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57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胡占平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无线电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推动下,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沟通和交流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通信的便捷化和即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由于其自身的信号传输是依赖电磁波实现的,所以其自身会受到磁场影响,进而影响传输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因此,抗干扰技术研究无论是对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还是对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一、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的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1)干扰源分析。

①共道干扰.共道干扰是超短波无线电通信主要的干扰源之一,也就是常说的同频干扰。

当多个电台使用同一频率进行信号传输时,将会导致不同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中,使得载频频差、相位及调制频偏等出现同频干扰问题。

②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超短波无线电通信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干扰源之一,一般出现在传输信道的非线性部件当中,从而导致各频率组成成分产生,互调干扰也就出现在新频率成分之中。

发射机互调和接收机互调现象是导致实际移动通信系统出现干扰的两大原因。

③邻道干扰.邻道干扰也是影响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的重要因素,主要存在于相邻频道之间。

尤其在跳频信号频谱较宽的影响下,频谱信号的频分量较多,这就导致边频分量会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从而产生邻道干扰。

(2)抗干扰技术。

在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要想有效避免干扰问题,需要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干扰技术,保证超短波无线电通信质量。

常见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扩频技术和调频技术,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通过直接高码序列的科学应用实现发端扩展信号频谱优化。

通过对相同扩频码序列的解扩,得到扩展后的扩频信号,实现转换,得到原始信息,提高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二、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分析(1)跳频技术。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自进 入 二 卜 世 纪 以来 , 我 国各 行 各 业 都 发生 了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 随
三、 跳 频, 直 扩 混 合 体 制 扩 频 技术 在战术通信装备领域, 现在 , 泛 使 用 的- t J " 频 通 信 技 术 主 要 有 直 接 序 列 扩频和跳变频率两种。 直扩技术采用高码速率 的直接宁列伪随机码在发端
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 信息技术 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 , 我 国的信 息产业 、 电 子科技产业都 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 。 这些发展无疑对我 国的超 短波通信 技术 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 对我 国军用设备 的抗干扰性能 的提升 也 有着 巨大的帮助。在这 一信 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 大量 的新兴技术不 断 涌现 , 对我 国通信事业的抗干扰 技术 的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跳 频 技 术
进 行扩频 , 在 收端 采用相 同的伪码进行 相关解扩 , 把展 宽的扩频信号还 原 成 原始 的 信 息 。 作 为美 军 战 术 互 联 网项 目的. 罩 = 要组成部分的为陆军9 i t i 及 师 以 F指 挥 所 提 供 战 场 数 据传 输 手段 的“ 近 期数 字 电 台 ” , 就 采 用 了 接 序 列 扩 频 技 术 来 增 强 其 抗 干扰 通 信 能 , 同 时 具 有 较 强 的 无 线 电系 统 兼 容 能 力, 能处理 高达 2 8 8 k b / s的数据, 能够迅速地传输语 音、 数据和 图像 。直j _ r 和 跳 频 技 术 的 抗 干扰 机 理不 同 , 各 有 特 点 同时 也 存 在 不足 。 在抗强定频干扰 方面, 直扩抗干扰是通过相 灭解扩取得 处理增益米达
科 学 理 论
超短波无线 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灞

外军UHF电台介绍

外军UHF电台介绍

外军UHF电台介绍综述与动态UHF电台概述UHF电台工作于225~512MHz频带,能提供几种不同的服务,包括短程视距通信和卫星通信。

该频带具有以下传输特点:不受天气条件、植被和其他障碍物的限制,使UHF卫星通信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通信媒介。

在卫星通信中,定向天线用于改善天线增益,同时也能提高发射和接收链路上的数据率。

军标188-18lB针对UHF较其他波形更高的发射功率和较低的接收噪声指数需求,提供了一套有用的计算方法,以便计算出适合战术任务的小型天线。

一种设计方案是为天线配备低噪声接收放大器,以提供所需的额外灵敏。

UHF能为视距通信提供很宽的信息带宽,这种带宽和传统的窄带波形相比,能支持更高的数据率。

与窄带中频不同的是,支持这些带宽的硬件路径必须有几兆赫兹宽。

尽管支持宽带格式的设备已应用了好几年,但将窄带和宽带波形集中于一部单一的、小型的和电池供电的电台中,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

为使电台的数据吞吐量达到最大,硬件必须能支持发射与接收模式间的快速转换和很高的频率跳变速率,实现电台功能的灵活应用。

这一点要求人们设计出快速的转换器和高性能的合成器。

对宽带波形来说,合成器相位噪声的消除与转换速率的提高要同时考虑,加以权衡,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根据这些需求,几个组件提供商推出了速度更快、更加集成化的合成器,供电台设计人员考虑。

从倍频程数量上考虑,为UHF电台附加512~2000MHz频带的能力并不为过,但这提出了硬件的集成式设计(通常用于较低频率)向分布式设计转移的问题。

该频带已广泛使用了射频集成电路(RFIC)设计,它提供了小规模的客户解决方案。

许多使用512~2000MHz频带内小段频率的组件已经服务于商业市场。

但诸如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之类的大项目正在驱使供应商提供能覆盖该频带内较宽频段的电台组件,如振荡器、混频器、转换器、分解器、合成器和功率放大器。

当战术网使用VHF和HF电台支持战场上的士兵时,为了满足对数据通信的更大需求,引入了容量更大的宽带UHF“骨干电台”。

超短波电台宽带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超短波电台宽带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依据 (1)1.2 超短波电台通信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2)1.3 OFD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4)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7)第二章 OFDM技术与超短波无线通信信道特性 (8)2.1 OFDM技术基本原理 (8)2.1.1 OFDM系统的基带模型 (8)2.1.2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11)2.2 多径信道的描述参数 (12)2.2.1 瑞利/莱斯衰落 (12)2.2.2 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 (13)2.2.3 多普勒扩展与相干时间 (14)2.3 超短波电台通信信道特性 (15)2.3.1 信道的多径时延分布 (15)2.3.2 信道的多普勒分析 (17)2.4 本章小结 (19)第三章基于OFDM的无线宽带通信信号处理技术 (21)3.1 通信系统帧结构设计 (21)3.1.1 OFDM参数设计 (21)3.1.2 相位参考符号 (24)3.1.3 OFDM符号与成帧 (25)3.2 基带信号处理 (26)3.2.1 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 (26)3.2.2 差分调制和解调 (29)3.2.3 QPSK映射和QPSK解调 (30)3.2.4 频率交织和频率交织解调 (30)3.2.5 系统同步算法 (32)3.3 中频信号处理 (36)3.3.1 整数倍内插 (37)3.3.2 带通采样 (38)3.3.3 整数倍抽取 (39)3.4 本章小结 (40)第四章信号处理硬件平台及接口技术 (41)4.1 硬件平台及接口 (41)4.2 嵌入式系统及设备驱动 (42)4.2.1 嵌入式Linux系统 (42)4.2.2 嵌入式驱动程序 (43)4.3 ARM与DSP通信技术实现 (44)4.3.1 HPI读写 (44)4.3.2 HPI加载DSP技术 (45)4.4 ARM与FPGA通信技术实现 (46)4.4.1 S3C2410的GPIO读写 (46)4.4.2 通过GPIO加载FPGA技术 (46)4.5 DSP与FPGA通信技术实现 (48)4.6 ARM与PC机通信技术实现 (50)4.7 本章小结 (52)第五章超短波电台OFDM通信系统的实现 (53)5.1 DSP基带信号处理实现 (53)5.1.1 EDMA与中断实现 (53)5.1.2 发送端DSP信号处理 (55)5.1.3 接收端DSP信号处理 (56)5.2 FPGA中频信号处理实现 (60)5.2.1 数字上变频实现 (60)5.2.2 数字下变频实现 (62)5.3 超短波电台通信系统视频传输设计实现 (63)5.3.1 发送端视频数据传输设计 (64)5.3.2 接收端视频数据传输设计 (66)5.4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及性能分析 (67)5.5 本章小结 (72)结论 (73)参考文献 (7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77)致谢 (78)第一章绪论1.1 选题依据超短波(Very High Frequency,VHF)通信是指利用30MHz~300MHz超短波频段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也叫甚高频通信。

短波资料文档

短波资料文档

现代短波多功能通信与设备九十年代是短波应用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

西方发达国家争相投入大量资金和力量,使短波跳出原始的群呼通信和莫尔斯电报方式,进入现代高技术的崭新阶段。

当代短波通信有一些新的发展热点,其中高速数据通信、多用途组网技术、运动中通信等更令人关注。

一、大容量数字化选呼棗短波组网的基础技术澳大利亚的短波电台采用的国际互联CCIR493数字选呼信令。

这一选呼信令自70年代初至今经历近30年的应用实践,被国际短波界公认为最可靠最合理的信令方式,已成为应用普及的海陆短波组网的技术标准。

例如澳大利亚邮电系统管理的全国公众短波网和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都是使用CCIR493信令。

这种信令有以下突出优点:1、传输可靠性最高。

这体现在a. 误码率为零;b. 呼通率高。

在嘈杂的短波信道上,甚至当话音都难以辨识时,选呼仍可成功。

2、用户容量大,组网方式灵活,以目前开始推广的6位选呼码格式为例,其最大用户容量为10万台,呼号重叠概率极低。

网内的用户可以个别选呼,也可以一台对多台组呼,组呼数从10台、100台、1000台等灵活选择。

这为各短波组网单位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无论多么庞大的短波网,都可以利用这个选呼系统组成多级和内部相互呼应的独立系统。

3、兼容互通性好。

使用这种选呼格式的不同网电台在执行同一任务时可以相互沟通,统一编组。

以CCIR493信令为基础,澳大利亚很多电台发展出一系列更高级的应用技术,例如:GPS(全球卫星定位)定位监控系统:利用电台主动或被动传送GPS数据,在中心基站的电脑上处理这些数据并在电子地图背景上显示移动目标的位置,供指挥人员直观调度。

短波网对城市市话网的双向自动拨号:通过具有全功能基站电台与有无线转接器组成中继网,使短波移动台和市话用户实现双向自动拨号,正象目前市内电话联系各种无线电话用户一样。

短信息发送和存储接收系统:值机员把准备发送给对方台站(一台或一组)的由短数码和英文文字组成的信息输入电台,并随之直接发送给接收台,接收台自动存储信息以备查询。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超短波(Ultra Shortwave, 简称UHF)电台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对于确保无线电广播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首先,频段规划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的过程,以确保不同频段之间的干扰最小化,从而提高电台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在超短波电台中,频段规划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划分,例如广播、通信、卫星通信等。

为了避免频段重叠和冲突,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世界无线电通信的频段规划,各国根据ITU的规定进行本国的频段规划。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频段:VHF(Very High Frequency,高频),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和SHF(Super High Frequency,超高频)。

VHF频段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航空通信等,其频带范围从30兆赫兹到300兆赫兹。

UHF频段常用于无线电通信,频带范围从300兆赫兹到3吉赫兹。

SHF频段常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等,频带范围从3吉赫兹到30吉赫兹。

这些频段的划分是为了在各种无线电通信应用中提供良好的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频率管理是指对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和分配的过程,以确保各个电台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频率,减少频率冲突和干扰。

为了实现频率管理,各国设立了相关的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频率管理政策和规定。

在频率管理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

频率管理机构会依据各种无线电通信需求和资源供需状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其次,频率管理需要遵循公平、公正、无歧视的原则,确保各个参与者都能按照规定合法地获取和使用频率资源。

再次,频率管理需要考虑频率干扰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不同电台之间的干扰,保证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短波通信概述

短波通信概述

短波通信概述短波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波长在50米~10米之间,频率范围6兆赫~30兆赫。

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

其原因主要有三: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旦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

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1。

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

75毫米的电磁波。

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

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 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

跳频数字化超短波电台中定频模拟化和数字静噪的实现

跳频数字化超短波电台中定频模拟化和数字静噪的实现
3统计经 过 F r . F 处理 的样点信 号的频谱 。把第 5 个谱 线导 音能量作为 门限, 把导音左右两点即第 3 和第 7 谱线 的能量相加 并乘 以一个系数 , 与门限作带 有迟滞量 的 比较 , 果噪 声能 量 如
对 数 字 I O 口 。 使 用 片 内 FR滤 波 器 时 采 样 速 率 最 高 可 达 / I
2 kp , 2ss 采用片外 FR滤波器 时其采样 速率最高 也可式 和采样速率均可 由D P编程器来设置 。在 内部 A C之 S D
前有抗 混叠滤 波器 , 之后 有抽样 滤波 器 , A D C之前有插 值滤 波
大 于门 限则静 噪 , 则认 为此 时接 收 信号 的信 噪 比低 于接受 灵
不受数据转换 串行 口的影响。 DP S 采用 T S 2 C 7 3 M 30 6 1 芯片 , 芯片具有 3 位 的浮点运算 该 2
6 0 河南科技2 1 .上 00 9
进 行检测。 该 方 案 应 用 在输 出 功 率 为 1W、 频 带 宽 为 30 z 0 跳 8 MH 至 40 z 8 MH 的数字 化跳频 电台上 , 工作在定频 模拟话模式 , 导音 静 噪 开启灵敏度 为一 d m。采用增 益为 3 B的吸盘天线通话 试 15 B 1 d 验, 通信距离可达 2 K 以 卜, 0i n 基本达到了设 汁要求。圜
的 , 将 实 现 其 在 D P 的 应用 。 当 电台 处 于 接 收状 态 但 发 送 端 并 S中
精度 , 采用流水线技 术 , 主时钟频率可达 2 5 z 内部结构合理 2 MH , 且开发方 便 , 是一种性价比较高 的浮点 D P 片。 S芯 D P内核采用超长指令字体系结构 , 个功能单元共用 3 个 S 8 2 3 bt 2i 通用 寄存器 , 最多可在一个周期 内同时执行 8 3 位指令 , 条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王淑波1孙海鹏1梅文华2(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2. (2.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6)摘要:本文综述了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特点,预计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短波跳频电台,超短波跳频电台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F and VHF(U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 used in the foreign armies a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VHF(V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1 概述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领域中保证远程通信的主要装备。

目前,常规的短波单边带跳频电台与新型的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并存共用,且还将延续较长的时间。

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将迅速发展而成为军事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主要装备。

超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通信中应用极广、数量极大的通信装备。

其中机载电台随飞机的发展而得以优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繁杂、标准化差、后勤保障困难等问题,在标准化、多功能综合化、多频段组合化和结构模块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美国空军为解决这类技术性问题而推行了发展使用标准型机载电台的举措,从而加快了更新换装的速度。

地面电台普遍发展缓慢,仍然存在着不同年代的产品并存共用的现象。

从技术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信道间隔、抗干扰能力以及多功能兼容能力等许多方面,都已有很大的改进完善。

从配置使用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对空通信覆盖能力与波道分配利用等方面,都已相当完备而达到较高水平。

未来的超短波跳频电台,将在技术性能与战术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机载电台优先发展,地面电台落后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2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特点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大致有以下五个特点:(1)从国家地区看,美国和西欧国家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长期以来居于各国前列,又以美、英两国更为领先,它们对多数国家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都有较大的直接影响;(2)从装备水平看,跳频电台中,机载电台发展较快、换装较频繁,而相应的地面电台发展较慢、更新规模有限。

在各种现役电台中,1950~1990年代出厂的电台都有应用,不同年代的电台数量是两头小、中间大,这种现象还将长期存在;(3)从工作频段看,基本上覆盖了从短波频率到超短波频率范围,但呈现出两头稀疏、中间密集的现象,有些跳频电台已将现有的频段进行了拓宽;(4)从技术体制看,电子技术的许多新技术、新器件和新工艺(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自适应技术、扩频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在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中里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运用;(5)从应用领域看,除用于航空作战指挥外,在火控、导航(领航)、侦察、识别等许多方面的应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综合型、组合型的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较快。

3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趋向3.1 抗干扰能力增强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具有阶段性,从慢跳频到快跳频,从窄带跳频到宽带跳频,从无自适应功能到有自适应功能,再到具有符合美军标的自适应功能。

超短波跳频电台最早出现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已有低速跳频和中速跳频的超短波电台问世,并开始在军队中装备使用。

广泛使用跳频电台是1980年代VHF频段无线电发展的主要特征[1]。

到1990年代初超短波跳频电台更多了,几乎所有新的超短波电台都具有跳频功能,但速率大部分保持在300Hops/s左右。

也有把直接序列扩频与跳频混合使用的,如意大利的HYDRA-V电台、美国的STEALTH COMM电台。

短波跳频电台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

1980年代中期,英国Marconi公司生产的Scimitar-H 和Racal公司生产的Jaguar-H均为短波跳频电台,二者的跳频速率分别为20Hops/s、10~50Hops/s,具有了初步的跳频抗干扰能力,但跳频图案随机性差,且没有自适应跳频功能。

1980年代末,以色列Tadiran公司生产的HF-2000、美国Southcom公司生产的SC-140,跳频速率分别为15~20Hops/s、20Hops/s,具有自适应跳频功能但不符合美军标,具有低速的数据业务功能。

1990年代初期,法国Thomson-CSF公司生产的TRC-350H,英国Racal公司生产的Sync2000和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Micom-2E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自适应跳频功能符合美军标,跳频信道都进行了初步数字化。

1990年代中期,美国Harris公司的RF-5800H-MP、以色列Tadiran公司的HF-6000、德国R-S公司的M3TR,在跳频速率和数据传输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都具有自适应跳频功能,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增强。

1990年代后期,美国Sanders公司研制的CHESS系统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跳频速率高达5000Hops/s,代表了新一代数字化短波自适应高速跳频电台的发展方向。

表1列出了一些典型跳频电台的主要参数[1~9]。

变速跳频是抵抗跟踪干扰的有效措施,外军现役跳频电台中也有所采用,但多是半自动变速或有限种跳速随机变速,有些是通过信令实现跳速牵引,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速跳频,如法国的ERM-9000、TRC-9600、南非的PRC-1600、及瑞典的SFH-41等跳频电台[5]。

猝发通信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且已被用于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中,如美国的SC-140,英国的VRQ319/BCC39、以色列的HF-2000等短波跳频电台及土耳其的PRC/VRC-9600、比利时的BAMS等超短波跳频电台。

3.2 综合化加强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综合化主要体现在多频段、多方式和多功能,具体是: (1)频段综合,在HF、VHF、UHF频段都能工作;(2)工作方式综合,一个设备中有调幅、调频、单边带等多种工作方式; (3)功能综合,既作通信用又可作其他功能使用。

以上三个方面已在一些电台中各有体现。

1990年代美军装备部队的MBMMR、AN/GRC-206(V)和AN/ARC-210(V)多模式、多频段抗干扰电台,就代表了这一特点。

英国国防部正在着手研制的满足21世纪战术作战要求的BOWMAN系列电台也是其中的一种,BOWMAN系列电台工作在HF、VHF、UHF频段,包括便携式、车载式的HF、VHF电台及机载UHF电台。

BOWMAN系列电台不仅具有语音和大容量数据综合通信能力,还有与英军已装备的“松鸡”系统、“贝茨”数据分系统、空军指挥信息系统、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以及计划中的车载综合数据通信系统接口的能力。

美国的SC-140、俄罗斯的R-161-15等短波跳频电台及英国的Swordfish、南非的PRC-1600等超短波跳频电台都可以采用AM、FM、SSB等多种工作方式。

南非的TR-600跳频电台能提供所有常规的工作方式,可以满足地对地、地对空、地对海的通信。

美国的SINCGARS超短波跳频电台能与GPS结合,综合成SINCGARS/GPS电台,该电台不仅可以通信,还能向网络中的其他部队报告自己的位置,具有基本的定位报告能力。

表1 外军典型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主要性能表型号生产厂家频率范围MHz信道数预置信道跳频速率 Hops/s输出功率WRF-5000Harris(美国) 1.6-30 280000 100 20 25/125/400/1000SC-140 Southcom(美国) 2.0-30 280000 9 20 5/20CHESS Lockheed Sanders(美国) 2.0-30 512 5000Scimitar-H Marconi (英国) 1.6-30 284000 10 20背负:20车载:100/400 Jaguar-H Racal (英国) 2.0-30 280000 8 10-50背负:0.2/5/20车载:0.2/5/20/100 Panther2000-H Racal (英国) 1.5-30 285000 100 10背负:5/25车载:50/100/400 Panther2000-M Racal(英国) 1.8-30 100 10 400BA1190/1191 Mel(英国) 1.5-30 285000 39 10 150TRC-350H Thomson-CSF(法国) 1.5-30 285000 10 10 2/25TRC-3000 Thomson-CSF (法国)1.5-30 285000 30 10-20TRC3500: 1/5/20TRC3540: 20/100/400 HF-2000 Tadiran (以色列) 1.5-30 285000 10 15-20 背负: 5/10/20车载/固定台站:20/50/100 CHX200 Siemens(德国) 1.5-30 285000 9 6 100/400/1000TR178A/B Grinel(南非) 1.6-30 28400 5 0.25/10AN/ARC-201 ITT(美国) 30-88 2320 6 中速 10AN/PRC-124 Collins(美国) 30-88 2320 9 中速 0.25/5AN/VRC-94A(V) Harris(美国) 30-90 2400 8 几百 0.1/1/10/50MP-83 Collins(美国) 30-88 2320 9 中速 0.25/5RF-3090 Harris(美国) 30-90 2400 8 240 0.1/1/10Sincgars-V ITT(美国) 30-88 2320 6 100-300 背负:4.5 机载:10 车载:4.5/50Jaguar-V Racal(英国) 30-88 2320 8 150-200 0.01/5/20/50Scimitar-V Marconi(英国) 30-88 2320 18 200-500 0.1/5/50Swordfish Marconi(英国) 30-400 11960 99 250 90/100TRC-950 Thomson-CSF(法国) 30-88 2320 6 300 0.15/1.5/10/15PR4G Thomson-CSF (法国) 30-88 2320 7 300背负:25 车载:10机载:40 手持:1 GRC-1600 Tadiran(以色列) 30-88 2320 10 中速 0.25/4CNR-900 Tadiran(以色列)30-90 2400 10 中速 0.25/4/50AN/PRC-184 Telemit 30-88 2320 8 中速背负:0.4/4 车载:0.4/4/40(德国) 机载:0.5/1/10 手持:0.1/1/4SRT-651N ELMER (意大利) 30-400 11960 120 1000 10/15 PRC-1600 GRINEL (南非)30-400 29600 99慢速、中速快速 20/10PRC-999KGold Star Precision(韩国)30-88 2320 6 中速背负:0.3/5 车载:503.3 数字化增强数字化是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实现技术的数字化和传输信息的数字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