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利用效率》PPT课件
最新土壤氮素与氮肥ppt课件

(续)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用 氯化铵 NH4++Cl- 基肥 (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生理酸,硝化酸, 有机肥),追肥,适于 代换酸)、脱钙板结 稻田和一般作物, 不宜忌氯作物 硫 铵 NH4++SO42- 基肥(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游离酸生理酸, 有机肥),追肥,种肥 硝化酸,代换酸)、板结 适于各种作物 不宜稻田
有机氮 无机氮
矿化作用 固定作用
1.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
(1). 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 2). 过程: 有机氮 氨基酸 NH4+-N+有机酸 (有效化)
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氨气吸收吸附
挥发
NH4+
NH4+
硝化作用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
硝态氮
土壤 胶粒
2.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 用 液氨 NH3+H2O NH4++OH- 基肥, 追肥及深施 氨水 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 基肥, 追肥, 深施 碳铵 NH4++HCO3- 基肥, 追肥, 深施 对土壤没有副作用,适于各种土壤和大对数作物
3、土壤中氮的形态 水溶性 速效氮源 <全氮的5% (1). 有机氮 水解性 缓效氮源 占50~70% (>98%) 非水解性 难利用 占30~50% 离子态 土壤溶液中 (2). 无机氮 吸附态 土壤胶体吸附 (1~2%) 固定态 2:1型粘土矿物固定
本章小结: 1. 植物的氮素营养 (掌握吸收与同化、失调症) 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 (掌握主要转化的含义) 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 4. 氮肥的合理施用(掌握)
土壤氮素与氮肥PPT演示课件

10
田间水稻缺氮
11
生长矮小,根系细长,分枝(蘖)减少。
24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
铵态氮肥 硝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
25
(一)、铵态氮肥
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
1. 共同特性(均含有NH4+ )
(1).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2).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
(3). 可发生硝化作用 NH4+
NO3-
(4).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NH4+ + OH-
NH3
26
氨气 挥发
铵态氮肥
吸收 铵态氮肥 吸附
土壤 胶粒
NH4+ NH4+
硝化作用 硝态氮
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27
2.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用
液氨 氨水
NH3+H2O
NH4++OH- 基肥, 追肥及深施
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
基生物 水解、氧化、还原、转位
20
NH4+-N+有机酸 (有效化)
2.硝化作用
(1). 定义:在通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NH4+ ,在微
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2). 过程:
NH4++ O2
亚硝化细菌
NO2- + 4H+
2NO2-+O2
硝化细菌
氮素肥料ppt课件

精品课件
35
3.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NH4HCO3,含N17%),简称碳铵。碳铵是 一种白色细粒结晶,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臭,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 碳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也很易分 解释放出NH3,造成氮素的挥发发生下述反应损失 。
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氯化钙可随降雨或灌水淋洗
掉,但在排水不良或干旱地区氯化钙就会积累,提
高土壤溶液中盐的浓度,对作物生长不利。
精品课件
34
氯化铵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上施用效果较 好,其肥效与等氮量的硫酸铵相当,甚至略高。 但不宜在烟草、甜菜、甘蔗、马铃薯、葡萄、柑 桔等忌氯作物上施用,以免降低这些作物的品质( 如含糖量、燃烧性等)。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主要氮肥的品种及性质 三、氮肥的合理施用
精品课件
2
第一节、概述
精品课件
3
一、氮肥生产概述
氮肥的生产在化肥工业中占据至关主要的地位。
(一) 氮肥的肥效
在多数条件下氮肥的增产效果或肥效,相对于磷钾等化 肥而言,是最为稳定和显著的。
据全国化肥试验网1981~1983年的资料,N、P、K化 肥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上的增产效果分别是100%、 73%、31%。
HCl
NH4Cl
NH3
+
NaCl + CO2 + H2O H2SO4
NH4Cl + NaHCO3 ( NH4)2SO4
CO2
CO(NH2)2 + H2O
土壤氮素转化精品PPT课件

2020/12/31
6
全氮:土壤中
氮素的总量。
几个概念
有效氮:能被当季作物利用的
氮素,包括无机氮(<2%)和易分 解的有机氮
碱解氮:测得的有效氮。
速效氮:土壤溶液中的铵、交
换性铵和硝态氮因能直接被植物 根系所吸收,常被称为速效态氮。
全氮 有效氮 速效氮
2020/12/31
7
有机态氮
生物 固定
土壤氮素转化
2020/12/31
1
主要内容:
• 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及其来源 • 土壤中氮素的形态 •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
– 有效化 – 无效化
• 氮素转化在农田土壤中的应用
2020/12/31
2
1. 土壤氮素的含量及其来源
含量:
一般土壤含量范围:0.02%~0.50% 我国耕地含量:0.04%~0.35% 表层高,心、底土低;
速率:硝化作用>亚硝化作用>铵化作用。
第二步:硝化作用因此,正常土壤中,很少有亚硝态氮和铵态
氮及氨的积累。
硝化微生物
2NO2- + O2
2NO3- + 40千卡
2020/12/31
11
土壤氮素损失 ——反硝化(生物脱氮过程)
过程: NO3-
硝酸盐 还原酶
NO2-
硝酸盐 还原酶
氧化氮
氧化亚氮
NO
还原酶
• 生物固定
• 氮素的淋洗
硅铝片
淋洗
NH4+ 硅铝片
2020/12/31
14
有机态氮
生物 固定
有机态氮
NH3
挥发损失
N2、NO、N2O
反硝化作用
作物生长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

作物生长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对于产量和质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物能否高效地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不同养分的吸收机制和作物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效率氮素是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氮素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其中根毛的作用不可忽视。
根毛的发育情况与作物吸收氮素的效率密切相关。
提高根毛的数量和长度,可以增加作物对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此外,合理施用氮肥也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过量的氮肥施用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因此,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中的供应情况,科学施用氮肥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关键。
二、磷素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磷素是作物吸收的重要养分之一,对作物的根系发育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磷素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的活动和转运完成。
根系的分泌和溶解有助于磷素的释放和吸收。
作物根系生长较好,根系积极分泌酸性物质,可以提高磷素的有效吸收率。
同时,作物根系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对磷素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一些根系分泌的酶类物质可以将磷素转化为可溶性的形式,从而增强磷素的吸收能力。
此外,磷素的利用效率还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
酸性土壤下,磷素的有效性较高,而碱性土壤则影响磷素的吸收利用效果。
三、钾素的吸收与利用效率钾素是作物吸收的主要无机离子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和调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钾素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的活动完成,作物根系对钾素的吸收能力与其根系表面积和吸收酶的活性有关。
另外,作物对钾素的吸收还受到温度、水分和土壤中钾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缺水和高温会导致作物根系活动受限,进而降低钾素的吸收效率。
此外,土壤中钾含量的水平也会影响该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钾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作物对钾素的吸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