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本科)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供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本科使用)前言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由天然药物创制新药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化学研究的能力。
本大纲可与裴月湖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天然药物化学》教材配套使用,适用于4年制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使用。
本大纲的教学目的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
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大纲教学内容中有下划线部分为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
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54学时(为理论教学),记3.0学分。
本课程为院级考试课程,课终考核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与练习、课堂讨论发言等)占35%,课堂考勤占5%。
教学内容与参考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总论糖和苷苯丙素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海洋天然产物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6 6 3 3 6 6 6 6 6 3 3合计54 0总学时54总论目的要求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性质、任务、意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熟悉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产物。
了解本学科近代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本学科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天然药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生物合成的重要理论意义;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分类原理,各种层析分离的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教学内容1、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其任务,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的意义及应用。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主要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设计

02
实验报告
学生需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操作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04
实物展示
如有条件,学生可展示实验过程 中获得的天然药物样品或相关制
剂。
成果评价标准与方法
学术论文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根据论文的学术价值、逻辑 性、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 价,采用教师评分和同行评
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优秀成果分享与交流
01
02
03
04
优秀学术论文
选出若干篇优秀学术论 文,进行课堂分享和讨 论,促进学术交流和共 同进步。
优秀实验报告
选出若干份优秀实验报 告,进行课堂展示和交 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经 验分享。
优秀PPT汇报
选出若干个优秀PPT汇报, 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 提高学生的演讲技巧和 表达能力。
构效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
介绍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 原理,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 为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 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和 策略,如专利申请、技术秘 密保护等,以促进天然药物 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04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设计实 践环节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实验
提取分离实验
01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技术,包括溶
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实验材料
02 学生需自行准备实验所需天然药物样品、溶剂、实验
器材等。
实验步骤
03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纯
化等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实验
活性成分筛选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掌握活性 筛选的方法和技术。
2024年药物化学教案(附加条款版)

药物化学教案(附加条款版)药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药物化学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基本概念: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药物化学基本原理: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等。
3.药物化学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等。
4.药物化学研究案例:介绍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如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
5.药物化学前沿进展:介绍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化学的研究过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药物化学研究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共计8学时,每周2学时。
2.实验教学:共计4学时,每周1学时。
3.研究案例教学:共计2学时,每周1学时。
4.前沿进展教学:共计2学时,每周1学时。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2.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体会等。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验技能考核。
4.研究案例分析报告:对药物化学研究案例的分析和理解。
5.前沿进展报告:对药物化学前沿进展的了解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教材:《药物化学》。
2.参考文献:《药物化学研究进展》、《药物化学实验教程》等。
3.网络资源:药物化学相关网站、学术期刊、研究论文等。
4.实验室设备:药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试剂。
七、教学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课程思政”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第34卷第10期Vol.34,No.10化工时刊Chemical Industry Times2020年10月Oct.2020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收稿日期:20200906作者简介:洪梅(1977一),女㊁博士㊁副教授,从事生物质催化转化的研究㊂E-mail:hongmei-613@㊂doi :10.16597/j.cnki.issn.1002154x.2020.10.009课程思政 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洪㊀梅㊀王㊀恋(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㊀要㊀课程思政是当前各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㊂在 课程思政 的背景下,将其融入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怎样找到 契合点 是当下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㊂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的人文气息发挥出来,从中挖掘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㊂本文主要提出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以及思政背景下课程教学改进的策略㊂关键词㊀课程思政㊀天然产物化学㊀生物质化工㊀教学改进㊀㊀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一些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扭曲㊁政治信仰模糊㊁功利意识严重等问题,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㊁更新的要求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㊂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是目前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1]㊂这要求高校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要对 课程思政 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㊂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㊁改进教学方法㊁丰富教学手段,对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㊁全过程和全覆盖[2,3]㊂目前,如何把握教育现状,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㊂林产化工专业历史悠久,涉及的领域较多,比如:医药产业㊁香料产业㊁饲料添加剂产业等㊂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是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㊂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学习, 重教轻育 现象明显㊂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还是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孤岛化 的困境尚未根本扭转[4]㊂在 课程思政 的理念下,教师要找到林产化工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发挥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的育人功能㊂1㊀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入点1.1㊀民族自信,爱国情怀教育天然产物化学绪论课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第一环㊂在绪论中追溯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史,向学生介绍我国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发明, 以史为鉴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㊂早在东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汇编了第一本有关天然药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医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天然药物专著‘本草纲目“[5],其中关于有机酸没食子酸的记载比舍勒的发明早了二百年㊂又以当今的时事为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后,各国科学家纷纷开始寻找特效药㊂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无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专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通过组方配伍灵活运用,形成一批中药有效方剂,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㊂82㊀洪㊀梅等. 课程思政 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的实践探究㊀2020.Vol.34,No.101.2㊀工匠精神教育生物质化工教学中,讲到纤维素的溶解,引入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的事迹,张俐娜院士和她指导的几届博士生研究无污染的纤维素溶解法,他们夜以继日,奋力拼搏12年,才取得了重大突破㊂她指导的博士生蔡杰采用最普通和经济的氢氧化钠和尿素水溶液作为纤维素溶剂,预冷到-12ħ后可在2~5min内迅速溶解纤维素,制备出透明的纤维素浓溶液㊂这种纤维素溶液已通过中试设备成功生产出新型再生纤维素丝,它具有圆形截面㊁光滑表面㊁高染色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㊂整个生产周期在8h左右㊂这种新型低温溶解技术是一项原创性科研成果,不仅突破了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而且低温溶解过程无挥发物产生㊁生产周期短㊁废液容易回收㊁尿素可循环使用,可推进化学 绿色化 进程㊂国际纤维素领域的专家认为 该发明是一项优秀成果,将给化纤工业带来重大突破 ㊂国内化纤工业领域的专家称该成果 工业化成功后,将救化纤工业的命 [6]㊂2013年张俐娜教授因此获得了安塞姆㊃佩恩奖,这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也是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㊂1.3㊀坚持新发展理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的发展理念㊂在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授时,举例天然产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合成的农药相比,大多数具有农药活性的天然产物有以下特点: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合成的,一般只含碳㊁氢㊁氧㊁氮四种元素,在环境中易降解,环境压力小;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㊁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多种成分协同发挥作用㊂这些特点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不谋而合,可以加强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认同㊂1.4㊀科技创新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㊁创新精神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㊂在讲解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时,以生物质用于电池生产为例㊂普通的铅酸电池存在寿命短㊁放电深度低的问题㊂凯禹储能与吉林大学电化学储能技术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铅蓄电池 基于生物质(稻壳)基碳材料的高性能储能型铅碳电池,在铅酸电池的负极中加入了自主研制的稻壳基电容性活性碳复合添加剂,这一技术的创新使得公司铅碳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寿命较传统铅酸电池均更胜一筹,电池的循环使用性能达到2800次,电池寿命达到10年以上㊂有效解决了普通的铅酸电池的弊端,可在光伏㊁风力发电㊁分布式储能㊁混合动力汽车等多领域实现应用示范与商业化推广㊂目前,公司产品风光互补储能专用铅碳电池已投入市场,已取得300多万产品试销收入,市场反响良好㊂2㊀思政背景下的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改进策略2.1㊀激励专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课程思政 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是 课程思政 的关键㊂推进 课程思政 工作,功夫要花在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上,使教师理解和认识到通过 课程思政 的带动,能够解决长期困扰专业教师的教学实效等突出问题;鼓励教师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尝试融入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㊁拓展教学边界;促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 课程思政 和教改立项,综合专业知识重新构建课程内容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 课程思政 的实际应用能力㊂2.2㊀强化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时代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开展校企合作研究㊂在生物质化工课程中进行校企合作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多样化,在工程师的引导下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亲身体验生物质化工的生产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㊂这种模式的引入突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单调的课堂气氛,既有在数字化㊁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多媒体手段严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以实践为导向性的讨论型与现场见习和实践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带来了课程教学气氛的活跃,极大地增加了该课程的吸引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㊂(下转第54页)92㊀2020.Vol.34,No.10㊀教改论坛做,做了能分析结果,大幅减少做错机会,即使发生错误也知道错在哪里,更懂得如何改进,真正实现教学目标㊂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下弄明白要点后,可以相对顺利完成实验操作部分㊂这个时候,是学生 胸有成竹 和细节操作的大碰撞,学生会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差感,也会有逐步适应后的成就感㊂这个部分与传统微生物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同学们对实验操作技术步骤已经很清晰,相关问题大幅减少,求助老师帮助的大多是实验支持性问题,比如: 培养皿能不能多给一套? 或者是结果评价性问题,比如: 我这个结果怎么样? ;相比传统实验课堂 倒平板怎么操作? 或者到底要什么结果才对? 这类问题,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㊂实验结束后,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纸质版项目任务书和上传实验过程视频,项目任务书由教师统一批阅,实验视频同学们互评,实现人性化评价㊂同学们通过互评实验视频,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㊂好的实验视频,我们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网上,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㊂3㊀混合式教学考核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建立符合新体系的考核方法,使之能够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2]㊂采用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成绩构成比40%(包括预习自测20%㊁实操视频20%),线下考核成绩构成比60%(包括课堂讨论15%㊁实验操作20%㊁实操结果10%㊁项目任务书的完成15%)㊂4㊀结语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深化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体现了 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理念,激发出更多的教/学活力,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㊂同时也要求线上课程内容要丰富㊁及时更新,能够满足于学习者的需求㊂参考文献[1]万洪善,袁芹.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化工时刊,2016,30(2):5254. [2]万洪善,袁芹.高职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线下 金课 打造探讨[J].化工时刊,2020,34(1):3839.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29页)2.3㊀考核机制课程考核需要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核标准划分为学科专业标准和思政标准,与教学目标相对应㊂学科专业标准注重知识㊁技能的掌握,思政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注重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㊂考核形式分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包括网络平台上的学习㊁讨论㊁随堂测试,结果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㊂每一项的考核均囊括两个评价标准,考试中,增设思政方面的主观题,如针对 小麦秸秆 处理的方案设计案例,谈谈设计感受,进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㊂3㊀结语综上所述,基于 课程思政 背景下,在天然产物化学和生物质化工教学中挖掘课程本身具备的人文思想,将民族自信㊁爱国主义精神㊁职业素养以及科学创新思想等渗透到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案例,引领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不断完善自我学科知识,逐步形成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价值选择能力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㊂高校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把正确价值引领㊁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各类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㊁种好责任田 ㊂参考文献[1]关延彬,贾永艳,刘改枝. 课程思政 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6(52):167169. [2]姚利民.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9,(05):2021,122.[3]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4]于洪翠,于波,乌兰格日乐,等. 课程思政 融入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5):178181.[5]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王怀民,蒋明.武汉大学科学时报[N].2007126.45。
医药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医药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景秀丽;张鹏;孙立平;孙红;王超;周巍;孟宪峰
【期刊名称】《大学(教学与教育)》
【年(卷),期】2024()5
【摘要】基础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合医药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入手,提出开展“多阶段、多样化、开放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过程+结果”的实验评价体系,对学生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对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医药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景秀丽;张鹏;孙立平;孙红;王超;周巍;孟宪峰
【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
【相关文献】
1.现代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新高考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双一流”和“新工科”双重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01绪论Chapter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研究内容特点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发展历史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从单一到系统、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状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和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随着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02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Chapter定义与性质分布与种类生物活性030201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定义与结构分布与作用常见种类萜类化合物分布与生物活性定义与分类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常见种类与实例苯丙素类化合物定义与结构特点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由苯环和三个直链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结构类型。
分布与作用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常见种类与实例常见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有香豆素、木脂素等。
01020304一类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具有收敛、止血、抗菌等作用。
鞣质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有机酸如淀粉、纤维素等,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一类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具有解表、行气等作用。
挥发油其他成分03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Chapter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溶剂提取法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适当溶剂将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常用溶剂有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
升华法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再将该气态物质冷却后又成为固态的原理,使之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来。
提取方法1 2 3系统溶剂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结晶与重结晶法分离纯化方法结构鉴定方法理化性质鉴定01光谱分析02色谱分析0304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Chapter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来源分类天然药物的开发流程与方法开发流程开发方法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化学分析、生物活性筛选、现代分离技术、结构鉴定等方法进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2024/1/29
微生物药物的来源与种类
介绍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常见的微生 物药物种类。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发酵工程 、萃取技术等。
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探讨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等方面的 研究内容。
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6
02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
2024/1/29
7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2024/1/29
糖类成分
01
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苯丙素类成分
02
简单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等。
醌类成分
03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
8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03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 论,撰写实验报告。
31
创新性实验探索与挑战
鼓励开展创新性实验 ,探索新的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或活性物质 。
挑战高难度实验,锻 炼意志品质和团队协 作精神。
2024/1/29
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 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提高学术素养。
32
THANK YOU
探讨海洋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肿瘤 、抗炎、抗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ABCD
2024/1/29
海洋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如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
海洋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分析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及在医药、 保健品等领域研究与应用
2024/1/29
天然药物化学-绪论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速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特点三:研究深度、广度、
深度、广度:机体内源活性物质 微量、水溶性、不稳定、大分子 速度:吗啡————1804速度:吗啡————1804-1925 利血平———1952利血平———1952-1956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生物碱:1952前100年,95个 1952-1962,1107个 1952-1962,1107个 1962-1972,3443个 1962-1972,3443个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原始和萌芽阶段(——18世纪末) 18世纪末 原始和萌芽阶段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 巫术、 天然药物识别、使用经验——巫术、迷信色彩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 文明的进步——对疾病、天然药物的认识趋于客观 对疾病、
231—341, 231—341,晋,葛洪,《抱卜子》 葛洪, 抱卜子》 1575, 1575, 1711, 明,李, 《医学入门》,没食子酸 医学入门》
海洋天然药物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3.天然药物相关术语
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 中草药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本草纲目》,1892种 / 《本草纲目拾遗》,1021种 本草纲目》 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 1021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总数,15000余种
3.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世纪——) 学科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
特点四: 特点四:生物活性测试普遍开展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单纯的化合物分离————活性跟踪分离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小规模测试——高通量筛选 HTS high throungput screen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改革,天然药物化学成为了一些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
在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将课程改革和人文教育相互联系,不仅使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落到实处,而且能够充分的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人文精神共同提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本文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出发,着眼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保证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业观和价值观。
标签: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人文精神
引言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高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开始走向现代化,并且逐步的和国际社会接轨,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从古至今,天然药物和人们的生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些天然药物的结构、效能以及结构鉴定。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是通过将人文精神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来进行的,这有助于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和课程建设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能够更好的理顺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保证课程实效性,是现今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药食同源与天然药物
千百年来,我国社会一直保有将中草药作为食物的传统。
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在课本的开篇引用炎帝的例子,通过炎帝遍尝百草,从而对相关的草本植物进行区分,以辨别其毒性。
从我们的生活着眼,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材也属于粮食作物,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大豆、绿豆、枸杞,这些都具有药效,对人们的身体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讲授黄酮类化合物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发言,保证课堂的气氛活跃,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并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视频来进行展示豆科植物,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这种药材的药性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药学经历详细的讲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转化。
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示,他们曾经对葛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对他们的性能也较为熟悉,这样从另一个侧面也突出的反映了学生和药材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信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民生民俗与天然药物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天然药物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赋予了药物以深刻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茜和蓝作为植物染色料之一,广泛的应用于针织生
产之中。
茜草包含着茜草素,从秦汉时期到现在,就一直是较为名贵的染料,并且曾经远销世界。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着蓝印花布技术,一直是人们广泛推崇的技术。
该布朴素大方,色调清新,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此外,还有很多的植物与民生息息相关。
例如,著名的抗疟疾青蒿素主要就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它在初夏的季节,可以作为驱蚊的重要材料,用来驱避蚊蝇,除障。
此外,挥发油的制法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制法使得挥发油的效能有所不同。
再者,要充分的向学生强调,红花夹竹桃在很多的湖区都可以找到,它具有很多的毒性,因此要提醒学生不要靠近湖区,以免使毒汁浸润到皮肤之中,引起中毒。
通过教师多次的强调,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从而间接强化了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天然药物化学产生积极地学习兴趣。
三、中医人文传统与天然药物化学
从古至今,医药学都被人们看作是一门极具人文精神和传统的学科,从医者,一般情况下,首先都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生命,强调生命。
人文精神最早出现于《易经》之中,在这里面,人文主要是指对人们进行身心的教化,让人们被文化洗礼。
之后,经历了儒家的不断的诠释和发展,人文又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仁爱”的观念。
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次从《神农本草经》等传统经典的书籍出发,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仁者的伟大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知识,树立起远大的为医学献身的精神。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天然药物历史的过程中,可以首先的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才能对砂糖样物质等进行分离,并且进一步的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有关的内容和古代的书籍史料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们的印象更加的深刻,让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从而不断地增加自豪感。
四、中药现代化成就与天然药物化学
在我国,药物学具有深远的历史,并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药物学已经不断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今社会,有很多的中药理论广泛的应用在了课堂之中,不仅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的丰富,而且推动了中药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在2011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把青蒿素的研制发展史进行引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应用于人身的一些状况,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仅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且还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
当前,教师要不断地关注当今医药学发展的时代潮流,善于从时代科学中把握热点和新兴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更新课本内容,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药物化学的教学实效性。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天然药物化学教学逐渐呈现出新兴的发展态势。
新形势下,要想更好的促进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
须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着眼,研究其发展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曦亮,胡霞敏,张永忠,刘嵩. 在《天然药物化學》课程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01):59-61.
[2]范君婷,孔艳,陈立娜,都述虎,陈芸,刘利萍.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文献计量分析[J]. 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0):791-795.
[3]杨曦亮,胡霞敏,张永忠,刘娟. 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 化学教育,2015,36(04):47-50.
[4]卫强,刘金旗.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7):241-242.
[5]刘艳霞,刘俊康,刘蕾,徐巍巍,邓苑馨.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趣味教学[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