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耳机套海绵生产工艺流程

耳机套海绵生产工艺流程

耳机套海绵生产工艺流程
耳机套海绵生产工艺流程:
①原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海绵材料,通常为聚氨酯海绵或其他具有弹性和吸音特性的材料。

②模具设计与制造:根据耳机套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并制造出专用的模具。

③裁切:将大块海绵材料裁切成适合放入模具的尺寸。

④预成型:将裁切好的海绵放置于模具中,进行初步的加热和加压,使其大致成型。

⑤精密成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海绵完全填充模具的每一个细节,形成精确的耳机套形状。

⑥冷却定型:成型后,将模具冷却,确保海绵耳机套的形状稳定。

⑦脱模:打开模具,小心地取出成型的海绵耳机套。

⑧边缘修整:使用工具去除多余的边角料,保证耳机套边缘的整洁和平滑。

⑨质量检查:对每个耳机套进行视觉和触感检查,确保没有缺陷,如气泡、裂纹或不均匀的厚度。

⑩清洁:如果需要,对耳机套进行清洁,去除可能残留的粉尘或模具释放剂。

⑪装配:将合格的海绵耳机套安装到耳机上,确保贴合度和舒适性。

⑫包装:将装配好的耳机进行包装,准备发货或存储。

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隔音耳机是一种能够有效隔离外界噪音的耳机,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享受音乐,集中注意力或休息。

制作隔音耳机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隔音耳机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耳机壳体。

耳机壳体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它有助于隔离外界噪音,并为耳朵提供舒适的感觉。

根据个人喜好和预算,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设计的耳机壳体。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

隔音材料是制作隔音耳机的核心部分,能够有效隔离外界噪音。

常用的隔音材料包括聚醚酮泡沫、硅胶和塑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有效阻止外界噪音进入耳朵。

然后,需要将隔音材料粘贴到耳机壳体上。

在粘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材料均匀贴合,并且没有气泡。

使用适当的胶水或粘合剂,将隔音材料固定在耳机壳体上。

可以使用刀具或其它工具对材料进行剪裁,以确保粘贴的完美贴合。

接下来,需要安装耳机驱动单元和电线。

耳机驱动单元是耳机的核心部分,负责转换电信号为声音。

将耳机驱动单元安装到耳机壳体内,并连接好电线。

确保电线连接牢固,不易断裂,而且不会影响音质。

最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将耳机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隔音效果和音质都达到预期。

可以使用特殊设备或者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试听,以确定隔音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有需求,还可以对音质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总体来说,制作隔音耳机需要综合考虑耳机壳体材料、隔音材料、耳机驱动单元和电线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认真操作,并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隔音耳机。

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将不断涌现,为隔音耳机的制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随着更多人对音乐品质和听觉体验的追求,制作隔音耳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也将逐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接下来,我将进一步讨论隔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隔音耳机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细节和技巧。

头戴式蓝牙耳机操作方法

头戴式蓝牙耳机操作方法

头戴式蓝牙耳机操作方法头戴式蓝牙耳机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设备。

它们的便携性和高音质使得我们能够在运动、旅行或者工作中享受音乐。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头戴式蓝牙耳机的操作方法。

1. 配对蓝牙耳机:a.打开蓝牙耳机的电源,通常是按住电源按钮直到听到"开机"提示音。

b.在手机或音频设备上打开蓝牙功能,进入蓝牙设置页面。

c.在蓝牙设置页面,搜索可用的设备,在搜索结果中找到你的耳机型号,点击连接。

d.耳机成功连接后,手机或音频设备上将显示已连接的耳机名称。

2. 播放/暂停音乐:a.当耳机成功连接到手机或音频设备后,你可以通过耳机上的多功能按钮来控制音乐的播放和暂停。

b.按下多功能按钮一次即可实现播放/暂停音乐的功能。

3. 调整音量:a.耳机上通常会配有音量加和音量减按钮,您可以通过按下这些按钮来调整音量的大小。

b.按下音量加按钮,音量会逐渐增大,或按下音量减按钮,音量会逐渐减小。

c.您也可以在手机或音频设备上通过音量调节键来调整音量的大小。

4. 切换曲目:a.一些耳机上可能配有上一首和下一首按钮,您可以通过按下这些按钮来切换曲目。

b.按下下一首按钮,将会播放下一首歌曲。

c.按下上一首按钮,将会播放上一首歌曲。

d.您也可以在手机或音频设备上通过相应的按钮来切换歌曲。

5. 接听/拒接电话:a.当有来电时,您可以通过耳机上的多功能按钮进行接听或拒接电话。

b.单击多功能按钮一次即可接听或挂断来电。

c.当有来电时,按住多功能按钮几秒钟即可拒接来电。

6. 语音助手:a.许多头戴式蓝牙耳机具有内置的语音助手功能,如Siri、Google助手等。

b.按下耳机上的语音助手按钮,将会唤醒语音助手。

c.您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来播放音乐、发送消息、拨打电话等。

7. 充电蓝牙耳机:a.当耳机的电池电量低时,可以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

b.将充电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耳机的充电插口,将另一个端口连接到电源插座。

c.耳机充电时,通常会有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奇联bh10头戴式蓝牙耳机说明书

奇联bh10头戴式蓝牙耳机说明书

奇联bh10头戴式蓝牙耳机说明书
一、开机。

在没有开机的情况下,只需要一直按住开机键10秒
左右,当二级指示灯长亮或者红、蓝两色灯交替闪烁即为开机。

中途看到蓝牙指示灯一闪一闪不要松手。

当蓝牙跟配对设备连接之后指示灯才会变成一闪一闪的。

二、配对。

耳机正常开机后,手机搜索蓝牙设备,一般可以在5秒钟左右的时间可以搜索到耳机,然后在手机上选择你找到的蓝牙耳机设备,手机会提示你输入密码。

通用密码0000。

三、连接。

当手机搜索到耳机,同时你也正确输入了密码后,并不是说你的手机就可以用蓝牙耳机了,有很多手机在找到蓝牙设备后还需要和耳机进行连接。

四、充电。

蓝牙耳机的充电时间一般都在2小时左右,大多数蓝牙耳机充电时红灯亮,充满后灯灭。

手机无法搜索到蓝牙耳机?
解决方法:
①确认蓝牙是否开机(是否指示灯常亮或红、蓝指示灯交替闪烁);
②如果蓝牙已开机仍无法搜到,请重启蓝牙和手机。

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使用说明(一)

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使用说明(一)

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使用说明(一)
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使用说明
概述
•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是一款高品质的音频设备,适用于各种场景和设备。

•本说明将详细介绍耳机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功能与特点
•高保真音质: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采用先进的音频技术,提供高保真的音质体验。

•舒适佩戴:耳机采用舒适的耳罩设计,可长时间佩戴而不感觉不适。

•轻便便携:耳机采用轻量化设计,方便携带和存储。

•多功能按键:耳机上配有多功能按键,可方便地控制音量、播放/暂停等操作。

使用方法
1.打开耳机包装,取出耳机并展开耳罩。

2.将耳机插入音频设备的耳机插孔,确保插入牢固。

3.确保音频设备已打开,并调整音量至适宜的水平。

4.轻轻将耳机佩戴在头部上,使耳罩紧贴耳朵。

5.按需进行音量调节、播放/暂停等操作,可使用耳机上的多功能
按键完成。

注意事项
•长时间佩戴耳机时,建议适时休息并减少音量以保护听力。

•不要将耳机折叠过度或施加过大压力,以免损坏耳机。

•避免将耳机与液体接触,以免导致内部损坏。

•当不使用耳机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贝尔金耳机头戴式耳机的使用说明,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这款优质的音频设备。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

IEC60268-7声系统设备第7部分:头戴耳机和耳机测量方法

IEC60268-7声系统设备第7部分:头戴耳机和耳机测量方法
z IEC 公报 z IEC 年鉴(每年出版) z IEC 出版物目录(每年出版并定期更新)
术语
一般术语,请读者参阅第 50 号 IEC 出版物:《国际电工词汇》(IEV),该出版物分章节发行, 各章节分别涉及某一特定领域。IEV 的详细信息请来咨询。同样参见《IEC 多国语言词典》。
本出版物中所含术语及定义均来自 IEV 或为本出版物的目的特别批准。
1.1 范围.............................................................................................................................. - 3 1.2 标准引用...................................................................................................................... - 3 1.3 定义.............................................................................................................................. - 4 1.4 分类、命名与编号...................................................................................................... - 4 1.5 终端、控制器、极性的标记...................................................................................... - 9 1.6 使用手册...................................................................................................................... - 9 2 规格和测量的条件.................................................................................................................. - 9 2.1 额定条件...................................................................................................................... - 9 2.2 测量标准条件............................................................................................................ - 10 2.3 耦合腔与耳模拟器.................................................................................................... - 10 2.4 响度对比条件............................................................................................................ - 10 2.5 耳道声压级别测量条件............................................................................................ - 11 3 需阐明的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 11 3.1 电源............................................................................................................................ - 11 3.2 电阻抗........................................................................................................................ - 12 3.3 输入电压.................................................................................................................... - 12 3.4 输入功率.................................................................................................................... - 14 3.5 声压(级别)............................................................................................................ - 14 3.6 频率响应.................................................................................................................... - 15 3.7 振幅非线性................................................................................................................ - 18 3.8 额定气候条件(属于额定条件) ............................................................................ - 20 3.9 外磁场........................................................................................................................ - 20 3.10 不需要的声波辐射.................................................................................................. - 20 3.11 声衰减...................................................................................................................... - 21 3.12 多通道受话器串音衰减.......................................................................................... - 21 3.13 夹力(属额定条件).............................................................................................. - 21 3.14 物理特性,导线与连接器....................................................................................... - 22 4 特性分类................................................................................................................................. - 23 附录 A........................................................................................................................................ - 24 附录 B........................................................................................................................................ - 25 附录 C........................................................................................................................................ - 26 附录 D........................................................................................................................................ - 27 附录 E ........................................................................................................................................ - 28 -

头戴式耳机的故事与文化 探索耳机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

   头戴式耳机的故事与文化  探索耳机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

头戴式耳机的故事与文化探索耳机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头戴式耳机的故事与文化探索耳机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音乐与文化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耳机作为重要的音频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带您探索头戴式耳机的故事与文化,并深入了解耳机在音乐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产生的影响。

一、耳机的起源与发展要了解头戴式耳机的故事,我们需要回顾耳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在电声技术的发展初期,大型扬声器是人们唯一的音频输出方式。

然而,扬声器设备的限制使得人们无法随时随地独自欣赏音乐。

直到20世纪初,耳机的概念被引入,使得听者可以将音乐独享于个人空间中。

最初的耳机设计简单,仅包括两个音频驱动单元和一个带有插孔的连接线。

耳机的外形也相对笨重,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耳机的音质和隔音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电声技术的进步,耳机的设计逐渐变得更加精致,音质和隔音效果也得到极大改善。

20世纪后期,耳机制造商开始在设计中融入时尚元素,推出了各种独特的耳机外观。

这使得耳机不仅仅是音频设备,更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的象征。

今天,头戴式耳机已经成为了音乐爱好者们必备的装备之一。

各大音频品牌纷纷推出高保真音质和人性化设计的耳机产品,满足不同人群对音乐欣赏的需求。

二、耳机的文化意义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设备,已经渐渐融入了音乐文化中,并在其中产生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耳机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独立欣赏音乐的空间。

它不仅仅是一个装置,更是一种随时随地进行音乐享受的方式。

当人们戴上耳机,他们可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隔绝外界的喧嚣和干扰。

其次,耳机也促进了音乐之间的分享与交流。

在过去,音乐的传播主要借助于电台、音乐会等渠道。

而现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耳机,将自己喜爱的音乐分享给朋友、家人或者陌生人。

这种分享让音乐成为了一种更为亲密和私人的交流方式。

三、耳机与音乐文化的互动耳机不仅仅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它也与音乐文化相互作用,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发展。

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标准

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标准

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标准头戴式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音频效果,进行耳机喇叭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的标准和方法。

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旨在评估耳机的音频性能,包括音频频率响应、失真、灵敏度、噪声等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机喇叭测试标准:1.音频频率响应:头戴式耳机应能够适当地还原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音频信号。

测试中,通过播放一系列频率范围的音频源,并使用音频分析仪或音频测试软件来检测和记录耳机的响应。

频率响应应尽量平坦,不应有过多的峰值或谷值。

2.失真:失真是指耳机输出音频与输入音频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失真类型包括谐波失真、交叉失真和插入损失等。

测试中,可以使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失真分析仪等设备来检测失真水平。

3.灵敏度:耳机的灵敏度指的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

灵敏度的高低影响着耳机的音量输出能力。

一般来说,耳机的灵敏度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适应不同的音频源。

4.噪声:噪声是耳机中的不希望的杂音,它会干扰音频的清晰度和品质。

测试中,可以使用声压级测量仪来检测耳机的噪声水平。

耳机的噪声水平应尽量低,以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

5.声音均匀性:耳机的声音应在不同频率范围内均匀分布,不应有过多的失真或频率偏移。

测试中,可以使用音频分析仪来检测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标准进行更多的测试,例如耳机的最大输出功率、频率范围、立体声分离度、频率相位等。

进行耳机喇叭测试时,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软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头戴式耳机喇叭测试是评估耳机音频性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可以确保耳机的质量和音频效果,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海绵、头弓、头带夹下盖、转轴、头带夹上盖、滑动臂、滑动支臂下盖、滑动支臂上盖、耳壳后盖、引线护套、引线、耳壳前盖、喇叭、海绵耳套、头带海绵主体、头带夹、滑动支臂、耳壳主体和圆形耳套,所述头带海绵的外围包裹有吸汗纱布,所述滑动臂起伸缩大小的作用,所述引线护套为无危害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折叠,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要求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海绵(1)、头弓(2)、头带夹下盖(3)、转轴(4)、头带夹上盖(5)、滑动臂(6)、滑动支臂下盖(7)、
滑动支臂上盖(8)、耳壳后盖(9)、引线护套(10)、引线(11)、耳壳前盖(12)、喇叭(13)、海绵耳套(14)、头带海绵主体(15)、头带夹(16)、滑动支臂(17)、耳壳主体(18)和圆形耳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海绵主体(15)包括头带海绵(1)和头弓(2),所述头带海绵(1)包裹在头弓(2)上,所述头弓(2)的两端安装在头带夹(16)内;所述头带夹(16)包括头带夹下盖(3)、转轴(4)和头
带夹上盖(5),所述头带夹下盖(3)和头带夹上盖(5)相互卡合夹紧头弓(2),所述转轴(4)安装在头带夹下盖(3)和头带夹上盖(5)内;所述滑动支臂(17)连接头带夹(16),且所述滑动支臂(17)包括滑动臂(6)、滑动支臂下盖(7)和滑动支臂上盖(8),所述滑动臂(6)两侧安装有滑动支臂下盖(7)和滑动支臂上盖(8);所述耳壳主体(18)连接滑动支臂(17)的下端,且所述耳壳主体(18)包括耳壳后盖(9)、引线护套(10)、引线(11)、耳壳前盖(12)和喇叭(13),所述耳壳后盖(9)和耳壳前盖(12)相互卡合,其内部安装有喇叭(13),所述引线护套(10)安装在耳壳后盖(9)的下端,所述引线(11)穿过引线护套(10)连接在喇叭(13)上;所述圆形耳套(19)为海绵耳套(14),且套装在耳壳主体(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海绵(1)的外围包裹有吸汗纱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臂(6)起伸缩大小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护套(10)为无危害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说明书
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尤其是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

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

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现有的头戴式耳机体积大,不能折叠,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海绵、头弓、头带夹下盖、转轴、头带夹上盖、滑动臂、滑动支臂下盖、滑动支臂上盖、耳壳后盖、引线护套、引线、耳壳前盖、喇叭、海绵耳套、头带海绵主体、头带夹、滑动支臂、耳壳主体和圆形耳套,所述头带海绵主体包括头带海绵和头弓,所述头带海绵包裹在头弓上,所述头弓的两端安装在头带夹内;所述头带夹包括头带夹下盖、转轴和头带夹上盖,所述头带夹下盖和头带夹上盖相互卡合夹紧头弓,所述转轴安装在头带夹下盖和头带夹上盖内;所述滑动支臂连接头带夹,且所述滑动支臂包括滑动臂、滑动支臂下盖和滑动支臂上盖,所述滑动臂两侧安装有滑动支臂下盖和滑动支臂上盖;所述耳壳主体连接滑动支臂的下端,且所述耳壳主体包括耳壳后盖、引线护套、引线、耳壳前盖和喇叭,所述耳壳后盖和耳壳前盖相互卡合,其内部安装有喇叭,所述引线护套安装在耳壳后盖的下端,所述引线穿过引线护套连接在喇叭上;所述圆形耳套为海绵耳套,且套装在耳壳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头带海绵的外围包裹有吸汗纱布。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臂起伸缩大小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护套为无危害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折叠,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新型整体结构爆炸效果图;
图2是本技术新型整体结构效果图;
图3是本技术新型整体结构侧视结构效果图;
图中:1-头带海绵、2-头弓、3-头带夹下盖、4-转轴、5-头带夹上盖、6-滑动臂、7-滑动支臂下盖、8-滑动支臂上盖、9-耳壳后盖、10-引线护套、11-引线、12-耳壳前盖、13-喇叭、14-海绵耳套、15-头带海绵主体、16-头带夹、17-滑动支臂、18-耳壳主体、19-圆形耳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海绵1、头弓2、头带夹下盖3、转轴4、头带夹上盖5、滑动臂6、滑动支臂下盖7、滑动支臂上盖8、耳壳后盖9、引线护套10、引线11、耳壳前盖12、喇叭13、海绵耳套14、头带海绵主体15、头带夹16、滑动支臂17、耳壳主体18和圆形耳套19,所述头带海绵主体15包括头带海绵1和头弓2,所述头带海绵1包裹在头弓2上,所述头弓2的两端安装在头带夹16内;所述头带夹16包括头带夹下盖3、转轴4和头带夹上盖5,所述头带夹下盖3和头带夹上盖5相互卡合夹紧头弓2,所述转轴4安装在头带夹下盖3和头带夹上盖5内;所述滑动支臂17连接头带夹16,且所述滑动支臂17包括滑动臂6、滑动支臂下盖7和滑动支臂上盖8,所述滑动臂6两侧安装有滑动支臂下盖7和滑动支臂上盖8;所述耳壳主体18连接滑动支臂17的下端,且所述耳壳主体18包括耳壳后盖9、引线护套10、引线11、耳壳前盖12和喇叭13,所述耳壳后盖9和耳壳前盖12相互卡合,其内部安装有喇叭13,所述引线护套10安装在耳壳后盖9的下端,所述引线11穿过引线护套10连接在喇叭13上;所述圆形耳套19为海绵耳套14,且套装在耳壳主体18上,所述头带海绵1的外围包裹有吸汗纱布,所述滑动臂6起伸缩大小的作用,所述引线护套10为无危害橡胶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连接线插入到耳机母座内,另一端插到电子产品内(如手机、MP3~4)等,将耳机戴到头上,相应调节滑动臂
6(上下调)至合适的位置即可,调好后,可以按连接线上的按键来播放音乐,同时可通过转轴4将耳机进行折叠。

该一种头戴式耳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折叠,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