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并脑疝抢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人颅内。④ 无 菌 原 则 : 严格 遵 守无 菌原 则 , 日定时更 换引流袋及穿刺部位的无 每 菌纱 布各 1次。更换 引流袋时 应 防止空 气进 入颅 内造成积 气。保 持穿 刺部 位干
血肿最多层 面 , 同法进行血肿碎吸 。 与② 治疗 结 果 :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按 (D) A L 分级法 , 级 为 良好 1 , ~Ⅲ I 8例 Ⅱ
参 考 文 献
1 黄丽蓉. 高血压 脑 出血 颅内血肿微 创清除 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
20 1 (2 :2 . 0 2,l 1 )9 1
块液化剂灌洗 。①对侧脑室外引流 : 经额 穿 刺侧 脑 室 前 角 , 碎 吸穿 刺 针 为 针 钻 一 将 体一次性将引流管置入 , 持续体外引流脑 脊液 ; 同侧脑 室外 引流 : ② 与① 同法 置人 引流管 , 先抽 吸脑室 内积血 。随后放 入射
可拔 管。或 当引流量 与血肿 的 比例 基本
持续灌滴 环流冲洗脑室 出血 , 清除脑室 使 内血肿和疏通脑脊液循环的时间缩短 , 有 效缩短 了置 管时 间, 降低 颅 内感 染几率 , 加上行 之有 效 的护 理 , 可促 进 病人 的康
复。
流冲碎装置 , 以适 当压力推 注生理盐水 冲
碎血块 , 冲洗 液 经 套 管 侧 管 排 出 颅 外 ; ③ 脑 内血 肿 碎 吸 术 : 颅 C 头 T测 定 血 肿 选 择
行 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术 , 要 时采 用 凝 血 必
变清亮 , 可试 夹管 2 4小 时。如无 颅 内压 增高等不 良反应 , 经复查头颅 C T提示 脑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124例论文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124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74-01我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124例伴有意识障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内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53例,年龄31~81岁;既往全部有高血压病105史,脑出血史24例,脑梗塞史26例,冠心病史35例,糖尿病史19例,其他系统疾病33例。
颅内血肿部位分布:基底节区76例,丘脑27例,皮质下部位19例,小脑2例,破入脑室36例。
血肿量分布: 30ml~40ml 35例,41ml~60ml 69例,61ml~90ml17例, 90ml以上3例。
1.2治疗方法: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技术,即术前稳定血压、呼吸,备皮,经脑ct片在患者颅表穿刺点定位,局部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下用手钻钻透颅骨及硬脑膜,再用探针引导下置引流管达血肿腔,抽取血肿量30%-50%,然后缓慢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关闭导管1小时,继而引流至少1小时,伴有脑室成铸型者行侧脑室引流。
一般留置引流管3-7天,据血量拔除引流管。
2结果并发颅内感染3例,经积极应用抗生素而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因高颅压反应引起剧烈呕吐致吸入性肺炎2例,术后第二天至第四天并发枕骨大孔疝4例而死亡。
生存118例,死亡6例,死亡率5%。
3讨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是现代医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多发病,危重症和难治病,死残率极高。
内科治疗一般死亡率为40%~60%。
此法疗效卓著,尽可能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快捷迅速,运用血肿液化剂、大部分血肿均在7天内清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减少),死亡率仅有5%(此亦与我们严格选择适应症有关),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传统治疗明显提高,而且全程治疗费用低廉,仅为同类外科治疗费用的十分至数十分之一。
微创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154例分析

3 1 优 点 颅 内血 肿传 统 的外科 治疗 分为开 颅血肿 清除 和 . 穿刺引流吸除血肿 , 开颅血肿 清除需全 麻 , 费用大 , 伤大 , 创 对
患者打击大 , 受患者年龄 、 病情 、 身体状况 及医院条件 限制等 。 穿刺引流吸 出血肿 由于引 流管 为软 物 , 穿刺定位 不佳 和不 能 粉碎血肿而清除不彻底 , 容易 引起 再 出血 , 疗效不佳 。微创 故 颅 内血 肿清除术 的应用 , 颅 内血肿 的治疗 开辟 了一条 新 的 为
途径 , 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具有较多优点: ①采用 C T
定位准确 , 需 全 麻 , 作 简 单 , 伤 小 , 不 操 创 穿刺 针直 径 仅 为 3
m 脑组织 损伤轻微 或无 损伤 ( 肿位 于硬膜 外或硬膜 下 ) m, 血 。
12 临床 表现 .
根 据 高血 压脑 出血 的意 识状 态 分级 … , 应
效 。 报告如下 。 现
开颅 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5 6例均 治愈 , 中3例 中转手术。 其 外伤性 急性 亚急性颅内血肿 4 6例 , 治愈 4 4例 , 死亡 2例 , 中转
手 术 4例 。
1 资 料与方 法
3 讨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病人共 14例 , 19例 , 4 5 男 0 女 5例 , 年龄
例 , 昏迷 1 。 浅 O例 1 3 手术方 法 . 采用 Y — L I型一次性 颅 内血 肿穿刺 针 J在 , 局麻 下进行 ,T定位 , C 选择血 肿最 大层 面 中心 , 避开 颅骨骨折 线、 脑膜血管 和大脑 重 要 功能 区, 肿 距 头 皮最 近 处 为 穿刺 血 点, 并选择 相对 应 长度 的 穿刺 针 , 设 定 的 穿刺 方 向直线 进 按 针 , 入血肿 腔后拔 出针芯 , 进 连接侧 孔引 流管。慢性 硬膜 下血
颅内血肿穿刺术(修改稿)

2.根据血肿位置,选择适 当的穿刺点沿穿刺方向 进行穿刺(穿刺时电钻 一定要正转及顺时针旋 转),钻透硬脑膜。 3.将钻头与电钻分离,用 无菌剪刀剪开钻盖与三 通针体连接封条最窄部 分,拔出钻盖,三通针 体不动。
4.将钝头针芯插入三通针 体内,并与三通针体 一起平缓地推入至血 肿边缘。
5.将引流管一头与三通针 体侧引流口连接,一 头与注射器连接,拔 出钝头针芯,将密封 环放置在三通针体上 端平面内,将无孔盖 帽与三通针体拧紧。
(1)头表摆放标志物
(2)确定血肿穿刺层面
(3)确定血肿头表穿刺点(G)
(4)确认血肿穿刺平面、头表穿刺点
• A)确定血肿穿刺的深度 • B)按定位原理穿刺血肿 • 分以下四步进行: a.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b将选取好的穿刺针在头表穿刺点G钻透头皮 直达颅骨外板。c调整穿刺针尾上下方向,使穿刺针 体始终保持在头表水平标记线平面上,即是让穿刺 针体保持在血肿最大穿刺平面上。d在上述基础上 再调整穿刺针前后方向,让针尖直指穿刺靶点H, 此时把持好电钻和穿刺针穿刺方向,钻透颅骨内板 和硬脑膜,穿刺血肿。
(二) CT片定位法
• • • • • (1).确定CT扫描基线 (2).确定血肿穿刺平面 (3)确定头表穿刺层面线 (4)在CT中血肿穿刺平面切层 图上确定头表穿刺点(G)
①首先根据CT片提示的病灶侧眼(瞳孔)、耳(孔)
位置,确定扫描层面面种类,在患侧头皮上将基底
层面线标记出来
②常规横断扫描采用的基底层面线有以下几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杨 杰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
一、微创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高血压性脑出血
(1)脑叶出血≥30ml; (2)基底节区出血≥30ml; (3)丘脑出血≥10ml; (4)小脑出血≥10ml; (5)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 (6)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 重神经功能障碍者。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67例疗效分析

参 考 文 献
[ ] 龚加 明, 1 徐君毅. 腹腔镜多 脏器疾病 同期手 术 2 6例 临床分析 3 [ ]微创 医学 ,0 94( ) 2 . J. 2 0 , 1 :8
[ ] 夏恩兰,e x n , 自新主编. 2 F l g李 i Wa 妇科内镜学[ ] 北京 : 民卫 M . 人
生 出 版社 ,0 14 6— 4 . 20 :3 4 1
( 收稿 1 : 1- - 修回 日 : 1- - ) 3 2 00 0 期 0 59 期 2 0 6 0 0 03
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6 7例 疗 效 分 析
周乃 强 黄 坚毅
( 西崇左 市人 民 医院神 经 内科 , 广 崇左 市 520 ) 320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 ②根据 本组病例共 13例 , 9 分成 三组。第 1组为 常 13 疗效判 定 ① 比较术后 6个月 时三组的生存率 ; 脑卒 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9 5 》 19 ) 进行治 规 内科治疗组 ( 简称 内科组 ) 共 5 , 8例 , 中男 3 其 O例 , 2 女 8例 ; 《 疗前后评 分 , j 比较术后 6个月 C S S 评分及 Br e评分 , a hl t 评价 第 2组为微创 颅 内血肿 清除术 组 ( 简称微创 组 ) 共 6 , 7例 , 其 9 5年全国第四次脑 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 中 中男 3 , 3 ; 3组为外科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 2例 女 5例 第 简称外 标准采用 19 科组 ) 共 6 例 , 中男 3 , 8 其 9例 , 2 。13名 患者均符合第 患者神经 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 女 9例 9
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30例临床分析

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6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
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而对实验组中患者采取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
结论:在对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采取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治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紧急微创开颅术急重型颅内血肿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94【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10-01急重型颅内血肿作为急重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
本文就此对紧急微创实验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6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中有30例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患者年龄段在48岁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5.1)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35±7)ml。
实验组中有30例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患者年龄段在48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4.9)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36±6)ml。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以及疾病情况等各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选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时,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静脉止血、脱水以及控制血压等相关保守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照组 比较 无差 异 ;何颖 研究 结果 显 示 ,与对 照 组 相 比,
脑 出血 组 T G升 高 ,而 T C、H D L—C、L D L—C无 差 异 ;张 乾
4 李鹏翔 ,苏庆杰 ,蔡毅 ,等. 缺血性 脑卒 中二级 预防 中m脂 调控 现状分析 [ J ] .中国全科医学 ,2 0 1 2,1 5( 9 ) :3 1 7 3 .
化 ;T G水平升高 时 ,肝脏 可 以合成更 多 的 L D L—C,并且 加 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的进程 ;而 HD L在人体 血管 内担任 如同清道夫 的工作 ,以防止 动脉{ 奉 j 样硬化的进 展。 虽然大多数学 者认 为血脂异常与脑出血关 系密切 ,但是 目
前 囤 内研 究 两 者 关 系 的结 论 却 不 尽 相 同。 如 喻 利 报 道 脑 出
内血肿患者 8 0例 ,将其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 0例 。对照组 患者给予 常规 内科 治疗 ,观察组 患者进行微 创颅
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 察组 总有 效率 为 9 5 % ( 3 8 / 4 0 ) ,高 于对照 纽的 6 5 % ( 2 6 / 4 0 ) ( P<
1 . I 一 般资料
选取 2 0 1 2年 3月—2 0 1 3年 3月我院收治的颅
内血肿患者 8 0例 ,C T显 示 出血量为 3 0~1 0 0 m l 。血肿类 型 :
硬膜外血肿 3例 ,慢性 硬膜下血肿 3 8例 ,高血 压合并脑 出血
3 9例 ;2例出现破人脑室系统 ,9例出现脑疝。征得患者及其
1 资 料 与 方 法
【 中图分类号】R 6 5 1 . 1 5 6
颅 内血肿一般足 由颅脑创伤 以及高血压引起 ,是 Nhomakorabea床上常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30例临床疗效分析

( 景德 镇 市 第一人 民 医院 内科 , 江西 景德 镇 3 3 0 ) 300
中 图 分 类 号 : 7 3 3 1 4 .4 1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 33 (0 8 0 -3 50 10 46 5 20 )40 0 -1
近 年来 , 出血 的发病 率 不 断上 升 , 亡 率 、 脑 死 致 残率 高居 世 界 首 位 , 特别 是 大量 脑 出 血 (0 m 10 l
起病 2 h内手 术 , 出血 肿 仍 呈 胶 冻 状 , 较 容 易 抽 且
出针芯 , 接引流管 , 5 l 用 m 注射器 负压适 当吸引 ,
同时给 予 冷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冲 洗 。最 后 接 引流 袋 。 若 引流 液 已无 明显 血液 , 经 头颅 C 或 T复 查 血肿 已
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o 8 2o 年第 2 卷第 4期[o nlf i n g n ei ( ec i c ) 2 J r a i irt Md aS e e ] u aoX n n U v s y ilc n s
35 0
超 早 期 颅 内血肿 微 创 清 除 术治 疗 高血 压 大 量脑 出血 3 O例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1 1 一 般 资料 .
本组男 2 O例 , 1 女 0例 , 龄 4 6 年 8~ 7岁 , 均 平 5 7岁 。全 部 病 例 均 在 急 性 期 经 头 颅 C T检 查 确 诊 , 血 部 位 均 在 大 脑 基 底 节 区 , 血 量 10~ 出 出 0 10 l 3 m 。左侧 出血 l 3例 , 右侧 1 7例 。均 有 明确 高 血 压病史 。所有 病 例均 在动 态 中起 病 。人 院 时均 神 志不 清 , 中 1 人 院 时 双 瞳孔 不 等 大 ,6例 其 4例 l 等大、 圆 , 等 直径 均 不大 于 5 m。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血肿并脑疝抢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8-05-04T14:23:00.9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作者: 周静 周海 滕宏伟 仇劲松 杨华 高峰 王国俊 扬子伟
[导读] 微创手术恰好起到急救,对于患者的术后作用较大,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救治率。可望此类技术可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滨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盐城224500
[摘要] 目的 探讨硬通道微创技术在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中术前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因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
致脑内血肿脑疝的患者
98例资料;微创引流+手术组(n=50) 于术前脑内血肿脑疝明确诊断后快速应用硬通道微创技术引流颅内血肿,手
术组(
n=48)直接手术;2组均常规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治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性别、年龄、血肿量GCS评
分等(
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瞳孔散大方面也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微创引流+手术组良好17,13例中
残,重残
8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8例,手术组分别为13例,13例,8例,2例,12例,两种有显著性差异(z=-2.001,p=0.045)。讨
论:术前及早期辅助硬通道微创技术能够改善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救治的预后,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颅内血肿 脑疝 微创术
[ Summar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he rescue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with
cerebral hernia. Methods: 98 cases of cerebral hematoma hernia caused by trauma and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8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 operation group(N = 50) was quickly applied to drain
intracranial hematoma after definite diagnosis of cerebral hernia in preoperative cerebral hematoma. Both groups underwent routine
hematoma removal and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with the sam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swelling, midline shift and pupil astigmatism in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of Glasgow score(GCS). After 3 months of operation,
the Glasgow prognosis score(GOS) was good in 17, 13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disability, 4 patients with plant survival, 8
patients with death, 13 patients with 13, 8, 2 and 12 patients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Z =
-2.001, P = 0.045). Discussion: The technique of preoperative and early auxiliary hardway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cerebral hernia.
[ Key words] Microsurgery for intracranial hematoma and hernia
.脑疝的颅内血肿是致死、致残的主原因,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患者98例,患者中,50例首先采取早期硬通道微创技术穿刺
引流后再行常规开颅术,即治疗组;采用该方法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良好,与常规组
48例患者对比,明显优于常规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
分有显著提升,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治疗:98例脑内血肿脑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微创引流+手术,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3例,
男性患者
27例,且患者平均年龄(40± 14)岁,血肿量(65±12)ml,格拉斯哥评分(6.4±1.9)分;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48例,其
中男性
26例,女性22例,年龄(40±15)岁,血肿量(69±15)ml,格拉斯哥评分(6.6±2)分;对照组与常规组的性别、年龄、血肿量
GCS
评分等(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一定的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采用的常规处理相同,包括脱水、止血、预防感染等,做好术
前的各项辅助检查,为手术做足准备。经过
3个月的观察、治疗,结合格拉斯哥预后治疗结果(GOS),对患者恢复情况予以评估,预后
差表现为重残和植物生存;预后良好即为恢复良好和中残。
1.2方法:脑疝在CT下确定为脑内血肿所致,予以定位,依CT下定位,对患者的硬通道给予微创手术,将血肿进行引流,同时计算计
算血肿量、测血肿深度,选择适宜长度的微创穿刺针(
YL-1型);常规备皮消毒后,局麻或不予以麻醉,避开骨折线以及外侧裂血管及中
央区等重要结构以专用手持电钻送入颅内,可以进一步减小负压,及时抽出血肿,达到自然引流的效果,覆盖时采用无菌纱布,能够起到
快速降低颅内压的作用。然后积极常规术前准备,送手术室,方法同手术组,即标准颅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
1.3术后处理:两组患者的术后处理方法一致,在营养支持、脱水等方面处理相同;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数据计算分析,采用t检验得出计量资料,采用x?检验得出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
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1)患者的意识状态好转:常规组的好转率为44%,治疗组的好转率为70%, p<0.05说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瞳孔变化:治疗组50例患者中,双侧瞳孔散大的14例患者中,有单侧瞳孔散大4例;单侧瞳孔散大的36例患者中,有明显不同程
度的瞳孔回缩
14例,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治疗组良好率为76%(38/50),对照组
23%
(1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急性颅内出血脑疝急性颅内出血脑疝形成可导致脑灌注压降低,脑组织长时间缺氧、缺血,不仅加重脑水肿的发展,而且也
增高颅内压
?。急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后,颅内高压会迅速扩展,发生十分急骤,颅内血肿需要得到清除,获得快速减压,硬通道微创技术
能有效的降低颅内压
?,降低血肿的占位效应,是开颅前采取的微创手段。本次研究治疗组与常规组均属于病情危重,对患者采取硬通道微
创手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脑组织受压时间,为手术顺利展开提供时间保障
?。方法简单可行:头颅CT确诊为脑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
后,需要对患者定位,后可在床边、监护室等提前进行硬通道微创手术,
5-10分钟的穿刺时间,能够对血肿分流或抽吸,不同程度减少血
肿量,颅内压降低。微创手术恰好起到急救,对于患者的术后作用较大,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救治率。可望此类技术可临床工作中广泛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任直.主编 神经外科学,武汉: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1-335
2.;汤进伟,瘤倩绫 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0):810-811;
3. .赵奇煌,李涛,宋仁兴等,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治疗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导刊,2006,6(8);410-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