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打印。自考试题搜集

语言学概论.打印。自考试题搜集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一著名论断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布龙菲尔德2.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A.语音系统B.语汇系统C.语法系统D.语义系统3.下列辅音,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是()A.[p] B.[t]C.[m] D.[n]4.普通话“江”字读音所含音素的数量是()A.2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分属于同一语素的一组是()A.虎.口、马虎.B.白.菜、白.费C.花.费、菊花.D.土.改、黄土.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惯用语7.下列词语中,不能..看作离合词的是()A.登陆B.散步C.洗澡D.睡觉8.“词法”也称()A.形态学B.构词法C.造词法D.造句法9.汉语中不能..表示“定指”的语法手段是()A.谓语动词前的光杆名词B.前面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C.介词“把、被”后的名词D.前面加上数量词的名词lO.英语“Mary writed a letter”中动词的词形变化有错误,正确形式应该采用()A.附加形式B.屈折形式C.异根形式D.零形式11.“团结”和“勾结”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1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A.本义B.基本义C.派生义D.引申义13.下列关于反义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可以构成反义词B.附加色彩上的褒贬对立可以构成反义词C.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D.不同语言的词之间可以构成反义词14.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A.语系B.语支C.语群D.语族15.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B.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C.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D.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16.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A.音译词B.仿译词C.意译词D.半音译半意译词17.发散思维(外思维)活动不包括...()A.记忆B.情感C.意志D.美感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B.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C.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和内脏功能D.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语教学特点的是()A.基础性B.交叉性C.多元性D.典型性20.下列信息处理研究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是()A.汉字编码和输入B.语料标注和检索C.文本自动校对D.机器自动翻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词语的音节结构类型属于闭音节的有()A.天[t‘ian55] B.鸡[t i55]C.ball[b:l] D.shape[eip]E.fee[fi:]22.下列词语中,属于派生词的有()A.老人B.老调C.老酒D.老婆E.老鼠23.词的理性意义包括()A.通俗意义B.科学意义C.语气意义D.语境意义E.关系意义24.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稳固和发展都是语言必须具备的属性B.语言的演变发展不能采用突变的方式C.语言在不同地域的演变速度基本一致D.语汇的迅速发展会立即引起语音演变E.语法规则因地位重要而不易发生演变25.属于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阶段”的几个阶段是()A.咿呀学语阶段B.单词阶段C.双词阶段D.简单句阶段E.复杂句阶段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语言相关论的基本观点是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思维是两个系统D、语言思维与大脑相关2.下面各项中属于标准元音的是A、[e]B、[y]C、[w]D、[c]3.年画中常常画鱼和莲花,寄寓的意思是A、喜庆有余B、年年有余C、连年有余D、岁岁有余4.正常情况下人出生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A、语言记忆机制B、语言获得机制C、语言学习机制D、语言创造机制5.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A、哈里斯B、王尔德C、霍凯特D、布龙菲尔德6.人的大脑左半球前部受伤,患者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是A、听不懂人说话B、只能说长句C、基本上不能说话D、不能理解人的表情7.《论语•颜渊篇》:“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明在古人心目中,政治家的特点是A、品行端正B、相貌端正C、出身高贵D、居所方正8.儿童最初的语言阶段叫A、非自控阶段B、咿呀学语阶段C、单词句阶段D、双词句阶段9.下面各项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的是A、维吾尔语B、藏语C、满语D、蒙语10.“我妹妹爱打乒乓球”的正确组合方式是A、(((我+妹妹)+爱)+(打乒乓球))B、((我+妹妹)+((爱+打)+乒乓球))C、((我+(妹妹+爱))+(打+乒乓球))D、((我+妹妹)+(爱+(打+乒乓球)))1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方言B、北方方言C、雅言D、通语1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代表有人家的炊烟B、象征风雨将至的乌云C、月晕而风D、表示禁止通行的红灯13.一种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语言融合B、语言对转C、双语现象D、转用现象14.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A、大学B、名学C、玄学D、小学15.机器翻译要确定“I am going to the bank”的意思是“我要去银行”而不是“我要去河边”,必须达到A、语汇平面翻译B、句法平面翻译C、语义平面酿译D、语境平面翻译16.下面各项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是A、能把书借给我吗?B、我宣布红方获胜!C、我向你道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可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并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人脑语言本事的研究成果2.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答案:D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3. 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

A.老刘没有孩子B.老刘仅有三个孩子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D.老刘有孩子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答案:BCD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

D为衍推义,BC为隐含义。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4.下头各对词语中,能表此刻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

A.小孩-苹果[由整理]B.大-小C.红-红色D.写-在E.好-衣服答案:ABD解析:能表此刻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的是词类。

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词类5.下头各项中属于词的有。

A.吃败仗B.转基因C.幼儿园D.小女儿E.玩游戏答案:BCD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

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语汇概说什么是语汇6.医生安慰重病人说:没什么大问题,好好回家休养明显违反了。

A.赞誉准则B.慷慨准则C.相关准则D.一致准则E.质量准则答案:CE解析: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损害,遵守礼貌原则,医生被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相关原则和质量准则。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7.下头各项属汉字字体演变不一样阶段的有。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E.繁体答案:ABCD解析: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几个不一样字体的演变。

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C 3.D 4.C 5.A 6.B 7.B 8.C 9.A 10.D 11.D 12.C 13.B 14.A 15.A 16.B 17.A 18.D 19.D 20.C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其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22.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叫双语现象。

23.负迁移: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语言规则不符合第二语言的规则,从而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

24.大脑单侧化现象: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完全对称,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不同,左半球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右半球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这种言语行为符合会话准则中的礼貌原则,这是出于相互尊重的需要(3分)。

具体来说体现出赞誉,即会话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对方,甚至可以不完全符合事实(4分)。

26.“裏”“後”“發”使用错误,当分别为“里”“后”“髪”。

找出1个问题1分(共3分),正确分析4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标[piɑu55](2分),包含的音素分别是[p][i][ɑ][u](8分)。

28.基本词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1分),其特点是:第一,稳固性,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3分);第二,普遍性,表示最常见的事物现象和人们交际最需要的基本概念(3分);第三,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或核心语素(3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 页(共2 页)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历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2005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D 2.C 3.B 4.B 5.B 6。

D7.A 8.C 9.C 10.A 11.D 12。

A13.D 14.C 15.B 16.D 17.A 18。

B19.C 20.B 21.A 22.C 23.C 24。

B25.C 26.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A D E 28.A B C E 29.A D E 30.A C E 31。

A 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出hn sh)(电视)可以切分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33.(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作“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5.(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储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作“语言获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 B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C)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D)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D )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C )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D )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 )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C )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D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 B )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 D )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B )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 )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 B )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 B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 B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 D )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 B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C)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D)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D )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C )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D )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 )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C )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D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 B )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 D )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B )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 )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 B )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 B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 B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 D )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6.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A.[y,æ] B.[a,Λ]C.[u,ε] D.[Aα,]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k,η] B.[m, n]C.[n, η] D.[k,p]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æn],但“面包”却读作[miæmpα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1()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A.丹麦挪威法兰西B.沙拉咖啡麦当劳C.卡车啤酒立邦漆D.香波克隆好莱坞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A.词语搭配问题B.意义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句法结构问题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17.“汽车”和“卡车”是()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2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A.笔画B.字符C.偏旁D.部首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词语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A.语音能力B.语汇能力C.语法能力D.语义能力24.“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 L. 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A.思维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思维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2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A.文字编码B.语音识别C.文本检索D.机器翻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B.唇齿音C.正齿音D.双唇音正确答案:D2.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B.语法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正确答案:A解析:单词句阶段,幼儿的发音能力还比较弱,或者说能发出的音节还不多,因此说出的词都比较简单,还常常把复杂的词加以缩简。

但不管完整的单词还是不完整的单词,这个阶段幼儿说出的单词实际都相当于一个句子,或者说这种句子是由一个单词构成的,因此这时的儿童语言就叫作“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

3.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B.妈妈C.声声D.人人正确答案:B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B.秦始皇C.汉武帝D.唐玄宗正确答案:B5.“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B.顶真句C.对偶句D.回环句正确答案:A解析:顶真句就是在句子和句子之间,用前一句末尾的词语或语言片段作为后一句的开头,即首尾叠用或重复。

对偶句是一种整句句式,严格的对偶句多用在对联和诗词中,在形式上对偶句要求: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词义对称、没有重字、平仄协调等。

回环句就是前后句子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只不过颠倒了位置。

6.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B.语言转用C.克里奥尔D.双语现象正确答案:B解析: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男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替换”。

语言转用不是指两种语言互相渗透,互相融入,最后混合成一种新的语言,而是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

7.“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成立”和“建立”都具有“开始存在”的意义,但“成立”侧重于组织、机构等的出现;“建立”还可以适用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政权、伟业等,二者理性意义存在差别。

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试题(真题)

B.蹉跎
C.踉跄
D.踩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小学22.亲属语言来自23.语言相关论24.拟物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分析下面句子哪些是表达直接言语行为的,哪些是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
①我劝你晚上不要出门。
②你能不能不说了?
③你又熬夜了啊!
14.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完备的字典的是
A.《释名》
B.《切韵》
C.《尔雅》
D.《说文解字》
15. 一般认为大脑单侧化的临界期最迟是
A.4-5岁
B.6-8岁
C. 9-11岁
D. 12-13岁
16. “客人来了!”这句话中的“客人”是
A.定指的
B.不定指的
C.无指的
D.任指的
17.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
全国 202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
试题课程代码00541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语言获得的非自控阶段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的
A.前3个月小
B.前6个月
C.前12个月
D.前18个月
2. 下面各项中属于擦音的是
A.[p]
B. [y]
C. [x]
D. [ts]
3.商代称母亲同辈的妯娌为“诸母",反映了远古社会的
A.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2.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 A.功能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认知语言学 D.结构语言学 3.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 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 C.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 D. 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是( )

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6.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 ) A.偷袭 赠送 B.买卖 肤浅 C.老人 初五 D.蔬菜 电器 7.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 ) A.爸爸 星星 娃娃 B.听听 个个 次次 C.~乎乎 ~甸甸 ~兮兮 D.姥姥 狒狒 蝈蝈 8.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 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 9.英语名词lab(实验室)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 A.直接成词 B.变形成词 C.变性成词 D.逆序成词 10.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 A.附加 B.屈折 C.异根 D.零形式 11.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 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D.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 12.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正词组 B.动补词组 C.动宾词组 D.向心词组 13.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型类是主谓句 B.句式类是把字句 C.功能类是陈述句 D.繁简类是单句 14.“年龄”和“岁数”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 A.感情色彩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 ) 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 C.语素文字 D.意音文字 16.在下面的几种古老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 A.腓尼基文字 B.苏美尔文字 C.中国的甲骨文 D.古埃及文字 17.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 ) A.语法规则 B.音位系统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8.下列各项中,不是语言统一途径的一项是( ) A.共同语的推广 B.语言成分的借用 C.语言的转用 D.非克里奥耳化 19.亲属语言的“亲属”是指( ) A.历史同源 B.地域接近 C.结构相似 D.类型相同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是( ) A.土语 B.隐语 C.行话 D.黑话 21.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 ) A.感性思维活动 B.抽象思维活动 C.发散思维活动 D.形象思维活动 22.关于儿童进入“复杂句阶段”的表现形式,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B.能够谈论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 C.能够区别句子的同义和歧义现象 D.能掌握和成人基本相同的词汇量 23.提出语言获得“天赋说”的科学家是( ) A.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 B.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 C.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 24.《辞源》属于( ) A.语文词典 B.百科词典 C.资料词典 D.专用词典 25.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 A.二者都主要靠“学习” B.二者都主要靠“获得” C.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 D.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26.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是指( ) A.外语学习中的初期阶段 B.外语学习中的中间阶段 C.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 D.较高水平的中介语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下列关于音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音节的划分不受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 B.音节是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C.音节是听觉上最不容易分辨的语音单位 D.一般的音节都以元音作为音节的核心 E.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 28.下列各项中,对“徘徊”一词归类正确的有( ) A.连绵词 B.单纯词 C.合成词 D.复合词 E.派生词 29.下列语言片段中,汉语名词“书”具有“有定”语法意义的有( ) A.动词前面的光杆名词:书看完了 B.动词后面的光杆名词:喜欢看书 C.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那书挺好 D.介词“把”后的名词:把书丢了 E.前面加数量词的名词:买一本书 30.下列关于句子语义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B.一个命题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C.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变元”构成 D.一个述谓结构的“谓词”只能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 E.一个述谓结构有多少变元是由变元的性质决定的 31.下列关于“语言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专指语音形式相同或者相似 B.对应出现于成批的词语之中 C.对应只存在于亲属语言之间 D.是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E.是语言谱系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发音部位 33.向心词组 34.音节文字 35.第二语言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37.举例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 38.简要说明语言和思维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0.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A)、动宾词组(B)和动补词组(C)。请每类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 A.研究讨论/讽刺挖苦 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 C.挖掘出来/搬运上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42.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200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 1 B 2 D 3 C 4 A 5 D 6 D 7 A 8 D 9 D 10 C 11 D 12 B 13 C 14 B 15 A 16A 17 C 18 B 19 A 20 A 21 B 22 D 23 B 24 A 25 D 26 C 二、多项选择题 27 AC 28 AB 29 ACD 30 DE 31 BDE 三、名词解释题 32. 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33. 向心词组是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的。例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木头房子”等于“房子”,“仔细看”等于“看”,就是向心词组。还有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等也是向心词组。 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两分,至少举出一种向心词组的例子的1分,说出三种以上向心词组的类型1分。 34. 音节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例如日文中的假名每一个字符代表一个确定的日语中的音节,而且同一个音节只由只有一个假名字符来表示,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得2分,举例正确得2分。 35. 第二语言教学指母语教学之外的外语教学,包括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教学。例如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 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得2分,举例正确得2分。 四、简答题 36(1)在相同的组合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2)词类就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类别。例如“散文”“小说”“诗歌”等名词都可以出现在“看”“写”等动词之后,可以相互替换,属于名词聚合类。 (3)在一个语言的音位系统内部,不同的音位可以凭借相同的组合关系和区

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680; t&597;&688;

&597; 三个音位都具有“舌面前”的特征,都可以跟齐齿呼,撮口

呼韵母组成音节,而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配合,它们自然形成聚合关系。 评分参考 (1)答出要点2分,(2)(3)举例正确各2分。 37. (1)汉语吸收外来词手段之一是纯粹音译,即直接借用外语词的音。例如“咖啡”。 (2)第二种手段是半音译半意译,即一半音译一半注释。例如“卡车”。 (3)第三种手段是音译兼意译,即虽然是音译,但能从汉语的意义获得跟外来词词义相关的某种提示。例如“基因”。 评分参考 (1)(2)(3)说明正确各得一分,举例正确各1分。 38. (1)功能上,虽然思维要用语言来体现,如概念要用词类来表达,判断,推理要用句子和复句来表达,但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且思维除了以语言作为工具外,还有其他物质载体;而语言除了作为思维的工具外,还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3)范畴上,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等,也不一一对应。虚词不表达任何概念。多义词可能是一个词对应多个概念,同义词可能是多个词对应一个概念。句子中的疑问句,祈使句也表达任何判断。 评分参考 (1)(2)答出要点个2分,举例正确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