完成落后工艺、设备、技术、企业的淘汰或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