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西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中药灌肠配合灸法治疗,灌肠隔天1次,艾灸每天1次,疗程14 d。
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肌酐、尿素氮均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慢性肾功能衰竭;灌肠;灸法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增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难题之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到后期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对于尚未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现代医学采取饮食指导、降压、降糖、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患者肾功能损伤往往呈现渐进性加重的过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RF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7~75岁,平均(56.25±2.51)岁。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6岁,平均(52.44±3.25)岁;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出标准纳入标准:(1)西医临床诊断符合K/DOQI指南[1]。
(2)血清肌酐133-707umol/L,尚未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患者。
(3)中医辨证:正虚为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邪实为湿浊或血瘀证。
(证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中药灌肠液联合肾衰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浊瘀内阻型疗效观察

地黄等组成,能消炎止痛,和祛腐生肌丹(煅石膏、炉甘石、红升丹、京丹、血竭、儿茶、黄柏、龙骨、冰片等)换药,能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内补黄芪汤辅以祛腐生肌丹和黄连消炎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1] 赵艳红.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3):100-100.[2] 王爱华,李雪,马亮亮,等.中药浸泡为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41(4):539-54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 张婉.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2):1597-1602.[5] 赵玉华,吴震,邵文年,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联合MEBT/MEBO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难愈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5):316-319.[6] 赵静静.对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进行治疗的下肢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74-175.[收稿日期]2020-05-21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末期,肾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
血液透析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措施[1]。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水肿”“癃闭”等范畴。
以脾肾亏虚浊瘀内阻型为主,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内阻为标,正虚邪实贯穿始终。
治宜益肾清利,通腑泄浊。
研究指出,中药可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肾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延缓肾纤维化[2]。
本研究用中药灌肠液联合肾衰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浊瘀内阻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78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5~69岁,平均(52.38±6.29)岁;病程1~7年,平均(3.79±1.06)年;CKD3期20例,CKD4期11例,CKD5期8例。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魏伟珍;李瑜欣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4(000)019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疗效及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适合行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49例,予以中药保留灌肠及系统护理,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变化。
[结果]经中药保留灌肠后,49例病人的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有效降低尿素氮、血肌酐,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总页数】2页(P2383-2384)
【作者】魏伟珍;李瑜欣
【作者单位】51036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51036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7
【相关文献】
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46例近期疗效观察 [J], 余翔;雷艳草
2.肾衰宁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J], 李向明
3.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J], 吕长鑫;李小伟;朱红柳;
付文涛;董艳新
4.应用腹膜透析液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J], 李宁;莫文娟
5.穴位敷贴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J], 叶钊;皮志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疗效观察作者:胡祥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
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均4周为1疗程。
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57.7%),且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77-02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
虽然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替代治疗,但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并存,加之心肺功能不全,又受到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目前中药在保护CRF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其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显示着一定优势。
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治疗CRF60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按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及分期标准[2]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确诊的CRF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0~72岁。
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12例;尿酸肾病3例,肿瘤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
对照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61~72岁。
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9例,尿酸肾病1例,肿瘤性肾病1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构成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给予低蛋白、低磷、高热卡饮食,每日摄取蛋白0.5~0.6 g/kg,每日供给热量14.6 kJ/kg,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20例,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其余60例纳入实验组,采用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及西医常规治疗,评价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磷四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康注射液;中药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
本病疗程长,治疗效果差。
我们从2016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中药灌肠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CRF80例,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按CRF的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2019年我科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且血肌酐(Scr)178-707umol/L的非透析患者80例,辨证为脾肾气虚,兼有湿浊、瘀血等。
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20例。
实验组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3±18.7)岁,平均病程(5.46±1.24)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5.5±18.3)岁,平均病程(5.42±1.38)年。
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2.1 一般治疗包括低盐(〈3g/d)、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高血压病者予以控制血压治疗(〈130/80mmHg),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高脂血症患者控制血脂等,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通过胃肠道、静脉给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中药和西药。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SUA)、血清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等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
具有起效迅速,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慢性肾衰;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临床疗效慢性肾衰(CRF)属于中医”肾衰病”范畴,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机体在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灭活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近20 年来本病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至第9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也是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如何延缓肾功能恶化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西医目前在延缓CRF进展上治疗手段有限,最终多依赖肾移植及血液透析等方法[1]。
采取行之有效的中医药疗法来对早期慢性肾衰进行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慢性肾衰患者行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3例慢性肾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
其中,男61例,女42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48.6±5.7)岁;病程为3~21年,平均病程(8.2±2.3)年。
发病类型:40例高血压肾病,28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0例痛风性肾病,8例慢性肾炎。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2 讨 论
慢 性 肾衰 竭是 严 重 威胁 人 类 生 命 的 常见 危 重疾 病 之 一 目前 , 治疗 慢 性 肾衰 仍 以非透 析 治疗 为 主 在实 际 工作 中 , 即 使 达 到透 析指 标 的患者 , 由于 经济 原 因不能 接受 透 析或 不能 常规 透 析 的患 者 占绝 大 多数 故 而 阻 止和 延 缓 肾衰 患 者进 入 费用 昂贵 的透 析 阶段 , 是摆 在 广大 肾病 工作 者 面前 亟待 解决 的问题 。大黄有 攻积 滞 、 清 淡热 、 泻火 、 凉血 、 祛瘀 、 解毒 等功 效; 煅 牡 蛎 可 收敛 固涩 , 制酸止痛 , 镇惊安神, 软坚 散 结 ; 煅 龙骨 有镇 惊安 神 , 敛 汗 固精 , 止 血涩 肠作 用 ; 黄 花具 有补 气 固 表、 利水退肿、 抗 毒 排脓 、 生 肌等 功 效 , 还 有 增 强机 体 免 疫功 能, 保肝、 利尿、 抗 衰老 、 抗 应激 、 降压 和 较 广 泛 的抗 茵 作 用 ; 茯苓 味甘 , 淡, 性平, 入 药具 有利 水渗 湿 、 益脾 和 胃、 宁 心安 神 的功 效 。 通过 中药 保 留灌 肠 的治疗 方 式 , 可 以将 肾脏排 泄 障碍 产 生 的毒 素从 肠道 排 出 , 降低 血 液 中 S C E 和B u N的含 量 。操 作 者必 须熟 悉操 作 流程 , 端正 态度 , 认真 负责 , 操作 过程 要注 意 把握 力 度 , 还需 留意患 者 的生理 、 心理 上 的细微 变化 , 辨证 施 护, 才 能取 得 较好 的疗 效 。研 究结 果 显 示 , 中药 保 留灌 肠 既 可 降低 S C r 、 B u N含 量 , 减 缓 肾功 能衰 竭 的进展 , 缓解 尿 毒症 症状 , 又可 作 为 c R F非透 析 治 疗措 施 之一 , 在 临床 治 疗 中实 施 。 中药 灌 肠 治疗 适 用 于任 何 原 因 导致 的 慢性 肾脏 疾病 的 氮 质血 症期 和尿 毒症 期 患者 , 其既 没有 中药 汤剂 口服对 肾衰 患者 胃肠 道 的刺 激 , 又价格 低 廉 , 简便 易 行 , 且无 肛 门直 肠部 位感染 , 临床 证 实疗 效 确切 , 为 患者 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治 疗 方 法, 特别是 对经 济 困难的患 者有着 非常重 要 的实用价 值 参 考 文 献
中药灌肠在慢性肾衰保守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药灌肠在慢性肾衰保守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在慢性肾衰保守治疗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肾衰的保守治疗方法,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其他并发症治疗,试验组除了与对照组以上同样的治疗方法,加上中药灌肠,观察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我科住院慢性肾衰患者,试验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1±104)岁,病程1.9~1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肾衰的保守治疗方法: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其他并发症治疗,试验组除了与对照组以上同样的治疗方法,加上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大黄15 g、牡蛎30 g、公英30 g,上方加水400 ml,浓煎取200 ml,保持药液温度37℃~38℃,高位保留灌肠60 min以上,1次/d,连续14 d 为1疗程。
观察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标本为清晨空腹(至少8 h无进食)静脉血。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2.1 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尿素氮变化的比较,见表1。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变化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机制为湿浊内阻、瘀毒留滞,治疗多以通下泻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为主。
该方剂中大黄属泻下药,其有效成分大黄酸能刺激肠壁,改善肠收缩,使分泌增加,而致肠内容物易于排出,促进排便,从而促进肠道对肌酐和尿素氮的排泄。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5例观察
± 标 准差表示 , 各组治疗前后 自身比较 : △ P> 0 . 0 5 , P< 0 . 0 5 。
3 讨 论
2 0 0 ml , 当温度 降至 3 7 ℃ 时 采 用 平 卧 臀 部 抬 高 体 位 灌
肾功能 失代 偿期 及 肾功能 衰竭 期患 者治 疗前 后症 状 较前 明显 改 善 , 血尿素氮 ( B U N) 、 血肌 酐 ( S e r ) 、 内 生 肌 酐清 除率 ( C e r ) 差 异均 显 著 ( P< 0 . 0 5 ) , 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肾功 能失 代偿 期 、 肾 功 能衰 竭 期 中药 灌 肠 效 果好 , 尿毒 症期 患者 治 疗 前 后 血尿 素氮 、 血 肌酐 、 内生
梗 阻性 肾病 3例 。所选病 例 均符合 慢性 肾功 能 衰竭诊
断标 准 和 临 床 分 期 标 准 ¨ , 其 中 肾功 能 失 代 偿 期 1 6 例, 肾功能 衰竭期 1 3例 , 尿 毒症期 6例 。
1 . 2 治 疗方 法
① 积极 治 疗 原 发 病 和 纠正 各 种 加 重
表 1 CRF 各 分 期 治 疗 前 后 BUN、 S e t 、 Ce r变 化
1 . 1 临 床 资 料 3 5例 中 , 男 2 l例 , 女 1 4例 , 年 龄 2 6— 6 7岁 , 平均年龄( 4 6±6 ) 岁, 高 血压 肾 病 8例 , 糖 尿病 肾病 1 1例 , 慢 性 肾小球 肾炎 1 0例 , 多 囊 肾 3例 ,
慢 性 肾功 能 衰竭 (c h r o e ,C R F ) 又 称慢 性 肾功能 不全 , 是 指 各 种 原 因造 成 的慢 性 进 行性
肾衰宁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肾衰宁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作者:刘兰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1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1.67摘要目的:探索肾衰宁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肾衰宁和爱西特。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肾衰宁爱西特慢性肾功能衰竭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en Shuai Ning combined with Ai Xi 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Liu LanfengThe Hospital of Baicheng City,Jilin 1370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en Shuai Ning combined with Ai Xi 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Methods:9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hen Shuai Ning and Ai Xi T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Key words Key words Shen Shuai Ning;Ai Xi Te;Chronic renal failure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热 抗 炎 作 用 ,从 而 可 以促 进 胆 汁 排 泄 ,减 轻 肝 脏 炎 症 反
应 ;泽 兰 、丹 参 、赤芍 有 降低 门脉 高 压 、改 善 肝 脏 微 循 环 、 增 加 肝血 流 量 作 用 ; 白芍 、 黄 芪 、 白术 能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促 进 机 体 对 肝 炎 病 毒 的 清 除 ,纠 正 蛋 白倒 置 ;醋 制 鳖
微 循 环 ,增 加 肝 血 流 量 ,抗 肝纤 维 化 ,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纠 正 蛋 白倒 置 .减 轻 腹 水 。
参 考 文献 :
[ ] 叶 任 高 ,陆 再 英 ,谢 毅 ,等 . 内 科 学 [ .北 京 : 人 民 卫 1 M]
生 出 版 社 .2 0 .4 2— 4 . 04 4 43
2 治 疗 方 法
对 照组 :不予 灌 肠处 理 。
3 治 疗 结 果
两 组 治 疗 后 ,血 肌 酐 ( c) 血 尿 素 氮 ( U Sr 、 B N) 及
2 4h尿 蛋 白 定 量 ( 4h m) 检 测 指 标 均 有 明 显 改 善 ,但 2 Up
治 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见 表 1 。
药 学 会 联 合 会 肝 病 专 业委 员 会 学 术 会 议 论 文 集 [ ] 中 西 c . 医 结 合肝 病 杂 志 ,2 0 .3 8—30 07 1 2.
甲能 抑 制 肝 脾 之 结 缔 组 织 增 生 ,促 进 肿 大 之 肝 脾 回 缩 ,还
[ ] 张 赤 志 , 田德 英 . 中 西 医结 合肝 脏 病 学 [ .北 京 :人 民 4 M]
军 医 出版 社 .2 0 .4 3—4 4 02 6 6.
[ ] 世 界 中 医药 学 会 联 合会 肝 病 专 业 委 员 会 . 第 二 届 世 界 中 医 5
缩肝脾 。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表 明 ,茵 陈 蒿 、黄 芩 、陈 皮 有 保 肝 利 胆
[ ] 国 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肝 病 重 点 专 科 写 作 组 . 中 医 肝 病 诊 3 疗 常 规 [ . 上 海 :上 海 科 技 教 育 出 版 社 ,2 0 .8 M] 0 5 9—
维普资讯
・
4 ・ 0
湖北 中 医杂 志
20 08年 第 3 O卷 第 5期
爱 西特联合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慢性 肾衰竭疗效观察
施钰 琳 。金 劲 松
( .湖北 中医学 院 2 0 1 0 5级硕 士研究 生 ,湖北 武汉 4 0 6 ;2 3 0 1 .湖北省 中医 院 ,湖北 武汉 406 ) 3 0 1
关键 词 : 性 肾 衰竭 ; 中西 医结合 疗 法 ;爱 西特 ; 中 药 灌肠 慢 中 图分 类 号 :R 5 . 1 2 6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0 ( 0 8 5— 0 0一 2 0 0— 7 4 2 0 )0 0 是 多 种 肾脏 疾 病 的 终 末 阶 段 。 近 C F
两 组 均 予 一 般 治 疗 , 包 括 低 盐 、低 蛋 白 饮 食 ,纠 正
消 水 汤方 中 ,茵 陈 蒿 、黄 芩 性 味 苦 寒 ,苦 泄 下 降 ,寒
能 清 热 ,善 清利 脾 胃肝 胆 湿 热 ,使 之 从 小 便 出 ;陈 皮 、泽 兰 、丹 参 、 赤 芍 合 用 有 行 气 活 血 化 瘀 , 利 水 消 肿 之 功 效 ; 白芍 苦 、酸 、微 寒 ,归 肝 脾 经 ,有 养 肝 阴 、调 肝 气 之 效 ; 楮 实 子 、陈 葫芦 、大 腹 皮 三 者 合 用 , 有 利 水 消 肿 之 效 ;黄 芪 、 白术 性 味 甘 温 ,归 脾 经 ,有 益 气 健 脾 利 水 消 肿 之 效 ;
水 、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高 血 压 者 予 降 压 治 疗 。
年 来 ,笔 者 采 用 爱西 特 联 合 中 药保 留灌 肠 治疗 慢 性 肾衰 竭 , 获 得 较 好 l 疗 效 ,现 将 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临床
1 临 床 资 料 共 观察 治 疗 8 6例 ,均 为 湖 北 省 中 医 院 住 院 患 者 ,
[ ] 中 华 医 学会 传 染 病 与 寄 生 虫 病 学 分 会 、 肝 病 学 分 会 .病 毒 2 学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 ] 中 华 肝 脏 病 杂 志 ,20 , 8 ( : J. 00 6)
3 4 — 3 9 2 2 .
醋 制 鳖 甲性 味咸 寒 ,归 肝 肾 经 ,滋 阴 潜 阳 ,能 软 坚 散 结 而
疗程 。
符 合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的 诊 断 标 准 … 。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治 疗组 4 6例 ,其 中 男 2 例 , 女 1 8 8例 ; 平 均 年 龄 4 . 58 岁 ;平 均 病 程 ( . 8±3 2 ) 年 。 对 照 组 4 61 .1 O例 ,其 中 男 2 例 , 女 l 例 ; 平 均 年 龄 4 . 岁 ; 平 均 病 程 6 4 66 ( . 4±2 7 ) 年 。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两 组 l 资 料 比 较 58 .3 临床 无显著 差异 ( 0 0 ) P> . 5 ,具 有 可 比 性 。
治 疗 组 :将 爱 西 特 ( 片 含 药 用 炭 o 3 , 河 北 长 每 .g 天药 业有 限 公 司 生产 ) 3 O片 研 细 末 溶 于 2 0 l 中 药 0m 的 灌 肠 液 中 。 中 药 灌 肠 液 为 : 生 大 黄 3 g ( 下 ), 生 牡 0 后 蛎 3g 0 ,丹 参 2 g 0 ,蒲 公 英 3 g 0 ,黄 芪 3 g 水 煎 2 0 l 0。 0 m 保 留 灌 肠 , 每 次 4 ri 0 n以 上 ,每 晚 1次 , 1 a 0天 为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