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疗法

合集下载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

妇科中药灌肠方法妇科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制剂经由直肠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目的。

它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

妇科中药灌肠的目的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盆腔、子宫、输卵管等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消除炎症,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修复组织损伤,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

妇科中药灌肠主要适用于一些妇科疾病,比如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首先,进行妇科中药灌肠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药物。

工具包括灌肠袋、灌肠管、橡胶塞等。

药物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药理作用选择,可以是单味中药制剂或者复方中药制剂。

然后,进行妇科中药灌肠的步骤如下:1. 进行肛门冲洗:使用温开水将肛门周围清洗干净,保持局部清洁。

2. 准备灌肠袋:先将灌肠袋用温开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煮沸,煮沸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3. 准备药物溶液:将药物按照医嘱的用量加入适量的开水中,待完全溶解后静置片刻。

4. 灌药前准备:将灌肠袋放置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打开流量控制装置将水流放出,然后将灌肠管连接到流量控制装置上。

5. 灌药操作:将药物溶液倒入灌肠袋中,然后用手轻轻捏住灌肠管口,以防止药液流出。

患者可以侧卧,然后将涂有润滑剂的橡胶塞轻轻推入肛门进行灌肠。

当灌药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舒适感,患者可以调整灌肠液的速度和量。

6. 灌药结束:当一次灌药完成后,要让患者保持一定的时间,让药物充分被吸收。

然后让患者排空肠道,将药物排出。

7. 清洗工具: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妇科中药灌肠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保持局部卫生,避免肛门和灌肠袋的感染。

在进行灌药操作时要轻柔、细致,并注意患者的身体舒适感。

如果存在不适或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停止灌药,并咨询医生的指导。

总之,妇科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中药灌肠疗法ppt课件

中药灌肠疗法ppt课件
❖ 2.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 (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便 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 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直肠内,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 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 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8
灌肠注意
❖ 灌肠推注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 液推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 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
9
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 6个月---1岁-----10ml/次 ❖ 1岁-- -2岁-----15ml/次 ❖ 2岁-------3岁-- ---20ml/次 ❖ 3岁----- -4岁-----25ml/次 ❖ 4岁----5岁-----30ml/次 ❖ 5岁------15岁-----35ml/次
13
直肠滴入注意事项
❖ 1. 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 2. 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
轻轻插入即可。 ❖ 3.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
可出现便意 。 ❖ 4.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针1ml,可以减缓肠道蠕动。 ❖ 5.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
❖ 三是排粪功能,当直肠内粪便量蓄积到150毫升以上时,刺 激直肠下段肠壁内的压力感受器,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开启 肛门,同时增加腹压和肠内压力,将粪便排出体外。
2
直肠滴入疗法 定义
❖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 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 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 三种源自要给药途径中药灌肠的临床应用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法(精华)ppt课件

中药灌肠

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 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 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 过下列三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 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第三; 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直肠给药的优点
一、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 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 二、50%药物避免了肝脏,首个作用,减低了对肝脏 的副作用; 三、部分药物直达盆腔,使病所药物浓度高,作用强。 所经直肠炎药比口服药生物利用度高,同样剂量的药物直 肠给药的作用大于口服药物的作用。据研究,中药灌肠在 吸收速度、显效速度上比丸、片、栓、汤剂均快,达峰浓 度高,达峰时间短
物品准备

治疗盘:量杯、50ml注射器、弯盘内放 消毒肛管(14~16号)、温开水、水温 计、石蜡油、橡胶单、治疗巾、棉签、 卫生纸、便盆、止血钳。按医嘱准备中 药汤剂。
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 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垫小枕于橡胶 单下以抬高臀部10cm。 检测药液温度,注洗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筒内),连接肛管,润滑 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肛管并放入清洁弯盘内,弯盘置于臀下,左手用卫生纸 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入肛管前端轻轻插入15cm。 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灌肠筒滴入速度视病情而定),液面距肛门不超 过30cm,注入时间宜在15~20分钟内。 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沅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 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筒内滴入)。 分离注洗器,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封闭式灌入法直接关上开关,开放 式灌入法则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 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中药灌肠方法

中药灌肠方法

中药灌肠方法中药灌肠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溶液注入肛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灌肠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肠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灌肠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中药灌肠的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药材和器具,如中药药材、药杵、注射器、灌肠袋等。

然后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备用。

2. 灌肠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膝,暴露肛门。

将灌肠袋连接好,注入预先调配好的中药溶液,然后轻轻插入患者的肛门,将药液缓慢注入肠道。

3. 留置时间,患者在注入完中药溶液后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让药物充分吸收。

通常情况下,留置时间为15-30分钟。

4. 排出药液,留置时间结束后,患者可自行排出药液,也可以借助医生的帮助。

排出药液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不宜立即活动。

二、中药灌肠的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便秘、肠炎、胃肠道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通过灌肠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缓解肠道炎症。

2. 肠道疾病,对于慢性结肠炎、肠道溃疡等疾病,中药灌肠可以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3. 妇科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等疾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器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4. 肝肾疾病,部分肝肾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中药灌肠来辅助治疗,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减轻肝肾负担,改善身体状况。

总之,中药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灌肠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灌肠方法和用药剂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广大患者在接受中药灌肠治疗时,能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广州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广州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广州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主要通过将中药溶液注入肠道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广州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
准备材料:
1. 中药配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一般由中医师开方。

2. 中药材料:将草药研磨成细粉或使用煎剂,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料。

操作步骤:
1. 清洗:先将放灌肠的工具和草药等材料洗净,保证无菌。

2. 准备溶液:按照医生开方,将中药材料煎煮或冲泡成溶液。

3. 温度调节:将中药溶液冷却至体温左右,确保不会烫伤患者。

4.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置在左侧卧位,坐在马桶或铺上垫子,确保患者舒适。

5. 薄片准备:将草药的细粉放在一块纸上,按医生的要求分剂量压成薄片。

6. 灌肠:取合适数量的草药薄片,加入中药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灌肠器。

7. 插入灌肠器:将灌肠器塞入患者肛门约5~10厘米,注意慢慢、轻柔地插入,避免伤到肛门和肠道。

8. 注入药液:慢慢推动灌肠器活塞,将草药溶液缓慢注入肠道内。

9. 建议患者按住灌肠器口部,保持药液不外泄。

10. 按摩:在灌入药液后,可轻轻按摩患者的腹部,帮助中药溶液更好地吸收。

11. 流出:让患者坐在马桶上,让脏物尽可能地流出体外。

12. 等待:等待一段时间供药液吸收,时间长短根据医生的建议。

以上是广州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需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使用灌肠器时要注意操作的温柔、缓慢,避免伤到肛门和肠道。

同时,灌肠操作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卫生与安全。

中药灌肠方法和步骤

中药灌肠方法和步骤

中药灌肠方法和步骤
中药灌肠是一种将中药制剂放入直肠内进行治疗的方法,常用于肠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

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 准备好中药制剂和灌肠器。

2. 将中药制剂加热到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7左右。

3. 准备灌肠器:将灌肠器的管口用温水清洗干净,用毛巾包裹灌肠器使其更容易握住。

4. 使用润滑剂涂抹肛门口和灌肠器的口部,使其更容易进入肛门。

5. 躺下并将膝盖弯曲,将灌肠器慢慢插入肛门,并让灌肠器内的药剂缓慢进入肠道。

6. 插入灌肠器后,卧床静卧一段时间,以便中药制剂充分发挥作用。

7. 将灌肠器拔出并排空,将残留物排泄到马桶内,最后再将灌肠器彻底清洗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灌肠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要求,确保中药制剂的配方和用量
准确无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中,中药灌肠在肿瘤治疗方面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先来说说中药灌肠是咋回事吧。

中药灌肠呢,就是把调配好的中药药液通过灌肠的方式,直接输送到直肠或者结肠部位。

这就好比给肠道来了一场“特别的滋养”。

为啥要用中药灌肠来治疗肿瘤呢?这是因为直肠和结肠的黏膜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药物通过这里能够更快地被吸收,发挥作用。

而且对于那些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者因为肿瘤导致胃肠道功能不好,没法正常吃药的患者来说,中药灌肠可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啦。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肿瘤患者,姓李,是个看起来很坚强的大叔。

他因为肿瘤的影响,胃口很差,吃啥吐啥,口服的药物根本就没法吸收。

整个人被折磨得又瘦又憔悴,家里人都急得不行。

后来我们决定给他试试中药灌肠治疗。

给他调配的中药里,有清热解毒的蒲公英、金银花,有活血化瘀的丹参、赤芍,还有扶正祛邪的黄芪、党参等等。

每次灌肠的时候,李大叔都特别配合,虽然一开始他也有些紧张,但慢慢地就适应了。

还记得第一次给他灌肠后,他说感觉肚子里暖暖的,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涌动。

过了几天,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一些,能吃进去一点东西了。

这让我们都感到很欣慰。

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可不是随便弄点药灌进去就行的。

首先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调配合适的中药配方。

就像做菜一样,得选对“食材”,才能做出美味又营养的佳肴。

而且灌肠的药液温度、速度、剂量都得把握好。

温度太高太低都不行,速度太快会让患者不舒服,剂量太多太少也会影响效果。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得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

有没有肚子疼啊,拉肚子啊之类的情况。

如果有,就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灌肠治疗,李大叔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肿瘤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他和家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总之啊,中医利用中药灌肠治疗肿瘤,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给患者带来希望。

中药灌肠怎么操作流程

中药灌肠怎么操作流程

中药灌肠怎么操作流程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溶液注入肛门,达到清热泻火、通便润肠的目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药灌肠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药物。

中药灌肠需要用到灌肠袋、温开水、中药溶液等。

灌肠袋要事先清洗干净,并消毒处理,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安全。

中药溶液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制作。

接着,准备好操作环境。

在进行中药灌肠前,需要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让患者躺在舒适的位置上。

然后,进行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解下裤子,躺在一侧,将双腿屈膝,露出肛门。

医生需要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温开水清洗患者的肛门,以确保手术的卫生。

接下来,将中药溶液装入灌肠袋中。

将准备好的中药溶液倒入灌肠袋中,然后将灌肠袋的管口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涂抹一些植物油,以便插入患者的肛门。

然后,进行灌肠操作。

医生将涂抹了植物油的灌肠袋轻轻插入患者的肛门,然后将中药溶液缓慢注入患者的肠道中。

在注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出现不适情况。

最后,结束灌肠操作。

当中药溶液全部注入肠道后,医生需要轻轻拔出灌肠袋的管口,让患者保持躺卧位,并稍微提高臀部,以确保中药溶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挥最佳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材料和药物、准备操作环境、术前准备、装药、灌肠操作和结束操作。

在进行中药灌肠时,医生需要细心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药灌肠治疗时,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放松和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灌肠疗法
灌肠疗法又称直肠给药法,是在继承中医传统的直肠给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灌肠技术和中医辨证论治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四诊合参,辨证用药,拟好灌肠的方剂并采用煎制灌肠液中药,液量100ml,温度控制在39-40度,将灌肠液装入输液瓶中。

根据病情安排体位,如病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取左侧卧位。

挂灌肠器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小于30厘米,润滑导管后从肛门插入保留灌肠,并尽量保留药液不溢出。

一、适应症
1、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症)
2、各种肝炎、黄疸
3、慢性结肠炎,包括:部分感染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轻症非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结肠炎症,如放射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等
4、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疼痛症、盆腔淤血综合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痛经等患者非经期适用
5、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作用
1.药物直达病所,使药物高浓度作用于病灶;
2.药物通过直肠中下静脉丛吸收,减少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3.药物不经过胃,避免了胃酸等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既解决了患者
服药困难,又充分发挥了药效,减少了对上消化道的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