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及其西部毗邻地区的自然地带与土地类型(赵松乔)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最新可编辑3D立体地图-黑龙江

黑龙江地图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 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 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 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 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 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
黑河市
齐齐哈尔市
伊春市
大庆市
绥化市 哈尔滨市
鹤岗市 佳木斯市 双鸭山市 七台河市
鸡西市
牡丹江市
可随意拆分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 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 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 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 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 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
黑河市
齐齐哈尔市
伊春市
大庆市绥化市 哈尔滨市鹤岗 佳木斯市 双鸭山市 七台河市
鸡西市
牡丹江市
文字、块状均可编辑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 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 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 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介 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 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介绍欣赏PPT课件

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 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 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地、黑钙土、 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 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 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 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返回首页
第36页/共39页
最后,请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返回首页
第37页/共39页
Class is over
小组成员—— 刘欣妤、应沁烨、张逸帆、沈佳莹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9页/共39页
返回首页
第20页/共39页
丰收的北大荒
返回首页
“北大荒”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是我国的粮
食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被誉
为“北大仓”。
第21页/共39页
小结 自然资源
返回首页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 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 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 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特点 •自然资源
第1页/共39页
请同学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黑龙江省” (可以结合图册,从简称、省会等方面)
返回首页
第2页/共39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隅(yú),东、北依邻 俄罗斯,边界长达3000千米。全省面积46万多平 方千米。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在哈尔滨市。
返回首页
第6页/共39页
满族
返回首页
第7页/共39页
朝鲜族
返回首页
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 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 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返回首页
第36页/共39页
最后,请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返回首页
第37页/共39页
Class is over
小组成员—— 刘欣妤、应沁烨、张逸帆、沈佳莹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9页/共39页
返回首页
第20页/共39页
丰收的北大荒
返回首页
“北大荒”的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是我国的粮
食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被誉
为“北大仓”。
第21页/共39页
小结 自然资源
返回首页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 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 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 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特点 •自然资源
第1页/共39页
请同学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黑龙江省” (可以结合图册,从简称、省会等方面)
返回首页
第2页/共39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隅(yú),东、北依邻 俄罗斯,边界长达3000千米。全省面积46万多平 方千米。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在哈尔滨市。
返回首页
第6页/共39页
满族
返回首页
第7页/共39页
朝鲜族
返回首页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
地理学科特点:1.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大到必修1~3的学习顺序,小到某一章节知识点的安排,尤其是必修1的学习,全册都是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如何把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让学生清晰起来,我所采用的方法是思维导图。
2.无图不地理,一图胜千言。
老苗将不定期更新大一轮复习的思维导图(因为教学任务繁重,不一定有固定时间做,所以只能不定期,敬请原谅)。
包括重要知识点突破,微专题突破,章节总结等等。
整体性的处理可以用数字法“五、三、二、三、一”
“五个基本要素”气、地、水、土、生,理解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气候如何影响地、水、土、生
气候对地貌影响: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区,雅丹地貌主要
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对水文影响:影响水文特征,河网密度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东南丘陵的红壤。
气候对生物的影响: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动物耐热。
三大循环,由生物循环推出两大功能之一的生产功能(1+1>2)
整体性的三大表现、意义及案例(给出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更多思维导图请戳: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大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河流的开发和利用(思维导图)
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河流的问题
大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思维导图
大气的环境
行星地球思维导图(大一轮复习)。
主题10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功能区(课件)高二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3)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措施不利于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的是
( C)
A.退耕还林、还草
B.禁止过度放牧
C.大力发展采矿业
D.设立自然保护
区
课堂总结
自然保护区的 类型与功能区
主要类别: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野生动 物类保护区、自然遗迹类保护区。
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思考: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划定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什么?
自然保护区
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 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 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 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 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广义的自然保护区
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 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 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 保护地。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主题10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功能区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判断某个自然保护区所属的主要类 型。 2.结合实例,区分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阐 明人类活动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
湖北神农架
保护森林植被及其生存环境所形成的自然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
缓冲区
在核心区外围,主要功能是防止或减 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干扰。在缓冲区内 可以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但不 能从事旅游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要 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
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外围。实验区内可以驯化 和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从事 科学试验、 教学实习、 参观考察和旅 游等活动,还可以按规定从事一些生 产活动,保留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 课件(共30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漠河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主要原因是 漠河的纬度高于长春。
53厘米 22厘米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 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坡度大: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积存。
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关, 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 内保温。
自然环境 影
特征 响
C.东海
D.南海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
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
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读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
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一课时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统计图归纳东 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01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02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 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谈谈你对东北三省的印象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严寒,夏 季短促温暖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
冷: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 冬季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 湿润地区。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阅读图6.14,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 沈阳的雪期,计算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 的变化规律。
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53厘米 22厘米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 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坡度大: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积存。
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关, 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 内保温。
自然环境 影
特征 响
C.东海
D.南海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
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
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读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
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一课时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统计图归纳东 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01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02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 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谈谈你对东北三省的印象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严寒,夏 季短促温暖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
冷: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 冬季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 湿润地区。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阅读图6.14,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 沈阳的雪期,计算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 的变化规律。
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教材整理---第六章 第一课时 自然特征与农业、“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主要矿产资源: 煤 、 铁 、 石油 等。 (2)重工业的发展 ①地位: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 重工业 基地。 ②发展条件: 矿产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③工业特点:东北三省形成了以 钢铁 、 机械 、石油、 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④分布:主要分布在矿产附近或 铁路 沿线。 ⑤问题:资源 枯竭 、产业结构 单一 、设备老化等,导 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 ⑥振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 依托当地优势条件发展新兴工业等。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3)主要工业中心的交通优势 ①哈尔滨:哈大线与滨洲线、滨绥线的交会点,是铁路枢纽,铁 路运输便利,而且也是松花江内河航运的中心。 ②长春:位于哈大铁路线上。 ③沈阳:位于京哈线与哈大线的交会点,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铁 路枢纽。 ④大连:位于哈大线的终点,同时也是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海 陆交通便利。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3)东北三省的积雪及成因
①雪期的变化的积雪厚度比长春大:主要原因是延吉地处长白山区
迎风坡,距海洋近,降雪多;长春地处内陆平原,降雪少。
③漠河比长春积雪厚:主要原因是漠河比长春 纬度 高。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业生产条件 ①自然条件 a.优势:地势平坦、 雨热同期 、黑土广布、河网密布、灌溉 水源充足。 b.不足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容易发 生低温冻害。 ②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 。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3)农作物 ①粮食作物: 小麦 、玉米、谷子等。 ②经济作物: 甜菜 、 棉花 、大豆等。 (4) 春旱 制约黄土地的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 从长远看,发展 节水 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巧学妙记 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甜菜 种植区主要在东北平原。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少蒸发、减少热量散失
茎
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
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
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生长速度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5.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冰原
气
候
苔
原
气
铰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植物覆盖稀疏、 热带、亚热带荒
种类单一的地
漠;温带荒漠 面景观
肉质茎或叶 茎叶覆盖绒毛
根系发达
主要目的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贮存水分 抵抗灼热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 土壤颜色
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矿物质
20?0% 10% 空气
有机质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
①彼此间有
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 密切联系,
茎
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
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
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生长速度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5.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冰原
气
候
苔
原
气
铰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植物覆盖稀疏、 热带、亚热带荒
种类单一的地
漠;温带荒漠 面景观
肉质茎或叶 茎叶覆盖绒毛
根系发达
主要目的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贮存水分 抵抗灼热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 土壤颜色
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矿物质
20?0% 10% 空气
有机质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
①彼此间有
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 密切联系,
人教版地理八下《“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

• 动植物: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 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 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 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 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 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 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 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 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 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 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 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 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 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 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 富。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 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 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 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 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 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 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 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 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 (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 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 国第4位。
位置:我国最东、最北,西邻内蒙
古自治区,南邻吉林省,邻国:俄
北 罗斯
国 地形: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仓 物 甜菜生产基地
产 行政中心:哈尔滨,“冰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