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采后品质测定方法总结
怎样确定柑桔果实采收成熟度

参考专业书籍和专家建议
专业书籍
可以查阅关于柑桔种植和管理的专业书籍 ,了解果实成熟度的判定标准和方法。这 些书籍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判断技巧。
专家建议
可以向当地的柑桔种植专家咨询,了解他 们对于判断果实成熟度的经验和建议。这 些建议通常会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定
糖度计
使用糖度计可以测量柑桔果实中糖分的含量 ,帮助判断果实的成熟度。通常情况下,成 熟的柑桔果实中糖分含量较高。
水分测定仪
使用水分测定仪可以测量果实中水分含量, 帮助判断果实的成熟度。未成熟的果实通常 水分含量较高,而成熟的果实则水分含量较
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柑桔果实的成熟特征
柑桔果实的成熟特征主要包括颜色、质地、风味 、香气等方面的变化。
果实的质地会逐渐变得柔软,果汁的口感和风味 也会逐渐提高,酸度降低,糖度提高。
随着果实的成熟,柑桔果实的颜色会逐渐变黄或 者变红,表面光滑度也会逐渐降低,出现一些凸 起或者凹陷。
柑桔果实成熟时会产生特有的香气,这主要是由 于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积累和变化所引起的。这 些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 。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柑桔果实中重要的营养成分,随着果实的成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过度成熟 可能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过高,使果实颜色过于鲜艳。
耐贮性
保鲜期
适当的成熟度有助于延长柑桔果实的保鲜 期。过度成熟的果实容易腐烂和变质。
VS
运输耐受性
成熟度还影响柑桔果实的运输耐受性。过 度成熟的果实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怎样确定柑桔果实采收成熟 度
水果品质鉴定

图2-1-4 坚果类果实构造(核桃) 1、内果皮 2、子叶 3、胚
5.柑橘类:
图2-1-5 柑橘类果实构造(柑橘) 1、外果皮 2、中果皮 3、种子
• 6.聚合果类:
• (二)根据果实成熟后果皮状况,可以把果实分 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 1.肉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肥厚多汁。主要种类有: • 核果——外果皮薄,中果皮肥厚多肉,内果皮是 核的硬壳。例如,桃、杏、李、鲜枣、芒果等。 • 浆果——外果皮薄、柔软,中果皮和内果皮肥厚 多浆。例如,葡萄、番茄、猕猴桃等 • 梨果——果实肥厚部分主要由花托、子房发育而 成。例如梨、山楂、苹果等。 • 2.干果 成熟后果皮干燥的果实叫干果。 • 杏仁、腰果、葵花籽、核桃、榛子、各类瓜子、 板栗、葡萄干、荔枝干、干枣、松子、开心果、 莲子、桂圆、银杏、话梅、香榧等等都是干果。
(4)营养品质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 果品能提供哪些营养:
香蕉的水分低、热量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 胶质及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高达20%以上)。 维生素:A、B、B6、C、E、P。 矿物质:钙、磷、铁、镁、钾等,其中钾的成份为 百果之冠,镁的成份亦高,并被证实有防癌之功。 香蕉性寒、无毒、甘甜柔滑,果肉、果皮、花、根 皆可入药,能去热毒、润肺、止渴、清肠、降血压、 通血脉、补血、止咳等,可用于防治便秘、胃溃疡、 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疖肿疙瘩、皮肤病、动脉硬 化、冠心病、咳嗽、支气管炎、唇干舌燥等,并可稳 定情绪、使心情愉快:
图2-1-1 仁果类果实构造(苹果) 1、花托 2、中外果皮 3、内果皮 4、种子
2.核果类:
图2-1-2 :核果类果实构造(桃) 1、外果皮 2、中果皮 3、内果皮 4、种子
3.浆果类:
图2-1-3果实构造(葡萄) 1、外果皮 2、中内果皮 3、种子
无损检测水果品质的方法及果品仪器清单

无损检测水果品质的方法及果品仪器清单水果品质的主要评定指标通常包括糖度、酸度、成熟度、新鲜度、硬度等多种理化指标。
传统的水果品质评定方法主要是化学分析法,需要耗费相当的化学试剂,测试分析过程烦琐,速度慢,通常用测定少量的样本来代替批次水果的品质,而且测试时必须破坏水果,在水果品质分级中实际意义不大。
近年来兴起的无损检测法,依据水果物理力学、光学、电学、生物学特性,在不破坏水果本身测定了水果的相关理化指标,不需要化学试剂和烦琐的分析过程,方法简单、快捷,测试数据准确性高,有利于实现果品内部品质的在线分级控制,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果品质的无损检测法在国内外均有相当的研究,有的已得到商业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特性测试法、动态特性测试法、近红外线测试法、声学特性分析法等几种水果无损检测法的测试原理。
1、果品仪器—电特性测试法水果的生物组织内部存在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生物电场,水果在生长成熟、受损及腐败变质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伴随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导致生物组织内各类化学物质所带电荷量及电荷的空间分布的变化。
生物电场的分布和强度,从宏观上影响水果的电特性。
Thompson 等人研究了300~900 MHz 频段内苹果电特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苹果电特性与其成熟度密切相关。
Mclendon 等人发现在0.5~5 kHz频段内梨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随频率增长而呈减小趋势。
但随着梨的逐渐成熟,两者均逐渐增大。
Nelson 等人在0.2~20 GHz 频段内对多种水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水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增加均稳定减小。
加藤宏郎在10 Hz~13 MHz 频段内对比分析了损坏水果与正常水果在电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损坏水果的串、并联等效电阻及阻抗在该频段内低于正常水果,而串联等效电容及损耗因数值则比正常水果大,串联等效电阻与水果的新鲜度或成熟度相关。
水果内部品质与宏观电特性的关系如下:水果电特性的检测方法有切片、突刺、接触和非接触等方法,前二种属于有损检测,后二种将被测水果直接放入平板电极间测定其电特性参数,属于无损检测。
果实品质鉴评与检验

果实品质鉴评与检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主要果品质量鉴定的主要内容及检验标准2、掌握主要果品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二、实验材料及用具材料:苹果、梨、柑橘、葡萄等果品用具:游标卡尺、硬度计、手持折光仪、水果刀、镜头纸、天平三、实验内容以4~5人为一个鉴评小组,对各种品种品质进行打分:外观品质综评为10分,其中,大小(3分)、形状(3分)、色泽(3分)、光洁度(1分)、缺陷或果锈或果皮厚薄(1分);评定(打分)结果:<5.0 差,5.0-5.9 较差,6.0-7.5中等,7.6-8.9 好,9.0-10.0 极好。
风味、质地品质综评10分,其中,硬度(3分)、可溶性固形物(3分)、汁液(3分)、香气(1分);评定结果:<5.0 下,5.0-5.9 中,6.0-7.5中上,7.6-8.9 上,9.0-10.0 极上),将各项评分和总评结果填入后面的表格内。
(一)等级规格指标的检验(外观品质)1、大小:用果径表示,指果实最大横切面的直径。
用卡尺或卷尺测定。
2、形状:用果形指数表示,即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
果形端正的,果实发育正常,品质好,一般应用计算机控制显示器选果。
3、颜色:不同果品成熟时具有固有的颜色。
如苹果有浓红、鲜红、条红、暗红、金黄色、黄色、黄绿、绿色、黄绿色等。
柑橘有红皮、黄皮品种,也有橙红色、橙黄色、黄绿、绿色品种。
4、光泽:果品表面蜡层的厚度及结构、排列都会影响果品表面的光滑度,也是构成果品质量的因素之一。
5、缺陷:果品表面或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果锈、果面的刺伤或碰伤、磨伤、日灼病、药害、雹伤、裂果、病虫果等。
可用5级分类法表示:1级:无症状;2级;症状轻微;3级:症状中等;4级:症状严重;5级:很严重。
(二)理化指标(质地品质)1、果实硬度:用果实硬度计测试,将样果在果实眮部中央阴阳两面的预测部位削去薄薄一层果皮,尽量少损及果肉,削的部位面积略大于压力计测头面积,将压力计测头垂直对准果面的测定部位,缓缓施加压力,使测头压入果肉至规定标线为止,从指示器直接读数,即为果实硬度,统一规定以N/ cm2 (kgf/ cm2)来表示。
农作物品质鉴定方法

农作物品质鉴定方法农作物品质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分析,评价农作物的某些性状或特征,以确定其品质和适用性的过程。
农作物品质鉴定方法通常包括外观检验、理化性质测定和感官评价等多个方面。
外观检验是农作物品质鉴定的基本环节,主要是对农作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和评价。
这包括农作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质地等。
外观检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设备进行测定。
比如,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农作物的细胞结构,使用电子天平来测量农作物的重量等。
外观检验主要适用于果蔬类农作物,通过观察外观来判断农作物的品质和成熟度。
理化性质测定是对农作物进行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测量以及相关分析。
这包括农作物的含水量、蛋白质含量、糖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理化性质测定需要使用一系列仪器设备和试剂进行操作。
比如,可以使用水分仪来测定农作物的含水量,使用光谱仪来测量农作物的颜色等。
理化性质测定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农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和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感官器官来对农作物进行品质鉴定。
这包括对农作物的味觉、嗅觉和口感等进行评价。
感官评价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评价员来进行,他们通过对农作物的品尝和感官感受,来判断农作物的好坏和适用性。
感官评价是一种常用的品质鉴定方法,特别适用于谷物、茶叶等农作物。
通过感官评价,可以准确地判断农作物的口感和风味等特征,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农作物品质鉴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鉴定方法,比如生物学鉴定、遗传鉴定等。
生物学鉴定是通过对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生长习性、生物学性状等。
生物学鉴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作物的生态环境适应性,为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供依据。
遗传鉴定是通过对农作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来判断农作物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遗传鉴定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亲本种进行杂交育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农作物品质鉴定涉及多个方面的检测和评价,包括外观检验、理化性质测定、感官评价等。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定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定农业科普: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定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定是农民们非常关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采收方法和准确的品质评定可以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定。
一、农作物采收的时间选择农作物的采收时间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采收时间可以保证作物达到最佳品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采收时间的选择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品种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观察作物的成熟度和颜色变化是选择采收时间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农作物采收的方法与技巧1. 巧妙运用农机化采收:随着农机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一些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可以采用农机进行快速高效的采收。
农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采收效率。
2. 手工采收的注意事项:对于一些特殊的作物,如蔬菜、果实等,可能需要手工采收。
手工采收时,农民需要注意在采收过程中的卫生和卫生健康问题。
采摘之前,应该洗净双手,戴上手套,避免因身体不洁净导致农作物污染。
三、农作物品质评定的方法与指标1. 外观品质评定:外观品质包括作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
常用的评定指标有:外观是否饱满、色泽是否鲜艳、外皮是否平整等。
农民可以通过目视和手感来判断作物的外观品质。
2. 内部品质评定:内部品质指作物内部的口感、香味、糖度等特性。
常用的评定指标有:作物的番茄红素含量、果肉的含水量、果香的浓度等。
农民可以通过品尝来评测作物的内部品质。
3. 品质评定技巧:品质评定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农民可以通过了解作物的生长周期、养分状况、病虫害情况等来判断农作物的品质。
同时,还可以参考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来评定农产品的品质。
四、农作物采收与品质评定的意义1.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正确的采收方法和准确的品质评定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顾客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估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估农业科普: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估农作物的采收与品质评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采收及时且正确的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采收的步骤和技巧,并探讨品质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农作物采收的步骤与技巧1.适时采收:农作物的采收时间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而异。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作物的外观和感官指标,如果实颜色、形状和成熟度来判断采收的时机。
此外,还应考虑天气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果实的采收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品质。
2.正确采摘:在采摘作物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以减少损伤。
对于果物,可以使用剪刀或手持剪刀等工具进行采摘。
对于蔬菜,可以手工摘取,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造成损伤。
采摘时还需避免叶片和茎的折断或损坏。
3.及时处理:采摘下来的作物应尽快进行处理,以减少水分和营养素的损失。
对于一些易腐烂的作物,如蔬菜和水果,应迅速冷藏或加工,以延长保鲜期。
同时,要避免直接暴晒于阳光下,以免引起水分蒸发和营养素流失。
4.注意包装与运输:采收后的作物应放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纸箱或塑料袋,并妥善贮存和运输。
包装容器应保持干燥、清洁且透气,以防止霉变和腐烂。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晃动和挤压,以减少作物的损伤。
二、农作物品质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1.外观评估:外观是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作物的色泽、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评估其品质。
比如,对于水果来说,颜色鲜艳、果型规整且无明显变形的水果往往质量较好。
2.感官评估:感官评估是利用人类的感官器官对作物进行品质评价的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闻味、尝味等方式来评估作物的口感、风味和香气等特征。
感官评估结果能够反映作物的新鲜度、甜度和口感等方面的品质。
3.理化指标评估:通过一系列理化指标的测试,可以对作物的品质进行客观评估。
比如,对于果蔬类作物,可以测试其水分含量、维生素含量、糖分含量等指标。
水果各指标测定方法

失重率%100贮藏前的重量贮藏后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失重率果实硬度果实硬度采用手持硬度计(四平兴科仪器仪表厂)法测定,每处理测定10个果实,每果实以对应面去皮测两次,硬度计探针以进入果肉0。
5cm 为准,测得果实硬度为相对硬度.最后以10个果实测得硬度值求平均值作为该处理的硬度。
好果率以计数法测定,好果率=完好脆果数/检查总果数*100%转红率转红率=全红果/检查总果数*100%冰点:基本原理冰点(freezing point )是果蔬的重要物理性状之一。
果蔬组织冰点受果蔬种类、品种、发育程度、栽培条件等的影响。
测定果蔬的冰点有助于确定果蔬适宜的贮运温度及冻结温度.但是,果蔬活组织的冰点测定过程比较复杂。
由于果蔬榨汁后汁液的冰点要比果蔬活组织的冰点略高,因此,通过测定果蔬汁液的冰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果蔬活组织的冰点状况。
将溶液置于低温下,其温度会随着降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当溶液温度降至其冰点时,由于液体结冰放热的物理效应,使得溶液温度不再随着降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是保持一段时间。
此后,随着降温的继续进行,溶液(实际上已经为冻结的固体)的温度又开始下降.根据溶液结冰过程的这种特点,通过测定溶液温度降低过程与降温时间的关系,可以确定该溶液的冰点,即降温曲线中温度不随时间下降的一段。
同样道理,果蔬汁液的冰点即为降温冻结过程中温度不随时间下降的一段曲线所对应的温度.材料及仪器(一)材料苹果、梨、枣、菠菜等。
(二)仪器及用具标准温度计(精确度±0。
01℃)、烧杯(1000mL ,l00mL )、研钵、纱布。
(三)试剂﹣6℃以下冰盐水:质量分数大于11%氯化钠或氯化钾溶液,预先冷却至出现冰盐结晶体.实验步骤(一)测定取果蔬样品研碎,用双层纱布过滤。
取50mL 滤液置于100mL 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冰盐水中,插人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浸在样品汁液中,并且不断轻轻搅拌汁液。
从汁液温度降至2℃时开始记录温度读数,每隔20s 记录1次,直到果蔬出现完全结冰为止.(二)绘制降温曲线分别记录果蔬汁液温度读数和降温时间,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s)为横坐标,绘制果蔬汁液的降温曲线,曲线上出现平稳变化时的温度就是样品汁液的呼吸强度原理植物进行呼吸时放出CO 2,测定一定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的量CO 2,即可测知该植物材料的呼吸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实采后品质测定方法总结
将整株按照花球、茎、叶、根4个器官分割,清洗,叶片取植株中部健壮的成熟叶片, 重复间
取相同部位。
含水量测定
所需仪器:烘箱,天平,滤纸
取样,洗净,105℃杀青2小时,70℃烘干至恒重,测定其含水量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一、试剂:
二、仪器:手持式折光仪(手持式糖度计)、研钵、滴管、滤纸、擦镜纸、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取5.0 g果实放入研钵磨碎,4000 r/m,离心10 min取汁液。
2.调零:打开手持式折光仪棱镜盖板,用擦镜纸轻擦折光镜面,滴几滴蒸馏水于折光镜面上,
合上盖板,将仪器对向光线,由目镜观察,转动棱镜旋钮,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若有偏离,用
专用螺丝刀补偿器旋钮,使视野分为黑白两色,同时使明暗分解线与标尺上的0位重合。打开盖板
擦干水分
3.测定,滴入样品在折光镜上,并读取读数。重复三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叶绿素测定
一、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
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二、试剂:1)80%丙酮;2)石英砂;3)碳酸钙粉。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 0.5g ,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
丙酮,研成均浆,再加丙酮10ml, 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
瓶中,用少量丙酮冲洗研钵、研棒及 残渣 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丙酮,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丙酮定容至25ml,摇匀。
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80%丙酮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
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含量 = 12.7OD663 - 2.69OD645
叶绿素b的含量 = 22.9OD645 - 4.86OD663
叶绿素a、b的总含量 = 8.02OD663 + 20.20OD645
Brandford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一、仪器和试剂
1.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抢、具塞刻度试管、烧杯、量瓶、研钵
2.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牛血清蛋白、90%乙醇、85%磷酸
考马斯亮蓝G-250: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溶于50ml90%乙醇中,加入100ml85%的磷
酸,再用蒸馏水定溶到1L,贮于棕色瓶中。
标准牛血清蛋白溶液:100ug/ml牛血清蛋白:称取牛血清蛋白25mg加水溶解并定溶至
100ml,吸取上述溶液4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即可。
二、 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0~100ug/ml的标准蛋白)。混合均匀后,向各管中加入
5ml考马斯亮蓝溶液,摇匀,并放置5min左右,用1cm光径的比色皿在595nm下比色
测定吸光度。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绘制标准曲线的各试剂加入量
管号 1 2 3 4 5 6
标准蛋白质/ml 0 0.20 0.40 0.60 0.80 1.00
水/ml 1.00 0.80 0.60 0.40 0.20 0
蛋白质质量/ml 0 20 40 60 80 100
2.样品的测定
(1)样品的提取:称取鲜样0.25-0.5g,用5ml水研磨成匀浆后,3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1.0ml(视蛋白质含量适当稀释)于试管中(每个样品重复2次)。
(2)加入5ml考马斯亮蓝溶液,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在595nm下比色,测定吸光
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查得蛋白质含量。
四、结果计算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 1000FSTWVVC(mg/g)
式中:C—查标曲值;VT—提取液总体积;WF—样品鲜重;VS—测定时加样量,ml。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一、试剂
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2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
100ml,即含葡萄糖为2.0mg/ml。
6mol/L 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 酚酞指示剂。
二、器材
WFJ UV-2000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炉,15mm×180mm试管。
三、操作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取5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2.0mg/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管号 葡萄糖标准液(/ml) 蒸馏水(/ml) 葡萄糖含量(/mg)
OD540
0 0 1 0
1 0.2 0.8 0.4
2 0.4 0.6 0.8
3 0.6 0.4 1.2
4 0.8 0.2 1.6
5 1 0 2
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2.0ml,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
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以1.0ml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
液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调零点。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
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 0.5g藕粉,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蒸馏水(约2 ml)调成糊状,然后加入40ml
蒸馏水,混匀,于50℃ 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混。过滤,将滤液全部收
集在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3、样品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准确称取0.5g玉米淀粉,放在锥形瓶中,加入6mol/L HCl 10ml,蒸馏水15ml,在沸水浴中加
热0.5h,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
现蓝色。水解毕,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N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
容到100ml,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
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4、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取7支15mm×180mm试管,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
项目
空白 还原糖 总糖
0 1 2 3 4 5 6
样品溶液/ml
0 1 1 1 1 1 1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ml
2 2 2 2 2 2 2
加完试剂后,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
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测定后,取样品的光吸收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糖
量。
五、结果处理
按下式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百分含量:
%1001000%1001000CVmCVm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总糖(以葡萄糖计)=
式中:C──还原糖或总糖提取液的浓度,mg/ml;V──还原糖或总糖提取液的总体积,ml;m──
样品重量,g;1000──mg换算成g的系数。
注意事项:标准曲线制作与样品含糖量测定应同时进行,一起显色和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