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练习

1.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实施对伊朗关键领域的制裁。美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将为已经深陷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并有可能引发更为激烈的地区冲突。这告诉我们()

A.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的主题

B.当今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C.战争是主流,现在的世界还很不安宁

D.发展问题仍然是一个全局性的时代课题

2.2018博鳌亚洲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嘹亮全球;2018年4月12日,南海海上阅兵,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为世界的繁荣注入强大信心。对此,你的理解是()

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B.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C.我国坚持“平等、开放、参与”的理念

D.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政府的这些郑重承诺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B.和平与发展

C.合作与竞争

D.战争与和平

19.(2018乐山)材料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材料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请你体味并理解上述材料的精神和情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分)

(2)青少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应该如何担当?(3分)

中药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终板

中药的发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一、中药的起源及发展 (2) 1.中药的起源 (2) 2.中药的发展 (2) 二、中药发展的机遇 (3) 1.医疗改革及政府扶持 (3) 2.社会契合与市场需求 (3) 3.国际发展及合资合作 (4) 三、中药发展中的挑战 (4) 1.中药标准化差 (4) 2.中药创新科研上的不足 (4) 3.国际竞争激烈,中药监督评价系统缺乏 (4)

中药的发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 等。无论是看历史还是看现在,中药在人类健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强大的威信。中药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人们的健康和医药市场的需求为中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长期以来固有的观念及对中药的曲解成为中药发展的瓶颈,尤其在中药起源的我国,中药的发展受到明显限制,因此,下面对中药发展存在的挑战及机遇进行较详细的阐明。 关键词:中药挑战机遇 提起它应该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中”药。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物,在人们健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中药面对的不仅有机遇,挑战也是越来越清晰。 一、中药的起源及发展 1.中药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的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艰难性,从中也可以清晰的领悟到中药最初发现的方式。人类对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通过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有的可以充饥果腹,有的可以缓解病痛,有的则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对某些自然产物的药效和毒性有所认识。就是古人经过无数次的有意识实验,观察,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药学知识。 2.中药的发展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模型。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百草经》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眼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这一时期,通过境内外交流,一些药物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药物也逐渐进入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著作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炮炙论》,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隋唐时代,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唐本草》。然后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商业、交通的不断发展,及对药物的认识不断清晰,人们在宋金元时期,出版了《开宝本草》,《图经本草》,《宝庆本草折衷》等。经过进一步积累,明清时期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20世纪的一场信息革命,原来被禁止收听敌台的内容在网上已经是一览无余。因特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夹杂着西方的政治观点、文化思潮和文化垃圾,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另外, 境外反动刊物在地摊出现, 黄色书刊、光盘通过非法途径严 重泛滥, 丑恶现象卷土重来, 吸毒贩毒, 暴力凶杀, 都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使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 与国际隔离、排斥全球化潮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而中国要发展, 必须推动其经济融入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为此, 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上,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极为艰巨复杂,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的困境与失范, 一时难以与全球化浪潮的统一规范相适应, 从而降低在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中的地位。政治上, 由于中国受苏联单一模式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比较缓慢, 政治民主化、制度

化、法制水平不高, 因而缺乏足够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整合能力。另外,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部分人产生不满情绪,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些改革发展中的现象, 如不认真对待, 必然影响中国全球化的进程, 影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 近期以来, 理论界对全球化问题比较关注, 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承认不承认,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扑面而来,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 必须去面对它并及时地掌握其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势, 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课题。 一、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机遇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 为我国利用世界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加速发展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全球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中药国际化

中药国际化 内容摘要:分析了中药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中药实现国际化的观点。 关键词:中药国际化优势劣势市场战略 中药产业是我国在国际上拥有潜在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领域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中药研究、生产、应用和出口的国家,即使按照天然植物药的口径衡量,我国也是目前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然而每个国家的传统医药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们要对中药进行战略管理分析,找到优势,认清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中药国际化的进程,使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并使用中药,使中药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一、中药的优势 1.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有众多的经典名方可供开发利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百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名著相继问世;晋唐时期,在阐述医学理论方面,王叔和《脉经》完成了对切脉诊断疾病的理论解释,在研究养生方面,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贡献颇大;宋元时期,在研究伤寒方面,很多学者阐明了自已的观点。这些经典名方经过长达千年的临床使用,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2.丰富的中药资源,为中药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国 家之一,中药资源达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药用矿物种。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西南、西北等贫困山区,其中药材资源占全国以上。 3.药食同源,安全有效药膳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材加工炮制后与传统的烹饪 原料相结合进行烹调,从而成为兼有传统肴馔的色香味形、普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药物治病功能的养生保健食品。药膳可以自行调配,安全、保健,在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养颜、瘦身、补气、补血等多种作用。 4.消费结构的变迁、回归自枯和绿色消费演潮的兴起.为中药发展奠定了需求基础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兴起,天然植物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主要是针对许多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的康复保健,化学药物毒副作用与抗药性以及药源性疾病的增加,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寄厚望于天然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来解决上述问题。 5.体医学的兴起,为中药发展莫定了适合西方人理解的理论依据目前,在世界各国“整 体医学”正在迅速崛起,它强调人类健康应是人的整体与自然、社会协调统一的结果。而过去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将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分而治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如身体与精神的高度统一,人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等。整体医学与中医理论的“天人台一”、“整体观念”相吻合.治疗方法也与中医药所采用的草药、针灸、气功、正骨、按瘁、食疔等传统方法基本一致。 二、中药的劣势 1.中医理论久远,不易被当代人接受以古汉语为基础的古朴深奥的中医药术语,因为没 有规范客观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其中很多名词术语很难被当代人所理解并接受,中医药治病,至今许多沿用的是我国传统理论,如阴阳五行等,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阐述,不能用现代科学的理论阐述中医药的作用。 2.成分复杂,难以鉴定其组成不管是单方还是复方中药,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且这些中药的“君臣佐使”的相互协同,往往不能用一个或几个模型和指标所能反映。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个地球已经成为了地球村,全球的经济也都连在了一起。那种独立关门搞经济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既面临很多机遇,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中国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经济实力大增,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一个性的机遇。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动荡。该文结合当前实际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机遇、挑战 经济全球化基本上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有高端的技术与雄厚的资金,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技术、资金与人才,经济利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直处于弱势,并且还会经常受到发达国家的所谓的“制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同时也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说是赢家之一。我国的经济持续保持中高增长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对于对外开放的中国明显得益,但也受到一定的冲击,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更加尖锐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国家打破思想禁锢、促进价值观念变革、扩大对外开放、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导向,持续保持高增长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及管理经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化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化目标提供了有利时机。利用这些条件,就能加快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面貌。 (2)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有效利用世界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各国优势在全球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有利于中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利于中国克服国内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有效利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在参与中发展壮大。 (3)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进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市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人才交流增长的速度将超过货物和资本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有关吸引人才政策的出台,中国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国引进人才的力度和数量继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也派出了大批优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认为,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迎来了国家政策鼓励、与其他产业协作、国际市场接受程度提高、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如产业规模较小且品牌效应不明显、相关立法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贸易壁垒较多等问题。 Abstract:TCM service trades grew rapidly and enjoyed optimistic futur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eriod,which was in good development trend. However,it is still in its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argu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service trades will meet great opportunities,such as governmental policy encouragement,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dustries,the increasing accepta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Meanwhile,there are also some difficulties - small industry scale and weak brand management,absence of legislation,lack of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and various service trade barriers. Key words:TCM;service trade;opportunity;challenge 中醫药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卫生服务贸易范畴。与中医药产品的货物贸易不同,中医药服务贸易是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4种模式进行。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养生及旅游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具有广阔的国际发展前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优势明显。“十二五”时期,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出口稳步增加,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但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贸易壁垒、相关立法及人才缺失等。笔者现就目前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及挑战加以分析,为制定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1 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方面,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机遇。中医药服务贸易具备了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市场前景广阔。 1.1 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中医药服务贸易纳入国家服务贸易总体规划之中。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发展中医药服务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断扩张的市场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和更多的财富,这些资本可以用作发展投资和贫困扶持。每个国家都在为本国做出不同的决定与决策,力争将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最大化。然而,贸易壁垒、国家弱政策、社会制度还有基础建设等都可能成为国家加速全球化的限制因素。 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效益极大地激起人们的兴趣,这使得社会各界过分简单地看待全球化。事实上,全球化是一张极度复杂的网络,且里面的问题相互影响着。 以下表格列出了10对人们对全球化所持的常见观点: 全球化的好处全球化的问题 对于持保守政策的国家来说,贸易自由化意味着富裕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更加高速的持续发展阶段。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首先需要进行高成本的经济改革。尽管这将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但是社会成本将会很高。 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国家就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与最富裕的国家相比,错失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将变得更加落后。在过去20年里,贫富差距已经拉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也增加了。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了人们的健康,从而提升了人们的预期寿命。全球化带来了人口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这加速了一些疾病的传播,例如艾滋病、非典和流感等。 全球化也增加了香烟和快餐的消费,这不仅有损健康,还产生了额外的财务成本。 更高的全球收入和削减了的投资壁垒导致了各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并且开始进入了增长加速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家之间逐渐增强的依赖性削弱了他们对经济问题的抵抗性,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人们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意识与责任感,并提倡高能效轻污染的环保科技,这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全球农业、林木业、矿产业及渔业公司已经榨取了所剩无几的环境资源,并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国家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世界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出现都促进了世界的和平进展。各国的和平相处与贫困的减少都遏制了恐怖主义的滋生。基于农业保护政策,富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救援数量已经预测仅为富裕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数量的五分之一。 技术的革新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发展成本,也改变了人们学习交流的方式、经营模式和对待疾病的态度。技术的革新使廉价工业品的进口变得可能,这彻底摧毁了传统农业框架,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和技术的缺失。 信息在网络和媒体上的传播有利于人们推翻不民主的政权,推进了自由民主的发展。当代交流传达了国家优劣的观念,增加了移民富裕国家的需求。部分富裕国家对应地出台了相关政策限制了移民工人的流入,排外情绪已经在部分社区扩散开来了,人贩子也已经开始剥削弱势群体。 跨国公司主动为他们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生产基地采用最新的工作场所标准,这项决定对国际劳工标准和贫困的减少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全球化导致了工资水平和劳工水平的“竞次”,也会导致以医生、工程师和IT 专家为代表的高素质工作者的人才流失。大批人才为了更高的薪资移民到发达国家,造成本国人才的缺失。 国际移民带来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认可与尊重,进而提高了人们对民主与人权的意识。国家的本土文化和语言有可能消逝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这些中心力量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这些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为建立一个围绕美国经济和黄金运转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1944年,由美国发起与组织的联合国家与联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协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2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体系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英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其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中小国家的合理利益与诉求,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4、发展中国家:狭义上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广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后发国家,发展起步晚;历史上曾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剥削;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无论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政治军事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5、世界政治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指一些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政治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随着这些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系统。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世界政治格局可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6、休克疗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为解决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一套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东欧中亚一些国家,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稳定化为必要条件。由于这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把它称为“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作为一种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机遇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机遇 发表时间:2019-02-28T16:26:41.6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期作者:焦骄[导读]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推广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的范围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推广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的范围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四川拥有丰富的中医中药资源,也是全国较早建立中医药高校的省份之一,积淀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有其特殊性和优势性,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整理挖掘其中的优势特色,把握中医药发展的难得机遇,拓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助推中医药医、教研以及产业 化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内容;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238-02 中医药国际传播既是中医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标。中医药有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显著公认的临床疗效,不仅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医药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理论体系以及不同的诊疗手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西方世界所接受,所以中医药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不能被西方的思想体系采纳,从而,文化差异必然成为中医药国际传播进程中的文化壁垒。 1.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不仅在保障中国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全人类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几年来世界对中医药的观点也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碰撞中逐渐改变,西方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不断扩大,并开始了对中医药进行研究,虽然中医药与现代西方医学仍存在着不少分歧,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展示了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医药学在国际上广泛传播的基础。随着世界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全球化的不断融合,给中医药被西方世界认可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条件。 政府对文化传播策略的重视,为中医药文化国际化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中医药也需要不断进步,要寻求生存发展的新空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不能仅限于在国内的合法地位,所以必须深刻体会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内涵,只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才可能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已经日益凸显,世界各地中医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医医院、中医中心的陆续成立,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使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2.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 “十二五”以来,中医药对外传播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1年,《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中医药国际标准被更多国家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范围更加广泛,中医药对外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要将中医药服务贸易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2016年,国家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实施。政策支持助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入快车道。 如今中医药已经在超180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协会搭桥,在海外成立了10余个中医药中心。据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近10万家的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已被世界人民所熟悉。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以立法的形式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院校。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精髓”为目的,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内容日益丰富,参与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 在“中医热”的背景下,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全球78个国家240多所孔子学院在2016年开设了中医、太极拳等中华文化课程,受到各国师生和民众热烈欢迎。2008年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成立,十年的时间中医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五大洲。 4.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四川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在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中药在西方社会的地位尚处于游离于主流医学体系的地位,产品认同度低,2010年中药出口额已超过中药进口额近13亿美元,但中药出口主要停留在原料,目前中国还没有一种中药进入欧美国家临床。四川中药材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全省分布了一定数量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特色中药产业基地。 只有实现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才能够真正证明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也能够促成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和谐并存的格局;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实现意义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证明,更是一个民族的证明,是一种文化存在价值的证明,也使一个民族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杨昌昕,钱坤,徐华,涂延,乐非.高校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效路径的探索与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16,第十八卷,第十二期,Vol.18 No.12,P2195. [2]全球24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中医、太极拳课程,2016年12月11日新华网新闻. [3]《中药“走出去”举步维艰国际化背后存尴尬》,中国中医药报,https://www.360docs.net/doc/de4811210.html,/health/2011-05/21/c_121441922_2.htm.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杨方伟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利益的扩大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机遇利弊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是: “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合组织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技术和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每天发生的无数有关技术选择、市场结构、通信形式的决定都在推动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入世”谈判团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似乎这样评论全球化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也自然也以这样一句话来开始我这篇关于全球化的文章。 双刃剑,自然有其利有其弊,自然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么我先从利说起,也就是从机遇开始说起。 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并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然,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对此,我们国家似乎很得益于全球化。在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球化时代 (一)全球化 1.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多重变奏 全球化的起点:1500年,全球化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以后;苏东巨变。 全球化的表征:例如蝴蝶效应,美国经济对各国及对世界的影响。 2.全球化是什么? ①注重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等全球化) ②政治多极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性 ③网络 ④文化现象 ⑤没有全球化的概念,是历史,应用帝国主义发展的过程的概念。 3.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纵向发展: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横向发展:全球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表现。 4.全球化的本质:①西化、资本主义化、美国化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例如,野猪的幸福: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幸福。 家猪的幸福:生活水平高。 ②社会主义化 当下两种制度不断拼搏的全球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终于社会主义。 5.全球化意味什么? 乐观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水平提高。 悲观主义:资本流向全世界,利润流向母国。 (二)反全球化 1.反全球化思潮 事件:1999年西雅图风暴,2001年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反全球化的形式:①抗议游行 ②论坛(世界社会论坛) ③反全球化网络 ④马路秀 2.反全球化是什么人? ①发达国家的人:弱势群体 由于产业结构的空心化,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有的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出现第三世界。 ②发展中国家:成功故事,例如中国和印度 失败故事,例如东南亚和古巴 3.反全球化是什么? ①依附论批判性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②跨国公司 ③世界利益的分化贫富差距大 ④数字鸿沟 4.世界范围下如何看反全球化? ①反全球化是全球化,是逆动现象,全球化仍是大的趋势。 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性是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