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公开课PPT课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公开课PPT课件
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 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 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 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 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 和颇多谴责。
(李煜) •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寄湘灵(白居易) •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雨(陈与义)
唐宋词中的“凭栏”意象探究
“凭栏”意象在唐宋词作中频繁出现这一现象有其必然性:受传 统心理影响,也有栏杆的时空特性的因素,还与时代有关。凭栏意象 在词中有一些普遍特征:时间久,形象孤,气氛静。凭栏具有深刻的 文学审美价值,它代表了愁、恨、销魂、神伤,而词本身就是感伤文 学,凭栏是这种感伤的良好载体,它形象雅致,意境深远,可以说是 词这种民族艺术瑰宝上的一颗明珠。
• “无人会,登临意”六字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小结:利用人物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
“恨”。同样使作品更加深沉浑厚,蕴藉含蓄。
•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玉蝴蝶(柳永)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
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柳永)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浪淘沙
• 他被称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 “雄镇一方”。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 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有心栽 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 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辛弃疾(1140—1207),字 幼安,号 稼轩,济南历城

《水龙吟_登建康赏心亭》赛课用ppt课件

《水龙吟_登建康赏心亭》赛课用ppt课件
登建康赏心亭 ——
1
➢ 辛弃疾(1140—1207),字 ,号 ,济南历城人幼。安抗金英雄,南宋稼著轩名词人。
艺术风格以 为主,与苏轼并称为“ ”,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
词抒发
,倾诉 的悲愤,乃“
”。
苏辛
豪放
强烈的爱国热情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壮志难酬
2
写作背景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
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12
课后作业 ❖ 结合所讲诗词,为辛弃疾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评价。
13
思考: 1、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 2、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5
15
楚天 江水 远山 落日 断鸿 江南游子
3、上片中词人登临见到了哪些意象?
6
4、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登临意”(情感)?
7
思考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 内心的情绪?
动作:看、拍、会、登
8
心忠胆赤
栏 杆 拍 遍 悲 断 肠
报 国 欲 死 无 战 场
9
思考 ㈡、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登临意”(感情) ?
10
思考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归纳主旨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
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再返建康(今南京)。 ❖ 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 。
3
❖ 诵读
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 鲈鱼( ) 堪脍( ) 揾英雄泪( )

6.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心 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liǎo) ,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
亭龙 】吟

羞见,刘郎才气。可惜XXX,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疾 ( qìng)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wèn)英雄泪!
·
“水龙吟” 为词牌名。
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
怀
【代表】





【唐】 杜牧
【宋】 陆游
【宋】辛 弃疾
【元】张 养浩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稼轩轩,历
城(今山东)人,南南宋宋豪豪放放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 与苏轼合称““苏苏辛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诞生时,中原已为金兵占领。二十一岁 者
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 简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 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 达 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人借用典故否定求田问 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凭栏干。
——《浣溪沙》韦庄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高中语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高中语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 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 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 深沉的爱国之情。
人生起落辛弃疾
归宋后,朝廷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 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 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 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 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 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 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 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 著名的《摸鱼儿》,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 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 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 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 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山 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 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 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 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 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 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 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 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 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 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
张翰——念鱼归隐——乡思、仇恨、激愤 许汜——求田问舍——鄙夷自私自利 刘备——雄才大略——为国为民 桓温——时光流逝——哀叹虚掷年华
·挖掘情感·
四诵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词人自叹报国无门,又无知己,得不到同 情与慰藉的孤寂!
研读
·上片小结·
景色:江天、山景、
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

主要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比喻
研读
·下片小结·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用典—— 为国为民
拓展学习
比较阅读
一翦梅(宿龙游朱氏楼)
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 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 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补充 (2)
:手法:蒋词,反复(复沓)(1分);
辛词,直抒胸臆(直接抒情)(1分) 风格:蒋词 ,内敛沉郁 (1分)
辛词, 豪放激昂(1分)
(手法和风格答到一个方面即可得分。)

忧愁风雨: 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倩(qìng): 请托。
红巾翠袖: 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诗文赏析
·题目解说:
“水龙吟” 词牌名 “登” 登高抒怀之作 “建康” 今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 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 “赏心亭”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
赏析
1140/5/28-1207/10/3,原字坦夫,后改
开禧铁北板伐铜前琶后继,东相坡继高被唱起大用为江绍东兴去知,府、镇 江知美府芹、悲枢黍密冀都南承宋旨莫等随职鸿。开雁禧南三飞年。(1207 年 谥) 号, “辛忠弃敏疾”病。逝,年六十—八—。郭后沫赠若少师,

高中语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ppt

高中语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ppt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 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 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 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凭栏”还是“倚栏”
• 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岳飞《满江红》
• ②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课文学习目标
• 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 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 ,号 幼,安济 稼轩 南历城人。抗金英雄, 南宋著名词人。艺术 风格以 为主豪,放与 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 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摸鱼儿》
想象一下,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 会想些什么?
用“他想起了……”的排比句来写一写。
拓展延伸
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辛弃疾的一 腔孤忠,无人领会,化而为泪。那是怎样 的一滴泪!你能在古诗词中找到类似的泪 吗?
课堂小结
文人的佩剑是软弱的,远不及他们笔下的只字片言。辛 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也永远只能是“无人”“揾 英雄泪”。然而,不管经受怎样的吹打,怎样的贬斥,对 国家,对民族,辛弃疾像杜甫一样,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
赏登水
辛 心建龙
弃 疾
亭康吟
勾勒时代,营造情境
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 3000多人均被俘虏,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 器、浑天仪等被洗劫,丢尽汉族人的脸,成为后 世的笑柄。这就是宋朝,而南宋,始于高宗赵构, 终于卫王,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南宋王朝极其 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 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