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简介

合集下载

对等网的构建

对等网的构建

网络学堂之七:构建对等网在前两篇中已对网线的制作和网卡配制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本篇就要利用毅面所介绍的知识进行最简单的网络组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按其工作模式分主要有:对等模式和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在家庭网络中通常采用对等腰网模式,而在企业网络中则通常采用C/S模式。

因为对等腰三角形模式注重的是网络的共享功能,而企业网络更注重的是文件资源管理和系统资源安全等方面。

对等网除了应用方面的特点外,更重要是的它的组建方式简单,投资成本低,非常容易组建,非常适合于家庭、小型企业选择使用。

学习网络组建当然是从最基本的着手,而对等网是最简单的一种网络模式,它可以只需几条网线,加上几块网卡就可以,而这些知识我们在前面已作详细介绍,完全具备基本的对等组建能力。

一、对等网简介“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那是因为它不像企业专业网络中那样是通过域来控制的,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这一点要首先清楚。

正因如此,我们在后面的具体网络配置中,就没有域的配置,而需配置工作组。

很显然,“工作组”的概念远没有“域”那么广,所以对等网所能随的用户数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对等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通常不会超过20台,所以对等网络相对比较简单。

在对等网络中,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的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同时,对等网除了共享文件之外,还可以共享打印机,对等网上的打印机可被网络上的任一节点使用,如同使用本地打印机一样方便。

因为对等网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做网络支持,也不需要其他组件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因而对等网络的价格相对要便宜很多。

对等网主要有如下特点:(1)网络用户较少,一般在20台计算机以内,适合人员少,应用网络较多的中小企业;(2)网络用户都处于同一区域中;(3)对于网络来说,网络安全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一.实训目的1.掌握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2.掌握对等网络配置方法。

3.掌握对等网络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器材及环境1.安装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2台。

2.网卡及其网卡驱动程序。

3.交叉双绞线一根(或不少于2口的集线器一个,直通双绞线二根)。

三.实训理论基础1.对等网的概念可以从网络中每台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或资源分布或作业的集中程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1)从网络计算机的从属关系来看对等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没有主从之分。

也就是说每台计算机在网络中即是客户机也是服务器。

而其他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中,一般都有一台或者几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其他计算机作为客户机,客户机则是以服务器为中心建立的。

(2)从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对等网中的资源分布是在每一台计算机上的。

其他类型的网络中,资源一般分布在服务器上,客户机主要是使用资源而不是提供资源。

(3)从作业的集中角度来看对等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客户机,所以它要完成自身的作业,同时由于他们又都是服务器,就都要满足其他计算机的作业要求。

从整体角度来看,对等网中作业也是平均分布的,没有一个作业相对集中的节点。

其他类型网络中,作为中心和资源集中节点的服务器要承担所有其他客户机的作业要求,而客户机不提供资源,相对来说,服务器的作业集中程度远大于客户机综上所述:对等网就是每一台网络计算机与其他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对等,没有层次的划分,资源和作业都相对平均分布的局域网类型。

2.对等网的优点(1)对等网容易建立和维护;(2)对等网建立和维护成本比较低;(3)对等网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应用。

3.对等网的缺点(1)对等网的管理性差;(2)对等网络中资源查找困难;(3)对等网中同步使用的计算机性能下降。

4.对等网的使用范围对等网主要用于建立小型网络以及在大型网络中作为一个小的子网络。

用在有限信息技术预算和有限信息共享需求的地方,例如:学生宿舍内、住宅区、邻居之间等地方。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是区块链中常见的两种网络拓扑结构,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应用方面进行介绍,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功能对等是一种点对点(P2P)网络结构,其中每个节点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节点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和规则进行通信和交互。

每个节点都具备相同的权限和能力,可以自由地发送和处理交易,并且可以相互验证和确认。

功能对等网络结构适用于对等交易、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等场景,例如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交易和分布式文件存储。

其次,动态对等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网络结构,其中节点的连接和邻居关系会根据网络的变化和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调整。

动态对等网络结构适用于资源共享和协作计算等场景,例如区块链上的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执行。

节点之间通过共识机制和协议来达成一致,并共同维护和管理区块链的状态和数据。

动态对等网络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能够应对网络中出现的异常和故障。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在区块链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补的优势。

功能对等网络结构可以为动态对等网络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和支持,而动态对等网络则可以增强功能对等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功能对等网络可以为动态对等网络提供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共识和智能合约执行。

动态对等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功能对等网络的节点和资源,以实现更高效的分布式计算和共识算法。

同时,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在使用场景和应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功能对等网络更适用于点对点交易和信息传输,例如加密货币的转账和区块链的数据传输。

而动态对等网络更适用于共识和协作计算,例如区块链上的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的执行。

两者可以相互结合,为区块链提供更全面和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是区块链中常见的两种网络拓扑结构。

功能对等网络具备相同的权限和能力,适用于点对点交易和信息传输;动态对等网络根据网络的变化和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调整,适用于共识和协作计算。

对等网络(2)

对等网络(2)

鲁 棒 性 、 点 标识 分 配 的均 匀 性 和 自 结
组 织 能力 。D T 以提 供 精确 的资源 H 可
成 的 网络 中 , 每个 结 点 只 需 要 维 护 其 他 O1 N个 结 点 的 信 息 , (g ) o 同样 , 次 每
查 找 只需 要 O( g ) 消 息 。 1 N条 o
C N算法 采 用 了 多维 的标 识 符 空 A
发 现 ,只要 目的结 点 存 在 于 网络 中 , D T 能 发现 它 。 的说 来 , H 算法 H总 总 DT 比较 适 合 大 规模 对 等 网 络 应 用 , 目前 这 种 技 术 的 应 用 主 要 集 中 在 数 据 和 文 件 共享 系统 上 。
间来 实现 分 布式 散 列算 法 。C N A 将所
有 结 点 映射 到一 个 n 的 笛 卡 尔 空 间 维 中 , 为 每 个 结点 尽 可 能 均 匀 地 分 配 并

DT H 网络 结 构 最 大 的 问 题 是 D T H
的维 护 机 制 较 为 复杂 , 其 是 结 点 频 尤 繁 加 入 和 退 出 造 成 的 网络 波 动 会 极 大地 增 加 D T的维护 代 价 ( 比下 棋 H 类 应 用 中 , 次 下 棋 人进 人 系统 和离 开 每 系统 ,都 需 要 重 新 调整 P P 点 的拓 2结
维普资讯
系 列讲 座
e o M M U N i A T i N C O
林 宇等 : 对等 网络 V
对 网 等 络
林字 程时端’李琦2
f 1北 京 邮 电大太 学 . 京 1o 8 ) 北 0o8
网络 资源 的变 迁 , 使网 络 计算 模 式发 生 变 化 。 应地 一 种 采用 对 等策 略 计 促 相

组建对等局域网

组建对等局域网

2.1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Windows 2000自带的网卡驱动程序可以 自带的网卡驱动程序可以 自动被识别并完成安装。 自动被识别并完成安装。我们将已经安装好了 的 RTL8029(AS)PCI 网卡驱动程序重新安装一 遍。 (1)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在快捷菜 )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系统特性】 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系统特性】对 话框,选择【硬件】选项卡。 话框,选择【硬件】选项卡。 (2)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弹出【设备管 )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弹出【 理器】窗口, 网卡】 理器】窗口,在【网卡】项下面列出了已经成 功安装好的网卡硬件及其驱动程序,名为 功安装好的网卡硬件及其驱动程序, “Realtek RTL8029(AS)PCI Ethernet Adapter”。 。
2.2 添加协议
图4.25 【网络拨号连接】窗口 图4.26 本地连接属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添加协议
图4.27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
图4.28 选择网络协议
2.3 配置TCP/IP协议
Windows 2000虽然默认安装了 虽然默认安装了TCP/IP协议, 协议, 虽然默认安装了 协议 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 但TCP/IP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配 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 置方法如下。 置方法如下。 属性】 (1)【网上邻居】 → 【属性】 → 【网络和拨号 ) 网上邻居】 连接】 本地连接】 属性】 连接】 → 【本地连接】 → 【属性】 → 【本地连 属性】 如图4.29所示。 所示。 接 属性】。如图 所示 协议(TCP/IP)】 → 【属性】 → 属性】 (2)【Internet协议 ) 协议 】 协议(TCP/IP)属性】,如图 属性】 如图4.30所示。 所示。 【Internet协议 协议 属性 所示 地址】 地址】 (3)【使用下面的 地址】 → 【IP地址】 ) 使用下面的IP地址 地址 “192.168.0.1”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 其他栏目不用填写。 其他栏目不用填写。 (4)【确定】 ) 确定】

网络计算的四种形式

网络计算的四种形式

网络计算的四种形式网络计算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的一种计算方式。

它借助网络传输技术,将数据、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等分布式地连接起来,实现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

网络计算具有高效、便捷、灵活等特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其运行方式和计算资源的共享程度,可以将网络计算分为四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中,计算资源被集中于服务器端,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种形式的网络计算相对简单、易于管理,适合中小规模的应用场景。

例如,电子邮件传输和网页浏览就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的。

第二种形式是“对等网络模式”。

在对等网络中,各个计算节点之间没有明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区别,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服务和请求服务。

这种模式下,计算资源可以更好地被充分利用,提升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对等网络在文件共享、即时通讯和分布式计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种形式是“网格计算模式”。

网格计算是一种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资源和数据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灵活可拓展的计算平台的技术。

网格计算模式强调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处理,能够满足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复杂数据分析的需求。

例如,气象预测、基因组学研究和高能物理实验等领域都需要利用网格计算模式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拟计算。

第四种形式是“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是一种按需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模式,将计算机、存储设备和应用程序等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

云计算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弹性和可定制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分配计算资源。

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是常见的云计算部署方式。

云计算已经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

网络计算的四种形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它们都借助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计算和通信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计算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对等网实验报告

对等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查阅对等网的类型、功能及组建方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对等网的功能及类型
2.掌握组建对等网的方法
三、基本内容:“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通常不会超过20台,所以对等网络相对比较简单。

在对等网络中,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的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同时,对等网除了共享文件之外,还可以共享打印机,对等网上的打印机可被网络上的任一节点使用
主要包括:
1、两台机的对等网
2、三台机的对等网
3、多于3台机的对等网。

主要步骤如下:
(一)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二)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三)根据传输介质的类型、网络的运行速度、网络的覆盖范围
等选择网络连接设备。

(四)硬件连接。

(五)网络软件的安装。

(六)设置资源共享。

四、所遇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初次接触计算机网络,在对等网组建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包括名词术语等没有学到,耗时很多,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解决。

2、实践能力待加强,所以根据资料亲自动手实践。

五、收获及建议:
本次试验主要了解了两台机对等网组建的知识,开始从本质上了解计算机网络,学习到对等网的理论知识以及两台计算机的组建流程,实际上就是硬件设备的连接,网卡配置,以及共享配置。

了解到网线的制作过程,认识到网卡配置中协议和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加强了动手能力,很有收获,从而更加重视实验课,并且今后要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更好获取知识。

一种基于兴趣域的无结构对等网络搜索模型

一种基于兴趣域的无结构对等网络搜索模型

( 假设所需资源在 节点 5中) 回复给 节点 2 节 点 2根据 , 回 复的用户连 接信息直 接与 节点 5连 接并下载所 需 资
源 。该 原理 只是 N p t r的基本工作原理 , 的细节 需 a se 它
要使用相应 的消息格 式来进行表述 。
由于节点资源 的搜索 集 中于服 务器 的 目录索 引系
D T的系统 会极大增 加 D T的维护 代价。现有 D T算法 H H H
2 2 无结构对等网络及其特点 . [ 由于采 用分 布式散列 函数 ,所 以只适合于准确 的查 找 ,如果要支 持 目前 W b上 搜索 引擎具有 的多关键 字 e 查 找功能, 还要 引入新 的方 法。主要 的原因在 于 DT的 H 工作方式 。 基于 D T的 P P系统采用相容散列 函数根据 H 2 精确 关键词进 行对象 的定位与发 现。散列 函数 总是试 图保证 生成 的散 列值均匀 随机分布 ,结果两个 内容相 似度很 高但不完 全相 同的对 象被 生成 了完全不 同的散 列值 , 放到 了完全随机的两个结点上 。 存 因此,H D T可 以 提供精确匹配查询 , 是支持语义是非常 困难 的。目前 但 在 D T基础上 开展带有 语义 的资源管理技 术的研 究还 H 非常少 。 由于 D T的精确 关键字 映射 的特 性决定 了无 H
可 以迅 速 找 出 符 合 条 件 的 资 源 及 其 所 在 的位 置 ,再 将
个分布式 的信 息交换系统 , 这个 网络 系统 中, 在 所有节 点的地位都 是对等 的,网络 中不存在集 中控制 的服务
器。
P P的这种 模式显 然与 互联 网传 统 的 c s模式 有 2 /

个很 大的不同: 分散化 (e e ta ia in 。在 传统 D c n r l z t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不通信模式的区别
当前的通信模式还有 Client/Server、 Browse/Server和 Slave/Master等。例如,企 业局域网Intranet和Internet 都是以Client/Server和 Browse/Server为模式,而 早期的主机系统则采用 Slave/Master模式。这些模 式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以应 用为核心的,在网络中必须 有应用服务器,用户的请求 必须通过应用服务器完成, 用户乊间的通信也要经过服 务器。
5、隐私保护 在P2P网络中,由于信息的传输分散在各结点乊间迚行而 无需经过某个集中环节,用户的隐私信息被窃听和泄漏的可 能性大大缩小。目前,解决Internet隐私问题主要采用中继 转发的技术方法,从而将通信的参不者隐藏在众多的网络实 体乊中。在传统的匿名通信系统中,实现这一机制依赖于某 些中继服务器结点(比如传统的下棋系统中的计费和记分,一 般都需要通过中心服务器来实现)。而在P2P中,所有参不者 都可以提供中继转发的功能,因而大大提高了匿名通信的灵 活性和可靠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它常常被非法组 织用于私密信息传递 比如,此时下棋人乊间要想作弊的话,就更为容易,因为没 有中心服务器迚行监管。
• 而在对等网络中,用 户乊间可以直接通信、 共享资源、协同工作。 对等网络是在现有网 络的基础上通过软件 实现的,目前它在 Internet上正得到推广。 在Internet上,一组用 户通过相同的互连软 件迚行联系,也可以 直接访问其他同组成 员硬件设备上的文件。
三、对等网络的特点
1. 非中心化 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结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 都直接在结点乊间迚行,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 的“瓶颈”。以下棋系统为例,下棋的业务流程直接在下棋者的两个 结点乊间完成,无需中心服务器的参不(除了统一计费、记分等需要 集中管理的服务)。非中心化是P2P的基本特点,带来了其在可扩展性、 健壮性等方面的优势。 2、可扩展性 在P2P网络中,随着用户的加入,丌仅服务的需求增加了,系统整体 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也在同步扩充(因为新加入的用户本身也提供服务 和资源),因此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整个体系是全分布的, 丌存在明显的“瓶颈”。 以下棋系统为例,下棋的业务能力主要是通过下棋者的结点来提供 (包括棋盘的绘制,下棋的流程规则管理等),对下棋服务器增加的负 担较小。
六、P2P的拓扑结构
1. 中心化拓扑(Centralized Topology); 2.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Decentralized Unstructured Topology); 3.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Decentralized Structured Topology,也称作DHT网络); 4. 半分布式拓扑(Partially Decentralized Topology)
四、对等网络的组网步骤
1. 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2.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3. 根据传输介质的类型、网络的运行速度、网络的 覆盖范围等选择网络连接设备。 4. 硬件连接。 5. 网络软件的安装。 6. 设置资源共享。
五、对等网络软件主要类型
1. 即时通信软件,如ICQ等。2个或多个用户可 以通过文字、语音或文件迚行交流,甚至还 可以不手机通信。 对等网络 2. 实现共享文件资源的软件,如Napster和 Gnutella等。用户可以直接从仸意一台安装 同类软件的PC上下载或上载文件,并检索、 复制共享的文件。 3、游戏软件。目前的许多网络游戏都是通过对 等网络方式实现的。 4、存储软件,如Farsite。用于在网络上将存储 对象分散存储。 5、数据搜索及查询软件,如Infrasearch、 Pointera。用来在对等网络中完成信息检索。 6、协同计算软件,如Netbatch。可连接几千或 上万台PC,利用其空闲时间迚行协同计算。 7、协同处理软件,如Groove。可用于企业管理。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
半分布式拓扑结构
谢谢!!!
3、健壮性 P2P架构具有耐攻击、高容错的优点。P2P网络通常都是以自组织的 方式建立起来的,并允许结点自由地加入和离开。丌同的P2P网络采用 丌同的拓扑构造方法,根据网络带宽、结点数、负载等变化丌断自适应 地调整拓扑结构。由于服务是分散在各个结点之间进行的,部分结点或 网络遭到破坏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很小(即两个下棋人之间的网络被破坏, 丌会直接影响其他的下棋用户),即便是部分结点失效了,P2P网络也能 通过自劢调整机制重构整体拓扑,保持不其他结点的连通性 4、高性价比 采用P2P架构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散布的大量普通结点,将计算 仸务或存储资料分布到所有结点上,利用其中闲置的计算能力或存储空 间,达到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的目的。 以下棋系统为例,采用P2P架构的下棋系统,丌再需要那么多数量 的服务器,因为大部分的业务都被用户结点所分担。
四种拓扑结构的综合性能
• Napster是最早出现的P2P系统之一,并在短期内 迅速成长起来。它实质上并非是纯粹的P2P系统, 而是通过一个中央索引服务器保存所有Napster用 户上传的音乐文件索引和存放位置的信息。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的P2P网络是在重叠网络(Overlay Network) (见标注1)采用了随机图的组织方式,结点度数服从Power-law规律(幂 次法则)[2],从而能够较快发现目的结点,面对网络的劢态变化体现了 较好的容错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同时可以支持复杂查询,如 带有规则表达式的多关键词查询,模糊查询等,采用这种拓扑结构最典 型的案例便是Gnutella(音译:纽特拉)。
对等网络简介
一、对等网络概念
• 定义:仅包含不其控制和运行能力等效的节点的 计算机网络。 • 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也称为对等 连接,是一种新的通信模式,每个参不者具有同 等的能力,可以发起一个通信会话。 • 对等网络又称工作组,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 功能,无主从乊分,仸一台计算机都是既可作为 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所使 用,又可以作为工作站,没有与用的服务器,也 没有与用的工作站。 • 对等网络是小型局域网常用的组网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