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NAFLD治疗位点及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06-05分享
尽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NASH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如发病机制复杂、缺少可完全模拟人类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和无创性替代指标、肝活检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尚不能广泛开展等,严重制约了新药研发。
下面是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施军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为大家盘点NAFLD/NASH的治疗药物。
目前NASH治疗新靶点及相应制剂主要有选择性外周大麻素受体阻滞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δ双激动剂、法尼酯衍生物X 受体(FXR)激动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和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外周大麻素受体阻滞剂
大麻素受体有CB1、CB2两种亚型。
内源性大麻素和CB1受体系统通过中枢和外周效应调节食欲和能量平衡,从而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
作用机制CB1受体在中枢部分脑组织和外周组织器官(自主交感神经系统、肝脏、骨骼肌、胃肠道系统和脂肪组织)中表达。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CB1的过度活化可促进脂质生成及脂肪变性,其机制为肝脏中的CB1促进肝内脂质的从头合成,使肝内脂肪酸增多,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甘油三酯,在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酶作用下,于肝内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聚合体;同时肝脏中的CB1可抑制该聚合体输出肝脏,最终导致肝内脂质沉积。
饮食中的脂肪不仅直接参与肝脏内脂肪酸形成,还可在脂肪组织中CB1的作用下,经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参与,在脂肪组织中形成脂肪酸,再转运到肝脏,加重肝内脂肪沉积。
研究显示,野生型小鼠与进食高脂饮食的肝脏CB1基因敲除小鼠,两者肥胖程度相当,但基因敲除小鼠的肝组织脂肪变、胰岛素及瘦素抵抗程度明显减轻,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所下降。
大麻素CB1受体抑制剂 SR141716可显著减少培养肝细胞CB1受体的mRNA表达,促进细胞β氧化,减少内源性大麻素诱导的脂质合成,改善碳水化合物及脂质代谢,并诱导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化。
选择性CB1受体抑制剂利莫那班是首个选择性CB1受体阻滞剂,可抑制食欲、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诱导脂联素基因表达,但因该药有严重不良反应已,相关临床试验已终止。
与利莫那班相比,新一代选择性CB1受体阻滞剂,如AM6545的选择性和肝内水平均显著较高,脑内水平明显下降。
目前正在被研究中的外周选择性CB1阻滞剂有TPSA116、TPSA133、TPSA43,以上制剂可降低血糖、胰岛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同时可增加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肝脏和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减轻脂肪肝病情。
PPARα/δ双激动剂
作用机制PPARδ可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提高细胞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减轻体重;精确调控机体炎症反应,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白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炎症介质,以及内毒素诱导的环氧合酶2表达。
PPARα/δ在肝实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发挥交叉对话作用,PPARα可增加肝脂肪酸和脂蛋白代谢,PPARδ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改善代谢综合征。
相关研究研究显示,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半数有血糖异常)接受PPARα/δ双激动剂GFT505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空腹血糖、胰岛素、果糖胺、血清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下降,纤维蛋白原和触珠蛋白水平也随之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2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对胆碱蛋氨酸缺乏诱导的NASH小鼠模型予以8~12周GFT505
治疗后,肝脂肪变明显改善,ALT水平明显下降。
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接受GFT505治疗4周后,病情进展被阻断或逆转。
总之,PPARα/δ双激动剂治疗NASH具有良好前景。
一项GFT505治疗NAFLD的Ⅱb期试验将于今年启动。
FXR激动剂
作用机制当配体与配体结合区结合后,FXR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与视黄酸X受体以异二聚体形式结合于靶基因启动子区,参与机体脂质代谢,从而减少脂质合成,抑制肥胖,增加脂肪酸氧化。
此外,FXR可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和敏感性,减少糖原异生,并具有抗炎及抗纤维化等保肝作用。
相关研究动物试验表明,FXR基因敲除小鼠在9和12月龄时,有明显肝损伤和肝细胞凋亡,并可出现肝损伤后的代偿性再生;在15月龄时则出现肝腺瘤及肝细胞癌,未发生其他脏器肿瘤和其他类型肝肿瘤。
相关药物FXR激动剂WAY 362450可显著改善胆碱蛋氨酸缺乏诱导NASH小鼠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使肿瘤生长因子β1、MMP 2等表达下降。
FXR激动剂Px20606治疗8~16周后,能显著改善NASH小鼠肝脂肪变,效果显著优于吡格列酮,并与剂量正相关,同时血清GGT水平也明显下降。
奥贝胆酸可改善合并糖尿病NAFLD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9水平,减轻体重。
有研究(FLINT)旨在评估奥贝胆酸对NAFLD患者肝脏组织学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中。
研究中的FXR激动剂还包括INT 747、GW4064、Px00942、Px20350。
Caspase抑制剂
作用机制肝细胞脂肪变后,由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进一步活化肝星状细胞,促进纤维增生。
一项慢性丙肝研究发现,随着脂肪变的加重,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而且脂肪变严重度与Bcl-2mRNA水平下降有关,而Caspase抑制剂恰好阻断了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并因此减缓了疾病进展。
相关制剂Vx166是一种泛Caspase抑制剂,用于高脂饮食、胆碱蛋氨酸缺乏诱导的NASH小鼠和肥胖自发突变纯合子小鼠,可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少肿瘤坏死因子ɑ和MCP 1 mRNA的表达。
有研究显示,选择性Caspase抑制剂Gs9450治疗NASH患者4周后,ALT及细胞角蛋白18片段水平下降,其中40 mg剂量组效果最佳,但停药4周后,ALT反跳至治疗前水平。
选择性PDE4抑制剂
作用机制环磷酸腺苷(cAMP)在肝脏中可抑制肝纤维化、抗炎,并抑制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
PDE超家族有11个成员有水解cAMP能力,以PDE4最为重要。
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减少cAMP分解,提高cAMP水平,从而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相关研究选择性PDE4抑制剂ASP9831在动物模型中可显著减少胆碱蛋氨酸缺乏诱导NASH小鼠的炎症和肝纤维化积分,同时可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
目前欧洲正在进行相关研究(ASTER,Ⅱa期)。