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状

武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状
武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状

武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状

武术在中国国内发展现状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怎样使武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让武术跟上时代的脚步,是一个较大的课题。

中国武术的概念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是如果真正的给武术下一个定义“武术是什么?”那么恐怕多是众说不一的。其原因是中国武术有着几千年的纵向发展的历史演变,在经过这几千年的实践发展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而且我国的武术是一个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武术的含义是随时间的变换而变化的。而且武术包含的多项价值在现代社会具体的表现平台上相互之间相容、兼容、排斥的矛盾,这也使得武术的含义并不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概念。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项目,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中国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四技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体现为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武术始终是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它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和技艺,这也是它能在历史长河中屡经厄运而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所在。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近来武术运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中国武术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武"的传统价值和规律,从而走入一条越发狭窄的小胡同,这不能不给这个吸吮了数千年文化乳汁的民族体育项目健康发展带来妨碍。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技击性。在古代,武术主要是一战争为载体,在人与人的拼杀之间体现出来。人们练习武术是为了在战争中达到自保,同时有能消灭敌人的目的,其对抗激烈,更体现出弱肉强食的时代特征。所以武术的攻防技击性始终贯穿着整个时代。随着人们对武术中搏击方法和器械的使用方法的认识加深,武术动作的花样逐渐增多。其成套的技击动作便体现出美感,更有表演艺术效果,但是武术的根本特点——技击性未变。

(2)健身性。随着火器在战争中地位的提升,武术的健身功能便表现得更突出。特别是在现代,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随处可见。例如太极拳根据阴阳原理编成的,可以达到人体腑脏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再如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

(3)哲理性。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却是中国武术的指导思想,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哲理习惯。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季节不同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

(4)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5)可创新性。由于中国武术的向外传播和推广,对国外的一些项目如日本的柔道,泰国的泰拳,韩国的跆拳道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都受到过武术的启发,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而产生。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事实证明,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因此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空手道,据1989年11月22日《中国体育》登载:“最近,由福建省体育总会、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武术协会以及日本冲绳县武术界的朋友在福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现今流行于冲绳县的空手道刚柔流源于福州市。该流派的祖师东恩纳宽亮的师傅系我国鸣鹤拳的一代宗师,福州人如如哥。可见,日才的空手道是源自中国;跆举道,是朝鲜的传统武术,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国的武术技艺就传入朝鲜,特别是在近代,随着中国武术和日本武术的不断输、花郎道的臂掌结合中国拳术、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而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天的跆拳道。

而且泰拳、截拳道等拳种中也包含有中国武术的一些成分或者是其产生与出现于中国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武术热“丰富了世界体育生活

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功夫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1985年在一些国家武术组织的共同倡议下,先后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盟、南美洲武术联合会。

近年来国际比赛频频举行,促进了各国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国际武术联盟筹委会和亚洲武术联合会以及国际武联成立以来,已经分别举办了4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和5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92年10月应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武术锦标赛从此,武术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武术由单项的国际比赛变成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3.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追求和理解武术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

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4.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历史上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的某些表现形式和技艺,已相继被我国的戏剧、舞蹈、杂技所吸收和借鉴。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前些年,《少林寺》等武术片刚一问世,便先声夺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很快风靡海内外,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按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眼神当有生气和活力,它对武术之美就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武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高尚的美的享受。

5.武术丰富了英语词汇

由于国际上练习中国武术的日益增多,武术方面的一些术语也成了英语词汇。由广东方言“功夫“一词,发音演变成“Kungfu“早已成了英语中的常用词。像“Taiji“、“Shaolin“、“Wudang“这一类汉语拼音也越来越为英美人民及其他使用英语者所接受。有人还创造了一个新词“Wushu-learningFad”。

6.中国武术对世界医疗保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太极拳能起到强身壮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据日本医学家古田信夫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因此,太极拳被誉为中老年人的健身宝,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美国从1964年到1977年出版的太极拳书藉已有31种,有的再版了十几次。日本从1973年起,在东京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推广各式太极拳。

此外,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办法,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相配,练此五拳时也可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以及不少于拳种的拳理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五趾抓地“,有促进经脉内气通畅的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经络点穴疗法和气功点穴疗法亦收到奇妙的疗效。

五、中国武术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并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事实证明,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为了加快武术走向世界,中国武术的发展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1.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

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化体系.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

2.切实做好国内各项基础工作

武术要走向世界,国内必是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委《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努力做到“武术技术要规范化、武术理论要科学化、武术活动要社会化”。

3.套落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

套路演练、技术格斗这两种武术运动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应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应采取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发展套路形式的同时,加强技击格斗的研究,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道路。武术套路形式的今后发展,则应努力做到:动作套路规范化、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竞赛制度化。

4.技术更全面,规则更合理。在武术散手、推手等对抗性项目中,许多武术格斗的技击方法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今后应在技术传统化、规则合理化,器材服装民族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能早日列入奥运会或世界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武术套路形式的今后发展,则应努力做到:动作套路规范化、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竞赛制度化。

5.成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武术讲究“习武以德为先”,重视尚武崇德的精神,因此,习武之人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武术为修德的手段会成为武术发展的趋势。

6.社会上会出现更多的武馆。当今社会上有很多的跆拳道馆、柔道馆,而武术馆很少见,难道外国“武术”比中国武术更吃香?相信随着武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上的推广,或许更多的人会选择武馆。

7.发展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上届釜山亚运会,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武术比赛,这说明武术运动在亚洲已经非常普及。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有90个会员协会,并且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35个单项联合会之一。

8.中国武术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积极推广。目前可以说中国武术已经具备了“入奥”的基础和条件。目前的问题是,加快中国武术界自身的改革,在竞赛规则、套路编排等方面,设置合理的考级、评段制度。要不断的完善,相信最终会成为全世界最为耀眼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中国武术要发展,离不开中国武术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需要中国武术科学化,需要在理论上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应有的科学阐述和指向。中国武术要发展,首先必须继承其本质特征,保留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武术和外来武术的营养来充实自身,加强力度普及。要加强习武者的武德教育。自身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内涵有机的结合。要推广发展武术,一是要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办,不能再迟缓;二是在步骤上项目改造要采用渐进法,要稳妥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工作,使之能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特色。使我国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完善,以它丰美的姿态走向世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