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的作用

合集下载

棉田优势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棉田优势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 i a Agr c Ou a n ve s t Gu ng ho 6 2, i a) Ac a Ee o c niat 00 22( ): 2 6 7  ̄ a i u r l U i r iy. a T u 51 4 C^ n 0 t ol gia Si c 2, 2 4 6l ~ 1
杨 益 众 ,庞 雄 飞 ,粱 广 文
( 南 农 业 大 学 昆 虫 生 态研 究 室 , 州 5 0 4 华 广 16 2
摘要: 采用二欢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及其方程y =b+ ∑ 6 i ∑ b . ∑ 4 分别研究了棉田优势天敌类群 。 .+ x . 一 +
小 花 蝽 、 色 瓢 虫 纹 瓢 虫 对 棉 锋 虫 卵 、 花 蝽 、 色 瓢 虫 、 纹 瓢 虫 、 水 涯 狼 蛛 对 棉 锋 虫 1 2龄 幼 虫 和 三 突 花 蛛 、 异 龟 小 异 龟 拟 ~ 异 色 瓢 虫 、 纹 瓢 虫 拟 水 涯 粮 蛛 对 棉 锋 虫 3 6龄 幼 虫 的捕 食 作 用 。通 过 对 方 程 的 失 拟 性 检 验 和 显 著 性 检 验 以及 对 回 归 系 龟 ~ 数 的显 著性 检 验 . 析 了这些 捕食 性 天敌 与棉 铸 虫各虫 态 之同 的相 互关 系 以及捕 食 性天 融之 阃 的相互 关 系 。 分 关 键 词 ; 铃 虫 - 食 性 天 融 二 拨 正 变 回 归 旋 转 组 音 设 计 棉 捕
它 们 对 控 制 棉 铃 虫 种 群 起 到 了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然 而 , 种 天 敌 与 棉 铃 虫 不 同 虫 态 之 间 以 及 天 敌 与 天 敌 之 多
The Cant al o Co t Bo l r f t on l wor Po m pul i n by is Do i nt at o t m na Na ur l Ene y Co pl xe t a m m e s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 发布天敌:引进对特定病虫害的天敌,例如昆虫对昆虫、捕食动物对害虫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

2.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使用病毒、真菌或细菌制剂。

3. 利用细菌:使用对特定病原体有杀灭作用的细菌,例如使用苏云金杆菌来防治苹果火锈病。

4. 利用真菌:利用具有杀虫或抑制虫卵发育的真菌来控制害虫,如使用白僵菌来防治蚜虫。

5. 利用病毒:使用对特定害虫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病毒来控制病虫害,例如使用苜蓿螟NPV病毒来防治苜蓿螟。

6. 利用寄生虫:使用能寄生在害虫体内并杀死害虫的寄生虫来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寄生蜂防治毛虫。

7. 利用捕食者:引进对特定害虫有捕食作用的动物,如蚂蚁、蜘蛛、田鸟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8. 利用花草植物:种植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的花草植物,如驱避蚜虫的唐菖蒲、驱避白蚕虫的桑树等。

9. 利用植物挥发性物质:使用植物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吸引天敌或对害虫产生驱避作用。

10. 利用种质抵抗性:选育具有抗病虫性的品种或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11. 早收早播:通过尽早收获或尽早播种,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12. 轮作和间种:轮作不同作物,或间种不同作物,以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

13. 混种和套种:混种和套种不同作物,使病虫害难以传播和繁殖。

14. 清除枯萎体和田害体: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田害体,以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和繁殖源。

15. 病虫害检疫:对于植物和种子的引进,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传入。

16. 使用捕虫灯和黄板:利用捕虫灯和黄板吸引并捕捉病虫害。

17. 喷施生物制剂:使用含有益菌和抑制病虫害的成分的生物制剂,如生物有机肥料等。

18. 利用植物保护物质:使用具有杀虫或抑制害虫繁殖的植物保护物质,如苏木素、黄蒿素等。

19. 利用化学调节剂:使用具有影响害虫行为、发育或生殖的化学调节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激素类似物等。

蚜灰蝶及其他3种捕食性天敌对竹蚜的控制作用

蚜灰蝶及其他3种捕食性天敌对竹蚜的控制作用
第 4 卷 第 4期 8
2012年 4 月 ຫໍສະໝຸດ 林 业 科

Vo. 148. . No 4
Ap ., r 2 0 12
S ENTI CI A
S LVAE I
S NI I CAE
蚜灰 蝶 及 其他 3种 捕食 性天 敌对 竹 蚜 的控 制作 用
丁 玉 洲 许 明修 刘 小 林 苏 远 达 邹运 鼎 张 龙娃
而 竹蚜 是竹林 的一 类 重 要 害 虫 , 常造 成 竹 林 生长 衰
退 , 而引发 的竹林 霉污 病可进 一 步加剧 竹林 残败 , 进 并 降低城 市 园林竹 类 的观赏价 值 。据安徽 皖东 竹林 的 调 查 ,重 要 的 竹 蚜 有 3 种 ,即 居 竹 舞 蚜
a yii 、 带 食 蚜 蝇 ( psrh sbl a s 和 丽 草 xr s 黑 d) E i p u at t ) y eu
Di g Yu h u Xu Mi g i L u Xi o i S a d Z u Yu d n Z a g L n wa n z o n xu i a l n u Yu n a o n ig hn og
( colfF rsya dLn saeA h i gi l rl n esy Hfi 3 0 6 Sh o o oer n a dcp ,n u A rut a U i rt e 0 3 ) t c u v i e2
h ma awees nf a t i e a a f te rea hd n trl n mis amo i x r i,E i rh sb h au a d r i i cnl hg rt nt to h rt e p i a a e e e ,H r naa yi s ps p u a e ts g i y h h h o h u d y a d C rs af r s .B t f al o smpi n o t l f c o h ma aweeo vo s ih r h nta f te n hyo omoa oho i c nu t n a dcnr f t f p d y o oee a d r b i l hg e a ht h r uy t oo

种群生态学2010(三)

种群生态学2010(三)

混交制
无论雌雄都可以与一个或更多的异性交 配,而不形成相对固定的婚配关系。
2.栖息地和食物对婚配制度的影响
决定动பைடு நூலகம்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 的分布,而资源主要是指食物和营巢地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食物、巢址和配偶均匀分布的条件下一般形成 一夫一妻制 斑块性的资源分布多形成多配制
7.1.3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生殖成效 最大化
7.1.2.3 性选择

两条途径 性内选择 通过打斗 性间选择 硕大的尾羽、头羽

让步赛理论(handicap theory)
拥有质量好的大尾(或其他奢侈的特征),表 明拥有者具有好的基因,而弱的个体不可能 忍受这种能量消耗,也加大了奢侈特征者被 捕食的敏感性。

Fisher氏私奔模型
(四)结果与评价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1 .K1>K2/ β K2<K1/ α 1/K1< β/K2 1/K2 > α/K1 2. 1/K1> β/K2 1/K2 < α/K1 3. 1/K1> β/K2 1/K2 > α/K1 4. 1/K1< β/K2 1/K2 < α/K1
7.2.1.4 生态位理论
dN1 /dt = r1N1(1-N1/K1- αN2/K1) dN2 /dt = r2N2(1-N2/K2- βN1/K2)
(二)模型的行为
竞争的结局: 物种甲被挤掉,物种乙取胜而生存下来 物种乙被挤掉,物种甲取胜而生存下来 物种甲和物种乙取的共存的局面
竞争的四种结局
• 1/K1和1/K2,可以看作为物种甲和物种乙种内竞争的指标 • β/K2可以看作是物种甲对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指标; • α/K1可以看作是物种乙对物种甲的种间竞争强度指标;

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类别之一,昆虫在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昆虫促进植物传粉和授粉许多植物依赖昆虫进行传粉和授粉,以实现繁殖过程。

蜜蜂、蝴蝶、飞蛾等昆虫通过吸取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实现植物间的传粉。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维持植物的种群稳定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二、昆虫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有机物质和循环养分的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食用和分解死亡的植物、动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这种循环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三、昆虫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在食物链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鸟类、蜥蜴、青蛙和哺乳动物等许多物种依赖昆虫作为主要食物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

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繁荣。

四、昆虫作为环境指示器由于昆虫对环境的敏感性,它们可以被用作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器。

某些昆虫物种对特定环境条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它们的分布和种群数量会受到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昆虫的种群数量和组成,我们能够了解到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五、昆虫控制有害物种有些昆虫具有天敌的特性,它们可以帮助控制一些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有害物种。

例如,蜓蜥可以控制蚂蚁和害虫的数量,而一些寄生蜂和寄生蜇等昆虫则能帮助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

通过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我们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促进了植物传粉和授粉,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指示器,以及控制有害物种。

保护昆虫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蚜虫防治措施

蚜虫防治措施

蚜虫防治措施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会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凋零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蚜虫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天敌的作用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利用一些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寄生性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1.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蚂蚁、蜘蛛等,它们以吃蚜虫为生,是蚜虫的天敌。

可以在农田中引入这些捕食性昆虫,增加它们的数量,以控制蚜虫的繁殖。

2.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蜇等,它们寄生在蚜虫体内,通过产卵和幼虫的发育,杀死蚜虫。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寄生性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3.寄生性真菌:如白僵菌、葡萄孢菌等,这些真菌通过侵染蚜虫体内,杀死蚜虫。

可以采用喷洒真菌孢子的方法,进行蚜虫防治。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杀虫剂来进行化学防治。

1.有机磷杀虫剂:如敌敌畏、乐果等,这些杀虫剂可以迅速杀死蚜虫,但对人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菊酯、氟氯虫脒等,这些杀虫剂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比较小。

3.杀虫油:如菜油、棉籽油等,这些油类杀虫剂可以通过堵塞蚜虫的气孔来杀死蚜虫,对人和环境的污染较小。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防治措施。

1.高温灭杀:将受害植物放在高温环境下,通过高温杀死蚜虫。

2.抖打:用手轻轻抖动植物枝叶,把蚜虫抖落下来。

3.喷水:用高压水枪将蚜虫冲刷掉。

四、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法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农艺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通过科学施肥,提高植物的养分含量,增强植物抵抗力,降低蚜虫发生率。

2.间作轮作:通过间作轮作,改变种植结构,降低蚜虫的发生率。

3.保持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增加植物的水分含量,降低蚜虫的发生率。

氮肥对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例证

氮肥对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例证
吕仲贤 俞 晓平 H ogK 2胡 萃3 , , en L ,
(浙江省农业 科学院 植物保 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 浙江 杭州 3f2 ; 1Y1 l 国际水稻研究 所 ,A OB 77, D P 77 菲律宾 ;浙 江大学 应用昆 虫学
研究所 , 浙江 杭州 3( 2 ) 1Y X9

要: 施用氮肥后 可以直接 或间接地通过对植物一害虫~天 敌三者之 间关系 的干 预、 改变 寄主植物 内的营
养成分和次生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能力。而氮肥对寄生性天敌的作用
主要是通 过干扰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和选择行为 、 影响天敌 自身 的生长发 育 、 生殖和成 虫性 比以及 改变寄 主植
物的形态和天敌所处的生境等。稻田生态系统中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改进节肢动物的营养条件和生境 , 而且
还可以通过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 的变化 改变整个食物链 的结构和动态 。在施用氮 肥的稻株上 黑肩绿育 蝽对 褐飞虱卵和若虫 的捕食能力 明显下 降。稻 田中诱捕 到的寄生蜂种群数量也显著 减少 。这些结 果表 明天敌对
( 洳 A ae yoA ruua Si c ,H nzo 101 Cia n rai a Rc R s r  ̄it,D P o cdm gi lr c ne aghu 0 2 , hn ;Itnt nl i e a hh tu f ct l e s 3 e o e ec te A O Bx
7 7 M t ai , hi is。 stef p i Et o g ,Z4 rei , ag 02 ,Ci ) 7 , eo na Pi p e; n/toA/ ̄ n m ly hmgU vs H nz 3 09 h a 7 rM l l n /t p u o o ury  ̄  ̄u 1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