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新疆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新疆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区,是一个多山高原区域。
由于其地处高寒干旱的气候环境,自然灾害频发。
其中,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新疆各省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洪涝是新疆各省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夏季的雨季,由于地势低洼且降雨量较大,河流水位攀升,土地不透水性增强,导致洪水成灾。
例如,2024年7月,伊犁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洪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洪水破坏了农田和房屋,导致大量农作物损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此外,洪水还可能导致交通中断、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山体滑坡是新疆各省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尤其是地处喀喇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地壳运动频繁,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例如,2024年8月,新疆克孜勒苏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山体滑坡,导致多个乡镇被淹没,大量建筑被毁,致使大量人员伤亡。
山体滑坡瞬间性的特点,给抢险救援工作增加了困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常常难以估算。
泥石流是新疆各省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处高山区域,地貌复杂,加之雨水的冲刷,引发泥石流的概率相对较高。
例如,2024年7月,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大量建筑物被毁、道路中断,还有大量人员失踪和伤亡。
泥石流的爆发性特点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往往需要人员和物资快速响应。
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每年都会给新疆各省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为了减少灾害的影响,新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防灾减灾工作。
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加强水库建设和维护,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等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对民众的影响。
然而,新疆各省自然灾害多发,地势复杂,灾害防范和应对依然存在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完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能力,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中国的滑坡、泥石流自学指导: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泥石 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 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指出我国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主要地 区?归纳滑坡、泥 石流的危害。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气象条件: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持续暴雨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中游流通区多位狭窄陡 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坡 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 猛直泻
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 久雨中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 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 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舟曲泥石流
2010年7日夜至8日凌晨,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舟曲县 起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 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易 •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 发 局地暴雨 区 •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而在采矿过程中,露天矿山排土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排土场灾害频发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的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1. 滑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中,滑坡是最为常见的灾害之一。
由于排土场处于山坡上,土石的边坡在长期的风化侵蚀之下,容易出现滑坡现象。
一旦发生滑坡,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
2. 塌陷露天矿山排土场中的土石堆积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土石在堆积过程中可能引发土体内部的变形和破坏,导致土石堆发生塌陷。
这种塌陷不仅会影响排土场的使用,还可能引发其它灾害。
3.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露天矿山排土场附近,山体本身就可能存在着泥石流的隐患。
一旦暴雨来临,山体的泥石可能被冲刷出来,形成泥石流对排土场产生危害。
1. 地质条件露天矿山排土场通常都建在丘陵地带,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
山体的地表和地下构造会对排土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山体的自然环境也容易引发灾害。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了排土场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环节。
比如说排土场的坡度设计是否合理,排土场的稳定性分析是否完备等等。
3.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暴雨、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情况。
这些自然现象都可能引发排土场的灾害。
1. 加强规划设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排土场的坡度和土石的堆积方式。
在排土场建设之前,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
2. 强化监测预警对排土场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
3. 加强管理维护对排土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十分重要。
加强排土场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一些小问题引发灾害。
关于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策略

关于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策略摘要:为切实做好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文章在介绍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基础上,提出当前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从根本上提高滑坡泥石流防治水平。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灾害特点;灾害成因;灾害防治由于地貌特征特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多样、人口分布密集且经济活动频繁,导致我国是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
要想做好灾害防治工作,一方面要掌握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的特点与形成愿意,并明确当前灾害治理现状,另一方面则要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1滑坡泥石流灾害特点与成因1.1灾害特点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分布范围较广、类型多、数量大;有较强突发性,难以预测预报;来势凶猛、成灾速度快、破坏性极强;有较强的季节性,多雨季节发生频率高;有显著的地域性;如今爆发日益频发,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
1.2灾害成因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降雨是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的直流原因与激发条件,主要和降雨量、强度与历时有关;地貌条件是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形起伏会对滑坡泥石流造成很大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下列两方面:其一,为灾害形成提供必要势能条件。
其二,为灾害形成提供物质条件与滑动条件;地质构造因素也会对灾害发育造成影响,具体包括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断裂破碎带的存在、近期较为强烈的活动和限制的升降差异。
易滑地层与滑坡分布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我国山区开发经历了悠久的历史,由于人口分布密集,所以角度超过25°的耕地面积占比较大,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伴随经济活动不断向山区发展,包含森林砍伐和毁林开荒等在内的活动大量出现,使地表的原有结构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滑坡泥石流明显加剧和加速[1]。
表1 易滑地层与滑坡分布之间的关系2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现存问题就目前来看,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治理技术还是管理措施都亟待规范,表现为存在下列几方面特点:(1)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方面的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很多地区只能对灾害进行地表普查,未能掌握详细健全的勘察资料,难以准确评价灾害发生及其危害程度,进而无法满足灾害治理工作开展的要求。
第二讲滑坡泥石流及其防治精品PPT课件

一、滑坡灾害 二、泥石流灾害
一、滑坡及其研究
1、滑坡发生的条件 2、滑坡发生的规律 3、滑坡调查与研究 4、滑坡的防治
1、滑坡发生的条件
(1)地形条件
a.在地貌上要有一个有效临空面。 b.斜坡在20~40°易发生滑坡。 c.河流的凹岸易发生滑坡。
三峡千将坪滑坡
(三)滑坡的勘查
1、地质测绘(前面已讲) 2、地球物理勘探 常用的方法:浅层高分地球物理勘探解决的问题:
(1)圈定滑坡体的空间分布界 线。
(2)探测滑坡区的含水状况。
(3)探测结构面和滑动面的数 目、深度及形态。
(6)地下水特征的调查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遭受滑 坡破坏的影响情况。
地下水及泉水的出露位置、动态 变化。
(7)滑坡灾害的调查 直接灾害和间接灾害。 间接灾害包括:经济、生态环境方面。
(8)滑坡动态调查和观测 主要包括地形变、裂缝形变、地物变
形、岩土位移、软弱层的压缩变形、 地应力、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孔隙 水压、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震等。
b.在滑体后缘的断臂上,常有地下 水渗出。
c.在滑体的前缘有成排的泉水。
(4)滑坡边界及滑床
a.滑坡后壁上有擦痕。 b.滑体前缘由舌状突起、揉皱、断
裂。 c.滑体周边两侧常有沟、断裂、擦痕。 d.滑床上有磨光面、粘粒物质夹磨
光角砾。
(5)滑坡与崩塌、错落、 泥石流差别
项目 分布位置 形成地形 移动面 地层层序
14
29
8 65%
1
3.62
11
1
8
5 76% 22.2
8.08
2
1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滑坡和泥石流是自然灾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也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滑坡灾害研究滑坡是指土壤和岩石由于内部剪切破坏和失稳导致的向下滑动。
滑坡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滑坡灾害,近年来有很多研究。
一般而言,滑坡的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对滑坡进行预测;另一种是基于物理学原理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滑坡进行推演和预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预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滑坡相关数据的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取出与滑坡相关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对未来滑坡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建立模型,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但是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数据准确性和特征选择的影响。
基于物理学原理的数学模型是利用运动力学原理以及地质学和岩土力学知识,对滑坡的稳定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种方法比较稳定可靠,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对于复杂地形和不确定因素的处理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泥石流灾害研究泥石流是由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山区、山前地带和河谷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复杂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对于泥石流灾害研究,一般采用物理模型仿真和实验室模型研究两种方法。
物理模型仿真主要是利用科学仿真软件模拟泥石流的流动情况,包括泥石流的速度、流量、深度等关键指标,通过仿真结果来分析与泥石流有关的因素,进而预测泥石流的危险程度和可能的路径。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准确的泥石流仿真结果,但是其结果的可信度受到仿真模型精度和模型参数设定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模型研究主要是利用物理模型进行实验,模拟泥石流的运动和路径,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分析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和影响因素。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哪个严重科普一下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哪个严重科普一下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哪个严重泥石流是雨水和泥土混和在一起而形成的洪流,舟曲的这次泥石流算得上是较大的了,如果是滑坡的话影响会小一些,滑坡的影响范围比泥石流小,因为泥石流是流动的嘛,滑坡是山体的某一部分滑落,而泥石流可是像河一样流的,所以如果是山体滑坡的话,造成影响应该会小一些的。
恶劣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提醒您:要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帐篷。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当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也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地形条件:泥石流的地形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地形应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中游流通区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指泥石流发生所必需的松散碎屑物质、水分的储量和****情况。
浅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

浅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很多边远山区都既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来进一步探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具体防治工作。
[关键词]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1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具体特征一般而言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呈现一种和天文以及气象等诸多地质因素相关联的存在一种旋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存在时间不等的周期旋回性,有的地区时间旋回性长,如云南崩塌滑坡泥石流,就属于数万年为周期的超长期旋回特征;(2)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还同时存在着长周期和短周期甚至超短周期泥石流的特征形式,其原因和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旋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次级波动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有的地区存在着以8到13a为周期的中期旋回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和降雨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者的旋回变化具有一致的特性,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中期旋回和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4)就是以1a短周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情况也非常明显,比如:每年的6到10月份所发生的泥石流占据全年泥石流数量的九成以上。
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每年降水非常充沛的时节,因此说明了降水量的变化也是导致旋回变化的重要原因。
有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的连发性质,这种特点在于多重地质灾害中,很多首发的地质灾害并不造成严重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伴生灾害却会给社会经济,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连发性灾害的系统研究,对完善次生灾害的防护和预防具有一定的突出作用。
崩塌滑坡泥石流就是一种典型的次生灾害,首先是崩塌、滑坡,然后是泥石流,从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的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发生了10a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情况发现,后5a发生的泥石流问题要比前5a发生的强度更强,从更长周期的调查来看,中期巡回规律基本相符,不过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景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强度也在不断加剧,这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强度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 12 浅谈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一. 研究动机: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劣变化,绿色植被的不断破环,地下水层水量锐减,导致滑坡、泥石流现象时有发生,它们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和研究的方法,一方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普及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规避灾害的发生。我想这个意义的层面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 研究目的:
1.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2.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3.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的主要区域 4。对于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适当的建议 三. 研究方法:
调查法 文献法 举例法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12 四. 研究内容 1,产生的原因:一般产生原因有自然和人为二个方面。自然方面有板块移动引发地震,造成滑坡和泥石流.还有人为方面,减少山上植被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等等。
2,造成的影响:相信图片的直观刺激,远比我用可怜的文字去描述要详细的多,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滑坡和泥石流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由于图片资料太多,下面举用的都是有关滑坡的相关图片。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12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 12 3,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 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 ① 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② 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③ 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 ④ 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 ①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 ②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 / 12 ③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④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 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一下外国的滑坡的防治措施。 美国的滑坡防治工程分类 类型 绕避或消除滑体 减少下滑力 增加抗滑力 主要方法与措施 1。改移道路 2.全部或部分清除不稳定体 3。架桥跨越滑体 1。改变线路位置或坡度 2.排除地表水 3.排除地下水 4.减重 1.排除地下水 2.扶壁和反压 3.设置桩群 4.设置锚秆 5。化学处理 6。电渗排水 7。焙烧处理
我国滑坡防治措施简表 类型 绕避滑坡 排水 力学平衡 滑带土改良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 / 12 主要工程措施 1.改移线路 2。用隧道避开滑坡 3。用桥跨越滑坡 4。清除滑坡 1.地表排水系统 (1)滑体外截水沟 (2)滑体内排水沟 (3)自然沟防渗 2。地下排水工程 (1)截水盲沟 (2)盲(隧)洞 (3)水平钻孔群排水 (4)垂直孔群排水 (5)井群抽水 (6)虹吸排水 (7)支撑盲沟 (8)边坡渗沟 (9)洞—孔联合排水 (10)电渗排水 1。减重工程 2.反压工程 3.支挡工程 (1)抗滑挡墙 (2)挖孔抗滑桩 (3)钻孔抗滑桩 (4)锚索抗滑桩 (5)锚索 (6)支撑盲沟 (7)抗滑键 (8)排架桩 (9)钢架桩 (10)钢架锚索桩 (11)微型桩群 1.滑带注浆 2.滑带爆破 3。旋喷桩 4.石灰桩 5.石灰砂桩 6。焙烧
国际岩土学会滑坡治理措施简表 1。改变斜坡的几何形态 1。1从滑坡的滑动区搬出物质(可用轻型材料代替)
1。2在滑坡抗滑区增加物质(反压护道或填土) 1.3减缓斜坡坡度 2。排水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 / 12 2。1地表排水,把水排到滑坡区外(集水沟或管) 2。2充填渗水材料(粗卵砾石或土工合成纤维)的浅沟或深沟排水 2.3粗粒材料的支撑盲沟排水 2。4用泵抽水或自流排水的垂直孔群(小直径)排水 2。5重力排水的垂直井群(大直径)排水 2。6地下水平孔群或垂直孔群排水 2。7隧洞、廊道或坑道排水 2。8真空排水 2。9虹吸排水 2。10电渗排水 2。11种植植物(水文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护坡的种类 护坡种类 一般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不稳定边坡,都应采取护坡工程.
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0:1。5的,应采取削坡开级工程。 2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 3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取护坡工程。
4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取综合护坡工程。 5对滑坡地段应采取滑坡治理工程。 土质坡面的削坡开级。主要有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大平台形等4种形式。 设计图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7 / 12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8 / 12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9 / 12 4,崩塌前兆: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 ①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 ②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③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 ①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 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0 / 12 ③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
④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 ⑤滑坡前缘出现鼓丘; ⑥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五. 研究成果 1,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和巨大的砾石。 2,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影响 滑坡会掩埋坡上的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 我国山地面积站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大半,地表起伏增大了重力作用,加上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多分布在山地及一些地基不稳的地区。如
4,对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地区人们的建议: 对当地政府的建议: ①政府应加大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紧急演习和设计相关的逃生路线.
②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建立如市、县(区)、乡(街道)、村四级防灾体系,要对区、市、县级重点地灾隐患点做到有专人监控。特别是在汛期,各市、县(区)、乡(镇)的国土部门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不定期地对重点监测点实行拉网式检查和排查。
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建议: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1 / 12 人民群众应时刻保持警惕,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如发生泥石流时,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六.研究心得 人定胜天的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我们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应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在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上,花了很多人力和物力,有成功的措施,也有失败的例证。但我们仍在努力着,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引起各位的关注与探讨,共同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