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材料分析研究与检测专家宜兴紫砂
江苏宜兴紫砂产品开发设计与产学研究c

文化与艺术165作者简介:唐敏(1998— ),女,汉族,江苏宿迁人。
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本文基于江苏宜兴紫砂文化背景,研究紫砂产品发展模式,参考引文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从开发宜兴紫砂产品的角度对宜兴紫砂进行再设计,用服务的思维方式将紫砂产品与现代文化背景融合,拓展宜兴紫砂发展方式,让紫砂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得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人可以了解紫砂,扩大紫砂应用人群,让紫砂产业适应新时代文化,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发展,让中国传统紫砂工艺与现代文化融合,继承和发展传统紫砂文化。
一、宜兴紫砂介绍新石器时代,在宜兴一带人类祖先发明制作了陶器用品。
先后几何印纹的硬陶和原始青瓷开始浮现世间,直到精美的紫砂陶也相继问世。
宜兴一素来都有“家家做坯、处处皆窑、遍地产陶”的繁荣景象,这也是宜兴被称作“陶都”的原因。
造型独特是紫砂制品的特有形象,书画雕刻作为辅助,别具匠心,欣赏价值极高,作为生活用品,优点夜比较多,紫砂茶壶用于泡茶,色、香、味俱全,壶的使用时间越长,色泽越光滑圆润,沸水注入空壶里,茶香气味也会散发出来。
利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对紫砂陶具进行制作,是宜兴最具特色的地方。
(一)紫砂泥的材质特点(1)宜兴的紫砂泥有极高的可塑性,各种造型可任意加工成型。
紫砂泥粘到壶体上后可以添泥雕琢,随意施展图案,这是紫砂泥粘性好的特点。
(2)紫砂泥与其他泥类比较紫砂泥具有收缩性小的特点,(红泥除外)紫砂陶艺制品从泥坯制作到烧制成成品,近8%左右的收缩率,小的变形率,大的生坯强度,这些是茶壶口与茶壶盖能够严密合缝的原因,外轮廓线条极其造型能够不扭曲并且十分规矩。
(3)紫砂泥不需添加其他材质单独就可以烧制成陶器。
紫砂泥烧制成的陶具有着优良的透气性和较强的吸附力,可以留住茶叶的色香味使茶叶不变质,较长时间的保持茶香,较强的吸附力使得壶口与壶盖做到严丝合缝。
冷势急变性能好也是紫砂壶的特有优点,忽冷忽热也不会导致壶身炸裂。
(4)紫砂泥成型后可以直接使用,自然,平整,光润是紫砂的特点,水色感时外形所富有的,壶泡茶的时间越长,把玩的时间越长,黯然之光浮现在壶身上,珠圆玉润,这也是其它质地的陶土无法相比的。
泥条盘筑 宜兴紫砂

制作工具的准备
► ►
►
①方板:40cm×50cm木版。见图 ②纸张一般选择易吸水的报纸、素描纸或木灰等。 用途:置于坯体底部,易于吸水,利于坯体收缩,防止底部开裂。见 图
制作工具的准备
► ►
►
► ►
③毛笔:选择笔毛较多,笔头短而平。 用途:用于打湿和涂泥浆 用法:醮泥浆转动笔杆,让泥浆自然附在坯上。 ④塑料筒:选择小塑料桶或小陶瓷钵 用途:用于装水或装泥浆
1.1
1.1.2 陶瓷材料介绍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泥---- 泥性的语言 火---- 泥的重生
泥: 陶泥、瓷泥、粗泥、细泥„„ 釉: 高温釉、低温釉、有色釉、无色釉(透明)„„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 修坯——→ 晾坯(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鉴赏
1.1
1.1.1 陶瓷艺术简介 陶艺就其本身而言,它首先是一门工艺, 是一门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识的行业. 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表现现 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意识和审美 价值的艺术形式。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现代陶艺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1、精神方面 以陶土为最基本的材料,借以表达某种审美理念。 2、工艺技巧 工艺技巧是现代陶艺完美表现的语言和手段, 也就是成型技法。(大致可以分为原料工艺、成型 工艺、烧成工艺。)
►
四、泥条盘筑作品欣赏
2.2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泥板成型法
2.2.1 泥板成型的概念
泥板成型 —— 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板, 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泥板成型的语言特征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 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一,它制作便利, 即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晰的几何型, 甚至一些同心圆的造型,如宜兴紫 砂器皿的很多造型都是用泥板成型 或用泥板拍打成型来制作的。同时 又可以做一些转折自由,形体比较 复杂的造型,如现代陶艺里面一些 雕塑作品,因此这种成型方法具有 很好的成型自由度,便于现代陶艺 多元的表现方法。
试论宜兴紫砂的审美定位

第32卷第4期 2009年8月 山东陶瓷
SHANDoNG CERAMICS Vo1.32 No.4 Aug.2009
・造型与设计・ 文章编号:1005—0639(2009)04—0045—01
试论宜兴紫砂的审美定位
宜兴紫砂的独特性 陈月娥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其造型创作的载体—— 材料的独特性。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水云母和赤铁矿的 自然矿土组成,以紫、红、绿色为主基调,按不同配比、不同 粗细的颗粒,经不同温度焙烧,呈丰富的色泽和肌理,正如 《阳羡茗壶赋》所述:“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金 如石,胡玉胡金”。尽管其色泽因矿土配比和焙烧温度的 差异而变化丰富、美轮美奂,但给人的审美视觉,基调是统 一的——自然、质朴无华,与生俱来。由于其独特的分子 结构,紫砂材料的透气性极佳,在紫砂问世初期,这一特性 的实用价值被人们认为特别适宜沏茶品茗而广为流传。 其实,它特有的透气性,同时还赋予人们对紫砂艺术品丰 富的联想:有灵性,富有生命力。紫砂材料所特有的源于 自然的原生态,以及富有生命气息的属性,是宜兴紫砂审 美价值的本质特性。 2宜兴紫砂的时代性 宜兴紫砂艺术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时代的审美取 向,是宜兴紫砂长盛不衰的生命所在。纵观宜兴紫砂艺术 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绎轨迹,从明清以来,经历了由粗趋 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进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无一不留 下不同时代审美品位的印记。如明代的紫砂茗壶,不仅款 式变化多端,而且型体大小迥异。万历以前,大壶居多,万 历以后,壶型渐小。据说自时大彬游东娄与诸名士交结 后,制壶由“盈尺兮丰隆”转而“径寸而平柢”。可见,紫砂 壶形体大小的变化,都与当时士大夫的审美习惯和饮茶趣 味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精神文化素质 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后工业时代,各种工业品精美极 致,在“克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的今天,人们的审美取向,趋于对自然质朴的回归和渴求。 这就要求我们用紫砂材质作为创作手段,追求展示时代个 性、认识、审美、情绪、意念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比一般 收稿日期:2009—07—05 陶瓷品有着更多的时代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特质的作品。 正如陶艺家吴鸣所说“表现泥性、工具使用、成形方法是传 统的,血脉是东方的;创作审美、设计理念、思维方法是现 代的、个性的”。 时尚是经典的自然外观,经典应该是时尚的至高境 界。 3宜兴紫砂的公众性 由于宜兴紫砂材料所特有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以及宜 兴紫砂兼具的实用功能,宜兴紫砂艺术创造了艺术与人共 在的空间。无论在视觉结构还是在触摸感觉上,都体现一 种自由交流互动的公共特征。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一 旦被拉近,便可以使艺术的内涵拓展,公众的生活品质得 到提升,它使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公众的关系发生深刻的 变化,使艺术更贴近生活,接近公众,更便于公众的参与、 接受和理解。 宜兴紫砂从历史发展中,始终贯穿着包容性的公众特 质。历代紫砂艺人在精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形 态的基础上,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古代陶瓷、漆 器、玉器、秦砖、汉瓦、唐镜、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 强调日用价值、审美价值和功能性的统一,从而形成了独 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具备了广泛的人们喜闻乐见的 公众基础。参与紫砂的创作过程,同样地呈现了开放性。 历史上,不仅有宜兴当地的名人高手,还有如明万历年间 江西婺源的制壶名手陈仲美,清代溧阳县令陈鸿寿都留下 诸多经典作品。吴湖帆、唐云、刘海粟、韩美林、亚明等当 代艺术大家先后参与紫砂艺术品的创作,清华美院张守智 教授与汪寅仙合作的“曲壶”堪称经典。近几年,宜兴紫砂 更是吸引了国内美术、书法界、竹刻等其他工艺美术门类 的艺术家,参与紫砂的设计、装饰,为宜兴紫砂艺术内涵的 拓展,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注入了清新的活力,使宜兴紫砂 的精英艺术及其理念与当代公众阶层的文化生活更为密 切,审美需求更为贴近,更具美感和生命力。
一代宗师紫坛典范——宜兴紫砂“建国七老”壶艺生涯与名作赏析(上)

一代宗师紫坛典范——宜兴紫砂“建国七老”壶艺生涯与名作赏析(上)谭文诚【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4-47)【作者】谭文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江苏宜兴,人杰地灵,它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授之乡与书画之乡,而且紫砂名师人才辈出、灿若星辰。
在浩瀚的紫砂星河中,有七颗最耀眼的明星,他们就是建国初期的1956年底,江苏省政府正式任命的七位紫砂名师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
把他们的名字排列出来,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追思缅怀,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是继往开来的紫坛典范。
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随着紫砂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七位名师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历经了黑暗而动乱的中华民国,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和紫砂业的春天。
在当时百业凋零的情况下,联系了37位老艺人组织了紫砂生产合作社,白手起家,广招学徒,宜兴紫砂业能有欣欣向荣的今天,七位大师的革创之功与传承之艺将永远被后代陶人与壶艺收藏界所铭记。
民国后期,宜兴紫砂壶艺界流传这样的行话:“裴石民的花货,王寅春的方货,朱可心的竹货,顾景舟的光货。
”同辈艺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本文通过七位大师名作的展示与赏析,回顾他们曲折而艰辛的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
一、精细大师裴石民《泰德壶》(图1),近现代紫砂精细大师裴石民的作品,盖印“石民”,底印“裴石民”,色泽淡紫。
泰德壶为裴石民首创。
壶形扁圆,桥钮嵌盖,形制简洁但格调高妙,其色细润,其形超逸,比例匀称,光洁隽永,是裴石民的传世名作。
裴石民(1892-1977年),号冶陶,字德铭、云庆,宜兴蜀山人,1905年师从姐夫江祖臣(1878-1949年,字案卿),艺成后受聘于宜兴利永公司。
1923年,裴石民为宜兴名士储南强(1876-1959年,号简翁,字铸农)所藏《供春树瘿壶》配盖,1924年他又为储南强所藏《圣思桃杯》配盖。
1926年裴石民去上海魔术大师莫悟奇家制陶,他与莫悟奇共同探讨,研制出多种紫砂珍玩,精细而雅致,此时的作品盖有“悟奇冶陶”的印款,时人称为“悟奇陶”。
宜兴紫砂与广西坭兴陶的区别

宜兴紫砂与广西坭兴陶的区别作者:鲍斌杰来源:《佛山陶瓷》2012年第06期摘要:坭兴陶堪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
坭兴陶与紫砂器各有自己的特色,坭兴陶的敲击声清脆,而宜兴紫砂器的敲击声较暗哑,这是区别坭兴陶与紫砂器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紫砂壶;制作;广西坭兴陶1 前言宜兴紫砂壶与广西坭兴壶,两者都是陶器,强度比一般陶器大得多,硬度低于瓷器。
但耐冷热急变性能好,两者都具有越用越漂亮的特点。
与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饮誉海内外。
那么紫砂壶和坭兴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它们两者在制作上或者工艺上又有何异同呢?2 宜兴紫砂壶的特色宜兴紫砂壶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
总的来说,紫砂陶有五大特点: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且长久抚摩手感非常好;第二,紫砂茶壶具有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味,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是往空壶里注入沸水亦留有茶香;第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2~3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
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制品外部不施釉,经1100~1200℃氧化气氛烧成,其质感自然平和。
缤纷的色彩可变化出几十种颜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红、黑、黄、绿等基本色系。
它的颜色烧成之后不会褪色,经过泡茶滋养后可呈现温润光泽和不炫的质感,与其它陶土混浊不清的色泽有很大的区别。
在紫砂练泥和制备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紫砂泥具有可塑性好、坯体强度高,以及坯体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优点。
为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制作设计的要求,工艺师们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把几种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剂,控制好窑内的温度和气氛,产品烧成后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姹、或红而不嫣、或绿而不嫩、或黄而不娇、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
宜兴紫砂艺术大师名人录

1.宜兴紫砂艺术大师名人录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宜兴市人事局职称办公布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2007年最新名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遽华、吕俊杰鲍中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江苏省紫砂工艺美术名人:张振中、葛军陈国良程辉沈汉生路朔良顾治培许艳春范建军杨勤芳汤鸣皋刘建平蒋新安高建芳储集泉吴培林周尊严何挺初高丽君倪顺生陈建平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许成权毛国强范洪泉朱建伟专业技术职称类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蒋蓉徐汉堂徐秀堂吕尧臣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季益顺朱建伟吴小楣程辉韦钟云咸仲英曹婉芬汤鸣皋方卫明陈建平顾绍培鲍仲梅周尊严徐安碧夏俊伟邱玉林李守才潘持平张红华沈邃华徐达明吴鸣曹亚麟凌夕苟储立子谢曼伦吴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陈国良储集泉许艳春刘建平施小马髙建芳吴培林杨勤芳何挺初高级宜兴紫砂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陆红炜庄玉林李霓鲍利安张振中胡永成王国祥李霞(大谈跃伟徐雪娟朱新洪强德俊李园林华健曹燕萍桑黎兵高湘君徐元明沈建强吴曙峰吴奇媛蒋建军(大)赵江华鲍正平韩洪波何燕萍王辉王铭东朱建萍姚志源尹祥明吴同芬吴亚克李群邵新和张庆成黄自英倪顺生高丽娟范永良潘岷工艺美术师(国家):邵毓芬倪新安范建华徐青蒋才源吴淑英吴扣华夏淑君何六一王涛怀其芳陈洪平邹玉芳张海平吴贞裕邵顺生郭超刚鲍正兰顾美群牟锦芬谢菊萍胡健良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黄丽萍鲍雯君吴奇敏殷惠娟何叶许爱华蒋丽雯鲍燕萍毛子健鲍峰岩秦志荣倪建军李涵明史建平谭晓君范仁良谭晓燕杨逸雯枼慧芬鲁新华汤志明刘国强万亚钧毛文杰王奋良唐六琴汤杰沈寅华沈琳褚婷圆吴建强毛顺洪马新勤鲁浩刘建芳胡敖君钱菊华姚志泉吴开浒周志和赵明敏勇跃军鲍定博钱建生堵江华陈国宏刘凤英叶惠毓徐建国范早大张哲伟王福君王柯钧徐萍李铭高俊咸晴史小明廖西九崔国琴吕俊庆陈成何健恽益萍邵泽平顾秀娟王曙光周定芳范其华王生娣范志中朱斌郑求标陆君房玉兰诸葛逸仙蒋金凤魏志云何忍群尹红张树林张志强吴东瑾汪梅芳张彩英周建英吴东元高凌云高俭秦慕云蒋艺华周琴芬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张志清黄旭峰董开生潘小忠史银之朱丹周其坤唐伯琴范乃芝沈龙娣姜新伟潘跃明徐立储峰汪叶顾勤邵沛华陈依群周琴娣吴秋文吴燕群沈建军沈琳喻小芳毛顺洪任惠芬杜雪之管唯皓贾逸芳邱占春鲍玉华徐敏许良平何文君蒋琰滨吴娟范中明孔哓明顾建军罗泽南周菊芳朱峰海吴娟顾婷董健毛春英董亚芳朱亚琴鲍玉梅周慧君朱鸿均鲍青范伟群汪成琼邵逸平俞荣骏潘俊徐志倩王杏军范卫强夏逸民吴小萍刘剑飞曹燕锋顾中南周晓琴范国歆葛烜吴芳娣助理工艺美术师(地方、厂聘):沈菊芳孔春华周俊智徐暗华夏洁萍唐斌杰吴小军万根法王亚军王凤盘谢明万陶张健余其元朱敏周志君蒋秀娟许学芳刘红仙范宜娟邵俊芬秦利君曹敏敏顾跃明张炜范泉明范建中华珊宗紫仙李学芬王超群邵美华孙伟强周荣金周庚大鲍俊德袁立新许国强王桂芬钱一清罗伯平徐兰君陈付大曹洁张菊萍范亚琴唐朝军谈文华史科琴范丽华范卓华范荣仙陈顺根张菊芳陈玉良徐永君史学明刘友良高峰周新保王岳林蒋夕娟高晓东潘涛刘建军刘国亚林军李霞金全大范荷钱立群顾小丽冯杏华范小龙范海燕崔龙喜潘梅强江敏陈红珍李云芬刘菊仙鲍敏君鲍荷芬华英蒋凌云秦国萍工艺美术员(地方、厂聘):顾菊仙范晓枫都群朱志芬范朝伟姜林芳孙利芳唐建林咸平练美萍高祥芬黄淑英李美玲郑存琳陈暗军邵志良胡洪锁申屠国洪周静洁张秀珍杨陶钱文英(整理:杨龙)【推荐阅读】宜兴紫砂四大家宜兴紫砂工艺的传承宜兴紫砂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藏壶者最爱宜兴紫砂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艺。
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

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1.宜兴紫砂陶——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
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
2.坭兴陶——钦州坭兴陶,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坭兴陶经窑变,素有“窑宝”之称。
经打磨后表面会呈现出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色泽繁多,主要为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若隐若现,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3.云南建水紫陶——云南建水紫陶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
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这一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器敲击声铿锵有力,被称赞为"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这个工艺是建水紫陶有别于其他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4.重庆荣昌陶——荣昌陶产于重庆,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荣昌陶器种类繁多,主要以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的生产为主。
荣昌陶器采用的泥土细腻,粘性可塑性极强,烧制性能好,因此,制成的陶器不仅釉质光润,而且还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享有“泥精”的美称。
扩展资料紫砂陶——用紫砂泥、红泥或绿泥等制成的质地较坚硬的陶制品。
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
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
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
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
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
浅析宜兴紫砂制作工艺

浅析宜兴紫砂制作工艺陈玉君【摘要】将天然陈腐加工好的泥料,用木搭子敲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再拍打成身筒,镶泥片等等工序,接着做壶的嘴、把、盖钮等,组合在一起,之后就进窑烧造,便是一把成型的壶了.之后就进窑烧成产品.【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年(卷),期】2013(047)008【总页数】1页(P58)【关键词】紫砂壶;工艺;泥料;拍打;成型;烧成【作者】陈玉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宜兴素有“陶都”美称,而宜兴的紫砂更有“紫玉金砂”之称。
从明朝中后期紫砂逐渐兴起至今。
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历史极为悠久,制泥取材方面极为讲究,其色泽深厚古朴,有紫砂“五色泥”、朱泥等等,更有着独特的成型工艺,制壶艺人巧用双手,匠心独运,以紫砂泥的可塑性,以丰富的装饰、独特的制壶工具,制作出千奇万巧的紫砂壶,形成了如今人们推崇的紫砂文化,成为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品。
独特的制壶成型技艺:周容在《宜兴瓷壶记》中说,金沙寺僧制壶是以“削竹为刃,刳山土为之”,掌握了高超的制壶技艺。
又在文中说到“供春更斫木为模”,说明供春制壶曾用过“木模”。
供春壶以手捏为形,并以茶匙等作辅助,又记载“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这里是说时大彬弃木模法,改为槌片、围圈,把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法结合起来,砂壶从有记载以来金沙寺僧、供春到时大彬,从初始的捏制法、模印法、车胎法,到拍身筒镶片成型法,由粗到细,经历了巨大的飞跃,如今的紫砂制作工艺就是大彬之法打泥条、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而成的成型制作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为泥片成型,与陶瓷的手拉坯不同,是将自然陈腐加工好的泥料,用木搭子敲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再拍打成身筒,镶泥片等等工序,接着做壶的嘴、把、盖钮等,组合在一起,便是一把成型的壶了。
之后就进窑烧成。
如今的社会上有机械壶、灌浆壶、模具壶、半手工、全手工成型等。
紫砂业界尤以全手工成型技法为优。
全手工是脱空成型和坯件表面的精加工,这既是对艺人手上活的一个考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材料研究与检测专家谈宜兴紫砂 最近,媒体上有关“紫砂”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和网民的热议。就在人们对紫砂产生误解、甚至怀疑之时,6月6日下午,应人民网和宜兴网的邀请,全国陶瓷材料研究与检测方面的5位专家走进陶都——宜兴,在人民网、宜兴网共话紫砂的优劣真伪,为广大网友解疑释惑,解答非专业人员容易误解的问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宜兴紫砂。 这5位专家分别是: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硕高级工程师;国家轻工业装饰材料陶瓷质量监督检测广州站站长,全国质量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包装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张建洪高级工程师;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院长、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殷书建研究员;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院长、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导--李月明教授;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新兴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技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邱永斌高级工程师。正由于紫砂独特的功能和从事紫砂这部分技艺的高超人群,使紫砂艺术不断得到发扬光大,紫砂的产品也在不断的发扬光大。 1、主持人: 宜兴的紫砂被历代文人所推崇,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比珠玉还要贵的土就是紫砂泥。从这句诗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宜兴紫砂的独特性,宜兴紫砂被誉为世界陶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是享誉中外的国之瑰宝,也是宜兴的一张城市名片。你们是陶瓷方面的专家,想必对宜兴紫砂的独特性都十分了解,那么从你们的视角,能不能先给我们谈一下对宜兴紫砂的认识呢? 邱永斌:紫砂作为宜兴紫砂陶器的一个简称,已被广泛流传。人们讲到宜兴就讲到紫砂,讲到紫砂就想到宜兴。宜兴紫砂在陶瓷的分类中,属于陶器的一个特殊品种。为什么特殊呢?这个讲起来历史悠久,要讲到几千年来宜兴的陶瓷发展历史,关于紫砂名称的由来,也是由此而引起的。这方面许多专家已做过专门的研究,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我们以前的教科书里,对于紫砂这样的名称,我们很少见到,而是后期写进去的。在这个程度上讲,紫砂这个名称有一定区位的概念。 在这里,我想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谈一谈宜兴的紫砂。讲到宜兴的紫砂,很容易联想到宜兴的陶土资源,同时又联想到宜兴紫砂壶泡茶的功能性,还联想出一批不同技艺的制陶人员,这就构成了宜兴紫砂的独特性。 我想从紫砂三个方面的独特性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宜兴的陶土资源,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尤其是它的工艺性能、化学组成、矿物结构都非常的特别、非常的优越。宜兴以前有讲到“紫砂”时就有“泥砂”这样的说法。“泥”是我们陶土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就是泥土,也就是我们陶瓷中通常讲的黏土。所谓的“砂”是宜兴制陶人直观感觉陶土中含有一定的砂的含量。这个“砂”在陶瓷学术里面讲,它是晶体,还有一些没有被风化的黏土团粒,这样给人直观感觉上陶土中是有泥有砂。这种矿物的结构形成了宜兴紫砂泥在矿物中的独特性。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制陶人在泥土被挖出来以后,就想直接把它做成一个陶器产品,而每一个陶器产品烧制出来,需要陶土中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化学组成。这样讲的话,我们就知道了,宜兴的陶土只要简单地加以处理,就能够烧制出陶器来,也就是说它具备了合理的化学组成。还有一点,是它的性能,我们在桌子上看到这两把壶,它的工艺制作非常的特别。为什么我们古代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就能够做出一个特别的产品呢?陶土独特的工艺性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制陶手段,就靠手工。这种陶土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就可以由制陶人任意的去捏制,并且这个捏制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定型还可以加工,干燥后烧制出一个完整的产品。这样的工艺性能,是一般的陶瓷材料或者是经过加工以后进行生产的陶瓷泥料难以具备的。这也就充分显示了宜兴紫砂原料的一种独特性。正由于它的独特性,才使制陶人能够在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加以发扬光大,能够做出不同类型的既有使用价值,又有欣赏、艺术价值的紫砂产品。 以上我讲了紫砂原料的一些独特性,这些原料的独特性,也就奠定了紫砂产品非常重要的基础。由于做任何陶瓷产品,没有原料这个基础是不可能做出产品来的,也是不能够往下发展的。 第二,是它的独特功能性。说紫砂壶的独特功能,通常说泡茶不馊等等,而很少从紫砂产品的微观结构上去介绍,事实上紫砂产品烧制以后就形成了独特的微观结构。 所谓的双重结构。由于晶体的存在和黏土团料的存在,在烧制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其晶体各团粒内部存有封闭气孔。与此同时,紫砂壶在烧成过程中,更多的是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黏合,这就在内部形成了一种微小的框架状况,就留有了相应的空隙。这两部分气孔就是经常被一些紫砂人宣传强调的双重气孔。同时,由于这类产品是手工制作的,在制作过程当中,既要强调一个形的问题,同时还要达到表面的滋润、漂亮。这个就有一个精加工的操作过程。在精加工的过程当中,使坯体表面产生的表层结构,与壶体内部的结构有一个差异,我把它定义为紫砂壶体的双层结构。 由于这个双层结构,使紫砂产品表面能够产生出一种滋润的光泽,紫砂人都叫它水色。内部由于没有精加工,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光泽。由于这两种结构的形成,就使得产品在烧成以后能够透气而不透水,同时它吸水又不漏水。我们在泡茶的时候都知道,把热水往茶壶上倒的时候,壶面的表面很快都干了,但是不会渗透到里面去,里面的水也不会渗透出来。虽然紫砂壶有一定的吸水性,但由于又比较细腻、坚硬,敲打时声音清脆,这与其他的陶器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它的独特之处,逐步形成了它特殊的功能,也就形成了一部分所谓养壶、玩壶的人群。 所谓的“养壶”,由于壶经常泡茶,茶汁就会渗透到这些气孔中,使它不容易清洗干净。在以后的使用过程当中,这些“茶”会或多或少的反馈到水中。由于它有这些多孔性,所以它的热量的传递就比较慢,所谓的“玩壶”,就是水泡在壶里面,我们的手可以把壶抱在手里。尤其在冬季的时候,壶变成了一个既可以喝茶,也可以在手上玩的东西。经常玩了以后,我们手上的油脂会粘在上面,其表面会越来越光滑,所以说就有了玩壶、养壶的说法。 第三,就是它传统的技艺。紫砂名称的由来,跟做这类产品的技艺是有关系的。由于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直接用手工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并且能够做得比较漂亮,就必须具有这样的技艺性。这也促使制陶者不断研制出新的产品,在这样代代相传的情况下,使传统的紫砂技艺在传统的紫砂产品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而且由壶演变成艺术品和雕塑类产品。正由于紫砂独特的功能和从事紫砂这部分技艺的高超人群,使紫砂艺术不断得到发扬光大,紫砂的产品也在不断的发扬光大,这样就形成了紫砂产品的特殊性。我个人认为,紫砂实际上是三个独特性融为一体的一个陶瓷产品。所以它可以是一个日用品,也可以是一个艺术欣赏品。在这个基础上,我希望我们的网民,或者是紫砂爱好者,从这三个方面来评判它、了解它,那么也就知道紫砂艺术以及紫砂产品的独到之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砂产品的这三个特性也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加以运用。这就带来了紫砂其他类产品的发展,由于其他类产品的发展,它的产品质量要求以及采用的制作手段,就会有所不同。那么这些紫砂产品,跟我前面所介绍的这三个独特的性能融为一体的紫砂类的产品,就会有一些区别。只要我们广大的紫砂爱好者了解了这些区别,然后去区别对待它,那么也就会知道紫砂的一些真实状况。 所谓紫砂陶器,它是有国家标准的----所谓的真假紫砂陶器,我觉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就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2、主持人:听了邱所长的介绍,感觉到紫砂壶真是刚柔并济、至刚至柔。有位网友叫都市猎人的问,制作宜兴紫砂的泥料具有独特性,那么现在部分使用经过配制加工后的泥料来制作的紫砂壶,在材质上与我们传统上讲的紫砂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李月明:传统的紫砂是用具有独特性能的紫砂泥来制作的,随着自然界优质的紫砂泥逐渐减少,现在利用和它性能相类似的泥料,通过科学的调配,同样可以达到与传统紫砂泥性能相似的,或者是性能完全一致的紫砂泥来制作紫砂。 3、主持人:李院长,现在很多网友都在议论紫砂的真假。那么从材质上来讲,紫砂壶是不是真的有真假之分呢? 李月明:人们提到紫砂,都想到宜兴的紫砂。宜兴的紫砂是由历史形成的,宜兴紫砂有它独特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科学发展到现在,通过不同原料的调配,是可以实现和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原料工艺性能完全一致的。 通过制作以后,它的微观的结构可以达到跟传统的完全一致,最后形成的矿物组成也可以实现一致,和原来的紫砂使用功能一样。这样就不存在所谓的真假之分。当然制作过程当中,你的工艺、手法不一样,或者是你调配的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偏差,这样的话,最后的紫砂只能说是品质有高低,但是没有真假之分。紫砂质量不好,肯定这里面的工艺或者是调配的时候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调配,看起来好像跟常用的紫砂有一些区别,但是不能说是假的,只能说品质好坏而已。 4、主持人: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部分配制加工的紫砂泥中,添加了氧化物,也就是化工原料。那么就有网友提出,是否可以在紫砂泥中添加氧化物? 殷书建:首先我们看它为什么添加?刚才有专家谈了宜兴紫砂有它自身的特点,原料里面富含一些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铁离子,赋予了紫砂的壶色。为什么添加呢?由于原料里面有这种元素,我理解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它除了是一个茶具,还是一个工艺品,人们非常喜欢它,有的人把化工原料加进去以后,会使陶土在烧制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氧化物,经过1000多度的烧制过程会比较稳定。 主持人:对于紫砂的质量检测方面,很多网友对它提出了疑问,紫砂产品是陶瓷产品的一个分支。陶瓷紫砂产品在它的质量方面国内有没有什么标准? 李硕:目前我们国家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对紫砂产品在吸水率、铅、镉等十个方面的溶出量作出了要求。目前广大网友对紫砂产品的安全卫生这块是比较关注的。那么在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当中,它引用了另外一个国家标准叫《国标1261—2003》,这个标准规定,所有的紫砂产品必须符合1261的要求。这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对各类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都作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在非特殊装饰类的产品中,除杯以外的空心制品,对镉的要求是不大于0.25毫克每升,对除罐以外的大空心产品,要求是铅不大于1.0毫克每升,镉是不大于0.25毫克每升,宜兴的陶瓷是空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