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经历了诸多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政、战争、文化等方面总结中国近代史的纲要,并谈谈个人对这段历史的心得体会。
新政:为中国寻求出路的尝试在中国近代史的起始阶段,清朝的统治下,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和国内动荡的困扰。
这一时期,一系列被称为新政的改革措施被推出,试图挽救国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戊戌变法。
这项改革措施尝试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包括设立议会、推行现代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等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新政的改革措施没有取得持久的成功。
新政期间,中国面临了许多挑战,包括保守派势力的反对、国内外势力的干涉等等。
这给予了我深刻启示,改革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阻力。
新政的失败也教育我,不能依赖于外部力量,应该寻求自力更生的道路。
战争:跌宕起伏的历程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战争的频繁发生。
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国内矛盾的加剧,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战争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这些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受苦难,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战争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同时,战争也让我意识到和平的珍贵,我相信只有通过和平互利的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文化:深耕民族精神的力量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方面,在外国文化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许多先进的文化思想也被引进到中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国家振兴。
在这个阶段,一系列文化运动如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涌现,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运动强调民族精神的觉醒和现代意识的培养,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繁荣。
对我而言,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石,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自信心。
在现代社会,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汲取先进的文化成果,对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体会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尽管只是简要地介绍了这段历史,但它给了我许多启示。
通过研究鸦片战争,我们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阻碍了他人,也束缚了自己。
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自大,昏庸愚昧,这是清政府的致命弱点。
被资本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清政府暴露了其软弱无力和卖国求得XXX的腐朽性格。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统治的中国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鹰,臃肿无力。
战争打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中国放入残酷的现实中,不断打击,不断经历风雨,最终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专制这层厚厚肥肉。
因此,只有紧跟世界局势,不断接触这世界的残酷竞争,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抗日战争让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
无论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大国,还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
一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国发动了八年的抗战才能将其彻底打败,这突出了实力的重要性。
我们渴望和平,但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争取。
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XXX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统治,最终被XXX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
XXX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要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斗争,使广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一致抗敌,最终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记录了各个阶层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只有理解这些道理,才能在胜利中前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历经千年传承,但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并不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纲要课的体会在我们上中学甚至小学时就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那时所用的课本只是叙述故事般的讲述历史事实。
我当时仅仅是把这些历史事实当做故事来学习来背诵的。
我根本没有往历史深处思考这些历史事实,它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
这些本是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却被我们所忽略了。
进入大学后,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纲要让我第一次深刻的懂得了学习近现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学习近现代史。
纲要不仅让我更加细致的了解到中国在近现代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所表达的历史意义,以及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对今天的我们将有怎样的启示。
常言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要想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就必须以史为鉴,从历史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纲要让我知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多么伟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被各种邪恶的反动势力打压羞辱。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到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还击。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进行着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代以来,有多少外国侵略者想灭亡中国、吞并中国,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终于粉碎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白日梦”,实现了民族独立。
除了外国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还受着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但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经过了土地革命的彻底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接下来伟大的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着。
纲要也解开了我的一直以来的一些疑惑,比如:为什么中国必然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了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洪秀全的农民运动试图再次建立封建主义制度,但失败了。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按图索骥,用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来改变中国。
从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理解当今中国的国家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和体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中国近代史让我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弱点和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直是被列强欺凌和割据的对象,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和内乱。
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八国联军侵华,这些苦难让我深感中国的软弱和国力不振。
同时,中国内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也使得社会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要实现强大和繁荣,就必须要解决这些弱点和问题。
只有科学的国家建设和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其次,学习中国近代史也让我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和事件。
无论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这些事件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这些伟大的人物和事件引发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变革的机会。
同时,这些伟大人物和事件也带给我许多启示。
他们的奋斗和牺牲精神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学习中国近代史也加深了我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困境和挑战都让我对中国的社会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社会的差距和不公现象仍然存在,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同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也给我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和机遇。
在当今世界面临巨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为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最后,学习中国近代史还让我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更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自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奋斗。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当国家坚定的走上独立和自力更生的道路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
其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让我认识到国家的命运是由国家的人民来决定的。
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和英勇斗争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压迫和侵略中解放出来,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从中可以看到,只有当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底气和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艰苦的建设时期到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崛起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繁荣和力量,也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够真正实现富裕和强大。
最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还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追求和期许。
中国近代史中的种种教训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也需要坚持创新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我对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希望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体会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
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愈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入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G_O_V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入入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耻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
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这两次农夫运动都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
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入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变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很多血泪和艰辛,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在近代中国,国家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压力。
西方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人民从传统的封闭态度中醒悟过来,开始了对现代化的追求。
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巨大矛盾和不平等也使得人民痛定思痛,开始了意识觉醒和自强运动。
学习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传统文化的保守和后发制人的劣势是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代中国的失败和挫折揭示了自强不息与开放包容的矛盾。
值得欣慰的是,在近代中国的劳苦努力下,一系列的变革和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充满曲折和矛盾。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过渡,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
辛亥革命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式开启。
中国近代史还教会我珍惜和平与稳定,将国家的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独立、解放和统一是中国人民一贯的追求。
我们不仅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还要考虑到国际间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良好的外交政策,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学习中国近代史还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普遍需求。
我们要以这种精神为动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会我珍惜和平、珍惜生活,坚持自主创新和全面开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愿意践行中国近代史所传递的价值观,为建设一个强大而和谐的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动荡和磨难,但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不屈不挠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篇章。
这段历史是曲折的,但也是壮烈的。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段历史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对近代史的学习,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当代青年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们要认真学习近现代史,深入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学习近现代史中,我发现最重要的中心思想是:中国必须实现繁荣昌盛,必须走向现代化,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个中心思想贯穿近代以来处理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到许多重点。
如果说繁荣和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历经磨难和艰辛的现实,我们充满感慨地发现,积贫积弱和外来侵略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其余问题如社会变革、生活状况、文化艺术、国际关系等,都围绕着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展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重思辨。
这不仅是我们对理论思考的能力的检验,也是我们对不同观点的判断和承认。
我们不能只单单听取老师的讲解和文字的阅读,更应该拓展自己的思路,积极探索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解析,不断开拓视野和思路。
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遣词造句准确、简练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不能有大量复杂而拖沓的表达,在用词上我们需要用思维和语言精华,尽量用少量的语言来传递能有力量的观点。
综上,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们时代的一份显然职责,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我们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心、执着、创新、挑战和拓展自己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
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学习中国近
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
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
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
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
意的。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
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而作为理工科
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
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
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
为半封建的国家。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
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
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因此,到了清
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
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
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到了嘉庆、道光年间
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毛
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
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
局。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
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
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鸦片战争爆发后,
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
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
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其中,1894年到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
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
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侵略,其也有相当的
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中国的社会矛盾由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之间的矛盾转向封建社会跟中国人民间的矛盾。由此中国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让国人看出时势格局,激
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从经济上看,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
主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资本
主义的残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在萌芽中凋零。
从外交上看,自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认识了科学知识强大、西方
工业发达带来的好处,统治者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学习西方知识,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作为
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少
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是发达的、社
会是进步的、人是要自强的,我们要认识这一点,“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必须要自强!
自强不息,在中华民族中从来都不是空谈的,而是从实践结
晶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封建社会的危害、
闭关锁国的消极性后,国人纷渐渐反省,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使沉
沦绝境、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再次站起来。其中反清政府压迫的
太平天国起义、实业救国的洋务运动、救亡图存维新运动、终结
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和开天辟地的五四运动等。自英国冲开中
国锁国的大门、西方列强列强试图谋和瓜分中国之后,我中国民
族一路泥泞走来,不仅仅顽强抵抗了外侵的强权压迫,还推翻的
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不仅初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封建
思想,还解除了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并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
条件。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代众多的民族斗争和运动中,意义最深
刻、影响最深远、反封反帝最彻底的便是五四青年运动!五四运
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斯思想
的传播,为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还以爱国主义作为精
神源泉,以民主与科学作为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
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因此,作为大学
生,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自强不息就要
懂得借古鉴今,用历史来鞭策自己,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
承五四精神以武装自己,努力做一个能建设美好的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的接班人。
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道路是曲折的、是动荡不安的、是充
满耻辱的。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并不是不是安定和平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与中国之间爆发了军事战争和政治
冲突,并随后日本关东军将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了,实行了14年之
久的殖民统治。对此,野心勃勃日本并不满足,欲征服世界的日
本再次将矛头首先指向当时国内政局动乱的中国。1937年发生卢
沟桥事变,日本对中国展开了全面的侵华,先后占领了北平、天
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大批城市。与西方列强相比较,日本的
侵华战争烦的罪行更加严重,对我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更大。1937
年12月,日均侵占南京后,展开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以射杀、火焚、活埋等方式残害我国30多万的同胞。日本侵略者
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自古以来,邪不能胜正,尽管日本人野心勃勃想要消灭中国,
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边开展
的长达八年的艰苦卓越、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刚经历鸦片战争、
驱除鞑虏不久的中国元气大伤,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处
于几近崩溃边缘。然而,中国人民坚强勇敢、无惧无畏。战争期
间,国共合作,全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力争民族
独立与解放。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反侵略的胜利,抗战胜利意味着中
国人民在近百年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第一次去的完全性的胜利,扭
转了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抗战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众
志成城、浴血奋战得到的结果,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唤起了民族团结凝聚力。抗日战争给我们后背的启
示就是要弘扬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坚持共
产党的领导,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并不是意味着中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
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只是使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再次向前迈进一大
步。直至1949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的解放战争取得胜
利后,标志中国结束了近百年动荡战争局势。1949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意味着中国真正意义
上独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
上新道路,经过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
在一个学期认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后,
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是从怎样的坎坷中走,未来将怎样走。我也
明确了作为大学生肩负了怎样的历史任务,明白要怎样才能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虽已尘封,但不可被淡忘;历史不可以改变、未来却可
以创造。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我们更要牢记于心,并以此
来鞭策自己,以史为鉴,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