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湖十号煤矿井田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12-1煤层赋存较稳定,一般层厚度为4.72m,全区普遍可采,顶板为厚层海相泥岩,该煤层局部被辉绿岩吞噬或焦结变质为天然焦,构成四处天然焦孤立块段,该煤层与13号煤层平均距离45m。
13号煤层上距12-1煤层45m,煤层结构复杂,沉积不稳定,挥份大,厚度变化也较大,常有突然增厚或变薄的现象。
各煤层均为隐伏煤层,在北部均有一条风化氧化带。
1.2
1.2.1
井田地层由老至新有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岩层以深灰,灰褐色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总厚约400m。
2)石灰系中统本溪组(C2):平行不整合覆盖于马家沟组之上,按岩性可分上下两段,总厚度150m,下段以紫色黏土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粘土岩及黑色泥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及G层耐火黏土。下段由5-7层薄层灰岩和浅灰绿色砂岩,黑色粉砂岩互层组成。
原始数据:小峪煤矿位于朔州市怀仁县小峪镇与新家园镇之间。行政隶属朔州市怀仁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30″~112°54′40″,北韩39°48′01″~39°50′21″。井田的走向最大长度为7.12km,最小长度为5.40km,平均长度为6.12km,井田的倾斜方向最大长度为4.21km,最小长度为3.60km,平均长度为4.02km。井田批准开采3、9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4.4m、6.62m,煤层平均间距为50m,两层都属于全区稳定可采,中间只有局部地区有夹矸。顶底板条件较好,易于支护。井田面积9.634km2,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自燃发火等级为Ⅰ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50m3/d,涌水量最大时为500m3/d。
专业班级学生
要求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众城设计说明

众城设计说明

众城设计说明1. 矿井虽为低瓦斯,但预测方法以不对,应说明原矿井产量是多少,现是多少,没有产量不合适,预测结果差别较大,需修改。

2.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缺隔爆措施,隔爆水袋设计,应补充。

3. 矿井开采15号煤层埋藏浅,地表为秀水河床,可沟通上部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在井田浅部开采15号煤层时,其最大导水裂隙带可达地表,沟通地表沟谷中雨季洪水。

根据以上最大导水裂隙带情况,矿方应采取针对措施,预防水害事故,但措施没有,应补充。

4. 主斜井胶带输送机设计计算缺拉紧装置设计计算,应补充。

主斜井井底煤仓设计上下部系统无内容,上部和什么巷道联系,下部和什么巷道联系,是否需斜巷联系,坡度大小,长度确定无内容,下部硐室无内容,应补充、完善。

5. 副井绞车功率185kW电机,是否满足,采用电压10KV高压供电,是否合适?6.矿井供电(1)下井电缆选型缺按强度、电流密度和电降计算,(2)工作面移动变电站选用KBSGZY-800/10/1.2kV 2台;全为1140V设备,只有采煤机、刮板机,转载机等采用1140V,不合适,低压660V设备用多大变压器不清楚,是否弄错。

应核实。

7.矿井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应按国家总局规定专门章节说明,应补充。

8. 矿井通信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增容110门,无型号,应补充。

9.矿井四大监控系统缺视频监测系统型号。

10. 矿井供电三大保护系统只有保护接地,缺两项,应补充。

11. 设计投产回采工作面布置部分段在良种场(厂)下面,投产时,不可能搬迁。

“三下”开采章节只简单说明井田内分布有较多的村庄,以及工厂采用留设保安煤柱进行保护,并建议业主对相关建筑进行搬迁、充填开采,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

12.矿井水害严重,防治水措施不全面,应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补充内容,要求,编制专门矿井水文地质报告,绘制四种图纸,建立防治水台帐等。

张学民2010年12月。

一号井(泥炭)开采初步设计

一号井(泥炭)开采初步设计

目录前言 (8)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第一节井田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1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井田开拓 (24)第一节概况 (24)第二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第三节井田开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 (30)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30)第二节矿车 (30)第三节运输设备 ..................................................... 3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矿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第二节采矿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第三节巷道掘进 . (37)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40)第一节概况 (40)第二节矿井通风 (41)第三节灾害预防和安全装备 (47)第六章矿井主要设备 (58)第一节提升设备 (58)第二节通风设备 (72)第三节排水设备 (74)第四节压风设备 (76)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 (80)第一节矿石特征 (80)第二节矿石加工 (81)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 (82)第八章地面运输 (84)第一节概况 (84)第二节场外公路 (84)第九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85)第一节概述 (85)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85)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87)第四节场内运输 (87)第五节场区绿化 (87)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 (88)第七节防洪排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精品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精品

前言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以下简称天池煤矿)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城南17km的喂马乡古窑村附近。

现隶属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2364),批准开采3号、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7.9103km2。

天池煤矿原为古窑煤矿,1956年建矿,1958年投产,属地方国营煤矿。

2003年7月,由兖矿山西能化有限责任公司、和顺县古窑煤炭企业集团和晋中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新的山西和顺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下发了晋煤办基发[2006]789号文进行了矿井竣工验收的批复。

天池煤矿均依法取得煤矿安全生产所需“六证”: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2364)、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晋)MK安许证字[2008]D3482Y1B2)、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201424230129)、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40000105961137 2-2)、矿长资格证(编号:MK140400096)、矿长安全资格证(编号:08014010400098),六证均在有效期内。

矿井现生产采区为二采区,三采区位于井田北部,与一采区毗邻,为二采区的接替采区,原设计二采区南北平均长4.22km,东西平均宽1.74km,总面积7.35km2。

设计修改后二采区南北平均长2.11km,东西平均宽1.74km,总面积 3.86km2。

矿井采用“一井、一区、一面”模式生产,因此二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应该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相一致。

二采区目前已经施工了一部分胶带下山、回风下山、首采面(201)顺槽,采区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和采区煤仓也已完工。

二采区的开采要利用一采区的准备巷道作为矿井开拓系统。

根据核算,矿井主提升系统能力满足120万吨/年生产的需要;对于辅助提升系统,由于人员与材料设备共用一套系统,存在相互之间的干扰,因此矿井正准备再建一个专用行人斜井;在转入二采区生产时,由于埋深较大,瓦斯涌出量呈上升趋势,届时矿井主扇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需要更换主扇。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X X X X市X 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版)X X煤矿设计研究院X X X X市X 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技改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版)工程编号:C1308生产能力:60万t/a煤种:焦煤X X煤矿设计研究院前言XX市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位于XXXX市海南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距XX市海勃湾区30km。

该矿是新建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目前正以60万t/a的生产能力进行改扩建。

XX市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是在2006年煤炭行业整顿后保留下来的矿井,经内国土资采划字[2007]0067号文批准划定了矿区范围。

并于2008年5月19日颁发了1500000810028号《采矿许可证》。

XXXX市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井田,由XX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5月编制了《XX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矿区XX二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该报告资源储量复核范围为内国土资采划字[2007]0067号文划定的矿区范围,并由国土资储备字[2007]174号文备案。

2006年矿井经整改验收后,即开始着手按正规的30万t/a矿井规模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2006年6月XX市英信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为XX 二矿编制了《XX二矿初步设计》。

该设计按30万t/a规模标准炮采工作面进行装备。

随着企业后续产业链的延伸,上马焦化厂和配套洗煤厂的需要,以及XX自治区安全委员会[2006]7号文关于《XX自治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实施,原30万t/a初设的生产规模、机械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标准偏低,满足不了公司所属200万t/a洗煤厂和96万t/a焦化厂用煤需要,影响公司后续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同时部分系统达不到《XX自治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及规定,公司决定:将在建的XX二矿30万t/a的井型改造提升为60万t/a 井型。

并已于2008年5月7日以内煤局字[2008]133号文得到了XX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的批准。

煤矿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煤矿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姓名:编号:()字号中国矿业大学二0 一五年九月十五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函授站(点)专业年级2013级采矿工程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时期:2015年7 月15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9 月15日设计(论文)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专题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石圪节煤矿位于沁水煤田东部,南北走向长约公里,东西倾向宽约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井田面积约平方公里。

主要开采3、9、10、11号煤层,本设计的对象是9号和10号煤层。

矿井地质储量12029万吨,可采储量万吨。

矿井服务年限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两层煤分别为米、米厚,相距20米,倾角3到6度,距地面200米左右。

采用斜井、单水平、集中大巷开拓方式。

矿井移交生产至达到设计能力时,共开凿3个井筒,即主、副斜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装皮带,副斜井铺轨道。

本井田9号煤层划分为6个采区,采用带区式准备。

确定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开采。

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作业制度为“三八制”,两班采煤、一班检修。

工作面的设备有双端可调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

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作为主运输,轨道大巷采用连续牵引矿车作为辅助运输。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前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考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系统训练。

恒宝源矿井田首采面设计说明讲解学习

恒宝源矿井田首采面设计说明讲解学习

同煤集团恒宝源矿井田首采面设计说明书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采区概况一、采区位置恒宝源矿井田受区域担水沟大断层及其次生断层影响,煤层被分割成三个自然分区。

首采区即4#层一采区位于井田1198水平中部F2逆断层以东及F4担水沟正断层以北一带,该采区设计开采4#-11#煤层,先采4#煤层。

其四邻关系为:东部为原下磨石沟矿采空区,南部为井田三条开拓大巷及F4大断层,西部为F2逆断层,北部为西沙河矿采空区。

采区开拓时,在东胶带巷见煤点以下36米和东轨道巷见煤点往下48米处新发现一正断层,推测断层走向北东66度,倾向北西24度,落差20~30m,倾角80°,该断层将本采区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面部分位于断层下盘范围相对较大,东面部分为断层上盘范围较小。

由于开拓巷由西向东下山掘进时见煤点已落至断层下盘煤层内,而断层上盘小部分煤层已无法布面开采,因此,采区设计只考虑断层西部。

断西范围东西走向平均长度250m,南北倾斜宽约350m,面积为0.0775km2,储量为1.34Mt。

二、开采范围及邻近采区关系1、开采范围如下:北起4363500线;南至东回风大巷;西起F2断层;东至19613000线。

采区走向长250米、倾斜长350米,面积为0.0775km2。

2、储量计算工业储量:Q工=S.M4-1.V4-1+ S.M4-2.V4-2 =77500×10.75×1.4+77500×1.6×1.4=134万吨永久煤柱损失量:P永=P F2+P西沙河+P新断层=(320×20+250×40+350×20)×12.35×1.4=40.5万吨设计利用储量:Q用= Q工- P永=134-40.5=93.5万吨可采储量:Q采= Q4-1+ Q4-2=46.6+6.9=53.5万吨3、煤层埋藏深度及小窑开采情况4#煤层埋藏最大垂深为287m。

大南湖一号煤矿井田涌水量预测及水害防治分析

大南湖一号煤矿井田涌水量预测及水害防治分析

文章编号:1008-3731 (2019)01-0098-04煤炭科技98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M AGAZINE2019年第1期No . 12019大南湖一号&田涌水鼍预测/水窖123祈李志源,李永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山东泰安271000#摘要:为预测煤矿井田在生产过程中工作面的涌水量,探究水害防治的措施。

以大南湖一号煤矿 为研究对象,应用水文地质物探、抽水试验等手段对煤矿井田西翼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

根据勘 测结果,结合区内历年涌水量情况,采用大井法、采空区面积比拟法、富水系数比拟法、不均衡系数 法对工作面涌水量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认为大井法预测结果165.10m 3/h 作为矿区防治水依据最 为合适,在 地面与井下水害治措施,为采煤工作面 产供保障。

关键词:涌水量;水害防治;火烧区;采空区;防隔水煤柱中图分类号:P 641文献标志码:BForecast of water inflow in mine field of Dananhu No.l Coal Mine and analysis of water damagepreventionLI Zhi -yuan , LI Yong-xiang(The Third Exploration Team of Shandong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 Taiwan , Shandong ,271000)Abstract : In order t o predict the amount of water in the working face of coal mine field in the production pro ­cess , th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damage were explored,taking the N o . 1 coal mine of Dananh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hydro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pumping t e s t were used t o sur ­vey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 wing of coal mine field .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 combined with the water flooding in the past years , the large well method , the area ratio of the goaf , the water-rich coeffi ­cient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 unbalanced coefficient method were used t o predict the water inflow at the working face . Through analysis , i 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 of the large well method i s 165. 10 m 3/h , which i 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in the mining area . Based on this ,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ground and underground water damage were proposed t 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safe production of coal mining face .Keywords : water inrush ;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 f i r e burning area ; goaf ; anti -water-proof coal p illarCLC number: P 641 Document identification code: B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过程最具威胁的灾害之 一[1],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列于煤矿3大事故的榜 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南湖十号煤矿井田毕业设计第一篇矿井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井筒概况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简称“中煤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层气开发,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煤新疆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驻地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是中煤集团及中煤能源在新疆设立的分支机构,负责中煤能源在新疆项目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代表中煤能源履行出资人职能。

2009年3月28日,中煤集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煤集团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在吐哈、准东、伊犁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炭、发电、煤化工等项目和产业园区,双方在大型煤炭项目勘探开发,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建设,煤矿建设服务,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在哈密地区建成商品煤产业基地,在准东、伊犁地区形成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

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拉开了中煤集团快速、高效开发新疆煤炭资源的序幕。

2009年4月,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在新疆石河子市注册成立,负责准东帐南东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于2011年5月30日在准东五彩湾工业园开工奠基,规划建设的2×1000MW燃煤电厂、1200万吨/年煤矿正在作前期准备工作。

2009年7月,中煤能源哈密煤业有限公司在新疆哈密市注册成立,负责哈密大南湖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建成疆煤外运的重要基地之一,1000万吨/年特大型煤矿已开工建设,配套选煤厂、2×330MW煤矸石电厂项目均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009年7月,中煤能源伊犁煤电化有限公司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注册成立,负责在伊犁察布查尔县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公司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于2011年5月28日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开工奠基,600万吨/年煤矿正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此外,中煤新疆分公司拟在乌鲁木齐甘泉堡高新工业园区建设甘泉堡2×660MW电厂和煤机制造项目。

作为中煤集团确定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中煤新疆基地即将迎来开发建设的热潮。

中煤能源哈密煤业有限公司大南湖十号煤矿井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东南约70km处,行政区划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管辖。

本井田位于哈密市东南70km处,行政区划属哈密市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94°01′30″~94°08′00″;北纬42°24′30″~42°28′30″。

井田境界东西长8.93km,南北宽7.48km,面积66.80km2,含煤区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3.41 km~6.7km,含煤面积约41.8 km2。

本井田对外公路交通主要是位于矿区东部南北向通过的312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星星峡至吐鲁番高速公路,以及在本矿区西部从鲁能大南湖矿区南北向通过的哈密至罗中公路。

矿井建设规模10.00Mt/a,服务年限84.3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工业场地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风井场地布置一个回风立井3个井筒。

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

主斜井净宽5.2m,净高4.1m,倾角14°。

冻结段井壁采用双层井壁,外层厚度80mm(钢筋网+工16钢骨架+喷射砼),内层厚度720mm(钢筋砼);底部为反底拱,反底拱开挖深度1.5m。

主斜井井筒的主要技术特征见表1表1 主斜井井筒主要技术特征表第二章井筒地质及水文地质2.1 地质概况井田内地表为大片的第四系、新近系覆盖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N2p)、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J2t)、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石炭系上统梧桐窝子组(C2wt)。

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井田内共99个钻孔控制到该组地层。

其岩性为滨湖相-泥炭沼泽相沉积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粒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是本次勘探工作的主要对象。

西山窑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钻孔控制地层平均厚度677m,总体呈北厚南薄的变化规律,井田含煤地层具有北部浅、南部深的特点。

本井田所属的大南湖矿区属于新区,区内尚无生产矿井,大南湖矿区只有鲁能大南湖矿井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投入生产;本井田东部的重庆能源矿井正在进行筹建,其它勘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尚未完成,各区的勘查程度不等。

区内全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经钻孔揭露地层有:第四系(Q4)、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N2p)、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

自上而下穿见地层如下:(1)第四系松散层(Q)主要为砂质粘土、砾石、中细砂及砂砾石层。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钻孔控制地层厚度4.90~11.84m,平均8.33m。

(2)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N2p)岩性主要为浅红色、绿灰色泥岩、粉砂岩、粗砂岩。

多为泥质、粉砂状、粗粒砂状结构,砂岩成份由长石、少量石英及岩屑组成,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易风化,遇水易膨胀、崩解,多呈柱状、碎块状,松软。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钻孔控制地层厚度130.79~233.60m,平均197.83m。

(3)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岩性主要为浅黄色粉砂岩、泥岩、细~中粒砂岩和煤层。

多为泥质、粉砂状、细~中粒砂状结构,砂岩成份由长石、少量石英及岩屑组成,泥、钙质胶结,具水平纹理,含植物茎部化石,裂隙稍发育,偶见炭屑,多呈柱状,坚硬。

钻孔控制地层厚度197.39~243.78m。

2.2 水文地质概况2.2.1 井田水文地质本井田位于大南湖坳陷区(Ⅲ8)东北部,区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新近系、侏罗系沉积碎屑岩类组成,划分的依据主要以岩性组合特征、地层富水性作为含水层(段)的划分依据。

沉积碎屑岩的各类岩石,其单层厚度沿走向方向的变化较大,可由数厘米变化到数米,尤其以砂岩最为明显,沿走向、倾向变化极大,因此只能以较大的岩性段来划分含(隔)水层(段)。

通过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当钻进到中~粗砂岩、砾岩段时,孔内出现消耗液和水位变化较大,而钻孔进入至泥岩等细颗粒岩段时,孔内水位变化不大或冲洗液不发生变化,所以本次将泥岩等细颗粒岩石划分为相对隔水层,而将粗砂岩、砾岩等岩石划分成含水层。

2.2.2 井检孔层段主要含水层特征根据井筒检查钻孔所获资料,井筒设计掘进层段穿见的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含水层组,即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含水层;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水层。

现将其水文地质条件分述如下:1)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由粗、中、细、粉砂及粉土组成。

含砾径为0.2~7cm的砾石,次园状砾石不一,松散,无胶结。

该层处于地表,即使有微量的降水入渗,也形不成饱和的包气带,而耗于其后的强烈蒸发。

这些堆积物虽透水性较好,但不具储水条件,为透水不含水层。

主检5孔:揭露该层厚度为5.70m。

2)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粗~中粒砂岩、细粒砂岩。

泥岩为泥质结构,平坦断口,易风化,遇水易膨胀、崩解,松软。

砂岩分别为粗、细、粉砂状结构,成分由长石、少量石英及岩屑组成,泥质胶结,分选差,次棱角~次园状。

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较坚硬。

主检5孔:揭露该层埋深范围5.70~239.30m,厚度233.60m,标高为721.30~487.70m。

简易水文观测未发现有明显消耗。

本次井检孔抽水试验结果:平均单位涌水量0.07914L/s.m,渗透系数0.09804m/d,水位标高683.65m,矿化度549.74mg/l,硬度4.080mg/l,pH值7.0,水质为SO4HCO3Cl-NaCa型。

属于承压裂隙富水性弱含水层。

3)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泥岩及煤层。

砂岩为粗、中、粉砂状结构,成分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泥质、钙质胶结,裂隙稍发育,局部含炭质团块,含化石,较坚硬。

泥岩为泥质结构,胶结差,易风化,遇水易膨胀、崩解。

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

主检5孔:揭露该层埋深范围239.30~285.52m,厚度为46.22m,标高为487.70~441.48m。

简易水文观测未发现有明显消耗。

本次井检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02044L/s.m,渗透系数0.00604m/d,水位标高689.17m,矿化度537.10mg/l,硬度4.160mg/l,pH值7.2,水质为SO4HCO3-Ca型。

属于承压裂隙富水性弱含水层。

4)主斜井井筒涌水量预算主斜井穿过的地层为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及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因此分别计算各层段涌水量。

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采用补4、检5、检6、补2(N2p下段)孔取得的数据。

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采用检4、检5孔资料取得的数据。

主斜井井筒涌水量为:葡萄沟组为252m3/h,西山窑组为28m3/h,合计为280m3/h。

2.2.3 构造该井检孔未发现断层或破碎带。

2.2.4 水力联系区内无常年性流动的地表水流。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雪融水的补给。

进入到春季融雪期或夏天的雨季,雪融水或阵雨、暴雨易在地表形成暂时性地表水流,在顺地形坡度或冲沟向下游排泄的同时,可通过地表风化、构造裂隙等入渗补给地下水。

由于暂时性地表水流具有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对地下水的补给主要表现在瞬间补给,其补给量较少,故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不甚密切。

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弱含水层、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弱含水层,均为层间承压水,其间赋存厚层泥岩与粉砂岩隔水层,层位稳定,水文地质特征也不尽相同,初步判断井检孔所处地段基岩含水层之间地下水不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

2.3 井筒工程地质条件大南湖十号煤矿主、副、风井井筒检查孔穿见的地层由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地层。

根据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对井检孔位置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叙述如下:(1)松散岩组埋深为4.90~11.84m,主要为砂质粘土、粘土、中细砂及砂砾石层。

无胶结,散体结构,结构体呈颗粒碎屑状,遇水塌陷、地基沉降,边坡坍塌位移,属极不稳定型。

(2)风化岩组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与下伏地层侏罗系呈超覆不整合接触,埋深为4.90~243.78m,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底部为灰色钙质砂砾岩。

该地层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使岩石结构松散,除泥岩结构构造已不清楚,其他岩石结构未发生改变。

散体结构,以Ⅱ、Ⅲ级结构面为主,结构面多为泥膜、碎屑和泥质物充填。

结构体形态为组合板状体或薄板状体,近松散介质,具塑性特征,易发生压缩沉降、塑性挤出、鼓胀等,属极不稳固型。

侏罗系西山窑组浅部风化层,风化深度一般为30~50m。

岩石完整程度遭受破坏,成碎块状、薄饼状及短柱状,近散体结构(Ⅳ),风化裂隙较发育,一般岩石结构未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