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毕业设计课题】highspeedlogic★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仿真及优化DOC

合集下载

基于MATLAB的高斯白噪声信道分析报告

基于MATLAB的高斯白噪声信道分析报告

基于MATLAB的⾼斯⽩噪声信道分析报告基于matlab⾼斯⽩噪声信道分析系统的设计××(陕西理⼯学院物理与电信⼯程学院通信⼯程专业1202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吴燕[摘要] MATLAB 是⼀种⽤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级技术计算语⾔和交互式环境。

本⽂在matlab的环境下构建了BFSK在⾼斯⽩噪声信道中传输的系统模型,通过simulink程序仿真,研究系统的误码率与信道质量的关系,找到在⾼斯⽩噪声信道上传输的最⼤信噪⽐及所需发射功率和调制频率,从⽽得出该系统在⾼斯⽩噪声信道中的最佳传输性能。

[关键词] MATLAB;⾼斯⽩噪声;信道分析;simulink仿真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the Gauss white noise channel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MATLAB××(Grade 2012,Class 2,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Tutor: Wu YanAbstract: MATLAB is a high-level technical computing language and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data visualization, data ana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is article in the matlab environment build BFSK in AWGN channel model simulation,by running simulation the program on the system of quality of error rate and channel relationships,found in AWGN channel transport of maximum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the desired transmitter power.Key words:MA TLAB; Gauss white noise; channel analysis; Simulink simulation⽬录1.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1)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基于MATLAB/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学生姓名张莎学号1113024109所在院(系)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1104 班指导教师侯宝生合作者王翊东鲁少龙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2014年 3 月 12 日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电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104 学生姓名张莎一、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基于MATLAB/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二、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工作自2014年2月24日起至2014年3月14日止三、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物电学院实验室四、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1建立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模型,选用合适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

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

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设计题目的详细建模仿真过程分析和说明,仿真的结果可以以时域波形,频谱图,星座图,误码率与信噪比曲线的形式给出。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应附仿真结果图及仿真所用到的程序代码(MATLAB)或仿真模型图(Simulink/SystemView)。

如提交仿真模型图,需提交相应模块的参数设置情况。

3.每人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的说明书及源程序代码或仿仿真文件。

参考文献:[1]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其应用实例详解[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郑智琴.Simulink电子通信仿真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3]赵鸿图.通信原理MATLAB仿真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4]刘学勇.详解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5]达新宇.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年[6]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指导教师侯宝生系(教研室)通信工程系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2014年2月24日学生签名基于MATLAB/Simulin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张莎(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4班,陕西汉中723003)指导教师:侯宝生[摘要]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者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所谓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将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值转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下图给 出了脉冲编码调制的示意图。
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图 1-9 脉冲编码调制示意图
PCM 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同种,输入的模拟信号 m(t)经抽样、量化、
编码后变换成数字信号,经心道传送到接收端的译码器,由译码器还原出抽样值,再经过
定理内容:抽样定理在时域上可以表述为:对于一个频带限制在(0,fH)Hz 内的时间 连续信号 f(t),如果以 Ts≤1/(2fH)秒间隔对其进行等间隔抽样,则 f(t)将被所得到的 抽样值完全确定。模拟信号的抽样过程如下图。
图 1-2 模拟信号抽样的过程示意图
下图分析可知模拟信号抽样过程中各个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5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图 1-4 两种情况下的抽样信号频谱分析
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抽样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只要能满足抽样频率大于奈奎斯特频 率,并留有一定的防卫带即可。
1.1.2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实际中遇到的许多信号时带通型信号,模拟信号的频道限制在 fL~fH 之间,fL 为信号 最低频率,fH 为最高频率。而且当 fH>B,其中 B=fH-fL 时,该信号通常被成为带通型信号, 其中 B 为带通信号的频带。
对于带通信号,如果采用低通抽样定理的抽样速率 fs≥2fh,对频率限制在 fL 与 fH 之间 的带通型信号抽样,肯定能满足频谱不混叠的要求,如图所示。
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6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图 1-5 带通信号的抽样频谱
定理内容:一个带通信号 f(t),其频率限制在 fL 与 fH 之间,带宽为 B=fh-fl,如果 最小抽样速率 fs=2fh/n,n 是一个不超过 fh/B 的最大整数,那么 f(t)就可以完全由抽 样值确定。 下面两种情况说明:

基于matlab的fm系统调制与解调的仿真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fm系统调制与解调的仿真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fm系统调制与解调的仿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FM系统调制与解调的仿真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FM(调频)调制和解调系统。

2.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系统的性能。

3.对比和分析FM调制和解调前后的信号特性。

二、系统总体方案1.系统组成:本设计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

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解调器则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低频信号。

2.调制方式:采用线性FM调制方式,即将低频信号直接控制高频载波的频率变化。

3.解调方式:采用相干解调,通过与本地载波信号相乘后进行低通滤波,以恢复原始信号。

三、调制器设计1.实现方式:使用MATLAB中的modulate函数进行FM调制。

2.参数设置:选择合适的载波频率、调制信号频率以及调制指数。

3.仿真分析:观察调制后的频谱变化,并分析其特性。

四、解调器设计1.实现方式:使用MATLAB中的demodulate函数进行FM解调。

2.参数设置:选择与调制器相同的载波频率、低通滤波器参数等。

3.仿真分析:观察解调后的频谱变化,并与原始信号进行对比。

五、系统性能分析1.信噪比(SNR)分析: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信噪比,观察解调后的输出性能,绘制信噪比与误码率(BER)的关系曲线。

2.调制指数对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调制指数,观察输出信号的性能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动态范围分析:分析系统在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出性能,绘制动态范围曲线。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实验数据收集:根据设计的系统方案进行仿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结论与展望1.结论: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MATLAB的FM系统调制与解调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实现低频信号的FM调制和解调。

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瑞利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matlab

瑞利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matlab

瑞利衰落信道和高斯信道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两种信道模型。

瑞利衰落信道适用于描述城市中的移动通信环境,而高斯信道则适用于描述开阔地带或者室内的通信环境。

本文将使用Matlab来分别模拟这两种信道,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瑞利衰落信道模拟1. 利用Matlab中的rayleighchan函数可以模拟瑞利衰落信道。

该函数可以指定信道延迟配置、多径增益和相位等参数。

2. 我们需要生成随机的信号序列作为发送端的信号。

这里可以使用Matlab中的randn函数生成高斯白噪声信号作为发送端信号的模拟。

3.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瑞利衰落信道对象,并指定相应的参数。

这里可以设定信道延迟配置、多径增益和相位等参数,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的信道环境。

4. 将发送端的信号通过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传输,即将信号与瑞利衰落信道对象进行卷积操作。

5. 我们可以通过Matlab中的plot函数绘制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的波形图以及信号经过瑞利衰落信道后的波形图,以便直观地观察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的变化。

二、高斯信道模拟1. 与瑞利衰落信道模拟类似,高斯信道的模拟同样可以使用Matlab 中的函数进行实现。

在高斯信道的模拟中,我们同样需要生成随机的信号序列作为发送端的信号。

2. 我们可以通过Matlab中的awgn函数为发送端信号添加高斯白噪声,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噪声干扰。

3. 我们同样可以使用plot函数绘制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的波形图以及信号经过高斯信道后的波形图,以便观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三、模拟结果分析和比较对于瑞利衰落信道模拟结果和高斯信道模拟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分析和比较:1. 信号衰落特性:瑞利衰落信道模拟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呈现出快速衰落的特性,而高斯信道模拟中,信号的衰落速度相对较慢。

2. 噪声干扰:高斯信道模拟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添加了高斯白噪声对信号的影响,而在瑞利衰落信道模拟中,虽然也存在噪声干扰,但其影响相对较小。

基于MATLAB 的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 的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MATLAB 的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班级:通信工程1411姓名:杨仕浩(2014111347)解博文(2014111321)介子豪(2014111322)指导老师:罗倩倩成绩:日期:2016 年12 月21 日基于MATLAB的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摘要:正交幅度调制技术(QAM)是一种功率和带宽相对高效的信道调制技术,因此在自适应信道调制技术中得到了较多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ATLAB软件对M =16 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从理论上验证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系统工作原理,为实际应用和科学合理地设计正交幅度调制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直观的重要方法。

实验及仿真的结果证明,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易于实现,且性能良好,是未来通信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正交幅度调制系统;MATLAB;仿真目录1引言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1.3仿真平台Matlab (1)2 QAM系统的介绍 (2)2.1正交幅度调制技术 (2)2.2QAM调制解调原理 (5)2.3QAM的误码率性能 (7)3 多进制正交幅度(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9)4 基于MATLAB的多进制正交幅度(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设计与仿真 (10)4.1系统设计 (10)4.2随机信号的生成 (10)4.3星座图映射 (11)4.4波形成形(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13)4.5调制 (14)4.6加入高斯白噪声之后解调 (1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20)6 总结与体会 (23)6.1总结 (23)6.2心得体会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1引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程序编写。

实现模拟基带信号经QAM调制与相干解调的传输过程,通过分析比较调制解调输出波形以及功率谱特征,理解QAM调制解调原理。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利用matlab进行m序列直接扩频仿真.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利用matlab进行m序列直接扩频仿真.

目录一、背景 (4)二、基本要求 (4)三、设计概述 (4)四、Matlab设计流程图 (5)五、Matlab程序及仿真结果图 (6)1、生成m序列及m序列性质 (6)2、生成50位随机待发送二进制比特序列,并进行扩频编码 (7)3、对扩频前后信号进行BPSK调制,观察其时域波形 (9)4、计算并观察扩频前后BPSK调制信号的频谱 (10)5、仿真经awgn信道传输后,扩频前后信号时域及频域的变化 (11)6、对比经信道前后两种信号的频谱变化 (12)7、接收机与本地恢复载波相乘,观察仿真时域波形 (14)8、与恢复载波相乘后,观察其频谱变化 (15)9、仿真观察信号经凯萨尔窗低通滤波后的频谱 (16)10、观察经过低通滤波器后无扩频与扩频系统的时域波形 (17)11、对扩频系统进行解扩,观察其时域频域 (18)12、比较扩频系统解扩前后信号带宽 (19)13、比较解扩前后信号功率谱密度 (20)14、对解扩信号进行采样、判决 (21)15、在信道中加入2040~2050Hz窄带强干扰并乘以恢复载波 (24)16、对加窄带干扰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并解扩 (25)17、比较解扩后信号与窄带强干扰的功率谱 (27)六、误码率simulink仿真 (28)1、直接扩频系统信道模型 (28)2、加窄带干扰的直扩系统建模 (29)3、用示波器观察发送码字及解扩后码字 (30)4、直接扩频系统与无扩频系统的误码率比较 (31)5、不同扩频序列长度下的误码率比较 (32)6、扩频序列长度N=7时,不同强度窄带干扰下的误码率比较 (33)七、利用Walsh码实现码分多址技术 (34)1、产生改善的walsh码 (35)2、产生两路不同的信息序列 (36)3、用两个沃尔什码分别调制两路信号 (38)4、两路信号相加,并进行BPSK调制 (39)5、观察调制信号频谱,并经awgn信道加高斯白噪和窄带强干扰 (40)6、接收机信号乘以恢复载波,观察时域和频域 (42)7、信号经凯萨尔窗低通滤波器 (43)8、对滤波后信号分别用m1和m2进行解扩 (44)9、对两路信号分别采样,判决 (45)八、产生随机序列Gold码和正交Gold码 (47)1、产生Gold码并仿真其自相关函数 (48)2、产生正交Gold码并仿真其互相关函数 (50)九、实验心得体会 (5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一、背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DSS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及分析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及分析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及分析————————————————————————————————作者:————————————————————————————————日期:ﻩ目录设计总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Thetotaldesignedto show tha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无线通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无线通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无线信道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OFDM系统介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OFDM的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OFDM的应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OFDM的关键技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OFDM系统的优点及缺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MATLAB特点与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1 OFDM技术原理ﻩ2.2基于IFFT/FFT 的OFDM系统模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OFDM信号的频谱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串并转换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 OFDM系统在MATLAB上的仿真分析ﻩ3.1 0FDM系统调制与解调解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加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AWGNA信道下的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仿真及优化 3.1信道建模的概念 以往人们对于短波信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窄带过程。近来,由于扩频大容量短波通信的需求发展,宽带短波信道的特征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对于短波信道,损耗和畸变是最主要的两种传输影响。它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电离层吸收损耗、多跳地面反射损耗和一些额外系统损耗。信号畸变包括:信道参数时变、多径传播和信号色散。 一般来讲,多径时延又可分为inter-modal和intra-modal两种形式。Inter-modal延迟包括multimode(多模式包括多层模式、O模式和X模式以及高低仰角模式等)和multi-hop(多跳模式)情况,这种情况下主要引起码间串扰。Intral-modal延迟由地理场强影响、电离层不均匀性和电离层介质的色散特性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将引起信号脉冲畸变,这种情况下限制了信道的带宽。 本章,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信道模型,即Watterson信道模型和ITS信道模型,并且在MATLAB平台上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重点讨论了ITS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分析。 3.2基于统计模型的短波信道模型 对短波信道建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沃特森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了一种静态模型,并在大气中进行了实验验证。 此静态模型可以描述为高斯散射增益抽头延迟线模型,即Watterson模型。 Watterson信道模型是经典的窄带短波信道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信道衰落是瑞利幅度分布,而在每种传播模式中多普勒扩展的功率谱满足高斯分布。Watterson模型没有定义延时扩展的形状,认为各个多径传输模式中不存在延时扩展。其有效带宽仅为10kHz。在与高纬度电离层和近赤道电离层有关的应用中,Watterson模型过于简单,例如,在高纬度,多普勒谱通常不是高斯型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电信科学协会(ITS)发表了一篇迄今最为权威的宽带信道模型仿真器实现方法的论文,后被广泛称为ITS模型。ITS模型适用于宽带和窄带两种情况,可看作Watterson模型的一种扩展。 美国ITS提出了一种更复杂的电离层信道模型。这个模型是作为宽带模型提出的,但也适用于窄带模型。在ITS模型中,总的信道冲击响应定义为所有传输模式冲击响应之和,它是时间t和延时τ的函数: (,)(,)nnhtht (3.1)

ITS模型用三项的积表示每个模式的冲激响应:随机调制函数(,)nt,它由多普勒扩展和谱形状决定;确定相位函数(,)nDt,由多普勒频移及多普勒频移随延时的变化的速率决定;延时功率分布的平方根(,)nPt,由传播模式的传输时间、延时扩展及最大功率决定,即: (,)()(,)(,)nnnnhtPDtt (3.2)

(,)nt为随机调制函数。为了模拟冲激响应的衰落,需要从随机复数时间序列的集合构

造出随机调制函数(,)nt。对每个延时偏移,构造出两个独立的随机数序列,分别代表复数时间序列的实部与虚部。每个实数序列都是独立白色随机序列,其幅度服从高斯分布。相应的复随机数序列幅度服从瑞利分布。 确定相位函数(,)nDt描述了信道的多普勒频移特性,模式的多普勒频移是由随机调制函数(,)nt与确定相位函数(,)nDt相乘得到的。 3.3几种宽带短波信道建模的方法 本文,我们将重点介绍Watterson模型和ITS模型,并对ITS模型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对两种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 3.3.1 Watterson信道模型 3.3.1.1 Watterson信道模型理论简介 由于高频信道往往在时域和频域上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仅仅在有限的频带内进行分析,因为在有限长的时间内,信号基本是稳定的,所以可以选取一个基本静态的模型进行分析,在实际信号传播过程中,信道可以看出是一个有限数量的相互相关的离散信号模型的组合。 此外,Watterson信道模型,其建立在其信道衰弱时服从Rayleigh分布的,每种模式的多谱勒扩展是高斯谱分布。 所以,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模型进行标示,图3.1,该模型首先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延时,来模拟实际的N条路径。此外,由第二章介绍的短波信道的信道特性可以知道,短波信道的每条路径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每条路径,其均有独立的时延i和增益函数()iGt。 highspeedlogic

图3.1 Watterson短波信道模型原理图 其中,i为每条路径上的延迟,即多径的延迟;

()iGt为信号在短波信道的衰落、频谱扩散和多普勒频移,实现短波信道的乘性干扰;

GN(t)为加性高斯白噪声;

IN(t)为短波信道的干扰; 那么,根据图3.1的基本模型结构可知,Watterson模型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0k0knj(t-t-)

kk=1

Z(T)=A(t)e (3.3)

其中k表示多谱勒频移,由电离层运动引起; k表示传输时延;

kA(t)是一个复高斯随机过程,其频谱形状为高斯形状,表示信号幅度的衰减; Watterson模型的时变频响可表示成: n(2)1H(f,t)=()jfiieGt



(3.4)

其中i为路径标号;i为第i条路径的延迟时间;n路径总数;()iGt和H(f,t)随机过程,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对每阶增益()iGt的描述可以用增益的相关函数表示: *()[()()]iiiGtEGtGtt (3.5)

本文选择的特定信道模型,阶增益函数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函数通常可定义为: (2)(2)()()()siasibjtjtsisiasibGtGteGte

(3.6)

式中:Gsia(t)和Gsib(t)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复高斯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它们彼此是零均值和相互独立的正交分量。他们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221

(,)(0)(0)siasiasiasiasiasiaggpggeCC

 (3.7)

且gia(t)和gib(t)具有相同的频谱结构。复函数Gi(t)的自相关函数为: ()iGt的频谱为:

2222

(0)(0)()22siasibsiasibsiasibsisiasibCC

ee (3.8)

通过上面的分析,如果需要构造某种类型的Watterson模型,那么我们只需要对每条路径上的增益函数进行设置就可以了,即只需要确定每个路径的确定频率扩展2ia和2ib,频移ia

和ib就可完成模型的构造。 但是,该模型具有很多局限性,Watterson是一个窄带模型,其带宽不超过12KHz,此外,Watterson模型还具有很多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这些局限主要包括: ·Watterson模型是一个静态的窄带模型,有效带宽不超过12kHz; ·Watterson窄带模型中忽略了延迟功率谱的建模,多普勒频移也不能随时间延迟的值变化; ·多普勒频谱扩展的高斯功率谱形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高频电离层传播模式; Watterson模型的这些缺点使得模型只适合于数据通信中传输速率较低的场合,更高速率或带宽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使用新的信道模型。 下面,我们将对Watterson模型进行简单的仿真和分析。 3.3.1.2 Watterson信道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图3.2所示为基于Watterson模型的短波信道仿真模型的基本结构。通过该模型,可以仿真短波信道的多径效应,此外,对于每个抽头的信号加入了随机时延和频率偏移,并且对于仿真通信系统中各个环节引入了高斯白噪声,因此该模型结构很好的反应了实际的仿真结构。 在仿真中,输入信号首先经过希尔伯特变换变为复信号,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输入信号中不能通过高频信道的频率分量。滤波后的信号输入抽头延迟线,延迟不同的时间值,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多径信号,经过时间延迟后的多径信号分别加入多普勒频移和频扩以仿真高频信道的多普勒效应。各子路径的信号相加,并加入具有一定信噪比的高斯白噪声信号就可以得到输出信号。 highspeedlogic

图3.2 Watterson模型仿真总体框图 由Watterson模型可知,要用软件来仿真短波信道,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实现。 ★多径仿真 假设输入的信号表达式为:()cos(2)cstaft,其为一单频信号。首先经Hilbert变换为实部和虚部相互正交的复信号,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去除信号中不能通过短波信道的频率分量得到1()st,即路径1,其I路和Q路分量分别为:

11cos(2)sin(2)incinc

IaftQaft

 (3.9)

抽头延迟线对这两个分量同时延迟相同的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路径,从而实现对多径的仿真。其多径表达式为 {[2()]}1{[2()]}2{[2(2)]}3{[2((1))]}()()().........()ccccjftjftjftjftnnstaestaestaestae











(3.10)

★频扩仿真 Watterson模型中多普勒频率扩展的功率谱满足高斯分布,具有高斯功率谱的相关随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