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稠油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出砂油藏水平井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2 1 年第 2 期 00 2
稠 油 出 砂 油 藏 水 平 井 开 采 配 套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彭斌 望
( 东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孤
摘 要 : 对稠 油 出砂 油藏 水平 井在 生 产 中暴 露 出防砂 难度 高、 针 易堵塞 、 有效 期短 、 产 后含水 上 升 投 陕等技 术 问题 , 笔者进 行 了水平 井射 孔 、 防砂 、 堵、 升 、 解 举 卡堵水 等 工 艺方 面的技 术 整合 与研 究 。 场应 现 用表 明 , 综 合技 术可 以较 好满 足稠 油 出砂 油藏 的开 发要 求 , 大限 度 地发挥 水平 井 产能 。 该 较
关 键词 : 油 ; 稠 防砂 ; 平 井 水 中图分 类号 : 3 5 TE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7 8 (0 0 2 一 O 3 一O 1 O— 9 12 1 )2 1 8 2 根据 油井 实 际情况 , 用 了先射 开 底部 后 上返 、 采 射 孔 时避 开底 水 界 面 高部 位 分 段 射 孔 、 出 砂 油藏 不 采用 定 向射孔 等 方式 。 这可 以更好 的利 用油 层 , 提高 采 收率 , 控制 含水 上 升 , 以及后 期 的分 层开 采等 措施 的 实施 。 2 水平 井防 砂工 艺技 术 疏 松砂 岩油 藏胶 结疏 松 , 出砂 , 易 油井 要正 常 生 产, 必须 进 行 防砂 。 据 我厂 油藏 实际 情况 和 目前 水 根 平 井 防砂技 术现 状 , 主要 采用 精 密微 孔滤 砂管 、 复合 绕 丝滤 砂 管 、 属毡 滤砂 管 为 三 种 挡砂 方 式 的 砾 石 金
2 1 年第 2 期 00 2
彭斌 望 稠油出砂 油藏水平井开采配套技术研 究与应用
论稠油井的防砂技术

论稠油井的防砂技术摘要:在油田的开采后期,往往出现原油变稠的现象,同时还常常伴随出砂的问题出现,阻碍了稠油的顺利开采,为原油的开采带来难度。
现阶段,在稠油井的防砂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努力,然而却存在经济成本较高,防砂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文中,笔者结合单位工作经验就稠油井的防砂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开采后期、防砂工艺、技术探讨在油田的开采后期,往往出现原油变稠的现象,同时还常常伴随出砂的问题出现,阻碍了稠油的顺利开采,为原油的开采带来难度。
现阶段,在稠油井的防砂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努力,然而却存在经济成本较高,防砂效果不佳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单位工作经验就稠油井的防砂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机械防砂工艺技术1.工艺简介。
研究新型防砂衬管挡砂技术和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简化施工程序,节约大型车组费用,从而降低措施费用,并提出以下几条工艺思路,按照防砂原理可大体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下入防砂管柱后进行砾石充填,这种防砂方法能有效地把地层砂阻挡在地层内,确保地层具有较稳定的原始力学结构,防砂效果好,有效期长。
另一类则是直接下入防砂管柱挡砂,防砂管柱与套管环空不充填砾石,滤砂管由地面预制,如双层预充填筛管、金属棉滤砂管、胶结成型的滤砂管等,这类防砂方法简便易行,但使用范围受到局限。
2.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技术。
下面重点谈谈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技术。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稠油井防砂作业常规工艺技术上的缺陷,经多年总结、改进、完善,将各种常规防砂方法的优点和长处融为一体而发明的一项实用新型技术。
它的研发成功和投入使用,有效地克服了颗粒型化学防砂、绕丝管砾石充填防砂和复合防砂等各种常规防砂方法存在的各种弊端。
同时又采用了封隔高压一次充填的工艺技术,将防砂砾石——石英砂一次充填至油层空,同处和滤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高压一次充压结实,形成高效能、大半径的挡砂屏碍。
从而提高了采液强度,延长了防砂有效期,确保了防砂效果。
中浅层油气井出砂治理及防砂工艺

46天然气井在开采过程天然气实际流速大于地层出砂临界流速,使得地层出砂,影响单井生产,严重时造成产层砂埋并堵塞管柱,被迫进行修井,影响单井生产和经济效益。
因此,面对地层出砂,需要积极的进行处理和预防。
目前常见的纺砂工艺包括:下割缝筛管、不锈钢防砂管和空心桥塞卡段式整体防砂工艺[1]。
国内防砂工艺技术的发展已持续了多年,这些工艺在各大油田都有使用,但对于出砂井况较为复杂,开发层系较多,管柱变型等情况下,防砂工艺往往效果较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研制出滤砂管、可膨胀性割缝筛管和压裂防砂液、过油管防砂等工艺[2]。
对于疏松砂岩,也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包括出砂机理分析、出砂预测和防砂性能评价。
根据目前复杂井筒结构特征,对前期防砂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改进,以满足复杂地层的防砂工艺需求。
1 出砂原因分析油气井出砂一般都是由于地层附近岩石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弱胶结和胶结中等的岩石出砂现象更加严重。
在过大的生产压差和低压井底压力下,流体流速所产生的压力大于了地层岩石颗粒的拖拽力,颗粒脱落随着流体产出。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出砂具有两个机理原因,即剪切破坏力和拉伸破坏力。
一般来说地层应力超过地层强度就有可能出现出砂的情况,地层强度一般由地层岩石胶结物、内部流体的粘着力、上覆地层压力、流体对岩石颗粒的拖拽力,还有包括生产压差等开发因素决定。
因此可简要分为:地层原因和开发原因两类。
1.1 地层原因指的是岩石的地质条件,包括胶结矿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等。
一般情况地质年底久远,胶结矿物越多,分布越均匀,胶结强度越大,越不容易出砂。
反之则越容易出砂[3]。
1.2 开发原因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储层岩石承载上覆岩层的负荷越来越增加,岩石颗粒内部应力平衡逐渐改变,使得原来的胶结应力体系被改变,造成出砂。
另外在油田开发过程对地层进行注水,注入水使得岩心内黏土矿物膨胀、分散,导致地层岩石矿物胶结能力下降。
以及流体产出时的流速影响,产量越高、流速越快,越容易出砂。
富拉油田稠油井防砂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富拉油田稠油井防砂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X王 坤(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苏丹工程部,河南濮阳 457001) 摘 要:富拉油田是苏丹6区的主力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质稠,大多数井出砂严重,目前主要的完井方法是套管射孔完井。
完井生产管柱只是下入电泵或螺杆泵,没有任何防砂工艺。
油井生产周期短、返修率高,通过采用新的防砂完井工艺,可以控制稠油油藏地层出砂严重的问题,延长了生产井的生产周期。
关键词:稠油井;防砂;配套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 E3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8—0104—03 富拉油田油藏储量丰富,埋藏浅,但地质条件复杂,油质稠,大部分井油层出砂严重,导致油井生产周期短、返修率高,通过现场研究与应用新的筛管防砂完井工艺技术,很好的控制了稠油油藏地层出砂严重的问题,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
1 国内外稠油油藏完井技术1.1 完井方法1.1.1 套管射孔完井。
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完井方法。
这种方法是钻穿油气层后,由电测确定层位,下入油层套管,注水泥封闭环形空间,然后用射孔注射穿套管和水泥环,构成油气流入套管的通道。
1.1.2 尾管射孔完井。
是将技术套管下到油层顶部,钻开油气层后,尾管悬挂在技术套管内,注水泥封闭油气层环形空间。
射孔后构成尾管和套管与油气层的通道。
这种方法多用于较深的油气井,可减少套管和水泥的用量。
但是,技术套管作为生产套管,必须满足对油层套管的强度、耐压和密封的要求。
1.1.3 先期裸眼完井。
先期裸眼完井是在油气层顶部下入套管固井后,再钻井油气层。
这种完井方法可以隔绝上部地层对油气层的干扰,用与油气压力平衡的钻井液钻开油气层,而且油气层也不受水泥的污染。
这种完井方法一般认为在产层物性一致、井壁坚固不坍塌、裂缝性油气藏和稠油层的完井,但要求卡准地层,准确的在靠近产层的顶界下入套管。
1.1.4 后期裸眼完井。
这种完井方法是在钻穿油气层后,将油层套管下至产层顶部注水泥完井。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应用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应用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岩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井底产能受到砂砾堵塞的影响,从而保证井筒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该技术的应用。
稠油井开采是指井底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在采油过程中被带出井口,若进入井筒则可能造成井底堵塞。
岩油藏中砂砾堵塞是常见的问题,防砂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包括井筒设计、作业液设计、井壁加固等多个方面。
井筒设计方面,要尽量选择由大到小的井壁直径,这能减小井眼与井弦直径之间的差距,从而防止砂砾进入井筒。
在作业液设计方面,应选择高滤失控制能力的作业液,使其能有效地控制砂砾颗粒和固体颗粒的运移。
还可以通过添加控砂剂来改善作业液的控砂性能。
在井壁加固方面,可以采取保护套管、固井等措施来加强井壁的稳定性,防止井底砂砾进入井筒。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还包括井下作业的控制和管理。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固井过程中的压力,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差,以防止堵塞事件发生。
在凝胶体积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凝胶剂,调节作业液的粘度,防止砂砾颗粒的沉降和堵塞。
在泥浆管理方面,要定期检查泥浆的物性参数,及时更换老化泥浆,保证作业液的性能稳定。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还需要注意井筒清洁和沉积物处理。
在井筒清洁方面,井下作业完成后,要定期进行清洗井筒,清除沉积物和砂砾颗粒。
这可以通过冲刷、液旋和井喷等方法来实现。
在沉积物处理方面,要将井底产出的沉积物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和分离,将有价值的岩石颗粒加以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对于井底产能的保护和开采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井筒设计、作业液设计、井壁加固、井下作业控制与管理、井筒清洁与沉积物处理等多个方面,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和良好效果。
薄层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

薄层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及防治技术锦612块是近年来我厂稠油产能建设的主要接替区块之一,在区块生产治理中,部分油井开井后短时间内即发生砂卡,检泵频繁,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出砂井分布不统一,且相邻油井出砂情况差异较大,急需精细分析。
开展利用波形聚类分析技术,井震结合,重新刻画储层砂体,分析砂体接触关系。
优化薄层出砂区域开发方式,优化直井射孔工艺。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应用压裂防砂、射流喷孔等措施手段治理油井出砂问题,最终达到了区块高效开发的目的,形成了一套适合薄层稠油的高效开发技术。
锦612块利用此項技术部署新井3口并全部投产,已累产油0.5476×104t;实施各类治砂措施23井次,累增油3.6673×104t,已创造经济效益2931.39×104元。
该技术在锦612块的成功实施,证明该技术适用于薄层稠油油藏,并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
标签:地质研究;锦612块;地震技术;砂体刻画;一、油藏基本情况锦612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上台阶,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的兴隆台油层。
含油面积1.98km2,石油地质储量442.98×104t。
油层高点埋深:-920米,为普通稠油油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油井出砂严重部分油井开井后短时间内即发生砂卡,检泵频繁,个别油井检泵冲砂进尺可达100m以上,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2、出砂情况差异大出砂井分布不统一,两个次级断块在不同区域均有多口出砂井,且相邻油井出砂情况差异较大,急需精细分析。
三、油藏出砂机理及分布研究1、油藏出砂机理研究锦612块属于高孔、高渗、低泥质含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在0.62~0.85,使得油层内流体流动不均衡,易导致个别层受高速冲刷先出砂,随着生产层不断出砂,储层结构逐渐被破坏而导致大量出砂。
射孔方式对油藏出砂是有影响的,储层内流体流速高、流动阻力大,易加大出砂速度。
机械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机械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超稠油油藏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沉积,埋藏浅,压实程度低,储层物性为大孔高渗油藏,胶结疏松,超稠油粘度大,携砂能力强,完井方式为套管射孔完井;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的方式进行开发,经过多年开采,区块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开发程度较高。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油井出砂频繁,轻则导致抽油泵漏失,泵效降低,严重时导致油井卡泵,甚至出现砂粒埋没油层,堵塞油液通道的情况,导致油井停产。
通过对传统机械防砂工艺研究分析,提出从流体自地层进入井筒和在井筒中举升两个过程采取防砂措施,提出可行性对策,改进或尝试新型防砂工艺,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超稠油油藏;出砂;机械防砂一、研究背景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超稠油油藏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沉积,油藏深度为530-1060m,埋藏浅,压实程度低;储层岩性为中、细砂岩、砂砾岩和砾岩,孔隙度一般在21.3~30.4%之间,渗透率1.06~1.82 um2,储层物性为大孔高渗油藏,胶结疏松;原油50℃粘度为5.4~30.2×104mPa·s,属于超稠油,粘度大,携砂能力强;直井完井方式为套管射孔完井;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油井出砂频繁。
油井出砂后主要会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危害:一是砂砾填充抽油泵凡尔空间,导致固定凡尔关闭不严,造成抽油泵漏失。
例杜84-平1-观1井日产液量由28t/d下降至9t/d,动液面329m,泵深708m,抽油泵憋压,上行压力升高,下行压力降低,结合功图判断固定凡尔漏,检泵后发现固定阀总成有砂填充,判断为出砂造成固定凡尔漏失。
二是出砂粒度中值大于抽油泵间隙,还会造成卡泵的情况。
出砂粒度中值0.2-0.5mm,抽油泵间隙0.1-0.16mm,会出现油井卡泵情况,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三是出砂严重井砂砾在填满沉砂口袋后,继续上移,埋没油层,堵塞油液通道。
例杜32-54-36井,生产井段994.7-1048.1m,生产249天后不出,检泵作业时杆连活塞卡死在泵筒里,探砂至1017.42m遇阻,冲砂井段:1017.42m-1050m,砂埋油层30.68m。
孤东油田稠油油井防砂技术研究

① 储 层 胶 结疏 松 , 结 物 以粘 土为 主 。注 蒸 汽 胶 后, 原油 粘 度 急剧 下 降 , 泥质 胶 结 物 容 易被 破 坏 , 砂 岩结构 变 为松散 状 态 ; ② 注 汽结 束 回采时 , 一般 生产 压差 较大 , 液速 排 度极 大增 加 , 引起 出砂 ; 将 ⑧蒸 汽 吞 吐 开采 , 注汽 强 度大 , 吞后 吐 , 先 液流
⑤ 蒸 汽窜 流导致 油井 出 砂严重 。有些 油藏 或 区
收 稿 日期 :O O 1 1 2 1 —O — 5
21 年第 6 00 期
胡博 孤东油田稠油油井防砂技术研究
3 1 2 砾 石直 径 的确 定 ..
2 3
块 。 蒸汽 吞 吐开 采期 间 , 在 由于 注汽 压 力及 注汽 强度 过高 , 以及 油层 非均 质 性 严 重 等 , 生汽 窜 现 象 , 发 导 致 这些 井在 进 行蒸 汽吞 吐 回来 时 , 出砂 严重 。 ⑥ 注蒸 汽 热力 采油 的注 采强 度 大这 种 突 出的特 点, 不仅 导 致油 井 易 出砂 , 而且 防砂 难度 极大 。 实 践 说 明 , 然 某些 热 采 油 井 采 取 了绕 丝 筛 管 虽 砾 石 充填 防砂 方法 , 者高 温化 学剂 固砂 等措 施 , 或 初
地 面原 油粘度 4 O 0 0 a s 地下 原油 粘 度 5 一5 0 mP . ,
27 6 0万 吨 。面 对 这 些稠 油地 质 储 量 , 热力 采 油成 为 现 今油 田开 发 的重 要 研 究 课题 , 着热 采工 艺 的发 随
展 , 何 强 化 稠 油 井 防砂 技 术 , 长 稠 油 井 生 产 周 如 延 期 , 为 热 采作 业 技 术 人 员 亟待解 决 的一 个重 要 课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新纯.钻井施工工艺技术E [ 1 M- .北京 :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2 5. 00
E3 范兆祥 , 2 刘会斌 , 国.复合 P C钻头在桩 西地 区定 向井 陈 D 中的应用[] J.钻采工艺 , O32() 20 ,64.
() 现场施 工可根据 宏 观上 的向南 、 ( 东 、 4在 北 或 西)
漂移, 来预 测钻 头的左 右漂 , 而确定 方位 富余 量 。 从
参 考文献 :
快 了施工进度和增强了施工安全 , 使得井身轨迹圆滑。
3 认 识地层 , 采用低粘低 切钻井液性能, 工程上勤搞短起下钻 。 () 2在研磨性较强的地层使用 MD牙轮钻头定 向。
2 1 78 2 2 16
5 72
8 4 59 12 4 19
3 8 03
1 46 2
76 84 84 81
20 06
2 7 00
978 9.
52 .6 7 27 . 71 4
合计
5 1 46
28 1 2 8
() 1 出砂 受储 层 、 原油 物 性 、 积微 相 等 因素影 响 , 沉 油井 出砂具 有普 遍性 , 油井 出砂程 度具有 先升后 降 的 且
平均 砂厚 3 . m。 02
22 割 缝衬管 完井技术 .
2 0  ̄2 0 0 5 0 7年对 区块 投 产 的 2 2口割 缝 衬 管完 井
的油 井生 产情况 可 以看 出 , 采用 割缝 衬管完 井技术 完井 投产 的生 产井 , 出砂 井数 较 少 , 2口, 厚 1. m, 仅 砂 7 5 平 均单 井产 油 5 1t生 产效果 较好 , 46, 见表 2 。
12 割 缝衬管 完 并防砂 .
防砂机理 : 在油层 部位不 固井 、 管壁均匀分 布 下 缝宽约为 0 4 . mm 的割缝衬 管 , . ~0 5 割缝 形状 呈倒 梯形 , 内宽外 窄 , 砂 口袋 在 1 ~ 2 m 之 间。 当原 沉 5 0 油从地层 流 出 , 通过 衬管 时起 到滤 砂 的效果 。生产 效 果 见表 1 。
2 应 用情 况
西 部探矿 工程
2 1 年第 1 0 1 2期
井壁 防砂后 的 油井 平 均 生 产 天数 为 1O 8 , 而解 决 8. d 从 了出砂 井检 泵周期 短 的问题 。
2 1 人 工井壁 防砂技 术 .
20  ̄20 年 在前期 生产 出砂 严 重 的 4口油 井 进 07 08 行试 验 , 目前 平 均单井 日产液量 88/ , .td 日产 油2 1/ , . td
气藏 ,0 3 1 () 5 —8 20 ,0 4 :65 .
() 3 人工井 壁 防砂技 术 适 用 于地 层 亏空 油 井 防 砂 , 是一 种较好 的老 区后期 防砂 技术 。
( 上接第 6 6页)
E 3 吴 志 勇, 2 白宪宽. 油井 粉 细砂 防砂 工 艺 技术 研 究 与应 用 E3 石油矿场机械 ,0 7 J. 20.
表 1 人工井壁 防砂技术措施前后效果表
9 8* * * * 9 8* * * *
35 . 1 4
0.2
3 3 2 6
7 2 5 2 11 3 12 7 17 0
74 . 1 . 18 71 .
9
14 . 21 . 12 . 36 .
0
油油藏先期筛管完井防砂和人工井壁后期防砂技术试验 ,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 浅层 稠 油 ; 细砂 ; 工 井壁 防砂 ; 缝衬 管 粉 人 割 中图分 类号 : 3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O4 5 1(O 11一 o6一 O TE 4 B 10— 7 62 1)2 0 7 2 克拉 玛依 油 田九 7 +8区齐 古组 油藏 特稠 油油 藏, 油藏平均埋深为 1 0 胶 结类 型为孔 隙接触式 , 7 m, 胶 结物类型 以泥质为 主 , 油层 结构疏松 , 储层岩 性 以 中细砂岩 为 主 占 6 ; 2 粗砂 岩 、 含砾 砂 岩 和砂 砾 岩 次之 , 3 。碎屑颗粒粒 径一 般 0 0 ~ 1 m 之 占 3 .5 5 m 间 , 均 孔 隙 度 为 3 。2 ℃ 原 油 粘 度 1 0 ~ 平 1 0 00 4 0 0 0 a・ , 油密 度 0 9 4 gc 。 由于 原 油 5 0 0 mP S原 . 5 6 /m。 粘 度大 、 油井出砂严重 , 热采效果不 理想 , 产后 , 投 出 砂情 况严 重 , 口取 样 分 析 8 以上 原 油携 砂 , 井 O 修 井作 业 7 5 次中 6 需 要 冲砂 作 业 , 8井 O 出砂 导致 区 块开 发效果差 , 至无法动用 。 甚 1 防砂 工艺研 究 与应 用 分析油井出砂特点 , 开展了防砂基础理论及试验研 究, 对浅层稠油藏的砂患控制认识 , 由以前采 用机械 也 防砂 和化学 防砂 为 主要手 段 , 以防 为主 的主导 思想 转变 到根据 油层 出 砂 的不 同特 点 运 用 各 种 防 、 砂 泵 以及 排 防、 固砂技 术实行 防 、 结合 的理 念 对 出砂 油井 进行 综 排
21 0 1年第 l 2期
西部 探 矿工程
6 7
浅 层 稠 油 井 防砂 技 术研 究 与应 用
张 睿 , 周彩虹 柏正军 ,
(. 1克拉玛依三盛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4 0 ; . 3 00 2 新疆油 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 40 ) 3 00
摘 要 : 对 克拉玛依 油田 九 7 针 +8区齐古组 油 藏原 油粘度 大 、 井 出粉 细砂 严重 的 问题 , 用浅层 稠 油 运
3 9
19 3 13 6 30 1 111 l.
1 68 6 .
10 4 3 . 29 7 3 11 1.
13 .
o.3
1
2 1 3 . 58
25
9 8* * * *
9 8* * * *
48 .
8
1 1
08 .
0.7
平 均
76 .
35 .
88 .
21 .
08 .
3 . O2
10 8 8 .
2 18 2.
* 收稿 日期 :0 10 -1 修回 日期 :0 10—2 2 1—30 2 1—40
第一作者简 介: 张睿 (91)男 ( 17一, 汉族 )新疆克拉玛依人 , , 助理工程 师, 现从事石油工程技术工作。
6 8
3 几点 认识
由表 1 以看 出 , 可 利用人 工井壁 防砂 技术 能够使 检 泵周期得到延长 , 7 区由于原油粘度比较高 , 九 +8 油层 出砂 比较 严重 , 区块 平 均 检 泵 周期 为 4d 而采 用 人 工 5,
表 2 割缝衬管完井平均单井效果表
2 5 00
1 6 4 2 2 2
合治理。 1 1 人 工井壁 防砂 . 一
() 1防砂机理 : 通过由 C 0、 O、 2 3S0 等无 a Mg A1 、i2 0 机材料 和多种 外 加剂 复合 而成 的固砂 剂, 常温 至 在 10 2℃状态下遇水分解生成硅醇 , 脱水后与砂子发生胶 结, 胶结后的产物经过氧化物引发再 聚合 , 其聚合 目的 是增加胶结 的分子量, 增加与砂 的胶结 面积和胶结强 度, 从而达到固砂的目的。当防砂剂被携带至井底油层 亏空处 , 与岩层 自 胶结固化成具有高渗透高强度的人工 岩层 , 阻止砂粒运移 , 防止油层坍塌, 防止粉细出砂 。 () 2 主要技术指标: 人工井壁防砂剂人工岩层渗透 性好 、 强度高 , 孔道分布均匀, 胶结温度适合浅层稠油油 藏, 主要技术指标 : 防砂剂视密度 0 9 . 5 固结强度 . ~1 1 , 3 0 a 固结渗透率 3 5 m ,  ̄1MP , ~1 2防砂最小粒径 5 m, 适用 井温 2 ℃ ~1O , O 2℃ 耐温 30 , 5 ℃ 耐压 6-1MP 。 - 2 a -
特点 。
() 4割缝 衬管 完井方式 完井 起到 了较好 的先期 防砂 作用 。
参考文献 i
() 2 注采参数 对油 井 出砂 有 直 接影 响 , 注汽 压 力应 控制 在 35 a以下 , .MP 自喷期产 液量 应控 制 在 2 td以 0/
下。
E 3 刘 向明 , 1 吕民, 吕俊. 大修井筛管完 井防砂技 术[] 特 种油 J.
表 4 0 0年 2 5 9 u P C使用情况表 2 1 1. n n D
23 根 据漂移 规律 , 高效 率 . 提 根据 发现 的规律 , 在后 序施 工 的花 东 4 3 — X井 、 花 东 7 井 中定好方位余量 , x 在下步施工中没有纠方位 , 加
( ) DC钻头 在粒径 较小含 砾层段 可 以使 用 。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