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南露天煤矿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与建议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的措施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的措施对于露天煤矿而言,边坡稳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边坡稳定性不佳,不仅会影响采煤效率,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针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了解煤矿边坡稳定性常见问题在进行措施的选择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在露天煤矿中边坡稳定性常见的问题。
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岩体结构不稳定•地形地貌不均匀•地质条件恶劣•积水•震动和振动•陡坡和险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在露天煤矿中,积水是导致边坡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减少积水对边坡造成的影响。
常见的排水措施包括:•构建排水系统,将雨水和地下水引入到生产区域和远离边坡的地方•在边坡的底部建立排水沟,以便拦截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在边坡上设置排水孔,加速排水过程排水措施的实施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排水措施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加强边坡的支护和防护措施在露天煤矿中,对边坡的支护和防护措施,同样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加强边坡支护和防护措施的常见方法:•搭建防护网•建立支护结构,如钢架加固或者石墙加固等•安装遮盖板或者杠杆装置,以防止落石•设置警戒标志,避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在进行这些措施时,我们需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以确保其有效性。
同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这些措施的持久效果。
安排定期监测和维护对于露天煤矿而言,由于地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可能会有不断变化的趋势。
这就需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边坡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岩石裂隙的状态•土体的渗透性和变形情况•边坡的形态和地形等•聚积物和滑坡等现象的发生情况监测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露天矿山排土场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岩石和土壤的堆放场所,同时也是矿山排土的主要场所。
露天矿山排土场存在着一定的灾害风险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露天矿山排土场常见的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沟壑等。
崩塌是指排土场的边坡或堆场表面出现坡面破裂和滑动现象。
滑坡是指排土场因过度堆积或雨水侵蚀导致边坡发生不稳定而产生的滑动现象。
沟壑是指排土场上形成的沟渠,常常是由于暴雨冲刷排土场表面的松散土壤而引起的。
这些灾害不仅危及人员安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失矿山资源。
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地质因素,包括地层的稳定性、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地层的不稳定性会导致边坡的滑动和崩塌,而地下水位的变化则会引起排土场的沟壑形成。
其次是排土场的坡度和高度。
坡度过大和高度过高会增加边坡的不稳定性,增加崩塌和滑坡的风险。
最后是排土场的排水系统。
排土场内积水会降低土壤的稳定性,导致滑坡的发生。
针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的灾害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
通过对地层稳定性和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其次是控制排土场的坡度和高度。
将排土场的坡度和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减少边坡滑动和崩塌的风险。
应合理设计排土场的排水系统,确保排土场内的积水及时排除,降低滑坡的发生概率。
还应加强排土场的运营管理。
定期开展排土场的巡视和检测,及时清理排土场内的松散岩石和土壤,防止沟渠的形成。
加强排土场的维护和修复工作,保持排土场的整洁和稳定。
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灾害应对工作,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控制排土场的坡度和高度、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以及加强排土场的运营管理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生概率,保障人员安全和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开采。
煤矿滑坡原因及防治

煤矿滑坡原因及防治摘要煤矿滑坡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一种事故,往往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威胁。
本文主要从煤矿滑坡的成因、特点、危害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煤矿滑坡事故的发生。
1. 煤矿滑坡的成因煤炭层的地质构造主要是包括矿体倾向、倾角、断层、裂隙等因素。
而煤炭层底部和顶部也有厚度、孔隙度、软石层等层间差异。
这些地质因素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使得煤炭层内、外产生应力和应变等力学变化,导致一定程度的变形和破坏。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矿体受到人工力学破坏后,这些地质因素的作用会加速,进而导致煤炭层的变形和破坏加剧。
针对这些地质因素和煤矿开采中的人为因素,煤矿滑坡的成因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机械因素物理机械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工作方式等因素,如煤层顶板地质构造复杂,顶板悬挂来压力较大,对煤层的支撑不够,顶板破坏后导致煤炭层内部产生裂隙,煤层变形、阻力减小,煤层内的煤体受内部空隙、裂缝作用下发生不稳定滑动。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采场维护不到位、采煤机工作不当、掘进过近等方面。
在采矿过程中,若矿井的安全规定不严格,导致采煤机长时间超限开采和采煤对应的煤岩压力破坏、应力传递等引起煤层严重变形等。
2. 煤矿滑坡特点及危害煤矿滑坡在发生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1) 突然性煤矿滑坡具有突然性,往往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
(2) 面积大、速度快煤矿滑坡面积大、速度快,煤层煤体以极快的速度向下滑动,对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威胁较大。
(3) 后遗症深煤矿滑坡后遗症深,往往对采矿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甚至直接导致煤矿的关闭。
煤矿滑坡给采矿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1) 财产损失煤矿滑坡易造成煤柱断裂、采空区塌陷等财产损失。
(2) 人员伤亡煤矿滑坡发生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3) 稳定性下降煤矿滑坡会导致煤矿矿井的结构不稳定,采煤难度增大,矿井工作面的消耗度增大。
3. 煤矿滑坡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煤矿滑坡事故的发生,采煤厂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地质预测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前强化地质预测力度,采用煤炭层差异化厚度、厚度变化等影响情况进行分析,降低滑坡风险。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露天矿山排土场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和矿渣的场所,其规模巨大且暴露在空气中。
由于排土场内废弃物的累积,以及气候、地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排土场灾害时有发生。
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的原因分析、灾害类型及其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排土场灾害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排土场内废弃物的堆积过高或过于陡峭,导致土质松散并容易滑坡。
废弃物中含有易溶解或易流动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滤液渗漏到附近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引发水源地的环境污染。
排土场的地质条件可能不稳定,例如地质构造复杂、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位高等,这些因素会增加灾害发生的风险。
排土场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滑坡、泥石流、堤坝破坏等。
滑坡是指排土场内部或周围的土体在受到重力作用或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或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指排土场内的土石杂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流动物质,具有流动性强、速度快、破坏性大的特点。
堤坝破坏是指排土场的堤坝发生破裂或决口,导致废弃物直接排入周围环境中。
针对上述灾害类型及其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应加强排土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排土场内部的变化。
应合理设计排土场的坡度和高度,防止废弃物的堆积过高或过陡峭,避免土体的滑坡和塌陷。
应加强排土场的护坡和排水工程,采取措施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可以设置隔离层或渗流控制系统,防止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渗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中。
还应加强排土场的环境管理,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规定,应为排土场设置围挡、避免废弃物的散落,防止灾害事故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威胁。
还应定期对排土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排土场灾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排土场内废弃物的堆积情况、地质条件、自然因素等。
为了防止和减少排土场灾害的发生,我们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合理设计排土场的结构和护坡工程,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并加强环境管理和维护工作。
浅谈排土场滑坡事故治理措施

浅谈排土场滑坡事故治理措施摘要:排废是采石场的主要开发过程之一,是露天矿的废料排弃场所,能否确保排土场在排弃的整个生产期和关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是矿山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矿山的排土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势必将严重影响矿山开采,甚至迫使其停止生产。
关键词:排废;滑坡;治理前言:露天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排土工程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排土场的安全事故治理就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就我们公司某一矿山排土场的滑坡做了相应分析研究。
1矿区地质概况排土区属中低山区,西北角的山顶海拔标高500m,东北角的山顶海拔标高483m。
南部的河海拔标高178.6m,相对高差321.4m。
山坡坡向总的趋势向南倾,坡度15-25。
,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属顺向坡。
坡上南北方向的冲沟发育, 冲沟总体由南向北溯源,竹林下方和东边冲沟的沟底坡降为1:3—1:5,两沟交汇后沟底坡降变缓,约为1:7—1:9。
冲沟横断面呈“V”字型,局部呈宽缓的浅“U”型,浅“U”型谷底被人工改造成耕地,冲沟切割深度约为8—12m。
沟底雨季有水流,其它季节多为干沟。
2排土场滑坡体概况现场地质勘察发现两条裂缝,即排土场下方西侧地面裂缝;排土场下方东侧地面裂缝两条长裂缝。
滑坡范围大体上位于两条地面裂缝之间,全长800米,呈两端(顶端和末端)尖,中上部宽的长条带状,最宽处270米;往南渐变窄,最终收成三角状。
滑坡主滑动方向190度。
滑坡体平均厚度35m,滑坡面积15.18×104㎡,滑坡体积531.32×104m3。
滑坡体前缘高程232m、后缘高程度441m,前后缘高差209m。
变形区坡面特点是上下两端陡、中部缓。
该滑坡体特征十分明显,滑坡平台与滑坡鼓丘缓陡相间分布。
滑体前缘高程240—260m处,地形坡降为1:1.5、坡角34○,地形陡,属于第一级滑坡鼓丘的隆起带,坡面植被以树木为主。
在高程260—276m区段,地面坡降为1:6.75,坡角8.4○,地形较缓,属第1级滑坡平台;地表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露天矿山排土场是一个重要的设施,它承载着矿山的大量废弃土石和尾矿,但排土场灾害却频频发生,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基本情况1.排土场灾害的类型在露天矿山排土场中,常见的灾害类型包括土石流、滑坡、崩塌等。
土石流是由流水冲蚀和土石坍塌引起的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边坡滑动的现象,崩塌则是坡面或坡脚发生的局部块体垮塌的情况。
这些灾害类型一旦发生,往往会给矿山和周边地区带来严重的危害。
2.排土场灾害的危害排土场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山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对周边的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
而且排土场灾害的发生也会对矿山的正常生产造成重大影响,降低矿山的开采效率。
二、排土场灾害的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排土场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降雨的作用,容易引发土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是排土场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排土场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矿山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等人为因素都会加剧排土场灾害的发生。
三、排土场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加强排土场的监测预警工作是防治排土场灾害的重要举措。
通过安装各类监测设备,及时了解排土场的变化情况,发现灾害隐患,预警预报,从而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规划设计在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排土场的位置和形式,避免因规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灾害发生。
3.加强工程治理通过对排土场进行工程治理,采取加固支护、降低边坡坡度、改善排水条件等方式,提高排土场的稳定性,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4.科学管理在排土场的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排土场的监管,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发生。
霍林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排土场不稳定因素的预防

霍林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排土场不稳定因素的预防【摘要】霍林河南露天煤矿煤层倾角缓,分布面积广。
露天开采设计中,采用了分区开采、内部排土方案。
在不同分区或分区不同部位,内排工作线沿岩层倾向或走向推进。
【关键词】霍林河南露天煤矿露天开采排土场霍林河南露天矿内外排土场总体上是稳定的。
但也存在潜在不稳定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排土场滑坡。
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1.排弃物亦即剥离岩石,以及排土场基底中部分岩石工程地质性质差,结构松散,粘土矿物含量多,易崩解,饱水后强度降低多,排弃又可能集中。
2.大雨暴雨时,大量雨水渗入排弃物,排土场底部如局部排水不畅,则排土场内水压升高。
3.部分二次剥离边坡位于倾角较大的基底上,排土高度又较大。
一、防排水排土场发生滑坡。
主要发生在夏季大雨暴雨排土场底部饱水后。
因此,采场周围的防洪沟务必保持畅通以拦截雨后流向采场的地表水,使其迅速排除,不流入采场。
外排土场基底面也不应积水。
关于地下水,目前矿山采用管井疏干,采场基底岩层经常处于良好的疏干状态,疏干效果良好。
今后采深增加,这种状态应予保持。
随采煤工作向西推进,内排后原东部地面疏干井是否废除问题,由于对废除疏干井后地下水位上升,对内排土场稳定性是否有影响、影响多大等缺乏经验,现无法预计。
因此,为慎重计,建议在第一条区南部采煤工作结束,内排一定量后,适时进行试验,即停止部分疏干井工作,同时打钻挖探坑等观察内排土场基底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而后决定疏干井是否废除、废除多少。
对于如何防止排土平盘降水下渗,使之迅速排除,应在生产中摸索经验。
二、增加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的摩擦特性为使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有良好的摩擦特性,并能使排土场下渗的大气降水、未拦截住的地表水等迅速排除,排土场最下一个排土台阶一定要排弃工程特性良好的岩石。
即透水较好的含大块多的剥离物。
利用排土时大小岩块的自然分级作用使大块滚落于排土台阶下部,形成透水的大块分层,以利排水,并增加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的摩擦特性,以增加排土场的稳定性。
霍林河南露天矿观礼台边坡变形区治理

多数露天煤矿的观礼台都建在非工作帮,因此观礼台边坡一般为顺倾层状边坡,稳定性较差,顺倾层状边坡处理不当易引起灾害,例如元宝山东帮即为顺倾层状边坡,其稳定性受到了顺倾弱层的影响[1];新疆哈密吉朗德露天顺倾层状边坡,由于泥岩弱层,在采深仅为30m 时就发生失稳破坏[2];黑山露霍林河南露天矿观礼台边坡变形区治理李苗苗1,邢晓宇2,孙有刚1,董瑞荣1(1.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露天煤矿,内蒙古霍林郭勒0292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针对霍林河南露天矿观礼台边坡变形区的治理问题,通过分析钻孔信息及监测点间的数据差异,推断出弱层的分布特征;基于滑坡反分析原理,确定了弱层的抗剪强度参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分层位、分区段削坡治理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与效果检验。
结果表明,对于观礼台的变形最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是在950m 水平进行削坡,削坡厚度16m 、向台阶内侧清理宽度40m ,累计削坡工程量为31.04万m 3;在削坡清理过程中,当清理工程量相同时,清理上层比清理下层效果好,清理的土体越靠近滑面效果越好;经过治理,边坡变形速率明显下降,稳定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边坡治理;参数反算;极限平衡法;削坡;监测数据中图分类号:TD824.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9816(2022)02-0072-04Slope deformation zone treatment in viewing platform of Huolinhe South Open-pit MineLI Miaomiao 1,XING Xiaoyu 1,SUN Yougang 2,DONG Ruirong 2(1.South Open-pit Coal Mine,Inner Mongolia Huolinhe Open-pit Coal Industry Co.,Ltd.,Holingola 029200,China ;2.School of Min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0,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treatment problem of the slope deformation area of the viewing platform in Huolinhe South Open -pit Mine,the article analyzes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drilling in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points,infer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weak layer.Based on the back analysis theory of landslide,the article determines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weak layer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ndition,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slope cutting treatment scheme of stratified and partitioned sections,and carries out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effect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feasible stability control measure is to cut the slope at the level of 950,with a thickness of 16m and a clearance of 40m to the inside of the steps.The cumulative amountof slope cutting is 310400m 3.In the process of slope cutting,when the amount of cleaning works is the same,the effect ofcleaning the upper lay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leaning the lower layer,and the better the effect of cleaning the soil closer to the sliding surface.After the slope stability treatment project,the slope deformation rate and stability are obviously decreased .Key words:slope treatment;inverse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limit equilibrium method;cutting slope ;monitoring dataDOI:10.13235/ki.ltcm.2022.02.020李苗苗,邢晓宇,孙有刚,等.霍林河南露天矿观礼台边坡变形区治理[J ].露天采矿技术,2022,37(2):72-75.LI Miaomiao,XING Xiaoyu,SUN Yougang,et al.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slope angle in the third mining area of Hetian Buya Coal Mine [J ].Opencast Mining Technology,2022,37(2):72-75.移动扫码阅读收稿日期:2021-09-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874160);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LT2018008);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LR2016039)作者简介:李苗苗(1983—),女,辽宁大连人,工程师,工程硕士,2017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要从事露天矿生态环保管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林河南露天煤矿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与建议
发表时间:
2009-06-16T13:15:36.187Z 来源:《新科教》2009年03-04月供稿 作者: 齐凤霞(内蒙古煤田地质局 472勘探队,内蒙古通
辽,
028
[导读] 露天开采设计中,采用了分区开采、内部排土方案。
霍林河南露天煤矿煤层倾角缓,分布面积广。露天开采设计中,采用了分区开采、内部排土方案。在不同分区或分区不同部位,内排工作
线沿岩层倾向或走向推进。露天开采至一定时期后,分区间将出现二次剥离边坡。二次剥离边坡倾角大,位于倾斜基底上,稳定条件差。
而且,露天煤矿的排弃岩石较软,易风化;内排土场排量高大,又有二次剥离边坡。对于此类排土场的稳定性,国内缺乏经验。
霍林河南露天矿内外排土场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潜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排土场滑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
有:
1
、排弃物亦即剥离岩石,以及排土场基底中部分岩石工程地质性质差,结构松散,粘土矿物含量多,易崩解,饱水后强度降低多,排弃
又可能集中。
2
、大雨暴雨时,大量雨水渗入排弃物,排土场底部如局部排水不畅,则排土场内水压升高。
3
、部分二次剥离边坡位于倾角较大的基底上,排土高度又较大。
以上前两种因素或其影响程度较难或无法确切估计。到目前为止,矿山仅局部进行了小规模内排,对内排土场边坡,特别是二次剥离边坡
的稳定性还缺乏经验。因此,应尽可能将排土场的稳定问题考虑多一些,做好滑坡防治工作。以往本矿的开采设计中,提出了一些排土场
滑坡防治措施。在此,再次强调这些措施。此外,结合本矿具体情况,再提出一些建议。这些措施及建议是:
一、
防排水
排土场发生滑坡,主要发生在夏季大雨暴雨排土场底部饱水后。因此,采场周围的防洪沟务必保持畅通以拦截雨后流向采场的地表水,使
其迅速排除,不流入采场。外排土场基底面也不应积水。
关于地下水,目前矿山采用管井疏干,采场基底岩层经常处于良好的疏干状态,疏干效果良好。今后采深增加,这种状态应予保持。随采
煤工作向西推进,内排后原东部地面疏干井是否废除问题,由于对废除疏干井后地下水位上升,对内排土场稳定性是否有影响、影响多大
等缺乏经验,现无法预计。因此,为慎重计,建议在第一条区南部采煤工作结束,内排一定量后,适时进行试验,即停止部分疏干井工
作,同时打钻挖探坑等观察内排土场基底地下水水位恢复情况、而后决定疏干井是否废除、废除多少。对于如何防止排土平盘降水下渗,
使之迅速排除,应在生产中摸索经验。
二、
增加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的摩擦特性
为使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有良好的摩擦特性,并能使排土场下渗的大气降水、未拦截住的地表水等迅速排除,排土场最下一个排土台阶一
定要排弃工程特性良好的岩石,即透水较好的含大块多的剥离物。利用排土时大小岩块的自然分级作用使大块滚落于排土台阶下部,形成
透水的大块分层,以利排水,并增加排弃物与基底面之间的摩擦特性,以增加排土场的稳定性。为此,
生产中应做好不同岩性剥离物的调
查工作,在运往排土场时做好调度工作,以使岩性良好的岩石排弃在排土场底层。第四系覆盖层绝对不允许排放在排土场底层,应分散排
放在排土场上部平盘。
三、
尽量采用沿岩层走向排土
前已述及,走向排土时排土场稳定性优于倾向排土。第二条区设计采用走向排土。对于第一条区,在安排排土程序时,亦应尽量采用走向
排土。特别在剖面
21~剖面26之间,条区方向有变化,此处排土场基底的倾角也较大,应尽量采用走向排土,从采场最低处开始往上堆筑
内排土场。
四、
调整二次剥离边坡参数
对于剖面
26~剖面23之间的二次剥离边坡,由于基底倾角大,其稳定性特别是大雨暴雨后的稳定性目前无法确切估计,在实践中如不稳
定,则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减缓边坡角。必要时可将上部排弃物全部剥离掉,在《技术方案》中已指出,这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对于其它
地段的二次剥离边坡,首先考虑是减缓边坡角以增加其稳定性。
五
调整采煤、排土工作面之间的安全距离
内排土场底部采煤工作面与排土工作面之间的安全距离设计为
100m。此距离应视内排土场稳定情况适当变化,排土场不稳定时可适当增
加,留出一定空间承接塌滑的排弃物,不影响采煤作业。基底岩性差时,基底易底鼓。为防止底鼓加剧引起上部排土场变形及排土作业,
可在底鼓部分堆置
“反压”台阶,这也需加宽上述安全距离。
六、
因地制宜设计排土程序,改变排土场参数
外排土场局部基底倾角较大,有的地段达
6°,极个别达11°。这些地段倾向宽不大,其下部平缓。为增加排土场稳定性,应尽量先排下部,
加宽排土平盘,使下部排土平盘起到
“压脚”作用,而后排上部,使排土工作帮边坡角减小。
七、建立岩移监测系统
为了解内外排土场的稳定状况,应及时建立岩移监测系统,定期对排土场边坡特别是固定边坡进行监测,及时监测排土场的变形。结合不
同条件如基底倾角增大、排土高度增加、降水量变化等,为分析排土场边坡包括二次剥离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基础资料。
八、
专人负责排土场稳定性工作
建议矿山尽早安排人员负责有关排土场稳定性的工作。有关工作有:
1
、统计、调查、积累有关资料如排土场基底岩性、倾角,基底破坏程度;排弃物岩性,块度沿排土台阶高的分布、其风化特性;排土场
参数;排土场底部有无渗水;降水与排土场变形的关系等等。这些资料对以后分析排土场的稳定性、制订滑坡防治措施是十分有用的。这
些工作应尽早开始,不间断地积累。不然,
“时过境迁”,许多原在早期容易获得的资料会无从或很难获得,如排土后了解基底特征、排弃物
特征等。不同时期调查内容,工作量应具体研究确定。
2
、及时调查排土场的变形,整理岩移观测资料;对排土场发生的各种变形破坏及时调查或组织观测,分析原因,记录在案。
3
、在不同时期,分析具体的工程地质、排土等条件,对排土场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必要时,提出维护排土场稳定性的建议,如改变排土
场参数,采取某种稳定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