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

合集下载

阿是穴在筋伤学中的重要治疗作用

阿是穴在筋伤学中的重要治疗作用

7 应用体会
阿是穴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为腧穴,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两个月内因外伤出现的阿是穴, 多以大小不等的肿胀、 血肿、 瘀 血 斑 等 压 痛 点 形 式 出 现, 液针刀治疗时多以注入药物为 主, 切割松解手法为辅 [2]; 液针刀治疗时多以切割、 松解、 剥离 手法为主, 药物为辅。如伴有骨质退行性病变, 如颈椎病、 腰 椎间盘突出症等需配合正骨、 按摩、 理疗等疗法效果更好。 液针刀治疗时, 必须无菌操作。施术刀口线要求与血管 神经肌纤维走行一致, 避免损伤。施术时患者如出现沿神 经走向线路的放射或电击样疼痛或麻木, 是刀刃触及神经根 或神经干时的感觉, 应停止操作, 稍提针略改方向 [3]。硬结性 阿是穴施术, 左手须固定之, 勿让其滑动 [4]。贴近骨骼的硬结 阿是穴, 针刀施术时尽量在骨面上操作。后颈部阿是穴治疗 时, 操作刀口应向下。胸背部阿是穴治疗疾病时, 应顺肋骨 走向向外操作, 避免直刺, 以免引起气胸。孕妇腰骶部阿是 穴一般不宜采用治疗疾病 [5]。 阿是穴广泛出现于各种筋伤范畴疾病中, 临床上如能准确 定位, 合理有效治疗 - 如液针刀疗法, 则能使各种急慢性软组织 损伤患者绝大部分临床疼痛病症消除, 而且无服各种止痛药物 刺激胃黏膜的副作用, 简、 便、 效、 廉, 值得广大同仁深挖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姗姗 , 李春日 , 董宝强 . 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 [J]. 山 东中医杂志 , 2012,31(1):40-41. [2] 韦贵康 . 中医筋伤学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88-90. [3] 刘立会 , 董宝强 , 王树东 . 针刺循经筋阿是穴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观察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7(3):57-59. [4] 邹云滨 . 恢刺阿是穴为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随机对照研究 [D]. 广州中医药 大学 , 2013. [5] 雷林丹 . 不同时间窗斜刺阿是穴对骨骼肌损伤大鼠结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D].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13.

阿是穴放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27例

阿是穴放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27例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竺 垒 I 垦 ! ! ! 兰 ! 旦: 尤捷也。”_6 其次,刮拭穴位及乳房对应区,使壅滞的乳 腺小管的阻塞和肿块消失或减小、疼痛减轻;同时调整 乳腺的分泌机能,将阻滞经络的病源排出体表,通过反 射作用进而调节生殖内分泌,有利于调节脏腑功能 ]。 最后,刮拭阳陵泉、太冲等穴使痧出瘀散,调节肝胆的功 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情志畅,情志畅则邪气除矣。 《景岳全书》则称:“今东南人有括(刮)沙(痧)之法…… 则邪达于外而脏气始安,此亦出血之意也。”因此,使用 水牛角反复刮拭该部位可以使药效通过皮部一络脉一 经脉一腑一脏调节肝胆功能,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的作用。 结语 中医传统水牛角刮痧疗法为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开 辟了一条“内病外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是中 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作用持久、价格低廉、 疗效显著等特点,以及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水牛角刮 痧疗法作为非药物疗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81. E2]陈丽萍.中西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O例疗效观察FJ].浙 

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lO(3):136—138. E3]马合群,潘丽.超声评价低频脉冲中药导入治疗乳腺囊性增 生病临床疗效EJ].广西医学,2000,22(5):962—963. E4]张丽芬.散结乳癖贴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疗效 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4-5. Es]张秀勤,郝万山.全息经络刮痧法I-M].2版.北京:新华出 版社,1996:96. E6]陆拯.王肯堂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2422. ET]罗雪冰,刘南梅.中药内服配合刮痧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 察F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39—940. (收稿日期2016—11-18)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摘要】本文介绍了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在我们简要介绍了温乃元主任的背景以及阿是穴的概述。

在分别探讨了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基本认识、在临床中应用阿是穴的经验、疗效分析、注意事项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结论部分指出,温乃元主任通过实践总结出对阿是穴的独特认识,临床经验为阿是穴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他的认识值得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和临床经验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阿是穴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温乃元主任、阿是穴、认识、临床经验、疗效、注意事项、研究展望、实践总结、治疗支持、进一步探讨、验证。

1. 引言1.1 温乃元主任简介温乃元主任,是一位在中医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专家。

他毕业于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并在多家医院和诊所担任过高级职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主任擅长运用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开展针灸、推拿、草药等治疗方式,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温主任以其精湛的医术和诚信的医德而闻名,被誉为中医界的权威专家。

他注重患者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深受患者信任和推崇。

除了临床工作,温主任还积极投身中医药教育和科研工作,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为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温乃元主任的敬业精神和医术水平堪称一流,在中医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和信誉。

他的治疗经验和成就不仅造福了患者,也为中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医学大家。

1.2 阿是穴概述阿是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人体手臂上。

阿是穴具有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缓解疼痛等作用。

在中医治疗中,阿是穴常被用于治疗手臂相关疾病和症状,如手臂疼痛、肌肉酸痛、手指麻木等。

通过刺激阿是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改善手臂功能。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摘要】本文介绍了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及临床经验。

温乃元主任是一位资深的中医专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阿是穴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独特见解。

文章首先介绍了阿是穴的定位和作用,然后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接着详细介绍了温乃元主任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以及他对阿是穴的独到见解。

文章总结了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的认识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温乃元主任的丰富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深入研究阿是穴的作用和机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温乃元主任、阿是穴、定位、作用、临床应用、临床经验、独特见解、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温乃元主任简介温乃元是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并在中医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温主任在针灸学、经络学、经方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经络学方面研究颇深。

温主任在临床工作中致力于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方法,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治疗疑难杂症的有效方法。

他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运用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温主任的治疗方法以激活经络、平衡气血为主,注重整体调节,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而非简单地治疗症状。

他在多项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针灸学界的泰斗之一。

1.2 对阿是穴的认识阿是穴,又称为合谷穴,是中医经络穴位之一。

位于手背掌指关节上,当第一掌关节桡侧凹陷中。

阿是穴是阳明經的经络穴位,具有祛湿热、清热解毒、利咽喉、平肝火的作用。

在临床中,阿是穴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温乃元主任对阿是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在治疗咽喉疾病时,配合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针灸阿是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主任强调了在使用阿是穴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轻揉、缓插、适度用力等,以提高疗效。

温乃元主任还提出了他对阿是穴的独特见解,认为阿是穴不仅仅是治疗咽喉疾病的穴位,还能通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对全身的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阿是穴的基本性能

阿是穴的基本性能

阿是穴的基本性能1、反应病候在疾病的情况下,人的体表出现阿是穴,它具有反应疾病的性能。

肌肉、筋骨、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在人体相关的部位反应出阿是穴。

如:颈椎病,在病变的棘突水平两侧;肩周炎,在肩的周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突出椎间盘棘突水平两侧;腰椎横突症,在腰椎病变的横突附近;人体某部损伤,在伤的局部;肝病,在肝区;脾大腹胀,在左肋下;肾病,在背部肾区等部位均可出现阿是穴。

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

2、反应物的聚结处阿是穴不但反应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出现条、扁平、圆形、椭圆、条索等形状反应物;腰椎病,在两髂骨上缘痛点出现圆状、椭圆状反应物;足痛不履地,在足弓内侧痛点出现条状反应物;风湿性关节炎,在膝周围疼点出现条状反应物;胃痛,在腹部痛点皮下出现条状反应物;肠痛,在小腹痛点皮下出现椭圆或条状反应物等。

这些反应物随病的发展而结聚。

具有反应病的轻重和病程长短的性能。

临床观察:病程越长反应物越大。

临时出现的病症只有痛点而无反应物。

凡有反应物的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3、随病消长在人体任何部位都、可出现阿是穴。

有的不在经,不在穴;有的在经,在穴。

平时人体无病不存在阿是穴,只有某部发生病变前提下才会显示出来的临时性腧穴,在体表反应出疼痛及反应物。

一旦产生阿是穴;在位置上就不会转移。

随病产生,随病情变化而变化。

如:病轻反应小,病重反应大,病程长反应重,病程短反应轻。

治疗过程中疾病好转,阿是穴疼痛缓解;疾病未好转,阿是穴疼痛无改善;疾病治愈,阿是穴疼痛消失。

4、主治疾病阿是穴主治与之相关的疾病。

早在《内经》就指出“以痛为输”,告戒医者疼痛的点就是穴位。

它即能反应疾病,也能治疗疾病。

《千金方》说:“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玉龙歌》中说:“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取阿是穴一般以治疗各种局部性痛症为主,还可以治疗躯体病、脏腑病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病症。

人身气血灌腧穴(一)——以痛为腧阿是穴

人身气血灌腧穴(一)——以痛为腧阿是穴
是 穴。”
下来 了。
穴 ” 指 这 类 腧 穴 对 某 些 特 定 的 病 症 有 是
众 人 点 头 , 是 , 是 穴 自此 流 传 特 殊 疗 效 。 于 阿
第 三 类 就 是 在 这 则 故 事 中 提 到 的 “ 是 穴 ” 阿 是 穴 最 早 由孙 思 邈 在 《 阿 。 千
. 碲 藤 窝痛 I
2 1 年 6月 第6期 02
还 是 不 起 作 用 , 道 人 体 中 的 穴 位 就 只 经 络 相 联 系 。 难
有 医 书 中 记 载 的 这 些 吗 ?会 不 会 还 有 其
他 的 呢 ?”
由于 腧 穴 有 沟 通 表 里 的 作 用 , 在 内 脏 腑 气 血 的 病 理 变 化 可 以 反 映 于 体 表
2 1 6月 第 6 02年 期
. 帮谚 盾 霉 I 霹
孙 思 邈 笑 着 说 : 你 放 心 ,我 虽 然 年 “
纪 大 了 , 是 身 子 骨 还 很 硬 朗 。 我 们 别 但 在这 儿耽 误 时 间 了, 命要 紧。” 着 , 救 说
孙思邈 拿上 药 箱 , 奔青石 村 。 直 来人 带 着孙 思邈 赶 到 了病人 家中 ,
一Hale Waihona Puke 进 门 就 大 叫 道 : 大 家 快 让 让 , 大 夫 “ 孙
来 了。 ”
孙 思 邈 进 屋 后 ,看 见 一 个 昏迷 不 醒
的 病人 躺 在 一 张破 席 子 上 。旁 边 的 家 人

直 哭 个 不停 。 孙 思 邈 打 开 药 箱 , 经 过 一 番 紧 急 的
抢 救 , 听得 病人 “ … … ” 一 声 , 只 啊 地 清
行吗 ?”

浅谈阿是穴的正确使用

浅谈阿是穴的正确使用

也 有其 取 穴 的 特 殊 体 位 。如 落 枕 患 者 自然 端 坐 时 不 痛 或 微
痛 ,头 左 转 时 疼 痛 加 剧 ,则 应 在 左 转 头 位 取 穴 ;肩 周 炎 患
者 前臂 自然 下 垂 时 不 痛 或 微 痛 , 上 举 或 背 伸 时 疼 痛 加 剧 ,
则 应 在 上举 和 背 伸 位 取 穴 ;急 性腰 扭 伤 患 者 在 活 动 腰 部 时

4 8・
湖 北 中 医 杂 志
20 0 8年 第 3 第 l O卷 2期
浅谈阿是穴 的正确使用
龙振 寅 ,沈 海 霞
( 湖北 省赤壁 市 中医院 ,湖北 赤壁 4 7 0 ) 3 3 0
关键 词 :针 刺 ;阿是 穴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25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0 ( 0 8 1 0 4 0 0— 7 4 2 0 ) 2— 0 8一O 1
那 么应 如何 正 确 使 用 阿 是 穴 呢 ?笔 者 认 为 应 注 意 以 下
几个方面 :
第 一 ,要 选 取 正 确 的体 位 。《 幽赋 》 云 : “ 抵 取 穴 标 大 之法 ,必 有 分 寸 … …或 伸 屈 而 得 之 ,或 平 直 而 安定 。 说 明 ”
不 同 的腧 穴 需要 不 同 的体 位 才 能 准 确 取 得 。 如 十 四 正 经 腧 穴 中取 养 老 ,需 掌 心 向胸 ;取 肩 髑 需 外 展 上 臂 平 肩 ;取 后 溪需 自然 半 握 拳 。 同 理 ,作 为 三 大 类 腧 穴 之 一 的 阿 是 穴 ,
点 往 往 压 痛不 明显 ,需 根 据 患 者 主 观 痛 点 所 在 部 位 的 解 剖 结 构 来 分 析损 伤 点 ( 即压 痛 点 ) ,来 选 准 阿是 穴 。

阿是穴的狭义与广义之分

阿是穴的狭义与广义之分
参考文献
[] 董保强, 1 李春 日, 云, 从经筋治痛 谈经络起源( ]中 黄风 等. J.
国针灸, 0 1 1 () 7卜7 2 1 , 8 : 1 1 . 3 3
输 ” 外 , 者 穴位 分布 同 《 金要 方》 之 余 千 。取 穴之 时
J 乃 b 啪 。
如 ,2 5o 2 眦2 . Ⅳ J
历 史 即 为实 证 : 《 帝 内经》 晋 代 的 《 灸 甲 乙 从 黄 , 针 经》 北 宋 的 《 人腧 穴 针灸 图经》 明代 的 《 灸大 , 铜 , 针 成》 一直 到清 代 的 《 灸 逢 源》 部 分 阿 是 穴逐 渐 , 针 , 被定名、 位、 定 归经 而 成 为经 穴 或 奇 穴 , 因此 经 穴
的数 量逐渐 增加 。现今 的经 穴就 是之前 的阿 是穴 ,
而现 在 的阿是穴 也会 成为 将来 的经穴 。因此 , 笔者 认 为完 全 可 以将 经 穴和 奇 穴视 为广 义 范 围上 的阿
是穴 。
并不 循经 , 要符 合 阿 是之法 按 诊 阳性 , 是经 穴 只 虽 或奇 穴亦 可视 为 阿是 穴 。如 《 问・ 空 论 篇》 : 素 骨 云
能移输, 以病居痛处为输 。故日, 遂 筋者无阴无 阳 无 左 无右 以候 痛也 。 ” 由此 可 见 , 以痛 为输 ” “ 的本 意 已经 明 了, 的 指 是“ 邪 入 腠 袭 筋 为病 , 能 移 输 , 以病 居 痛 处 外 不 遂
己 广义阿是穴 早 在 《 帝 内经》时代 阿 是 之 法 已 有 临 床 运 黄 用 , 阿 是 穴 之 名 却 首 见 于 唐 代 孙 思 邀 《 金 要 然 千
“ 腰痛 不 可 以转摇 , 引阴卵 , 八 谬与 痛 上 ”“ 急 刺 , 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是穴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
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
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目录

1基本简介
中医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
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应点(有酸、麻、胀、痛、重或斑点、色变、硬变、
肿胀等反应)作为穴位的一类腧穴。

阿是穴的含义是由《内经》发展而来,但“阿是”这一名称首见于《千金要
方》。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所有的穴点都称阿是穴),又无固定位置(无论何处
的穴点均称阿是),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以病情论阿是,不是以阿是论病情),
但对病症的治疗有效(往往还有奇效)。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麻、
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当疾病发生的时
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
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
穴现象即消失。可见阿是穴不是固定的、专一的穴位。阿是穴与“以痛为输”的
含义不尽相同。“以痛为输”出于《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输,燔针劫刺”,
主要是针对经筋病的选穴及刺灸方法而言的。病变部位是经筋,主要临床表现是
疼痛。而阿是穴是以“快”、“痛”等多种综合感觉来确定穴位的。《内经》中
多次提到穴位处的不同感觉,如《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
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说:“循
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骨空论》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这些都
是阿是现象,归属于阿是穴的范围。阿是穴的内涵远比“以痛为输”要丰富,所
以不应以“以痛为输”来代替“阿是穴”。

2两个说法
阿是穴的存在有两个讲法:
相传在古时有中医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某
处,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缓。医者於是在该处周围摸索,病者呼喊“啊... 是这里,
是这里了。”医者加以针灸,果然使病程转好。於是把这一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
“阿是穴”。 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
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
验,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说,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
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
是穴”。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
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
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在临床
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3基本性能
1.1 反应病候
在疾病的情况下,人的体表出现阿是穴,它具有反应疾病的性能。肌肉、筋
骨、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在人体相关的部位反应出阿是穴。如:颈椎病,在病变
的棘突水平两侧;肩周炎,在肩的周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突出椎间盘棘突水
平两侧;腰椎横突症,在腰椎病变的横突附近;人体某部损伤,在伤的局部;肝
病,在肝区;脾大腹胀,在左肋下;肾病,在背部肾区等部位均可出现阿是穴。
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

1.2 反应物的聚结处
阿是穴不但反应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出现条、扁平、圆形、椭圆、条
索等形状反应物;腰椎病,在两髂骨上缘痛点出现圆状、椭圆状反应物;足痛不
履地,在足弓内侧痛点出现条状反应物;风湿性关节炎,在膝周围疼点出现条状
反应物;胃痛,在腹部痛点皮下出现条状反应物;肠痛,在小腹痛点皮下出现椭
圆或条状反应物等。这些反应物随病的发展而结聚。具有反应病的轻重和病程长
短的性能。临床观察:病程越长反应物越大。临时出现的病症只有痛点而无反应
物。凡有反应物的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1.3 随病消长
在人体任何部位都、可出现阿是穴。有的不在经,不在穴;有的在经,在穴。
平时人体无病不存在阿是穴,只有某部发生病变前提下才会显示出来的临时性腧
穴,在体表反应出疼痛及反应物。一旦产生阿是穴;在位置上就不会转移。随病
产生,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如:病轻反应小,病重反应大,病程长反应重,病程
短反应轻。治疗过程中疾病好转,阿是穴疼痛缓解;疾病未好转,阿是穴疼痛无
改善;疾病治愈,阿是穴疼痛消失。
1.4 主治疾病
阿是穴主治与之相关的疾病。早在《内经》就指出“以痛为输”,告戒医者
疼痛的点就是穴位。它即能反应疾病,也能治疗疾病。《千金方》说:“人有病
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玉龙歌》中说:“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
临时要度量。”取阿是穴一般以治疗各种局部性痛症为主,还可以治疗躯体病、
脏腑病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病症。只要诊断正确,手法适当,往往收到立竽见
影之功效。如:颈项痛,阿是穴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在此施拨揉手法,当阿是穴
缓解后,颈项痛治愈;岔气呼吸疼痛,阿是穴在胁肋,施用点拨手法使疼痛、岔
气消失;胃痛,阿是穴在腹有条状反应物,按摩此部,疼痛消失,反应物软化,
胃痛治愈。

4临床运用
1 用于诊断疾病
医者利用阿是穴反应病候的特点,确诊病在脏、在腑、在经、在络以及病情
的轻重。所以按摩与针灸都是须进行循经触诊。寻找疾病反应的阿是穴。根据希
人的反应和经脉循行,在病变的周围、受累的部位、放散的范围、传导痛与麻的
沿线、功能障碍的肢体、病变经脉的远近端、患者反应筋短或筋痛等部位施以按、
压、拨手法检查。当患者反应疼痛或医者手指感到皮下有结节,此处为阿是穴。
即为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医者再结合其它诊查,判定疾病。阿是穴在疾病诊断
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在足三里下1~2寸间有明显压痛,结合临床右下腹部
疼痛等体征,有助于阑尾炎的诊断。

2 用于治疗疾病
阿是穴是由于病理反射及病变部位的经脉气血不通而致。循经按摩是医者将
力作用在体表经络上,通过经络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阿是穴在经、在穴、
在络、在筋、在肉,都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按摩者要想疏通经
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首要是按摩阿是穴。如感冒头痛在头和
颈项部;背腰痛而不能弯屈在背腰部;下肢痛在下肢部;患者感到筋短并疼痛等
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重点施术。在治疗过程中,阿是穴可作主治穴,也可以与其
它穴相配,但按摩者应该把阿是穴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3 用于疗效判定
人体只有在疾病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阿是穴,这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
的出现反应某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就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
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尤其在按摩治疗外科病症时,可以证明这一点。如踝关
节软组织扭伤出现阿是穴,按摩观察:当阿是穴疼痛减轻,软组织扭伤缓解,腰
椎关节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现阿是穴,经过按摩阿是穴疼痛消失,病就治愈。
所以笔者在按摩治疗疾病过程中,把阿是穴存在与消失做为疗效判定的标准之
一,根据消失程度评定疗效优劣。

5取穴方法
1 循经取穴
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沿经脉逆顺方向推压、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
脏腑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脉线上寻找到痛点和阳性反应物;沿经筋循行逆或须
方向进行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经筋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筋部位寻找疼
痛和痉挛部位;循皮部用掌或鱼际部进行推擦,根据病变部位和皮部的划分与经
脉的关系,在相应的皮部寻找痛点和阳性反应物。这些痛点和反应物就是阿是穴。

2 反应区内取穴
医者根据患者感觉到的某部疼痛范围进行触摸。如:头顶部痛,腹部痛,项
部痛腰痛,臀痛,腿痛等身体的局部区域,具体哪一点;是否具备阿是穴,患者
不清楚,但给医者一个范围。在患者反应的区域进行触摸寻找阿是穴。

3 腧穴取穴
根据穴位具有反应病候的功能。用手触压与病相关的穴位取阿是穴。如:肾
病触压肾俞穴,有条状或扁于状反应物和疼痛感;不思饮食,腹胀,上逆,胃痛,
触压胃俞穴:有条素状结节和轻痛感;人体皮肉、筋骨病变,在相关穴上反应出
来。如颈椎病,触压风池、天柱、肩井、百劳等穴位有扁千、圆形,条状等反应
物和疼痛感。另外跌、扑、损伤岔气等在相应穴位也有反应。如岔气,触压胁堂
穴有条状反应物和痛感。上述触及到的反应有些在经穴或经外奇穴,与阿是穴重
合,这些穴位也应该临时视作阿是穴。因为这些穴位不一定是辨证选穴中所考虑
到的腧穴,如果视为阿是穴,就是按摩治疗的重点穴位。

4 阿是穴在按摩中的重要性
阿是穴与经穴、经外奇穴不同。产生是由于疾病的反应,病变的结果。特点
是临时穴位,主要反应疼痛和反应物;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病的消失存在而消失
存在;可与经穴、经外奇穴重合;是按摩治病首选穴。阿是穴是按摩治疗疾病诊
断的依据、施术的重点部位、疗效判定的主要标准之一。按摩阿是穴可以提高疗
效。因此按摩治疗疾病离不开阿是穴。

但有几个情况例外:属于长疖子、化脓的、有血瘤的症状千万不要按压,这
里所说的按压多是针对神经性疼痛。所以,病人最好能在医生的帮助下,确认一
下自己的疼痛类型,然后再按压。有的人在运动后会肌肉酸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