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初探

内容重复 、 重点 不明确 , 特别实 用 的知识往往 得不 到加强 。 教 材 及相关 知识 点陈 旧 , ② 随着 新技术 、 新设 备 的不 断应 用 , 建 筑工程 出现和 应用 的施 工技 术 已远远 超 过 了原 课程 和教 材 中 的 内容 , 在 不能 适 应社 会 的
需求。 教学方法落后 , ③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环节具有涉及知识面广 、 工程方法多、 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 , 而 学生接触 施工现 场的机 会有 限 , 缺乏 必要 的现场 经验 , 学 习效 果往 往欠佳 , 利于 人才 的培 养 。④ 教学 故 不
第1 0卷 第 1 期 2 010 年 3月
南通纺 织职 业技术 学院 学报 ( 合版 ) 综
J u a fNa tn e t eVo ain l c n lg le e o r lo n o gT xi cto a h oo yColg n l Te
Vo .0. . 11 No 1
研 建筑 施 工企 业 , 主要 是 中南房 地产 公 司 、 江苏 中房建 设 投 资管 理 咨 询 有 限公 司 、 通 大达 置 业 有 限公 南
司、 南通鹏 欣集 团 等大型 建筑 企业 , 了解 学生 在建筑 工程 测 量方面 的主 要就 业 岗位 、 型 工作过 程 与具体 典
收 稿 日期 :2 o — 9 0 o90— 7 作 者简 介 :袁东 进 (90 , , 苏 通 州 人 , 通纺 织 职 业 技 术学 院建 工 系 讲 师 , 究 方 向为 土 木 工 程 。 18 一) 应使 学生获 得 以上能 力 , 我 以实现 与工作 实 际零距 离的对 接 。这就 要求教 学在 课 程开发 上应 以情境性 原则 为主 , 学过程 应是经 验 的形 成过 程和策 略 的构建过 程 ” 教 。
工程测量课程改革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我国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
为适应新时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对工程测量课程进行改革。
二、改革目标1. 突出工程测量学科特点,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测量人才。
2.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测量技能。
3.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改革内容(一)优化课程体系1. 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环节。
将工程测量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传授,实践教学注重工程测量技能的培养。
2. 融入新技术、新方法。
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设选修课程。
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需求,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如工程测量软件应用、测绘工程案例分析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测量技能。
通过现场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工程测量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引入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素质。
2. 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工程测量知识。
3. 建立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济、 人才 培养 和用 人 机制 相适 应 , 究 和建 立新 世 纪工 程 研 测量新 的教学 体 系 , 养 适 应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需 要 培
的综合 型人才 。本文 结 合我 校 情况 就 测量 教 学 中有 关 问 题 进行 了一 系列 改 革 , 提 出 了工 程 测 量 教 学 体 系 改 革 并 与创新 的思路 及办 法 。
工 程测 量课程 教学 面 临着 严 峻 的挑 战 。因 此 , 教 学 中 在
些先进 的理论 、 进 的 技术 也 逐渐 融 入 到整 个 测 量教 学 先 中 , 就 出现 了传统 的 内容与新 的理论 、 的技 术共存 的 这 新 状况。如果 完全 抛 弃传 统 的 方法 而 一 味追 求 新 的 理论 、
图 1 创 新性教学 体 系的构 建
Fi .1 Co t uci n ft nno to t a hi y t m g nsr to o he i va in e c ng s se
测量技 术与基 础知识 包括 测量 _ 概述 及测 绘科 学 [ = 作
现有教材 内容 包 括两 部 分 , 一部 分 为测 量 技 术 与 第 方法 , 主要 包括 绪论 、 准仪 及 水 准测 量 、 纬仪 及 角 度 水 经
测量 、 距离 测量 、 测量误 差 的基 本知识 、 小地 区控 制测 量 、
1 3 新 的理 论 、 的 技术 与 传 统 内容 的 问题 . 新
体现 当代 最新 的测 绘科 学 技 术 发 展 , 向 国家 水 利 及 土 面 木工 程建 设 主战 场 , 面分 析 社 会对 水 利 及 土 木 工 程 专 全 业人 才测 量能 力 的要求 , 以能力 培养 为本位 , 构筑 面 向 2 l 世纪 的课 程教学 内容新 体 系… 。 结合 我校情 况 , 重解 决 工 程 测 量 教 学 中存 在 的几 着
基于信息化测绘的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金红艳

基于信息化测绘的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金红艳发表时间:2018-04-08T10:37:56.097Z 来源:《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作者:金红艳[导读] 本文分别从测量教学内容、测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改革、测量实训基地建设、测量技能校赛体制和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对中职院校建设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金红艳浙江省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结合信息化测绘应用前景及本校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现状,本文分别从测量教学内容、测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改革、测量实训基地建设、测量技能校赛体制和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对中职院校建设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测量实验,教学改革,测量实习实训,校本教材0引言随着各种高精密测量仪器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成为当前测量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测绘是一项集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测绘技术。
该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建筑工程测量、线型工程测量、管线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中均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广应用。
1现状中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测量工技能培养要求,但在实际培养环节,教学内容上主要是经纬仪、水准仪、光学对中器等传统测量仪器的教学,信息化数字测绘应用教学内容尚未覆盖,实习实训仅以控制测量进行训练,而变形观测、路线测量等应用广泛的测绘应用方面的知识未进行讲授。
对于建筑装饰技术、建筑施工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五年一贯制这三个方向的测量教学内容上同质化严重,未进行分方向的多样化培养,在教学和考核上重点强调内业计算,测量实践教学所分配学时数与考核环节均相对薄弱。
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仍以课堂教授为主,未重视测量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训环节由于每组人数较多,导致真正掌握测量仪器操作能力的学生仅为少数。
谈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

所 占 比例 过 低 , 教 师 的 总 体 专 业 实 践 素 质 与指 导 实 训 环 节 的 能 力 有 待 提 高 :4 ()
校 外 实 训 基 地 的 建设 和 利 用 不 够 .学 生 实 践 技 能 的 培养 与行 业 ( 业 )要 求 脱 职 轨 .导 致 学 生 职 业 素 质 的 培 养 滞 后 ; 5 () 课 程 考 核 方 式 单 ~ . 式 过 于 僵 化 . 能 形 不
术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但 目前 在 高 职 院 校
进 课 程整 体 教学 质 量 的提 高
以职 业 (岗位 ) 需 能 力 为 导 向 . 所 创 新 课
专 业 技 术 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中 .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题 极 大地 制 约 了 课 程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 1 教学 大纲 的 制 定 缺 乏 足 够 的论 ()
能 力 培 养 、 践 教 学 环 节 建 设 、 资 水 平 实 师
提 高 、 外 实训 基 地 利 用及 考 核 方式 优 化 校 等 方 面人 手 进 行 大力 改 革 . 而 有效 地 促 从
论 基 础 的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人 才 .学 生 在 校 学 习 期 间 . 论 知 识 以够 用 为 度 . 重 技 理 注
全 方 位 地 对 学 生 的技 能 水 平 进 行 评 估 .
大 大 降 低 了学 习 的积 极 性 以 上存 在 的 问 题 .归 根 到 底 是 由于 学 校 在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中 培 养 目标 与 社 会
职 教 育 教 学 的 核 心 问 题 高 职 教 育 的 人
才 培 养 规 格 决 定 了 高 职 课 程 应 具 备 以 下 特 征 : 出 知识 的 实 用性 , 出 职 业 的 针 突 突 对 性 . 出课 程 目标 的 多样 性 . 出课 程 突 突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动降低 到 了最 低限度 , 习效 果差 , 利 于调动他 们 实 不
的积极性 , 养他们 的实践能 力. 培
13 忽视 学生 综合素 质教育 .
传统 教学 中的某 些 不适 应 及 缺 陷也 逐 步显 现 出来 ,
摘
要: 工程 测 量 是 一 门 实践 性很 强 的课 程 , 据 工 程 测量 新 技 术 的发 展 和 市场 对人 才 的 需 求 , 文提 出 了优 化 实验 内容 , 根 该 加
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 采取开放式实验和 网络教育的新方 法, 系统地 总结 了工程测量 实践教 学在教 学组织 、 学内容、 学方 教 教
法 及教 学过 程 等 方 面进 行 改革 的 经 验. 关 键 词 : 程 测量 ; 工 实践 教 学 ; 学改 革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号 :0 8— 9 4 2 1 )0—08 0 G4 A 10 7 7 (0 0 1 0 4— 4
收 稿 日期 :00一 6—2 21 O 5
这迫切 要 求 我 们 重 新 认 识 和 改 革工 程 测 量实 践 教
学, 以满 足生产 的需 要.
重视 职 业 技 能 的培 养 , 视学 生 安 全 、 体 主 忽 集 义 、 学态 度和 劳动观念 等综 合素质 教育. 科
14 全站仪 、 P . G S等 高新仪器缺 乏
1 工 程 测 量 实 践 教学 现 状 与 不 足
1 5 测 量 实 习场 地 不 规 范 .
番 功夫 , 取 了一定措 施. 采 但是 在这方 面工 作取得
进展 , 有所起 色 的同时 , 们应该 看到存 在 的危机 与 我 不足 . 体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面 : 具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问和 课 后 作 业 中 , 后 根 据 课 堂 提 问 的 情 然 况 和 作 业 批 改 的 情 况 , 学 生 进 行综 合 评 给 价 , 计 入 到学 生 的 平 时成 绩 。2 增加 工程 并 () 测 量 实践 的 内 容 , 传 统 的 课 内 实验 改 变 把 为 实 训 活 动 , 不 同的 实 训 活 动 , 对 制定 不 同 的评 分标 准 , 计 入 学 生的 平 时 成绩 。3根 并 ()
工作 的原 理 、 法和 程 序 。 而 要 以 教学 模 方 因 式的改革为重点, 实现 教 学 目标 , 从而 提 高 学 生 的 应 用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于 教 学 模 对 式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 : () 讨论式 、 1把 启发 式 以 及 现 场 模 拟 方 式 的 教 学 方 法 运 用 到 平 时 的课 堂 之 中 ,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难 易 程 度 的 不 同 采 用 回 答 问
处 1在工程测量教学 中培养学生应用能 老 师 采 用 一 些 灵 活 多变 的 教 学 方 法 , 理 以 更 全 面 的掌 握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程 度 。 好 重 点 的 传统 内 容 与 新 技 术 之 间的 关 系 , ( ) 后 的 练 习题 最 好 能在 课 堂 让学 生 自 己 2课 力和 创 新能 力的 , 票性 必
[】郑 秀 梅 , 晓 丹 , 丽 燕 . 土 木 工 程 测 1 刘 付 “ 量 ” 学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应 用 【】 中 国 电 教 J. 力教 育 , 0 0 1 : 4 ~1 5 2 1 ()1 3 4 . 加 学 生 浓 厚 的 学 习兴 趣 和 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 1对课 后 习题 中有 数 据 的 可 进行 按 学 这 欲 望 等 等 , 学 生 能 自 己把 被 动 的 学 习过 生 学 号 进 行 修 改 后 再 布 置 给 学 生 去 做 , 使 还 程转化 为主动学 习, 同时 还 需 要 课 堂 上 的 样 可 以 很 好 的 避 免学 生 之 间 的 抄 袭 , 可
工程测量课程内容改革和优化的分析与探讨

测 量课 程 的学 习 , 应使 学 生掌 握 测量 学 的基 础知 识 、 本 基
全 站仪 、P 等 内容 逐步 补 充 到教 材之 中 , GS 而传 统 的测 量 技术, 如钢 尺量 距 、 学 经 纬仪 、 形 图 的 传 统测 绘 方 法 光 地
等 内容 在教材 中仍 占有一 定 的地 位 。在 工程 应用 测 量部
言
1 现 状 分 析
工程 测量课 程包 含 两 部 分 内容 : 是 测 量技 术 与 方 一 法 , 是工 程应用 测量 。随着 测绘 技 术 的高 速发 展 , 二
工 程测 量是 我校水 利 及 上 小 程 类 本科 业 学生 的 必修课 和 主干 课 , 课 程 有 着 较 强 实 践 性 通 过 对 T 程 该
第3 5卷 第 2期
2 1 年 2 月 02
测 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EO ̄ATI I CS & S PATI l AL NFORMATl ON ECHNOLOGY T
Vo . 135, . No 2 Fe b..2 2 01
工 程 测 量 课 程 内容 改 革 和 优 化 的 分 析 与 探 讨
中图分类号 : 4 0 T 2 G 2 ;B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7 56 (0 2 0 0 2 — 2 1 2— 87 2 1 )2— 0 5 0 6
An l ss a d Dic s i n o h a h n f r n tm i a i n a y i n s u so n t e Te c i g Re o m a d Op i z to o h g n e i g S r e ur e f t e En i e r n u v y Co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站仪 等先 进 的仪器 配备 很少 ,有 的 学校甚 至 都
没有 。这 样 在实验 课上 就 出现 一部 分学 生摸 不 到
仪 器 、用 不 到新仪 器 的现象 ,重重 的 打击学 生 学 习测 量仪 器 的热情 同时 ,学 校里 没有 固定 的测 量实 习场 地 ,都是 教师 在校 园里 随便 指 一个 地方 让学 生做 实验 ,校 园里 地形 通常 比较 简单 ,没有
背景 ,知识 结 构也 是较 为单 一 、薄 弱 ,相关 知识
天 的家 庭教 育 对学 生 的厌 学有 一 定 的影 响 , 目前 的 中职 学生 8 %以上 来 自农 村及 破 碎 家 庭 子 女 , 0 农村 家庭 对 教育 从小 就 不够 重 视 ,学 习基 础水 平
较低 ;单 亲 家庭 ,对 孩子 身 心造 成 极大 伤 害 ,使
不被 开除 ,能拿到 毕 业证 ,我 就 能就 业 ,从 而 学 生 产 生 了在校 期 间学 习无 用论 的想法 。其 次 ,今
现今 大部 分学 校都 招 聘 了很多 应届 的优 秀 毕
业生 来从 事测 量教 学工 作 ,他们 中的 大多数 专业
知识 扎 实 ,但 是缺 乏必 要 的实践 经 验 和工程 实 践
前 青
文 献标 识 码 :A
的测 量仪 器设 备落 后而 且数 量有 限 ,在 近年 国家 重视及 大 力发展 中职教育 的情况 下 .很难 满足 实 际需 要 ,而且 现 行 的 电子 水 准仪 、 电子经 纬 仪 、
工 程测 量课 程 最大 的特点 是 实践 性 强 、理论
与 实践 相结 合 .涉 及多 种 测绘 仪器 、测量 理 论 和 工 程 实 践 知识 。在 测 量新 技 术 大 力 发 展 的 今 天 , 对工 程 测量课 程 的教 学 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传统 的
方法 ,树立 “ 以学 生 为 中 心 ” 的教学 新 理 念 .锻 炼 学 生 们 的独立 思 考 能力 ,引 导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现行 教 材 内容 陈 旧 ,存 在 重 理论 轻 实践 的 问 题 ,对 于 新仪 器 、新 技术 的知 识 只是 轻 描淡 写地
介 绍 ,很 难 适 应 当 今 测 绘 形 式 发 展 的 需 要 。 学 校
21 多样 化 的教 学方法 。充分调 动 学生的积 极性 . ( )采用 启发 式教 学法 。 1 我们要 在课 上 打破 以往 的教 师一 言 堂的 教学
A p . 2 0 1 r 1
文 章 编 号 :1 0 — 8 2 2 1 )2 0 4 0 0 8 3 1 ( 0 10 — 6 — 2
《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初探
武 丹 宫 建
( . 阳 交 通技 术 学校 ,辽 宁 沈 阳 1 0 2 ,2 沈 阳市 政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辽 宁 沈 阳 1 0 2 ) 1沈 10 6 . 1 0 1
以做 到 全面掌 握新 知识 的新技术 ,因而也无 法 从 容应 对新 的挑 战 ,这些 都不 能适 应 测量 新技 术 发 展背 景下 的教学 需要 。
2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讨
过分 溺爱 与 庇护 。对 孩子 的学 习不 管不 问 等 ,从
而让学 生 对学 习失 去兴趣 。 1 . 教 学 中 重 理 论 轻 实 践 2
摘 要 本 文 分析 了 中职 学校 《 程 测 量 》 教 学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针 对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成 绩 工 评 定 的改 革 进 行 初 步 探 索 ,提 出改 苹 考试 考 核 方案 ,重视 实验 教 学 。 关 键 词 工 程 测 量 ; 中职 教 学 ;教 学改 革 ;探 讨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72
第1卷 期 3 第2
20 11 年 4月
辽 宁 省 交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通
J UR L OF LAON NG P O NA I I ROVI CI N AL
C0LL EGE OF C0M M UNI CATI ONS
Vo .1 . 1 3 No 2
明显 的高差 ,没 有 已知 的控 制点 .这 样教 师在 学 生 做 完 实 验 后 .很 难 检 核 学 生 测 量 数 据 的 正 确
现在 重 理论 的教学改 革非 常必 要 ,而且 意义 重大 。
1 目前教 学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11 中职 学生厌 学特 点 .
社 会环 境 的变 化 ,互 联 网 的迅速 发展 ,使得
中职学 生思 想 意识 、道 德水 准 、行 为 方式 都 发生
性 ,使 得实验 失去 了应有 的实 际意义 。
1 . 师 资 力 量 薄 弱 3
了重大 变化 。现 在 的学 生更 注重 自身需 要 和个 性 追 求 。 目前社 会 上存 在 就业 难 ,劳 动力 型 企业 用 人 要 求低 的 现象 。使 得学 生认 为 ,只要 我在 学 校
收 稿 日期 :2 1 — 1 1 0 10 — 4 作 者 简 介 :武 丹 (9 7 17 一
・
) ,女 , 辽 宁 鞍 山 人 ,讲 师 ,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道 路 桥 梁 教 学 。
6 ・ 4
第 2期
武丹 等 : 《 工程 测 量》 教学 改革 初 探
测 量 学 课 堂 教 学 内容 的 很 好 补 充 , 而 且 能 够 给 同
学 生 感 到 自卑 、 压 抑 ;还 有 家 庭 教 育 方 法 不 当 ,
面也不 够宽 泛 ,有些 甚 至从 未接 触过 现代 高 科技 的测量 设备 ,这 直接 影 响 了教学效 果 。另外 ,学
校 中还 存在 一些 中、老年 教师 也 因为 长期从 事 繁
重 的 的 日堂 教 学 工 作 ,与 社 会 联 系 渠 道 不 畅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